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羅茲尼巷戰有多慘烈,俄羅斯士兵為何不敢前進
相信俄羅斯士兵在大家眼裡面都是很勇猛的吧,他們可以在冬天進行裸泳,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啊,在冬天只想把自己塞進被窩裡面,在我眼裡面俄羅斯士兵一直都是很彪悍的,他們很善於戰斗,在戰場上從來不會退縮,也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士兵被我們稱作是戰斗民族,那麼在格羅茲尼巷戰中,被譽為戰斗民族的俄羅斯士兵為什麼踟躕不前呢,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不敢前進呢?
格羅茲尼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殘酷與可怕”, 格羅茲尼在1918年被建立起來了,建立這個城市可是費了不少工夫,它從剛建立起來的時候就被稱為軍事要塞,這個城市裡面有很復雜的堡壘,這些堡壘被建立成了蜘蛛絲的形狀,大家都對蜘蛛絲不陌生吧,里三層外三層,是很難被攻破的,在以前一次結束後,俄羅斯軍隊以為這座小城就不值一提的,所以他們就沒放在眼裡面,他們如無其事的沖入了這座小城。
其實車臣人也是有家庭的,希望俄羅斯人可以使用和平的方並兆式來讓車臣人的回歸,一直用戰爭的方式的話,對雙方都是不好的,只會讓仇恨越來越嚴重。
2. 如何評價俄羅斯根據**戰爭而拍攝的電影《煉獄》
觀看《煉獄》後,我深受震撼,影片中的真實感與近乎實戰的鏡頭令我久久無法平靜。電影的情節並不復雜,圍繞格羅茲尼的一家醫院,俄軍與車臣軍隊展開爭奪,醫院幾度易手。其中,一隊陷入困境的俄軍被車臣叛軍包圍,關鍵時刻,上級的救援部隊——一支特戰分隊及時趕到,並沖入醫院支援;一輛T-80坦克在接近醫院時履帶被炸斷,坦克指揮員拒絕了車臣叛軍的誘降,用炮火為被圍困的俄軍打開了勝利之門。
《煉獄》不僅揭示了戰爭的殘酷,也深刻拷問了俄軍為何表現不佳。導演通過影片傳達了以下幾點信息:
首先,訓練水平不佳。影片中,中尉被俘後指出問題,「鎮壓也需要智慧」,士兵缺乏良好訓練,平時僅靠應付長官的「堆雪人」方式。戰場上,勇氣遠不足以保證任務的完成,訓練是關鍵。
其次,指揮與通信不暢。影片開篇就提出了問題:「指揮官在哪?」回答是:「在莫斯科!」缺乏統一指揮,各分隊各行其是,通信質量甚至不如叛軍的對講機,這反映出嚴重的組織與協調問題。
再者,戰術選擇不當。在城鎮戰斗中,坦克的作用有限,面對反坦克火箭無能為力。盡管T-80坦克在俄軍中較為先進,但在真實的車臣戰爭中,裝甲部隊傷亡極大,這與選擇不合理的戰術密切相關。
此外,後勤保障不力。影片中多次表現出後勤問題,例如軍官砸碎過期罐頭以防止士兵拉肚子,特種部隊進入醫院時僅靠卡車運送,而非使用裝甲輸送車。
最後,思想混亂。影片反映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低迷、精神空虛的現狀。士兵們面臨「為誰而戰」的困惑,這一問題反映了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的混亂。
盡管《煉獄》揭示了俄軍在車臣戰爭中的種種問題,但它也展現了反思與自省的精神,這是值得贊賞的。戰斗精神與反思精神是一個民族的核心。在享受和平的同時,我們不應忘記戰爭與屠戮對中華民族造成的傷害,以及尚武精神的衰退與唯利是圖的重商主義抬頭。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觀看這部電影,以銘記歷史,保持警惕。
3. 俄羅斯拍的與車臣戰爭有關的電影叫什麽名
1,《風暴之門》
《風暴之門》是由АндрейМалюков執導,安德烈·卡拉斯科、米蓋爾·普萊切科夫等主演的劇情戰爭劇。本劇講述了俄羅斯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一次戰役的故事。該劇於 2006年11年02日首播。
2,《煉獄》
《煉獄》是一部由Aleksandr Nevzorov執導,Alexandr Baranov、米特里·納吉爾夫、Sergey Rost等領銜主演的戰爭片。該片講述了在車臣戰爭中俄軍與車臣武裝分子爭奪格羅茲尼一所醫院的故事。
(3)俄羅斯電影煉獄開坦克擴展閱讀
1,《風暴之門》劇情介紹:故事發生在車臣叛亂時期,由陸軍上尉多洛寧帶領的戰斗連,被派到一個四面環繞巨岩的狹窄山區,他們的首要任務看似很簡單,即阻止一夥叛軍匪徒通過這個峽谷。
士兵們希望這次任務一切都能順利,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被解除職務,一些作著隨時離開的打算,另一些人則期盼著愛人的來信,沒料到由泰姆拉茲率領的叛軍達到1000人,並很快地進入了他們所在的陣地,沖突迅速變成了一場血腥的肉搏戰。
