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大河

美國電影大河

發布時間:2022-05-28 01:25:17

『壹』 大河的美國、法國、印度電影

中文名稱:大河
英文名稱:The River
別名:Fleuve, Le (France)
發行時間:1951年09月10日
電影導演:Jean Renoir
電影演員:Nimai Barik
Thomas E. Breen
艾德里安娜·科里 Adrienne Corri
Richard R. Foster
Jane Harris
Jennifer Harris
June Hillman
Trilak Jetley
地區:美國,法國,印度
語言:英語
劇情介紹:三個少女居住在印度Bangali的一條大河旁:哈麗雅特是一個移民家族中最大的孩子,瓦萊麗是一個美國工業家的獨生女,而梅拉尼則有一位美國父親和一位印度母親。有一天,來了一個男人,他將成為三個女孩的初戀……
獲獎情況:1951(第16屆)威尼斯影展國際獎

『貳』 美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15部西部片

經典的十部美國好萊塢西部片

1[關山飛渡]1939年 導演:約翰.福特

[關山飛渡]是傳統西部片的代表作,是達到了經典性,風格臻至成熟的,相當完美的代表作.約翰.福特把西部片中的社會傳奇,歷史再現,心理真實和傳統的場面調度格局糅合在一起.

靈過出場那場戲.弛往羅特斯堡的驛車開動著,突然被醫生槍響截停,越獄犯虎子靈果出現在荒原上,他一手拿著馬鞭,一手揚著短槍,兀立在土路上,彷彿主宰著千里蠻荒.整個鏡頭採用偏低的角度,從中景猛然變為中景,使他的出場極有威勢,突出這個西部英雄的氣概:年少英俊,驍勇善斗,在蠻荒中未受過文明的污染的原始野性人格魅力.

2[紅河]1948年 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霍華德.霍克斯講故事的非凡功力使這部表現牛仔運送牛群的西部片成為最具視覺沖擊力的傳統電影經典,他與約翰.韋恩的合作為西部牛仔帶來了新的活力,蒙哥馬利.克利夫的表演也是影片的精彩段落,他的張狂與韋恩的沉穩在整部電影都相為輝映.

牛群過河的場景,由一萬多頭牛群漫步過紅河,如同奔淌的河流交匯,這個故事框架借鑒了[奧德賽]及舊約聖經里摩西帶領族人跨越紅海到達應許之地的創意,期間通過許多危難,經歷許多試煉.它象徵著西部原野最原始的魅力,生命和財富.

3[搜索者] 1956年導演:約翰.福特

[搜索者]是西部片大師約翰.福特的反省之作,在這部史詩性的西部片中,真正捕捉到了美國人的精神實質,在之前的西部片中,往往是完全站在白人種族立場的敘事觀點,故事大多是白人英雄面對西部移民進行攻擊殘殺的印第安人的復仇模式,而[搜索者]則向這種看似替天行道的行為進行了質疑,重新探討這部白人對印第安人的對立關系,是50年代西部片的一個驚人突破.

4[野戰群] 1969年導演薩姆.派金帕

[野戰群]是西部片的一個里程碑,在這部電影之後,西部片再也不是原來的模樣了.影片以非英雄化的人物,含糊的道德判斷力和暴力血腥場面,終結了長期以來的西部片的國家神話色彩.

影片開場,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歡悅地看著一群螞蟻咬噬著一隻蠍子,螞蟻群攻,蠍子無路可逃,奮力反擊,而接著,孩子們又用火把燒它們.隨後,小鎮上就開始一場真正的瘋狂屠殺.文明的小鎮遭到無辜的株連,婦女和小孩遭到槍擊馬踏,一時屍體橫陳,這種無節制的暴力和瘋狂氣氛一直持續到片尾.

5[正午] 1952年導演:弗萊德.齊納曼

[正午]是一部與以往又不同的西部片,導演弗萊德.齊納曼將寫實主義風格滲入其中,摒棄了以往西部片的風格化傳統,有著更重大的社會意義.在這部影片中,反角不太鮮明,而四個復仇的歹徒也只是符號化地一帶而過,影片真正的反角,其實是整個社會,凱恩殺敵除惡後,沒有接受人們的歡呼,這個個人的勝利其實是加劇了社會沖突,也加深了全鎮人民羞恥和屈辱.

