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專利權

美國電影專利權

發布時間:2022-06-20 06:03:15

美國電影的發展歷史

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沒有什麼歷史底蘊,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而這些在其電影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這些都是很多其他國家電影所不具備的。包容這一點尤其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電影《硫磺島來信》,能從侵略者和敵人的角度來表現戰爭,發掘敵人身上的閃光點與無奈,在全球恐怕沒有多少國家能做到。因而美國電影一直引領著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 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這些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當時的產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鮑特,E.S.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來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電影收益高,競爭激烈。自1897年開始,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該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並與電影膠片專營者之一的伊斯曼柯達公司達成協議:只有專利公司成員組織方能購買伊斯曼膠片。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
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磯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遠離專利公司的控制,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格里菲斯此時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於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他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塞納-馬恩省特,M.、璧克馥,M.和吉許,L.姐妹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也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勃興。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湧入歐洲市場。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電影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❷ 劇本,打工,愛情,事業,破產,離婚,東山再起

20世紀20年代左右開始的經典好萊塢時代,基於五大製片廠和三小製片廠
「五大」:二十世紀福克斯、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雷電華
「三小」:環球、聯美、哥倫比亞

電影作為工業
美國電影的代名詞。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郊外的好萊塢,原是一個小村莊。20世紀初,為逃避東部電影專利控制的製片商們,紛紛來到此地拍片,逐漸形成了一個電影中心。由於格里菲斯、卓別林等電影為美國電影贏得了世界性聲譽,也由於華爾街大財團的插手,好萊塢電影城迅速興起。資本雄厚,產量巨大,使美國電影在30、40 年代在世界電影場獲得了霸主地位。此後迄今,好萊塢便成為美國電影的代名詞。 
一、麥克·塞納特:製片廠制度的創始人。
年,在賭場老闆支持下,創立啟斯東製片廠。
- 專門的編劇部門:出主意者、劇本會議、噱頭部。
- 演員班子固定,根據外形和演技歸入類型模式,如警長、、模特、啟斯東和女郎。
- 製片人專權。著名的浴盆。啟斯東是傳送帶式製片廠的最早雛形。它強調集體智慧和細密分工,制
片人決定一切。

 1,大而全的壟斷性企業。 年時,美國電影制發放有1萬多家。
電影專利的成立:由美國東部七個製片商愛迪生、維他格拉夫、比沃格拉夫、愛賽耐、山裡格、劉賓、卡勒姆,和兩個法國製片商梅里愛、百代,以及發行商克萊恩聯合組成。
專利權戰爭:製片商為逃避專利的干涉,紛紛向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轉移。戰爭以 年代中期電影專利的失敗告終。
 年開始,華爾街大財團插手電筒影業。出現第一家壟斷性派拉蒙。20年代中期開始,兼並風浪興起,最後剩下 「八大」: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環球、聯美、哥倫比亞。前5家為制發放,後3家為製片。取代法國電影,稱霸全球。作為電影王國:規模巨大,巨大的攝影棚,廣闊的外景地,巨大的牧場,以及專門的藝術、技術隊伍。
2,製片廠內部分工細密個人作用消解於集體合作之中。編劇部門提出意圖,結構主要情節,添加次要情節,寫對話,加噱頭,各種專家主持其事。導演部門有主要導演和負責類型場面的各種助理導演:戰爭、舞、競爭等。演員被分成許多類型,扮演各種類型人物。攝影、錄音、道具、服裝等部門也各司其職。在好萊塢,除極少數導演外,任何導演斗都不能從頭到尾參與影片。製片人多是歐洲,文化水平不高,然而長袖善舞,知道迎合觀眾心理。製片人可以改動情節,決定演員陣容,審看取捨。製片廠風格淹沒個人風格:米高梅浪漫豪華(《亂世佳人》),派拉蒙一派歐洲格調,環球擅長恐怖片,共和專搞西部片,華納贏得注意真實的名聲。
4,明星制度
原因:電影技術和觀眾興趣是電影藝術生存的條件。為避免以上兩個可變因素的破壞性影響,製片人便明星偶像,讓觀眾根據明星陣容票。年前後,電影演員還是一種不光彩的職業。好萊塢第一個明星的誕生。年,環球老闆卡爾·萊默爾第一個打破現狀,破格給「比沃格拉夫女郎」 弗洛倫斯·勞倫斯更高片酬和署名權。明星制度建立。明星制度是人為出來的東西。不需要高深演技,只需要鏡前魅力和類型角色所需要的外形和氣質。一個演員一生被限定於一種類型之內。例如,瑪麗·碧克馥- 飄零弱女;嘉寶-神秘莫測;約翰·韋恩 - 西部牛仔;亨弗萊·鮑嘉- ;凱瑟琳·赫本-賢良淑女;此外還有浪子型、型…… 明星生活在夢幻般不真實的生活中。專業分工、傳送帶式的製片廠制度,與強調個人化創作的歐洲寫實主義大不相同。好萊塢成為吞噬人才的地方,個人化創作與技術主義之間的沖突於此可見。
但是,在30、40年代,好萊塢也確為有才華的導演提供了理想條件,使他們生產出一大批具有進步思想和藝術價值的優秀影片。(二、參閱《禁止放映-- 好萊塢禁片史實錄》,邵牧君著,中國電影出版社年版。)

