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極》是一部很好的影片,為什麼豆瓣評分僅有5.4
因為《無極》中過多明顯的敗筆拉低了影片的檔次。
從創作角度講,《無極》很努力,在角色設置上花了心思,但遠遠沒有達到理想中盪氣回腸的效果;從製作角度講,《無極》有追求,也有所創新,但過多明顯的敗筆拉低了影片的檔次,不如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幾個地方;從演員角度講,《無極》的演員非常敬業,但在陳凱歌一貫的「戲劇化」風格指導下,所有演員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歇斯底里。
《無極》內容介紹:
影片講述了一個窮孩子受到命運女神眷顧,成為世上最美的傾城王妃,但命運詛咒永遠得不到真愛,身份卑微的昆侖奴,真心愛她,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讓她獲得重新選擇的權利。
而得到真愛的過程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傾城王妃還要在北公爵無歡、大將軍光明、和奴隸昆侖之間進行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情角力。
2. 無極豆瓣評分是多少
《無極》豆瓣5.4分。
《無極》是陳凱歌執導的一部東方奇幻史詩電影,由張東健、真田廣之、張柏芝、謝霆鋒、劉燁主演。影片於2005年12月15日登陸中國院線。
影片講述了一個窮孩子受到命運女神眷顧,成為史上最美的傾城王妃,但命運詛咒永遠得不到真愛,身份卑微的昆侖奴,真心愛她,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讓她獲得重新選擇的權利。而得到真愛的過程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傾城王妃還要在北公爵無歡、大將軍光明、和奴隸昆侖之間進行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情角力。
(2)電影無極豆瓣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從創作角度講,《無極》很努力,在角色設置上花了心思,但遠遠沒有達到理想中盪氣回腸的效果;從製作角度講,《無極》有追求,也有所創新,但過多明顯的敗筆拉低了影片的檔次,不如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幾個地方;從演員角度講,《無極》的演員非常敬業,尤其是真田廣之、張東健兩個日韓明星在中文台詞上下的工夫,但在陳凱歌一貫的「戲劇化」風格指導下,所有演員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歇斯底里。
3. 陳凱歌的《無極》到底爛在哪裡
《無極》一片,在總體構思上毫無想像力和創造力。故作高深的對白,加上以玩弄陰謀詭計為樂的人物造型:活得莫名其妙,死得裝腔作勢。王者不像王者,流氓不像流氓。該片的編導本意似乎是想要對歷史作一番抽象,卻又無奈其文化根底實在太淺。遙想當年,陳凱歌曾經依仗八十年代的中國新銳作家阿城和史鐵生,力圖在銀幕上生出想像的翅膀,結果也是由於文化底子太差,虛榮心又太強,結果將《孩子王》和《命若琴弦》拍得不倫不類。後來好不容易藉助了張國榮出神出化的表演,在《霸王別姬》中贏了一把,他隨即就自我誇張起來,開始走上下坡路,一片不如一片,直到拍出《無極》這部爛片。正如《英雄》道出了張藝謀的醜陋,《無極》露出了陳凱歌的破敗。與張藝謀具有黃天霸情結不同,陳凱歌很想扮演一把文化英雄。