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17屆上海國際電影

17屆上海國際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11 14:07:05

①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發展歷程

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申請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
同年6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復函同意,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於1993年10月舉辦了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秘書長應邀出席了電影節,並對上海國際電影節按各項國際標准進行了嚴格的實地考察,於1994年認可上海國際電影節為國際「A」類電影節(即非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當時定為每逢單年舉辦一屆。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1993年10月7日至14日在上海舉行。主會場設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電影院為分會場。來自世界各國1,100名來賓出席了這一中國首次舉辦的國際電影盛會。評委會主席由中國著名導演謝晉擔任,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奧立弗·斯通、日本導演大島渚、香港導演徐克、澳大利亞導演保羅·考克斯、俄羅斯導演卡倫·沙赫納扎洛夫、巴西導演赫克托·巴本科出任國際評委。在20部參賽片中評出了4項金爵獎和一項評委會特別獎,中國台灣中影公司出品的《無言的山丘》獲最佳影片獎。有20萬觀眾觀摩了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167部參賽參展影片和評委個人影片回顧展。國際影片交易市場共有來自海內外16家製片商設展台。電影節還邀請了著名國際影星索菲亞·羅蘭、德博拉·拉芬、桃井熏等參加電影節有關活動。共有200餘名中外記者對電影節進行了采訪報道。 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電影節報名影片數量被刷新,比前一屆增加48.4%,並首次採取網上報名方式。
電影節開幕式紅毯眾星雲集,陣容強大:凱瑟琳·德諾芙、西格尼·韋弗、娜塔莎·理查德森、利亞姆·尼爾森夫婦、安迪.麥克道威爾、愛德華·諾頓、羅恩.希爾佛、真田廣之、栗原小卷、靳羽西、譚盾、張東健、張國立、徐靜蕾、陳豪、黎姿、成龍、周迅、林志玲、周筆暢以及《伯爵夫人》攝制組、馮小剛率領的《夜宴》攝制組等應邀匯聚上海國際電影節,紅地毯上展示明星風采,群星璀璨,堪稱世界一流。從此上海國際電影節紅地毯被譽為「亞洲第一紅毯」。
享譽全球的世界頂級導演呂克·貝松擔任評委會主席,中國著名導演馮小剛任副主席。電影節「金爵獎」國際評委會9名評委中,3位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憑借呂克·貝松在世界影壇的權威地位以及馮小剛在國內影壇的超強人氣,加上其他國際評委的影響力,評委會陣容更加體現其權威性與國際性,被媒體稱為「夢之隊」。國際名導李安出席電影節,參加論壇演講,並榮獲本屆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頒獎晚會上另一個特別獎項 ——傑出藝術成就獎則由法國國寶級影後凱瑟琳·德納芙獲得。

②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每年6月,為期9天的電影節如約而至,已經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創辦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吸引了150多萬中國觀眾,總計吸引近萬名中外影人造訪上海。
電影交易市場,不斷發揮吸引世界各地買家、投資人聚焦、合作中國電影的集聚功能。電影項目市場的中國電影項目創投成為華語電影力量的一次集結,自覺將項目置身於國際電影產業的競爭格局中,講述海內外觀眾看得懂、聽得懂的故事。電影論壇也已成為產業風向標,自覺對焦中國電影,會聚世界業界精英,務虛與務實並重,頭腦風暴與方法引領並舉,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專業服務的品牌旗幟。國際影展是亞洲規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電影展映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映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成為最受大眾熱捧的觀影嘉年華。 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紅毯不僅集聚世界各國著名電影人,同時完整呈現華語影壇的最新風貌,成為展示年度華語電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把參加上海電影節作為重要的影片推廣機會。
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
亞洲新人獎則推動亞洲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③ 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是誰

