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重炮轟炸電影

美國重炮轟炸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06 14:47:46

『壹』 金剛川電影美國飛行員最後死了嗎

『貳』 剛上映的電影《特種部隊》好看不

《特種部隊》還沒上映,就看到很多人拿它跟《變形金剛2》比,《變2》本來也不是招我待見的電影,我也沒必要為它說什麼好話,但如果非要比的話,我想打個比方吧,這就好比在一個學校里上學的兩個學生,變二同學雖然學習不咋地,但家境闊綽,一身叮當作響的名牌,並因其高大俊朗的外形而深得同學們的擁戴,其時髦得體的言行也讓大家紛紛效仿。而特種部隊同學,學習要更勤奮,但限於天資,在成績方面也沒什麼足以傲人的,在大家的印象里,特同學家境也是不錯的,一身的穿戴也都是拿得出手的,但經過同學們的仔細研究,發現特同學的襪子實際上是地攤貨,不如變同學的阿瑪尼襪子透氣性好。而且雖然和變同學一樣都是戴歐米伽名表,但變同學的限量版似乎更拉風一些。特同學的Gucci書包一看就是高檔貨,但是變同學的書包雖然沒牌子,但卻是在義大利定做的,用的是整張的南非小牛皮,純手工縫制。於是經過同學們的考證,變同學家裡祖上實際是有軍方背景的,做的生意也都是官方特許需要批文的項目,而特同學家裡的生意雖然也不小,但是以電視購物為主,賣的實際上也就是原來自己作坊里生產的塑料仿鑽,基本上屬於暴發戶一類的。

暴發戶有一個特點是,他們知道自己在這個財富圈的位置,做潮流王子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可以將財富的標簽貼得滿身都是,但始終還是處於一個追隨者的狀態之下,他們最怕的就是別人看穿自己心底里的自卑。

看《特種部隊》就是這種感覺。

電影結束後我聽邊上的觀眾嘀咕:「這電影怎麼這么長啊?看變形金剛沒覺得那麼長啊!」我覺得這個感覺很大程度上來自那一系列結而不尾的結尾,每次看似結尾的情節過後,都出來再抖個包袱,我看到導演在銀幕後面說:「看到沒有,我這電影是有料的啊!看到我與前面劇情的呼應了嗎?看到我為下一集埋下的伏筆了嗎?」你就不能在有效的敘事時間內把該交代的交代清楚,讓觀眾的情緒一下子到了高潮,最後再留一個讓人回味一下的結尾嗎?這搞得人進進出出的,煩不煩啊?後來我想明白了,這都是因為導演不自信啊!

可以說索莫斯從《木乃伊》第一部之後就沒有什麼大作為,雖然《木乃伊》和《蠍子王》系列的票房都還說得過去,但從影片實際質量上來說,下降的趨勢是很明顯的,觀眾越來越不吃他RPG游戲那一套模式了,但他實在是不太善於經營故事。《特種部隊》是一部群像戲,但每個人的性格特徵都很扁平,個人的能力屬性也沒什麼突出表現,無非就是黑人嘴碎,蛇眼不說話,斯嘉麗說大話,杜克一根筋,這里的人物屬性設定都不如《金剛狼》豐富。本來故事就很簡單,核心道具就一個納米炸彈,人物還這么弱,整個看下來實在是太單薄了。而交代前史部分與現實故事結合並不嚴密,占很大篇幅的白幽靈和蛇眼之間的恩怨,最後只是為了交代蛇眼為什麼不說話了?要說交代人物性格,白幽靈的囂張在現實活動中已經交代清楚了,還要用閃回部分來強調嗎?從現在的結局來看,兩人的恩怨已經不可能延續到下一集了,那相比起繁復的前史交代來說,他們最後的PK實在是太不到位了,觀眾根本就high不起來啊!

影片的前半部分基本上很悶,音樂也賤兮兮的,主要是對話老套沒營養,搞笑部分也很冷。受不了那些腦殘的台詞,斯嘉麗被搞掉了隱身衣並被痛扁之後,在那裡嘮叨,大意是「生平第一次輸了,我父親告訴我一定要贏的」,黑人瑞科德然後上來安慰……我噴!

