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耀萊(唐山)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耀萊(唐山)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是2016-07-26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第三空間綜合體沿街1-4層商業。
耀萊(唐山)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30200MA07TWW29N,企業法人綦振翔,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耀萊(唐山)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影院企業管理服務;電影放映、餐飲服務、食品及酒類批發零售(以上項目依法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商務會議及展覽服務;日用品、工藝品(除文物)、服裝、鞋帽、化妝品、電子產品、珠寶首飾、文具用品、體育用品、針紡織品、五金、交電批發零售;貿易咨詢;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策劃創意服務(以上經營范圍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耀萊(唐山)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國際電影界及電影市場能接受[唐山大地震]的理由是什麼
不能!
絕對不能!
我以一個資深電影人的身份來說
感人的電影 和 好電影 一點關系都沒有!
讓你流淚 並不代表這就是好電影!
而且這電影英文名字叫 AFTERSHOCK(震後)
中文卻叫地震
這不就是居心叵測借花獻佛嗎?!
明明就是講一個震後的故事 卻利用了中國人最近對地震的一種情結(請注意是情結而不是情節) 吸引大家眼球
其實樓主你想想 這電影刪掉前面的20分鍾 名字改成 《錯愛》《重逢》甚至是《震後》
難道不好么?
憑什麼把一個明明是溫情劇的電影非要套上大地震的光環呢?!
馮小剛無 恥!
這個電影其實跟地震幾乎一點關系都沒有!
只是一個苦情片而已!
我也流淚了 但我還是要說 這並不是一部好電影!
「讓人感動」 與 「好電影」 這兩點之間完全不可以劃等號的!
辛德勒名單整部戲都緊緊圍繞這集中營展開故事
營救、鬥智鬥力、主角的良苦用心、納粹的血腥冷酷、集中營生活的殘忍與無奈。
反觀「唐山大地震」
除了開頭的地震畫面 後面的苦情戲份與地震還有什麼關系呢?
畫蛇添足!這技法實在太過拙劣!
我還是那句話 讓人感動 並不代表這就是好電影!
從職業眼光來看 這電影是完全不入眼的
3. 請問在哪裡能看到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IMAX2D版)計劃從7月22日起在以下IMAX影院放映: 1. 北京UME華星國際影城 2. 北京石景山萬達國際影城 3. 上海和平影都 4. 上海星美正大國際影城 5. 上海萬達國際影城 6. 杭州百老匯國際影城 7. 杭州新遠國際影城 8. 天津中影國際影城 9. 蘇州科文中心 10. 武漢環藝國際影城 11. 長春萬達國際影城 12. 長沙萬達國際影城 13. 昆明百老匯國際影城 14. 無錫大世界影城 15. 南京橫店國際影城
上映時間
5月17日下午,電影《唐山大地震》賑災福利彩票上市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導演馮小剛親手揭幕以電影海報為主題元素的福利彩票,並正式宣布《唐山大地震》將提前至7月22日全國上映。
4. 唐山有5D影院么有幾家都在哪啊
一家,5D電影體驗館
地址:唐山市路南區新華道世博大廈(三利國際購物中心)負二層V15
交通指南:乘19、40、2、16、26、7、4、118、210路車,三利國際購物中心站下車即到。
5. 唐山大地震在線觀看 唐山大地震電影
唐山大地震在線觀看
http://hi..com/nskl58/blog/item/50390c3dd8ef353071cf6c42.html
《唐山大地震》震撼心靈 深圳特區報訊 沒有一個明星,只用一個孩子,馮小剛就成功地令《唐山大地震》預告片感動了觀眾——在前晚的寰亞電影新片巡禮上,最令人關注的就是這部電影。 馮小剛宣傳影片也沒帶一個明星,隻身上陣。他介紹,為了這次活動,他用心剪了一款預告片。 預告片並不是地震場景,而是一個渾身泥土的小女孩從泥地上慢慢醒來,咳嗽,睜眼,爬起。鏡頭跟著這個衣衫襤褸、腫了一邊眼睛的孩子漸漸展開,帶觀眾看到震後的唐山一群群搬屍體的人和垮塌的樓房。 預告片戛然結束在一個軍人用雨衣裹住孩子、將她抱走的背影。地震究竟給這個孩子帶來了怎樣的命運逆轉?給所有人留下懸念。 燈光亮起時,一位做了母親的女記者已經淚流成河,幾個同行也在議論,「馮小剛鏡頭用得越來越好」,「很大氣」。 馮小剛推介電影時說,「小說感動了我,正好四川地震也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我想拍部電影來紀念死難的人。這部電影拍的是人和人的感情,是部很有感情的電影」。從預告片來看,這個說法應該不是空談。
