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起風了宮崎駿電影觀後感

起風了宮崎駿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9-05 07:44:49

1. 起風了 觀後感 500字 中小學生

《起風了》有感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影片以一個少年的飛行夢開始,在一片祥和安寧的田園中,駕駛著自己大鳥般美麗的飛機翱翔於蔚藍的天空正享受飛翔

2. 宮崎駿的作品《起風了》的觀影感受是怎樣的

《起風了》是宮崎駿收官之作,講了一個飛機師製造飛機的夢想,一段沒有美好結果的愛情,以及殘酷無情的戰爭。我覺得這部電影沒有他另外的電影《千與千尋》和《天空之城》那麼高的評分,整個電影看下來讓人覺得心裡很難受,男主有他的理想,製造飛機,但他只管自己的理想,沒有想過飛機製造出來可以殺人,他的理想太純粹也太自私,女主最後得了肺結核英年早逝,這也是讓我覺得很遺憾的結局。回看宮崎駿以前的動畫都是那麼純真,善良,這部電影太過於真實,殘酷了,我不會在看第二遍,但我會推薦別人看。

3. 宮崎駿的新作《起風了》的觀影感受是怎樣的

我把《起風了》視為一曲理想主義的悲歌,如果考慮這也許是宮崎駿生涯最後一部長片,更讓人唏噓感嘆。 有不少人把《起風了》當作《那年那兔那些事》的日本版,亦或者冠以「為戰犯昭雪」和「謳歌日本右派」的名頭。

殊不知,這片在日本票房不及宮崎駿前作,日本右派的反對和抵製作用不輕。宮崎駿一生的作品裡都充滿了反戰思潮,而自身更是左的不能再左,又怎會鼓搗「戰爭至上」的東西呢。 片中的主人公二郎,固然不是討人喜歡的男主角,但是他對於理想近乎偏執的追尋,讓人生出敬重之心。盡管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他失去了愛人,他的作品成為戰爭機器,他不斷處於內心的矛盾和外人的質疑中。甚至到最後,他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成為歷史的殘骸。他所追求的一切荒謬無比。而這些荒謬,又都是戰爭帶來的。認真看完電影的,應該不會對戰爭生出好感。

《起風了》展現了在一個特殊時代努力生存的人們的群像譜。有人為了實現理想而活,有人為了企業的存續而活,有人為了國家的富強而活,有人可能只是為了溫飽,還有像女主角菜穗子那樣,只是想要活著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愛人。我記得宮崎駿在某采訪中曾經說過,在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認定戰前是一個灰濛蒙的世界,但年長後他發現並非如此。而《起風了》這其中最打動人心的便是「並非如此」這四個字。在戰前那「灰濛蒙」的世界,還有許多閃閃發光的人物,他們目的未必純粹,但卻一直在勇往直前。

4. 如何評價《起風了》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嗎

評價:

《起風了》是宮崎駿於2013年上映的「封山之作」,雖然以日本最敏感的二戰話題為背景,戰斗機設計員堀越二郎為主人公,卻依舊講述著一個如雲般純凈無暇如夢如幻的故事。

(4)起風了宮崎駿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製作起源:

宮崎駿於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間在月刊《Model Graphix》上連載漫畫作品《起風了》。該作以活躍於二戰期間的日本戰斗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為主角,他曾經設計出一度在空軍領域所向披靡的零式戰斗機。

同時漫畫題目和與女主角戀愛的情節,均取自和堀越二郎生在同時代的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說。一向以反戰立場著稱的動畫人,卻出於種種原因對殺人的戰斗機和戰列艦無比痴迷,個中的矛盾性在這部極具個人化色彩的作品裡分外突出。

也許正因為這份矛盾性以及無處不在的人生八苦況味,令宮崎駿最初全然沒有將其拍攝成動畫電影的意向。最終成功促成該企劃的正是宮崎駿的老搭檔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人鈴木敏夫,他於漫畫連載之初便拋出映畫化的提案,但宮崎駿以"動畫電影應為兒童而非成人製作"為理由斷然拒絕。