當特種部隊的飛機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時,我就哀嘆,這特效也太糙了,似乎摳像的毛邊都沒處理干凈,比例也失調,與背景根本無法融合。基本上所有的戰斗場面設計都很沒有想像力,乏味的很,雖然子彈劈啪作響,但根本就激動不起來,你就連那些老套一點的烘托氣氛的手法都懶得用嗎? 比如適當來個升格啊,模仿一下子彈飛行軌跡什麼的,好歹有點炫目的場面。唯一值得稱道的一場戲是巴黎追逐,終於看到了屬於這部電影獨有的場面了,瑞科德和蛇眼的飛行穿梭實在是扣人心弦,破壞力也很驚人,算是拍出了點精氣神。
整體來說,反面人物刻畫更成功一些,尤其是李秉憲的白幽靈,很酷,雖然基本是在延續《三傢伙》中的冷血殺手形象,但也應該足以讓他在好萊塢成功上位了。當然這也要取決於電影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要不然可能只能像《極速賽車手》里的rain一樣,流星般劃過。不過以現在電影的素質,我覺得不至於像《極速賽車手》那麼慘,但要想在票房上有太大作為也難。

這是這個瘋狂的暑期檔最後一部進口大片,也是最讓我失望的一部,失望程度甚至超過的《哈6》,哈6之悶在於劇本的局限和小說作者的強大主導,而非導演的不作為,至少還是一個有創作主旨的風格化的東西,而不是像《特種部隊》這樣的科幻贗品,在暴力外殼下包裹著的是導演的無能和平庸,雖然可以根據其表面特徵為它貼上一個大片的標簽,但細節、搭配、氣質上的失敗還是只能證明這只不過是個外強中乾的暴發戶而已,而暴發戶是不能引導潮流的。

『叄』 深入德軍後方偵查德軍重炮一起摧毀要塞是什麼電影名請問是什麼電影

這部美國電影的名字叫《戰豬》。

『肆』 諾曼底登陸戰役短評

諾曼底登陸是一場戰略性的大陸兩棲登陸戰,完全不同於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間的島嶼登陸戰,只要登上灘頭就意味著勝利。由於大陸縱深比較大,即使登上灘頭,防守一方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調來後備部隊,組織反擊,將登陸一方趕下海。在義大利的薩勒諾和安齊奧,德軍就是憑借著快速的反應,迅捷的機動,堅決的反擊,將登陸的盟軍壓制在狹小的登陸灘頭,若非盟軍強大的海空支援,就連彈丸之地的灘頭都守不住。而在法國的德軍無論反應力、戰鬥力都勝過在義大利的德軍,加上法國的鐵路、公路交通都比義大利發達,盟軍當然很
清楚將會遭到怎樣的抵抗。所以諾曼底登陸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登陸的最初兩周里,頂住德軍的反擊,建立起統一鞏固的登陸場。但是盟軍在佔領大港口之前,單憑登陸灘頭的人工港,只能運送12—15個師,其中裝甲師1—2個,並保障這些部隊的糧、油、彈的補給。反觀德軍,雖然在諾曼底只布署了6個師,但在三天里就可以從各地調來25—30個師,其中裝甲師7—8個投入反擊。這樣大的兵力對比劣勢,盟軍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換句話說,只有阻止德軍的增援到達諾曼底,才有取勝的可能。為達到阻止德軍增援這一目的,盟軍採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利用強大的空軍全面轟炸法國西北部的鐵路、公路目標,封鎖通往諾曼底的交通,使德軍增援不能到達。另一方面則是展開戰略欺騙和偽裝,使德軍統帥部相信,在諾曼底登陸之後,還會有另一場更大的登陸,所以不把援軍調往諾曼底。——這場戰略欺騙,就是諾曼底登陸中最隱密的部分,直到五十年後解密的檔案中也只公開了其中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後人只能去作一些推測和想像。

1943年12月,由盟軍最高司令部副參謀長摩根中將提議,制訂相關的欺騙和保密措施,以確保登陸的成功。這項計劃代號為「傑伊」,該計劃的參與機構包括:英國軍事情報局、特別行動局、反情報局、雙十字委員會、政治戰執行處、美國戰略情報局(即中央情報局的前身)、聯邦調查局,以及盟軍陸、海、空三軍情報部。核心部門是英國倫敦監督處,該處辦公地址在丘吉爾戰時內閣所在地大喬治街2號,主要負責制訂和實施戰略性的欺騙、偵察行動,並協調英國與盟國情報機關共同組織重大的行動。現在則成為諾曼底登陸中戰略欺騙的組織機構。該處的格言是機智、狡猾和精緻,徽章是半人半羊的農牧神薩圖恩的雕像,薩圖恩是古羅馬神話中專門興風作浪的小精靈。現任處長是英國陸軍中校約翰·比萬,他的綽號是詐騙總管。雖然他職務和軍銜不高,卻擁有很大許可權,甚至有時丘吉爾、羅斯福都要遵照他的要求安排活動或發表聲明。