《唐山大地震》作為一個非傳統意義的災難片,「如何真實表現那場毀滅一座城市和幾十萬人生活的災難」依然是整個創作團隊必須直面的難題,實際情況也是困難重重,幾經跌宕。「最艱難是對整個地震氛圍的營造,這個效果的營造對技術要求很高。我們的電影工業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要有很多的外援,要請韓國的、英國的、南非的等等,大家一塊兒來做這個事。」 導演馮小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關於馮導提到的「地震氛圍」,監制陳國富也曾表示,「如何在技術層面真實反映地震實況,這個挑戰遠超出華語片技術水平。過去我們拍地震只是抖鏡頭,演員在想像中跟著動,鏡頭跟演員的震動無法同步,然後通過很多短暫的鏡頭連接在一起,眼尖的觀眾能察覺不是整個場景在晃動,是虛擬的。如果要達到真實的效果,要把景搭在整塊能震動的裝置上。另外,景還要分成震前跟震後,震垮的景不能單純用爆炸完成,必須符合災區的情況。電影中這短短幾分鍾的戲全是突破。」《唐山大地震》在談到拍攝地震場面的投資時,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首次回憶起了這次的重拍經歷:「一開始我們運用了比較傳統的方法來拍攝,比如天崩地裂,房屋倒塌和震顫等場面,用傳統拍攝方法會限制導演的畫面感,因為這種方法通常不會有大場面的感覺,尤其是沒有一個連續感。首先觀眾看到的是很小的景別,其次鏡頭是不連貫的,這個肯定會嚴重影響視覺沖擊力。所以我們最終經過權衡決定更換另一種拍攝方法。劇組動用了目前最為先進的拍攝設備,讓景別的大小和鏡頭的連續性都達到相當高的標准,但這部分的重拍也把我們的拍攝期拖長了一個多月。」
6. 唐山有imax影院嗎
沒有
目前內地只有11家,這個屏幕太大了,有十層樓高,除非開發商建樓時就有這個打算。
------------------------------
目前內地現成的11個IMAX影院(未含在建的):
天津 中影集團津灣廣場IMAX巨幕立體影廳 22米×13米
長春 長影世紀城IMAX 矩形幕 21.8×13.4米
長春 萬達歐亞店 矩形幕 21.8×13.4 米
上海 上海科技館 矩形幕/球幕 24.3×18.3米/23米
和平影都 矩形幕 20×15米
北京 中國電影博物館 矩形幕 27×21米
華星影城 矩形幕 26×18米
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① 矩形幕(非IMAX) 23×10.2米
黑龍江 黑龍江省科技館 球幕 23米
廣東 東莞萬達影院 矩形幕 29 X 25(目前亞洲最大的)
廣東 東莞科技館 球幕 23米
江蘇無錫大世界影城19.1X10.59
江蘇 南京青少年活動中心 球幕 21米
江蘇 蘇州科文中心 矩形幕 21米×13米
北京萬達影城石景山店 矩型幕 22 X 13 (亞洲首個數字IMAX放映系統)
長沙萬達影城 (數字IMAX)
長春萬達歐亞 (已升級成數字IMAX系統)
雲南昆明 順城王府井百老匯影城IMAX影廳 21米*12米(09年10月28日正式開業)
注①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並非IMAX影院,其銀幕是目前國內傳統銀幕中面積最大的一塊。
----------------------------------------
廣州將建IMAX影院
對於廣州市區何時能擁有自己的I-MAX影廳?業內人士表示困難重重。一是IMAX影廳對建築要求非常高,東莞萬達國際電影城的IMAX影廳,高29.5米、長25.9米,有整整10層樓高,廣州市區內的建築很少能找到這樣的場地,除非是房地產商自己有想法在設計之初就預留這樣的場地;二來,IMAX影廳的造價奇高,光放映設備起步價就在兩千萬,加上場地投資,至少要三到五千萬,是普通影院的三倍。
如此一來,國內前兩年IMAX片源少,使得IMAX影院成本回收很慢,因此數量並不多。此番《阿凡達》的上映,似乎讓人看到了IMAX的潛在商機,加上今年馮小剛《唐山大地震》也有IMAX版的消息,廣州很快也將於白雲區建一個萬達IMAX影廳。
-------------------------------
孤情原創回答
7. 關於唐山大地震電影的觀後感
昨晚在電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過了。簡單的說說我的想法,就像小學時候的觀後感。
