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忠貞電影講述了什麼知乎

法國忠貞電影講述了什麼知乎

發布時間:2025-06-06 14:51:04

⑴ 《血戰鋼鋸嶺》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血戰鋼鋸嶺》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梅爾·吉布森執導的二戰史詩巨制《血戰鋼鋸嶺》即將於12月8日國內上映,這部影片講的是什麼內容呢? 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角色介紹:

戴斯蒙德·道斯

演員 安德魯·加菲爾德

虔誠的基督徒、軍醫,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他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卻因此在軍營遭到中遭到眾人的排擠,但最終他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攜帶武器,並被招梁坦慎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霍威爾中士

演員 文斯·沃恩

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在軍隊中負責新兵的訓練。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剛開始總是欺負戴斯蒙德,試圖拿軍事法庭的規定逼迫戴斯蒙德拿起武器。最後,在戰場被戴斯蒙德救回一命。

葛洛佛隊長

演員 薩姆·沃辛頓

葛洛佛隊長是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試圖拿軍事法橡敬庭的規定要求戴斯蒙德必須要隨身攜帶武器。

湯姆·道斯

演員 雨果·維文

戴斯蒙德的父親,是在法國服兵役時曾經受傷的一戰退伍老兵,因為好友在戰場的犧牲,走不出悲傷的陰影,長期酗酒並且實施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兒子參軍入伍之後,努力嘗試獲得戴斯蒙德的諒解。

多蘿西·舒特

演員 泰莉莎·帕爾墨

多蘿西·舒特是一名美麗善良的護士,她對戴斯蒙德一見鍾情,與戴斯蒙德墜入愛河而成為戴斯蒙德的愛人、妻子。

幕後製作: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弗吉尼亞州林奇堡和沖繩島的故事,但是影片全部在澳洲信隱取景,工作人員和大部分的演員都是澳洲人。

為了真實再現慘絕人寰、屍橫遍野的戰場,梅爾·吉布森將澳大利亞悉尼西南部郊區布倫格利的一個農場炸毀,偽裝成鋼鋸嶺的頂端,成功拍出了幾萬平米的浴血戰地場景。

影片導演堅持“純實拍”完成拍攝,所有戲份均採用實景拍攝,其中“火燒鬼子”的戲份是採用特殊火直接“噴燒”真人,而影片團隊在沒有使用3D技術、設計工具、三維動畫軟體的情況下,用黏土雕塑三維模型等比還原戰場溝壑。

國內評價

《血戰鋼鋸嶺》用毫無保留的手段,真實還原了沖繩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呼嘯而過的子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焦土上橫屍遍野,《血戰鋼鋸嶺》中對於戰爭如何血腥與殘酷的展現,以及戰斗規模的宏大,都是在同類題材影片中少見的。影片和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的風格一樣,不僅有宏大的戰爭場面,更有無法割捨的親情、浪漫忠貞的愛情和堅忍篤定的信念。(新浪網、騰訊網評)

國外評價

《血戰鋼鋸嶺》是導演吉布森的`一次勝利,主要歸功於影片傑出的後半段,也就是主角戴斯蒙參加的沖繩戰役。吉布森作為導演的才華一直是展現暴力的戰爭場面,並將恐怖片的元素融入傳統嚴肅戰爭片中。(英國《衛報》評)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關於反戰主義的暴力劇情片,成功地將優雅與恐怖融合在一起。吉布森對如何調動觀眾情緒了如指掌。(《好萊塢報道者》評)

【相關新聞】

“蜘蛛俠”加菲:能演《血戰鋼鋸嶺》我超超超自豪

12月8日,梅爾-吉布森執導的口碑新作《血戰鋼鋸嶺》要在內地上映了。這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以二戰時期的美日沖繩島戰役為背景的電影。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基於信仰和良知參軍後拒絕持槍,經過上級和戰友們的百般阻撓和羞辱,在父親的幫助下終於當上醫療兵。戰爭中,面對日軍的猛烈襲擊,傷亡慘重的美軍撤退,他一個人在槍林彈雨和轟炸中留了下來,隻身一人救了75名受傷的戰友。

