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3d電影技術

美國3d電影技術

發布時間:2022-06-18 20:09:24

❶ 4d和IMAX 3D 電影有什麼區別

1、形成原理不同:4D電影是會根據影片的情節精心設計出煙霧、雨、光電、氣泡、氣味、布景、人物表演等效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而IMAX3D電影採用的是截止2013年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是電影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4D影院是從傳統的3D影院基礎上發展而來,相比較於其他類型影院,具有主題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畫面沖擊性強等特點和優勢。

看3D電影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看3D電影時要注意,因為在黑暗中瞳孔放大,睫狀肌處於緊綳拉扯狀態,距離越遠越緊綳,3D效果更明顯,因此如果過於靠近熒幕,很容易造成眩暈或眼部疲勞,看3D電影切莫選擇前面的座位。

需要注意3D電影是模仿人眼視覺拍攝,放映時也是兩台以上攝像機同步放映,同樣熒幕大小與2D電影相比,戴上眼鏡後感覺畫面會有一定程度的縮小。因此,看3D電影時也不易坐在距離過遠的後排位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IMAX-3D、網路-4D電影

電影院的REAL 3D和IMAX 3D有什麼區別

REAL 3D和IMAX 3D的區別:

1、技術不同:

IMAX放映3D使用的原理是相對簡單的線偏振光,採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專用攝影機攝制,然後沖印成70毫米膠片。

IMAX放映機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先進水平。其運作的可靠性及穩定性的關鍵所在,是採用了獨特的"波狀環行"(ROLLING L00P)進片技術

RealD 3D是RealD公司的3D放映技術,使用相對復雜的圓偏振光,採用DLP投影機,以144幀/秒的速度交替投射供左右眼觀看的影像。

利用設置於投影機前方的圓形偏振光濾光器(Z Screnn)改變左右眼所接受到的影像圓偏振光方向,戴上粘貼有偏光膜的專用眼鏡後,右眼和左眼可以看到視角不同的影像。

2、觀影體驗不同:

IMAX觀影時帶上3D眼鏡後不能隨意轉動大腦,視線歪曲後會造成左右眼畫面重疊,影響觀影體驗。

Real 3D觀影時則不會因為視線不平產生觀影問題,觀影自由度較大。

3、影院設備不同:

根據形狀的不同,IMAX銀幕分為矩形幕和球形幕兩種,標准IMAX幕尺寸指矩形幕,而球形幕的直徑可達三十米。

球形幕主要放映全天域電影。此類電影採用「魚眼」鏡頭拍攝,使得180度的景物能成像於平坦的膠片上。放映時再採用另一個魚眼鏡頭即可讓全景重現銀幕。

在RealD電影院,每幀預計的3倍,以減少閃爍,作為源視頻通常是每秒24幀。結果是一個無縫的3 - D圖像,似乎落後和擴大在屏幕本身的前面。

❸ 北美3D影片《阿凡達》在片中普遍採用了CG技術,請問什麼是CG技術

CG是英語Computer Graphics的縮寫,指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它既包括技術也包括藝術,幾乎涵蓋了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的所有的視覺藝術創作活動,如平面設計、網頁設計、三維動畫、影視特效、多媒體技術,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建築設計等。現在CG的概念正在擴大,已經形成一個可觀的經濟產業,我們提到CG時,一般可以指以下四個主要領域:CG藝術與設計、游戲軟體、動畫、漫畫。

CG動畫指電腦製作動畫,就是電腦原先就製作好了的動畫,主機只需要播放就可以了。跟它相對應的是即時演算動畫,是一段程序需要主機進行計算才能播放出的動畫。一般來說,CG動畫的畫面要比即時演算的強上不少,佔用的空間也比即時演算的要少。但是CG動畫缺少變化性,無法即時更改動作。

❹ 電影里,4K、3D、IMAX這些概念到底什麼區別

文章轉自Hao4K影音

Hao4K影音:最新4K資源下載、4K播放下載教程、最新4K設備評測!

Hao4K專注4K家庭影音, 服務千萬家庭影音發燒友!