電影一開篇,屏幕上湧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鍾,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詞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裡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倖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裡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倖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於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於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裡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環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幹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後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台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著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此後的電影完全的進入了電視劇時間。支線情節有頭無尾,結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達加元妮,方登加養父母這兩條線並行不悖,基本沒什麼關系。張靜初一如既往的表現出她的花瓶演技,時不時的秀幾句英語(在《拉貝日記》里她就是這樣),以此顯示顯示她的國際范。陸毅一出場就一臉無辜的壞相。你不想演壞人,我懂的,但是導演讓你跑送子觀音的龍套,沒辦法。賈媛媛他爸賈和平也打了一回修電話的醬油,二十年過去了,你胖了,歲月無情的為你留下了富態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溫哥華更美。社會主義拆光了再建設,蓋廣場,蓋百貨大樓,然後留下你的小屋,等著死去的親人們回來。你說買了房,搬了家,他們就找不到了,於是她還真就找回來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墳邊,突然起身,然後慢慢的走兩步,找個清涼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陳道明和陳瑾演得很好,很穩很自然。陳道明演戲很有爆發力,給陸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發上突然拍起來「你到哪去了」,都很流暢。陳瑾淡淡的酸氣,和她臨終前對張靜初的愛的表白都很到位。這讓我恨得牙癢癢,養父母都這樣了你也不回來看一眼,就忙著和陸毅在寢室里,抓被單造小人,太不是個東西了。
說一下這部電影穿幫的地方吧,其實這裡面很多不是穿幫而是廣告。以前找穿幫是樂子,現在找穿幫,正中了廣告商的下懷。
1988年(電影說是86年後的兩年),陳道明和陳瑾商量給張靜初報志願的事。陳道明穿87式軍服帶中校軍銜沒問題,陳瑾帶文職幹部軍銜就不對了。1988年4月,中央軍委下發《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規定文職幹部不授軍銜,不著統一的制式軍裝,只佩帶統一的胸章符號,胸章背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胸章符號」字樣。直到1992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為全軍文職幹部配發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佩帶文職幹部肩章、領花。1992年,陳瑾飾演的養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記兒子,花了5000塊裝了個電話機。這個情節沒大問題。我們家那邊88年前後電話還在按級別裝,要不就的有錢排著。我家94年裝的,還花了2000多。但問題是,誰聽說過沒電池就不響的電話?電話機通話的電不是從電話線里來的么?賈圓圓他爸,你這醬油打得太有才了。
軍隊的房子,尤其是軍區宿舍那種,在過去是嚴格按照級別給分的。1976年舊軍裝,看不出陳道明的級別,但就兩屋一廚來看已經是不小的幹部了,從後面倒退,我估計是營連職幹部。88年中校軍銜,縣團級;90年左右大校軍銜,師局級。可這房子怎麼就一直沒換過呢?是怕張靜初找不回來呢,還是真的像傳說中的安德羅波夫一樣在做總書記前一直住70幾米的公寓?這是多麼優秀的共產黨員啊!
