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電影《堅不可摧》
堅不可摧 : 一個關於生存、抗爭和救贖的二戰故事
主人公是現在已經92歲高齡的Louis Zamperini(路易·贊貝里尼),美國加利福尼亞義大利移民的第一代後裔,一個曾充滿精力一無是處的小男孩,一位參加1939年柏林奧運會5000米比賽獲取第8名並和希特勒握手的運動員。
一個本應平靜或輝煌的生命,在戰爭的號角下加入了美國空軍。
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及其盟軍同日軍在亞洲太平洋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也就是著名的太平洋戰爭。作為二戰的主要戰場,這是交戰雙方在全球最廣闊海域的大沖撞,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駕駛B-24戰斗機在珊瑚海在中途島在和日本零式戰斗機的俯沖交戰中,Louis(路易·贊貝里尼)成長了一名優秀的空軍軍人。然而奇妙的命運沒有任由他在戰場上繼續飛行,而是把他又扔進了一次搜救任務中的墜機事故中。
3名成員傷痕累累地從滿是油污海面爬上救生筏,在一群群鯊魚的追隨下,在烈日乾渴和飢餓的折磨下,在希望和絕望的反復拉鋸中,在海上整整漂浮了47天!
他和菲爾、邁克三個人在海上的一艘救生筏上漂浮,在一個幾乎沒有救生設備的筏子上,他們幾乎每時每刻都處在絕望之中,肉體時時刻刻都在受著沒有食物、沒有水和暴曬或暴雨的煎熬之中,精神上也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得救。而在這種情況下,路易和菲爾的樂觀卻救了他們。他們雖然面對著最困難的境遇,但是他們卻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獲救之後的生活,他們從來沒有絕望過,而是直面所有的苦難。Louis(路易·贊貝里尼)和戰友用智慧用堅持用信仰,面對了死亡一次又一次的臨近。一個讓人砰然心動的情節是浩渺無邊海上生活中,3個人形成了一個慣例,就是每天晚上聽louis 詳細地描述記憶中媽媽在廚房用什麼樣的食材如何烹飪熱氣騰騰的食物。就是在這種「幻想中的美食」的支撐下,幾個男人堅持著生吃海鳥海魚肉茹毛飲血的日子。
相比之下,另一個戰友邁克卻和他們不一樣。書中寫到:「盡管面臨同樣的困境,但是他們三人迥異的態度決定了各自不同的命運。路易和菲爾用希望代替恐懼,堅持不懈地設法生存,而每一次的勝利都增加了他們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力量。邁克的畏縮情緒似乎讓他變得不知所措,他越是不願意參與其中,意志就越發薄弱。因此,雖然他的活動量最少,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體能反而衰弱得最快。無論是路易和菲爾的樂觀向上,還是邁克的一蹶不振,其實都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過程。」
原著中這樣寫到:「Louis(路易·贊貝里尼)清晨從夢中醒來,發現世界一片詭異的寧靜,海面平靜到似乎是一片人類可以行走的陸地。沒有一絲風。救生筏大海和世界,如同凝固在了畫中。當遠處的魚跳出海面,他們可以清晰地聽到海水濺起的聲音。一直以來的飢餓,乾渴和對死亡的恐懼,也似乎瞬間從身體中蒸發掉了。那一刻心中留下的只有愉悅,感恩和平靜……」
戰爭是殘酷無情的,作為普通的一個戰士,Louis(路易·贊貝里尼)他們要面對被襲擊、被擊毀、飛機失事、墜機後絕望的漂流等各種死亡的威脅,隨時會失去生命,而對於墜機人員來說,在所有這些可怕的厄運當中,他們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就是被日軍俘虜,因為日軍在南京的暴行震驚了全世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俘遭遇也傳到了他們耳朵里,因此在他們看來被俘就是到了地獄的最底層,有一架B-24在日軍上空嚴重損毀,所有機組成員中只有一人選擇跳傘,其他人因為對被俘之後的命運不寒而慄,寧願機毀人亡。然而不幸的是,贊貝里尼就要面對這樣的地獄。
之後非常冗長的部分,就是被日軍俘虜後作為POW(戰俘)所經歷的黑暗而扭曲的獄中生活。期間他先後被輾轉關押在4座日軍戰俘營里,被戰爭扭曲人性的日本人毆打虐待。熬過了身心備受折磨的700多個日日夜夜。主人公經歷又有點像老布希,同時在太平洋戰爭中被日軍機擊落,被救起,只是他沒有老布希幸運,沒有成為戰爭英雄而成了戰俘,從中卻體驗到了常人不能體驗到的人生經歷。
《日內瓦公約》中對戰俘有相關條款規定,但以殘暴著稱的日軍根被沒有執行,在他們看來被抓獲的戰俘完全就是奴隸,日本政府與私人公司簽訂合同將這些人送到工廠、煤礦和碼頭,進行無償勞動,在那裡,戰俘們被迫從事非常艱苦的軍工生產或者物資運輸工作,而且始終有人揮舞著警棍,他們也成為一些變態日軍的泄憤工具。成千上萬的戰俘就是在這樣的工作中一命嗚呼的,而且死前備受折磨。贊貝里尼就是在大森戰俘營,也是一個著名的奴工營,他要面對的是苦役、疾病、飢餓和變態日軍的虐待,然而他堅持下來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嚮往讓他沒有放棄,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挺了過來,並且在精神受到極度摧殘的情況下,已然憑借堅不可摧的意志調整過來,過上相對正常的生活,並且能夠理性的講述自己的經歷,並且控訴戰爭、呼喚和平。
