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杜拉斯的《情人》和那本《lolita》主要講什麼
1.《情人》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電影藝術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代表作。
它獲得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小說從不同的視角揭示了現代法國社會中男女對性愛的感悟和反思,折射出西方世界感情生活的不同側面。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隱秘的特質,催人深思。
內容簡介:
「我」的父親工作調動,滿懷希望,全家遠渡重洋,從法國來到越南,卻一無所獲。父親客死異鄉,母親開辦了一所法文學校,以此來養活我和兩個哥哥。童年時,母親花掉自己的全部集蓄,在柬埔寨的貢布省買了一塊海邊的土地。但因未送禮,腐敗的土地管理部門無人告訴她這塊土地無法耕種。土地每年都要被海水淹沒六個月,母親和當地人修壩未遂,直至破產。
「我」在西貢國立寄宿學校外面的一所專門為法國人辦的學校讀書,要時常乘坐汽車和渡船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
15歲那年的一天,湄公河,在從母親的學校去某地度假的渡船上,一位比我大12歲的華裔男子對我一見鍾情,主動用他的黑色大轎車送我回學校。這位青年是個中國人,他住在沙瀝河岸上的一幢藍琉璃欄桿的別墅里。他家底殷實,其父親是控制著殖民地廣大居民不動產的金融集團成員之一。由於母親去世了,他從巴黎趕回來,為母親奔喪。他是個獨子,父親獨斷專行而財權在握。
這以後,我們常在城南的一座單間公寓里私會。我們在一起談得很融洽。15歲的我就知道享樂,慾望是我的一部分。雖然我不知享樂為何物,卻已對殖民地各種男人對我投來的目光習以為常。
不久,在這間單身公寓里,「我」希望他像往常把女人帶到他房間里來那樣去做,奉獻了我的童貞,盡管我還是個尚未成熟的孩子。在這以後的一段時間里,我們不斷地在這間公寓里幽會。他瘋狂地愛著我。而對我來說,我更想要的是他的錢。
「我」需要他的錢為卧病在床的母親治病,我需要他的錢供荒淫無恥的大哥尋歡作樂,我需要他的錢改變這窮困潦倒的家。這位黃皮膚的情人帶著我們全家人,去高級餐館,去逛夜總會,滿足我們可悲的虛榮和自尊。
「我」生活在一個支離破碎,怪異扭曲的家庭中。淳樸、剛強卻被世人欺騙,溺愛大兒子直至去世的母親;殘暴醜陋、乖戾好賭的大哥;善良向上卻在盛年死去的小哥哥。他們瞧不起我的中國情人,反對他,卻也默認他。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我們不斷地幽會,盡情地滿足情感和慾望的需要。
但這段感情終究還是一段感傷絕望的愛情。「我」不能戰勝膚色和民族的偏見,不得不離開印度支那,回巴黎定居。他也掙脫不了幾千年封建禮教的羈絆,不得不尊從父母之命,與一位素未謀面的中國姑娘結婚了。
許多年過去了,「我」結婚、生育、離婚並開始寫作,他和他太太來到巴黎並給我打了電話。他說他和從前一樣,還愛著我,他不停止對我的愛,他將愛我,一直到死。
2.《洛麗塔》(Lolita),又譯為《洛莉塔》、《洛麗泰》、《羅莉泰》,是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流傳最廣的作品,絕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敘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故事。小說最初未獲准在美國發行,於1955年首次被歐洲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1958年終於出版了美國版,作品一路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洛麗塔》已被改編成電影。
內容簡介
小說描述一位從法國移民美國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在少年時期,與一14歲的少女安娜貝兒發生了一段初戀,最後安娜貝兒因傷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特的戀童癖(The child I love),他將「小妖精」定義為「九到十四歲」。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婦拋棄,後來又迷戀上女房東Charlotte Haze的12歲女兒洛麗塔(Lolita),稱呼她為小妖精。
洛麗塔小說封面
由於兒時的陰影,亨伯特對洛麗塔無法自拔,為了親近這名早熟、熱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東為妻,成為洛麗塔的繼父。小說中的女孩原名桃樂莉·海茲(Dolores Haze),西班牙文發音的小名為洛麗塔(Lolita)或洛(Lo),因此作為書名。