2014年6月22日晚,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閉幕式暨頒獎典禮。


泰國演員維他亞·潘斯林加姆憑借影片《最後的執行人》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

④ 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參賽影片

《蟻族與明星》(孟加拉國),導演:穆斯塔法·薩瓦爾·法羅齊
《重新開始》(美國),導演:約翰·卡尼
《外交秘聞》(法國/德國),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
《最後執行人》(泰國),導演:湯姆·沃德
《小英格蘭》(希臘),導演:潘德利斯·弗格里斯
《窈窕舞妓》(日本),導演:周防正行
《前目的地》(澳大利亞),導演:邁克爾·斯派瑞、彼得·斯派瑞
《她愛他》(法國),導演:珍妮·亨利
《雪》(伊朗),導演:邁赫迪·拉赫馬尼
《勝利》(中國),導演:張猛
《綠意依舊盎然》(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導演:馬克·納貝斯尼克
《戰栗叢林》(澳大利亞),導演:亞倫·威爾遜
《地獄病院》(美國),導演:布拉德·安德森
《標靶》(韓國),導演:尹鴻承
《五彩神箭》(中國),導演:萬瑪才旦 《十分鍾》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導演:李勇勝
《天使一起降臨》製片國家/地區:伊朗 導演:哈米德·穆罕默迪
《藍色骨頭》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導演:崔健
《烏雲壓頂》製片國家/地區:泰國/中國香港 導演:利·查泰米提古
《路過蜻蜓》製片國家/地區:印度 導演:因德拉尼爾·羅伊喬德瑞
《家路》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導演:久保田直
《我沒有生氣!》製片國家/地區:伊朗 導演:雷扎·多米西安
《禁止吸煙》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導演:董新、吳剛
《祖穀物語》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導演:蔦哲一朗 《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導演:肖央
《近距離擊殺》導演:孫鐵
《說說美麗世界》導演:劉一君
《第七種味道》導演:馮亞平
《青春真好》導演:孟艷
《0.5的愛情》導演:邢瀟
《陌生》(又名《忘了去懂你》)導演:權聆
《美麗笨女人》導演:潘婕
《夜鶯》導演:費利普·彌勒
《我就是我》導演:范立欣
單項獎提名
最佳導演:
范立欣《我就是我》
傅東育《西藏天空》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最佳編劇: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阿來《西藏天空》
權聆《陌生》(又名《忘了去懂你》)
最佳男主角
郭曉冬《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李保田《夜鶯》
拉旺羅布《西藏天空》
最佳女主角:
陶虹《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楊雪《西藏天空》
楊心儀《夜鶯》
最佳男配角:
王紫逸《忘了去懂你》(又名《陌生》)
秦昊《夜鶯》
多布傑《西藏天空》
最佳女配角:
李小冉《夜鶯》
索朗卓嘎《西藏天空》
劉惠儀《說說美麗世界》
最佳新人導演獎:
權聆《陌生》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邢瀟《0.5的愛情》
最佳男演員新人獎:
肖央《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拉旺羅布《西藏天空》
沈凌《情戰》
最佳女演員新人獎:
楊雪《西藏天空》
屈菁菁《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江語晨《0.5的愛情》

⑤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入圍最多的導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紅)、 最佳攝影(孫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趙薇)《情人結》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石欒)《蕭紅》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
四部影片兩個影後、兩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唯一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獲獎最多的導演 高群書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第一位中國籍影帝。 克斯羅·馬素米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後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獎 年紀最小的影後李馨巧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次影帝影後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尤里·貝科夫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影帝影後多黃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屆最佳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最佳導演獎。影後篇2007年第10屆最佳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製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年紀最小的評委黃軒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後第一個評委。

⑥ 歷屆上海電影節獲獎名單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 《無言的山丘》(中國台灣)
金爵獎最佳導演: 林權澤《悲歌一曲》(韓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簡·德克萊爾 《達恩斯教授》(比利時)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吳貞孩 《悲歌一曲》(韓國)
評委會特別獎:《 籠民》(中國香港)

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5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打破沉默》(瑞士)
金爵獎最佳導演 :埃里克·克勞森《我童年的交響樂》(丹麥)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讓·皮埃爾·馬瑞勒 《自由列車》(法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 《紅櫻桃》(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火屋》(阿根廷) 《美國女兒》(俄羅斯)

第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7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門德爾》(挪威)
金爵獎最佳導演: 菲爾·阿格蘭德《叢林人》(英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米歇爾·比高利《旅伴》(義大利)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潘予《安居》(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安居》(中國) 《門德爾》(挪威)

第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9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小鎮里的國界線》(土耳其)
銀爵獎最佳影片:《幕後的演員》(挪威)
金爵獎最佳導演: 山田洋次 《新的旅程》(日本)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阿曼德·贊基《笑一笑,你會更動人》(埃及)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艾麗婭 《一代天嬌成吉思汗》(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野女》(奧地利)
金爵獎最佳技術:《仲夏夜之夢》(美國)
評委會特別獎:《懸情瘋人院》(紐西蘭)

第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1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金爵獎最佳導演: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丹尼爾·奧特沃爾 《下崗風波》(法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彭玉《月圓今宵》(中國)
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則思變》(波蘭)
金爵獎最佳音樂: 《鳳囚狂沙》(烏茲別克)
金爵獎最佳技術: 《奪標奇緣》(美國)

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2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生活秀》(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岩井俊二 《豆蔻年華》(日本)
金爵獎最佳導演: 大衛·凱撒 《鯔魚》(澳大利亞)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科林·法瑞爾《哈特的戰爭》(美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陶紅《 生活秀》(中國)
金爵獎最佳編劇: 朱京中 《童僧》(韓國)
金爵獎最佳攝影: 孫明 《生活秀》(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 小林武史 《豆蔻年華》(日本)

