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拆彈部隊》電影點評
《拆彈部隊》是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十部電影之一,。如果與卡神的《阿凡達》比,《拆彈部隊》在劇情和神韻上確實略勝一籌。但拍電影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除了賺足票房以外,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還帶著一種意圖揭示人類命運和啟發我們的使命。所以在今年的奧斯卡提名上,你還可以看到告訴你什麼叫不平等對待和種族隔離的《第九區》,或者是告訴你什麼是人與神之間無法逾越的隔閡的《嚴肅的男人》。然而上面兩部都太虛幻了,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到底什麼是聖經里的約伯?我們不知道。
我們知道的是伊拉克戰爭。在這個戰爭只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和平年代,我唯一有清楚記憶的戰爭是伊拉克戰爭。當時中央台每天都報道伊美兩軍的交戰情況,我心裡隱隱有讓弱勢一方伊拉克勝利的希望。但希望落空了,美軍勝利並接管了伊拉克。而既不是伊拉克人也不是美國人的我們,便從此鮮有人關注美軍在伊拉克的情況。當然,除了偶爾還露面告訴世界人民他還活著的本拉登,我只知道伊拉克是個悲慘的地方。
《拆彈部隊》把我們重新拉回了03年對伊拉克戰爭的記憶。畢格羅是美國人,她的電影的立場是從普通美國人出發的。電影帶點紀錄片的意味,她全程用了搖晃的鏡頭,每分鍾都透露對環境的不確定、懷疑和恐懼。開始看的時候我幾乎看不下去,幾分鍾就要暫停一次。那種搖晃的鏡頭對我而言是一種折磨,你不知道恐怖分子什麼時候射擊,或者沒被解除的炸彈什麼時候爆炸,或者電影里的人什麼時候死掉,再就是什麼時候血腥的場面會出現。這是對人的心靈的折磨。
被折磨的不僅是觀影者,還有主角。傑瑞米雷納扮演了一個無懼的拆彈中士,不用機器人,甚至當太多彈葯的時候不用防護服。但他真的不怕死嗎?他有妻子和一個兒子,他與妻子離婚,想給她選擇他人的自由。但妻子忠誠的沒有離開他。他怕死,他只是沒想過會有什麼後果,因為不能想不敢想。他在結束了B連的工作後,稍作休息又重新進入D連,輪值365天。這不是個人的輪值,而是整個美軍在無休止的駐軍,還會有人死亡。
那麼美軍與伊拉克人民的關系是怎樣的?大部分美國軍人選擇懷疑和敵對,這事實上是種族之間的隔閡,讓我想到了阻止各種族人之間溝通的通天塔。傑瑞米扮演的威爾是其中嘗試與當地人溝通的積極者,他與賣DVD的小孩交談,和他玩游戲並打賭,甚至給他錢幫助他的生意。但結果是壞的,於是他停止溝通。他也曾試過用自己的力量查出恐怖分子的所在地,結果仍然是壞的。這場戰爭是個人力量無法結束的,他只能再一次的執行任務,拆除一個又一個炸彈。
911事件中的恐怖主義給美國人帶來了無比的恐慌。他們害怕並且嘗試戰斗,但從目前來看結果仍然是壞的。那到底什麼能消除種族之間的歧視和懷疑呢?只希望有一天通天塔真的倒了,我們都自由了。
</SPAN>
⑵ 《拆彈部隊》這部電影怎麼樣
一部刻畫美軍拆彈專家的影片《拆彈部隊》成為第82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獨攬六項大獎並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殊榮。但是,圍繞這部影片,無論是對這部影片的情節還是其所傳達的思想,影迷們的爭議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美軍拆彈專家:《拆彈部隊》情節誇張、脫離現實
現實中的美軍拆彈專家對這部影片進行了猛烈的批評,他們認為這部影片情節誇大,有些地方嚴重脫離現實。