為了宣傳電影,北京時間12月4日一早,導演梅爾-吉布森,主演安德魯-加菲爾德、文斯-沃恩、盧克-布雷西一起做客知乎Live,和中國網友聊了十多分鍾。

梅爾-吉布森說,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關於一個拒絕帶武器上戰場的士兵,做了最英勇的事——救死扶傷。“對我而言,這是充滿大愛的行為,超越了個人的生死。戴斯蒙德是英雄式同時也很謙遜的人物。以電影的形式呈現一個令人嘆服的、做了如此偉大舉動的人,同樣鼓勵著我去做偉大的事,雖然我不覺得自己可以做出跟主角一樣的偉大地拯救他人的事情,但他做的事情真的很值得記住。我把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想把自己當初讀到這個故事時的感受傳達給大家。”



;

⑵ 推薦幾部適合年輕人看的勵志電影

在迷茫,感覺堅持不住的時候,看勵志電影總能帶給我新的力量與思考,給那些平淡苦悶的日子增添無限的希望,讓我更加堅定內心的選擇,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適合年輕人看的勵志電影。

盡管這個故事情節看上去很老套,學渣通過不懈的努力逆襲考上大學,但就是這份曾經我們都經歷的青春,才讓人感同身受。看沙耶加備考慶應大學的樣子,就像回顧了一遍自己當年備戰高考,全力拚搏的模樣。

向著一個目標奮斗,雖然辛苦但很充實。就如同沙耶加的說的:「還差一點,還差一點,讓我變得更強一點。」這也是我們奮戰時心中所想。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啦,希望每一個正在迷茫的年輕人,都能不負韶華,只爭朝夕,最終收獲勝利的果實,加油!

⑶ 大仲馬、小仲馬的奇葩情史:「每個男人都應該有個情婦。」

在安娜•博凱爾和艾蒂安•克恩所著的《法國文人相輕史》中,小仲馬問父親:「 您知道嗎,您讓我使用您的舊情人,讓我穿您的新靴子,我扮演了一個很蠢的角色!」

他的父親大仲馬說:「 你有什麼好抱怨的?我讓你使用我的舊情人,試穿我的新靴子,你應該感到榮幸。這恰恰證明你的那玩意兒很大,腳很小。」

是不是感覺這兩個世界著名作家很奇葩?

其實,這對父子奇葩的事多了去了。

19世紀的法國有很多傑出的作家,比如巴爾扎克,司湯達、雨果、左拉、喬治·桑、波德萊爾、大仲馬、小仲馬、加繆、薩特、普魯斯特等等。

大仲馬和小仲馬的父子組合是最為特別的存在。

大仲馬是世界上最早採用連載模式發表文章的作家之一,被人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他自學成才,作品有《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二十年後》、《瑪戈皇後》、《紅屋騎士》等。

其代表作 《基督山伯爵》 被公認為是世界通俗小說中的扛鼎之作,在全球范圍內發行了幾億冊,出版過很多個版本,每個版本的豆瓣評分都在9分之上,最高版本達到了 9.6分 ,堪稱世界最早的現象級小說。

毫不誇張地說, 大仲馬才是爽文的鼻祖 。

現在很多影視劇、網路小說都逃不開他小說的影子,就連武俠宗師金庸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金庸曾被法國政府授予騎士團榮譽勛章,贊詞中稱他為 「中國的大仲馬」 ,他坦誠自己正是受大仲馬啟發才開始寫武俠小說的:「在所有中外作家中,我最喜歡的是大仲馬,從十二三歲時開始喜歡,直到如今,從不變心。在所有大仲馬作品中,《俠隱記》【即《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一書對我一生影響極大,我之所以寫武俠小說,可說是受了此書的啟發,《三劍客》教了我怎樣活用歷史故事。」

除了金庸,還有很多知名作家都是大仲馬的忠實讀者。

俄羅斯思想家別林斯基、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童話作家安徒生等等都對大仲馬推崇備至。

但是,主流文壇對大仲馬的態度卻十分曖昧,反倒更喜歡他的兒子小仲馬。

大仲馬去世132年後,遺骸才被遷入先賢祠。

小仲馬生前就進入了當時最高榮譽的法蘭西文學院。

跟父親不同的是,小仲馬擅長現實題材,他是法國現實主義戲劇的先驅者之一,代表作 《茶花女》 是世界經典名著,豆瓣評分8.2,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舞台劇。

