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五月的鮮花觀後感
還寫這個呢。。
作為其中的一名演員,忍著腳傷卻依然把最美的笑容展現給攝像機,我真的很珍惜這次晚會。晚會中有很多很不容易的演員,大家可能並不專業,但卻有最敬業的精神,少年強則國強,所以再苦再累我們都忍住了,因為我們真的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告訴祖國,可以把擔子交給我們了,祖國的未來,我們可以扛得住!
2.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電影觀後感
影片根據「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人生經歷改編,講述了他們一家三代人在帕米爾高原與邊防戰士共同守邊的故事。
少年拉齊尼·巴依卡從小耳濡目染著爺爺凱力迪別克·迪里達爾、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義務守邊護邊,為邊防官兵做向導,和邊防戰士們親如家人的場景,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早早地就埋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
當兵復員後,拉齊尼·巴依卡接過了父親手裡的氂牛鞭,繼承了爺爺和父親的護邊事業。在巡邊最危險的地段「死亡之谷」吾甫浪溝,他冒著生命危險勇救墜入雪崖冰裂的邊防戰士王烈,後二人結為生死兄弟;一直陪伴他十幾年巡邊的氂牛「汗恰」,在巡邊路上不幸摔斷了脊樑,最終凍死在茫茫雪域,成為他心中永久的痛。
3. 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
[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2011-01-05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2010-11-23 09:25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文/西域鑫光《鮮花朵朵》是一部很不錯的電視劇,看到一半會感覺"太吵",因為它至始至終都似乎在演老黑的這一家7個女兒的生活、感情、事業."7朵鮮花"整日嘰嘰喳喳,把父母折騰得不行到住院,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但堅持看下去,快到三分之二的時候,誒,感覺來了,越來越有意思。雖然所描寫的人物過於"特型",但這興許就是社會的另一種"真實"的寫照,導演在試著告訴觀眾:你別說,社會上還真有這樣的上下團結事,它不誇張。老黑和桂桂的7個女兒各具特色:大朵心地善良、賢良淑德;二朵教條化得不行,原則、說道一大堆,但到自己那兒卻行不通;三朵性格堅強(女強人型,但不僅限於此),敢愛敢恨,有情有義,對家人的好沒得說,疼愛姐妹、孝敬父母,幹事情有勇有謀;四朵在熬頭集就因為在從軍隊回家給媽媽過生日的途中遇到隧道坍塌,急救戰友和被困小朋友而英勇犧牲;五朵好高騖遠,好吃懶做,淘氣搗蛋,專門給家裡惹禍不說,還隨時登鼻子上臉,絲毫不懂得家人為她受苦受累;六朵天真、嬌柔,心田懦弱,吃不了苦,渴望浪漫愛情;七朵率性,堅持,激動。劇中幾個重要的漢子的個性也很鮮明:董良晨是條大男子,對所愛的人有繼承,勇於直面錯誤,敢於面對橫眉冷眼;高艦艇心腸好,對所愛的人悉心照顧且毫無怨言,但在一些感情糾葛上面心理上的砍難以超越,比如他不能接受自己的老婆以前跟自己的發小、好兄弟董良晨曾經相愛過並且還為其打過胎還沒有在結婚前告訴過他,為此事他開始意志消沉,心存疑慮和報復心理,但最後他還是自己解救了自己,拯救了別人;李秋實是一個為事業為金錢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低俗商人,滿口油腔滑調,心田處心積慮地算計別人,但最後還是自己算計了自己,步入邪路;大春是個典型的有錢就變壞,犯錯能勇敢承認,承認了又犯的人;老黑是個老甲士,對女兒個個都高標准嚴要求,希望每個女兒都能安自己的意願出人頭地,給自己長臉,但他過於嚴厲和教條化的教誨方式最後還是敗了,還有他有點愛慕虛榮,心田希望別人仰慕他,觀後感《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最後,總結一下,看了這部連續劇,直到看到最後3集,我才真正的讀懂了此劇的真意。它給了觀眾很好的生活和人生方面的教誨和啟示:1、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你就是一個社會人,對大家對小家都要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一個人連這最最少的都做不到,那末,要麼會讓家人、朋友替他承擔,要麼會被社會漠視。2、為人處事,必得有大朵那樣的善良,有三朵那樣的果斷、敢繼承、有勇有謀。三、一個漢子,要像董良晨那樣爺們兒,犯錯後敢繼承,執著挽救,處事機智而有層次,讓身邊的人放心。2010-11-23 13:03|我也看過,就是沒有從頭看到尾。2010-11-23 13:09|答復黃春禾:我全數看完了,共34集,貼近生活,演員個個都不錯!2010-11-23 13:15|答復gheirhg:你真有興趣吧歷史上的今天:花兒朵朵主題曲試聽先聲奪金的李佳2011-01-05鮮花電腦桌面壁紙.還在為電腦壁紙的事兒煩惱嗎?2011-01-05中國鮮花網-網上花店十大排名2011-01-05〔電視劇《鮮花朵朵》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4. 《鮮花》觀後感