5. 800字的《起風了》影評

此片的製作人鈴木敏夫認為,如果宮崎駿有所謂的「遺言」想向世人交代,應該就是這部片子中所表露出「使盡力去面對眼前問題」的精神。[84]曾在吉卜力動畫《側耳傾聽》中配音的新聞評論家立花隆則認為此片就像明治維新後為了向西方急起急追、而最後落得失敗下場的日本。[85]而日本動畫導演細田守在觀賞《起風了》的試映會後,於他的個人推特上表示著「這是一個我之前未曾見過、往後應該也不會有像它一樣的好電影」。[33][86]日本時報另表示《起風了》雖然有著其它電影常用的催淚手法,不過精彩描繪出二戰前的日本風味,整體給予5顆星中的3顆半成績。[87]而《起風了》在義大利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參展時,劇中角色喬瓦尼·巴蒂斯塔·卡普羅尼的孫子伊塔羅·卡普羅尼(Italo Caproni)也親自前來觀賞,事後伊塔羅表示著「《起風了》就像是表現出一個大時代的濕壁畫,是個非常美麗的電影。」[88]現實中堀越二郎的兒子堀越雅郎對於因這部電影的上映、而讓更多人能夠曉得他的父親一事向宮崎駿表達謝意,並在觀賞作品中不時落淚。[89][90]
但《起風了》里牽涉的題材也惹惱了一些日本境內的民族主義者,加上在電影上映當月宮崎駿在吉卜力發行的刊物《熱風》里批評關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修憲的言論,而將宮崎駿視為國家叛徒。[91][92]另有日本海外的韓國民眾,在網上論壇上指責身為曾拍攝過老少咸宜作品的宮崎駿、竟然製作一部讓人想起日本軍國主義的動畫,尤其里頭出現的零式戰機、曾是二戰時不少韓國人民被強迫去擔任勞工所組裝出來的。[91]之後曾有韓國駐日記者向宮崎駿反應此問題,而宮崎駿隨後在每日新聞上表示著「我不確定堀越二郎是否該承擔某種責任只因為他是生在該時期的人」。[91]另外,雖然此片未在中國大陸上映,但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此片在日本上映次日就在《中國新聞》欄目上以「宮崎駿新作引日本民眾對戰爭反思 《起風了》以二戰為背景 延續反戰理念」為題對其進行專題報道,給予其高度評價。[93] 人民日報也在官方微博上也稱「有一種力量叫宮崎駿」。[94]中國政府官方媒體給出的積極評價引發外界聯想大陸是否會在年內引進此片,但業內人士估計此片不會在年內引進。[95]
也有對於《起風了》的批評是出自於無關開發戰爭武器的內容,而是因動畫中有不少抽煙的橋段、被日本禁煙協會提出對未成年有不好影響的警告。[91]而宮崎駿對此則回應「作品裡所處的1920、30年代,是社會對於香煙有害一事還不是很全面了解的時期」。[91]隨後禁煙協會的理事長作田學發表一篇聲明,表示請吉卜力工作室不要製作可能助長吸煙風氣、會抵觸到日本國內的未成年吸煙禁止法案的動畫作品。[96]而以椙山浩一為代表組成的吸煙文化研究會也跟著發表一篇表示「雖然查無1930年代期間的數據,不過在1950年代期間日本國內是有84.5%的男性有抽煙習慣,那《起風了》有大量吸煙畫面也是很自然的表現」,並請社會上各位尊重吉卜力工作室表現手法的聲明來聲援。[97]

6. 起風了影評

電影《起風了》影評:二郎是個了不起的天才設計師。宮崎駿是個了不起的天才導演,這樣一個復雜的人物就在這種風情詩一般的場景中娓娓道來,說盡一生,也說盡了宮老的一生。遺憾嗎?肯定有。但人生哪有沒遺憾,至少他做出了鶴一般的飛機,在飛向地獄的過程中也足夠至美至哀。

該影片是2013年7月20日日本上映的一部劇情、動畫、愛情類動畫電影,影片全長約為126分鍾左右,由配音演員庵野秀明、野村萬齋、瀧本美織等人聯合配音而成。

影片講述了:平凡的日本少年堀越二郎迷戀游弋長空的飛機,夢中他與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成為朋友,享受著飛行帶來的樂趣。恐怖的關東大地震,二郎邂逅一生的掛念——里見菜穗子,短暫的相逢,無序的混亂中又失之交臂。在命運的指引下,被稱為天才的二郎如願成為飛機設計師,他和前輩同儕共同努力,絞盡腦汁提升飛機的性能。

7. 讀《起風了》有感

宮崎駿是日本動漫的一位大師,但是我不想用膜拜大師的眼光去評價這部作品,因為他帶給我震撼和感動的不是因為是出自大師之作,而是從一位老人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呼籲和平的心情。