除此之外,他還寫20多部劇作,比如《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私生子》、《放盪的父親》、《歐勃雷夫人的見解》等等。

文學評論家們將父子倆的作品進行對比,對大仲馬說:「你所有的作品加起來也比不過你兒子一本《茶花女》。」

大仲馬回答道:「 我從我的夢想中汲取題材,我的兒子從現實中汲取題材;我閉著眼睛寫作,我的兒子睜著眼睛寫作;我繪畫,他照相。」

1802年7月24日,大仲馬出生在離巴黎不遠的縣城維勒科特萊。

他的爺爺是伯爵和黑人女奴的私生子,父親是拿破崙麾下的將軍。

父親英年早逝,大仲馬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窘迫。

1823年,21歲的大仲馬告別了母親來到了巴黎闖盪,靠著父親老戰友的幫助,他得到了一份在劇院謄寫劇本的工作。

在此期間,他接觸了大量的劇本,也經常利用職務之便到劇院看戲,為今後邁向作家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24年,大仲馬和漂亮的女裁縫卡特琳娜·拉貝相愛並生下了兒子亞歷山大·仲馬,後人稱兒子為小仲馬。

隨後,大仲馬開始自己創作劇本,他的劇本《亨利三世和他的宮廷》演出後,大獲成功,27歲的他一戰成名。

成名後,大仲馬開始嫌棄卡特琳娜沒有文化,沒有顯赫的家世,對於年幼的小仲馬,他同樣缺乏溫情,小仲馬偶爾哭叫打擾到他寫劇本時,他總會抓起小仲馬,狠狠扔到房間的另一端。

後來,他借口鄉下空氣好,將小仲馬母子倆安置在一個叫帕西的農村裡,自己和上流社會的女性打得火熱。

可憐的卡特琳娜起早貪黑辛苦勞作,勉強維持母子倆的生計。

雖然生活貧困,但她從沒在小仲馬面前抱怨過大仲馬,所以這時的小仲馬精神富足,對父親充滿了崇敬之情。

1831年,小仲馬7歲,大仲馬的情婦貝爾·克萊爾塞梅爾為他生下了私生女瑪麗。

貝爾逼著大仲馬承認了女兒的身份,為了公平起見,大仲馬也順便承認了小仲馬的身份。

同年,小仲馬和母親一起觀看了大仲馬的戲劇《安東尼》的首場演出,這部劇的女主瑪麗·多瓦爾是大仲馬的情婦,大仲馬很喜歡以劇作家的頭銜勾引劇院的女演員,然後把人寫進劇本,寫完了就會跟她們分手。

不久,大仲馬提出讓另一個情婦撫養小仲馬,小仲馬的母親為了和兒子在一起,總會在大仲馬來的時候把小仲馬藏起來,或者叫他跳窗逃走,但最終大仲馬還是通過打官司從她手中搶走了兒子。

對於這個陪伴他走過貧窮日子的女人,他不僅不感激,反而極盡嘲諷:

卡特琳娜失去了男人,也失去了一手撫養長大的兒子。

小仲馬失去了愛他如命的母親,得到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

跟著大仲馬生活後,小仲馬發現父親每晚都會帶著不同的女人回家,經常和別人交換情人。

大仲馬的情婦們對小仲馬很不友好,其中有位叫伊達·費里埃的女人尤其過分,小仲馬後來曾寫道: 「在我童年的時候,由於伊達小姐的態度,我要容忍很多事情。」

大仲馬只顧風花雪月,顧不上小仲馬,便把兒子扔到了寄宿學校。

小仲馬頂著「私生子」的身份,在寄宿學校備受歧視和凌辱。

他在小說《克萊芒索事件》中曾描寫過他和母親分手時心中的痛苦和同學們對他的虐待。也在《克洛德的妻子》的前言中,提到過自己曾經不堪受辱經常和人打架的經歷。

漸漸地,小仲馬的性格變得陰郁,敏感,多疑。

這種精神上的創傷影響了他的一生。

03.浪盪父子

1842年,18歲的小仲馬脫離了放盪的父親,過上了獨立的生活。

因為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在感情上也十分隨便,經常帶妓女到自己的單身公寓,甚至荒廢了學業,沒能通過中學會考。

