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山有哪些電影院
摘要 尊創國際影城
B. 姓黃的名人有哪些
黃歇、黃庭堅、黃宗羲、黃飛鴻、黃道婆、黃興、黃炎培、黃紹竑、黃現璠、黃建峰、黃家駒、黃秋生、黃宏、黃日華、黃子佼、黃又南、黃宗澤、黃立行、黃覺、黃安、黃義達、黃大煒、黃健翔、黃維德等。
1、黃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國大臣,曾任楚相。黃歇游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黃歇為相,賜其淮河以北十二縣,封為春申君。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看過《羋月傳》的應該都知道黃歇)
2、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穀道人,又號涪翁,宋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合稱蘇門四學士。工詩,為江西詩派的開創人,並擅行、草書。著有山谷內集、外集、別集、詞等。
3、黃道婆(1245~1330年)元朝時擅於紡織技術的女工藝家。曾隨崖州黎族學習紡織技術,學成後返鄉從事紡織工作,促成棉紡織業的進步,使元明以後的松江細布聞名於四方。紡織業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亦稱為黃婆。(高中歷史課本(經濟)上有她。)
4、黃宗羲(1610~1695年)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高中歷史課本(文化)上有)
5、黃飛鴻(1847-1925),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祿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此外,黃飛鴻亦善於舞獅,有廣州獅王之稱。
6、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漢族,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的先驅和領袖,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
7、黃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字任之,別號抱一,江蘇省川沙縣(今屬上海市)人。他是我國近現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動家。
C. 如何購買樵嶺國際電影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9
D. 西樵新城廣場電影院目錄表
摘要 大地數字影院西樵影院, 樂汀私人銀幕, 中影新城電影城, 太平洋影城樵嶺國際店, 西樵影劇院, 星航時代影城, 中影星藝影城, 金逸國際電影城佛山南庄店, 大明星電影聯盟, 佛山市南庄文化中心影劇院, 7D電影院, 麗影國際影城, Face電影城南海店, 沙頭影劇院, 金逸國際電影城, 沙龍電影城, 中影大揚國際影城, 金逸樂的·3D影城, 喜盟國際影城, 利東國際影城
E. 樵嶺國際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樵嶺國際
樓盤位置:江浦路與樵金路交匯處(登山大道對面)
開發商:佛山市南紡建投地產有限責任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高層,塔樓,板塔結合,
公交線路:西樵人民醫院站: 256路、三水-容桂B線、212路、237路、新西樵車站接駁專線
輕紡城路口站: 256路、三水-容桂B線、219路、212路、237路、新西樵車站接駁專線、樵01路
西樵車站: 256路、樵14路、212路、227路A線、225路、249路、樵02路、江06路
新西樵車站: 順德-高明、高明-三水、237路、新西樵車站接駁專線
西樵高級中學站: 樵01路
西樵醫院(南門)站: 樵01路
迎賓路站: 樵01路
樵華路站: 樵01路
其他交通方式:沿樵樂路立交行駛20米,在樵樂路立交右轉進入吉利大道西