我相信他是深切熱愛自己的國家,他希望自己的國家富饒強大,而不是深陷戰爭,讓百姓過著水生火熱的生活。

我這樣贊美,估計大多人要憤慨了。兩國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從甲午戰爭開始。我們經歷前所未有的痛,師父被徒弟狠狠教訓一頓,還被大肆搶劫一番,這種從雲端墜入地面之痛,難以用言語去形容。不過戰爭還沒有輪到讓人民去主宰,人民還沒有發展到有權利去控制政府去發動戰爭,百姓是無辜的,他們也飽受戰爭帶來的傷痛,遇到一個貪婪無比的政府,百姓是不幸的。所以先拋開有色的眼鏡,清末時,我們曾經也痛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被列強任意宰割,瓜分土地,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國的誠摯熱愛之情,拳拳的赤誠之心。民眾是無辜的,我們心裡心繫的是國,而不是清政府。我們的願望是建設一個美好的國,政府只是這個國的執行者。所以涌現了一批批英雄人物,他們為拯救國而吶喊著、奔波著。

所以愛國是內在的感情,與政府無關。愛國不等於就愛政府,清末那些仁人志士一個個為國捐軀,難道他們就是深切愛著清政府嗎?倘若真要這樣,清也不會被推翻了。

在《起風了》這部動畫中,我曾經被堀越二郎和本庄這樣一段對話深深打動,大致講的就是,在路邊挨餓苦苦等待歸家的的父母的姐弟三人拒絕了二郎贈給的蛋糕。本庄認為他這是偽善,要知道他們公司制度一架飛機的零部件的額度就足夠那家人吃上一個月了,而去德國購買的進口飛機花的錢,就足夠全日本這樣的家庭生活一年了。我想他是用了足夠的勇氣去嘲弄當時的政府,本來就不富裕的國家,不是去想著怎麼樣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而是為了一己之私,發動戰爭,將百姓的'死活不放在心上,就為了一個不切合實際的稱霸夢想。

本部動畫就是講述堀越二郎年輕時候的故事。堀越二郎,是昭和時期日本的航空工程師。於群馬縣藤岡市出身,並在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航空工學科畢業。曾任三菱重工設計主任。因開發零式艦上戰斗機等多架二戰期間著名的機種而為人所知。二郎自幼酷愛飛機,夢想就是造出一架飛機。

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他和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夢中奇幻般相遇,普羅尼夢鼓勵他,並希望他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造出一架不是用於戰爭的飛機。不過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註定這種美好的理想會幻化成泡影,經過大約十年的奮斗,他終於設計出性能十分優秀的飛機,可惜是軍用的。那時候他還不會想到,這帶來的會什麼樣的災難吧。在影片的結尾,因為戰爭,所到之處滿目瘡痍,想到自己設計出來的飛機給這片大地帶來的深重災難,他的表情很無奈,很悲傷,內心也很彷徨。走在廢墟瓦礫之上,想必心情是十分沉痛。我覺得這就是一種無聲的控訴,痛斥戰爭給人民帶來不可磨滅的傷疤,妻離子散,生離死別。家園還可以重建,但是那種刻骨銘心的傷痛卻是無法被撫平的,任歲月舔舐,在年輪里一圈又一圈的加深,至死難忘。

我想這位逾過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在大陸的另一頭體會著那場讓人難以遺忘的災難,以自己的方式無聲抗議著。而做出這些是要有勇氣的,畢竟現在日本當下還是右翼當道,想必宮崎駿老先生也飽受了日本輿論的壓力。

所以,請允許我向這位老人表達深切的敬意,無關乎種族,無關乎國界,有人曾說藝術無國界,那麼同樣,敬意也沒有國界。

8. 宮崎駿的起風了觀後感給我寫個300左右。

宮崎駿的收官之作《起風了》,一直提到夢,
宮老爺子用其一生的心血為大家帶來了那麼多有意義的作品,
正如影片中的堀越二郎那樣執著的追求著自己的夢,
只要有夢想終有實現的那天,用以鼓勵時下的年青人。
片中的另外一位對堀越二郎有過幫助的他的直接上司黒川,
就像現今的有著資深經驗的某些專家,雖然對新人持有質疑,但是只要你拿出成績,
他還是會站在支持的那一隊的。

