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電影中看國際關系

電影中看國際關系

發布時間:2022-07-07 16:44:52

A. 俄羅斯戰爭片《烈日陽光》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影片值得一看嗎

俄羅斯戰爭片《烈日陽光》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影片值得一看嗎?

大家最近肯定也比較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問題,小編今天推薦一部影片《烈日陽光》,這部影片是戰爭片,雖然比較冷門,但是也是對俄烏問題的真實寫照,有時間的小夥伴也可以去看一看。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家人身處在各種事情之中,並且丈夫還是阿富汗戰爭的參與者,他深知戰爭是多麼的殘酷,他在參與戰爭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比較殘忍的事情,所以現在的他早已不想拿起武器參與到其中,但是命運卻是不公的,當他想帶領自己的家人離開這個國家的時候,邊界已經關閉了,所以為了能夠拯救自己的家人,他不得不再次面臨很艱難的選擇。

這部影片真的很值得一看,他告訴我們,國家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深處在和平年代,不要為了一己私利而破壞現在的和平,也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B. 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2000字

它以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拒絕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這一事件為創作背景,以「從個人角度回顧歷史」的紀實性敘事手法,從全新視角還原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協約國)和戰敗國(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同時由於大會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作為中國的外交大使顧維鈞等人為此發聲,並且拒絕在合約上簽字。這是在近代國際外交風雲中,中國面對西方列強發出的第一聲吶喊,是中國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上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維護自己的利益。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抗,也領悟了「弱國無外交」這一真理。
顧維鈞,27歲出任駐美國公使,是當時最年輕的外交使節。1919年,他以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成員的身份出席和會。在會議上,他針對日本代表對山東的無理要求據理力爭,從歷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駁斥了日本代表的種種狡辯。堅決的態度,流利的口才,有力的論辯,博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但日本憑著自己強大的勢力威脅和會主席,這是何等的無恥。而英、美、法三國,不顧中國代表的強烈抗議,仍然宣布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切權益。中國人民運動不斷湧起,顧維鈞等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中國政府卻要求簽字。中國政府的腐敗妥協令中國人民憤怒,也令顧維鈞憤怒。最後,顧維鈞只說了句「中國人民將永遠記得這天」,轉身走了,拒絕簽字。
還記得在這部影片中,由陳道明飾演的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的發言。他說:「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充分地表明了中國的態度。看完了這些我不知是激動還是感動,在心裡一百次的默念著:我願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即使讓我倒在血泊中,我也毫無怨言。