周末去看個電影相信現在是多數人的娛樂方式,但隨著影視技術的發達,電影院也越來越多「特色」,但你知道電影院里的3D/4D/IMAX/巨幕/杜比影院/全景聲/DTS:X 臨境音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嗎?不知道的還以往只是想騙你的錢……

先說結論在不考慮票價,只單純關注視聽享受的情況下,大概的建議如下:

第一梯隊:IMAX影廳和杜比影院--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首選激光IMAX,其次是普通數字IMAX;非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可以盡量選擇杜比影院。
第二梯隊:Real D 3D, 中國巨幕,LUXE巨幕。
第三梯隊:4K普通廳,杜比全景聲廳,DTS臨境音。
第四梯隊:普通廳,ScreenX,各種4D廳等。
不過,如果不是什麼大片或者什麼特別重要的電影,我還是覺得等4K出來後和家人一起看一樣爽歪歪,特別是家裡有家庭影院設備的在家看個4K UHD藍光原盤效果也不會比普通電影院差多少!

如果感興趣可以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比如,巨幕廳也很大,有的甚至比IMAX屏幕面積還要大,那需不需要多花那麼多錢去看IMAX?杜比為什麼還有「杜比影院」 和「杜比全景聲」兩種?DTS臨境音和杜比全景聲哪個更厲害?
畢竟現在電影都很推崇「沉浸感」,到底去看哪種才能獲得更為「沉浸」的視聽享受呢?


3D
首先大家最熟悉也最「頭疼」的就是3D版。因為很多影院在排片時只排3D版本,讓它成為了觀眾在購票時根本繞不開的選項。而且目前不管是搭配任何其他放映模式,都必須帶上3D眼鏡,很多人都覺得累贅。
普通3D的投影技術使用偏振光來製造出景深的幻覺,目的是為了讓觀賞更有沉浸感。但是亮度不足,畫面偏暗,重影,拖影等技術問題讓很多觀眾在觀賞普通3D版本時會感覺很不適。

因為種種原因,3D電影並不像最初推出時那樣,因為大家還有新鮮感而受歡迎,甚至成為了現在很多觀眾最排斥的一種觀影體驗,是不得已的選擇。去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報道也稱全球的3D票房同比下降了20%。
所以,如果大家希望觀賞到高質量的畫面,並且確實有其他選擇,那麼不用考慮,盡量不選普通3D版本就對了。


RealD 3D


RealD 3D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3D電影放映技術,在全球數字3D市場擁有80%以上的份額。
RealD其實就是加在放映機鏡頭前的一個玻璃,以及配套的眼鏡和金屬銀幕。但這樣的技術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比其他的3D系統更亮。
RealD 3D 技術使用了圓偏振光來產生立體圖像投影,可以讓觀眾能夠傾斜地觀看,而不會看到重影或圖像變暗,比普通3D的觀影感受要輕松很多。

IMAX

雖然IMAX技術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但IMAX和3D電影在全球的風靡要歸功於2009年的《阿凡達》,由於阿凡達是第一個全程運用IMAX+3D技術進行拍攝、製作和放映的,在當時確實讓影迷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
IMAX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擁有巨大的屏幕,除了畫面更大,對於一些有專門IMAX版本的電影,甚至還可以欣賞到多出標准DCP格式26%的畫幅。所以對於提供IMAX專屬片源的電影來說,IMAX畫幅就意味著能夠在畫面中看到更多圖信息。


1995年的《阿波羅13》是第一部進行IMAX DMR轉制的影片,而最先在製作階段就開始使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的電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並且隨後在《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中都一直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可謂是這種拍攝格式的最大擁躉者。

除了諾蘭的電影,《變形金剛》,《碟中諜》,《星際迷航》,《星球大戰》和《漫威系列》等很多好萊塢電影也使用了IMAX拍攝。

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也是目前為止公映的僅有全程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也就是說全程的畫幅都是打開的。


IMAX放映系統主要分為數字和膠片兩種。如今最普遍的就是數字這一類別下的普通數字IMAX(IMAX Xenon)和激光IMAX(IMAX with Laser)。而IMAX膠片有傳統數字IMAX放映不可比擬的寬容度和色彩范圍,並且可以呈現數字放映無法呈現的70mm膠片全畫幅。但是,相比之下膠片IMAX的放映設備造價昂貴,所以全球商用的膠片IMAX影院也很少。在一代IMAX激光放映系統推出之前,70mm的觀影體驗就變得十分難得。