這場戰略欺騙,范圍之大,構思之妙,難度之高,都令人難以想像。1944年1月,「傑伊」計劃改稱「衛士」計劃。其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各種途徑,誘使德軍分散在歐洲各地,從而使德軍在法國,尤其是諾曼底地區的守軍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使德軍統帥部相信,諾曼底登陸只是一場佯攻,目的就是誘使德軍過早投入後備部隊,從而為下一次更大規模的主攻創造條件。後一個目的就是「衛士」計劃的核心內容,而且這個內容不能直接落入德軍之手,而是要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顛來倒去,以間接方式,讓德軍費了好大的氣力才獲得那麼一星半點,然後再根據這么點線索,去分析、推理、歸納,得出符合盟軍希望的錯誤結論。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聽取了比萬的計劃後,寫下「我喜歡這一切」的批示,並派最高司令部的欺騙專家「特殊手段委員會」主任美國陸軍上校懷爾德全力協助比萬。

為了達到「衛士」計劃的第一個目的,即分散德軍的目的,比萬在南歐實施了「齊柏林」計劃:1944年初,蘇軍已逼近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羅、匈都預感到德國敗局已定,於是派出密使與英、美接觸,秘密商討投降事宜。但是英國的廣播、報紙卻在有意無意中透露了雙方的秘密。德國不能容忍在南歐出現叛徒,於是決定出兵佔領匈牙利。但當時德軍在東線蘇聯戰場上,戰況非常緊張根本無法抽出部隊;在南翼義大利的安齊奧海灘激戰正酣,也無兵可抽。最後只好從法國抽出3個裝甲師和1個步兵師,於1944年3月19日佔領匈牙利全境,把匈牙利首相卡利關入了集中營。羅馬尼亞被嚇住了,中止了同英美的秘密接觸。這樣,德國雖然控制住了南歐的局勢,卻在法國失去了4個師的精銳部隊。

在北歐,比萬組織了「北方堅忍」計劃。1944年1月,比萬訪問蘇聯,與蘇聯情報機關聯手製造進攻挪威、瑞典的假象。英國在蘇格蘭愛丁堡建立了實際並不存在的第4集團軍群司令部,同蘇軍類似的虛假司令部溝通了無線電聯系。德軍憑借其出色的無線電偵聽和定位技術,很快測出了這個假集團軍群司令部的位置,還派出飛機進行轟炸。英軍還對駐蘇格蘭的部隊下發極地地區發動機保養手冊,補充滑雪板等嚴寒地區裝備,進行滑雪訓練。大有將要在北歐作戰的模樣。而且英國的BBC廣播電台對挪威、瑞典的廣播中要求兩國的百姓進行防空准備,並盡量多儲備食物、燃料、葯品等必需品。這些措施,使德軍在挪威和瑞典部署了13個師,其中1個裝甲師,以應付盟軍的進攻。這13個師直到戰爭結束都沒離開挪威和瑞典。

在東線蘇德戰場,蘇軍更是積極配合,在1944年6月之前,不發動新的進攻,只是把部隊頻繁調動,使得德軍無法判明蘇軍的企圖,不敢輕易抽出兵力。而在諾曼底登陸後,蘇軍一連發動卡累利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三次大規模進攻戰役,牢牢吸引住東線德軍。