《拆彈部隊》的情節引起了駐伊美軍第一裝甲師第四旅的專家的關注。影片主角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是一個天才拆彈專家。但伊拉克東部米桑省拆彈組組長傑里米·菲利普斯上士說:「男主角更像一位牛仔,這樣的人絕對不是我們需要的。」菲利普斯還稱,電影中描述的拆彈專家有些言過其實了,他們不像電影中那樣傲慢自大、情緒易激動。
大多數拆彈專家譴責電影中出現了現實戰區中絕不會上演的場景,比如獨自一人追蹤炸彈製造者進入一個漆黑的小巷,或者沒有美軍戰車護送獨自在巴格達附近騎馬。資深飛行員卡迪·哈姆說:「一輛戰車獨自外出,根本是不現實的。」
按照規定,收集炸彈製造者的情報是拆彈專家的長期任務,但拆掉的炸彈零件絕不會被當作紀念品留給士兵。但電影中,主角卻將炸彈零件放在床上當做紀念品。
此外,電影中演員穿炸彈防護服的順序也不對。一些拆彈專家說,一般不會在行動一開始就穿上防護服,只有在最後拆彈時才會穿。電影專家們一遇到炸彈立即穿上防護服的細節顯然與現實不符。李金良/來源:國際在線
《拆彈部隊》反映的不是人性是冷血!
《拆彈部隊》帶給觀眾的是什麼呢?它讓觀眾看到了伊拉克戰爭的殘酷,看到了美國大兵的英勇善戰,看到了美國大兵充滿人性的一面。但問題是,這部影片的拍攝完全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拯救者的視角,而不管戰爭的起因、目的和伊拉克人民的痛苦。更糟糕的是,這部影片居然從頭至尾都在暗示,在伊拉克戰爭中誤殺平民是可以理解的。
影片中,幾個美軍拆彈士兵冒著生命危險拆除路邊炸彈,他們面臨種種危險,可為了不誤傷平民,他們總是讓自己和戰友處於險地;而影片中出現的伊拉克人,他們撥打手機是在引爆炸彈,他們搬運石頭是在布置炸彈,在住宅樓里觀看美軍拆彈的人可能是隨時會引爆炸彈的恐怖分子,在遠處的山羊群後趴著的則是反美武裝的狙擊手;一個美軍隨軍醫生友善禮貌地與伊拉克人交談,結果卻被這些伊拉克人留下的炸彈炸死……在整部電影中,美軍雖然沒有誤殺一名伊拉克平民,可這些情節無不在暗示,不能對伊拉克人太好,當遇到危險時,要果斷開槍。
我不敢斷言《拆彈部隊》的導演和編劇就是要傳達「在戰場上只能果斷開槍」的信息,但這部電影卻給我造成了這種印象,和我有同樣感受的不只一人兩人,如果這是導演和編劇的初衷之一,那麼這部影片就不是在宣揚人性,而是在展現冷血了,因為看過電影的人會有一種美軍誤殺平民是可以理解的感覺。
伊拉克戰爭至今,已經造成十幾萬無辜平民死亡。在費盧傑,因美軍使用白磷彈和貧鈾彈,新生兒的畸形率近10%。可在《拆彈部隊》中,平民都是被武裝分子殺害的,伊拉克兒童則和美國大兵一起踢足球,這種片面的敘述,使人不能不懷疑這部影片是在為美國政府開脫戰爭責任。竇含章/來源:新華網
告訴你真實的拆彈部隊
據美國《環球戰略網》報道,高傷亡率已經讓美軍「爆炸物處理小組」的人手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按照正常編制,美軍中的各個「爆炸物處理小組」共擁有數千名拆彈專家。他們經過專門訓練,良好的心理素質確保他們即使是面對復雜的巨型炸彈也能雙手毫不顫抖地精確處理。盡管駐扎在伊拉克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中的工程人員也能遙控機器人處理一些簡單的路邊炸彈。但隨著反美武裝設置的路邊炸彈技術不斷提高,美軍對專業處理人員需求也越來越多,這讓拆彈專家們疲於奔命。更重要的是,頻繁的任務導致了拆彈人員的高傷亡率,進一步惡化了人員短缺的情況。
目前美軍「爆炸物處理小組」中主要依靠那些有著近20年豐富拆彈經驗的老兵。美軍中拆彈專家的高傷亡率不但使這些老手不願留任,也讓新兵不願從事這項危險的工作,「爆炸物處理小組」的人員招募越來越困難。盡管美軍已將相關的特殊津貼補助從每年2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但應聘者依然很少。
來源:環球時報
⑶ 如何評價電影《拆彈部隊》