《敦刻爾克》IMAX 70mm膠片,非IMAX70mm膠片,35mm膠片;IMAX激光,IMAX數字和普通數字非IMAX版本的比較
不過IMAX激光放映技術的推出讓IMAX重拾優勢。普通影廳放映的畫幅一般在2.35:1上下,IMAX數字可以達到1.9:1的畫幅,而IMAX激光技術則能呈現1.43:1的圖像,也就是說,可以全畫幅呈現70mm膠片的電影。

在70mm IMAX的模式下,外景的鏡頭更廣闊,更有史詩感,上下更大的畫幅能讓攝影師發揮出更有沖擊力的鏡頭,特別是在《敦刻爾克》中,和緊張局促的內景畫面形成對比。

但並不是所有的標注「激光IMAX」的影廳都支持1.43:1的畫幅,有一些雖然採用了新的激光放映系統,在畫質和音效上提升了質量,但是屏幕依舊是傳統IMAX的1.9:1。也就是說,如果專程為了看70mm膠片IMAX拍攝的電影,要當心有很多是不支持全畫幅的「激光IMAX」影廳,購票之前還是需要先研究一下。普通數字IMAX廳(IMAX Xenon)--屏幕比例為1.9:1
激光IMAX廳(IMAX with Laser)-- 屏幕比例為1.9:1(畫質和音效有所提升)
激光IMAX廳(IMAX with Laser) -- 屏幕比例為1.43:1(畫質和音效有所提升,可以放映70mm膠片IMAX版本的影片)
IMAX激光的亮度可以高出傳統IMAX數字50%,對比度可達到IMAX 70mm膠片的兩倍,並且在音響效果上也比之前都有所提升。特別是在觀看3D影片時,亮度不足和畫面拖影的問題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可以說是在視聽級別上,如今唯一有可能與下面提到的「杜比影院」抗衡的放映系統。
7月16日,IMAX官方還放出了2019年下半年國內的IMAX片單,大多集中在暑期檔,而目前也還有多部國產大片正在陸續確認當中,到時候大家可以盯准下手了。

杜比影院&杜比全景聲

帶有「杜比」字樣的影院的又分為杜比影院(Dolby Cinema)和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兩者的區別在於「杜比影院」可以完整支持「杜比視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聲」技術在內的多項電影」黑科技」,杜比全景聲影廳則沒有使用他家的「杜比視界」技術。
全世界范圍內的「杜比影院」目前也僅有100多家,主要分布在北美,中國和歐洲,而杜比全景聲影廳的數量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超過了4800個。
杜比影院使用的是雙4K激光投影儀,呈現的畫質與標准放映機,甚至與激光IMAX相比在數據上都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傳統影院標准放映機的對比度還是2000:1,IMAX和激光IMAX可以達到4000-8000:1,而杜比影院則可以達到1,000,000:1
「杜比視界」是目前我們在影院中能欣賞到的最清晰畫質。「高動態范圍」(High Dynamic Range) 意味著能夠呈現足夠明亮的亮部和足夠黑暗的暗部。

圖片包含的亮度信息越豐富,明暗和色彩表現也更生動。所以和傳統投影相比,杜比影院呈現的圖像就看起來就不會那麼模糊或者灰濛蒙的一片。


和真·IMAX相同的是,真正的「杜比視界」也需要專屬片源。也就是說要將該技術從影片製作的源頭就參與進去,最後再配合杜比視界的放映系統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因為「杜比視界」的技術,杜比影廳的3D觀影體驗也很好,呈現出的圖像比傳統的3D更明亮。除此之外,「杜比」這個品牌一直以來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賣點還在於音響系統,也就是「杜比全景聲」技術。杜比全景聲在普通影院的環繞音響設置上更進一步,提供了「超級環繞聲」系統,也就是說他們使用了更多的揚聲器,將觀眾完全環繞,不但在天花板上都會安置音箱和聲音感測器,甚至還能感受到來自座椅下方的低音效果。總之,杜比全景聲能夠製造更有層次感和方向感的聲音,整體的聲音質感讓人更有「身臨其境」的體驗。

同樣,如果想體驗完美的杜比全景聲效果,最好就是選擇在製作過程中就採用了杜比全景聲技術的電影,通常好萊塢引進的大片都有相應的該技術格式。不過,即便是非杜比專屬片源,杜比全景聲和杜比影院中的放映效果也會更好。

