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明明DC電影更有深度,為什麼觀眾就是喜歡漫威的商業片
因為漫威電影有特色。人們更喜歡漫威電影的原因有三點,分別是:有特色,節奏快以及善於宣傳。
原因一,有特色。很多人知道DC大部分是通過《超人》和《蝙蝠俠》系列才知道的,可是人們知道漫威卻不僅僅是通過《鋼鐵俠》還通過《美國隊長》、《綠巨人》等其他影片知曉。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原因,就是因為漫威的電影有特色。
在宣傳方面,漫威做的就很好,不論是各種游戲還是各種廣告都不斷的在宣傳。可是DC除了幾部大的作品進行了宣傳之後,大部分的作品都沒有宣傳。
誰的宣傳多,觀眾就看哪部電影,久而久之,觀眾自然就會看漫威商業化的電影了。那麼,你怎麼看?
❷ 為什麼許多人認為DC超級英雄比漫威超級英雄更有深度
這是因為漫威近年來的營銷策略導致的。
前面有很多答案列舉了很多漫威的有深度的漫畫和電影,比方說X戰警,拯救了超級英雄影片市場的老版蜘蛛俠,還有無敵
浩克這些。雖然我個人最初是由蝙蝠俠入坑因而更加偏愛DC,但必須承認,漫威的一些經典作品無論是深度還是立意上,
並不遜色於人們經常提起的那些DC經典作品(唔,守望者除外)。
有深度的作品很多,但是大部分的觀眾其實沒有看過這些,即使看過,也不見得還能記得,因為人的記憶總是對最近的東西
印象比較深刻,老X戰警三部曲都是哪一年的了?
然後現在漫威的電影都是些什麼呢?就像是段子手寫的劇本,大家熱熱鬧鬧的打一場就結束了,隊長雷神鐵人鷹眼綠胖哪個
不是有很多故事的復雜角色?然後電影里的表現,就是強行讓他們耍帥賣肉queer ting。復仇者1裡面那群騎著飛行摩托
車的外星黑叔叔就想攻佔地球,你說不是搞笑?復仇者2裡面那麼一個史上最弱奧創,他所有拿的出手的戰績都是紅女巫的
功勞,真的不是在逗我?羅大錘一個宇宙級的BOSS,在銀河護衛隊里居然對面跳個舞就跪了,什麼玩意兒?
甚至,電影還要強行降低深度,例如美隊3,要拍內戰了,原本內戰的起因是「隊長和鐵人由於政治傾向不同於是各自糾集人
馬開戰」,現在電影版的原因變成了「隊長要找巴基搞基但是鐵人覺得巴基是罪犯不讓於是兩人開打」,這他媽什麼鬼?
漫威為了銷量,甘願把自己作品的深度降低,更加的搞笑化,娛樂化,不幸的是,目前為止他們還是很成功的。
DC也不是沒有這么做過,我至今還記得《蝙蝠俠與羅賓》裡面州長的手下登場的時候還要玩冰球和冰上芭蕾什麼的場景,
那個荒誕程度甚至強過了今天漫威的絕大多數電影,然後票房敗的一塌糊塗——並且,18年後的今天,已經沒什麼人記得
了,大家只記得「蝙蝠俠與羅賓是一部大爛片」而已。然後近年來由於受到諾蘭電影的影響,DC的電影暫時還只能沿著他開出
來的路往黑暗現實的方向走下去,兩相對比,自然就會有很多人覺得DC比漫威更有深度了
❸ 漫威系列和DC系列在票房、深度和劇情上,誰更勝一籌
漫威系列和DC系列在票房、深度和劇情上,DC更勝一籌。
華納發布的另一款手游《DC Legends:為正義而戰》,與《漫威:神威戰隊》都是循環式的RPG游戲,同樣,玩家主要以收集英雄人物為主要樂趣。
除了以上兩部分,DC對蝙蝠俠的熱愛也在游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比如《樂高蝙蝠俠:DC超級英雄》《樂高蝙蝠俠:飛躍哥譚市》《樂高蝙蝠俠電影游戲》電影游戲等等。
這也證實了一個看似矛盾的嘲諷:華盛頓的英雄是平等的,但蝙蝠俠是最強的。另一方面,漫威幾乎沒有官方授權的單人游戲。
❹ 為什麼國內很多人不喜歡看DC的超級英雄電影呢