第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4年)
最佳影片:《代價》(伊朗)
評委會特別獎:《茉莉花開》 (中國)
最佳導演: 李在容 《丑聞 》(韓國)
最佳男演員: 安德魯斯·威爾遜《校園規則》 (瑞典)
最佳女演員: 顧美華 《美麗上海》 (中國)
最佳編劇: 艾撒·伊里 《兄弟》 (芬蘭)
最佳攝影: 馬瑞塔·豪福斯 派卡·歐提拉 《兄弟》 (芬蘭)
彼德·莫克羅辛斯基 《校園規則》 (瑞典)
最佳音樂: 李炳宇 《丑聞》 (韓國)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結伴同行》(日本)
最佳導演: 朱文 《雲的南方(中國)
《我記憶中的女孩》(泰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茉莉花開》(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丑聞》(韓國)

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5年)
最佳影片:《鄉村寫真館 》 (日本)
評委會特別獎:《求求你,表揚我》(中國)
最佳導演: 拉姆爾·哈默里克 《年青的安徒生》 (丹麥)
最佳男演員: 藤龍也 《鄉村寫真館》 (日本)
最佳女演員 :趙薇 《情人結》 (中國)
最佳編劇 :黃欣 一凡《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最佳攝影: 斯徒安·瑞伯《我父親的小屋 》(紐西蘭)
最佳音樂: 鄧右福 《變遷的年代》(越南/法國)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造雨者》 (印尼)
最佳導演: 哈桑·葉塔潘 《有話未講完》(伊朗)
最受歡迎影片:《綠草地》 (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探戈》(阿根廷)
最佳服裝造型:《年輕的安徒生》(丹麥)
探索精神獎:《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張藝謀(中國)

成龍(中國)

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6年)
最佳影片:《四分鍾》(德國)
評委會大獎:《天狗》(中國)
最佳導演: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國)
最佳男主角:奧力維耶·古爾梅《心力交瘁》(法國)
最佳女主角:埃爾斯·多特曼斯《愛無專屬》(比利時)
最佳編劇獎:雨果·凡·萊爾《愛無專屬》(比利時)
最佳攝影獎:《土地》(義大利)
最佳音樂獎:《河道女王》(紐西蘭)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獎:《活在驚恐中》(越南)
最佳導演獎: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光榮的憤怒》(中國)
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光榮的憤怒》(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 《天狗》 (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 《理發師》(中國)
探索精神獎: 《黑衣女人的香氣》 (法國)
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李安(中國)
傑出藝術成就獎:凱瑟琳·德納芙(法國)

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7年)

最佳影片: 《完美計劃》 (德國 )
評委會大獎: 《逃往瘋人院》(瑞典)
特別獎: 《雲水謠》(中國)
最佳導演: 田壯壯《吳清源》(中國 )
最佳男演員: 胡安-約瑟-巴勒斯塔《瘋狂的薩姆埃爾》(西班牙)
最佳女演員: 卡里娜-哈夫、戴格瑪-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

《完美計劃》(德國 )
最佳編劇: 謝米-扎林《艾維瓦,我的愛》 (以色列 )
最佳攝影: 王昱《吳清源》(中國 )
最佳音樂: 富田勛 《武士的一分》 (日本 )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 《浮生》中國
最佳導演: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籃打水》 (孟加拉國 )
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 《箱子》(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受關注男演員:趙文煊(《夜·明》)

最受關注女演員:趙 薇(《夜·上海》

最具票房潛力獎:《夜·上海》

最具潛力新人獎:吳越(《夜·明》)

最具探索精神獎:《革命到底》

最具視聽效果獎:《剃頭匠》

最具流行潛力電影歌曲:「星光伴我心」《老港正傳》

最受關注導演獎:田壯壯《吳清源》

特別獎:靖奎老人《剃頭匠》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張曼玉 (中國)
傑出藝術成就獎: 謝晉(中國)
張瑞芳(中國)

⑦ 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2014年6月22日晚,持續8天的第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現佳影片場揭曉了金爵獎8個獎項。評委會將最大獎授予了希臘影片《小英格蘭》。該片導演潘多利·佛加瑞和女主角佩內洛普·特西莉卡還分獲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女主角獎。憑借電影《最後執刑人》,泰國演員維他亞·潘斯林加姆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入圍的兩部中國影片《勝利》和《五彩神箭》則分別獲得了評委會大獎和最佳攝影獎。