出於一種宣洩和作亂的需要,張藝謀當年找的文學情人是莫言、蘇童、余華那樣的農民作家或者准農民作家,以便在高粱地里性交,點著大紅燈籠操妾,然後再假裝活著。出於一種想在文化上和精神上有所作為的虛榮心,陳凱歌當年找的文學引路人乃是北京城裡最具文化意味的知青作家阿城和史鐵生。只是同為知青,阿城悟出了人生,史鐵生悟出了命運,而陳凱歌卻什麼都沒有悟出來。與張藝謀擅長玩弄草莽氣相仿,陳凱歌不過是嚮往成為一個文化闊少,在銀幕上侃一侃哲學,順便調戲一下美學。也許曾經在《黃土地》里靠了一個純朴的小姑娘得以成全影片,陳凱歌在《無極》中,再次起用一個小姑娘開頭。不過,這次的小姑娘形象卻像陳凱歌本人一樣,沒有了《黃土地》中的純朴,充滿了《三國演義》式的狡猾。小姑娘偷竊死者的衣物,陳凱歌模仿前人的電影。開頭那個屍骨遍野的場面,很像《悲慘世界》中的戰爭場面,只是前去偷竊死者遺物的不是小店老闆德納弟,而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姑娘。後來那個牛群奔騰的場面,來自好萊塢電影《與狼共舞》。最後那個奴隸背著女人在天空飛翔的畫面,直接取自《超人》系列。其中的戰爭場面,乃是受了《指環王》和《特洛伊》的啟發,只是沒有人家那麼有錢有勢,拍不到人家那種牛逼哄哄的地步。畫面是東拼西湊的,人物是裝腔作勢的。本來台詞寫得夠破爛的,還要讓一些說不清國語的演員做念白。陳凱歌當年起用張國榮的成功,使他不僅對香港演員情有獨鍾,而且對港式國語也十分傾心。銀幕上的對白,演員們像嘴裡含著什麼蛋一般,一個個說得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俗人不像俗人,仙人不像仙人,漢人不像漢人,洋人不像洋人。再俗氣的觀眾,聽了這樣的對白,也難以共鳴。該哭之處,想笑;該笑之處,想哭。能夠把一部影片拍得如此之爛,好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人物的塑造上,編導自己都不知就裡,演員更是無所適從。那個王妃,演得像個妓女。大將軍和王妃的床戲,猶如爆發戶大款和二奶小蜜行房。最滑稽的是導演太太演的那個仙女,觀音不像觀音,女巫不像女巫,偏偏還要跟人談論哲學和命運。大將軍一臉的市井氣,演個潑皮剛剛好。那個王者般的人物,女里女氣,從理論上說應該是個同性戀者,卻偏要扮演希特勒式的獨裁者。正如整個影片是個東拼西湊的大雜燴,其中的所有人物,也雜亂無章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算是一個神經病的胡思亂想,至少也有病理學上的邏輯,或者說精神分析意義上的依據。從這部亂得不能再亂(借用阿城小說《棋王》開頭一句)的電影里,倒是可以發現編導的許多下意識。威嚴的場面,流露著對極權的崇拜和順從。鎮壓的畫面,洋溢著施暴的快感。主奴關系的編織,隱含著成為主人的驕橫,奴役他人的恣意。大將軍的自得,充滿著對功成名就的享受。寫帝王將相時,張揚的是施虐。寫奴隸時,突出的是受虐。而同時沉緬於施虐和受虐的快感,可能是《無極》有別於張藝謀的《英雄》之處。至於彼此間的殊途同歸之處則在於,張藝謀在《英雄》里向秦始皇交出了他的忠誠,陳凱歌在《無極》里向專制極權傳統嗲嗲地點頭稱是。雖然在銀幕上,陳凱歌非常可笑地編排了一個讓人聯想起羅馬帝國元老院的場面,但在影片所流露的下意識里,陳凱歌卻讓一個奴隸說出了他對專制的順從。陳凱歌顯然已經弄明白了,在精神上像奴隸一樣跪著,能夠得到世俗享受的種種回報。知青出身的陳凱歌最後與電影草莽張藝謀如此殊途同歸,除了個人素質上的原因,當然還有專制社會本身的重壓。在一個沒有創作自由和精神自由的國度里,想要功成名就,想要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除了放棄自由,別無選擇。張國榮可以忘我地扮演程蝶衣,陳凱歌卻不能自由地拍攝自己真正想要拍攝的電影。比起張藝謀,陳凱歌是很想有點精神上和美學上的追求的。陳凱歌的破敗,在於貪圖成名,貪圖世俗社會的享受。陳凱歌害怕吃苦,害怕孤獨,害怕挑戰專制極權及其意識形態,害怕挑戰世俗社會和世俗人生。陳凱歌就像他在《無極》中所塑造的那個奴隸一樣,下意識地嚮往奔跑,下意識地嚮往飛翔,但事實上,他卻是跪著拍片,跪著成名,跪著享受七情六慾。就此而言,《無極》乃是陳凱歌的終極。看完《無極》,無法不可憐陳凱歌:當年的知青,白做了。