激光IMAX vs. 杜比影院

上面提到激光IMAX和杜比影院是目前公認的觀影感受最為頂級的兩種影院,如果正好所在的城市這兩種都有,他們之間應該如何選擇呢?
杜比影院在暗部細節、亮度曝光,以及黑色的純凈度都是碾壓式的存在,特別在夜景的部分這種優勢會更明顯,杜比全景聲「身臨其境」的效果也會錦上添花。同時因為技術新,影廳新,一般來講,杜比影院的廳也相對條件更好些。

但鑒於IMAX的絕對優勢,杜比影院不能支持IMAX專屬畫幅,所以在希望看到某部電影的IMAX全畫幅版本時,激光IMAX廳是絕對值得投資的選擇;如果無法買到激光IMAX,全畫幅的體驗在畫質和音效上都遜色不少的普通IMAX也是值得體驗的。
IMAX和杜比兩大巨頭各有優勢,但共同點是票價確實都不低。當然,除了這兩家,我們也還有其他價格更優惠的大熒幕和「身臨其境」的音效特色廳可以選擇。
中國巨幕

中國巨幕(CGS)是中國電影科研所和中影集團牽頭開發的巨幕電影放映系統。相對於IMAX的話,因為本身成本只有將近IMAX的十分之一,所以中國巨幕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票價比IMAX低廉很多。
因為主打巨幕特色,「中國巨幕」被不少人稱之為「山寨IMAX」。的確它在配置上缺乏像IMAX、杜比這樣,擁有一套嚴格的認證標准,比如一些高配置的中國巨幕影院觀影效果很好,屏幕更大,視聽效果甚至好於普通或者開放時間長的IMAX。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搜索「看IMAX還是中國巨幕?」這樣的問題時,一些地方的網友會給出「中國巨幕更亮,更震撼」的答案。但一些低配置「巨幕廳」可能就會差很多,特別是看3D影片時可能會暈上加暈。

總體來說,大部分的IMAX綜合體驗會比中國巨幕好,但是中國巨幕的高性價比讓很多觀眾把它當做是看巨幕的首選。


LUXE

LUXE是RealD在2013年推出的巨幕品牌。銀幕寬度最低標準是16米,至少是7.1聲道音響系統。LUXE不但採用了Real D 3D的技術,並且改善了之前金屬銀幕亮度不均勻的缺陷,其反光率據說高達92%,無論觀眾坐在影廳的哪個位置,亮度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都能清楚地看到畫面。

RealD系統為畫面帶來更高的亮度,銀幕亮度也比普通的高出許多
LUXE在屏幕大小和音響效果上均不如IMAX和杜比的優勢明顯,並且最大的硬傷也在於沒有專屬片源,目前對比以上兩個品牌並沒有絕對競爭力。但是LUXE的綜合視聽感受還是很好的,並且最重要的是票價親民,是日常觀影不錯的選擇。
DTS:X 臨境音

目前電影音效合成供應商主要有兩大巨頭,一個是杜比(Dobly) ,另一個則是DTS 。DTS:X中文叫「臨境音」,它是GDC與DTS公司在2015年共同推出的全新影院沉浸音效。它與杜比是兩種獨立標准,但都是關注於在聲音上製造「身臨其境」的效果。
不同的是,杜比全景聲在傳統的 5.1 或 7.1 聲道配置外,還要求有頂部的揚聲器,或是能夠將聲音發射到天花板上反射下來的設備,而 DTS:X 則堅持標準的環繞聲配置。
相對於杜比全景聲廳,DTS:X 的主要優勢還是體現在造價更低上,所以票價通常也會優惠一些。很多DTS:X 聲音系統會和中國巨幕廳搭配,效果也非常不錯。
ScreenX

雖然Screen X在2015年就落戶中國了,《移動迷宮》,《敦刻爾克》,《尋龍訣》等電影也都上映過「三屏」版本,但它被更多人關注還是在《波西米亞狂想曲》國內上映期間。因為片中高度還原了Live Aid現場20分鍾皇後樂隊的演出實況,在對於ScreenX能帶來更為震撼的音樂節「現場感」的期待驅動下,很多人即便在影院二刷三刷之後,也仍要再去體驗「三塊屏」的效果。