不久,小仲馬開始了創作之路,他取了十幾個不同筆名向報社投稿,都被退回了。

大仲馬對他說:「如果你在寄稿時附言說你是大仲馬的兒子就會好多了。」

小仲馬拒絕了:「 不,我不想站在你的肩膀上摘蘋果,那樣得來的果實沒有味道!」

同年,小仲馬在劇院遇見了諾曼底姑娘瑪麗·杜普萊西,對她一見鍾情。

她出生於農村,15歲輾轉到了巴黎,先在衣鋪帽店打零工,最後淪為了交際花。

小仲馬花費巨資跟她一起去跑馬、赴宴、逛舞廳、進劇院,以至於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大仲馬聽聞此事,立刻出面干涉,但小仲馬正熱衷於「勸風塵女子從良」,對於父親的干涉十分反感。

但沒過多久,小仲馬就和瑪麗鬧翻了,他要求瑪麗與其他男人斷絕來往,卻沒有能力負擔瑪麗的開銷,想和她擁有體面的生活,還不想付出勞動,竟然跑去賭博,覺得這是來錢最快的方式。

瑪麗看透了他的幼稚和自私,不肯離開社交圈,這讓他十分憤怒。

寫完信,小仲馬跟著父親去了國外旅行。兩年後,他回到法國,發現年僅23歲的瑪麗去世了。

他開始反省自己對待瑪麗過於苛刻,覺得自己在這段感情里也並不清白和無辜。

為了懷念瑪麗,他寫出了舉世聞名的《茶花女》。

1844年,大仲馬發表了《基督山伯爵》。

42歲的他從窮困潦倒的「巴漂」逆襲成了暢銷作家,每年光是稿費和版稅就有24萬金法郎,在當時算是大富翁了。

名利雙收的他花費了60萬法郎修建了一座「基督山城堡」,將城堡內外按照《基督山伯爵》的風格裝修得極其奢華,並在大門懸掛上基督山伯爵的箴言:我愛愛我的人。

從此,他在城堡里舉辦宴會,醉生夢死。

當時有名的作家、演員、文藝圈的名流都是城堡的常客。

有錢後,他也開始贍養現在的情婦,過去的情婦,情婦們的家庭,情婦們的孩子。

除此之外,他對朋友、合作者,以及向他獻殷勤的人也很大方,這些人組成了山莊里龐大的食客大軍。

大仲馬嚮往小說中窮奢極欲、快意恩仇的生活,然而,現實卻不是小說。

小說中,他極盡歌頌忠貞的愛情,花費大量筆墨描述基督山伯爵的專一和痴情,並對上流社會的婚外情極盡嘲諷。

現實中,他花心浪盪,不知忠貞為何物。

小說中,他塑造慈父。

現實中,他是名副其實的渣爹。

小說中,基督山伯爵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現實中,他很快將萬貫家財揮霍一空,陷入了反復破產之中。

破產後,他無法忍受貧困的生活,建立了龐大的代筆團隊,利用自己的名聲批量生產小說掙錢,繼續花天酒地,四處泡妞。

然而,他的團隊掙錢的速度趕不上他花錢的速度,最後,他不得不低價賣掉了基督山城堡。

同時,因為他發表的很多激進文章,法國當局向他發出了通緝,他只能過著躲避債主和追捕的日子。

但他流亡途中,依然色心不死,在1851年還讓情婦安娜·巴於埃生下了私生子亨利。

《茶花女》發表後,小仲馬收獲了很多女性仰慕者,她們都是上流社會的貴婦人。

1850年,小仲馬認識了伯爵夫人莉佳·涅謝利羅傑。

這位夫人很有錢,但跟自己的丈夫沒有感情,認識小仲馬後,就對他展開了瘋狂的追求,不久,小仲馬成了她的情人。

兩人的感情並未持續太久,夫人的丈夫得知此事,把夫人帶回了俄國。

小仲馬帶著幾百法郎前去尋找情人,輾轉於各個國家,好不容易到了俄國,卻因為伯爵的命令被卡在了海關無法入境,只能失望地回到巴黎。

後來,他將這段感情寫成了 《珠光寶氣的太太》 。

1854年,小仲馬認識了俄國貴婦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

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出身顯赫,是亞歷山大·納雷什基公爵的妻子,在為丈夫生下一個女兒後,她開始放飛自我,同時擁有一個法國情人,和一個俄國情人,她的俄國情人就是著名的戲劇家亞歷山大·蘇霍林沃·科貝林。