後來女房東在丈夫的日記中發現自己的丈夫對女兒的企圖和對自己的不忠,十分生氣,於是寫了三封信(後來被亨撕碎,但根據文章中,信的殘篇段句,三封信的內容想表達妻子想離開丈夫一段時間,然後再找機會復合,表現出妻子對丈夫的愛)在寄信的途中被車子撞死。亨伯特將洛麗塔從夏令營接出來一起旅行,他以為在洛麗塔的飲料中下葯,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猥褻她。結果葯對洛麗塔全無效果(因為那並不是真正的強力安眠葯),相反第二天清晨洛麗塔主動挑逗亨伯特,發生亂倫的關系。亨伯特然後告知洛麗塔她的母親已經去世,至此洛麗塔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了必須和繼父生活下去的這個現實。 亨伯特帶著洛麗塔以父女的身份沿著美國旅遊,他利用零用錢、美麗的衣飾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會喜歡的東西來控制洛麗塔,以及繼續滿足自己對她的慾望。洛麗塔長大後,開始討厭繼父,她意識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這種亂倫狀況好」。於是她開始跟年紀相當的男孩子交往,並借著一次旅行的機會脫離繼父的掌握,一開始亨伯特瘋狂的尋找,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三年過去,一日亨伯特收到洛麗塔的來信,信上說她已經結婚,並懷孕了,需要繼父的金錢援助。亨伯特給了她400美元現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還有把屋子賣了買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約。他要求洛麗塔說出當時拐走她的人,洛麗塔告訴他那人正是奎迪(Quilty)( 作品中被女主角認為是東方天才哲學家),其為學校演出的劇作家,並告訴他,她和奎迪出走後,因為拒絕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攝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趕了出來。亨伯特請求洛麗塔離開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絕了這個要求,亨伯特傷心欲絕。他追蹤並槍殺了奎迪。最終, 亨伯特因血栓病死於獄中,而17歲的洛麗塔則因難產死於1950年聖誕。
❷ 電影情人開頭的特寫鏡頭表達什麼
從情感、色彩、細節3個方面對《情人》進行分析,表達了:
一、情感:親情、愛情、友情交織下的情感困境。
二、色彩:泛黃、灰暗、明媚,紛雜的色彩下的人物內心和命運走向。
三、細節:細膩的情節處理深入人心。
電影《情人》,由珍·瑪奇、梁家輝、讓娜·莫羅、梅爾維爾·珀波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在越南的西貢,貧困的單親家庭中長大的法國女學生,陰郁的家庭環境讓她變得孤僻、叛逆,邂逅華人富家子之後火速在一起,她以為她愛的是錢和激情而不是他,等到她踏上返回巴黎的游輪時,她才知道她深愛著他,但卻再也回不去的故事。
《情人》是杜拉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作品,具有自傳主義色彩的小說。
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藝術家。她於1914年4月4日出生於印度支那,父母都是小學教師。
她四歲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十八歲時來到巴黎求學,獲巴黎大學法學學士和政治學學士學位,從1935年到1941年在法國移民部擔任秘書,並與羅貝爾·安泰爾姆結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安泰爾姆曾被關進集中營,後來他娶莫尼克為妻,直到1990年去世。
❸ 法國電影《情人》(92年,梁家輝主演)里的女主角叫什麼
珍·瑪奇。
珍·瑪奇(Jane March),1973年3月20日出生,英國演員。
14歲時成為當地模特大賽的冠軍,隨後她和模特經紀公司簽約,開始成為一名職業的平面模特,從這時起,她開始使用「March」作為藝名,這代表她出身的月份。
1992年,珍·瑪琪在十九歲出演了根據杜拉斯名著《情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片中有大膽做愛戲而轟動一時。
1992年,珍·瑪琪在十九歲出演了根據杜拉斯名著《情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片中有大膽做愛戲而轟動一時。
1993年,珍和好萊塢影星布魯斯·威利斯主演了驚悚片《夜色》。
2011年,和鄧超合作的《巴黎寶貝》。
(3)法國藝術電影情人擴展閱讀:
《情人》是由讓·雅克·阿諾執導,珍·瑪奇、梁家輝主演的愛情片。影片於1992年1月22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法國少女與中國闊少在西貢發生的凄涼動人的愛情故事。