6[虎豹小霸王] 1969年導演:喬治.羅伊.希爾

這是一部具有懷舊色彩的西部偶像電影,導演把全部精力用在美化兩個英俊的牛仔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另外,它的成功也在於他把握住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就是西部片在60年代末的危機,而兩個牛仔的處境與當時的西部片的嚴峻形式異曲同工.

7[西部往事] 1969年 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翁內「通心粉式西部片」中的優秀作品,具有歐洲片風格的西部故事題材,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兼顧商業性與藝術性的藝術大作.

8[賞金殺手] 1965年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賽爾喬.萊翁內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經典合作作品,義大利「通心粉式西部片」的高峰作品,萊翁內從東方的武俠片中得到靈感,並將其進一步融合在西部類型片中,充分發掘出這個神話詩類型電影中的娛樂價值,並且難得完美地將暴力與音樂有地結合為一體,使其具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殘酷的詩意」.

9[不可饒恕] 1992年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90年代的西部電影的輓歌,對傳統的西部片進行了拆除和消解,將昔日槍法如神除暴安良的牛仔英雄變為嗜血殺人的強盜.而一直令人神往的西部荒原則是個殺人屠場,影片的最後正義的拯救者老牛仔芒尼曾是一名江洋大盜,而如今已經老態龍鍾,上馬都很吃力,使這部電影的道德立場更加含混.

10[燃情歲月] 1995年導演:愛德華.茲維克

這是90年代最優秀的西部電影,狂野,粗獷,放縱著男人的激情.從而燃燒成風一樣的馬背史詩,布拉德.皮特自此成為90年代最迷人的男人.

『叄』 誰知道美國的一部叫<流過記憶的河>的電影的

這是一部電影。
20世紀初的蒙大拿州,在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生活著蘇格蘭移民麥克萊恩一家。父親維雷德·麥克萊恩是村中的牧師,他性情淡泊,堅韌。大兒子諾曼很像父親,富於涵養,具有學考氣質;小兒子保羅生性好鬥,身體里蘊藏著一股野性。父子三人有一種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飛餌釣魚。那時的蒙大拿州是一個充滿神奇和意想不到的地方,流經這里的大河構成他們的生活。父子三人常常站在沒過大腿的奔流的河水裡,用飛蛾作魚餌,忘情地沉浸在垂釣的樂趣之中。時而比較他們捕到的鮭魚的大小,時而親密地交談。
隨著時光的流逝,兄弟兩人逐漸長大。諾曼去達特茅思學院上學,保羅則成了當地報社的一名記者。他們的關系逐漸疏遠,但對釣魚的共同愛好又將他們一家人重聚在一起。六年過去,諾曼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他發現自己對釣魚的技巧已經感到陌生,但弟弟保羅卻已經成為一名釣魚好手。在風景如畫的大河旁,父子三人又一如從前,陶醉於大自然賜予的美妙的收獲之中。青青的綠草,人跡罕至,放眼望去是成群的野鹿,……這是一幅多麼優美的鄉村畫卷啊。
不久,諾曼發現保羅染上酗酒惡習,並且經常在酒後去賭場鬼混,已負債累累。一天,保羅因別人議論他的女友有印第安血統,在酒後大打出手,諾曼從警局裡將他保釋出來。諾曼很想幫助弟弟,但面對不聽勸告的保羅,他常常感到無從下手。他發現,保羅是個釣魚天才,但生活上卻非常愚蠢,污濁的賭場和純凈的河水形成強烈的反差。
因為一件小事,諾曼受到女友的責備。不久,諾曼受聘到芝加哥大學任英語教師,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女友,兩人重歸於好。保羅帶著諾曼到賭場去以示祝賀,不想卻輸得精光。諾曼再次勸保羅離開此地去芝加哥重新開始生活,但保羅卻回答說,他永遠不會離開蒙大拿。
翌日,兩兄弟又和父親一起去釣魚。夏天快要過去,大河兩岸開始顯露出秋日的景色。因為要遠離故鄉,諾曼的心中不由得有幾許惆悵。這一天,保羅釣到一條很大的鮭魚,他被魚拖下水,但他仍緊緊抓住魚桿,順流而下,終於在一片淺灘處將這條碩大無比的鮭魚捉到岸上。
諾曼帶女友離開故鄉,到芝加哥任教,故鄉像一幅幅活生生的鄉村風景畫,不斷閃現在他的腦海里。有打鬥,有冒險,有野趣,有歡娛,每個角落都洋溢著像泥土一樣淳樸的人情。此時,畫面外響起動人的歌聲。
歌聲中,諾曼無限思念自己的家鄉。在夏天就要結束的時候,傳來不幸的消息,保羅因為與人斗毆死於非命,警察在大河岸邊發現了他的屍體。諾曼一家不禁黯然神傷。
許多年過去,老年的諾曼又來到大河邊釣魚,他的親人都已離他而逝。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回憶著那個魂牽夢繞的時光……他感到,現實的一切都已在記憶的靈魂中變得模糊起來,耳邊響著河水拍岸的的節奏聲,眼前跳躍著的是肥碩的魚兒。這一切都漸漸融為一體,一條河從中流淌過去。
片尾,老諾曼又來到河邊,畫面外響起諾曼的獨白:「不盡的河水讓我夢牽魂繞……」