4. 無極到底講的啥
《無極》簡介:
《無極》是陳凱歌執導的一部東方奇幻史詩電影,由張東健、真田廣之、張柏芝、謝霆鋒、劉燁主演。
在二十年前的一顆海棠樹的下面,一個窮困潦倒的小女孩傾城因為太餓了,然後就假裝的答應了做貴族男孩無歡的奴隸,只要是可以給她一個饅頭吃,可是等饅頭拿到以後傾城就把無歡給打到了,搶到了饅頭。
因為她不想做奴隸,但是在奔跑的時候她又不小心把饅頭掉進了 水裡,這時候命運之神滿神就出來了,說到可以給傾城天下最好吃的東西,還有最美麗的衣服,還有一個強大男人的寵愛,但是唯一的條件就是得不到被人真心的愛。
後來的無歡抓到了傾城以後把她囚禁了鳥籠裡面,還給她插上了翅膀,這不僅僅是給她的懲罰,還在諷刺她這樣的拜金女,表面看著光鮮亮麗的,其實就像一隻鳥一樣被囚禁著,只能被喂養觀賞。
永遠失去的就是自由自在的去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後的時候傾城被昆侖從囚禁中解救出來獲得的也是只有短暫的自由,但是她的一生卻是最悲慘的。
電影結局:
在審訊室,長老會一起對大將軍弒主的罪行進行審判。公主和奴隸商量著承擔奴隸殺死國王的罪責,不過,在審判過程中,公主意識到,他們的「故事」就是真實,最後她明白了是地位低下的奴隸冒死救了她的命。隨著朝廷宣布大將軍無罪並判奴隸死刑,公主意識到她自始至終一直愛著這個犯了罪的人。
公爵親眼看到審判室內種種戲劇性的場面後,向他的手下命令道,「把他們全部抓起來!」然而在最後決戰時刻即將到來時,足智多謀的大將軍騙取了公爵的信任。從鐐銬中解脫後,大將軍開始了最後的戰役,解救公主和奴隸。
被徹底擊潰的公爵自我表明身份說,他自己就是當年公主違背諾言時的那個小男孩。受到了致命性傷害,大將軍臨死前懇請公主「挺住,一定要活下去。」奴隸也承認他深深愛上了公主,隨著他攬公主入懷,開始了未來的——也許是過去的旅程,命運的符咒也最終被打破。
5. 為電影《無極》平反,這真的是一部被誤解了的佳作嗎
電影《無極》在豆瓣有近十萬個人評分,90%的評論都是3分一下。綜合4.6分,而且這4.6還是從今年年初的4.2分一點點升上來的。
這是什麼概念呢?小時代的豆瓣評論是4.8分,爸爸去哪兒6.2分,七月與安生7.6分。再讓我們先看看那個時期的國產電影評分。赤壁6.3分,夜宴5.6分,英雄6.6分。
結論是,很少會像現在動輒8分9分往上的好評,那時的普通電影幾乎都是六七分的樣子。極其經典的除外,文藝片除外。
換句話說,那時爛片的標准比現在高很多。
而文藝片普遍高分,古裝武俠片普遍6分左右,除非影片真的極其經典,比如《卧虎藏龍》。除去這類電影,那時候能拿六七分的電影其實都還不錯,放到現在加個一分兩分沒什麼問題。按理說,無極也該和英雄啊,赤壁啊這種電影比肩,再不濟,至少跟夜宴這種,拿個及格分啊。
但是沒有。
連5分都沒拿到,我個人以為原因有三個。
第一,陳凱歌是拍過霸王別姬的導演,這部電影極大地拉高了大家對陳凱歌的期望值,因此大家會對陳導的作品有一個標准,假如他沒有達到這個標准,觀眾就會失望,至少一部分觀眾會。
第二,營銷和公關沒有做好,首先因為拍電影破壞了環境先得了壞名聲,再是過度營銷,然後又經不起惡搞調侃,不討好觀眾不說,還跟觀眾杠上了。一系列公關,生硬而尷尬,宣傳出來的觀點是,我無極好得很,你們看不懂是你們沒品位,你們還惡搞,你們是褻瀆。你們會後悔的。