2,《煉獄》劇情介紹:影片一開始,就是2個車臣叛匪女狙擊手對撤離俄軍的變態打擊--專打下身(最後也被俄軍狙擊手用同樣的方式擊斃)。戰爭讓女人走開這句話在這里被撕破。隨著影片的深入,我們看到更多的血腥場面。
為了防止車臣武裝侮辱俄軍士兵的遺體(砍頭和割生殖器),俄軍指揮官下令坦克手碾壓俄軍士兵遺體,用坦克埋葬士兵。坦克駕駛員執行命令,不得不閉上眼睛。
活著的士兵鳴槍為戰友致敬。坦克後來被打斷履帶,車長借口考慮投降,炮轟了車臣武裝的機槍巢。影片最後,炸斷四肢被俘,釘在十字架上的坦克駕駛員看著俄軍攻陷叛匪的陣地,露出了最後的笑容。
4. 求片 有哪些關於俄羅斯車臣戰爭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戰的電影
車臣:
1.《12怒漢》
【影片簡介】
《12怒漢:大審叛》是俄國大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繼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蒙古精神》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烈日灼身》後,再次感動世人的傑作。《12怒漢:大審叛》雖取材自好萊塢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十年代的同名舊作,片長卻長達155分鍾,不但比舊作版本多出63分鍾,並將時空搬移至今天俄國,以敘述一名陪審團員為一名被控謀殺的車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當年榮耀繁盛的大國俄羅斯,在面對『車臣問題』所應有的寬容與大度。
2.《煉獄》
【影片簡介】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3.《爆破》
【影片簡介】
本片以2000年2月29日至3月3日的真實事件改編,介紹的是一隻俄羅斯軍隊的英勇事跡,他們以一百人對戰兩千人,戰斗雖然以放棄告終,終於但是他們的英勇的獻身精神,為本片增添了很多壯烈的色彩.主人公雖然最後都沒能與親人團聚,但是他們的事跡經歷了6年,由電影人重新講述,為的是頌揚這種對國家忠貞,無私的熱愛甘願犧牲和勇敢的精神。本片首映是在克林姆林宮進行,而且普京欽點的消滅車臣叛亂分子的統帥Dmitri Kozak出席了這次盛大的首映。
要去探究戰爭的本意是很困難的,正義或邪惡,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開。但終於職守者總是應該獲得尊重,這俄羅斯時代拍攝的影片和蘇聯戰爭片一樣,充滿悲情、壯烈。
4.《倒計時》
【影片簡介】
《倒計時》講述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的故事,他在西方記者(由英國女演員路易絲·隆巴德扮演)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要去那個馬戲團看錶演。
在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頭子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參加北約領導人會議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經過殊死搏鬥,斯莫林消滅了這幫恐怖分子,拯救了整個世界。
觀眾把電影中的聯邦安全局成員都看作是英雄,評論家認為,這是普京總統所倡導的文化改革的一種跡象。普京已提出了加強俄羅斯人的愛國精神。
5.《戰爭vojna》
【影片簡介】
英國人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份子擄獲,而艾雲是戰俘,他們跟眾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後約翰及艾雲被釋放,但恐怖分子要約翰付兩百萬鎊贖金,否則奸殺他的未婚妻。約翰向英國及俄國領事館求助,但被拒絕。最後英國電視台願意資助約翰救出其未婚妻,但要把過程拍攝下來。約翰最後得艾雲相助,闖入恐怖分子陣營救出瑪嘉烈和俄國軍官,但恐怖分子繼續追殺他們,幸得俄軍戰機協助才能脫險。
6.《我們的榮譽》
關於俄羅斯傘兵的4集200多分鍾的電視電影。
這是一個發生在2000年2月末的真實事件,在車臣在阿爾坎地區發生。104 空降師VDV團第6分隊的士兵與20倍於己的恐怖分子正規部隊作戰。每個空降兵成員都無所畏懼,他們沒有撤退,而是以生命為代價對匪徒攔截 國家杜馬這樣評價他們:傘兵們把生命獻給我們的祖國,在打死超過700名戰士之後,仍然不願撤退!