ScreenX由三塊屏幕組成,中間的主屏幕和兩側牆上的長條屏幕。

但它的一個小問題是,主屏幕與兩側的屏幕之間並不是無縫銜接的,中間會有一個黑條,看電影會有一點影響觀感。

看過的沉浸效果最好的ScreenX畫面應該是「堵車」戲,以司機的視角坐在車中,左右屏幕上都是兩側的車輛,身臨其境的煩躁感很到位。
可能正是因為ScreenX會有「封閉」的感覺,它帶來的「沉浸感」和弧形屏幕或者巨幕在觀感和心裡感受上都會有很大區別,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ScreenX更適合呈現上面提到的「堵車」或者「深海」之類的窒息感空間的原因。

4D

4D影廳是在提供3D效果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物理效果」,現在最常見的是4DX。除了伴隨畫面中人物動作的晃動和震動以外,更豐富的「特效」如吹風,煙霧,泡泡,水和雨水,甚至配合劇情模擬的氣味都能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感受到。

最早的一家4DX影廳出現在韓國首爾,現在4DX已經遍地開花。之前聽一個看《血戰鋼鋸嶺》而不小心買了4D場的朋友說,在看電影的時候被密集的晃、捶、噴水等效果折騰到中途放棄座位,之後跑到過道,坐在樓梯上看完了後半場電影。
還沒有體驗過4D院線片的我於是特意到網上搜了4DX的宣傳片,截幾張圖大家一起感受下……
親身體驗飛車。