「衛士」計劃的第二個目的也就是最關鍵的目的,就是要使德軍相信諾曼底登陸只不過是一場為了過早消耗其後備部隊的佯攻。可是稍有軍事常識的人只要發現在諾曼底登陸的第一梯隊有8個師的規模時,就足以肯定這是主攻。而比萬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創造出奇跡來,即使不能使德軍相信的話,也至少要擾亂德軍的判斷,盡量拖延德軍作出正確結論的時間。為此,比萬設計了多達幾十項的附屬計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銀計劃」: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虛構了番號為美國第一集團軍群的部隊。首先由三百多報務員偽裝成集團軍、軍、師、團、營之間無線電通訊,嚴格按照同級別單位的日常通訊量進行聯絡,並在多佛爾設立假司令部,使用大功率電台與各下屬部隊聯系,甚至真正的登陸部隊第21集團軍群司令部的部分命令也先通過電話傳遞到多佛爾的假司令部,再由假司令部的電台發送出去。——德軍的無線電偵聽、定位部隊測出了盟軍的這些無線電通訊,從而判斷出盟軍登陸的主攻方向是加萊,因為盟軍司令部就在加萊的對面多佛爾。其次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修建了軍營、倉庫、公路、輸油管線,並由好萊塢的道具師設置假的物資囤積處、假機場、假飛機、假坦克、,假大炮,還逼真地在河面上製造出軍艦航行的油跡、坦克在公路上留下的履帶印。再將部分在登陸初期沒有作戰任務的部隊調到這里,駐扎操練。就這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再讓歷盡辛苦突破盟軍空中防線的德軍偵察機偵察照相,造成了盟軍在英格蘭東南集結了約40個師組成的第一集團軍群的假象。至於登陸地面部隊的司令人選,眾所周知能擔當此任的盟軍將領,不是美軍中將巴頓就是英軍中將蒙哥馬利。比萬將計就計讓巴頓來擔任第一集團軍群的司令,1944年1月26日,巴頓到達英格蘭東南地區,視察部隊,會見當地官員,拜訪各界名流。新聞界不斷報道他的行蹤。1944年4月,巴頓在一個俱樂部開幕式上講話:「戰爭結束後,英國、美國和蘇聯要統治世界……」可在報端發表時,卻少了蘇聯,由此引發了一場外交風波。令人費解的是當時正是登陸前夕,英國的新聞檢查異常嚴格,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疏漏,發表影響盟國團結的講話。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局,只是為了強化巴頓在英格蘭東南部出現的印象,從而使德軍想到作為登陸部隊指揮官的巴頓在英格蘭東南部頻頻出現,自然意味著登陸將在加萊。而真正的登陸部隊陸軍司令蒙哥馬利則在朴斯茅斯的司令部潛心策劃和研究作戰方案,比萬還挑選了相貌酷似蒙哥馬利的陸軍中尉詹姆斯,在蒙哥馬利身邊生活數月,詳細了解蒙哥馬利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好惡、習慣等生活細節,然後裝扮成蒙哥馬利出訪直布羅陀、開羅,造成蒙哥馬利不在英國的假象。這就使德軍推斷出,此時蒙哥馬利不在英國自然不會是登陸的指揮官。「水銀計劃」通過在無線電通訊、營區、部隊、指揮官等幾方面的欺騙和偽裝,使德軍統帥部了解到在英格蘭東南部,盟軍集結了約40個師組成由巴頓任司令的第一集團軍群,那麼登陸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加萊。

「微光計劃」:盟國空軍實施的電子干擾和電子欺騙。根據最高司令部的特別指令,首先猛烈轟炸了德軍於1943年8月在荷蘭海牙設立的大型無線電偵聽破譯基地,將其徹底摧毀,消除了對盟軍無線電通訊的威脅。其次在對德軍雷達站的大規模空襲中,故意對德軍設在塞納河以北的9個雷達站不予轟炸,以便德軍利用這些雷達站發現盟軍在登陸前派出的假艦隊,這支假艦隊在登陸前三小時駛向加萊,共由18艘小艇組成,每艘小艇都拖帶一個木筏,上裝直徑達29英尺的大氣球,氣球里則安裝雷達發射器,發出的雷達信號相當於一艘萬頓級的登陸艦的雷達信號,艦隊上空有幾十架飛機一邊飛行一邊投擲錫箔條。這些措施在德軍雷達站的屏幕上反映為一支龐大的登陸艦隊在大批飛機掩護下駛向加萊。為進一步迷惑德軍,空軍在戰役前的空襲中特別規定:凡是向諾曼底派出1架偵察機或投下1噸炸彈,一定要向加萊派出2架偵察機或投下2噸炸彈。

利用雙面間諜也是「衛士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英國反間諜機關的出色工作,在開戰後不久即破獲所有在英國的德國間諜組織,並對德國僑民進行隔離審查,徹底肅清了在英國的敵特。盡管德國情報機關不斷派遣特工滲透潛入英國,但是一則英國反間諜機關工作效率較高,二則英國的貨幣、度量衡與歐洲大陸完全不同,使得進入英國的間諜很容易被察覺,所以德國一直無法在英國開展情報工作。而英國專門組建「雙十字委員會」,從事將被捕的德國間諜策反成為英國服務的雙面間諜。經過長期耐心細致的培養,終於擁有4位被德國情報機關相信的雙面間諜:「加寶」、「珍寶」、「三輪車」和「布魯斯特」。其中最受德國信任,最有影響的便是「加寶」。戰後「雙十字委員會」認為「加寶」是他們最大的成功。「加寶」是西班牙人,真實姓名不詳,1941年1月和1941年12月兩次要求加入英國情報機關,都遭拒絕。1941年7月,投靠德國情報機關,奉命經葡萄牙潛入英國,但他到達葡萄牙後就謊報已進入英國,並根據一些英國出版的報紙雜志,憑著編造情報的天賦,杜撰出一些情報,而且大多正確,所以深受德國的器重和信任。直到1942年2月,英國發現德國海空軍大舉出動截擊一支盟國開往馬爾他的護航船隊,可根本沒有這樣的船隊,英國情報機關隨即查出這正是「加寶」的傑作,於是便同他接觸,將他秘密接到英國,在「雙十字委員會」的協助下,將精心策劃的真假情報源源不斷送往德國,從而在德國情報機關確立了王牌特工的地位,領受了查明第一集團軍群〔也就是「水銀計劃」所虛構的部隊)的任務,乘機堂而皇之地報告了第一集團軍群的兵力編成等情報。在6月6日登陸前半小時,「加寶」向德國報告盟軍正向諾曼底發起進攻。——這一時間是比萬精心設計的,德國收到情報也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相反更提高了「加寶」的地位。到6月9日登陸後最關鍵的時刻,「加寶」向德國發報長達120分鍾,詳盡報告第一集團軍群的40個師正進入臨戰狀態,大量登陸艦艇正集結在多佛爾,真正的登陸就要開始。這一情報嚴重干擾了德軍統帥部對戰況的正確分析和判斷。