90年工商銀行的存摺什麼樣?是那個紅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樣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摺是藍色軟皮的,上面畫著人民儲蓄的標志。工商銀行,你作為贊助商,花了那麼多錢,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譜一點?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車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絨服。我第一次認識這個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圖斯的隊服,那時候斑馬軍團的贊助商還是SONY。根據kappa的官網介紹,kappa是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96年你有錢了,可能是去歐洲買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攤買的么?看來那時候杭州的山寨貨很新潮,不負溫州義烏之盛名。
方達96年有錢了,於是在劇組的安排下買了輛寶馬。那時候寶馬賓士林肯凱迪拉克,沒個一百多萬根本下不來。可能你太有錢了,不在乎這一百多萬,可你這香檳色的寶馬樣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鑽進車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說到開車,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傷。根據199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殘一肢的方達是不可能申領駕照的。這么些年你無照駕駛,就沒被警察逮著過么?
為了表現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編劇安排張靜初在溫哥華看CNN的新聞。一洋大叔說,「有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你」,然後張一臉的無知狀。CNN的新聞,災區一片狼藉,連個人影都沒有,主持人一個人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就像是在拍國家地理的紀錄片一樣。外國記者進入地震核心災區已經是地震發生將近一周之後,那時候總理都二赴汶川,寫下「多難興邦」了。在這之前的幾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這再買機票趕回國,從北京買票去成都,里外里折騰幾天,廢墟下的倖存者還等得了么?歸根到底一句話,《唐山大地震》的劇組,你們找找CNN最早播發的汶川地震的新聞會死啊!你們拍的是電影不是電視劇,道具就不能准備的精良一點么?
這部電影一共140分鍾,頭40分鍾,我一直在看電影,並時不時感到眼眶濕潤。後100分鍾我一直在找這樣的樂子。沒辦法,情節太鬆散了,跟不住。有人說,《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公司准備投拍的同名電視劇的超長宣傳片,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么一個偉大的題材被馮導浪費了。據說在此片開拍之前曾有專門的紅頭文件要求「避免引起傷痛回憶」。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深處的心痛。以仇恨掩蓋受傷,以親情化解痛楚,難道是我們這個民族缺乏正視淋漓的鮮血的勇氣?電影結束的時候,隨著王菲的歌聲,出現了一望無盡的人名牆,那不是一堵堵牆,那是幾十萬意外逝去的生命。說句題外話,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設計的,蓋房的,買房的,把樓蓋好,把橋修好,設計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徑的鋼筋,多用些高標號的水泥,不要急著趕工期,該養護好的的一定養護好。工程中層層扒皮的現狀我們改變不了,但希望每層都少扒一些,多留一點給工程,給工人。我們花兩三萬一米買來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災難來臨之時能保我一命。這是我看過本片之後最真切的感想。電影頭二十分鍾太恐怖了,當年多少唐山人是因為簡陋的預制板樓房而喪命,這樣的悲劇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這樣的悲劇能夠從此在中華大地上絕跡。
我還希望中國以後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強烈的地震,遇難者的名字無法刻滿一堵牆。所謂「天佑中華」不過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國人當自強」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結束時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樣,我是真誠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二十四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8. 電影《唐山大地震》是哪家公司做的後期
Technicolor
Technicolor是一傢具有國際製作水準的視覺特效技術公司,在美國好萊塢有專業從事影視後期技術服務90年的歷史,每年為好萊塢提供約兩百部影片的技術製作與服務,它的子公司分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日本、泰國等。
Technicolor的製作團隊是由擁有豐富影視後期製作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國際上一些非常經典的大片,如《異形》《哈里·波特》1—5《特洛伊木馬》《古墓麗影》《蝙蝠俠》《達芬奇密碼》《X戰警Ⅲ》《海神號》等電影的特效工作都是由Technicolor負責,並多次獲得奧斯卡技術獎項。
Technicolor(北京)公司——視點特藝(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先後為電影《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集結號》製作視覺特效。這幾部電影為國內觀眾提供了非常震撼的視聽效果,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
1
9. <唐山大地震> 在海外
河北新聞網7月27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王博)「《唐山大地震》公映引發了國外媒體對唐山這個城市的關注。」今天,記者從影片出品方之一的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獲悉,連日來,《華爾街日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好萊塢報道》等國外主流政經媒體和專業電影媒體都載文介紹《唐山大地震》、導演馮小剛及唐山這座城市。