這是一部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於1992年根據諾曼·麥克萊恩的自傳體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小說的作者諾曼有著和影片主人公同樣的經歷。他不是一位作家,但他以作品中淳樸的鄉土氣息吸引著眾多的讀者,使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小說成為倍受好評的經典文學之作。影片的導演霍德福童年時代也對飛餌釣魚十分痴迷,因此,他對這個劇本情有獨鍾,終於把它拍成一部優美的電影。在第65屆奧斯卡獎評選時,該片得到最佳原作改編、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三項提名,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影片圍繞著大河與一家人的關系展開,展現蒙大拿州青翠、美麗、如畫的景色,描述當地人的生活及風土人情,全片充滿田園詩般的浪漫情調,既沒有尖銳的戲劇沖突,也沒有蒼白、脆弱的人物,文學氣息濃重,表現一種對淳樸寧靜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的嚮往。影片也表現一個稍陷困境的家庭,他們把沉默當做品德,把含蓄當做武器,於是也就失去了許多表達情感的機會。然而,當他們一走近大河,手足親情便充分得到體現,並且優美的與大自然溶為一體。片中特別詳細地敘述他們如何去釣魚,但影片對釣魚的描述從未令人感到乏味:當魚兒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閃爍銀光的時候,讓人感到畫外有音,餘味無窮。
影片的攝影充滿田園詩的風格,隨著夏天向秋天的過渡,色彩由明快、濃郁逐漸轉向柔和,在表現自然風光方面幾乎是完美無缺的。攝影師菲利普·魯格斯為此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金像獎。保羅的扮演者布雷德·皮特的表演令人矚目,他有滿頭的金發和迷人的嬉笑,把一個氣度不凡但性情變幻不定的青年真實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贏得普遍的好評。
該片尤其對夏天和秋天景色的色彩過渡及河水對陽光的反射均給了充分的表現,使之欣賞之時美不勝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插曲《故鄉路,帶我回家》,曲調悠揚平直,歌詞樸素自然,情真意切,充滿對故鄉及美好童年的無比懷念。該曲由已故著名的約翰·丹佛演唱,影片播出後這首歌馬上傳遍全世界,受到各國的喜愛,也成為約翰·丹佛的經典。

附歌詞:
天堂般的山谷平川,
燕嶺山高高,清水河滾滾,
生命推移,像一陣清風,
比樹木古老,比群山年輕。
故鄉的路帶我回家,到我生長的地方。
親愛的大山媽媽,帶我回家,
故鄉的路,我的思念圍繞著它。
當那月夜朦朦,兩眼淚水涌,
黎明時,我聽到故鄉在呼喚,
但我已相隔萬里遠!
當我駕車來到路上,想起昨天還在家。
昨天啊,昨天,
故鄉的路帶我回家,到我生長的地方。
親愛的大山媽媽,帶我回家,
故鄉的路,我永遠思念著它。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s
John Denver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Growin like a breeze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l my memo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 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sty painted on the sky
Misty taste of moon shine
Tear drops in my eyes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http://www..com/s?ie=gb2312&bs=%C1%F7%B9%FD%BC%C7%D2%E4%B5%C4%BA%D3&sr=&z=&cl=3&f=8&wd=%B5%E7%D3%B0+%C1%F7%B9%FD%BC%C7%D2%E4%B5%C4%BA%D3&ct=0