角色介紹
1、女主角:簡
簡就是一個17歲的法國少女,在西貢女子寄宿學校讀書。每逢假期簡便回家,母親辦了一所很小的學校,收入甚少,簡有兩個哥哥,大哥比爾吸毒成癮且橫行霸道,二哥保羅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負。
2、男主角:東尼
東尼是華僑富翁的獨生子,東尼喜歡在船上遇到的白人少女簡,便去搭訕,倆人便搭上了。上岸後兩人逛了西貢,還一起上館子吃中國飯菜,東尼並用汽車送她回學校。
第二天剛放學,黑色汽車就等在校門口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情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珍·瑪奇
❹ 法國電影《情人》好看嗎評價怎麼樣
《情人》目前的豆瓣評價是8.1分,這個分數在言情類文藝片中是非常高的了,而且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以及梁家輝、珍·瑪奇兩位實力巨星出演,已經是品質保證。
影片中有兩個非常出彩的地方,一個是畫面美,這個畫面不僅指風景還有人物。年輕的女孩與氣質出眾的男人,兩個的站在一起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再一個就是感情,嘴上說著不愛心中卻已經受到無所自拔的情愫,最終又向各自的文化妥協的愛情,讓人心疼的同時又能反思現實生活中的愛情觀。是一部好的言情故事,也是部值得思考的故事。
❺ 電影《情人》是梁家輝和珍·瑪琪主演的老電影
http://lib.verycd.com/2004/05/07/0000011446.html
http://www.mtime.com/movie/11597/
情人 The Lover (1992)
當年,一部《情人》讓梁家輝成為無數影迷心中的標准情人———白色的身影,抑鬱的氣質,迷茫的神情,顫動的嘴唇,渴望卻膽怯的動作演繹著欲愛不能的悲哀……
法國著名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以其滄桑感傷的筆調敘述了一法國少女與中國闊少的凄涼動人的愛情故事,至今影響著一大批中國女性作家(如安妮寶貝)。而依此拍的電影《情人》(梁家輝主演)也是如此唯美,充滿了時間感,和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純粹的藝術是否都應當如此呢?
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於1991年將此片搬上了熒幕。飾演其中的中國情人「他」的是獲得過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的雙料影帝——香港影星梁家輝,女主角「我」的飾演者則是法國女星珍·瑪琪(Jane March)。後來《情人》曾入選法國戛納電影節,獲得了輿論和媒體的廣泛好評。讓·雅克·阿諾將這段異國之戀處理得傷感而唯美......
1929年,在西貢的湄公河邊,一個法國少女等來了一位令她終生難忘的「中國情人」,他抑鬱而含蓄,迷茫且深情,他們愛得痴纏,卻無法長相廝守。抱著終生的遺憾,梁家輝為我們詮釋了這樣一句肝腸寸斷的話:「他就在那兒,遠遠地坐在車後,那隱隱約約可見的身影,紋風不動,心如粉碎」。
幕後製作:改編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因港星梁家輝與少女明星珍·瑪琪在片中有大膽做愛戲而轟動一時。全片劇情不脫言情片俗套,值得欣賞的是懷舊浪漫情調,畫面優美,男女之間的情慾場面也拍出了火熱的挑逗感覺。批評者認為主角的塑造還不如配角,影片節奏拖沓,感情疏離,缺乏扣人心弦的扣。杜拉斯在影片上映後對影片持否定態度。
花絮:·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她在年輕的時候,現實生活中曾經在越南殖民地遇到一個中國男人,發生了一段羅曼史。
·杜拉斯真正的中國情人,姓李。
精彩對白:The Young Girl: It's me. I am always a little sad. I'm like my mother.
小女孩:是我。我總是有點兒悲傷。我像我媽媽。
--------------------------------------------------------------------------------
The Elder Brother: Do you want to fight? Take care little buddy. It'd take two of you to do the job.
哥哥:你想打架嗎?小心些小東西。可能要兩個你才能做的事情。
The China Man: Oh no. A lot more than that. Four of me. You have no idea how weak I am...
中國人:哦,不。比那個還要多。四個我。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有多麼虛弱...