「唐山是一座鳳凰涅盤的城市」,「這是中國版《蘇菲的選擇》」,「驚人的投資換來中國人無數的感動」……這些評語伴隨《唐山大地震》的公映紛紛出現在國外媒體上。這些媒體將關注點對准影片,也對准唐山市。除了介紹唐山是一座浴火重生的城市,盛贊影片體現的親情主題和突破性的票房成績,還評價馮小剛因該片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商業導演。
世界著名商業媒體《華爾街日報》(TheWallStreetJournal)在電影公映當天以整版的篇幅對影片進行了深入報道。報道中說,作為第一部呈現在IMAX屏幕上的非好萊塢電影,影片中的很多鏡頭在唐山拍攝完成,一些群眾演員也曾經歷過1976年的大地震。影片的故事核心———「唐山是一座浴火重生的城市」將給唐山帶來無窮的回報。報道還介紹了影片史無前例的發行規模和票房成績。文化版頭條新聞中還盛贊導演馮小剛因該片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商業導演。
美國好萊塢業內頂級專業雜志《好萊塢報道》(Hollywoodre-porter)評價該片為中國版的《蘇菲的選擇》,並用大篇幅介紹了影片在中國電影史上破紀錄的發行規模,IMAX公司主席GregFoster在接受該刊采訪時說,「作為第一部非英語體系的IMAX電影,我對《唐山大地震》極有信心,這是一部強有力的作品。 」
《時代周刊》(Time)國際版刊文描寫了影片吸引無數中國百姓湧入影院的情景,並稱贊馮小剛憑借該片從一位流行導演轉向一位具有公民意識的導演,具備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和更高的道德標准。
此外,最新一期的《新聞周刊》(Newsweek)以封面形式報道了該片的上映,這也是國際媒體首次對中國電影做深度封面報道。
10.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後感
電影一開篇,屏幕上湧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鍾,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詞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裡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倖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裡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倖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於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於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裡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環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幹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後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台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著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此後的電影完全的進入了電視劇時間。支線情節有頭無尾,結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達加元妮,方登加養父母這兩條線並行不悖,基本沒什麼關系。張靜初一如既往的表現出她的花瓶演技,時不時的秀幾句英語(在《拉貝日記》里她就是這樣),以此顯示顯示她的國際范。陸毅一出場就一臉無辜的壞相。你不想演壞人,我懂的,但是導演讓你跑送子觀音的龍套,沒辦法。賈媛媛他爸賈志國也打了一回修電話的醬油,二十年過去了,你胖了,歲月無情的為你留下了富態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溫哥華更美。社會主義拆光了再建設,蓋廣場,蓋百貨大樓,然後留下你的小屋,等著死去的親人們回來。你說買了房,搬了家,他們就找不到了,於是她還真就找回來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墳邊,突然起身,然後慢慢的走兩步,找個清涼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陳道明和陳瑾演得很好,很穩很自然。陳道明演戲很有爆發力,給陸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發上突然拍起來「你到哪去了」,都很流暢。陳瑾淡淡的酸氣,和她臨終前對張靜初的愛的表白都很到位。這讓我恨得牙癢癢,養父母都這樣了你也不回來看一眼,就忙著和陸毅在寢室里,抓被單造小人,太不是個東西了。
說一下這部電影穿幫的地方吧,其實這裡面很多不是穿幫而是廣告。以前找穿幫是樂子,現在找穿幫,正中了廣告商的下懷。
1988年(電影說是86年後的兩年),陳道明和陳瑾商量給張靜初報志願的事。陳道明穿87式軍服帶中校軍銜沒問題,陳瑾帶文職幹部軍銜就不對了。1988年4月,中央軍委下發《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規定文職幹部不授軍銜,不著統一的制式軍裝,只佩帶統一的胸章符號,胸章背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胸章符號」字樣。直到1992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為全軍文職幹部配發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佩帶文職幹部肩章、領花。 1992年,陳瑾飾演的養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記兒子,花了5000塊裝了個電話機。這個情節沒大問題。我們家那邊88年前後電話還在按級別裝,要不就的有錢排著。我家94年裝的,還花了2000多。但問題是,誰聽說過沒電池就不響的電話?電話機通話的電不是從電話線里來的么?賈圓圓他爸,你這醬油打得太有才了。
軍隊的房子,尤其是軍區宿舍那種,在過去是嚴格按照級別給分的。1976年舊軍裝,看不出陳道明的級別,但就兩屋一廚來看已經是不小的幹部了,從後面倒退,我估計是營連職幹部。88年中校軍銜,縣團級;90年左右大校軍銜,師局級。可這房子怎麼就一直沒換過呢?是怕張靜初找不回來呢,還是真的像傳說中的安德羅波夫一樣在做總書記前一直住70幾米的公寓?這是多麼優秀的共產黨員啊!