沿吉利大道西行駛2.9公里,稍向右轉進入江浦東路;
沿江浦東路行駛1.6公里,到達終點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59517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教育:西樵中心幼兒園、西樵第一小學、西樵中心小學、官山中學、南海中學
商業:樵城國際、富盛廣場、金典電腦城
商業街、市政廣場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F. 西遊記續集演員表誰知道
六小齡童 飾 孫悟空
簡介 唐僧大徒弟,齊天大聖
配音 李揚
徐少華 飾 唐僧
簡介 金蟬子轉世
配音 張雲明
遲重瑞 飾 唐僧
配音 張雲明
崔景富 飾 豬八戒
簡介 唐僧二徒弟,天蓬元帥
配音 里坡
劉大剛 飾 沙僧
簡介 唐僧三徒弟,卷簾大將
配音 齊克建
左大玢 飾 觀音菩薩
配音 劉秀雲
王衛國 飾 玉皇大帝
配音 王衛國
朱龍廣 飾 如來佛祖
配音 劉潤成
張志明 飾 李世民
簡介 唐太宗
配音 陸揆
張萬昆 飾 陳清
簡介 陳家莊人
張文惠 飾 陳澄妻
配音 劉秀雲
李慶友 飾 老管家
侯磊 飾 一秤金
簡介 陳清的侄女
劉立風 飾 陳官保
簡介 陳清的兒子
王立敏 飾 靈感大王
簡介 觀音菩薩的金魚成精
配音 孫湘光
姬玉 飾 魚女
配音 鄧小鷗
蘭法慶 飾 老鰲
配音 陸揆
張芬 飾 木吒
簡介 觀音菩薩的徒弟
姜豹洪 飾 強盜頭
配音 陸揆
張自強 飾 楊老漢
楊興儀 飾 楊老漢兒媳
配音 鄧小鷗
張學勤 飾 楊老漢妻
配音 劉秀雲
關效宇 飾 楊老漢兒子
配音 孫湘光
姜豹洪 飾 馬猴
簡介 花果山的猴子
丁健 飾 六耳獼猴
配音 李揚
鄭榕 飾 太上老君
配音 齊克建
王忠信 飾 太白金星
配音 孫湘光
崔景富 飾 東海龍王
配音 程寅
劉江 飾 閻王
配音 劉潤成
劉大剛 飾 諦聽
配音 陸揆
金巧巧 飾 孔雀公主
賈石頭 飾 青獅
簡介 三魔王中的大哥,文殊菩薩的坐騎
配音 劉潤成
王衛國 飾 白象
簡介 三魔王中的二哥,普賢菩薩的坐騎
配音 王衛國
郭軍 飾 大鵬
簡介 三魔王中的老三
配音 孫湘光
藍家富 飾 小鑽風
簡介 獅駝嶺的小妖
配音 張澎
朱丹 飾 喜鵲
配音 鄧小鷗
六小齡童 飾 白無常
配音 程寅
劉大剛 飾 北海龍王
簡介 放冷氣
配音 程寅
安亞平 飾 鼉龍
簡介 涇河龍王之子,四海龍王的外甥
配音 張澎
楊靜 飾 黑水河公主
配音 鄧小鷗
曹榮 飾 摩昂太子
簡介 西海大太子
配音 孫湘光
李洪濤 飾 涇河龍王
配音 齊克建
遲國棟 飾 西海龍王
配音 程寅
李鴻昌 飾 漁翁
配音 程寅
周正 飾 袁守城
配音 劉潤成
葛志興 飾 黑水河神
配音 孫湘光
李洪濤 飾 青牛怪
簡介 太上老君的坐騎
配音 劉潤成
倪甫泉 飾 土地
配音 孫湘光
陳仲生 飾 李天王
配音 孫湘光
朱琴;王威 飾 哪吒
丁健 飾 火德星君
配音 程寅
馬永增 飾 水德星君
配音 王衛國
譚非翎 飾 郡侯
配音 李志新
翟月榮 飾 郡侯夫人
配音 劉秀雲
王輝;張偉;趙順增;孫記風 飾 四天師
配音 王衛國、齊克建、程寅、劉潤成
武志勇 飾 東海龍王
配音 程寅
金六一 飾 老者
吳素英 飾 村婦
配音 鄧小鷗
薛永良 飾 青年
配音 張澎
沙林 飾 風婆婆
配音 鄧小鷗
張丹丹 飾 電母
博弘 飾 蟒蛇精
配音 鄧小鷗
楊子純 飾 李老漢
配音 程寅
薛純玉 飾 李老漢妻
張蘋生 飾 李老漢子
武志勇 飾 豹精
蘭法慶 飾 狼精
張揚 飾 樵子
鄧英 飾 樵妻
於萬玲 飾 老婆婆
王鷹 飾 比丘國國王
虞夢 飾 白面狐狸
劉勁 飾 鹿精
仇永力 飾 妖道
李鴻昌 飾 驛官
徐建生 飾 衛士長
蔡廣慶 飾 壽星
蔡廣慶 飾 寇員外
王美虹 飾 二夫人
黃宗洛 飾 刺史
王霞 飾 朱麗亞
束薪 飾 沃斯
陳健 飾 管家
張昆武 飾 慧兒
李小波 飾 文判官
陳大中 飾 辟寒大王
蔡渝歌 飾 辟塵大王
趙毅 飾 辟暑大王
仲長德 飾 方丈
劉丹 飾 西海龍女
蘭法慶 飾 角木蛟
姜豹洪 飾 斗木獬
徐建生 飾 奎木狼
李爍文 飾 井木犴
(6)樵嶺國際電影院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該劇源於中國古典名著精品的《西遊記》,講述唐僧師徒四人為弘揚佛法、普渡眾生、歷經艱難險阻前往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