「衛士計劃」中英國還組織過一次異常狡詐,甚至可以說殘忍卑劣的行動。1943年7月,法國北部隸屬於英國特別行動處的代號為「繁榮」的抵抗運動小組,由於亨利·德里古的告密而被德國蓋司太保破獲,包括負責人弗朗西斯·蘇蒂爾在內數十名抵抗運動成員被捕。蓋司太保脅迫被捕的「繁榮」小組報務員繼續保持與英國總部的聯系,因為報務員的收發指法如同人的筆跡,難以假冒。報務員乘機按照事先規定不發安全密碼向總部告警,所謂安全密碼就是在規定的某行某個單詞,故意拼錯或重復,如果沒有在約定的地方拼錯或重復單詞,就意味著電台已被德國控制。但總部不顧警告繼續保持聯絡,並按照德國的要求空投大量的武器、爆炸器材、通訊器材、活動經費甚至新的特工。這些物資和人員一落地就落入德國蓋司太保之手。眾所周知,蓋司太保的刑訊逼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英國所有派遣到被佔領土的特工都攜帶劇毒葯,以便在被捕時或無法忍受刑訊時用以自盡。梵帝岡的羅馬教皇還專門為無法忍受蓋司太保刑訊而自盡的基督徒頒布特赦,赦免他們自殺的罪過。可「繁榮」抵抗小組的骨幹人員和後來空投的特工攜帶的卻是無毒的葯丸,他們被捕後,歷盡嚴刑拷打,求生無門,求死無望,最後供出了自己的任務:襲擊德軍在加萊的指揮部、通信中樞、岸炮以及供電系統,配合盟軍的登陸。蓋司太保對這些口供的真實度深信不疑,因為這些口供大多是在多次刑訊逼供之後才得到的,從而得出盟軍將在加萊登陸的結論。實際上,告密者德里古是根據倫敦監督處的絕密指令以此方法獲取蓋司太保的信任,從而打入德國情報機關。而蓋司太保怎麼也想像不到,英國情報機關會無恥到這樣地步,用價值數十萬美元的武器裝備和數十名忠貞部屬的生命為代價,只為了提供一條假情報。完全可以說,這些人才是諾曼底登陸中最可歌可泣的無名英雄,他們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成千上萬盟軍士兵和被佔領各國人民的生命,他們中絕大多數都被蓋司太保處決或送入死亡集中營,德里古則被法國的抵抗運動以內奸的罪名處死。戰爭還未結束,英國情報部門就派出專人去尋找這些人的下落,並為他們中的一些人追授勛章,以表彰他們在異常危險的情況下所表現出的非凡勇氣和英雄氣概。時至今日,這段歷史仍是英美諱莫如深。

此外法國的抵抗組織也充當了重要角色。在6月6日登陸時,BBC廣播電台向諾曼底地區的抵抗組織播發了大量暗語指示,要求他們破壞鐵路、公路、橋梁、通信線路,協助配合盟軍的登陸。而在6月9日,諾曼底的激烈戰斗正處在關鍵時刻,BBC又向法國加萊、比利時、荷蘭的抵抗組織播發大量暗語指示,要求他們按預定計劃,襲擊交通線、德軍指揮通信中樞,配合即將開始的加萊登陸。由於德國情報部門已破獲了一些抵抗組織,明白暗語指示的含義,據此向駐加萊的部隊發出登陸在即的警報。