大電影機構:
1,,好萊塢作為美國影都的誕生年。原為紐約小放映。,老闆洛伊下米特洛電影,經營製片和發行。,洛伊與塞繆爾·高德溫、路易·梅耶合組「米高梅」。路易·梅耶為製片部經理,到好萊塢建造先進的製片廠。洛伊坐鎮紐約,控制著這個集制發放於一體的電影王國。梅耶有「好萊塢君主」 之稱。來自,家貧,入境時無名無生日。在其領導下,米高梅成為豪華巨片和優質影片的同義詞。總管塔爾堡精明強干,羅織了大批明星。洛伊死後,梅耶聽命於尼古拉斯·興克。塔爾堡對電影質量有一個名言:「一個好片子必須觸動觀眾的這兒(指指腦袋),和這兒(指指心口),和這兒(指指)」。真知灼見,人格結構理、情、欲三層面。如《亂世佳人》、《泰坦尼克》、《西雅圖夜未眠》。
2,派拉蒙紐約發軔。創辦人阿道夫·楚科爾來自匈牙利, 辦了鎳幣影院, 有一小院線和一個部,稱「名演員」。,與傑西·拉斯基、塞繆爾·高德溫、西席·地密爾合組派拉蒙。運行模式- 「垂直壟斷」,制發放一條龍。好萊塢第一個全城控管的。營銷模式--「成批訂購」,想購名角影片,則要搭配別的。「盲目訂購」--根據一句承諾訂購。意外引起了各州電檢官員和聯邦的不滿,認為有強迫放映商上映 「不道德」影片之嫌。,聯邦以違反反壟斷法為由,肢解了該,打破了一條龍壟斷。20年代末,派拉蒙已有 座電影院,其中許多是電影宮。每年拍片百部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電影王國。
3,20世紀福克斯也是紐約街頭鎳幣影院起家。老闆威廉·福斯是來自匈牙利的猶太人。為保片源,辦了發行。但愛迪生電影電影專利揚言擠垮他時,他辦了製片廠。,移師好萊塢. 先期獨資經營,與眾不同。為競爭巨額貸款,辦了多座電影院,其中有最豪華的福斯電影院(舊金山)和洛克西電影宮(紐約)。車禍,倒閉東山再起,與達里爾·柴納克聯手組建了20 世紀福克斯。
4,華納兄弟華納四兄弟傳奇創業史。,修鞋鋪老闆本·華納用美元了個鎳幣影院。老四傑克出任總經理。已在匹茲堡和諾福克各有了發行。移師好萊塢,業務重點由東向西轉移。傑克決定打進製片領域。胡亂改造了《我在德國的四年》,了廢棄「谷倉」作攝影棚。隨著狗明星零丁丁主演的《北方的起源》大獲成功,規模迅速擴大。維塔格拉夫,發展過快,頻臨破產。為解危機,老四決定進軍有聲片。 世界電影史第一部有聲片《爵士王》問世,華納兄弟一舉扭虧為盈。華納兄弟隨後成為擁有一流製片基地和 多座影院的電影業巨擘。跟隨狗明星一起走紅的,還有眾多明星,其中有唐納德·里根。
5,雷電華 年成立。製片廠首腦喬治·謝弗。成立最晚,實力不弱。後台是洛克菲勒旗下美國無線電。前身是院線,後建立了好萊塢五大攝影棚之一的雷電華攝影棚。奉行低成本電影和利用合同演員。為轟動效應,啟用奧遜·威爾斯拍攝了《公民凱恩》,諷刺了報業大王赫斯特。梅耶曾想毀滅這部電影。商業一敗塗地。雷電華被飛機大王霍華德·休斯。
6,環球卡爾·萊默爾在芝加哥以鎳幣影院起家。後打進製片業。,在好萊塢下 公頃的牧場,創辦巨大製片廠,定名為「環球城」。塑造了好萊塢第一個電影明星。啟用鄰居歐文·塔爾堡作製片總管。歐文·塔爾堡的座右銘: 「1,永遠不把一個人的意見視為定論;2,永遠不認為自己的意見無懈可擊;3,永遠不指望別人的幫助,得靠自己」。塔爾堡後被梅耶挖走。
7,哥倫比亞 由柯恩兄弟(哈里和傑克)創建。看家明星是弗蘭克·卡普拉。30年代開始了大規模挖角活動。沒有制發放的垂直運作系統,但也在紐約設有一個發行影片的機構。
8,聯美與上述有所不同。 由查理·卓別林、瑪麗·壁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里菲斯創建。最初目的只是發行這幾個藝術家自己主演或導演的影片,扶植的優質影片。開始沒有自己的製片廠和放映網。 約瑟夫·興克接任總管,建立院線,與著名製片人合作。後格里菲斯離開,卓別林和璧克馥也掉股份。藝術家辦的自己的佳話徹底結束。