7.《車臣不相信眼淚》紀錄片
該片在鳳凰衛視播放過,由俄羅斯戰地攝影師在第一線拍攝車臣戰役的全部真實鏡頭。將心比心的話,我站在車臣人這一邊,哪個有血性的男人願接受曾給自己帶來深重災難的異族統治。但車臣武裝那些極端殘暴的恐怖活動也讓我反感,加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本性必然會給周邊各國帶來災難,因此俄羅斯還是博取了我更多的同情。
那些鏡頭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看著被炮火摧毀的城市,被炮彈搭打得千窗百孔的建築,俄軍被伏擊的時的情景和一排排死去的年青俄軍戰士屍體被大雪掩埋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媽在一坐廢虛邊哭泣,還有一名俄軍戰士剛沖進一坐建築物的門就中彈到地槍也摔了出來。體會到的只有毀滅
先去吃飯,一會再給你補充~
5. 俄羅斯十大經典戰爭片 俄羅斯最好看的戰爭電影推薦
好的戰爭片往往有著一流的視聽語言,能夠引人入勝地看完全片,並且讓人回味無窮,值得反復觀摩。近些年好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因歷史原因不包括蘇聯電影)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獵殺T34、兵臨城下、五月的四天等。
1、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這是2015年由列納特·達夫列吉亞羅夫指導的俄羅斯經典戰爭片,是根據前蘇聯作家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和前蘇聯版(1972年羅斯托茨基執導版本)相比,2015年版的劇情內容變化不大,影片內容很忠實原著,忠於戰爭年代的真實。對於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來說,這是最好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之一。
2、五月的四天
俄羅斯高分戰爭電影,由阿奇姆·凡·波瑞斯執導,2011年上映。該片的背景是二戰結束前的4天時間里,以一個13歲的孩子「天真」的角度去看待戰爭。這部電影改編自俄國同名小說,是源於真實的故事。小編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前,並沒有想到這部電影會這么精彩,面對二戰這一類沉重的題材,主創團隊舉重若輕,將整個影片的節奏控製得十分出色。
3、小士兵
俄羅斯十大戰爭片之一,2019年上映,由維多利亞·范納西蒂娜執導兼編劇。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中的絕大多數情節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中,扮演謝爾蓋的小演員非常出色,他的表演生動、自然、質朴,惹人憐愛。也許電影的情節和手法還略有不足之處,但謝爾蓋一定是點睛之筆,他為影片提供了大量的看點。作為觀眾的我們,一邊看著這個小男孩的成長,一邊為戰爭的殘酷隱隱發痛。
4、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俄羅斯經典戰爭片,2010年首次上映,2012年在中國上映,講述了1941年德國法西斯軍隊開始進攻蘇聯,駐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蘇軍浴血抵抗的故事。電影選取了幾個小人物輪流作為主角出現,視角和內容都相當豐富,不僅再現了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的全過程,還使得「戰爭與人性」的主題更加突出。全片將戰爭的真實、激烈、血腥展現得淋漓盡致,有著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
5、煉獄
《煉獄》由亞歷山大·涅夫佐羅夫執導兼編劇,1998年上映。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在小編看來,如果有好萊塢那樣的資金撐腰,這部電影的質量會更加出色,絕對可以成就一番票房。