當6月6日登陸打響後,比萬的戰略欺騙又進入新的階段,製造盟軍即將在加萊登陸的假象。盟國各國政府首腦在發表關於諾曼底登陸的聲明中,都有比萬精心策劃的內容,字里行間都隱隱約約暗示著還會有另一場更大的勝利。只有自由法國的領袖戴高樂抑制不住激動,拋開了比萬的講話稿,發表了一番激昂的講話。不料,這些正正反反真真假假的講話,倒又把德軍統帥部弄糊塗了。

比萬的戰略欺騙可以說是令人嘆服,但是如果不能作好保密工作,泄露了真情,那麼不但精心策劃的戰略欺騙毫無作用,更會給登陸帶來滅頂之災。所以英國採取了史無前例的保密措施,代號為「頑固者程序」。

首先,為防止德意從愛爾蘭獲得情報,英美迫使愛爾蘭關閉了德、意駐愛使館,並沒收其無線電設備。1944年2月9日起,英國中斷同愛爾蘭的一切民間交往。3月17日,又進一步宣布封鎖愛爾蘭,攔截所有未經許可離開愛爾蘭的飛機、艦艇。

其次,為防止駐英國的外交人員獲取情報,於4月17日起英國宣布暫時取消外交特權,禁止外交人員在英國的旅行和出入英國;禁止使用外交郵件;禁止外交使館使用電台與本國聯絡,如有緊急事件,只能使用英國提供的電台和報務員;對各國外交使館實行全面警戒。

再次,對民間新聞報道實行嚴格的新聞檢查,所有報道都必須經多道檢查才可登報。禁止記者向海外發報,禁止出口報紙雜志,以防德國從中獲取情報。5月25日起所有從英國發出的信件都被延期發出。除必要人員外,限制公民出入英國。

對參戰部隊的保密措施也前所未有,4月1日宣布登陸部隊集結的英格蘭南部沿海十英里為軍事禁區,4月6日起部隊取消休假,軍人和公務員的所有公文信函、電話均受到檢查。美軍人員被禁止擅自使用越洋電話、電報同美國本土聯絡。5月28日起所有登陸初期的參戰部隊均不得擅自離開由鐵絲網圍成並有憲兵檢查的營區。有關登陸計劃,始終限制在經過仔細甄選的軍官范圍里。D日(即登陸日的代號〉前七天,登陸日期及計劃下發到師級指揮官。D日前三天,登陸區地圖、海圖和其他敵情資料下發到營級指揮官。D日前二天,向各部隊下達作戰指令。同時有二千名情報人員對參戰部隊各級官兵實行嚴密監視、檢查。

盡管採取如此空前的保密措施,但泄密事件仍時有發生,幸虧補救及時,才未被德軍獲知真相。

1944年3月22日,美國芝加哥郵局工作人員未經許可擅自打開放有登陸作戰計劃的軍事郵包,有關人員立即受到聯邦調查局的審查和監視,最後查明僅是一件意外。

1944年4月18日,美國陸軍少將亨利·米勒在英國倫敦的一次酒會上聲稱盟軍將於6月上旬大舉進攻法國。隨即被解除職務,軍銜降為中校,並遣送回國。

1944年5月28日,十二份有關登陸作戰的絕密文件從英軍總參謀部的臨街窗戶中被風刮到街道上,散落到馬路上。這時候總參謀部里的每個人,從高級軍官到低級文員,都如臨大敵,飛奔而出,去尋找散落在街上的文件。可是只找回十一份,正當所有人焦慮不安時,有一個過路人將第十二份文件交給了值勤的哨兵。好一場虛驚。

那麼,盟軍耗盡心智的欺騙和保密措施到底收到多大效果?盟軍通過「超級機密」破譯德軍密碼,密切關注德軍反應。

當6月6日,諾曼底登陸打響後,德軍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德元帥,對比萬的伎倆不屑一顧,憑著他敏銳的軍事嗅覺,立即判斷出這是盟軍的主攻。便向希特勒請求從各地抽調17個師實施反擊,獲得批准。6月9日盟軍發現駐波蘭的2個黨衛軍裝甲師和駐加萊的第15集團軍都開始向諾曼底移動,而且德軍更換密碼,使用一種新的盟軍沒有破譯的密碼。這一切令盟軍最高司令部和倫敦監督處感到不安,難道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嗎?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偶然事件,德軍在盟軍登陸的奧馬哈灘頭發現兩具美軍軍官的屍體,隨身攜帶來不及銷毀的美第5軍和第7軍在登陸中的所有作戰方案。當這份作戰方案交到德軍統帥部時,德軍西線情報處處長羅恩納少將覺得蹊蹺,不由想起在1943年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前,盟軍使用一具精心准備的屍體,攜帶假的撒丁島登陸計劃,裝作溺水身亡的樣子,順潮汐漂到西班牙海岸。德國獲得這份假作戰計劃後,將防守力量都調到撒丁島,從而大大削弱了在西西里的防禦,最終使盟軍乘虛攻佔了西西里。羅恩納認為這又是盟軍的拙劣把戲。再加上從「加寶」和「繁榮」抵抗小組等各方面獲得的情報,認為盟軍的真正主攻將會在加萊。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長約德爾上將也同意這一觀點,兩人極力向希特勒說明諾曼底登陸僅僅是牽制性的佯攻,最終使希特勒在6月9日召開軍事會議重新討論反擊計劃。