這時,輿論開始一邊倒,同時,本不討厭這部影片的觀眾,也開始不滿,而一部分還沒看過電影的人,被胡戈的惡搞視頻先入為主,再加上周圍一致的差評,無極被越說越爛。
第三,定位失敗。中國魔幻題材的電影不多,無極上映伊始就打著大製作大敘事強特效的旗號宣傳,而忽略了無極的核心看點。特效並非陳凱歌強項,換做當今的營銷模式,打上文藝片的標簽,再請幾個意見領袖安利一下,很多人就不敢輕易打一星。
其實無極畫風台詞人設都有點日本動畫的感覺,故事也有點二次元。這片現在放B站,絕對引來一片喝彩。而現在受網路亞文化影響的一代人,一定比當時要能接受。可惜無極上映時間是2005年,那時候,小學生的我們,哪有什麼話語權。
被台詞打動
現在十年過去了。我從05年一個小學生,變成了一個大三狗,再度重溫這部電影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很中二,中二得讓人想笑,笑著笑著就濕了眼角,這部電影又很讓人感動,除去構圖精緻,人設有趣,情節奇妙,最打動我的就是寓意深刻的台詞了。
講話那麼不流暢的昆侖說,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見的,就像風起雲涌、日落生息,就像你不知道樹葉什麼時候變黃,不知道小孩子什麼時候長出第一顆牙,不知道你會在什麼時候愛上一個人
看到只覺得被深深打動。
那時的光明正在茅檐下端著清酒,看著天邊的落日,守著內心最後一絲的驕傲,等著那個讓自己一吻傾情的女人。聽完這句話後,他徹底崩潰,流下今生第一滴傷心淚。
傾城愛上了鮮花盔甲的主人,但她還是要離開,於是騎著馬走了。後來驕傲的光明被昆侖勸說去找傾城,光明說你膽敢不回來找我,傾城抱住他,淚眼朦朧,說,我不怕了。
她以為自己永遠無法得到真愛,即使得到了也會馬上失去。
所以逃避,寧肯離開。可是一看到他的堅定,又立刻有了愛的勇氣,向死而生的勇氣。
滿神對光明說,當海棠花落盡,日月出現在同一片天空,他們將重逢。
那種讓人無能為力的語氣光明一定記得,所以當海棠花落盡,日月出現在同一片天空,光明抱住傾城,卻發現她看到的是昆侖,立刻想起了這句話,失神地把傾城轉了過來。
傾城想救光明,在審判是誰殺王的大殿上,她告訴無歡,懸崖上的昆侖對她說要死我們一起死。但昆侖說不是,他說的是不要死,要好好活著。
傾城一下子明白了,那個穿著鮮花盔甲為她跳下懸崖的人,是昆侖。
她愛昆侖嗎?不!光明?不!她只愛穿著鮮花盔甲為她跳下懸崖的那個人。
一個說註定得不到真愛的人,也會期待意中人駕著七彩祥雲。
這樣的電影怎能不讓人動容?
何為無極?
傲嬌自負的大將軍,虎落平陽,不如犬,讓人討厭,讓人可憐。光環之下,盡是命運的嘲諷。他以為自己戰無不勝,卻再也沒勝過,不拿奴隸當人看,卻被一個奴隸改變了命運。一吻定情,不過自欺欺人。
傾城,輕浮而絕色,妖嬈美艷,足夠美就是演技。這個設定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張柏芝確實也對得起傾城這個角色。她永遠得不到真愛,始終絕望著,也渴望著。
真英雄昆侖,盡管他出場是一個跪著的奴隸,但是他是真正的鮮花盔甲的主人,來自熱愛自由的雪國,可以跑得超越光速和生死,卻不能阻止雪國被無歡控制,殺戮。
其實所有人的結局,在最開始都已經定好了劇本。鮮花盔甲和海棠花這兩個意象,象徵著傾城和鮮花盔甲的主人,既是暗示,也是註定。
壓軸人物無歡,看似是控場者,看似所有人的生死都與他有關,但實際,也不過是命運的棋子。而命運的使者滿神,簡直神經病,簡直變態,簡直喪心病狂。
但命運不就是這樣嗎?
所有人,都是命運擺弄的可憐人,都逃不過命運,這個制定規則的人,這個冷眼旁觀的人,這個看著你在游戲規則里掙扎痛苦發出陣陣哂笑的人。
這個人,就是無極。
無極是什麼?是道,是萬物的根源。道,是無限的,它已經存在了無限的時間,而且會永恆地存在下去,在空間上它也是無限的。
何必理解?
