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何會有「野雞影帝」天下知,「雙料影帝」無人識的現象
因為目前國內娛樂圈,演員歌手都很混雜,經常跨界,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粉絲全都是追星。而追星的基本又是年輕人,而很多年輕人更加關注流量,哪個明星的流量高,話題多,認識他的人自然就多。而有演技、有實力的真影帝沒有那麼多話題需要炒作,自然就沒有太多年輕人認識了。
那麼你也該知道憑借《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我們的哥哥張國榮也曾摘得過東京電影節影帝桂冠,這樣講是不是更有說服力呢?而段奕宏之所以能夠取得影帝稱號,這要歸功於他對演戲的認真,現在圈子裡為了流量去演戲的演員太多了,真的很少有演員把演戲當成另一種人生體驗去認真對待的。
2. 影帝「渣渣輝」都有哪些封神之作
張家輝在出道前期並沒有受到重視,連作品也沒有幾部,後來因出演電影《賭俠1999》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才被觀眾熟知。至於他的封神之作,那就是《證人》、 《大追捕》 、《激戰》這三部電影了。
一、2008年張家輝與張靜初等人合作的《證人》獲得了包括第53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多項大獎,是其第一次封神之作。在該部影片中,張家輝飾演的洪荊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綁匪,但也有面對卧病在床的妻子時的柔情一面。張家輝用多年的演技完美將這個內心復雜的角色形象展現給了觀眾,獲得觀眾的一直好評。他也憑該劇第一次封神,包括“金像獎”、“第53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第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等獎項。
除了這些作品外,《使徒行者》、《線人》、《掃毒》等不錯的作品也都獲得了不少獎項的提名。張家輝從打雜、跑龍套到“封神”,主要源於其對演藝事業的認真、努力 ,這一點值得我們肯定。
3. 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
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
1、金像獎
金像獎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之一,它創立於1962年,是華語三大獎項中歷史最長的。一般情況下,金像獎是一年一屆,除了台灣的評審團還會有國外的評審團加入,國際化的金馬獎含金量是最高的。
2、金雞獎
金雞獎創立於1981年,每兩年一屆,與百花獎隔年輪流舉辦,一般由專家組+中國影協+中國文聯+大眾評委組成,由於國內放映的電影審核制度比較嚴格,很多電影無法上映,也導致了其有一定的局限,但近年來表現逐漸要超越金像獎。
3、香港金馬獎
它創立於1982年,一般金馬獎只頒發給香港地區的影片,擁有很強的地方保護色彩,而且香港電影逐漸下滑之後,其在華語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也逐漸下降。
4、金爵獎
它創立於1993年,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委組成評委團,近年來在國際上的影響也在不斷,含金量越來越高。
5、百花獎
它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之一,創立於1962年,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體現了新中國人民對於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追求。與金雞獎隔年評選一次。
6、華表獎
它設立於1994年,由中宣部、廣電總局和國家電影局主辦電影獎項,2005年後每兩年舉辦一次,和金雞獎、百花獎合成國內三大電影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