時至今日,雷電華被、聯美倒閉、米高梅倒閉,早期製片廠也已經多次換血
下面介紹一些新製片廠、工作室

新線電影
新線是年就成立的一家製片發行,以面對美國高校發行歐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為主,年進入製片業,投資拍攝低成本恐怖片。 年通過向FOX購其不敢發行的香港嘉禾電影《者神龜》並大獲成功後,成為有廣泛影響的電影發行。年新線被電視巨頭特納,因特納控股時代華納,因此新線隨即被並入時代華納集團,但新線的原總裁謝伊當年在被特納時仍持有新線主要股權,並且享有的自主經營權,所以新線目前雖然同屬時代華納集團,但其電影經營與集團內部的其他電影並無相關。
影片:黑暗物質、黃金羅盤 The Golden Compass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在瘟疫蔓延時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火星的孩子/火星來的孩子 Martian Child

迪士尼
迪士尼全稱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在香港和地區的譯法有不同,見下),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主要業務包括娛樂節目,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路。石電影,Mirax電影,好萊塢電影(名),博偉音像製品,ESPN體育,ABC電視網都是其齊下的(品牌)

夢工廠
夢工廠(DreamWorks SKG)是美國排名前十位的一家電影洗印、和發行,同時也是一家電視游戲,電視節目。參與的或發行電影在北美票方面,有2部過4億,5部過3億。在短短十多年中,超過30部電影過億。曾出品過經典動畫《史萊克》,《馬達加斯加》,《馴龍記》,《功夫熊貓》等,在真人電影方面,出品過《美麗心靈》《美國麗人》《角鬥士》《拯救大兵瑞恩》《追夢女郎》等優秀電影,同時也出品過《變形金剛》《逃出克隆島》等商業大作

皮克斯
皮克斯動畫工廠,年史蒂夫·喬布斯了喬治·盧卡斯的電腦動畫部,成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皮克斯的技術一直領先於業界,其自行的 RenderMan 在許多電影中出盡了風頭。年,皮克斯被迪士尼,成為子的一員。皮克斯已經獲得七次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榮譽。

此外
歐洲國家電影也十分發達,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典、波蘭、捷克等,都是電影大國,但近年來歐洲電影業被美國好萊塢侵蝕嚴重,已經沒有昔日的光輝
日本的電影工業也是十分發達的,老製片廠松竹、日活等都有過大量佳片,印度的寶萊塢在本國內自成一體,十分成熟
欲了解這方面詳細知識,可以閱讀喬治·薩杜爾的《世界電影史》

❸ 電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影是1872年發明的。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

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

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

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

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3)美國電影專利權擴展閱讀:

電影的發展歷程

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了「囚車」的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

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

1897年,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在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

至1912年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M.塞納特、M.壁克馥和吉許姐妹等。

❹ 電影或電視劇的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影視作品涉及的著作權:包括了其中的:

1、文字作品;

2、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3、美術、建築作品;

4、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

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特徵

一、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不是思想、情感本身

二、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

三、該表現形式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范疇

(4)美國電影專利權擴展閱讀:

歸屬原則

著作權屬於作者,著作權法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符合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3款規定情形,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1、合作作品

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2、匯編作品

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3、委託作品

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4、視聽作品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5、職務作品

一般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特殊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著作權由單位完整地享有。

6、計算機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人指依法享有軟體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軟體著作權自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

❺ 電影 的專利權是屬於誰的

你是指電影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是指電影作品本身?