刻畫出眾多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展現了怪異橫生的妖魔世界。師徒戰勝自然、克服困難的大無畏精神與鮮明的浪漫主義格調渾然一體,孫悟空、豬八戒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女兒國」等篇章更成為千古佳話,在劇中有完美的演繹。
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根據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改編。極富個性的孫悟空,豬八戒丶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
《西遊記續集》講述了唐僧師徒回轉長安,唐王殷切詢問取經歷程。唐僧向唐王敘述了一路艱險。此電視劇補充了《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中缺少的幾難,而且戰斗場面更加華麗,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G. 黃飛鴻、方世玉、洪熙官等人所處的具體年代
黃飛鴻*生平及唯一遺照 姓名:黃飛鴻 性別:男 生辰:1847年農歷七月初九 出生於廣東佛山鎮 忌日:一九二五年農歷三月二十五日,黃飛鴻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嶺西祿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過。黃飛鴻自六歲起隨其父黃麒英習武,因家境貧寒,經常隨父在佛山、廣州等地賣武售葯。十三歲時,黃飛鴻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到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得傳鐵線拳、飛鉈等絕技,奠定了日後成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礎。 十六歲時,黃飛鴻在廣州西關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後在仁安街開設「寶芝林」醫館,門下弟子眾多,為名重一時的武術家。他先後被記名提督吳全美、劉永福聘為軍醫官、技擊總教習及廣東民團總教練,並隨劉永福在台灣抗擊日軍。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愛子遇害、寶芝林被焚、兒子失業等連串打擊。一九二五年農歷三月二十五日,黃飛鴻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黃飛鴻簡介: 1847年農歷七月初九 出生於廣東佛山鎮。 1853年 從其父黃麒英習武。 1859年 隨父在佛山、廣州、順德一帶賣武,其間以四象標龍棍勝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鐵橋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隨林福成學藝近兩年,學成 「鐵線拳」和 「飛鉈」等絕技。 1863年 移居廣州,銅、鐵行工人集資為其設武館於第七甫水腳,飛鴻結束賣武生涯。 1865年 廣州三欄行(果欄、菜欄、魚欄)中人聘為行中武術教練。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當鋪夜宿時遇賊人打劫,飛鴻一人擊退數十人,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隨後應邀到在石龍鄉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攜如牛犢大的狼狗在香港設擂向華人邀斗,飛鴻不甘華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腳」擊斃惡犬,自此揚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販彭玉攤擋被一惡棍強占打傷,飛鴻路見不平相助,被對方同夥數十人持械圍攻,被飛鴻擊敗。 