劇中宮崎駿想要表達的另外一面:堀越二郎對愛情的執著和專一。
正如他對待工作時的態度一樣,一個人的優點是可以向各個方面延伸的。
他對堀越二郎的尊重,正如現今的好多粉絲對宮老爺子的尊重是一樣的,
他是間接的回饋大家的感謝。

9. 宮崎駿起風了觀後感作文4篇

起風了,要好好的活下去。——《起風了》。時隔五年,終於迎來了宮崎駿的退隱之作...下面是的我為你們整理的 文章 ,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起風了》 觀後感

同尋常的驚喜。起風了,身邊的人群里對這份作品有不同的解讀,有人在通暢淋漓的感情線里感受到那異樣民族情緒的元素,有人在細碎無端的時間線和夢境里品讀到冗長無味。或許對於作品引用的題材本身而言,就是敏感而爭議的。也正因如此,宮老第一次如此寫實表現出來的 故事 卻多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味道。大多數人習慣了遨遊宮崎駿的奇幻世界,少男少女們不期而遇的命運邂逅,一同奔赴追尋夢想的奇妙旅程,處處溢滿了溫馨平和的美麗畫面。可是這次是一個不可辯駁的故事,需要的也不是什麼奇思妙想。以二戰時期日本零式戰機之父堀越二郎為原型的傳記式電影,題材本身就成了難以下筆的根本。在看到這部作品之前,我曾是這樣想的。NHK電視台13年推出的紀錄片有這么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對白。

宮崎駿說:「我的妻子也問我,要替製造戰爭工具的人拍電影嗎?要拍就拍《龍貓》這樣的就好了。可是我覺得《龍貓》這樣的有《龍貓》就好了。我想嘗試些新的東西。」擔任宮崎駿影片多年製片人的鈴木敏夫也曾說過:「我並不喜歡08年《懸崖邊上的金魚姬》,因為那是已經有過的東西了。」可是如何定義製造殺戮工具的人,這是不是在美化戰爭?這么多年堅定反戰立場的 宮崎駿卻是 反思 這個問題最痛苦的人,從11年企劃書的第一頁開始,他就一直在思考答案。「應該有那麼一句讓人感覺這就是正確回答的話,而我必須找出這個最佳答案。」片中曾有這么一句感慨,二郎心中美麗飛機的模子,那架夢里飛翔的純白飛機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沒有裝載機關槍,沒有安置炸彈,沒有駛向血色的遠方,只有最純粹的夢想。一個純粹的作品需要更加純粹的視角去看。即便如此,作品本身仍然受到日本右翼勢力的強烈抨擊,而如今也並沒有在中國大陸上映。或許這不單單是盜版猖獗的影響,更多的是 考慮那不安穩卻生分解讀的民族情緒。故事的主線是圍繞天才少年的半生展開,從年少夢想的萌芽,到壯年夢想的歸途。風起了,飛機飛起來了,只是這陣風,帶來了他的夢想,帶來了他的愛人,卻也帶來了一切的詛咒。

年少的二郎在關東大地震發生時,邂逅了菜穗子主僕,命運的齒輪在這里交錯,而他們的故事在紛亂的人群里開始了。之後,二郎不辭而別,與菜穗子失去了聯系。間或想起地震時相遇的這對主僕,但是他也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在造機廠學習, 出國 深造,面對國力的巨大差距,他無言以對。連他的夥伴望著熟睡的他都喃喃:「簡直就是一副獨自背負著日本飛機工業命運的樣子。」而不久,二郎一個人徘徊在輕井澤時和菜穗子再度相遇。偶然也好,命中註定也罷,他和菜穗子相愛了。而且有過一段甜蜜幸福的時光。「這里是魔山,什麼都可以遺忘。」即便是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誰看得見風?我和你都看不見,但是看到樹上微微顫抖的葉子之後,我知道風飄過去了」。只是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愛情的甜蜜在那樣的時空下也變得艱難而彌足珍貴。菜穗子身染重病,而他身負造機的重任,在嚴酷的環境下背負著沉甸甸的夢想。為了和二郎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她選擇忍耐孤獨和寒冷,獨自去山中治療,二郎也只能躲在黒川先生的家裡,透過電報默默地與愛人聯系。當她意識到自己是無葯可治之時,她義無反顧來到二郎身邊,與二郎在黑川夫婦的見證下結婚,用最後的生命換取一段短暫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她想留給他最美好的一面,然而即使這樣,他仍不能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留給生命像沙漏一樣逝去的妻子。我仍忘卻不了二郎聽聞菜穗子嘔血時那一幕的場景,他飛奔,流淚,倉皇失措,可是他的手依舊飛快地計算著數據。他的淚水打濕了鉛筆的痕跡,但是他的筆沒有停,他仍然在工作,為了他的夢想。