如果你將電影技術作為一項專利的話,由於專利權有時間限制,所以目前電影肯定不能算做一項專利了,因為它很早就進入公有領域了,為全社會的財富

如果你是指某一部電影作品的話,那就不應屬專利權范圍,而是屬著作權(著作權和專利權以及商標權統稱為知識產權)。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五條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❻ 電影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它有哪些由來

形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❼ 好萊塢是怎麼回事

好萊塢位於美利堅合眾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市的西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電影城市。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市區面積1204.4平方公里,人口348.6萬(1990),黑人和墨西哥合眾國人約占總人口的17%和15%,約1/3居民講西班牙語。大市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僅次於紐約大市區。 城市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開闊盆地中,除局部為丘陵外,地面平衍,平均海拔84米;東北和東南面是聖加布列爾山和聖安娜山,森林茂密。氣候溫和宜人,1月平均氣溫13.7℃,7月23.4℃;多晴朗天氣,年降水量僅357毫米,以冬雨為主。最初為住宅區,1887年由製片廠主威爾科克斯以其夫人名字取名為好萊塢。1910年成為洛杉磯的一個區。因這里多晴日,二十世紀初電影業自東部向此地集中,三十年代為最盛,美國大部分影片出自該地。直至今天,隨著電視的普及,好萊塢始終是世界影視業的中心,聚集著美國六百多家影視公司,常被用作美國影視業的代稱。旅遊地。

原為印第安人牧區村落。1781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鎮。1822年起由墨西哥管轄。1846年美、墨戰爭後歸屬美利堅合眾國。1850年設市。城市在美利堅合眾國向西部移民開發過程中逐步發展。19世紀70-80年代,橫貫大陸的南太平洋鐵路和連接中西部的聖菲鐵路先後通達,加以附近地區石油資源的發現和開發,使城市獲得較快發展。20世紀初,通過長距離管道引水,解決了城市的供水問題,城郊農業興旺;人工港的建成,巴拿馬運河的通航和好萊塢電影業的興起,加速了城市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現代工業倔起,商業、金融業和旅遊業繁榮,移民激增,城區不斷向四周擴展,成為美利堅合眾國新興的特大城市。

好萊塢街道的路面上刻有很多明星的名字,以及這些明星們曾有過的夢想。

好萊塢的商業團體從1950年起開始為這些明星建立此名人堂。現在,這個地方已做宣傳之用,出新片或新專輯的明星們都會在這舉行宣傳活動。這里是好萊塢的象徵,每年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往。

日落台

日落台一條商業街,它距離市中心1小時車程,位於Sunset出口和Fairfax大街附近。

這條街地處西好萊塢,時髦的服裝店,飯館及咖啡廳鱗次櫛比。而一到晚上,這里又是另外一番景像,各種夜總會,迪廳吸引了成群結隊的年輕人來到這繁華的霓虹燈下。在這條街,你能見到很多的好萊塢明星,但各個營業場所離得比較遠,你有必要打的或借一輛車前往。

Sunset Plaza位於離日落,一區半的地方,這里有很多飯館和時裝店,是一個繁華的貿易街。這里不僅有高級商店,還有一些價格適當的咖啡廳和冰淇淋店。而且就是在街旁的小桌上,你也可以享受一頓美味的午餐。

Frederick's

這條繁華的街上有一個醒目的黃顏色建築,那就是全美最有名的Frederick's。店員不僅有年輕貌美的小姐,還有中年婦女,這里的顧客也並不局限於少數階層。雖然會有些文化人因看不慣那些刺眼的內衣裝而不光顧此店,但這的確擁有全美獨有的設計和尺寸,還是頗受歡迎。

好萊塢野外劇場

建於1922年的這個圓形劇場位於好萊塢北端,是一個百色的演唱會專用場所,你經常都會在電視或電影看到這個圓形劇場,甲克蟲樂隊也曾在此演奏。

每年7月初到9月初這里有一個野外音樂會,由洛杉磯樂團和好萊塢野外劇場交響樂團共同演奏。到了周五和周六,你還可以在這盡情欣賞電影音樂,流行音樂以及爵士音樂等多種音樂的演出。

在棒球賽季中舉行的4場焰火晚會也很是受人歡迎。所以在焰火晚會期間去這個地方不失為一個明智選擇,但需要提前一個月預訂訂票。演唱會一般在晚上8:30開始,這時天上已是繁星閃爍。如果沒有演唱會,你可以免費進入,並在此享受一頓野餐。

"好萊塢"大標志

這兒一個字的高度就達13.7米,是洛杉磯有名的建築物,經常可以在電影電視上看到它的身影。原來這是為發展好萊塢地區而修建的。1960年,當 Hollywood Land變為Hollywood時,這個標志就成了好萊塢的象徵物不得不提的是,1932年一個新女演員因經受不起失敗的打擊,曾在這個標志的"D"字上墜崖自殺。現在禁止接近這個標志,你只能在天文台上通過望遠鏡進行攝影

派拉蒙電影城

卓越(派拉蒙)電影公司所擁有的這個好萊塢僅存的片場位於Melrose大街上。

這里有為一般人提供的游覽路線。這條路線需時兩個小時,你無需預訂門票,只要在Gower街上的入口處購得門票按指定時間進行參觀即可。15人左右為一個參觀組,10歲以下兒童不能進入。