拆彈部隊是一部故事片,也是一部紀實片。這是一個關於拆除炸彈的故事,這也是一曲呼喊和平的悲歌。導演運用的半紀實的手法相當出色,但情節編排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影片避開了好萊塢一貫的戰爭大片的模式,通過一個拆彈小組的視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軍在伊拉克的真實生活狀態。
⑷ 誰有 《拆 彈 部 隊》高清電影百度雲
《拆彈部隊》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iyjyxbrquKdv32cDLBdbDA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的故事。在那裡每個當地人都像是潛在的敵人,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⑸ 拆彈部隊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海報
伊拉克反政府武裝和駐伊美軍之間的殘酷斗爭,就像是在玩著一場曠日持久的貓鼠游戲。本片就是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在那裡每個當地人都像是潛在的敵人,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拆彈部隊》是由編劇兼製片人馬克·鮑爾的回憶錄改編而成,鮑爾曾是一名特派到伊拉克炸彈區的通訊員。影片的一開頭出現Bravo連(即B連)演示正確地拆除街頭炸彈的程序[2]的畫面——先遙控一個機器人進入垃圾堆一樣的街頭進行偵查,如果發現炸彈,一列武裝部隊將身著防爆服,攜帶排雷鉗子進入目標區域。然而,在距離任務結束還有38天的時候,B連的新領隊詹姆斯(傑瑞米·雷納飾)卻魯莽地解除了所有的拆彈程序,於是,這只拆彈部隊立即陷入危險之中,生命處於垂危之際。在領隊漠視戰友生命的情況下,隊中的桑伯恩(安東尼·麥凱飾)和艾綴奇(布萊恩·格拉提飾)不[3]得不尋找對策以自救。隨著情節的發展,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心理以及行為上都起了巨大的變化。於是,觀眾的情緒被他們的遭遇所揪引著,隨著他們情緒的波動而波動。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詹姆斯這個角色不討好。鏡頭一晃,撇開發生在Baghdad[4]大街上的事情,沙漠上迎面走來一列美國承包商武裝保安,他們進展似乎非常順利,然而《拆彈部隊》全片的節奏卻不允許他們一帆風順。[5
⑹ 拆彈部隊演的什麼
《拆彈部隊》劇情簡介:
美軍侵入伊拉克後,上士威廉姆斯·詹 姆斯(傑瑞米·雷納飾)被調入陸軍亡命連拆彈組,接替剛在巴格達執行任務中犧牲的同事。拆彈組另兩人,負責聯絡的士官桑波恩(安東尼·麥凱飾)和負責掩護的特種兵歐文(布萊恩·傑拉蒂飾)對意氣用事的威廉姆斯相當反感。但在聯合國大樓的拆彈行動中,抗拒命令強行拆彈的威廉姆斯卻得到上校瑞德(大衛·莫爾斯 飾)的贊賞。
在一次倉庫拆彈任務中,威廉姆斯認為被用作屍體炸彈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軍營認識的賣盜版DVD的貝克漢姆(克里斯托佛·薩伊飾)。小貝克漢姆的死讓威廉姆斯更為瘋狂,竟擅自私離軍營單槍匹馬入城調查。
⑺ 電影《拆彈部隊》畫面真的屬實嗎
