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A類電影節到底有哪些
國際A類電影節,是指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
目前全世界共有15個A類級別的電影節,分別是: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羅加諾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華沙國際電影節,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映畫祭(東京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代表著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和最高評價,因此能夠在A類電影節獲獎的演員或導演都非常不簡單,哪怕只是一個提名,都足以令人自豪。
很多人以為世界電影的最高獎項是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其實不是。奧斯卡充其量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獎項,只不過奧斯卡在世界上比較著名,所以很多人就以為奧斯卡是最高榮譽,其實非也。奧斯卡金像獎其含金量等同於中國電影金雞獎。
請大家記住,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是A類國際電影節!不是奧斯卡!
2. 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名單
評委會主席
讓·雅克·阿諾(法國)
評委
洛珊·班尼蒂瑪(伊朗)
張家振(美籍)
海瑟·格拉漢姆(美國)
李冰冰(中國)
貝拉·塔爾(匈牙利)
張楊(中國) 評委會主席
阿米爾·納得瑞(伊朗著名導演、編劇)
評委
蔡尚君(中國導演)
鄭聖一(韓國著名影評人、導演)
薩布(日本導演、演員)
徐帆(中國演員)
3. 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熊》破了電影節記錄
8年前,克斯羅·馬素米憑《代價》一片就已經獲得上海電影節最佳電影,再度奪冠,他也成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立以來第一位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的導演。評委會對《熊》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列眾多影片之巔,原因在於其精湛的表演、流暢的敘事和觸動人心的真實劇情。
加拿大導演米歇琳·蘭克圖的《從未放棄的愛》則獲得了評委會大獎。這部影片探討了神性與人性、愛與救贖、忠貞與堅守等命題。米歇利·娜蘭多特是加拿大著名導演,早在1984就憑借一部處女作《小奏鳴曲》一舉摘得了威尼斯聖馬可銀獅獎。評委會點評說,這是全體評委鍾愛的一部影片,它充滿詩意、動人心弦。
華語片來了就有獎
盡管只有兩部華語片入圍了金爵獎,但這並不影響它們拿獎。《蕭紅》拿到了帶有安慰性質的最佳攝影獎,而《神探亨特張》則拿到頗有分量的最佳導演獎。此前,該片導演高群書就已經憑《千鈞一發》拿到第11屆上海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以及讓一位真警察馬國偉晉身為影帝。
上台領獎的高群書首先向台下的老六抱歉,他說,他本來是奔著影帝來的,但是影帝頒給了另外一個非職業演員。俄羅斯演員弗拉德斯·巴格多納斯在影片《指揮家》中精彩演繹了一位冷峻威嚴,卻在父子關系中失措無奈的藝術家,這位非職業演員獲得了影帝。
本屆電影節影後則頒給了墨西哥影片《悲傷成夢》中的烏蘇拉·普魯內達,她在電影中精彩的演繹了一位走出喪子之痛的母親。最佳劇本頒給了日本導演內田賢治《盜鑰匙的方法》,最佳音樂頒給了西班牙影片《蛹》。
主席:我以為會受傷
本屆「金爵獎」國際評委會包括主席、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伊朗導演洛珊·班尼蒂瑪、美籍華裔製片人張家振、美國女演員海瑟·格拉漢姆、中國女演員李冰冰、匈牙利導演喬治·巴勒菲以及中國導演張楊。
阿諾詼諧地說:「開幕式上我曾預測評獎過後,評委們會帶著傷痕和淤青回來。不幸的是,我們彼此喜歡;更為不幸的是,我們喜愛的影片太多,而設立的獎項太少,這要歸功於組委會在選片方面的努力。」
據悉,本屆電影節共有來自106個國家和地區1643部長片,9926部短片參賽,又一次刷新歷屆最高紀錄。而電影節期間,上海28家影院34個廳共展映303 部中外影片,851 場次,觀影達30萬人次,平均上座率8成以上,各種專題影展活動及主創見面會106次。
4.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入圍最多的導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紅)、 最佳攝影(孫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趙薇)《情人結》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石欒)《蕭紅》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