不過我又發現,4DX功能介紹的這張圖上有一個「掃腿」看起來非常厲害,感覺如果是看一部恐怖片,這應該是非常值得一試的體驗。

❺ 3D電影的原理3D眼鏡的原理

立體視覺原理 由眼睛說起 為什麼普通的電影並不能給我們帶來震撼的3D立體感受呢?這得從我們心靈的「窗戶」——眼睛說起。 我們的兩隻眼睛一左一右相隔大概6厘米,這意味著假如當你我看著一位美女時,兩隻眼睛是從左右兩個視點分別觀看的。左眼看到美女的左側一點,右眼看到她的右側。當兩隻眼睛看到的美女同時在視網膜上成像時,左右兩面的印象合起來,就得到對她的立體感覺了。引起這種立體感覺的效應叫做「視覺位移」。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僅可以分辨出事物的高度、寬度、表面顏色和明暗程度,而且還可以判斷出物體離我們的遠近程度和物體之間的相隔距離。 盡管從誕生至今,出現了各種各樣越來越完美的立體電影技術,但其原理依然是建立在雙眼視覺的基礎之上的。 你只要用兩台攝影機模擬左右兩眼視線,分別拍攝兩條影片,然後將這兩條影片同時放映到銀幕上;放映時再採用必要的技術手段,使觀眾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圖像,右眼也只能看到右眼圖像。當兩幅圖像經過電影觀眾的大腦疊合後,他們就對銀幕畫面產生了立體縱深感,然後,你就可以不斷地聽到他們的大呼小叫了。 反觀普通電影中的畫面,不管他用了什麼高科技拍攝技術,但都是用「一隻眼睛」拍攝的,所以,立體感當然就差得遠。
3D電影帶來震撼立體感受 紅綠濾色透鏡早期立體電影的選擇 在立體電影中,對攝影和放映的左右眼畫面分像有許多種方法。例如:紅綠或紅藍眼鏡法、液晶開關眼鏡法和偏振光法等多種形式。 如果多年前你曾經去電影院感受過立體電影的新奇,是否還記得入場時領的那副一邊鏡片是紅色、一邊鏡片是綠色的眼鏡?雖然當時的電影製作技術沒有現在高明,眼鏡也有些簡陋,但是我們依然會被撲面而來的怪獸嚇出一身大汗。 如果分別用過紅筆和綠筆在一張白紙上寫字,透過紅色鏡片後,白紙也變成了紅色,眼睛就看不到紅色筆寫下的字,但是可以看到綠筆寫下的字;同理,當我們透過綠色鏡片看這張白紙當然就看不到綠字,只能看到紅筆的字跡。這樣,通過這幅紅綠眼鏡的過濾處理,兩隻眼睛各自就看到了,事先由兩部攝影機拍攝的不太一樣的畫面,最終兩幅畫面的疊加就形成了立體視覺。 現在在一些音像店或者網上,你能夠找到這種類型的電影,配合隨電影附贈的紅綠濾色眼鏡,在家裡就能看到立體電影,當然效果會比現在電影院里差一些。 偏光立體電影 應用最廣泛的分像方法 目前,在立體電影中應用最廣泛的還是偏振光法分像的方法,一般稱其為偏光立體電影。 請大家想像這樣一幅畫面,有一個人拿著一根繩子橫著抖動,那麼這段抖動的繩子只能穿過橫著的柵欄;如果他豎著抖動繩子,那麼這段繩子就只能穿過他面前豎著的柵欄。光的本質是波,把光看成那段抖動的繩子會很好的幫你理解偏振光的原理。 光線按其偏振特性,可以分成自然光和偏振光兩種。自然光的振動方向是在垂直於其傳播方向的平面內各個方向是均等的。偏振光的則只在振動面的一個固定的方向上振動。 只要在自然光的光路上插入一塊偏振片,偏振片只允許和其偏振方向一致的那一部分光波通過,這個偏振片就好比我們之前說到的柵欄;當該偏振光進入偏振軸垂直於第一塊的偏振片時(好比另一個柵欄),通過第一塊偏振片的偏振光就會受到阻擋,不能通過。 在放映立體電影時,左右眼畫面的光束分別通過放映機兩塊偏振軸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後,變成兩束偏振光。觀眾戴的偏光眼鏡,左右兩鏡片上的偏振片與左右放映機上的偏振片偏振軸相同。當觀眾不戴偏光眼鏡時,可以在銀幕上同時看到左右眼兩個畫面。戴上偏光眼鏡後,左眼就只能看到左眼畫面,右眼也只能看到右眼畫面,從而實現了左右眼畫面分像。
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 各大影院正流行 2005年,美國NuVision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了XpanD/NuVision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系統。XpanD/NuVision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系統除一台數字電影放映機外,還包括了3D電影同步分配模塊和3D電影紅外發射器,觀眾則需佩戴3D電影主動式液晶同步開關眼鏡。 3D電影同步分配模塊需安裝在放映機上,最多可以為四個紅外發射器提供動力和同步信號,它還監測發射器的性能和提供准備信號,以便即使在不使用放映機的情況下也能安裝和測試紅外發射器。 紅外發射器架設在放映窗口或影廳後牆上,指向銀幕,負責發射940nm的紅外信號,使液晶眼鏡的切換與放映機實現同步。一台發射器最多可以覆蓋250—300個座位。觀眾配戴液晶同步眼鏡後,左眼將只能看到放映電影的左眼影像,右眼將只能看到放映電影的右眼影像,從而獲得3D的體驗。 XpanD/NuVision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系統使用單機放映和普通銀幕,因而適合普通數字影院的改裝,但液晶同步眼鏡價格昂貴。

❻ 美國的3d動漫電影為什麼都那麼精彩

那是因為美國在電影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他們是最早研發出三維動畫的。美國電影在娛樂領域具有無法可比擬的地位和強大的發行策劃能力,美國創造了無數的經典動畫片。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電影就是在美國製作並上映的。從那以後,電腦上的特級技術迅速的進入,便融入到了動畫創作領域。

就像《玩具總動員》耗資上億美元,但是上映以後也獲得非常大的成效和好評!可以這樣說美國的動畫片都是耗費了巨大的資金和人力還有時間,但是每一次的電影都不會讓我們失望,但是它們在上映中的時候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回報和高額的市場利潤,這種局面的開創和美國動漫產業的商務化的運營是分不開的。

❼ 美國的3D立體電影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

簡單的說不是軟體製作的。
3d立體電影原理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投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3d立體電影製作形式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3d立體電影拍攝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特定的夾角來拍攝。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3d立體電影放映
兩台投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❽ 立體電影是怎麼回事