後來,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的法國情人被害,她的戲劇家情人成了嫌疑人,鋃鐺入獄。

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懷著情人的孩子帶著女兒逃到了巴黎避風頭,在巴黎的頂級沙龍里結識了小仲馬,因為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的丈夫不肯離婚,所以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和小仲馬開始了非法同居。

1860年,大仲馬的情婦科爾第埃太太為他生下了私生女米卡埃拉。

1864年,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的丈夫去世,小仲馬在當年的12月遠赴莫斯科迫不及待地跟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舉行了婚禮,並承認了自己四歲的私生女。

1870年,68歲的大仲馬愛上了漂亮的美國女演員阿達·孟肯,風流了一輩子的他,一眼就認定了光彩照人的阿達·孟肯是他最終的情感歸宿,於是停止了創作,想要認真享受真正的愛情。

不幸的是,阿達·孟肯在演戲時意外去世。

安葬完心上人後,大仲馬喝得酩酊大醉,在大晴天里打著一把藍色的雨傘,來到小仲馬家裡,一坐下就大聲說:「 我的孩子,我是到你這兒來等死的。」

小仲馬見他負債累累,口袋裡只剩下一個銅板,不禁悲從中來,他卻豁達地說:「 那是我初到巴黎時之所有,試想想,過半個世紀的奢華生活而沒有花掉一個銅板,那豈不是很便宜嗎?」

半個月後,大仲馬去世,享年68歲。

1875年,50歲的小仲馬進入了雨果千辛萬苦才進去的法蘭西學院,而他父親大仲馬一輩子都沒能進去。至此,他的文學事業功德圓滿。

1887年,小仲馬在63歲的高齡,出軌了比他小四十歲的亨利埃特,當時的亨利埃特也是一個有夫之婦。

三年後,亨利埃特與丈夫離婚了,她要求小仲馬離婚和她結婚,但小仲馬以怕影響女兒出嫁為理由拒絕了。

1891年,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無法忍受小仲馬的婚外情,獨自搬到了女兒那裡。

1895年,娜捷日達·納雷什金娜去世,三個月後,小仲馬和亨利埃特舉行了婚禮, 新婚五個月後,小仲馬去世,享年71歲。

臨終前,他要求把自己的遺體安葬在巴黎蒙馬特公墓,那裡距離瑪麗的墓地只有100米。

墓碑上刻著一句話:「 我的死比我的生更重要,因為生只是時間的一部分,而死亡卻屬於永恆。」

在《茶花女》中,男主他爹說: 「每個男人都應該有個情婦。」

這是所有男人的夢想。

大仲馬將這個夢想實現到了極致。

他一生擁有500多名情婦,加上一夜情,露水情緣的女人,人數可能會破千。

他曾自誇說:

「 我不想誇大數字,但我估計,我扔在這個世界上的孩子超過五百個。」

「我有多個情婦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如果我只有一個女人,那麼不用一周時間,她就會死去。」 

別人是浪子,他是一生都在浪尖上。

在他身上,世間百態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遭受過歧視和冷眼,感受過最底層的生活,了解過民間疾苦,享受過被萬眾敬仰的榮耀,體會過被通緝流亡的狼狽,有過萬貫家財,最終貧困潦倒。

他是好作家、好朋友,卻不是好父親、好丈夫。

他將情婦圈擴展到了美國,攻略了比自己小三十多歲的馬克·吐溫的前女友。

他搶走兒子的女朋友,讓她當小仲馬的後媽。

他將自己玩膩的情人扔給小仲馬。

他甚至說:「儒勒凡爾納比小仲馬更像我的兒子。」

他睡著別人的情人,同時還追求伊達·費里埃並和她結了婚。

婚後他到處劈腿,妻子離他而去。

他大嘴巴,將喬治·桑和梅里美床事不合、梅里美性能力不行的事宣揚得人盡皆知。

總之,他的奇葩事跡多到數不清……

晚年時,他良心發現,告訴小仲馬:「輪到你有兒子的時候,像我愛你那樣愛他,可是不要像我撫育你那樣撫育他。」

可惜的是,他所謂的父愛,不過是說說「你是我最好的作品」這類的漂亮話打動人心而已,並未付出過任何實際行動。

小仲馬幼年被逼和母親分離,少年時見證父親的種種風流事件,中年時親眼目睹父親的晚景凄涼,對父親又愛又恨,又鄙夷又崇拜,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對女性又同情又厭惡。一方面,他寫小說歌頌命運多舛的女性,渴望純潔的愛情,另一方面,他熱衷於給有夫之婦當「情夫」,雙標加「厭女」。