由於片場並不大,所以採取步行參觀的方式。通過導游的介紹,你可以看到很多電影里曾看到過的背景裝置,例如電影(Forest Jump)中的長椅子。這里到處貼有公司摩下明星的照片,以及他們的電影學術辦會獎以及艾美獎。如果你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目睹明星們拍片的場面。

這擁有先進的TV洞鞋,錄音室多32個操縱室採用先進電影技術,可以為電影配上生動一逼真的電影原聲。派拉蒙的預映室耗資巨大,在好萊塢數一數二,這里向人們展示著派拉蒙的電影史和電影精典回放。最後你可以去一下派拉蒙的禮品店,這里有印有派拉蒙標志的各種帽子,T-Shirt,名片紀念品,任你選購。

美利堅合眾國西部最大的工業中心,製造業產值約佔加利福尼亞州的二分之一,居全國第三位。重化工業發達。飛機製造業居突出地位,大市區1.6萬余家工廠企業中,約有2000家從事飛機及其零部件製造;美利堅合眾國三大飛機製造公司中的洛克希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分設在市區北面的伯班克和西岸的聖莫尼卡。其次是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及電子儀表、鋼鐵、汽車、造船、化學、橡膠等工業部門。輕工業以服裝、食品、印刷等為主,罐頭食品、女式服裝和運動服生產馳名於世。工業分布比較分散。大型飛機製造廠建在市區西北和南部;聖佩德羅灣沿岸的長灘是以煉油、造船等為主的綜合性重化工業區;市區以東為輕紡工業區,南郊為電子儀表工業區;東部為鋼鐵工業區,並有不少大型發電廠。市區西北的好萊塢集中600多家電影和電視製片廠。城郊農業發達,盛產蔬菜、柑類水果及乳、蛋、肉類等畜產品。商業和金融、保險業集中大市區從業人員的29%,銀行、儲蓄和信貸機構、保險公司等遍及全市。批發、零售額僅次於紐約和芝加哥。

好萊塢是當今聞名於世的電影名城。但鮮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卻是與電影毫無關系的兩個人。

100多年前,好萊塢還是美利堅合眾國加州地圖上一片空曠的田野。已年屆50,因在堪薩斯州做房產生意而成為巨富的威爾科克斯先生,在一次去西部旅行的火車上巧遇上了芳齡21歲的黛依達。兩人一見鍾情,很快結成連理,隨後移居洛杉磯。

1887年2月的一個假日,夫婦倆前往郊外踏青,威爾科克斯夫人一眼愛上了一片長滿無花果樹的肥沃土地,想在此「安營紮寨」。對嬌妻寵愛有加的威爾科克斯先生立馬掏錢買了這塊面積120畝的土地。這塊滿眼的無花果樹,黛依達似視而不見,偏偏取名為Hollywood,英語意為「冬青樹林」。原來,威爾科克斯夫人的老家在伊利諾伊州,在那裡她曾擁有一座四周環繞冬青樹林的庄園。在她移居美利堅合眾國西部同丈夫共築愛巢時,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16年後,當這里變為市的時候,參加投票的177位有選舉權的居民一致贊同以「冬青樹林」作為市名。以後的10年裡,電影業迅速而蓬勃地發展起來。好萊塢陽光明媚、依山傍水,既有草原,又有沙丘,溫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和優越的地理條件,是進行電影創作的理想環境。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從影人員。

除自然條件外,在主觀原因方面,好萊塢成名的最主要因素是來自發明大師愛迪生所創辦的電影托拉斯公司的強大壓力。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家。他在電影器材方面也有許多的發明設計革新,並擁有相應的專利權。1897年至1918年,愛迪生在美國挑起電影專利權之爭,和眾多電影製造商對簿公堂。同時,他看準了電影事業的發展遠景,利用手中的電影器材王牌,將當時在美國東部的九大電影公司合並成為他的電影專利公司,由此控制了電影市場。那些不甘從命的製片人,紛紛尋找新的出路,以擺脫愛迪生的壟斷,另起爐灶。這時候,在愛迪生成立電影專利公司之前已到好萊塢拍片的一家小製片廠(長老電影公司)提供了好萊塢的信息。這家原在美國東部新澤西州的電影廠,在好萊塢廉價租得廠房,快速地拍出了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她的印第安英雄》,這部片子給好萊塢擴大了知名度,那些欲尋自己出路的電影製片人,為好萊塢優越的自然外景和發達的交通條件所吸引,紛紛來到好萊塢開創基業。愛迪生的死對頭卡爾·雷穆也在好萊塢大興土木,並創建了環球公司,成為新的影業大王。與此相反,作為好萊塢催生劑的愛迪生的電影專利公司,僅僅風光了10年,就被美國法庭宣判為非法的托拉斯而破產倒閉。