鮮花觀後感?你的問題能不能詳細有點?是在寫文章?國產的鮮切花太多了...家庭常用插花_康乃馨母親節的象徵,代表偉大的母愛。花期很長10-20天,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根會爛掉。百合品種很多——西伯利亞(香水百合)白色、馬可波羅白粉色、黃天霸淡黃色,象徵著百年好合。需要深水養。玫瑰品種——瑪利亞粉綠色、黛安娜粉色、黑玫瑰,愛情友誼的象徵。需要深水養。以上一年四季都有。現在市場上市的——牡丹、綉球、蝴蝶蘭、馬蹄蓮。
5. 《花兒》觀後感
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影片叫做《花兒》。這次雖然是第二次看這部影片,但我依然有很深的感觸。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花兒的姑娘想把她考上師范大學的消息告訴她失散多年的母親,為此她來到了頂平村。她看到那裡的學校沒有老師,為那裡的孩子感到可惜,於是,她決定留下來當老師。花兒在當老師的時光里卻依然不忘尋找她的母親……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深深感動。因為片中的花兒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她本有機會去讀大學,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呀!而她卻放棄了這寶貴的機會,選擇教書。她不管這里的環境多麼艱苦,還是堅持留下來,因為她既然選擇了教書,就應該繼續教書,不能半途而廢。
為了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她努力著、奮斗著。她為了讓學生們有好的學慣用品,她拿出自己的錢為學生們去買鉛筆、畫板……
在生活中,我們雖然不能親自到貧困山區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夥伴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捐款的方式去幫助他們。讓我們向貧困山區的夥伴們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和我們一樣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6. 電影《小花》觀後感500字,拜託了,急用!
該片在藝術上的顯著特點就是敢於寫人的情感,敢於以情感人,具有抒性詩般的清新風格,這就使其大不同於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
它不僅敢於寫情,而且善於寫情。創作者通過精心選擇典型細節,通過具有視覺形象的典型動作,調動電影藝術的多種手段,來描繪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該片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是電影手法運用上的探索。
主要人物:
1、趙小花
演員陳沖
單純、天真、活潑、敢愛敢恨的農村姑娘。本名「董紅果」,是共產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因為部隊轉移,不滿周歲的她由何向東送到趙家寄養,改名「趙小花」。
2、趙永生
演員唐國強
生長於桐柏山區的貧窮人家,從小就體驗了與親生妹妹離散的悲痛,因此把父母收養的「小花」當成親妹妹一樣疼愛,父母慘死後,更是與小花相依為命。後來,他參加了解放軍,成長為一個英勇、睿智、成熟的革命戰士。
7.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
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大同鄉,一場宣講活動正在進行。宣講內容是拉齊尼·巴依卡捨己救人的事跡。訴者悲痛,聞者淚目。巴合提亞爾·其拉克眼眶濕潤地向記者說:「他就是護邊員的模範,是我今後做人的榜樣。」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帕米爾高原,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等接壤。高原之上,山峰林立。一個個山口,則成為了護邊巡邏的重點區域。這里,也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最牽掛的地方。
作為世世代代在帕米爾高原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祖父都是守護祖國邊防的護邊員。
自然地,拉齊尼·巴依卡從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手中傳承了「接力棒」,在帕米爾高原守邊。邊防線上的界碑、河流、山溝都留下了拉齊尼·巴依卡的足跡。
一家三代,戍衛邊疆近70年,拉齊尼·巴依卡被當地牧民親切稱為「高原雄鷹」。他生前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最美擁軍人物等榮譽稱號。而他對一家三代所做的事,卻用再朴實不過的詞句來形容。