6、戰爭天堂
這是一部黑白電影,2016年上映,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執導並參與編劇。該片以二戰作背景,講述了三個人被愛情和天堂地幻象折磨的故事。2016年該片奪得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全片畫面風格非常符合占據影片絕大多數篇幅的1942年至1944年間的歲月,四方的鏡頭有力凸顯了戰爭年代對人性的禁錮,以及罪惡的集中營地獄般的逼仄空間。
7、戰場上的布穀鳥
這是俄羅斯近年來最重要的電影之一,不但幾乎囊括俄國境內各項國際影展的獎項,有著極佳的票房和口碑,還代表俄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眾多以二戰為題材的影片中,該片被稱為是一出披著喜劇外衣的「戰爭安魂曲」,具備了俄羅斯電影中輕快與濃郁的特徵。該片由亞歷山大·羅高斯基執導,2002年上映,講述了一個蘇聯士兵、一個芬蘭士兵、一個拉普族女人在二戰接近尾聲時發生的故事。
8、最後的前線
俄羅斯戰爭片推薦《最後的前線》。該片2020年上映,瓦季姆·舒梅列夫執導並參與編劇。全片講述了1941年10月波多爾斯基學員在莫斯科郊外英勇抵抗的故事:波多爾斯克步兵和炮兵學校的學員被派往伊林斯基防線,與蘇聯第43軍的部隊並肩作戰,阻止德軍前進,直到增援部隊到達。由於寡不敵眾,這些年僅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一場持續近兩周的戰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9、獵殺T34
2020年上映的《獵殺T-34》,是近幾年在中國觀看人數最多的俄羅斯電影之一。其主要內容是一位被俘的蘇軍坦克車長在德軍坦克軍官逼迫下,不得不帶領一個由戰俘組成的坦克車組修復一輛從前線運回的戰損T-34坦克,並且充當德軍坦克訓練時的活靶子。電影在開場後的半個多小時里,男主角就憑借出色的部署和配合,最終將一整個德軍坦克連全部打爆。有人將這部電影稱作「抗德神劇」。
10、女狙擊手
俄羅斯戰爭片推薦2015年在俄羅斯上映的《女狙擊手》。該片取材於蘇聯女英雄、神槍手「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的部分生平,主要講述了一位蘇聯女學生在戰爭爆發後中斷學業,參軍奔赴前線,最終書寫了二戰史上一段不朽的傳奇故事。整部電影通過一名普通女性的視角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殘酷,也從戰爭中揭露了人性的善惡,諷刺了國家戰爭機器,給觀眾們以反思和思考。
6. 第一次車臣戰爭有多慘自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的最慘巷戰
喜歡看戰爭大片的小夥伴們一定會看過一部俄羅斯非常經典的戰爭電影《煉獄》。這部電影是根據第一次車臣戰爭所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給很多小夥伴們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車臣戰爭可以說是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因為這次戰爭正是自斯大林格勒戰役過後最慘的一次城市巷戰。那麼現在我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電影《煉獄》講述的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所發生的事情,俄軍第131摩托化旅在格羅茲尼遭遇埋伏的悲慘故事,在這裡面所有的內用都是取自於真實的戰例。這場戰爭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城市巷戰,曾經一度威震四方的俄羅斯軍隊出動了有三萬多大軍在進行戰斗,打了整整三個多月。俄軍損失慘重,軍隊的士氣大跌,當時俄國官方公布陣亡人數達到3826人,受傷的有17892人,408人失蹤,另外還有一名少將觸雷陣亡。投入的2200輛坦克與裝甲車,其中有225輛被認定徹底摧毀。