約1868年 另設館於廣州西關廻瀾橋附近教徒授藝兼醫刀傷跌打,三欄教席由梁寬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橋斗蟀場為盧九叔任「護草」(現場保鏢)時,飛鴻嚴懲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時。 1871年 娶妻羅氏,婚後三月羅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廣州水師武術教練,並考取廣州將軍衙門「靖汛大旗手」一職。 1882年 記名提督吳全美聘飛鴻為軍中技擊教練,停辦廻瀾橋所設武館。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後,吳全美去世,飛鴻辭去軍中技擊教練職務,在廣州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 1888年 黑旗軍首領劉永福賞識黃飛鴻武藝高強、醫術精通,聘為軍醫官和福字軍技擊總教練,向其贈「醫藝精通」木匾。 1894年 劉永福率領軍隊赴台灣抗擊日本侵略軍,飛鴻隨劉率九營福字軍抵台,駐守台南。 1895年6月 劉永福護台失利,飛鴻離台返粵,自此僅行醫不授武,「寶芝林」前榜:「武藝功夫,難以傳授;千金不傳,求師莫問。」 約1896年 續娶馬氏為妻,生二女、二子(漢林、漢森),不久馬氏病卒 約1902年 續納岑氏為妻,生二子(漢樞、漢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應劉永福邀聘,任廣東民團總教練 1912年 魚欄伙記馬如燦(賣魚燦)遭歹徒勒索被毆,飛鴻見義勇為嚴懲歹徒,「義救賣魚燦」一事在羊城廣為傳頌。 1915年 續莫桂蘭為妾。 1918年 在廣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獵場任守。 1919年 精通武術的次子黃漢森遭妒,往廣西梧州渡任「護勇」時被「鬼眼梁」暗算慘死。受此打擊,飛鴻不再向其他兒子傳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廣州海珠戲院廣東省精武會成立大會上表演飛鉈. 1924年10月 廣州國民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郁成疾。 1925年農歷三月廿五日 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黃飛鴻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生於清末廣東佛山,最著名的弟子是梁寬與林世榮(即電影中的豬肉榮),十三姨的原型則是其妻莫桂蘭。黃飛鴻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的傳奇故事,由袁和平執導,徐克監制的[鐵馬鎦]中,少年黃飛鴻流落廣州在街頭賣藝,遭到幾名大漢圍攻而被黃飛鴻擊退的情節就是少年黃飛鴻的真實經歷。一次,19歲的黃飛鴻在西樵官山墟的一家當鋪夜宿,遇到賊人打劫,黃單槍匹馬,擊退數十強盜,被傳為一時佳話。寶芝林並非從其父黃麟英手中接管,而是由黃飛鴻自己創辦,徐克電影里所表現的黃飛鴻與劉永福的友情則緣自一次黃飛鴻為劉永福治傷,後被劉永福聘為黑旗軍技擊總教練。黃飛鴻生平最大的一件事跡是曾隨劉永福赴台灣抗日保台,失敗後返粵。晚年,寶芝林於1924年的廣東商團暴亂中遭火劫被焚毀,黃飛鴻也就此憂郁成疾,於1925年病逝,享年65歲。
黃飛鴻的一生尚武崇德,俠骨熱腸,死後在廣東民間一直聲名不墮,被看作是真正俠義道的代表人物。而後來也正是以廣東文化為根基的香港,將黃飛鴻真正推到了俠之大者的地位之上。
黃飛鴻最早被搬上銀幕是1949年關德興的[黃飛鴻鞭風滅燭],由胡鵬導演,從此這一形象也因關德興的精彩演繹而深入人心,從此黃飛鴻成為正義與俠道的代名詞。關德興最後一次出演黃飛鴻是在1980年的[林世榮]中,片中黃飛鴻一邊與人打鬥,一邊舉重若輕地書下「仁者無敵」四字,這一幕可說是關德興所演繹的那個隱忍而又豁達,武功超絕又深具長者之風的黃飛鴻的最佳縮影。在關德興不再出演黃飛鴻之後,黃飛鴻的電影也被翻拍過幾次,但都很不成功,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關德興的形象早已與黃飛鴻這個名字不可分割。