C. 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我的1919》

我只記得三個鏡頭。
許晴扮演的梅扛著兩個大箱子,出現在火車站。她戴著一頂小圓帽,容貌姣好,粉蒸肉似的臉蛋,眼波流轉。這是一個女人,一個嬌滴滴的女人。她丈夫肖克儉掀開箱蓋時,一張他兩的合影,剩下的都是書籍和報紙。她轉過身靠在椅背上,看著他驚喜的表情。我總覺得有一點覺醒的東西在裡面。女性的覺醒。她不再是舊式的,逆來順受,哭哭啼啼,沒有原則只求一家安穩的小女人。她站在了丈夫是背後。她懂他,她知道他的需要。男性的覺醒。他呢,他知道中國的需要,是進步的思想。所以新青年雜志真讓他欣喜若狂,好像曙光降臨。
肖克儉出獄時,當獄警把他的東西一件件經他過目後塞進一個紙袋第還給他時,他一件件拿出來,在獄警的注視下佩戴在自己的身上,鋼筆別在上衣口袋,打火機放進褲子口袋···頗有從容鎮定的風度。這是一種自信的大將風度,一種睥睨天下的姿態。當他的手觸摸到那塊麒麟玉佩,那塊獄警不曾見過的贊不絕口的中國古代神獸麒麟玉佩時,他像他展示,並說道,他象徵著幸福。而後佩上自己的脖子,轉身離去。大踏步。就像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他的降臨。我總覺得這句台詞別有深意。是肖克儉的期許,是中國人的心願,恐怕也是導演的一種信念吧。中國人終究會過上幸福的日子。
第三個。法國貴族春日的庄園。湖泊,大樹,草坪。這是一個春光的舞台。湖泊泛起層層漣漪,是盪漾的金色,樹葉在風中顫動,像小姑娘笑得花枝亂顫,載著光的粒子翩然起舞。草坪上顧維鈞,肖克儉,梅自在的散步。他們曾是童年玩伴。只是這樣的相聚在戰火的硝煙中經過了多少波折?總之他們擁有了片刻的安寧。這一刻,是難忘的回味無窮的幸福。梅對顧維鈞說,少川,讓娜姑娘好像對你有愛慕之心。遠處的法國姑娘讓娜挎著竹籃在草叢里采蘑菇。籃子快裝滿了,蘑菇朵朵豐滿。她不時的看一眼湖邊的他們三人。梅穿過樹的陰影走向讓娜,讓娜天真的問,他們不會同時愛上你嗎?然後,她跟著她一口一聲的學慣用漢語說「我—愛—你」。遠處顧維鈞和肖克儉又開始了他兩的爭論---怎樣的行動最有益於中國的現狀和前途。陽光給他倆的臉抹上一層光輝。他們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信念,並為之付諸行動。這兩個有魅力的男人。讓娜把頭轉向顧維鈞,一字一頓的念著,「我—愛—你」,眼神凝固在他身上。梅一遍一遍的教,讓娜認真的學。兩個女人的聲音越來越大。「我—愛—你」三個字伴隨著笑聲在這春日的庄園婉轉盪漾。兩個男人終於停止了爭吵,轉過頭來,微笑的看著她們。在硝煙和不安中翻滾了夠久,這就是一直渴望的安寧吧!
這三個鏡頭只能算是電影中極其不起眼的小插曲。我看到是卻是人性的光輝和未來的終將來臨的希望。戰爭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創傷。梅和丈夫被分離,她為他終日擔心受怕,於是遠渡重洋,背井離鄉,來到這異域;讓娜的家族在戰爭中沒落,她甚至衣食無著,她沖過去抓起顧維鈞桌上的食物狼吞虎咽而後涕淚滿面。經歷了,但人性依然完美無缺。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是從一個感性的角度來詮釋一段沉痛的歷史,以普通人在戰爭中被刻下的烙印來痛斥戰爭帶來的災難,是啊,存在最多的就是普通人。但痛而不哀。他們歷經了戰火,卻依然心存愛。這就是閃爍的希望的光芒。

更多觀後感詳情請登錄:http://movie.mtime.com/26578/comment.html

D. 有誰看過陳道明演的的關於巴黎和會那部電影

你說的是這個吧?
我的1919

主 演:陳道明、何政軍、許晴
修宗迪、李建義
導 演: 黃健中
攝 影:張中平
出品人:張丕民、閔曉明、韓三平
編 劇:黃 丹、唐婁彝。

本片描述本世紀初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的種種經歷和他的摯友肖克儉,為抗爭列強,為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國推翻封建王朝滿清帝國。

1919年中國爆發了倡導科學、民主的「五·四」運動——這是中國接觸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歷程,它標志著中國現代史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五·四」運動的直接影響下,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電影《我的一九一九》以1919年「巴黎和會」為背景,通過中國外交使團拒簽「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80年前中國外交風雲,謳歌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激情,同時也揭示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真理。影片著重表 現和描寫了本世紀初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陳道明飾),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維護國家尊嚴、保衛中華民族權益、拒簽「凡爾賽和約」的光輝偉績和華裔留法愛國知識分子肖克儉(何政軍飾)為抗爭列強、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真實地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社會和國際關系。影片表現了 一個「弱國」(當時的中國),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正義,討回平等是何等艱難。但是,中國終於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對列強說:不!從此開始了中國本世紀新的篇章。

E. 有什麼當代經濟政治與國際關系的電影最好有觀後感

《華爾街》系列

F. 我11年想考國際關系的研,大家推薦點可以了解歷史背景的電影

澳大利亞

G. 涉及國際關系的美國電影

  1. 《獨立日》

  2. 《一個國家的誕生》

  3. 《守法公民》

  4. 《飄》

  5. 《共產黨人》

  6. 2012

  7. 地球反擊戰1+2

  8. 伊拉克戰爭,

H. 誰推薦一些劇情跨越國際的電影,謝謝~

撞車,不朽的園丁,血鑽,盧安達飯店,戰爭之王,慕尼黑,卡廷慘案

和巴別塔的題材類似

以人文關懷關注民族和種族沖突,還有現存的戰爭經濟,非洲內戰,種族屠殺,童軍,難民等飽受苦難的生存現狀

其中好幾部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真實比小說更叫人耳不忍聞。

這些電影好像都是美國山姆大叔拍的。

I. 電影《紅海行動》引出哪些國際法話題

電影《紅海行動》最近在國內熱映,電影的票房和口碑證明了這部片子的成功。影片的特效、剪輯炫酷,反映的主題也是正面和積極向上的,但其中一些涉及國際法方面的表述卻引起了筆者的關注。