殘酷的現實在無情摧毀他的愛情,他依舊是時代下的浮萍。二郎在飛機設計師和丈夫間的角色不斷切換,直到影片末了,當菜穗子握著他的手躺在被褥上,他徹夜地用右手計算著公式。終於,他造出了完美的飛機,但是仍然是他想要的么。

《起風了》觀後感

宮崎駿是日本動漫的一位大師,但是我不想用膜拜大師的眼光去評價這部作品,因為他帶給我震撼和感動的不是因為是出自大師之作,而是從一位老人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呼籲和平的心情。我相信他是深切熱愛自己的國家,他希望自己的國家富饒強大,而不是深陷戰爭,讓百姓過著水生火熱的生活。我這樣贊美,估計大多人要憤慨了。兩國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從甲午戰爭開始。我們經歷前所未有的痛,師父被徒弟狠狠教訓一頓,還被大肆搶劫一番,這種從雲端墜入地面之痛,難以用言語去形容。不過戰爭還沒有輪到讓人民去主宰,人民還沒有發展到有權利去控制政府去發動戰爭,百姓是無辜的,他們也飽受戰爭帶來的傷痛,遇到一個貪婪無比的政府,百姓是不幸的。所以先拋開有色的眼鏡,清末時,我們曾經也痛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被列強任意宰割,瓜分土地,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國的誠摯熱愛之情,拳拳的赤誠之心。

民眾是無辜的,我們心裡心繫的是國,而不是清政府。我們的願望是建設一個美好的國,政府只是這個國的執行者。所以涌現了一批批英雄人物,他們為拯救國而吶喊著、奔波著。所以愛國是內在的感情,與政府無關。愛國不等於就愛政府,清末那些仁人志士一個個為國捐軀,難道他們就是深切愛著清政府嗎?倘若真要這樣,清也不會被推翻了。

在《起風了》這部動畫中,我曾經被堀越二郎和本庄這樣一段對話深深打動,大致講的就是,在路邊挨餓苦苦等待歸家的的父母的姐弟三人拒絕了二郎贈給的 蛋糕 。本庄認為他這是偽善,要知道他們公司制度一架飛機的零部件的額度就足夠那家人吃上一個月了,而去德國購買的進口飛機花的錢,就足夠全日本這樣的家庭生活一年了。我想他是用了足夠的勇氣去嘲弄當時的政府,本來就不富裕的國家,不是去想著怎麼樣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而是為了一己之私,發動戰爭,將百姓的死活不放在心上,就為了一個不切合實際的稱霸夢想。本部動畫就是講述堀越二郎年輕時候的故事。堀越二郎,是昭和時期日本的航空工程師。於群馬縣藤岡市出身,並在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航空工學科 畢業 。曾任三菱重工設計主任。因開發零式艦上戰斗機等多架二戰期間著名的機種而為人所知。

二郎自幼酷愛飛機,夢想就是造出一架飛機。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起風了》觀後感

今天為了獎勵大家良好的開頭表現,電影課程由大家自主選擇影片,大多數孩子們要求看宮崎駿的起風了。於是,動畫片在九年級再次納入電影課程中觀看,星光寶寶們童心未泯,一起津津有味地觀看動畫片起風了。

這部電影並沒有太波折的劇情,就是講述了二郎的一生吧,整部電影講的是他怎麼去實現他的夢想,從小時候就有了一個造飛機的夢想,夢里總會遇到那個造出飛機的德國人,並與他交流,一次次從夢里得到啟發,長大之後二郎進入了研究所,專門研究怎麼製造飛機,他與一群人肩負著國家的使命,因為那時日本很落後,落後了德國20年,他們想造出用於軍事的飛機,就得引進學習德國的技術,從影片中可看出一個國家的先進與落後有著多麼明顯的差距,德國人對二郎他們前來學習時說話的語氣一點也不客氣,一直都在強調著技術是德國的,很不願意讓別人學走的樣子。