❻ 怎麼評價法國電影《情人》
法國電影《情人》是一部突出電影美學的作品,劇中關於愛的命題如此動人心弦,有些愛情雖註定無果,但卻能刻骨銘心,凄美的結局雖是一場悲劇,卻也同給人以對愛無限的遐想。
該片改編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因港星梁家輝與少女明星珍·瑪琪在片中有大膽演技而轟動一時。
(6)法國藝術電影情人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在1929年的越南是法國殖民地,因此在越南的土地上有很多法國人。簡就是一個17歲的法國少女,在西貢女子寄宿學校讀書。
每逢假期簡便回家,母親辦了一所很小的學校,收入甚少,簡有兩個哥哥,大哥比爾吸毒成癮且橫行霸道,二哥保羅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負。
一天簡一如往常一樣告別母親乘上渡船回學校,在船上遇到一個坐黑色大轎車的闊少爺東尼。東尼是華僑富翁的獨生子,東尼喜歡這名白人少女便去搭訕,倆人便搭上了,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
❼ 《情人》是哪一年的電影
中文名: 情人
外文名: L'amant
出品時間: 1992年
製片地區: 法國 英國 中國
導演: 讓-雅克·阿諾
類型: 劇情,愛情
主演: 珍·瑪奇,梁家輝,讓娜·莫羅,梅爾維·珀波,弗里德里克·奧伯汀
上映時間: 1992年1月22日(法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膠片長度: 3162 m (Sweden)
原創音樂: 蓋布瑞·雅德
攝影: Robert Fraisse
剪輯: Noëlle Boisson
藝術指導: Hoang Thanh At
❽ 如何評價電影《情人》
法國電影《情人》是一部突出電影美學的作品,劇中關於愛的命題如此動人心弦,有些愛情雖註定無果,但卻能刻骨銘心,凄美的結局雖是一場悲劇,卻也同給人以對愛無限的遐想。
該片改編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因港星梁家輝與少女明星珍·瑪琪在片中有大膽演技而轟動一時。
全片劇情不脫言情片俗套,值得欣賞的是懷舊浪漫情調,畫面優美,男女之間的情場面也拍出了火熱的挑逗感覺。批評者們認為主角的塑造還不如配角,影片節奏拖沓,感情疏離,缺乏扣人心弦的扣。
整個影片優雅、沉靜,彌漫著貴族的頹廢氣息,梁家輝修長的身影,顫抖的手指,深邃的眼神和干舐的肌膚,都已定格在印象中,使他成為東西方人眼中的大眾情人。
(8)法國藝術電影情人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在1929年的越南是法國殖民地,因此在越南的土地上有很多法國人。簡就是一個17歲的法國少女,在西貢女子寄宿學校讀書。
每逢假期簡便回家,母親辦了一所很小的學校,收入甚少,簡有兩個哥哥,大哥比爾吸毒成癮且橫行霸道,二哥保羅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負。
一天簡一如往常一樣告別母親乘上渡船回學校,在船上遇到一個坐黑色大轎車的闊少爺東尼。東尼是華僑富翁的獨生子,東尼喜歡這名白人少女便去搭訕,倆人便搭上了,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
❾ 法國浪漫主義電影《情人》的內容說的是什麼
這個電影講的就是一個華裔小夥子,包養了一個法國少女的故事,其實只看故事情節的話,並不是很吸引人,但是你真正的去看了,感覺這部電影真的是很有魅力。
❿ 影片《情人》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有哪些看點
恩格斯說:群婚制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的匱乏,而專偶制的產生是為了讓私有財富合法延續。所以如果我們覺得婚姻是愛情的正果,那麼有幸逃脫財產觀念為愛而產生的婚姻,其實倒是違反歷史規律的,所以電影中的愛情常常令人絕望。
《情人》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NO!無關愛,有關恨
第一重恨:源於貧窮
影片中的女孩生活在越南的一個白人家庭,理應是有錢的,卻因為母親投資失敗家道中落。小女孩自小就對這種表面體面其實窘迫的生活充滿怨恨。她的中國情人非常富有,女孩開始與他交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錢。
兩個各懷目的的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他們約會的藍色小屋子顯然是一個愛情的符號,尤其是那一排臨街的百葉窗,不僅毫無阻隔地把市井之聲傳達進來,而且在日光的作用下,又把街市上影影綽綽的人影投射進來,這等於是把他們偷偷摸摸的相會置於公眾的監視之下,導演對這一場面的設計加強了這段不倫戀情的刺激感。越南潮濕的雨季讓這份愛更有質感,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愛情就在刺激和汗濕中滋生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