1907年,導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帶領他的攝制組來到洛杉磯,拍攝《基督山伯爵》。他們發現,這里明媚的自然風光、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氣候是拍攝電影的天然場所。

從1909年開始,著名的製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萊塢以天然背景拍攝了好幾部影片。

1911年10月,一批從新澤西來的電影工作者在當地以為攝影師的帶領下,來到一家叫布朗杜的小客棧,他們將租到的客棧改裝成一家電影公司的樣子。這樣,他們創建了好萊塢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

1912年起,許多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落戶,著名的電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簡稱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雷電華公司(Radio�Keith�Orpheum,簡稱RKO)、環球公司(Universal)、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 Pictures)。

如今,好萊塢在美利堅合眾國文化中已經具有了重大的象徵意義。可以說,好萊塢的發展史就是美利堅合眾國電影的發展史。好萊塢生產的影片不僅滿足美利堅合眾國電影市場的需要,還出口到世界各地,不僅輸出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文化,更為好萊塢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一次只回答一個問題,呵呵......

❽ 關於美國電影發展史

美國電影發展史:

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沒有什麼歷史底蘊,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而這些在其電影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這些都是很多其他國家電影所不具備的。

包容這一點尤其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電影《硫磺島來信》,能從侵略者和敵人的角度來表現戰爭,發掘敵人身上的閃光點與無奈,在全球恐怕沒有多少國家能做到。因而美國電影一直引領著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

這些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當時的產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鮑特,E.S.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意發展為一門藝術。

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來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電影收益高,競爭激烈。自1897年開始,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

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該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並與電影膠片專營者之一的伊斯曼柯達公司達成協議:只有專利公司成員組織方能購買伊斯曼膠片。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

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磯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遠離專利公司的控制,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

格里菲斯此時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於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他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塞納-馬恩省特,M.、璧克馥,M.和吉許,L.姐妹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也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勃興。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湧入歐洲市場。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電影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美國電影風格:

1、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重視個人成就、崇拜個人奮斗,講究個人價值最大程度地實現。

美國電影是灌輸個人主義的主要工具,從《蜘蛛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們」一次次讓美國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來到地球是「為了美國式的真理和正義」,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認同美國具有拯救並主導世界強權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國電影很注重鏡頭和敘述場景的精雕細琢,自由女神像、星條旗、曼哈頓街道都是時常出現的鏡頭。

無論是現代科技製作出來的震撼鏡頭,還是藝術浪漫的日常生活場景的展示,都會激起一部分觀眾對美國的嚮往。

3、美國電影善於將精神內核和商業外殼有機結合,價值觀傾向被包裝在具有強烈視聽效果的表層結構之下。

美國影視產業不僅為美國帶來巨額經濟利益,帶動了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推銷了美國的價值理念,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國家形象傳播的「美國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態」。