『肆』 請介紹一下電影《大河之戀》

內容:
故事背景是本世紀初期的蒙大拿來州鄉下。主人翁是諾曼和保羅兩兄弟,他們的父親麥克林先生是一位嚴肅的牧師,父子三人結伴到溪中釣飛魚是難得的親情交流時刻。諾曼一心以父親為榜樣,大學畢業後返校教書。保羅則狂放不羈,留在家鄉當報社記者爭取權益,因為跟印弟安女子交往而常跟保守的同鄉發生沖突,最後因深陷酒與賭而招殺身之禍。

延伸閱讀:
《大河之戀》是著名演員羅伯特·雷德福擔扛導演拍攝於1992年的影片,根據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教授諾曼·麥考連自傳體小說改編。因為小說並不具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和大起大落的戲劇沖突,使得影片的改編非常困難。羅伯特·雷德福和編劇理察德·福來登伯格將影片的重點從情節引到對風景的描摹以及大河對生命的象徵意義上,獲得了成功,本片獲得當年度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編劇和最佳音樂的提名,並毫無意外地最後捧得最佳攝影獎。本片的攝影特別出色,釣飛魚的場面散發出神奇的映象魅力。被譽為羅伯特.雷德福接班人的布拉德.皮特,因飾演保羅一角表現出色而崛起。

1992年對布拉德-彼特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他主演了由著名演員兼導演羅伯特-雷德福執導的影片《大河之戀》。這是一部浪漫而深情的影片,彼特富於青春激情和收放自如的表演,令影片增色不少。明星出身的導演羅伯特-雷德福演技高超,對彼特影響頗深。羅伯特曾被稱為美國第一美男子,因此彼特的純真笑容也使其「羅伯特-雷德福的接班人」的綽號不脛而走。從這位前輩身上,彼特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也正是羅伯特將布拉德-彼特推進了好萊塢的大門,給了他成功的機會。彼特從偶像明星成長為真正的演員了。次年,在《加州殺手》(Kalifornia)一片中,彼特扮演的是一個邋遢而兇殘的殺手,他憑此片而獲得1993年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陽光透過樹頂的縫隙一線線地撒在寬闊的特律河上,河面上一閃一閃地躍動著細碎的金光,拋出的魚線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慢慢墜入河裡……,這一切由攝像機捕捉下來,還原在銀幕上,美得足以讓人心碎。《大河之戀》所追求的唯美,已經可以讓觀眾完全忘記是在看一部劇情片,因而也就對這部影片本身在情節上先天的單薄視而不見,一意只在攝影師營造的美麗里沉醉。

『伍』 美國電影大河戀劇情介紹

《大河戀》講述一心以嚴肅的父親為榜樣的諾曼以及狂放不羈的保羅這對兄弟數十年的成長經歷和不同的命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蒙大拿州特律河邊的小鎮,住著長老派牧師雷夫倫特·麥考連(湯姆·斯凱里特飾)一家。麥考連為鎮上人佈道之餘,平時喜愛讀書,更喜歡在美麗的特律河裡用假蠅釣魚。麥考連家有兩個男孩,大兒子諾曼穩重內斂,小兒子保羅堅強、倔強、狂放不羈。他們從父親那兒學到了釣魚的技藝,也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1917年,一戰爆發,諾曼(克雷格·謝菲爾飾)加入美國森林服務部,而保羅(布拉德·皮特飾)做了泳池救生員,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對釣魚的愛好。諾曼發現,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節拍去釣魚,他發明了自己的節奏,而他無疑是個釣魚天才。