後來看過一次國外媒體因為武俠片而采訪中國電影人的紀錄片,看到包括吳宇森,李安,成龍在內的很多人在提到「黃飛鴻」三字時,眼中堅定,振奮,執著的神氣,自己也頗為感動。可以感受到的是在他們那裡,黃飛鴻不是一個名字,也不僅僅是一個救人於困厄的俠士,而是他們所堅持的一種精神,或者所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這就是關德興時代的黃飛鴻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普遍印象。這種情況在90年代初的時候才在兩位中國電影界的奇才手中發生了改變,這兩個人就是李連傑與徐克。
當時的徐克在新藝城工作,李連傑則是嘉禾的簽約演員。很多公司找徐克拍戲,但徐克一般不會同意,因為他不想把公司之間的關系搞復雜,後來嘉禾找到徐克,請他和李連傑合作,徐克馬上就答應了,他說李連傑是「中國之寶」,可以破例,於是就說,合作可以,但要按徐克的方式來拍,於是拍了一部電影,就是91年推出的[黃飛鴻]。
當時關德興尚未去世(關德興卒於1996年),[黃飛鴻]拍竣之後,也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結果看完之後吃驚到說不出話來,看到了一部他完全料想不到的[黃飛鴻]。
方世玉:
廣東省肇慶人。父名方德,做絲綢生意,娶妻李氏,生有兩子,長名孝玉,次名美玉(都跟隨過至善禪師學技);後來方德以六旬高齡續娶苗顯之女苗翠花——苗顯在火燒嵩山少林之後,便隱姓埋名,販鹽為業,顛沛流離。苗翠花便生了方世玉。方世玉與他的兩位兄長在年紀上,最少相差二十年。苗翠花隨父學得一身好本領,「遵他父遺訓,將孩兒世玉自滿月起,先用鐵醋葯水渾身先洗,次用竹板柴枝鐵條,層層換扎,使其周身
筋絡骨節血肉,堅實如鐵,自小苦練到三歲時,頭戴鐵帽,腳著鐵靴學跳……六歲扎馬步,七歲開拳腳,埋庄柱……至十四歲,十八般武藝,件件皆通,力大無窮,周身盤筋露骨,堅實如鐵,性情又烈,專打不平。」(《萬年青》)打死雷老虎那一年,方世玉大概只有十四歲。上文亦說過,方世玉打死雷老虎,導致少林與武當之間的恩怨白熱化。方世玉成名得早,死得也早,有說他死於火燒九蓮山少林或以後,死時相信是二十多
歲吧了。除精通拳腳外,擅使花刀。
家傳戶曉的方世玉打擂台與胡惠乾打機房的故事就是最早記載於《萬年青》小說內。這兩件事直接導致武當少林兩派關系惡化。廣東省肇慶人方世玉——「少林五老」苗顯之外孫,隨父到杭州做生意,因見雷老虎擺擂台,兩對邊聯上寫「拳打廣東全省,腳踢蘇杭二州」,大為憤怒,上台比武,打死雷老虎。雷老虎是武當派李巴山之女婿,仗著自己是文淵閣大學士陳文耀(雍正時火燒嵩山少林寺,乾隆時接近八十歲)之侍衛使,便橫行無忌,這次被方世玉擊斃,自然大快人心,但卻引起連番惡斗——雷老虎妻李小環請父親李巴山出山,方世玉請三德和尚、童千斤等,事情越鬧越大。與此同時是新會胡惠乾偷出少林寺,回省城,為父復仇,大戰西關錦綸堂機房工人。錦綸堂是省城紡織工人的會館,行中工人多是單身漢子,十居七八爭強斗勝;胡惠乾之父在附近開設小商店,被機房工人毆斃,方世玉救起重傷之胡惠乾,把他送往少林寺學技。胡惠乾這次復仇,大開殺戒,殺了十多名紡織工人——其中一名拳勇張錦洪是武當馮道德之徒孫。於是,兩派火拚,越鬧越加不可收拾。後來,雷老虎之小姨李二環——李巴山之二女,因姊姊、姊夫和父親都死於少林派手上,報仇心切,便向微服出巡的乾隆皇獻身;乾隆趁機借用武當馮道德、白眉道人之力,剿滅福建少林寺。方世玉、胡惠乾、至善等無一倖免,只因為《萬年青》成書於清末,描寫少林拳勇——反政府的「暴徒」,很可能會招惹官非,作書人只有盡量討好官家,福建少林寺毀滅導致少林武術流入百粵,拳風繽紛大盛,名手輩出。
方世玉與洪熙官
關於武術界何時出現「南拳北腿」的說法,有專家考證為應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北腿是潭腿(或者彈腿),南拳即為洪拳。練武之人多奉洪熙官為洪拳創始人,並認為自洪熙官以後,傳至陸阿采、黃泰、黃麒英、黃飛鴻才真正發揚光大,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武術派別之一。不過,要講到洪熙官的生平事跡卻已難以查考,至於他與方世玉、胡惠乾都是福建南少林的俗家弟子,因清兵火燒南少林,他們劫後餘生便從事反清活動等等所謂最原始的故事資料也實不可信,只能姑妄聽之。待到後來清末無名氏所作的《乾隆下江南》中將這幾人做了系統細致的傳奇演繹,才使得原本就在民間眾口交傳的洪熙官、方世玉故事有了戲曲、電影藉以進行二度創作的真正文學藍本,從而更加廣泛的流傳——思量起來,這個過程與宋代宋江等三十六人占據梁山故事經民間流傳加工,至明初經施耐庵妙筆成《水滸》奇書又何其相似?