90年工商銀行的存摺什麼樣?是那個紅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樣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摺是藍色軟皮的,上面畫著人民儲蓄的標志。工商銀行,你作為贊助商,花了那麼多錢,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譜一點?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車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絨服。我第一次認識這個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圖斯的隊服,那時候斑馬軍團的贊助商還是SONY。根據kappa的官網介紹,kappa是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96年你有錢了,可能是去歐洲買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攤買的么?看來那時候杭州的山寨貨很新潮,不負溫州義烏之盛名。
方達96年有錢了,於是在劇組的安排下買了輛寶馬。那時候寶馬賓士林肯凱迪拉克,沒個一百多萬根本下不來。可能你太有錢了,不在乎這一百多萬,可你這香檳色的寶馬樣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鑽進車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說到開車,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傷。根據199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殘一肢的方達是不可能申領駕照的。這么些年你無照駕駛,就沒被警察逮著過么?
為了表現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編劇安排張靜初在溫哥華看CNN的新聞。一洋大叔說,「有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你」,然後張一臉的無知狀。CNN的新聞,災區一片狼藉,連個人影都沒有,主持人一個人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就像是在拍國家地理的紀錄片一樣。外國記者進入地震核心災區已經是地震發生將近一周之後,那時候總理都二赴汶川,寫下「多難興邦」了。在這之前的幾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這再買機票趕回國,從北京買票去成都,里外里折騰幾天,廢墟下的倖存者還等得了么?歸根到底一句話,《唐山大地震》的劇組,你們找找CNN最早播發的汶川地震的新聞會死啊!你們拍的是電影不是電視劇,道具就不能准備的精良一點么?
這部電影一共140分鍾,頭40分鍾,我一直在看電影,並時不時感到眼眶濕潤。後100分鍾我一直在找這樣的樂子。沒辦法,情節太鬆散了,跟不住。有人說,《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公司准備投拍的同名電視劇的超長宣傳片,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么一個偉大的題材被馮導浪費了。據說在此片開拍之前曾有專門的紅頭文件要求「避免引起傷痛回憶」。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深處的心痛。以仇恨掩蓋受傷,以親情化解痛楚,難道是我們這個民族缺乏正視淋漓的鮮血的勇氣?電影結束的時候,隨著王菲的歌聲,出現了一望無盡的人名牆,那不是一堵堵牆,那是幾十萬意外逝去的生命。說句題外話,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設計的,蓋房的,買房的,把樓蓋好,把橋修好,設計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徑的鋼筋,多用些高標號的水泥,不要急著趕工期,該養護好的的一定養護好。工程中層層扒皮的現狀我們改變不了,但希望每層都少扒一些,多留一點給工程,給工人。我們花兩三萬一米買來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災難來臨之時能保我一命。這是我看過本片之後最真切的感想。電影頭二十分鍾太恐怖了,當年多少唐山人是因為簡陋的預制板樓房而喪命,這樣的悲劇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這樣的悲劇能夠從此在中華大地上絕跡。
我還希望中國以後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強烈的地震,遇難者的名字無法刻滿一堵牆。所謂「天佑中華」不過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國人當自強」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結束時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樣,我是真誠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二十四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