《拆彈部隊》的所有拍攝工作幾乎全部是在約旦和科威特實地取景完成的,裡面講述的那個故事,改編自最近從軍事機密中泄露出來的信息里的真人真事,影片的編劇馬克·鮑爾說:「 《拆彈部隊》將是第一部以一種極為精確的方法還原了美國軍人在伊拉克戰爭中的真實經歷的電影作品,我們都希望它能夠展示出在CNN中看不到的一些新聞片段。當然,我這么說,並不代表著這部影片是站在了一個審查機構的高度出發的,我只想告訴大家,我傳達出來的這些信息,就連戰地記者也無法感知得到[1],那種感覺就好像我已經深入到EOD,並成為了其中的一員,除非戰爭已經結束,否則由戰爭衍生出來的電影是沒辦法真正預料到所有的結果和最後的真相的,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對這部影片這么感興趣的原因。《拆彈部隊》是整個新聞業集體努力的成果,裡面的故事確實源於沖突,唯一不同的是,這些沖突並沒有得出結論,仍然存在於世界的各個角落裡。」 深刻理解並承載了馬克·鮑爾所創造的原創故事的,就是導演凱瑟琳·畢格羅了,她將自己對電影的觸感,完全延伸進了這個全世界最危險的工作——EOD當中……在此之前,曾有兩部電影作品關注過同樣的領域:其一是羅伯特·奧爾德里奇執導的《十秒下地獄》,主演分別是傑夫·錢德勒和傑克·帕蘭斯;另一部則是1974年的《雷公彈》,由理查德·哈里斯和戴維·海明斯領銜。當然,這里還有一部值得一說的經典電視劇——BBC的《拆彈組》。這些電影或電視劇都完美地捕捉到了EOD成員所處的那種緊張刺激的工作環境,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斷送掉自己的性命,相信到了這部《拆彈部隊》,完全可以重塑此類型電影的經典地位了。 《拆彈部隊》中故事內容的設定以及關注的領域,都註定了它將會是一拆彈部隊劇照(20張)部讓你緊綳著神經的動作片,導演凱瑟琳·畢格羅說:「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可以通過這部影片,讓那些對此完全陌生的人更加貼近於這個在軍隊里也屬於機密的高危兵種。我打算通過軍人的視角以及他們經歷的每一刻,來介紹整個故事和職業技能,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會有一種自己鑽進角色的腦袋裡的感覺,看著他們所看到的每一個畫面,聽著他們所聽到的每一句話,甚至能夠感受得到他們額頭上一滴一滴滴落的汗珠——我相信只有這種方法,才可以讓一切盡可能地顯得真實。影片所關注的每一個角色,因為身處於一個布滿了炸彈的世界裡,而養成了掠奪成性的暴虐,時時處於妄想症的緊張情緒當中,要知道對於他們來說,安全二字就好比痴人說夢。」
⑻ 拆彈部隊電影,不要回答
鏈接:https://pan..com/s/1nA7zh4igNIYWkoDhhe6k8A
《拆彈部隊》是由馬克·鮑爾編劇,凱瑟琳·畢格羅執導的戰爭題材影片。傑瑞米·雷納、安東尼·麥凱、布萊恩·格拉提、伊萬傑琳·莉莉、拉爾夫·范恩斯、大衛·摩斯、蓋·皮爾斯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08年9月4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率先放映,於2009年7月31日在美國上映。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⑼ 求《拆彈部隊(2008)》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傑瑞米·雷納主演的
鏈接:
⑽ 拆彈部隊 超清晰畫面
《拆彈部隊》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A7zh4igNIYWkoDhhe6k8A
《拆彈部隊》是由馬克·鮑爾編劇,凱瑟琳·畢格羅執導的戰爭題材影片。傑瑞米·雷納、安東尼·麥凱、布萊恩·格拉提、伊萬傑琳·莉莉、拉爾夫·范恩斯、大衛·摩斯、蓋·皮爾斯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08年9月4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率先放映,於2009年7月31日在美國上映。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