「是共產黨和政府讓我們這里的牧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懂得感恩,我們為國護邊,是做該做的事。」
拉齊尼·巴依卡的腳步停在了1月4日。為營救落入結冰河水的孩童,拉齊尼·巴依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41歲。
8. 花戰電影觀後感
《花戰》改編自鬼冢忠以日本歷史傳說編寫的同名原著小說,這部電影描述16世紀後葉,織田信長於本能寺倒下,天下第一之座讓給了豐臣秀吉,戰亂時代終於結束。
不過,秀吉實施的高壓政策卻讓人民十分痛苦。在這之中,有一名叫池坊專好的僧侶挺身而出,將以美麗的花朵為武器挑戰秀吉。
花,即用花朵戰斗、花朵的復仇,代表了影片最後専好抱著被處死的覺悟借一個插花作品向秀吉進言一段,也是片中最高潮部分。其實若詳細分析的話,這花其實不光指貫通全片的花道,還有茶道,繪畫等多種藝術日本藝術形式。
戰,則也不僅僅有藝術與強權對抗之意,它更代表著一種人與人的交流與對自我的追求。也許是憑借藝術與他人達到相互理解,並達成自我的至高追求之意吧。
9. 小花電影觀後感
去年秋天,我學唱了歌曲《絨花》
。歌曲旋律優美,可是我怎麼
也不能理解歌詞的含義。於是,媽媽給我找來了電影《小花》
,我看
完了電影,
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電影的情節和歌曲
《絨花》
緊密相扣,
我終於能夠理解什麼叫做「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了她」
。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戶窮苦人家為了生計賣掉了親生女兒小
花,種種巧合,
他們又收養了一對紅軍夫婦留下的女嬰,並給這個女
嬰也取名小花。十幾年後,哥哥趙永生和小花失散了,哥哥投奔了革
命隊伍,在一次戰斗中身負重傷,被女游擊隊長翠姑所救。哥哥看到
翠姑酷似自己的母親,
認定翠姑就是當年失散的親妹妹。
小花在解放
軍中打聽哥哥下落時,巧遇親生母親周醫生,母女相逢卻互不相識。
就這樣,
最後證實了翠姑就是當年失散的妹妹,
而小花也找到了親生
父母。
十幾年前失散的親人在戰火中又一次重逢,
共同的理想讓他們
又聚到一起,譜寫了一曲壯烈的英雄之歌。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
翠姑發現戰斗中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的哥哥趙
永生後,為了盡快安全將他送到醫院搶救,要翻越多個山頭。他們在
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進,
當遇到陡峭的階梯時,
為了不讓昏迷的趙永
生從擔架上滾落下來,翠姑雙膝跪地爬上階梯。她褲子磨破了,雙膝
流出鮮血,
陡峭的階梯上到處是她的汗水和鮮血。
可是她仍然忍住劇
痛堅持爬過階梯,
最後將趙永生安全送到後方醫院。
在翠姑忍著劇痛
在階梯上攀爬的時候,
《絨花》的旋律在電影中響徹起來。這是整部
電影最震撼我的一幕,我終於能夠體會歌詞所寫的:
「錚錚硬骨綻花
開,漓漓鮮血染紅了她」
,翠姑為了素不相識的革命同志,甘願以膝
做腳,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流汗流血。她的鮮血染紅了「絨
花」
!她能這樣做,心中該充滿了多麼偉大的力量啊!這種力量的源
泉是她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
現在是和平年代,
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很難體會戰爭年代無產階級
戰士的偉大追求。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自立
的人。也許有人會說,這還不簡單嗎?我想說,這當然不簡單!我們
這些二十一世紀出生的幸福兒童,
生活在科技發達的時代。
優渥的家
庭環境,獨生子女的生活現狀,讓我們知道消費知道享樂。可是,優
越的環境是誰提供的呢?是我們的父母。
父母們努力工作,
為的是什
么?不就是希望我們長大了能自立,
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嗎?我
從長輩們的談論中得知,
現在有些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成了
「啃老族」
,
顧名思義就是不工作,
靠父母養活。
是啊,
不管學習也好,
工作也好,
都很辛苦,
哪有呆在家裡讓父母照顧舒服?可是,
父母辛苦了一輩子,
養育我們長大,到老了,做子女的不但不能孝敬父母,反而要他們繼
續養著,父母們該有多痛心啊!我有一個勤勞、善良、百般照顧我的
媽媽,一個辛勤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的爸爸;我是他們唯一的孩
子,為了我的健康成長,他們做了每一件他們能做到的事情。而他們
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努力學習,將來做個自立自強的人。為此,我下
定決心,我將來絕不做「啃老族」
,我一定要做一名自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