但總有人能理解的。
為電影《無極》平反
那時候的電影,至少演員還有演技,故事還不爛俗,導演還費心想講好故事,不迎合觀眾,或者,至少還像電影,至少還記得電影的使命,有著電影的精神。不是幾個帥哥美女撕撕逼,不是帥哥美女談談戀愛,不是綜藝節目套下錢,不是明星就能忽悠票房,不是一堆段子一堆雞湯堆起來就有人買賬。
無極,從題材到選角到宣傳,也的確能看出陳導的野心。這種用力過猛,是不太好。客觀看這部電影,無極的確沒有達到經典好電影的水準,也存在缺點。但瑕不掩瑜,卻一邊倒的不理性惡評,本身就不是電影界該有的正常現象。
我不是想告訴大家無極算得上多經典。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無極不是爛片。
6. 無極為什麼是爛片
1、首先,從造型美術的外表來看,《無極》只可遠觀而不可細勘,巨大的銀幕放大了所有造型美術上的敷衍,雖然鮮花盔甲、黑袍羽衣等等造型在造型視圖上看起來甚有魔幻氣息,而完全不精緻的細節打磨,卻在鏡頭特寫前暴露無遺。
2、然而崩潰的在於,《無極》的世界觀塑造極其無厘頭,陳紅所扮演的滿神傳遞著「無極」的思想,故事中所有的人都要遵從「無極「設定好的命運,然而通篇下來,並沒有人多少人能理解到底什麼是所謂「無極」,這個抽象的概念和主人公們具象的命運脈絡又有何必然關聯。
3、《無極》最大的賣點在於中日韓明星合演,而最災難的也在於此。
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國電影的表演體系便各有差異,而對普通話不甚熟悉的三位男主角,真田廣之、張東健和謝霆鋒,三個人用各自的口音講述著蹩腳的台詞,實在很難令觀眾感知到文本中對於愛與自由的渴求。
不協調、不匹配,才造成了如今年年都被提起的口碑悲劇。
(6)電影無極豆瓣擴展閱讀
當年路透社也說《無極》就像電子游戲。這就是這部商業電影最大的問題:美術風格出彩,敘事和台詞拉胯。也就是「碎片化」。
它的主題和概念是「愛與自由的故事」;但是故事破碎,人物模糊,角色時不時會講一堆大道理。
比如電影中滿神和大將軍在樹林里的對話,就和莎翁戲劇《麥克白》中,女巫和麥克白的對話類似。
這一次《演員請就位2》指導《無極》片段的是郭敬明。在後台的采訪中,郭敬明非常委婉地說他覺得自己駕馭不了這個片段——裡面的台詞都非常「哲學」,對演員的要求就是「不要出醜」。
7. 嚴肅講,《無極》真的是部爛片嗎
並不是爛片,只是每個人理解的層次不一樣,理解這部影片的感覺它是一部經典,不理解的就感覺它是一部爛片。
在《演員請就位》中李誠儒說自己自《無極》之後就沒看過陳凱歌的電影了,頗有內涵其老了之意,那麼《無極》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為了一個饅頭無歡變成了壞人,為了一個美貌傾城出賣了自己的幸福,大將軍為了自己的面子被人誤會殺了王眾叛親離,昆侖奴為了傾城一生不能停下奔跑的腳步。
是不是頗有有得必有失的意味?
所以在我看來,《無極》並不是爛片,只不過是因為當時太過於先進了點,導致很多人都看不懂,就跟周星馳拍攝的《長江七號》一樣,當初很多人罵爛片,後來不是照樣追成狗,而且現在大家對於《無極》評價是要比之前高很多的,可見《無極》並不是爛片。
8. 為何很多人都吐槽陳凱歌的《無極》,是部經典的爛片
2005年《無極》遭遇一邊倒的惡評後,陳凱歌放言,5年之內沒人看得懂;
如今15年過去了,我依然堅定地認為——
無極,頭頂生瘡,腳底流膿,這是國產電影史上,最爛的電影,沒有之一。
9. 陳凱歌宣稱:《無極》這部電影十年內沒人看得懂,原因是什麼
16年過去了,《無極》到底說了些啥,大家到底明白了嗎?2005年,陳凱歌導演在國內斥巨資拍攝玄幻題材電影《無極》,電影當中,特效拉滿,神話隱喻頗多。電影《無極》在張藝謀時代的權力電影宇宙中,開辟了一條特殊的國產道路。在國產電影當時還在現實主義鄉土中國風格里沉迷時,《無極》應該是一次極好的國產電影類型嘗試。在特效的加持下,票房還不錯,最終拿到1.8億票房,穩拿當年的年度冠軍。那個年代,票房能夠過億,就特別難得了。
15年以後在綜藝上為《無極》辯護的時候,陳導的人生還是沒有遭遇過挫折吧。不提《無極》的視效與敘事節奏,在敘事邏輯里人物的命運展現,是配得上爛片這個標簽的。無極,其實說的是填不滿的慾望。在這個電影中穿插的都是人的慾望。陳導其實拍的就是一部揭露人性慾望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