很多朋友都不喜歡現今港台電影對一些文學作品天馬行空以至面目全非的放肆改編,殊不知中國的某些文學經典又何嘗不如此呢?《金瓶梅》脫胎自《水滸》,英雄正傳竟成社會百態圖,可謂化百煉鋼為繞指柔;魯迅之《故事新編》顛覆解構了幾個先秦文學中的經典人物及典故,其手法與現在我等推崇的「後現代」如出一轍;郭沫若的所謂新編歷史劇(如《屈原》、《蔡文姬》等)借古喻今,結合現代思想塑造古代人物形象,這種情況即便如某些專家所言,應算做合理的改編演義,但說到實質,恐怕與港台電影的做法並無不同。
另外,港台影視劇對經典作品和經典人物的篡改方法還有一招獨特法門,那就是將不同作品中自成系統的人物故事進行巧妙嫁接(甚或對經典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橋段進行創造性移植),拼湊在一部作品中,從而產生難以想像的奇妙效果。比如亞視的《洪熙官》和台灣的《少年英雄方世玉》都重點刻畫了詠春拳創始人嚴詠春與洪熙官的愛情故事。可實際情況卻是歷史上的嚴詠春的丈夫為梁伯濤,她與洪熙官根本素不相識,民間眾口相傳的各自故事更是互不相干,又何來夫妻恩愛之說?這真是錯點鴛鴦譜了。還有李連傑主演的兩集《方世玉》,竟將金庸名著《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領導的反清組織紅花會移植到該片中來,原本是金庸虛構的紅花會與民間傳奇人物方世玉莫名其妙地搭上了關系,並且方世玉不僅成了陳家洛義子,還幫紅花會除掉了內惡!故事倒算得上熱鬧有趣——而金庸本人在創作武俠小說時亦尤擅此道,《書劍恩仇錄》中維吾爾族的「民間智聖」阿凡提與紅花會群雄結成好友;《射鵰英雄傳》則與《水滸》扯上了關系,郭靖居然是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的後代!至於金庸及影視劇編導們如此做法到底算是有超強的想像力,還是聰明地偷懶,恐怕就見仁見智了。
也許在武術界,方世玉沒有洪熙官聲名顯赫(盡管有認他為開山祖師的「少林方門」,但那也只是後輩傳鑿附會,並不屬實。甚至有人考證歷史上根本無方世玉此人存在!),但在影視界,他的名氣倒遠勝於其師兄。因為相對於洪熙官被傳統演義賦予的成熟穩重性格,方世玉莽撞沖動、聰明好強的少年英雄形象似乎更受觀眾喜愛,所以早在中國拍攝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1928)的同一年,就有以「方世玉打擂」為題材的跟風之作問世。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黃飛鴻」系列拍了幾十集,而關於「方世玉」的電影則緊隨其後,亦有十幾部之多。到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功夫片明星李連傑繼成功銓釋了武學宗師黃飛鴻這一經典銀幕形象後,又開拍了《方世玉》作為自己公司的創業作,雖然演技派女星蕭芳芳扮演的喜感十足的方世玉之母苗翠花搶去了李連傑不少風頭,但李連傑版的方世玉仍然不失精彩,將其聰明調皮,愛憎分明的人物性格也塑造得頗為成功,而該片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則影片的動作場面:李連傑與胡慧中在看熱鬧人群的頭頂比武高來高去盡展瀟灑身姿,而趙文卓與李連傑於監斬台里低矮的夾層中的打鬥則是閃轉騰挪卻以靈巧取勝;再加上李、趙二人在染布坊內長棍對短棒的對攻——這一高一低,一短一長的巧妙對比真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因此元奎、元德師兄弟以該片獲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武術指導獎確實也是實至名歸。
H. 甄子丹和黃飛鴻誰厲害
如果只從功夫這個角度來看,顯然是黃飛鴻厲害。
黃飛鴻(1847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生於南海縣佛山鎮。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
黃飛鴻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
1924年10月 廣州國民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郁成疾。次年農歷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黃飛鴻於公元1847年7月9日生於佛山鎮,跟隨其父黃麒英於佛山、廣州街頭賣藝。是故黃飛鴻自五歲開始習武,早得父親傳授,習得虎拳、鶴拳。又拜鐵橋三傳人林福成為師,學得鐵線拳;從宋輝鏜處又學得無影腳。黃飛鴻的絕技有:雙飛鉈、子母雙刀、五郎八卦棍、 羅漢袍、無影腳、鐵線拳、單雙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五形拳、羅漢金錢鏢、四象標龍棍等。此外,黃飛鴻亦善於舞獅,有廣州獅王之稱。
甄子丹
甄子丹(Donnie Yen,1963年7月27日-),1963年7月27日出生於中國廣東,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導演、武術指導。
1992年相繼出演《新龍門客棧》、《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並憑《男兒當自強》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1995年在《精武門》中飾演陳真。1997年自導自演電影《戰狼傳說》。2002年擔任《刀鋒戰士2》動作指導。2003年5月與年齡相距19歲的多倫多三料華埠小姐冠軍汪詩詩結婚,育有一子一女。2009年憑借影片《葉問》獲得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2010年,甄子丹參演《最強囍事》、《在一起》等都市愛情劇。2011年主演的《武俠》獲得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2014年2月,甄子丹主演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上映。其主演的電影「冰封俠」系列其中第一部《冰封:重生之門》於2014年4月4日全國范圍內上映。
2014年,其主演並兼任動作導演的3D現代動作片《一個人的武林》於10月31日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