❾ 好萊塢的「專利權之戰」爆發於哪一年。

1909年1月1日
1909年1月1日,美國七家電影製片公司(愛迪生、維他格拉夫、比沃格拉夫、愛賽耐、山力格、劉賓、卡勒姆)兩家法國電影製片公司(百代、梅里愛)聯合組成了電影專利公司,他們從各種電影技術發明者那裡取得了十六種專利權,還從唯一能生產膠片的柯達公司取得了膠片的專買權,還以此為武器,開始了對電影經濟的全面控制;他們要求全美每家影院必須每周必須交納五美元的貢金,發行商每年必去要繳納五千美元的租金,而獨立製片商沒有經過電影專利公司的同意與特許,要拍一部片子幾乎是天方夜譚電影專利公司的強大壓力迫使大多數製片商、發行商和影院老闆紛紛就範,屈服於他們的控制與管轄。
但是不久之後,便爆發了強烈的反抗,後來創立環球影片公司的發行商卡爾·萊默爾與電影專利公司決裂之後,成立了自己的獨立製片公司,並開始攝制影片於電影專利公司抗衡。皮革商與馬戲團丑角初審後來創立了福斯公司的威廉·福斯也建立起自己的獨立製片隊伍,與專利公司對著干。而這兩位人物成為眾多對電影專利公司不滿的「叛軍」領袖
而「叛軍」的反抗主要採取法律訴訟的形式,但是電影專利公司卻企圖通過間諜,破壞等等非法手段來制止對方的業務行動。電影專利公司經理,來自比沃格拉夫地傑勒米亞·肯尼迪組織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間諜網,來嚴密監視獨立製片商的活動。通過他的情報網,它能迅速的掌握對方的一切秘密,甚至知道他們吃什麼;也可以了解獨立製片商的業務情況。肯尼迪在紐約百老匯大街52號設立了整整一層樓面的辦事處,作為對獨立製片商全面攻擊的大本營。根據肯尼迪提供的情報,專利公司派出武裝突擊隊,襲擊獨立製片商地拍片商場地,搶走設備,砸壞攝影機。或者沖進各地的電影院,沒收那些沒有領取專利公司上映許可證的影片。為了保衛自己,獨立製片商也雇來武裝警衛,雙方沖突日益激化,槍擊、投彈事件不斷發生。
美國電影史上著名的「專利權之戰」爆發了
獨立製片商在攝制影片方面遇到了不同尋常的困難。為了求得生存,他們的當務之急是:獲得電影膠片,擁有自己的演員和較為安全的拍片場所。
由於專利公司已經跟柯達公司定下合同,規定膠片只可以供給持有專利公司特許證的人,而柯達公司當時又是唯一的電影膠片生產者。因此獨立製片商只能另想辦法。他們買通柯達工廠的職員,從工廠偷出膠片,攔截柯達公司發往國外的膠片。為了獲得這些數量有限的東西,他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在爭奪演員方面,獨立製片商也有自己的高招。1910年之前,電影演員還不是一個光彩的職業,沒有演員肯使用真實姓名。他們在社會上受歧視,毫無任何地位可言,而製片公司方面,由於他們害怕演員成名後索取更多的報酬,也很樂意保持電影演員的這種無名狀態。但是,隨著電影的日益流行,看電影成為大眾最普及的一種娛樂,觀眾有了影片中自己喜愛的對象,他們開始迷戀那些在銀幕上經常出現地美麗面孔,他們甚至代替製片廠給他們迷戀的對象起了名字,如葛拉迪斯·史密斯就被稱為「小瑪麗」,因為她在格里菲斯導演的影片中經常以瑪麗的名字出現。而弗洛倫斯·勞倫斯也被稱為「比沃格拉夫女郎」。這些為觀眾迷戀的演員事實上已經成了製片公司的搖錢樹。當時明星制度尚未形成,但是這些在觀眾眼中紅起來的演員很清楚自己的價值。製片公司也知道演員對一部片子的重要性,只是不願說出來罷了。當過時裝店店員的卡爾·萊默爾精明的發現,只要讓一個演員贏得穩固的影迷基礎,便完全可以用提高影片售價或租金的方法來彌補高額的電影開支,於是在電影專利公司對獨立製片商發動進攻之後,萊默爾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與高額的聘金來吸引演員,挖專利公司的牆角,第一個被他挖來的是被人稱為「比沃格拉夫女郎」的弗洛倫斯·勞倫斯。

❿ 好萊塢的

1853年,現在的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到1870年,這里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威爾考克斯在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塊了0.6平方公里的地。韋爾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時聽到她旁邊的一個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她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里,將她丈夫的農庄改稱為「好萊塢」(Hollywood),於是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在英語中這個詞是冬青樹林的意思。

威爾考克斯計劃在這里建造一座小城,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區政府正式注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

到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張報紙、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口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只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1902年,今天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1903年,此地升格為市,參加投票的177位有選舉權的居民一致贊同以「好萊塢」為之命名。當年下的兩條命令是:除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及不準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

1907年,導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帶領他的攝制組來到洛杉磯,拍攝《基督山伯爵》。他們發現,這里明媚的自然風光、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氣候是拍攝電影的天然場所。1910年代初,導演大衛·格里菲斯被Biograph公司派到西海岸來拍電影,他帶著麗蓮·吉許、瑪麗·璧克馥等演員來到了洛杉磯。他們後來想尋找一塊新的地盤,於是向北出發,來到了一個熱情的小鎮,那就是好萊塢。Biograph公司發現此地條件不錯,於是在回紐約前又陸續拍了好幾部電影。漸漸許多業內人士都知道了這塊寶地,到好萊塢的電影劇組越來越多,美國電影業移師好萊塢的大轉移開始,好萊塢向成為電影之都邁進。

1911年10月,一批從新澤西來的電影工作者在當地以為攝影師的帶領下,來到一家叫布朗杜的小客棧,他們將租到的客棧改裝成一家電影公司的樣子。這樣,他們創建了好萊塢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

從那以後,許多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落戶,著名的電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簡稱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電華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簡稱RKO)、環球公司(Universal)、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 Pictures)。

紐約和新澤西的電影公司遷向加州的原因主要有幾點。首先這里的天氣好,日照時間長。雖然電燈已經發明了,但還不夠亮,最好的光源是陽光。除此之外,加州視野寬廣,有各種不同的自然風景,對電影拍攝有利。