這場戰爭結束後,就連當時的美國也是唏噓不已驚嘆道:「打不起這樣的城市巷戰」。那麼造成俄軍損失慘重主要有哪些原因呢?主要有這五個: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戰爭爆發的時候剛好是蘇聯解體後沒多久,當時的經濟處於崩塌狀態,政治也十分的混亂,俄羅斯的軍隊實力迅速下降,戰鬥力以及經驗都非常的欠缺,另外士兵的技術能力也是不足的,完全無法有效的去應對激烈色戰爭。另外不會沒有得到系統化的訓練,而且還有著嚴重不滿員的情況。1994年12月26日,俄羅斯的聯邦安理會理事成員召開了會議,最終決定向格羅茲尼地區部署裝甲部隊,徹底的鏟除車臣的分裂組織。而在此時此刻,俄羅斯連一個完整編制的坦克師都選不出來,當時俄羅斯最精銳的坦克師以及摩步師全部都缺員4-5千人以上。
第二個就是,當時俄羅斯的主戰武器以及裝備都已經非常落後了,俄軍的坦克裝甲以及車輛的復合裝甲防護普片情況下都是不到位的。當時使用的T80主戰坦克,燃氣輪機怠速時候的油耗和作戰時候所使用的油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以至於當時很多坦克在熱車待命的時候燃料就已經全部耗光了。同時在這場戰爭期間,俄羅斯的戰術通信技術也是非常欠缺和落後的。當時車臣的叛軍經常能夠監聽到俄羅斯無線電的加密通訊,甚至還可以冒充俄羅斯的軍官來對俄軍下大一些錯誤的軍事指令。
另外再當時的俄羅斯軍隊中還出現了一些非常讓人乍舌的現象,在格羅茲尼市區激戰後,那些在殘廢坦克身上更換下來的爆炸反應裝甲盒,為了急於應戰,很多T-80BV坦克的反應裝甲裡面都是沒有炸葯的,使得這層裝甲根本沒有任何用處。而這種情況發生有一部分原因竟是有一些士兵賣掉了裡面的炸葯用來補充他們可憐的低工資。
第三個就是當時俄羅斯士兵的戰斗素質太低下,而且還狂妄自大,疆場會出現指揮脫節的情況。就比如當時俄羅斯的炮兵,隸屬於5個完全不同的司令部,當時俄羅斯炮兵根本就不清楚該聽哪個司令部的指揮與調遣。而且前線呼叫炮火支援的時候,火炮支援的反應速度太慢。當時俄羅斯的整個參戰的部隊都沒有做好面對嚴酷戰斗的准備,他們大多數人以為的就是開著坦克就這么闖入格羅茲尼,然後車臣的叛軍就會跪下來祈求俄羅斯士兵的饒恕。
第四個就是,當時俄羅斯軍隊採取了錯誤的戰術戰略方針。在俄軍攻打格羅茲尼市中心的時候,131摩步旅採用的是一字長蛇縱向行軍隊形。而且打頭陣的坦克連個掃雷犁都沒有安裝,步兵也都坐在了裝甲車的車頂上,期間甚至連搜索以及偵察隊都沒有派出去過,一個個的都成為了暗中車臣反叛軍的活靶子。知道打頭陣的坦克和最後一輛坦克被摧毀後,整個縱隊便這么癱瘓了,在狹窄的街道上任人宰割。由於堵塞了通道,而且還過於的擁擠,俄羅斯的坦克火炮無法做到壓制那些藏在地下室和建築頂端的車臣反叛軍。而且步。兵只能分散成為班排各自分散作戰,整個部隊猶如一盤散沙,這些缺乏實戰經驗的俄羅斯士兵們亂成了一鍋粥,結果後一個個逐個被擊破。
這場戰斗的開端,整個131摩步旅基本上是全軍覆沒了,整個旅1000多名士兵,包括旅長在內800多人陣亡了,146輛坦克損失了122輛,僅僅只有一名軍官和10名士兵能夠憑著自己的行動活著撤離了市區。這場戰斗過後,該旅重建以後被歸入到了被高加索軍區第58集團軍序列。後來在2008年俄羅斯閃擊喬治亞的時候,該旅奉命參戰了。戰爭結束後就直接駐扎在了喬治亞阿布哈茲共和國古達烏塔市的第七軍事基地,目前已隸屬於俄羅斯南方軍區。
第五個就是車臣的叛軍很多都是前蘇聯的老兵,很多都是有過實戰經驗的,戰鬥力都是極強的。從很在開始,格羅茲尼就是一塊非常難啃的硬骨頭。這最城市是在1918年的時候建造的,在當時是完全按照要塞設計的軍事化城市,在室內,堡壘密如蛛網,易守難攻。根據當時俄羅斯的聯邦國防部的計算,當時車臣獨立首領杜達耶夫的支持者超過了12萬人,當時他手底下的叛軍幾乎都是當年參加過阿富汗戰爭的蘇聯老兵以及一些阿富汗的傭兵,就連杜達耶夫他本人曾經也是蘇聯的英雄空軍少將。當時車臣叛軍培養了大量的狙擊手,在當時有20%以上的俄羅斯軍人是被狙擊手的冷槍所擊斃的。以至於在當時俄軍的哨卡人員在檢查過往人員的時候會專門檢查車臣人員的肩膀上是否會留有著打槍時留下來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