特別是其中一名叫做bird的獄長,成為Louis後來噩夢中的噩夢。最後bird作為二戰戰犯,逃避警方追蹤隱姓埋名數十年。他的故事在書中也是一個不小的亮點。直到垂垂暮年,bird決定公開身份,並向二戰戰俘道歉。這時Louis已經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也早在內心把對bird的仇恨融化成了同情和原諒。
二戰結束獲救後,歸來的絕地戰士路易·贊貝里尼深受戰爭陰影糾纏,戰爭過去了,仇恨過不去;生活好起來了,精神卻沒有好轉。生活險些被怨恨摧毀,然而他已然憑著堅不可摧的意志度過了1800多天的救贖之路,終於從戰爭帶來的傷害中走了出來,成為了一個幸福而長壽的老人。 這位94歲高齡的老人傳奇一生,昭示出面對叵測命運堅韌意志的可貴,以及對於殘酷戰爭的血淚控訴。
路易在最終獲救之後,曾有人問他是怎麼挺過來的,他的回答是:如果我知道我會受到那麼多苦難,我會自殺。
這是一句實話。能夠支撐一個人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明天會更好」的一種願望,如果「知道」、或者認為明天會更差,那麼可能會有很多人都會選擇自殺。對於路易來說,在海上的時候他並不需要自殺,因為那時對於他來說,「死亡是最不需要著急的事」,他隨時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但是到了日軍的戰俘營里,卻並不是這么回事了。路易每天遭受著毒打,身體和心靈全都受到巨大的考驗,而且永無天日。在海上漂浮如果不死,肯定有到岸的一天,可是在日軍戰俘營,他唯一能夠盼望的就是勝利,可是如果勝利,他們又很可能遭到日軍的屠殺。路易日復一日地遭受痛毆,對於他來說,活到明天就意味著還要多挨一天的打,活到下周就意味著多受七天的打。
所以活著反而真的需要勇氣。
出於對《堅不可摧》的喜歡,我開始找原作者勞拉·希倫布蘭德寫的別的書。我這才意識到,這么好的一個作家竟然只寫過兩本書-《奔騰年代》和《堅不可摧》。
她個人的故事,恐怕一點也不比她筆下的形象更不精彩。她從19歲開始就得了一種叫作「慢性疲勞綜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的疾病。她在很多數時間都虛弱到不能離開家,在更多的時間她甚至沒法離開自己的房間。
為了寫《堅不可摧》,她對Louis Zamperini做了75次采訪,根據我的閱讀,這些采訪竟然全部都是通過電話進行的。Louis Zamperini自己都奇怪,為什麼這個作者不上門來談,事後他才意識到,這個作者根本虛弱到沒法離開家。他的丈夫是在她發病前6個月開始和她約會的。在她發病後很多年,她的丈夫都沒有離開她,但是他們也沒有結婚(他們直到2008年才結婚,勞拉得病後22年)。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離開勞拉是因為愛她,還是因為道義上的需要。
他窘迫,他疲勞,他身心疲憊。後來《奔騰年代》一炮打紅,勞拉也終於開始變得富有。
她的丈夫,那時還是她的男友,終於決定向她坦白自己真正的想法,因為他寬慰自己道:勞拉現在有錢了,如果我現在離開她,我不會被人唾棄為這個世界上最壞的混蛋。當然,事情的結果是,坦白後,他意識到自己離不開她。
他們在2008年舉行了婚禮,勞拉在整個婚禮中都是坐著的。蛋糕是勞拉親自選的,但是勞拉並不知道蛋糕的味道,因為等到上蛋糕的時候,她已經太疲勞了,吃不動了。
任何一個人,哪怕是一個很不起眼的人,他的一生也會是一部很偉大的書。
『貳』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的魅力有什麼
引言: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由萊昂納多和托比馬奎爾主演的。這個電影改編自菲茨傑拉德的同名小說。影片於2013年在美國上映。而在國內播出之後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歡,那麼《了不起的蓋茨比》,他到底了不起在哪裡呢?他的魅力又有哪些呢?
三、為人紳士無人能比
影片當中,萊昂納多飾演的蓋茨比一直都非常的紳士,即使和黛西在相遇之後,他沒有做出任何過分的舉動。並且一直和黛西溫情追憶往事。當在好不容易得到喜歡多年的黛西面前,他仍然能夠保持自己的紳士,這是非常值得欣賞的。
『叄』 有一部青春勵志電影 一個片段叫 「永不放棄」美國的電影 講的是一個少年打橄欖球的故事
您描述的電影是《面對巨人》。以下是對該電影及其「永不放棄」片段的簡要介紹:
電影概述:《面對巨人》是一部美國青春勵志電影,講述了一個高中橄欖球隊在面臨重重困難時,通過信念、堅持和團隊合作,最終戰勝自我、贏得比賽的故事。
「永不放棄」片段:
電影啟示:《面對巨人》通過生動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向觀眾傳遞了積極向上、勇於挑戰的正能量。它鼓勵我們在生活中也要保持「永不放棄」的精神,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肆』 為什麼說影片《永不妥協》是堅持不下去必看的
影片中的主角埃琳面對種種不幸,即使狼狽不堪,卻依然沒有向生活妥協,對待工作堅定執著,讓她實現了自我的價值,經歷失敗婚姻的她也依然願意接納愛情,才不至於錯過更好的愛人。同時影片也通過埃琳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當生活將你擊倒在地,最好的選擇就是爬起來繼續奮起,絕不妥協。只要永不妥協,或許一轉身就能開啟美好的明天。這個世界上,大多數讓人消亡鬥志的並非大災大難,而恰恰是生活里的一地雞毛。電影的永不妥協應該不只是讓我們不要向那些強權和大勢力妥協,不要向病魔妥協,而更希望你,不要向你的生活妥協。
1)讓我們先來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介紹: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