除自然條件外,在主觀原因方面,好萊塢成名的最主要因素是來自發明大師愛迪生所創辦的電影托拉斯公司的強大壓力。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家。他在電影器材方面也有許多的發明設計革新,並擁有相應的專利權。1897年至1918年,愛迪生在美國挑起電影專利權之爭,和眾多電影製造商對簿公堂。同時,他看準了電影事業的發展遠景,利用手中的電影器材王牌,將當時在美國東部的九大電影公司合並成為他的電影專利公司,由此控制了電影市場。那些不甘從命的製片人,紛紛尋找新的出路,以擺脫愛迪生的壟斷,另起爐灶。這時候,在愛迪生成立電影專利公司之前已到好萊塢拍片的一家小製片廠(長老電影公司)提供了好萊塢的信息。這家原在美國東部新澤西州的電影廠,在好萊塢廉價租得廠房,快速地拍出了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她的印第安英雄》,這部片子給好萊塢擴大了知名度,那些欲尋自己出路的電影製片人,為好萊塢優越的自然外景和發達的交通條件所吸引,紛紛來到好萊塢開創基業。另外加州距離新澤西州非常遙遠,愛迪生很難在這里控制他的專利權。加州沒有那麼多愛迪生的手下,即使他派人過來,往往消息早已走漏,這樣一來好萊塢的電影製造商就可以及時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愛迪生的死對頭卡爾·雷穆也在好萊塢大興土木,並創建了環球公司,成為新的影業大王。與此相反,作為好萊塢催生劑的愛迪生的電影專利公司,僅僅風光了10年,就被美國法庭宣判為非法的托拉斯而破產倒閉。

1911年第一個電影製片廠在好萊塢開業,同年已有15個其它的製片廠在這里定居,成千上萬的夢幻製造者緊隨而至。

1923 年,今天成為好萊塢象徵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樹立在好萊塢後的山坡上,本來這個字後面還有LAND四個字母,是一家建築廠商為了推銷新建好的的住宅社區設置的廣告看板。但它們被樹立起來以後就沒有人去管它們,以致漸漸荒廢。一直到1949年,好萊塢的商會才將後面的四個字母去掉,將其它字母修復。這個招牌今天受到商標保護,沒有好萊塢商會的同意,無人允許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第一次被頒發,當時的門票是10美元,一共有250人參加。

1947年1月22日,美國的商業電視台開始進入好萊塢。同年12月,好萊塢第一次為電視拍電影。50年代,音樂唱片業也開始涉足好萊塢和附近的伯班克市。大多數電影製片廠仍留在原地,但好萊塢的外貌已經改變了。1952年,CBS在Fairfax大街和貝弗利大街交界處建立了電視城,CBS這一擴張之舉實際上也意味著好萊塢在拓展自己的版圖。

好萊塢著名的星光大道(Walk of Fame)始建於1958年。1960年2月9日,女演員喬安妮·伍德沃德得到了第一顆星的殊榮。

1985年,好萊塢的商業和娛樂區被正式列入美國受保護的歷史性建築名單。

1999年6月,洛杉磯的地鐵終於開到了好萊塢。

2001年,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在Highland大道開業,成為奧斯卡獎頒獎禮新的舉辦場所。

2002年,一些好萊塢居民發動了一個讓好萊塢自主獨立,不再是洛杉磯一部分的運動。好萊塢市政府決定讓所有洛杉磯居民投票表決。獨立運動被以絕大多數否決。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是目前惟一留在好萊塢內的老牌大型製片廠。

今天的好萊塢是一個多樣的、充滿生機的和活躍的市區。它在美利堅合眾國文化中已經具有了重大的象徵意義。可以說,好萊塢的發展史就是美利堅合眾國電影的發展史。好萊塢生產的影片不僅滿足美利堅合眾國電影市場的需要,還出口到世界各地,不僅輸出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文化,更為好萊塢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專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暴風在汕頭哪裡開拍 瀏覽:802
小學生第一次看電影作文 瀏覽:545
2017年部隊題材電影 瀏覽:231
如何看英語電影學習 瀏覽:998
在獄中練習隱身是哪個電影 瀏覽:405
中國動作槍戰電影推薦好看的大片 瀏覽:66
倫理片桔子電影網 瀏覽:416
有成龍的電影大全 瀏覽:572
泰國的一部電影老師 瀏覽:985
吳孟達全部電影大全 瀏覽:641
沈陽鐵西大天地電影院 瀏覽:837
大傻拍的電影 瀏覽:416
超級漂亮女主角高鑫電影 瀏覽:992
海綿寶寶大電影版全集 瀏覽:820
電影院聲學 瀏覽:694
2017年first青年電影展 瀏覽:264
法國電影小偷槍戰 瀏覽:524
國外教育題材的電影 瀏覽:987
法國超級間諜電影 瀏覽:310
遼化新視覺電影院排表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