DC漫畫,是美國漫畫巨頭公司,創建於1934年,公司在《動作漫畫》創刊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從此改寫了美國漫畫史。DC漫畫旗下擁有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海王、鋼骨、沙贊、火星獵人、綠箭俠、鷹俠、火風暴、原子俠、黑霹靂、藍甲蟲、命運博士、康斯坦丁、扎塔娜等超級英雄。後來,DC漫畫被華納兄弟收購,而華納兄弟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公司,就將這些漫畫超人拍成了超級英雄電影,如《正義聯盟》。
總之,國內很多人不喜歡看DC的超級英雄電影,是因為文化的差異所致,之所以存在文化差異,是因為互相不太了解對方所致,要解決這個問題,依舊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
❺ 有人說漫威的電影很好看,比dc好看多了。但是我覺得dc的電影更有深度,不是純屬靠特技吸引眼球。你們
我覺得漫畫比較好看,電影就是各種特效,很多漫畫在各方面比電影有深度多了(黑暗騎士三部曲完全沒法和弗蘭克米勒的作品相比)
❻ 為什麼DC漫畫的電影非要拍得那麼有深度
除了守望者、V和諾蘭接手的蝙蝠俠三部曲,別的DC看不出有啥深度。
❼ 好看的dc電影排名
5.《康斯坦丁》 豆瓣評分:7.8分
《康斯坦丁》又名為《地獄神探》,由弗朗西斯·勞倫斯導演的2005年作品,並且主演也是大名鼎鼎的基努里維斯,該影片最終拿下了2.3億的票房成績,並且還是一部限制級驚悚恐怖影片。作為DC漫畫中的人氣角色,康斯坦丁用來處理那些超級英雄無法處理的奇異自然現象,而康斯坦丁一直游盪在天堂和地獄之間,從設定上來看《康斯坦丁》就是一部獨具特色的超級英雄電影。
4.《守望者》 豆瓣評分:8.2分
《守望者》在上映後也是引發了影迷們的爭議,有人認為它是最好看的一部dc電影,也有人直呼看不懂。而且該影片與大部分的超級英雄片不同,沒有涇渭分明的善惡之分,也沒有熱血激情的戰斗場面,整體顯得更加的壓抑,但是卻產生了許多對於社會哲學的思考,並且該影片一貫延續了扎克·施奈德的風格,此後他還執導了DC影片《超人: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以及《正義聯盟》。
3.《海王》 豆瓣評分:8.4分
近日剛上映的影片,並且導演是恐怖商業片的大導演溫子仁,一經上映後就被譽為繼《黑暗騎士》之後最佳DC影片,尤其打造的海底世界奇幻特效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贊嘆,甚至有人稱特效堪比當年的阿凡達。並且故事上並沒有延續DC一貫的暗黑風格,整體更具娛樂性,讓不是很了解DC的觀眾們看得一樣爽,或許《海王》真將會重振DC雄風。
2.《V字仇殺隊》 豆瓣評分:8.8分
V字仇殺隊絕對是影史上最有深度的DC影片之一,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反烏托邦的社會,尤其影片中那句核心的對白是:「人民不應該害怕他們的政府,政府應該害怕它的人民」,更是成為影史上的金句,而V字仇殺隊也是象徵著人民所期盼的真正自由,可以說V字仇殺隊並不像超級英雄電影,而是一部極具深度的寓言片。
1.《諾蘭蝙蝠俠三部曲》 豆瓣評分:(俠影之謎:8.3 黑暗騎士:9.1 黑暗騎士崛起:8.6)
如今提到超級英雄電影,許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當年那部黑暗騎士可以說爆紅到,就連美國總統布希訪華的時候,都要問道有沒有看《黑暗騎士》,足以看出它受歡迎的程度,目前黑暗騎士豆瓣評分9.1位居超級英雄影片的首位,IMDB更是位居所有影片中的第三名位置。
三部曲中不僅僅塑造了一個內心不斷掙扎的蝙蝠俠,還有小丑、貓女等經典形象,可以說這一系列最大的功臣無疑是導演諾蘭,可惜的是,蝙蝠俠後,諾蘭不再接手超級英雄電影。