6月10日,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趕到倫敦,和最高司令部、倫敦監督處的人員一起密切關注德軍動態。正討論是否要轟炸塞納河上所有橋梁,包括巴黎市內的橋梁,以阻止德軍的增援部隊。午夜時分,機要秘書送來「超級機密」剛收到的消息:希特勒命令第15集團軍返回加萊,西歐其他地區的德軍火速增援加萊。——所有的人都如釋重負,盡管諾曼底的戰斗還在激烈進行,但大家都清楚,登陸已經勝利在握了。最吃驚的就是比萬,他從來沒有想到「衛士計劃」會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英軍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元帥說:「既然希特勒是這樣的大傻瓜,我們怎麼會用這樣長的時間這樣大的精力才打敗他?」接著,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英國情報局局長孟席斯來到最高司令部,高度評價了「衛士計劃」的組織實施:在英國情報部門悠久的歷史中,這是登峰造極的成功!

這一切圍繞諾曼底登陸的戰略欺騙和保密計劃,成為保障登陸成功的護身符。正如丘吉爾所言:

「戰爭中真理是如此寶貴,要用謊言來保衛。」

『伍』 網路電影《浴血無名川》為何反響強烈

《浴血無名川》講述的是志願軍某師分隊在敵後重創美軍重炮營的故事。影片一開始,從美軍視角折射出志願軍高燃戰力。志願軍狙擊手杜川在美軍狙擊小組的眼皮子底下,遠距離擊斃坐在吉普車中的上校。

要知道當時吉普車的時速達到50英里,況且地處山區,環境復雜,難度可想而知。遭到打臉的美國狙擊手,對杜川的狙擊位置一臉茫然。依據彈道學公式,射擊距離每增加90米,精準度就減少2.5厘米,而且彈道還遭到風力、重力、濕度等因素的影響。杜川能夠一槍斃命,明顯具備了過硬的狙擊技巧。

《浴血無名川》躥紅,志願軍的狙擊作戰真能影響戰局嗎
上圖_ 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杜川既是「杜神槍」,也是志願軍的普通一兵,這是當時的形勢決定的。1951年4月,志願軍和朝鮮軍民經歷5次戰役,在三八線附近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南朝鮮軍形成南北對峙。志願軍構築了集攻防、機動、生活、醫療等完整坑道防禦工事,形成以坑道為骨幹、塹壕為紐帶的防禦支撐體系。

鑒於雙方工事相距不過四五百米,相鄰陣地最近不過百米,處於各種口徑槍械射程之內,志願軍總部認為採用「零敲牛皮糖」的方式,積小勝為大勝,提出「變死陣地為血脈流通的活陣地」的口號。經過實戰檢驗,志願軍的狙擊戰術體系應運而生。

《浴血無名川》躥紅,志願軍的狙擊作戰真能影響戰局嗎
上圖_ 志願軍戰友在交流狙擊經驗

兩軍裝備

電影還原了朝鮮戰爭中雙方裝備的差距。美軍禿鷲小隊少校裝備的是M1C伽蘭德狙擊步槍,口徑7.62mm,槍長1107mm,彈頭初速865米/秒。該槍加裝2.5倍瞄準鏡、槍口消焰、腮墊等專用附件,是二戰中美軍常用的狙擊步槍。由於該槍彈容8發,人稱「大八粒」。

美軍的裝備不止於此。電影中,三排初次和美軍交手,遭遇對方M2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的瘋狂掃射。其實,有經驗的美軍機槍手為M2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外加低倍瞄準鏡,利用12.7×99毫米槍彈初速高、殺傷力大的特點,對1800米外的志願軍進行點射狙擊。

1942年,受太平洋戰爭影響,美軍在加利福尼亞陸地軍營建立了偵察-狙擊培訓中心。通過「基地化培養」,訓練狙擊手。影片中,禿鷲小隊就是由狙擊手、觀察員和後備隊員組成的專業狙擊小隊,對志願軍分隊構成了巨大威脅。