1919年秋,諾曼前往離家幾千英里的達蒙斯學院上學,一去就是六年。在學院,他發現自己其實非常擅長講授英國文學,萌發了當教授的念頭。保羅在家鄉讀了大學,畢業後在當地報社工作。

1926年,諾曼回到了家鄉。再和弟弟一起去釣魚,他發現自己永遠都趕不上弟弟了。在一個舞會上,諾曼結識了美麗的傑茜,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保羅則迷上了賭博,欠了一屁股債,經常因為欠債與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諾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聘書,請他擔任英國文學教授,他鼓起勇氣向傑茜求婚。即將離開家鄉的諾曼與父親和保羅再次來到特律河釣魚。諾曼讓保羅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羅拒絕了,他是一個釣魚藝術家,他不願意離開蒙大拿。

就在諾曼動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羅被仇家殺害。諾曼在遲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邊用顫顫巍巍的手拋出了魚線,大河流淌著生命的意義。

《大河戀》是羅伯特·雷德福執導的劇情片,改編自諾曼·麥考連的自傳體小說,由布拉德·皮特、克雷格·謝菲爾、湯姆·斯凱里特等主演,於1992年9月13日上映。

該片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和轟轟烈烈的戲劇沖突,在好萊塢的電影里顯得格外清新脫俗。在導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攝影師一派悠然自得、充滿詩意的拍攝風格下,不再是單純的電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畫。

除了攝影師是它的靈魂外,電影音樂也是它的另一個生命承載。在導演、攝影、配樂的親密合作下,觀眾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悅和心靈上的平靜。

『陸』 國外一步電影什麼河

大河戀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1992)

又名: 川流歲月(港) / 大河之戀 / 一條貫穿的大河

『柒』 大河的84年影片

類型:劇情
更多中文片名:怒河春醒片長:122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84年12月19日 美國 片名: 大河
英文片名: Big River
IMDB: 0428265
導演: Atsushi Funahashi 舩橋淳
主演: Kavi Raz 小田切讓 ……Ali
J? Odagiri 小田切讓 ……Teppei
Chloe Snyder ……Sarah
Ray Anderson (III) ……Bartender
Tracy Anumada ……Frita 在美國公路安排多種族相處,未必要撞車,導演船橋淳在他第二部作品裡,就安排一個尋妻的巴基斯坦男人,一名來自日本的流浪旅人(小田切讓),以及流連旅車公園的本地少女,在好多個世紀前的大河地,現在美國的西南部馳騁。找到了妻子的下落總算心安,她與當地一名男人開展新生活; 那麼車中三人,又憧憬怎樣子的新生活?原來大峽谷是個寓荒涼於豐盛的象徵,放下懷疑眼神,走出成見,不妄自加諸他人,心靜悄然出現。影片節奏自成一格,攝影之美使人屏息。

『捌』 有個電影叫什麼大河

《大河》是由天山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高峰執導,李乃文、趙毅、奧麗婭、伊斯拉木江·瓦里斯等主演。該片於2009年5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1] 。
該片主要講述了水利專家陳大河和冬尼婭這對異國情侶沖破束縛,並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中國水利建設的感人故事
這部?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大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看下映的電影 瀏覽:390
快手電筒影院封面圖片大全 瀏覽:47
和男朋友在電影院 瀏覽:794
男主角叫渡邊的日本電影 瀏覽:798
印度小蟻電影 瀏覽:181
搜索優酷電影網 瀏覽:267
古裝最近熱播的電影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236
哪些電影是雙飛的 瀏覽:880
在國際電影節上映的第一部中國電影 瀏覽:450
美國鯊魚鱷魚電影 瀏覽:341
泰國電影繼承人 瀏覽:399
西部恐怖懸疑電影大全 瀏覽:252
電影院兼職發3d眼鏡是真的嗎 瀏覽:234
電影名揚四海女插曲 瀏覽:183
賽羅大電影完整版中文 瀏覽:337
暫時困難電影俄羅斯 瀏覽:466
90國外懸疑經典電影 瀏覽:812
四殺小說電影有哪些 瀏覽:59
韓國電影不什麼什麼 瀏覽:31
主角在異界開電影院的小說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