❽ 漫威的電影與DC電影有哪些區別
在我看來,兩個電影宇宙的超級英雄是價值觀的不同,有人是因為能力才做英雄,有人則是因為想做英雄。
1,兩個電影的風格不同,漫威電影的風格會更陽光,不僅僅是電影風格,還是人物之間的塑造,無論是復仇者聯盟或者銀河護衛隊,人物曾經那些暗黑的經歷都是一筆帶過,或者不被重視,比如小浣熊曾經被人做實驗,但是現在很陽光啊,就是做了一個對比,美隊也是,並沒有封印幾十年變得價值扭曲,很多都是這樣,沒有人因為曾經經歷了很多黑暗的事情變得黑暗,
但是DC不是,DC的風格就比較屬於暗黑風格,以前的電影很少出現關系搞笑的情節,神奇女俠算是出現的第一步了,DC很多人都對過去耿耿於懷,比如蝙蝠俠,其實他根本沒有把自己當做英雄,他一直把自己當做罪犯,還有很多人都算是很個性並且嚴重到性格有些扭曲的。
2,兩個電影宇宙表現的價值觀不同,漫威一直想要表現的都是拯救世界,拯救地球或者銀河,都是為了拯救世界寧願犧牲自我,或者寧願犧牲自己去拯救別人。
但是DC宇宙不是,DC大多都沒有想過拯救世界,尤其是蝙蝠俠,蝙蝠俠只是想打擊犯罪而已,超人也是,超人在在拯救世界前會想著先拯救自己愛的人。
3,兩個電影的英雄不同,我並不是說英雄人物不一樣,而是說英雄的身份不一樣,漫威的英雄大多最開始大多都是超級戰士計劃,加上別的種族,也就是說,這些超級英雄在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是超級英雄了,他們大多能出現的目的就是做超級英雄。
但是DC不是,DC出現的很多人物他們並不想做超級英雄(蝙蝠俠),也不想打擊罪犯(海王)也就是說他們其實是被動出現在這個身份上的,比如綠燈俠是被選擇的,他們出現的目的並不是想做超級英雄,而是後來因為某個原因。
❾ 《正義聯盟》是DC崛起之作,為什麼票房不高
1、《正義聯盟》慘敗後果慘重
DC宇宙的野心之作《正義聯盟》票房撲街,本質上是源於電影質量不過關。這和上半年的《變5》是一個道理。二者票房不及預期的情況非常相似,都是上映之前外界期待很高,然後上映之後發現劇情漏洞實在無法彌補,最終口碑無法挽回,傳導到票房方面更是慘淡。
那麼DC 為什麼會輸得這么慘?因為DC始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電影風格和模式。在製作思路上朝三暮四,難以形成穩定的方向,也就難以輸出穩定的質量。
前面說到,DC電影最大的特點是帶有點深度,有關於人生思考,這一點在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但DC成也諾蘭,敗也諾蘭。諾蘭給DC的蝙蝠俠樹立了暗黑風格,既要有深度,還要探討人性,要在商業和娛樂元素之間取得絕佳的平衡。等到他們發現漫威電影宇宙商機無限的時候,他們也學漫威。也是先搞單人電影,再弄《正義聯盟》這種集合式電影。
但商業模式向來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漫威這樣搞能成功,不代表DC這樣搞也能成功。DC在模仿漫威的路上,逐漸走偏了。最大的失敗在於,他們想保持自己的DC宇宙暗黑風格特點,又想混入漫威的搞笑元素,這兩者有點不搭調。
體現在《正義聯盟》這部電影上,就是前期導演扎克斯羅德延續了諾蘭的暗黑史詩風格,但3月份扎導因為女兒自殺事件離開了崗位。DC緊急找《復仇者聯盟》導演喬斯·韋登來救急。為什麼DC的高層會找一個漫威電影的導演來救急?因為他們理念不夠統一,覺得需要一點搞笑元素來吸引觀眾。
最後《正義聯盟》被搞成了這樣的四不像。但《正義聯盟》只是壓倒DC高層的最後一根稻草,實際上從去年的《自殺小隊》或者更早,他們就像學漫威搞點搞笑元素了。因為他們對自己不夠自信,他們總想學點漫威范兒。最後玩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