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戛納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這部影片是由誰主演的
從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傳來好消息:由陳劍瑩執導、姚安娜主演的短片《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本屆戛納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該片曾在四川宜賓拍攝,導演陳劍瑩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透露了不少該片拍攝的幕後故事,她希望通過該片讓世界的觀眾看到中國人想表達的情感。
此次參演《海邊升起一座懸崖》,姚安娜為影片拍攝做足了准備。不僅提前去到取景地宜賓體驗生活、圍讀劇本,還通過給片中角色寫信的形式增強自己對人物關系的理解。除此之外,姚安娜還演唱了《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的同名主題曲,全方位參與了影片的拍攝和創作工作。《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獎後,姚安娜也通過微博發表了感言:「很榮幸有機會參演其中,很享受那段和主創團隊一起努力的日子,整個過程使我受益匪淺、收獲很多。」
堅定信念,打破標簽,努力嘗試,終獲成功。自從去年出道以來,姚安娜憑借真性情、不做作的表現成功顛覆眾多網友以往的印象。無論是參加《中餐廳》還是發行全新單曲,姚安娜一部一個腳印詮釋著自己對演藝事業的熱愛。初出茅廬就在國際影壇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姚安娜和陳劍瑩是幸運更是實力,希望未來能看到這對「雙新」組合更精彩的合作。
Ⅱ 姚安娜主演短片入圍第75屆戛納電影節,這部短片主要講述了什麼
自從我們的華為二公主姚安娜宣布出道以來,圍繞在她身上最多的話,或許就是對她能力的質疑,她到底為什麼進入娛樂圈,是抱著玩的心態嗎?真是還有人猜測她進娛樂圈,不過是為了追星,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紛紛發表對她的猜想,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姚安娜主演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短片入圍了第七十五屆戛納電影節 。
Ⅲ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的作品分類
一、 視頻類:分為劇情類、紀實類和動畫短片三個大項。它們可以是:愛情片、搞笑片、動作片、劇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倫理片、勵志片、歌舞劇;也可以是:廣告片、小品、話劇、個人演唱會、 精彩演講片段、經典文學的重新演繹、對戀人的真情表白、甚至是離奇夢境的再現的各式各樣作品題材和內容,拍攝工具與手法不限,只要內容新穎,思想健康,格調高尚均可報名參賽。
二、 微劇本類:如果你有一個優秀的創意卻未能將其拍攝成微電影,你可將微劇本拿來參賽,我們也將從中評選出優秀的作品。
Ⅳ 影片《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短片金棕櫚獎,這部影片中有哪些看點
《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得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這一消息傳回國內之後,大家對於這部短片紛紛生起了好奇之心,這么一部在國外權威電影節獲獎的片子,它有什麼看點呢?
好的作品是導演、主演以及其他各環節、各崗位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這部短片也是我們在國際電影節上的一大突破,希望這部看點多多的短片能夠盡早讓觀眾一飽眼福。
Ⅳ 戛納電影節一共分為哪幾個單元
戛納電影節共分九個主要單元,
1. Compétition (In Competition) 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戛納電影節的主要活動,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將角逐電影節各類獎項,其中的最高榮譽——金棕櫚獎(Palme d'Or, Golden Palm)能為獲獎影片帶來可觀的票房收入和全球關注及發行渠道。該單元一般只接受敘事類影片,不過偶爾也會有紀錄片闖入。
2. Hors Compétition (Out of Competition) 非競賽單元
非競賽單元嚴格來說並不是戛納電影節的正式組成部分,不過在電影節創辦之初,這個環節就一直存在。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多是未能達到參與競賽單元標准(meet the criteria for entering the competition)。
3. Un Certain Regard (A Certain Regard)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單元創立於1978年,意在吸收一些難以歸類的小眾影片。該單元創立之初並未設立獎項,不過近幾年也開始頒發「一種關注」獎。
4. Cinéfondation 電影基金會單元
電影基金會單元在1998年成為戛納電影節的一部分,主要展映全球電影學院製作的中、短片。該單元有自己的評選委員會,並且會對該環節獲獎的前三名頒發現金獎勵。
5. Cannes Classics 戛納經典單元
戛納經典單元創立於2004年,主要是利用修復的膠卷放映一些經典影片,向全球電影發行公司、版權所有者、電影資料館,以及國家檔案庫的工作成果致敬。
6. Semaine Internationale de la Critique (SIC) (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國際影評人周
國際影評人周由法國影評人工會創立於1962年,是戛納電影節最古老的一個單元,主要關注電影界新人的作品。該單元主要包括14部由初次或二次製作電影的新人製作的故事片或短片角逐獎項,以及特別放映環節。參賽電影由影評人周提名的國際影評人小組選出,獲獎者會得到現金獎勵。
7.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 (The Directors' Fortnight) 導演雙周
導演雙周由一群法國導演於1968年創立,目的是在不受政治、審查和精英主義影響下放映影片。
8. Marché Film (The Film Market) 電影市場
電影市場是電影節舉辦的終極目標,所有電影從業人員匯集一處,商談與電影有關的各種交易。
9. L'ACID (the Association Cinema Independent pour sa Diffusion) 獨立電影推廣協會
該環節由獨立電影推廣協會贊助,旨在為獨立電影尋找全球發行渠道。該環節被納入戛納電影節已超過16年,不過在最近幾年才得到電影節的官方認可。獨立電影推廣協會單元每年會放映9部尚未在全球發行過的故事影片。
Ⅵ 《地兒》入圍了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創作者創作的初心是什麼
這個入圍第七十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短片,只是幾個大學生做出來的作品,他們創作作品的初心是想呼籲人們不要忘記內心深處的渴望,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風格的短片,雖然只有24分鍾,但卻講述了一個非常讓人震撼的故事。故事因為一場意外,使兩位主人公開始尋找他們心中的好地方,給人很大的啟發。
首先,《地兒》創作團隊僅僅是幾個河北科技大學畢業生,創作的初心也是想要釋放一下壓抑的內心。影片的整個色彩基調都是灰濛蒙的感覺,鏡頭壓抑感非常足,這樣的表達根本就不像是一個24歲的學生能夠表達出來的,但是這部影片卻表達了一些其他影片沒有的東西,比如說那些模糊的東西,內心一直追求的地方。
這部電影也講述了因為一場意外事件,逼迫了兩位主人公開始尋找自己內心的那塊好地方,表達了無論經歷過什麼,內心都是有一塊陽光之地的,創作者的初心也是想要讓大家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