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愛情劇是什麼
我印象最深的愛情劇是《過把癮》。王志文和江珊共同演繹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B. 求一部影片。好像是日本或者韓國的一棟百貨大廈倒塌的事情
紀錄片《重返危機現場》裡面有個韓國三豐百貨坍塌事件
C. 超市中間塌陷填坑什麼電影
重返危機現場第三季。
三豐百貨商場是三豐集團興建位於首爾瑞草區黃金地段的一家大型百貨商場,於1989下半年竣工,1990年7月7日開始正式營業。1995年6月29日下午6:05,大樓開始倒塌,在20秒內,5層百貨大樓層層塌陷進地下4層內,共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傷。
重返危機現場第三季是一部災難紀錄片。第三季共播放19集。其中三豐百貨大樓坍塌是第十一個集。
D. 關於韓國三豐百貨商場倒塌的電影名稱有誰知道
重返危機現場第三季第11集
E. Discovery之最最好看的是哪一部為什麼
自從接觸到DISCOVERY以來,看過的紀錄片有很多部了,不過,讓我最為之喜歡的還是《大白鯊》這部紀錄片。
《大白鯊》是「科學與探索」頻道(DISCOVERY)的一個關於「環保」方面,讓大家保護動物,反映的是維持整個世界動物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生態平衡的一部極具知識性,科學性,記實性的紀錄片。
為了給觀眾一個真實性的感覺,節目採用了科學實驗的方式,工作人員安排不同的潛水員採用了不同的游泳姿勢到大海裡面去拍攝生動又驚險的畫面。結果看到:「一直放在水中的機器被「吃了下」。而看到那些潛到大海的潛水員用自己的雙腿不斷地激烈拍打著水面,看到他們是保持勻速前進的,就一直沒有遭到大白鯊的攻擊。」
最後那些受到過大白鯊攻擊的人們也告訴觀眾們一個道理,其中大部分人在受到大白鯊攻擊後都成功脫險,這是因為大白鯊會在發現他們不是獵物時,就不去「理睬」他們。大概是因為認為「人肉不好吃」的緣故吧!!! 西西,最好永遠不要讓它們知道人肉好吃,這樣也有利於人們更好的去接近它們`~。
《大白鯊》這部紀錄片主要是說明大白鯊並非主動攻擊人類,用了大量的事實進行說理。以理服人!!!也讓我有對大白鯊這種"海洋中的兇猛動物有重新認識的想法~~!!
以前知道大白鯊最喜歡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也吞食許多其他東西,如海獺、海面上漂浮的死魚等。再看過這部有趣的極具知識性,科學性,記實性的紀錄片《大白鯊》後,我又查找了下資料,有一個資料說:全世界可以統計的受到大白鯊攻擊的人數只有不到30個。也因此有科學家認為將大白鯊描述為「咬人魚」更確切。因為在攻擊游泳者事件裡面,大部分只是在他們離開前咬一下人。
現在我還知道了,大白鯊是:
「電影明星」———好萊塢的《大白鯊》是最賣座的電影,當年這部成本僅有800萬美元的電影票房收入卻達26億美元,收入與成本比值達到325倍,創造了一個奇跡!
「游泳冠軍」————大白鯊在水中的泳速最高可達43英里每小時,合計69千米每小時,它的這個速度相當於奧運百米冠軍速度的85倍。
「雜食家」————不是挑食的動物,什麼食物都能吃下。
看來它的本領還真不少,知名度也不小!~~
在拍攝過程中,其實工作人員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不過都一個個都被機智又勇敢的潛水員克服了!這部紀錄片向以前有報道大白鯊的誤導情況作了修正與解釋,是又一次對科學方面的挑戰!!!
此外,「金字塔之王」,「鱷魚獵人」,「災難鑒識」等都還不錯。不管是從拍攝的角度,方式,還是知識性方面,也都不愧為「精品」科學作品!!
希望以後的「科學與探索」頻道(DISCOVERY)能越辦越好~~!!