總體感覺,上述幾個有代表性的批評觀點反映了當前不少人對國際法的認識。筆者認為,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定,十九大為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無論國內國際的事情,都還是要講究規則秩序的。要實現宏偉藍圖,我們在法律認識、法律思維、法律機制方面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談談國際法的認知問題。在發展初期,國際法的創制確實以歐洲國家為中心,但歷史發展到今天,在國際法立法層面,與「大國制定國際法、小國遵守國際法」的認知相反,無論是採取「一國一票」還是「協商一致」原則,大國小國在國際法創制的權利上越來越平等,那種完全由大國強國說了算的時代已不復存在。

不可否認,西方國家作為大國強國更注重利用國際立法推行自己的利益,而這恰恰是他們重視國際法的例證。這主要表現為西方國家比小國更加重視通過國際法規則來塑造國際秩序。他們通常的做法不是在國際關系中強行推動自己的國家利益,而是通過主導和引導制定反映自己國家利益的國際規則,通過「合法」的方式來推行自己的利益,而這種方式往往在形式上是體現大國小國立法權平等的。

筆者認為,在太空、網路、極地、深海等新疆域更多參與和影響甚至主導國際法規則的創制,也應當是中國參與國際治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其次,在國際法的實施層面,美國等西方國家違反《聯合國憲章》非法使用武力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正如強奸、殺人等國內惡性犯罪存在並不否定國內法律秩序的正常運行一樣,不能由於存在個別違反國際法的情況就徹底否定整個國際法律秩序或國際法的作用。實際上,國際法的門類很多,大部分國際法規則在現實中也是被遵守的。

即使出現大國違反國際法的現象,也並非表現為「大國完全為所欲為置國際法於不顧」。恰恰相反,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等武裝沖突中,美歐西方國家都是不遺餘力對各種非法使用武力行為進行國際法的「包裝」,或通過各種資源平台做符合國際法的解釋。實際上,美西方國家在國際法律人才、制度、資源等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

小國更容易拿國際法說事的客觀原因是,與大國相比他們在國際事務中用來撬動國際關系的資源手段相對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國運用國際法並不僅僅是防禦性的,正如模里西斯訴英國查戈斯仲裁案表明的那樣,小國越來越重視把國際法當作維護國家利益的進攻性武器,這也讓「大國制定國際法、小國遵守國際法」的說法不攻自破。

因此,提高對國際法的認知要克服兩種極端認識。一是出於功利性或唯實力論的「法律虛無主義」。二是唯法律至上的「法律萬能主義」,認為所有國際事務的解決都需要通過法律手段,或在法律的運行中刻板僵化地遵守法律條文規定而不能靈活適用。

最後,不能輕視培養批判性的法律思維。《戰狼》《紅海行動》等影片都是為中國政府和軍隊點贊、表達愛國情感的影片。筆者認為,頌揚政府軍隊行為是愛國的,對政府軍隊行為提出理性的建設性意見,讓他們能夠變得更加全面和完善,也是愛國的。相反,掩蓋現有問題或者對存在的問題熟視無睹,只會對我們自身帶來危害。

筆者認為,隨著中國影片產生的國際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影片當中表現了非洲國家的落後,參與內部武裝沖突也與我既定政策的解釋存在問題,應需聽取外交部門的意見防止對非洲受眾產生不良影響。就對外法律影響方面,也應當建立影片法律顧問機制,聽取國際法專家的意見防止授人以柄。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看國際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他來自美國在線 瀏覽:601
唐山電影票團購 瀏覽:497
功夫電影里的功夫是什麼 瀏覽:195
法國在俄羅斯戰爭電影叫什麼 瀏覽:239
靜態3d電影下載 瀏覽:385
什麼電影軟體比較好 瀏覽:322
三大電影節影帝影後沒什麼含金量 瀏覽:114
有哪些三d電影 瀏覽:802
韓國暴力的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3
下載各種電影軟體是什麼 瀏覽:823
電影解說大v排行榜 瀏覽:395
好看的日本校園懸疑電影 瀏覽:110
國外機場電影 瀏覽:219
2018年12月21日新電影 瀏覽:57
魔方日本電影 瀏覽:476
高分東南亞動作電影 瀏覽:291
去泰國打工的電影 瀏覽:811
好看電影推薦青春動作 瀏覽:293
毒舌電影電視劇 瀏覽:539
電影節致敬王家衛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