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找一部電影,大概是俄羅斯的,是恐怖片,內容大概說女主角的父母爭吵然後她母親殺了父親,女主角最後是開
遺落之地 我很喜歡的一部恐影~
簡 介
本片是西班牙另類導演納喬·塞達的另一部恐怖片。 遺落之地的劇照(2張)故事講述一名備遺棄的孤女瑪麗在猶豫多年之後,毅然踏上了旅程,決心回到那個已經廢棄多年的俄國農場,去調查她那不為人知,自己也沒法記起的童年生活。在那裡,一些奇怪的事情開始發生了:農場上的房子是瑪麗去世已久的母親留給她的遺產,當瑪麗踏進這所房子之後,那些在腐朽的牆里隱藏已久的東西開始慢慢地蘇醒了,瑪麗開始了噩夢一般的經歷。就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本應成為過去的家庭秘密開始漸漸地浮出水面……
視頻:http://www.56.com/u11/v_MjYwMzUyMzU.html
恐怖片吧歡迎你~~~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898921.htm
Ⅱ 為什麼俄羅斯的電影業不發達是因為文化也不是很發達么
誰說俄羅斯電影不發達的。俄羅斯電影90年代之後由於思想解禁,異軍突起。
1991年的《蒙古精神》,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在外蒙古拍攝的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名作。手中是法二版。這次課上給學生放了投影,大銀幕體驗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感覺真爽啊。
1994年,《烈日灼身》(《毒太陽》),同為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導演的揭露斯大林時期政治迫害的反思電影,獲得戛納評委會大獎。此外,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在後蘇聯時期拍攝的《西伯利亞的理發師》及最新作品《十二怒漢》都有不錯的DVD版本。
基拉·穆拉托娃是蘇聯極有個性和有爭議的女導演,後蘇聯時期她的作品《迷戀》(1994)和《契訶夫的主題》(2002),這倆個電影都來自俄羅斯五區版的穆拉托娃套裝。不知道這個套裝還有她的其它啥電影。
1996年,亞歷山大·索科洛夫的《母與子》,這位被譽為是「改革與公開化時期」的塔可夫斯基的作者電影大師,迄今已拍攝了故事片17部,紀錄片20餘部。
值得慶幸的是,索科洛夫的代表作大部分在國內都能找到DVD。《母與子》,我手頭有兩個版本,一區版本和英二「人造眼」版本。《父與子》我也有兩個版本,另一個是台三發行的。「人造眼」出版的這個套裝,還包括《父與子》。「人造眼」的索科洛夫套裝,除了畫質遠好於一區版本外,勝在花絮豐富,尤其是收入了兩個紀錄片《卑微的人生》和《士兵之歌》,對於理解索科洛夫的創作很有裨益。此外,我收集的索科洛夫作品還有:「生死三部曲」開篇之作《第二層地獄》(1990)、《太陽》、一個鏡頭構成的《俄羅斯方舟》(2002)、來自西班牙二區的《金牛座》(《遺忘列寧》)及2007年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亞歷珊卓》。
至於索科洛夫的紀錄片,一區FACETS發行的索科洛夫紀錄片套裝算是較全的,我手頭有《大地的輓歌》(1977-1988)、《塔可夫斯基輓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輓歌》(2001),以及最近英皇出的也是一區FACETS發行的《對話索爾仁尼琴》(1998)等。
1997年,謝爾蓋·鮑德羅夫的《高加索俘虜》,一區米高梅發行的版本。這是第一部以車臣戰爭為背景的故事片。故事類似大島渚的《飼育》或姜文的《鬼子來了》,說不清是誰受誰的啟發了。導演謝爾蓋·鮑德羅夫屬於移居國外的俄羅斯導演群體,他有韃旦血統,生於西伯利亞,用外資拍攝迎合西方觀眾的電影。最新的電影就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蒙古王》,大陸演員孫紅雷扮演重要角色。市面上有若干DVD版本。