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大腦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3D電影,通常是用兩個鏡頭從不同方向同時拍攝,然後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並將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在觀看立體電影時,觀眾要戴上一副特製的眼鏡,這副眼鏡就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這樣,從銀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體感。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一部《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1983年的3D版《大白鯊3》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此後,3D電影陷入沉寂。直到2004年,第一部IMAX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IMAX3D銀幕只有75塊,但就是這75塊IMAX3D銀幕,卻獲得總票房的30%。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也讓卡梅隆在2004年就提出3D時代即將到來的說法。如今,3D電影依然沒有發展到可以裸眼觀看的地步,加上急功近利的電影公司大量投放「偽3D」電影,最近一波3D電影熱潮也已開始消退。針對北美電影市場的統計顯示,2009年《阿凡達》上映時,3D票房佔全部票房的85%,到2010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比例仍高達70%。然而進入2011年,兩大暑期檔重磅電影《加勒比海盜:驚濤怪浪》和《功夫熊貓2》上映時,盡管影院已經盡可能多安排了3D場次,但3D銀幕貢獻的票房比例仍銳減到45%;《賽車總動員2》的3D票房則只有總票房的37%左右,遠低於此前預估的55%到65%。在2009年的影壇誕生了一部革命性的電影,那就是《阿凡達》。這部3D大片創世紀的變革,足以跟彩色影片取代黑白影片的里程碑相媲美。12月10日,《阿凡達》登陸北美,成為有史以來最具野心的3D電影。而RealD 3D新技術則成為這部3D電影成功的關鍵,可謂開啟了3D電影的新紀元。RealD公司憑藉此片盤活上下游,拉動了整個產業的提升。全球3D技術的領頭羊在影院、家庭和專業設施里三管齊下,打造了全球最大的3D平台,提供了超值的觀影體驗。如今,全球3D電影平台共包括9500塊屏幕,其中RealD 3D跟全球48個國家的300個贊助商共同運營了4800屏幕。從《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聖誕頌歌》、《怪獸大戰外星人》到卡梅隆的巨制《阿凡達》,在3D電影領域耕耘30年的美國品牌RealD的3D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不但電影成為院線的頭號得分手,而且還成為了廠商巴望合作的香餑餑。據外媒報道,為了讓潘多拉星球栩栩如生,卡梅隆跟眾多生物學家甚至出了一本書——《潘多拉生物網路全書》,條分縷析、綱舉目張地將各種生物的進化和來龍去脈。同時,卡梅隆還使用三個殺手鐧,分別是虛擬攝像技術、表情抓取,和聯合數字立體攝影機(fusion camera system)。表情抓取的方法跟動作抓取類似,但是更加細膩、難度也更大,導演卡梅隆特意在洛杉磯的Playa Vista建造了5倍於一般表演抓取工作室的大舞台(the volume),安裝了120個固定攝像頭,全形度抓取演員表情的全部信息;扮演納威人的演員同時佩戴一個特製的帽子,一部微型DV詳細記錄所有的面部特寫。然後,將95%的面部表情信息傳輸到數碼虛擬人物身上,於是呈現出栩栩如生的外星人效果,觀眾幾乎是真假難辨。而早在《阿凡達》之前,拍攝於1997年的《深淵幽靈》是詹姆斯·卡梅隆拍攝的第一部3D電影,該片採用了數字攝影等先進技術,為3D電影開辟出了一條新路。卡梅隆本人參與了3D攝影機的設計,拍攝使用的是索尼生產的HDW-F900高清數字攝影機。兩台攝影機並排,鏡頭之間的距離與人的眼睛相仿——約69毫米,這需要對機器進行改裝。於是工作人員在拆除掉一些部件後把兩部攝影機合為一體,取名為「3-DP 攝影機」,這也是詹姆斯·卡梅隆用來拍攝3D立體版《阿凡達》的攝影機。

閱讀全文

與美國3d電影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學生電影節2018頒獎典禮 瀏覽:887
韓國電影穩穩 瀏覽:956
dc的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377
東南亞經典愛情電影戰爭 瀏覽:850
蹦蹦兔大電影 瀏覽:604
2016感人電影國產 瀏覽:439
中國革命抗日題材電影觀後感 瀏覽:531
美國電影蚯蚓校園暴力 瀏覽:959
國際聯合特種訓練電影 瀏覽:488
高顏值的歐美裸體愛情電影 瀏覽:478
美國電影關於超能力的 瀏覽:866
印度電影法醫追凶影評 瀏覽:532
泡妞電影推薦 瀏覽:479
美國必看玄幻電影排行榜 瀏覽:145
國外電影經典片段超清 瀏覽:989
第一次微電影彩虹六部曲 瀏覽:791
好看國產愛情動漫電影 瀏覽:843
2017年上映的電影國產電影 瀏覽:611
大尺度韓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560
龍卡15元看電影2018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