F. 以前中央九台播出過一個紀錄片 是關於災難的 裡面還有韓國三豐百貨大樓的災難 是什麼片子
重返危機現場 第三季 第十一集
G. 6月11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
大事記
1613年——英國倫敦的環球劇場在上演戲劇《亨利八世》時,因當作道具的大炮點燃屋頂而燒毀劇場。
167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拒絕荷蘭提出的和平條約。
1849年——法國工人運動活動家約瑟夫·莫爾被俘。
1854年——清朝蘇松太道吳健彰與駐滬美英法三國領事訂立關於上海海關征稅規則。
1880年——塔希提王國末代國王波馬雷五世被廢黜,塔希提島及附近島嶼正式成為法國屬地。
1900年——瑞典政府正式批准設置諾貝爾獎全基金會。
1903年——蘇報案:章炳麟被捕,三年後的同日釋放出獄。
1904年——俄國莫斯科發生大龍卷風。
1905年——《時報》刊登廣告,宣告震旦學院解散,更名為「復旦公學」。
1913年——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
1916年——黎元洪宣布遵行《臨時約法》,恢復國會,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1920年——中國加入國際聯盟。
1932年——暹羅建立君主立憲政體。
1939年——迪克西·克里珀在葡萄牙的里斯本著陸。從美國到歐洲的第一架商業飛機飛行成功。
1944年——二戰:蘇聯收復明斯克戰役開始。
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割讓喀爾巴阡(下喀爾巴阡烏克蘭)給蘇聯。
1949年——南非開始實行種族隔離計劃。
1957年——蘇共中央全會通過關於馬林科夫、卡岡洛維奇、莫洛托夫問題的決議。
1965年——美軍首次在越南作戰。
1967年——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發表。
1970年——美軍從柬埔寨撤退完畢。
1975年——斯蒂夫·沃茲尼亞克成功發明了Apple I個人電腦。
1976年——塞席爾宣布脫離英國獨立,成立塞席爾共和國。
1977年——西歐共同體九國首腦在倫敦發表《中東聲明》。
1978年——越南正式加入經互會。
1982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宣布使用首架預警飛機。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1983年——瓜地馬拉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
1984年——中國第一則徵婚廣告誕生。
1986年——阿根廷贏得第16屆世界盃足球賽冠軍。
1987年——韓國執政黨領袖盧泰愚提出實行直接選舉建議,以謀求結束韓國政治動盪。
1994年——中國與安道爾建交。
1995年——美國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在太空實現首次對接。
1995年——韓國漢城瑞草區的三豐百貨店發生倒塌事故,造成501人死亡,937人受傷。
1999年——第一屆歐盟—拉美首腦會議閉幕。會議發表了《里約熱內盧聲明》和《行動計劃》。
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在香港簽署。
2007年——美國蘋果公司研製的集行動電話、媒體播放器、網際網路通信等功能於一體的iPhone手持設備在美國上市。
出生
1900年——安托萬·聖·德克旭貝里,法國作家(1944年逝世)
1929年——奧里亞娜·法拉奇,義大利女記者
1941年——倍賞千惠子,日本演員
1947年——姜大偉,香港演員
1971年——野田順子,日本動畫聲優
1972年——趙建銘,台灣醫師
1984年——韓智慧,韓國演員
馬伊俐,中國演員
逝世
226年——曹丕,三國時魏文帝,詩人
1156年——趙桓,宋欽宗,死於金國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1435年——鄭和,明朝太監,曾七次下西洋(-1371年
1940年——保羅·克利,德國畫家,由於心臟病發作,在洛迦諾逝世(-1879年)
2003年——凱瑟琳·赫本,美國電影演員(-1907年)
2006年——何芳川,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原副校長
2007年——楊德昌,台灣電影導演
H. 韓國有一部電影,說的是一次地震中,男主角的女朋友為了鼓勵一起被壓在廢墟下的另外一個女孩,自己死了
韓國電影《愛的痕跡》(又名:秋天路) 2006年上映影片中不是發生地震,而是以1995年6月29日發生的《韓國三豐百貨店倒塌事件》為故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