下面該說新一代導演了。
首先應提到的是多產的阿里克塞·巴拉巴諾夫。1997年,他導演的由俄羅斯最重要的民營電影公司CTB出品的匪幫片《兄弟》(《兄弟憐》)在俄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意見對立使得這部電影不僅成為電影領域的一個事件,也成為俄羅斯社會生活的一個事件。影片描寫的是彼得堡黑社會與僱傭殺手之間的事件。由於影片票房的大賣,《兄弟》2000年又拍攝了續集。評論界對影片的塑造的主人公達尼拉的形象展開了激烈爭論。2002年,他導演的《畸形人與正常人》(《畸零與色情》),在戛納電影節上的展映引起普遍關注。2005年,巴拉巴諾夫又拍攝了動作大片《死人的騙局》,由大導演尼基塔·米哈伊爾科夫主演。此外,巴拉巴諾夫還拍攝了以車臣戰爭為背景的戰爭片《戰爭》(《反恐戰爭》)獲得了俄羅斯塔夫爾電影節頭獎金玫瑰獎。這部電影我手頭有英二的版本,還是那天意外地在大B那特價淘來的。
戰爭題材,尤其是衛國戰爭是蘇聯電影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戰爭片歷來是蘇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曾引發幾次浪潮。隨著前蘇聯社會的改變、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電影在表現政治、表現社會、表現戰爭等方面開始出現新的不同的視點。個別電影創作者對以前未曾觸及的阿富汗戰爭,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車臣戰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視點對戰爭進行了分析和批判。蘇聯解體後,後蘇聯的戰爭片也涌現出許多重要作品。包括反映阿富汗、車臣戰爭,當然,二戰的衛國戰爭依舊是一個永恆的題材。如尼古拉·列別傑夫的《星星敢死隊》和羅戈日金的《戰場上的布穀鳥》。這兩部電影,我手頭均有DVD。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導演新秀是安德烈·薩金采夫。2002年,他的一部《回歸》一舉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這是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奪得金獅獎三十多年之後,再次獲此殊榮。這個電影我手頭有兩個版本:三區安樂版本和法二TFI版。另外,薩金采夫的新作《將愛放逐》(2007)的DVD也由法二TFI發行,手頭已有。
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出身於電影世家的年輕導演,如岡查洛夫斯基、幫達爾丘克、米哈伊爾科夫、丘赫萊依、托多洛夫斯基、楊科夫斯基的兒子們,都一躍成為俄羅斯電影創作的中堅。其中,比較突出的有,格利高里·丘赫萊依的兒子巴維爾,他導演的成名作是《竊賊》(1997),關於父親的缺失與少年的成長。這個電影我手頭有兩個版本:台三元寶利的和德二的。此外,我還收集到了巴維爾·丘赫萊依的另一部電影《薇拉的司機》(2004)。
與格利高里·丘赫萊依同一時代的同學兼新浪潮夥伴謝爾蓋·幫達爾丘克,如今,他們的兒子也站在同一電影前沿。名叫菲多爾的小幫達爾丘克,不比父親遜色,拍攝了氣勢恢弘的戰爭片《第九縱隊》,票房評論俱佳。
彼得·托多洛夫斯基(《戰地浪漫曲》、《國際女郎》)的兒子瓦萊里,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可惜的是,他的最重要的電影《愛情》(1991)、《聾人之國》(1997)均無緣得見。不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情人》(2002)手頭有,是由主演過《鄉愁》的奧列格·揚子科夫斯基主演。