⑧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體活動

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保持真我,有力量、有創意直指人心的藝術與商業兼容的高品質影片是金爵獎的首選。
亞洲新人獎評選:推動亞洲電影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手機電影節短片大賽:通過短片這個影像載體,為電影產業的持續發展孵化、發現新人,拓展發行渠道,探索新媒體領域中新疆域。 電影交易市場:通過產業服務平台的結構性搭建,以國際標准為要求、強化專業服務功能,廣邀國際買家,藉此推動中外多元電影內容產品的交流與交易。
電影項目市場(包括中國電影項目創投與合拍片項目洽談):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的橋梁,也是發掘、推廣電影新銳的重要平台。其中,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以世界范圍推廣中國新銳電影力量為目的。邀請行業內權威人士擔任評審,從報名項目中選取8個最具創意的中國導演及其項目。電影節期間,組委會為8個項目的導演和製片人提供專業培訓,提供他們向中外投資方、製作公司及專業媒體等進行公開陳述的平台。經國際評委現場評審,產生「最具創意項目」,並給予相當數額的啟動資金作為鼓勵。張猛《鋼的琴》、韓傑《Hello樹先生》等。 以「發現中國、發現價值」為宗旨,把脈症結、激盪思想,共探通衢——發掘產業新引擎,達到助推中國電影全面升級的目的。每年的論壇由「主席講壇」、「產業論壇」和「電影新浪潮」「電影大師班」四大板塊十多個專場組成,為業內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為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
默多克、呂克·貝松、安東尼·明格拉、丹尼·博伊爾、斯蒂芬·戴德利、比利·奧古斯特、山田洋次、吳宇森、王家衛、馮小剛、姜文、徐克、何平、陳可辛、成龍、賈樟柯、婁燁、張元、王小帥、王全安、彭浩翔、鈕承澤、戴立忍以及文化界名人陳丹青、劉震雲等都曾在電影論壇演講,國際各大重要電影節主席、美國各大電影公司CEO、韓三平、任仲倫、江志強、於冬、王中軍、覃宏等業界名人,各大投資界大佬閻焱、熊曉鴿、朱雲來、沈南鵬、王冉等都是電影論壇的常客。 市場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電影的產業格局也在發生新的變化,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電影行業。作為國際A類電影節中率先踏足新媒體領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2015年也將與互聯網企業全面合作,推出首屆「互聯網電影節」,藉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台優勢,打造互聯網影視新人與優質IP(知識產權)的孵化平台、互聯網電影產業探索與思考的聚焦平台以及影迷互動與體驗電影互聯網化的推廣平台。此外,上海國際電影節還將推出首屆「成龍動作電影周」,該活動由國際動作巨星成龍與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發起,旨在表彰為動作電影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著力培育華人動作新生力量,更好地傳承中國動作電影。除論壇、展映外,還將設8大觀眾票選獎項並頒發「鋼鐵人」獎。

⑨ 上海電影節哪天開幕啊'''在什麼地方'''是不是開幕那天明星最多'''票在哪裡買啊

2014年第17屆上海 國際電影節
舉辦時間:2014年6月14日-6月22日
舉辦地點:上海各大影城

售票時間:6月7日,即正式開始前一周的周六上午
展映影院:35家展映影院 (其中展映影廳中可以有原生4k放映設備的廳有:上海影城一廳、永華一廳、和平、大光明一廳、曹楊、17.5)
關於購票(依據往年經驗):
1、每次售票都是開幕前一周的周六
2、每次售票都無外乎指定展映影院現場購買,或者格瓦拉、豆瓣等網購
購票方式:
1、直接去以上指定展映影院現場購買,即6月7日上午去任意一家,理論上都可以購買別家的票,但有些影院會推脫說連不上網等理由,執行得比較好的是上海影城、大光明等,排隊黨可以直接去影院購買,有經驗的可以去較為冷門的影院去聯網購買
2、網路購票:格瓦拉、天下票倉、一票通(有條件的可以直接去住家附近的電影院購買,只能網購的,建議大家翻閱一下2013、2012、2011、2010、2009五屆的豆瓣電影節同城帖里對網購網站的投訴帖,就可以比較出格瓦拉和一票通的優劣了。天下票倉是今年新加盟的,預計採用與格瓦拉相同的出票、取票方式。 )

閱讀全文

與17屆上海國際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好看的動作電影推薦 瀏覽:579
江湖告急2017電影 瀏覽:109
美國電影關於爛車的電影 瀏覽:204
刪除電腦電影怎麼找回 瀏覽:281
香奈兒電影大全集 瀏覽:93
電影我愛你2017主演 瀏覽:205
電腦看電影看到10分鍾就 瀏覽:776
周星馳古裝搞笑電影 瀏覽:698
蓋縣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368
北京電影節2015鹿晗 瀏覽:504
最佳搭檔雷克斯第一季電影 瀏覽:96
豆瓣電影為什麼上不去了 瀏覽:66
韓國電影排行高分 瀏覽:909
電影動漫長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671
日本動畫電影導演宮 瀏覽:365
日本電影畫面審美 瀏覽:401
國內外電影票房 瀏覽:561
歐美電影血腥的有哪些 瀏覽:950
2018上半年電影排名 瀏覽:906
長城電影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