四部影片兩個影後、兩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唯一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獲獎最多的導演 高群書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第一位中國籍影帝。 克斯羅·馬素米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後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獎 年紀最小的影後李馨巧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次影帝影後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尤里·貝科夫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影帝影後多黃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屆最佳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最佳導演獎。影後篇2007年第10屆最佳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製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年紀最小的評委黃軒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後第一個評委。
5. 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是幾號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6月16日晚將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維持8天的隆重盛況。
不僅將進一步做大「金爵獎」、「亞洲新人獎」,提升電影節的核心競爭力,還將繼續介入新媒體領域,拓展新功能,涉足微電影。
好萊塢女星海瑟•格拉漢姆、荷蘭女星法米克•詹森、好萊塢男星艾倫•艾克哈特、日本男星池內博之、韓國男星權相佑,馮小剛、徐帆、范冰冰、章子怡、張柏芝、周潤發、梁朝偉、吳彥祖、劉燁、余文樂、鄭元暢等兩岸三地知名導演和明星,以及讓-雅克•阿諾領銜的金爵獎評委,阿米爾•納得瑞率領的亞洲新人獎評委等400多位海內外電影人將走上開幕式紅地毯,打造申城一年一度星光最為璀璨的東方奧斯卡之夜。
2012年5月28日前(含5月28日)注冊,人民幣1800元/人
2012年5月29日起注冊以及現場注冊,人民幣2400元/人
6. 上海國際電影節什麼時候頒獎
答: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21日揭曉金爵獎。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15年6月13日至6月21日舉行,為期9天。開幕式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電影節組委會名譽主席蔡赴朝出席開幕式並宣布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上海市市長、電影節組委會名譽主席楊雄出席並致辭。上海市領導鍾燕群、翁鐵慧、方惠萍出席。
第18屆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升級,設置6個獎項,每個獎項設5個提名獎,通過評委評選產生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六大獎項。以上六大獎項針對亞洲籍的導演、演員、編劇、攝影的前兩部作品進行評選,凡是2014年1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的、片長不少於70分鍾的,無論是否公映過的影片皆可 報名參賽。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由安德烈·薩金塞夫擔任,他將與中國導演蔡尚君、中國演員郝蕾、中國香港製片人施南生、韓國編劇金希才、法國導演費利普·彌勒和美國製片人羅恩·耶克薩6位評委一起,選出心目中的最佳。評選結果將在6月21日的頒獎典禮上揭曉。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參賽影片名單
《蛋糕》(美國)
《女友的秘密》(波蘭)
《華沙女公爵》(法國)
《意外的真相》(伊朗)
《助產士》(芬蘭/立陶宛)
《守夜》(法國/比利時)
《長壽商會》(韓國)
《中暑》(俄羅斯)
《對風說愛你》(中國台灣)
《烈日灼心》(中國)
《岸邊之旅》(日本)
《1980年代的愛情》(中國)
《鐵拳》(美國)
《無賴漢》(韓國)
一共14部入圍。
7.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競賽單元
評選影片 選片人大概從2015年3月開始工作,進行三輪選片。參與第一輪、第二輪的主要是上海10所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他們在隔成小間的看片室里,戴著耳機拿著筆,每部片子要從頭看到尾,並寫下對影片的評語、故事梗概,還要標注哪些時間節點有暴力、血腥等。第二輪推薦的或有爭議的,進入到第三輪,由更為專業的業內人士考量,這個環節更需要對影片的國際性、藝術性、可看性做綜合考慮。電影節重點追蹤的影片如果還未完成,選片人也需要趕去當地,在片廠或導演工作室看樣片。