二郎因為對自己夢想的執著,為了自己的國家,非常用心的在想著用怎樣一組數據,用怎樣的材料做飛機的哪些部位,機翼應該做成怎樣的形狀,記得每次他製成一架飛機後雖然都失敗了但一點都看不出來很失望或氣餒,他總是會反思錯誤然後想辦法去找到解決的 方法 ,他畫了許多模型圖,在一次次試驗失敗後找出失敗的原因,電影中有一個畫面是他和一群同事擠在工作室里分享討論著自己的圖,一張一張的講解自己的想法,和最後自己所分析的原因,他的展示帶動了同事們的積極性。後來在許多人的共同努力下,飛機終於造出來了。

這部電影由於多次展現了二郎的夢境,而且畫面都好美,有些景色變換的太多,而且有些人畫得也比較像,所以有時不知是不是還在他的夢中。崛越二郎的追夢之旅也讓我有所收獲,他讓我更加明確追求夢想是需要堅持不懈地,一次次失敗,和一個個挫折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成為你成功的墊腳石。

要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這對於自己追夢是壓力也是動力,能讓自己鬆懈時綳緊。只要堅持不懈的付出,肯定會有回報!

起風了》觀後感

2021年第一天上課是元月3號,星光老班沒有到校,星光寶寶們全部到校補課,孩子們井然有序自主管理一天,早上七點半居然沒有一個遲到,新年的孩子們大了懂事了,今天為了獎勵大家良好的開頭表現,電影課程由大家自主選擇影片,大多數孩子們要求看宮崎駿的起風了。於是,動畫片在九年級再次納入電影課程中觀看,星光寶寶們童心未泯,一起津津有味地觀看動畫片起風了。

這部電影並沒有太波折的劇情,就是講述了二郎的一生吧,整部電影講的是他怎麼去實現他的夢想,從小時候就有了一個造飛機的夢想,夢里總會遇到那個造出飛機的德國人,並與他交流,一次次從夢里得到啟發,長大之後二郎進入了研究所,專門研究怎麼製造飛機,他與一群人肩負著國家的使命,因為那時日本很落後,落後了德國20年,他們想造出用於軍事的飛機,就得引進學習德國的技術,從影片中可看出一個國家的先進與落後有著多麼明顯的差距,德國人對二郎他們前來學習時說話的語氣一點也不客氣,一直都在強調著技術是德國的,很不願意讓別人學走的樣子。

二郎因為對自己夢想的執著,為了自己的國家,非常用心的在想著用怎樣一組數據,用怎樣的材料做飛機的哪些部位,機翼應該做成怎樣的形狀,記得每次他製成一架飛機後雖然都失敗了但一點都看不出來很失望或氣餒,他總是會反思錯誤然後想辦法去找到解決的方法,他畫了許多模型圖,在一次次試驗失敗後找出失敗的原因,電影中有一個畫面是他和一群同事擠在工作室里分享討論著自己的圖,一張一張的講解自己的想法,和最後自己所分析的原因,他的展示帶動了同事們的積極性。後來在許多人的共同努力下,飛機終於造出來了。

這部電影由於多次展現了二郎的夢境,而且畫面都好美,有些景色變換的太多,而且有些人畫得也比較像,所以有時不知是不是還在他的夢中。崛越二郎的追夢之旅也讓我有所收獲,他讓我更加明確追求夢想是需要堅持不懈地,一次次失敗,和一個個挫折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成為你成功的墊腳石。

要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這對於自己追夢是壓力也是動力,能讓自己鬆懈時綳緊。只要堅持不懈的付出,肯定會有回報!



宮崎駿起風了觀後感 作文 4篇相關文章:

★ 宮崎駿起風了觀後感作文5篇

★ 中學生宮崎駿起風了觀後感

閱讀全文

與起風了宮崎駿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電影反映種姓 瀏覽:500
支付寶怎麼投資電影分紅 瀏覽:37
還敢去電影院 瀏覽:243
大叔與妖精的愛情故事電影 瀏覽:300
奧特曼大電影奧特曼變壞了 瀏覽:506
電影神話插曲原唱 瀏覽:692
李曉川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972
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電影大全 瀏覽:267
泰國電影院恐怖 瀏覽:6
泰國最恐怖片電影 瀏覽:178
2018年大陸香港電影 瀏覽:728
龔俊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335
韓國電影2018倫理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808
多倫多電影學院怎麼考 瀏覽:691
村爸爸電影網 瀏覽:580
怎麼在抖音播放電影直播 瀏覽:704
2021中國電影節 瀏覽:523
搞笑中國偶像電影大全 瀏覽:548
劉德華太子的電影 瀏覽:767
冰雪奇緣動漫電影艾莎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