除此之外,手頭有DVD的還有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列舉如下:
安德烈·克拉夫庫克的《尋找幸福的起點》(2006)。該導演今年的大片《海軍上將高爾察克》也發行DVD了。坊間有多種版本流行。
《西服》(2003),Bakhtyar Khudojnazarov 柏提古·杜納佐洛夫作品,獲得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和評審團特別獎。《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2003),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斯佐的愛》(2004),哈薩克導演古卡·歐瑪洛瓦戛納參賽作品。《死亡騎士》(2005),俄羅斯一部暗殺題材的動作大片。
《瑪莎》,謝爾蓋·特卡喬夫作品。俄羅斯五區發行的DVD。更新的作品還有2007年阿里克塞·彼馬諾夫的電影《敖德薩的三天》。大B那花一塊五淘來的。
最後要提到的自然是「俄羅斯的呂克·貝松」提莫·貝克曼貝托夫,他導演的《守夜人》是俄羅斯電影歷史上首部純本土投資、完全好萊塢式運作、最終創造出商業奇跡的大片。《守夜人》讓全世界影迷見識到俄羅斯新電影「文藝復興」的威力。這部電影及續集《守日人》均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這兩部電影及導演的第一部好萊塢製作《通緝令》(2008),市面都有多種版本,前者還發行了藍光碟。
Ⅲ 求一部外國電影的名字,男主角叫盧比,故事發生在監獄里,女主角每天都舉辦一個叫「你死我活」的格鬥比賽
片 名: In Hell
中文名: 地獄醒龍/野蠻人
導 演: ( 林嶺東 Ringo Lam )
主 演: (尚格·雲頓/讓-克勞德·范達美 Jean-Claude Van Damme) ( Lawrence Taylor) ( Lloyd Battista) (卡洛斯·戈麥斯 Carlos Gomez) ( Manol Manolov) ( Chris Moir)
上 映: 2003年11月25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美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評 分: 本站評分..6.6/10 ( 6票 ) 詳細
IMDb評分5.9/10 ( 6109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時 長: USA:96 min / Argentina:100 min / UK:93
類 型: 動作 驚怵 劇情
分 級: 冰島:16 德國:18 德國:16 芬蘭:K-18 阿根廷:16 澳大利亞:R 日本:PG-12 挪威:15 新加坡:M18 西班牙:18 英國:18 美國:R
劇情介紹
在俄羅斯一座名叫「科拉瓦維」的極其腐敗的監獄中,監獄長為了金錢利益,強迫罪犯們開展生死格鬥比賽,使犯人們互相爭得你死我活,殘酷的監獄生活使這里的犯人變得令人恐怖至極。
因報殺妻之仇當庭打死了收買法官而無罪的兇手,凱爾被判終身監禁,面對殘酷的現實,凱爾逐漸改變成他曾輕視的野蠻人,而這狂飈的戰爭慾望,可能會拯救他的生命……
應該是這個吧?
Ⅳ 如何評價蘇聯電影《命運的捉弄》
《命運的捉弄》這部電影里,有著荒唐的情節,詼諧的對話,鬧劇式的風格,是一部喜劇,但是,為什麼後來又變成了憂傷 。
即使最後的相逢也無法抹去那淡淡的傷感。
這就是俄羅斯的風格--沒有痛苦的感覺等於沒有生活過。
一個簡單的由誤會而相愛的故事,在美國人那裡可以輕松的把它拍攝成好萊塢式的一夜風流,在法國人那裡可以拍成一個三角或者多角的戀愛游戲--法國人最擅長這個題材,反而是一對一的拍不好,在義大利人那裡是有關肉體的成長電影,在西班牙人眼中是嫉妒與誤會的卡門復仇,在英國人那裡只是一個完美丈夫的交易與選擇。
只有在俄羅斯人那裡,愛情關乎靈魂,關乎信仰,關乎尊嚴,關乎良心。