他說: 「女人從來不會在理智和證據面前讓步;能使她們讓步的只有感情和暴力。愛或者被殺死。」

當時,法國發生了一起丈夫殺害出軌妻子的案件,最終法院只判處了丈夫五年的刑期,人人紛紛譴責法院縱容罪行,只有小仲馬跳出來說:「在婚姻中的丈夫是一個最終意義上的道德審判者,他有權處死一個出軌的,對丈夫不忠的妻子。」

他忘記了,他自己既是出軌者又是第三者。

大仲馬雖然私生活混亂,但他至少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從不標榜自己道德高尚,算是一個坦坦盪盪的渣男,而小仲馬滿口仁義道德,實際卻挖人牆角,始亂終棄,可謂是個十足的「偽君子」。

小仲馬情人眾多,跟父親比起來不遑多讓,但這並不耽誤他站在道德高地上譴責父親,他根據父親的故事,寫出了《私生子》和《放盪的父親》,對父親的私生活不遺餘力的批評,有時候簡直像是父親教訓兒子的口吻。

1852年,《茶花女》被改編成話劇,首場演出時,小仲馬給正在布魯塞爾流亡的父親發了一封電報:「第一天上演時的盛況,足以令人誤以為是您的作品。」

大仲馬很會蠱惑人心,他知道兒子崇拜自己,渴望得到自己的認同和關注,便回電說: 「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小仲馬等了很多年,終於等來了父親的肯定,但一句話就能抵消掉過往的種種虧欠和缺失嗎?

事實證明:不能。

小仲馬的作品《私生子》的劇本結尾,私生子終於知道了他一向稱之為「叔叔」的人,原來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最後一幕,父親對兒子說:「當我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你一定允許我叫你兒子。」

兒子回答: 「好的,叔叔。」

這部劇在巴黎上映時,劇院老闆要求小仲馬將結尾改成父子二人擁抱的場面,小仲馬斷然拒絕,說:「我就是為了這兩句話才寫這個劇本的!」

不難看出,他一生都在為「私生子」的身份而耿耿於懷,所以他的虛偽歸根結底還是大仲馬的不負責任造成的。

在知乎問題 「作為私生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下面,有位過來人這樣回答: 「看到有人說私生子是一種宿命,感覺說得挺對,可能我們這種人上輩子犯了不可饒恕的罪,上天今生將我們重新降生於這個世界就是來懲罰的。有種無間道的感覺: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大仲馬和小仲馬的情史告訴我們,男人有婚外情,出軌、花心對於家庭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不僅會導致家庭破裂,還會影響幾代人。

所以,奉勸男人們,既然選擇了家庭和婚姻,就應該承擔責任,千萬不要讓伴侶和無辜的孩子為你的風流花心買單。

閱讀全文

與法國忠貞電影講述了什麼知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有打網球片段的電影 瀏覽:200
韓國r級2018高演電影 瀏覽:420
美國關於狼的電影 瀏覽:579
做影視網站賺錢嗎電影網站怎麼樣盈利 瀏覽:89
抖音請你看電影怎麼弄 瀏覽:177
老伴電影電視劇 瀏覽:498
四川電視電影學院和川傳 瀏覽:767
韓國十二夜電影解讀 瀏覽:37
哪種3d電影效果最好影院 瀏覽:941
美國拍中國農村電影 瀏覽:937
橫店電影城南沙店 瀏覽:911
電影去看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45
在家裡怎麼看最新院線電影 瀏覽:693
15元電影票 瀏覽:811
很多日本動漫都來自美國電影 瀏覽:533
線上看電影院 瀏覽:418
理倫電影最熱2017 瀏覽:294
法國經典二戰老電影 瀏覽:38
2015電影沙漠 瀏覽:540
印度女神電影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