最終,組委會在2015年5月27日公布第一批9部入圍影片, 6月3日公布第二批5部入圍影片。 頒獎典禮暨電影節閉幕式 2015年6月21日晚,金爵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由胡軍和陳辰搭檔主持。閉幕式以一段「回憶,不忘初心」的短片開場。在頒出10項金爵大獎前,組委會首先向83歲的表演藝術家夏夢頒出了一個特殊的獎項——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隨後的10項金爵獎中,法國、比利時合拍片《守夜》獲金爵獎最佳影片獎;中國影片《烈日灼心》導演曹保平獲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則由鄧超、段奕宏、郭濤共同獲得;法國電影《守夜》獲得最佳影片獎。
頒獎典禮結束後,電影節組委會還在THE NEST舉辦了閉幕酒會。
8.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體活動
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保持真我,有力量、有創意直指人心的藝術與商業兼容的高品質影片是金爵獎的首選。
亞洲新人獎評選:推動亞洲電影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手機電影節短片大賽:通過短片這個影像載體,為電影產業的持續發展孵化、發現新人,拓展發行渠道,探索新媒體領域中新疆域。 電影交易市場:通過產業服務平台的結構性搭建,以國際標准為要求、強化專業服務功能,廣邀國際買家,藉此推動中外多元電影內容產品的交流與交易。
電影項目市場(包括中國電影項目創投與合拍片項目洽談):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的橋梁,也是發掘、推廣電影新銳的重要平台。其中,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以世界范圍推廣中國新銳電影力量為目的。邀請行業內權威人士擔任評審,從報名項目中選取8個最具創意的中國導演及其項目。電影節期間,組委會為8個項目的導演和製片人提供專業培訓,提供他們向中外投資方、製作公司及專業媒體等進行公開陳述的平台。經國際評委現場評審,產生「最具創意項目」,並給予相當數額的啟動資金作為鼓勵。張猛《鋼的琴》、韓傑《Hello樹先生》等。 以「發現中國、發現價值」為宗旨,把脈症結、激盪思想,共探通衢——發掘產業新引擎,達到助推中國電影全面升級的目的。每年的論壇由「主席講壇」、「產業論壇」和「電影新浪潮」「電影大師班」四大板塊十多個專場組成,為業內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為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
默多克、呂克·貝松、安東尼·明格拉、丹尼·博伊爾、斯蒂芬·戴德利、比利·奧古斯特、山田洋次、吳宇森、王家衛、馮小剛、姜文、徐克、何平、陳可辛、成龍、賈樟柯、婁燁、張元、王小帥、王全安、彭浩翔、鈕承澤、戴立忍以及文化界名人陳丹青、劉震雲等都曾在電影論壇演講,國際各大重要電影節主席、美國各大電影公司CEO、韓三平、任仲倫、江志強、於冬、王中軍、覃宏等業界名人,各大投資界大佬閻焱、熊曉鴿、朱雲來、沈南鵬、王冉等都是電影論壇的常客。 市場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電影的產業格局也在發生新的變化,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電影行業。作為國際A類電影節中率先踏足新媒體領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2015年也將與互聯網企業全面合作,推出首屆「互聯網電影節」,藉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台優勢,打造互聯網影視新人與優質IP(知識產權)的孵化平台、互聯網電影產業探索與思考的聚焦平台以及影迷互動與體驗電影互聯網化的推廣平台。此外,上海國際電影節還將推出首屆「成龍動作電影周」,該活動由國際動作巨星成龍與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發起,旨在表彰為動作電影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著力培育華人動作新生力量,更好地傳承中國動作電影。除論壇、展映外,還將設8大觀眾票選獎項並頒發「鋼鐵人」獎。
9.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金爵獎最佳影片 《熊》(伊朗)
評委會大獎 《從未放棄的愛》 (加拿大)
金爵獎最佳導演 高群書 《神探亨特張》(中國)
金爵獎最佳編劇 《盜鑰匙的方法》(日本) 視頻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佛拉德斯-巴格多納斯 《指揮家》(俄羅斯)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烏蘇拉-普魯內達 《悲傷成夢》 (墨西哥)
金爵獎最佳攝影 《蕭紅》(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 《蛹》(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