愛情對俄羅斯人來說,是神聖的通往信仰的橋梁和考驗,在他們的靈魂里,真正的愛情總是愛與恨的交織。影片中四個人無不面對著自己人生的重大的考驗,這不是法國式的私通與英國式的計算題,而是關於人良心的抉擇,是履行應盡的義務和一個安全卻沒有激情的婚姻,還是勇敢的接受新愛情,道德與愛情,究竟是哪一個呢?
雖然故事的結局是皆大歡喜,可是誰又能說,一切都是完美的呢,就象男主角的母親說的,看看再說。
影片採用的是室內劇方式,這對於演員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重量級的台詞中不使表演生硬令觀眾厭倦,還要掌握一定的節奏,相信只有蘇聯演員才做的到,我們可愛的安德列做到了,完美無缺。張弛有度,收放自如,他的天才就是能夠游刃有餘的在強烈的喜劇感與悲劇的沉重感中保持平衡。
他有一種罕見的在鏡頭前保持靜默的能力,一位影評家這樣說到。
這個原本學習化學專業的,相貌不出眾的男人,在長長的特寫鏡頭中是那樣的鎮靜,具有強烈的震撼力。他那流露著少見的天真的眼睛中那凝視著你,你會忽然發現,在這個小職員相貌的男人身上竟然蘊藏這如此驚人的力量。
要讀懂俄羅斯,就要懂得兩個人。
不是普希金---我知道他是唯一讓世界上所有人聽得懂並且感到親切如兄弟的人,
不是屠格涅夫,他優雅傷感,貴族氣質濃厚,但是過於西化,
甚至不是偉大的老托爾斯泰,我承認他的偉大,他的堅實厚重,他的道德精神是堪稱--最,這個詞語的,
但是我以為要真正領會俄羅斯,要讀的,是果戈里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果戈里是一個迷。
他的神秘,詭異,讓人毛骨悚然的幽默感都在他那夢境一般的作品裡顯露出來,他的死魂靈對任何一個讀者都是一個巨大的謎語,他的荒誕,他的痛苦,他的沉淪,他的魔鬼。
陀斯妥耶夫斯基,我的精神導師。
關於俄羅斯人性格中的一切都會在他那裡找到。
痛苦啊,痛苦。
在他的筆下,人永遠是痛苦的,即使找到上帝。愛情不是溫情脈脈的花間詞,也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一種刑罰,暴力,殘忍,折磨,侮辱,靈魂在其中飽受煎熬。
如果他筆下的人物愛了,那就是一場暴風雨,一場滌盪心靈的約伯式的考驗,她愛他,就一定要折磨他,他也是。
她愛了,就是恨他的開始,他也憎恨她,他們越是相愛就是憎恨,想想娜斯塔西亞和羅果仁,想想斯塔夫羅金和三個女人,卡佳對米卡,那些充滿所謂受虐狂精神的女人。對她們來說,沒有強烈的感覺就不是感覺,沒有痛苦的愛就不是愛。正如加繆所說,愛情帶有暴虐的成分。所以我們總是能在梁贊諾夫那裡看到性格激烈的女人,痛打情人的女局長,厲害的車站女服務員,還有本片中的美艷的金發女郎。
可是又是誰能征服這些女人呢?
是金錢還是權勢,相貌?
都不是,是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人物,相貌普通,還有點窩囊,書生氣,但是,請注意,他們善良!
有知識,有教養,當然很好,可是良心,良心呢?
這是蘇聯導演舒申克的話。
這就是解開為什麼在那資本主義迅猛發展的時代,英國的狄更斯帶著耐爾和奧里弗只是逃進了改良主義家庭溫暖,法國的巴爾扎克逃進了交易所,德國人瓦格納和尼采逃進了中世紀的森林和古希臘,奧地利的卡夫卡變成了甲蟲,甚至美國也有一個麥田的守望者。而只有俄羅斯人勇敢的要在現實中打破這物質的巨獸,建立人間的天國。
因為驕傲的俄羅斯人無法忍受物質化帶來的靈魂的痛苦和失去甜蜜愛情的的悲劇。
物質化就意味著靈魂的痛苦和乾涸,意味著只在金錢面前人人平等,這是追求卓越的俄羅斯人無法忍受的,對他們來說,人的尊嚴才和靈魂才是一切。
世界上能夠拍攝出最美麗愛情故事的,是美國人和蘇聯人。
雖然在表面上看,這兩和國家和民族的人大相徑庭,但是他們都追求卓越,都有強烈的信仰,愛情就是一種信仰。
這不是偶然的。
聯想起最近的7連跳和那些在被機器剝奪了青春與愛情的工人,我就覺得這是一種中國文人的恥辱,麻木,冷漠,無動於衷,正是這種半死亡的狀態使中國人只會拍下三濫的電影和燒錢,沒有感情成不了大事。
親愛的安德列!
你在哪裡?
人們已將你遺忘,可是我知道你是那些迷人幸福的星辰里的一顆。
蘇聯不在了,可是俄羅斯還在!
愛情還在,理想與信仰還在,精神永存,藝術不朽!
