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二戰題材電影
《直入虎穴》
兩個美軍逃兵在被憲兵押解軍法處執行軍紀的途中,車被德軍埋設的地雷炸翻了。為了能夠通過雷區逃生,尚存的一個憲兵掏槍威逼逃兵用身軀趟雷,逃兵忍無可忍殺死了憲兵,慌不擇路,誤入了被納粹佔領的地區。在一棟孤伶伶、被戰火毀壞的樓房裡,他們偶遇了一對中年法國男女。對戰爭,對前途都很絕望的美國逃兵窮凶極惡,用暴力當著法國男人的面污辱女人,扒光了女人的衣服。就在此時,他們被四面突然冒出來的槍口制服了。那是一群武裝起來的殘疾小孩,逃兵們被五花大綁,遭受到憤怒地責罵和毆打。原來,戰前這棟樓是一所殘疾孤兒福利院,法國男女是小孩們的教師。納粹來了,破壞了他們的安定生活,迫使他們流離失所,他們便在老師們的練習下候機復仇。就在法國人對逃兵還沒有做出處理決定的當口,一隊裝備著重型坦克的德國鬼子突然包圍了這棟房子,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法國人和逃兵別無選擇地結成了反抗同盟。那群生理上、心理上都有著殘缺障礙的孤兒抱著和自己一般高的步槍, 眼睛裡卻沒有一點懼怕,他們平靜地殺人和被殺,激發了美國兵的良知。在蜂擁突擊的德軍和強大的重炮打擊下,老師和小孩們一個個相繼戰死了。那個曾經野蠻地侵犯過法國女人的士兵為掩護戰友和僅存的兩個小孩安全突圍,奮不顧身頑強阻敵,直至英勇地死去。當剩下的幾個德國殘兵佔領樓房時,那兒已經被炸成了廢墟。德國人之所以拚死要攻佔這棟樓,原因是大樓的地下室里藏著德國人掠奪法國的大量珍貴文物。而這些文物,也隨著反抗戰士的死去,煙飛灰滅了。
Ⅱ 美國人與日本人對狙的電影
《烈血軍魂》這部影片中,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時期的一段故事。在一個關鍵時刻,一個剛剛入伍的美國士兵慌亂中開槍打死了其中一名日本士兵,而他的對手是日本士兵的親戚,姐夫與小舅子。
影片中的兩位日本士兵並非是敵人,而是出於阻止小女孩踏入危險的雷區的共同目的,選擇了停止射擊。最終,他們中的一個用最後一顆子彈打落了椰子,成功引爆了地雷,將小女孩嚇退。而另一個日本兵也因此被俘。
五十年後,兩位士兵再次相見。這次的重逢充滿了復雜的情感,既有戰爭帶來的傷害與遺憾,也有人性中善良與勇氣的體現。
這部電影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戰爭中人性的光輝,以及和平的可貴。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更是對人性的深刻探討。
影片中的情節雖然緊張激烈,但其背後的深層意義卻令人深思。它讓我們反思戰爭,思考人性,更讓我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人性中的光明也永遠不會熄滅。
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戰爭片,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復雜與光輝。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裡,它提醒我們,和平與愛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通過《烈血軍魂》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極端的環境下,人們依然能夠展現出高尚的品質,為保護無辜的生命而努力。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超越了戰爭的表面,深入探討了人性的光輝與戰爭帶來的深遠影響。它提醒我們,和平與愛是人類共同的追求,我們應該珍惜並努力維護這份和平。
Ⅲ 一群人拿十字弓追殺一個人有雷區有大象是哪部電影
叫做《終極標靶2》。
《終極標靶2》是由吳宇森執導,尚格·雲頓、楊西·巴特勒,蘭斯·亨利克森主演的動作片,影片於1993年8月20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一名倒霉透頂的水手錢斯前往紐奧良州找新工作,碰到了前來尋找父親下落的娜塔莎,尋父心切的娜塔莎在求助無門之下,希望錢斯能夠伸出援手的故事。
1994年,蘭斯·亨利克森憑借影片獲得第20屆土星獎-最佳男配角獎,同時該影片還獲得第3屆MTV電影獎最佳動作場景獎等多項提名。
(3)美國電影士兵進入雷區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新奧爾良市。在一個黑夜裡,一個男子遭到殺害。不久以後,一位富有的年輕女郎娜塔莎前來尋找她失去聯系的父親。
在一個小餐館外,失業海員贊斯打倒了一群想搶劫娜塔莎的歹徒。為了交清出航所須的費用,贊斯答應了娜塔莎幫她尋父的要求。警方發現了被火燒焦的娜塔莎父親的屍體。然而,敏銳的直覺使贊斯發現這裡面有問題。
他找到了被箭刺穿的一塊身份牌,確定了娜塔莎的父親是被殺的。原來,這是以富為首一批匪徒的「職業工作」。他們專找那些無親無故的退伍軍人作「獵物」,供有錢而又想尋找刺激的人「狩獵」,並通過被收買的法醫偽造死亡證明。
為了防止事情敗露,富派手下奇里夫殺死了醫生等知情人,並襲擊了贊斯等人。
女警瑪曹不幸身亡,而贊斯則保護娜塔莎與匪徒們展開了一場激戰,最後跳上了從公路橋下經過的火車逃走。贊斯帶著娜塔莎前往住在河邊的杜伯伯家尋找幫助,而富也召集了一批「獵人」展開了對贊斯的「狩獵」。
憑著手中簡陋的武器,贊斯等人與裝備精良的匪徒們進行了殊死的較量。贊斯把匪徒們引誘到一個廢棄的制像工場與匪徒們展開了激戰,並將他們逐一消滅。
憑著他那出色的身手,贊斯擊斃了富手下的嘍羅們,殺死了各位「獵人」和奇里夫,但前來幫他的娜塔莎和杜伯伯卻落入了富的手中。一場生死搏鬥之後,富被手榴彈炸得粉身碎骨。贊斯和娜塔莎扶起受傷的杜伯伯,走出了熊熊燃燒著的廢棄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