《浴血無名川》躥紅,志願軍的狙擊作戰真能影響戰局嗎
上圖_ 美國M2 60毫米迫擊炮

在反狙擊方面,美軍同樣經驗豐富。M2型60mm迫擊

『陸』 這個是什麼電影

彎刀殺戮 Machete Kills (2013)
導演: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編劇: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 Kyle Ward
主演: 丹尼·特雷霍 /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 /索菲婭·維加拉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俄羅斯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10-11(美國)
片長: 107分鍾
又名: 索女·重炮·神經刀(港) / 絕煞刀鋒2(台) / 殺千刀 / 彎刀2

『柒』 美國電影《風語者》中,日本用的超大口徑火炮是什麼類型的炮彈

那隻是個穿幫鏡頭,最後戰斗中把美軍車隊打得狼狽不堪的是日軍的45型240毫米榴彈炮,該炮只在中國戰場、菲律賓戰場使用過,並沒有裝備塞班島守軍。
詳情:http://ke..com/view/37159.htm?fr=ala0_1_1#7

『捌』 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

1、《珍珠港》

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

2、《拯救大兵瑞恩》

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

3、《兵臨城下》

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

4、《風語者》

這是一部以二戰中的太平洋戰爭為背景題材的影片。風中的語言,在戰爭中,指的是傳遞著無數秘密的電波。每個風語者都背負著高級軍事機密。

5、《太極旗飄揚》

是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元斌聯袂主演的戰爭電影。影片以1950年爆發的朝鮮半島戰爭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一對被迫被推上戰場的親兄弟的悲情命運。該片於2004年2月5日在韓國上映。

6、《硫磺島家書》

由夢工廠出品的歷史戰爭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等人主演。該片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栗林忠道中將指揮日軍堅守在硫磺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沒有勝算的戰役。

(8)美國重炮轟炸電影擴展閱讀:

一、《珍珠港》劇情簡介:

雷夫(本·阿弗萊克飾)與丹尼(喬什·哈奈特飾)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兩人對於飛行從小就十分有興趣。長大之後,時間正值二次大戰時空,兩人一同加入美軍飛行的隊伍。受訓期間雷夫結識了軍中護士伊夫林(凱特·貝金賽爾飾),兩人迅速墜入愛河。

此時美軍決定派出精英部隊前往歐洲大陸,協助歐洲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於是將伊夫林託付給丹尼照顧,不久之後歐洲傳來噩耗,雷夫的座機在空戰中不幸遭德軍擊落,生死未卜。伊弗琳與丹尼得知噩耗後,只能互相勉勵對方,但是愛情的幼苗卻悄悄地萌芽。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現在伊夫林與丹尼駐扎的珍珠港。正當三人不知如何面對這個難題時,日軍也悄悄地准備偷襲珍珠港。雷夫與丹尼這對好朋友又是情敵,還得一起並肩作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時拋在一旁,共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

二、《拯救大兵瑞恩》基本信息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描述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

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玖』 求這部電影的名字,求出處!

彎刀殺戮
導演: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編劇: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 Kyle Ward
主演: 丹尼·特喬 /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 / 索菲婭·維加拉 / 艾梅柏·希爾德 / Lady Gaga /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 小庫珀·古丁 / 傑西卡·阿爾芭 / 德米安·比齊爾 / 梅爾·吉布森 / 查理·辛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俄羅斯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10-11(美國)
片長: 107分鍾
又名: 索女·重炮·神經刀(港) / 絕煞刀鋒2(台) / 殺千刀 / 彎刀2

閱讀全文

與美國重炮轟炸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他來自美國在線 瀏覽:601
唐山電影票團購 瀏覽:497
功夫電影里的功夫是什麼 瀏覽:195
法國在俄羅斯戰爭電影叫什麼 瀏覽:239
靜態3d電影下載 瀏覽:385
什麼電影軟體比較好 瀏覽:322
三大電影節影帝影後沒什麼含金量 瀏覽:114
有哪些三d電影 瀏覽:802
韓國暴力的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3
下載各種電影軟體是什麼 瀏覽:823
電影解說大v排行榜 瀏覽:395
好看的日本校園懸疑電影 瀏覽:110
國外機場電影 瀏覽:219
2018年12月21日新電影 瀏覽:57
魔方日本電影 瀏覽:476
高分東南亞動作電影 瀏覽:291
去泰國打工的電影 瀏覽:811
好看電影推薦青春動作 瀏覽:293
毒舌電影電視劇 瀏覽:539
電影節致敬王家衛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