即便全世界的人都忘記了你,只要我活著,我就永遠不會把你遺忘。
我愛你天真的眼神和傷感的微笑。
還有你溫柔的吻。
世界電影史上最會接吻的男演員,有三個。
克拉克蓋伯,馬龍白蘭度,
還有就是你--
安德列,瓦西里耶維奇,米亞科夫。
你融化了我的心。
親愛的安德列。
Ⅳ 一部俄羅斯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TOLA8xSBtgQ-iLN-OtKumQ
提取碼:3wl4
荒蠻故事的劇情簡介······
《荒蠻故事》是一部黑色喜劇,由6個獨立的暴力復仇小故事構成。影片是一次對於人類失控行徑的顛覆性創作,從怪異的幽默感,獨特的畫面和大膽的配樂,到對於身處絕境的普通人這一題材的偏愛,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南美鬼才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與阿莫多瓦在創作方面的相似之處。不過,斯茲弗隆仍然通過這部影片發出了自己獨特的聲音:一場對於一個腐敗成風、經濟和社會嚴重不平等的社會的尖銳抨擊。
Ⅵ 有部電影,俄羅斯的,主要場景是在火車上,電影名字是什麼呢
電影《橫穿西伯利亞》 Transsiberian,是英國/德國/西班牙的合拍片。
Ⅶ 求一個奴隸冒充西班牙貴族抗擊波蘭人當上俄羅斯沙皇的俄羅斯電影。好像叫16XX什麼的
《1612動.亂時代》
劇情簡介 · · · · · ·
「動.亂時代」特指1598年俄羅斯統治家族絕嗣之後的一段長期動盪。由於正統王室後繼無人,俄羅斯農民落入外國勢力之下,瑞典、立陶宛、德國和波蘭的佔領者紛至沓來。1612年, 這時正值所謂的「動亂時代」的末期,勇敢的俄羅斯人把占據克里姆林宮幾個月的波蘭人趕了出去。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的開始標志著這一時代的結束。
Ⅷ 這是哪部電影
片 名: Jeux d'enfants/Love Me If You Dare
譯 名: 兩小無猜/敢愛就來/愛我,敢不敢
首 映: 2003年
國 家: 法國
類 型: 喜劇/浪漫
導 演: 伊萬·薩姆埃爾
主 演:
Guillaume Canet .... Julien Janvier
Marion Cotillard .... Sophie Kowalsky
Thibault Verhaeghe .... Julien à 8 ans
Joséphine Lebas-Joly .... Sophie à 8 ans
Nathalie Nattier .... Sophie à 80 ans
Robert Willar .... Julien à 80 ans
"gap ou pas gap"
敢不敢?兩個人之間的游戲,寶貝在對方手上,他就是莊家。當他問你敢不敢,你只有「敢」才能贏回寶貝並做回莊家。游戲,可以無限循環。
游戲從Julien「敢」拉下校車的手剎開始,上課用臟字搶答,在校長室旁若無人地peepee,在Sophie姐姐的婚禮上,藏在桌下,兩人互相檢視對方的那話er,打賭在婚禮上不應答神父,然後拉動桌布,毀叻姐姐的結婚蛋糕。Julien的媽媽走了,Sophie卻在墓地唱著La Vie En Rose。十年,他們就在這個敢不敢的游戲中長大。
Sophie內衣外穿參加答辯,Julien勾引女孩騙得耳環,他們在汽車頂棚擁吻,Sophie以為他們在愛,其實他們還只是在游戲的場景中。當Sophie鼓起勇氣向Julien表白的時候,Julien卻在為考試洗心革面,於是,剛才練習好的心裡話成了一場沒有演出的綵排。直到Sophie離去,坐上公車,無論多麼懊悔、多麼努力,「我愛你」有多麼大聲,Julien已經追不上。
四年,Sophie依然任性,Julien已經泯然生活,Julien來到Sophie做招待的咖啡館,敢不敢的游戲依然橫亘在他們之間。Sophie同意Julien結婚,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她卻沒有想到,這還是游戲,Julien並未提及的新娘原來不是她。在Julien的婚禮上,Sophie大聲反對,攪黃了一切。躲過飛馳的列車,Sophie傷透了心,他們繼續著游戲,這次卻異常殘酷:十年不見。
又是十年,彼此生活著自己的十年,Julien卻發現,盡管已為人夫,已為人父,但是Sophie卻沒有離開他的心。十年之後,被Sophie惡作劇的游戲戲耍,他給了Sophie一個更大的惡作劇。最後,心有靈犀的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那場游戲,也就此終結。
--
擁有的不懂得珍惜,偏偏失去後才追悔莫及。其實,在他們第一次在車頂擁吻,愛情就可以繼續,只是,他們偏偏選擇延續著兒時的游戲。在此之前,從那以後,他們每一次向對方的挑戰都是一條細細的傷紋,直到這條傷紋印刻成傷痕他們才發現,愛情,與游戲無關。
當Julien在雨中唱起La Vie En Rose,他們重新走到了一起,這時,已經沒有游戲,已經可以不用敢不敢來證明,他們,是相愛的。
主角是幸福的,配角是忽略的,當我們祝福Julien和Sophie的美麗愛情時,有誰注意他的父他的妻他的子她的夫都成了這場游戲的犧牲品。
為了愛,拋棄一切,你,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