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怎麼投資華誼電影

怎麼投資華誼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10 09:34:48

1. 華誼兄弟是怎麼成立的

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中磊表示:「我要否認『不賺錢』三個字,華誼兄弟音樂公司明年就能贏利,不信咱們走著瞧。」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將涉足唱片製作、發行、藝員經紀、新媒體技術的開發及商務拓展等音樂領域,戰國音樂負責音樂的製作,華誼兄弟主抓宣傳發行。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
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中磊
編輯本段公司概況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有華誼兄弟廣告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公司、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華誼兄弟音樂公司、西影華誼電影發行公司、華誼兄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
其中,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其前身為華誼兄弟廣告公司影視部。短短幾年間,華誼兄弟已經實現了從編劇、導演、製作到市場推廣、院線發行等基本完整的生產體系,這為日後的競爭儲備了強大的實力,同時也在國內業界迅速風生水起,聲名顯赫,成為最成功的民營影視公司之一。
未來,華誼兄弟將不局限於影視製作業,在進一步完善機制,加強影視製作環節、開展影視藝人經紀代理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影視不動產專項投資等業務,並與國內優秀同行開展廣泛合作,力爭使中國民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編輯本段運做特點
華誼兄弟已經實現了從編劇、導演、製作到市場推廣、院線發行等基本完整的生產體系。
大製作——大投入、大產出的商業模式是華誼兄弟在國內業界頻頻取得成功的法寶,今天「大製作、大手筆加影視大腕」已成為華誼兄弟的投資經驗和原則。另外在電影前期的策劃、後期的推廣和發行上也有大筆投入。同時,在運做的每一個環節上,華誼都在力求從三個方面做到專業化:第一是密集資本投入實現規模化生產;第二是專業化分工;第三是技術先導。
海外發行——在中國電影界,華誼兄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電影《大腕》是中國第一部實現全球票房的影片,這種合作方式給華誼兄弟帶來巨大的利益 ,除了票房收益外,影片發行的海外渠道是華誼兄弟得到的最大碩果,由此一條中國電影打向世界的道路展現在華誼的面前,從2005年起集團成立華誼兄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直接營銷公司自己的電影。
編輯本段演藝經紀
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與其他的獨立製片人不同,華誼兄弟擁有自己的旗下的演員,這得益於華誼兄弟圍繞影視製作投資擁有運營權成立的「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該公司專門運作和推行影視經紀人制度。現有藝員數十名之多,其中有實力影星的有周迅、李冰冰、任泉、黃曉明、羅海瓊、劉孜、胡可、蘇有朋、林心如、安以軒、張靚穎、音樂小才女朱雅瓊(現已解約)、井柏然與付辛博組成的BOBO組合;同時電影公司還與著名導演馮小剛、張紀中、滕華弢、陳大明簽約,合作建立四個導演(製片人)工作室。如此強大的陣容,為公司製作高品質的影視作品提供了持續保證。華誼兄弟始終相信今天簽約的明星、導演,是未來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華誼兄弟音樂公司——2004年10月31日,在影視圈、音樂界各自負有盛名的華誼兄弟投資公司與戰國音樂於昆侖飯店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表聲明,兩大品牌自即日起締結聯盟,整合雙方旗下精英、藝人、產品、優質資源,相互交流合作,齊力打造亞洲文娛市場頂級品牌。簽約藝人有黃征、羽泉組合、張靚穎、李慧珍、楊坤等。
編輯本段公司業績
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的電影連續創下多個年度的中國大陸票房冠軍,2003年度的影片《手機》創下5300萬元的票房奇跡,而另一部在2003年度上映的電影《天地英雄》成為2003年度影片票房亞軍。2004年度《天下無賊》創造票房1億2千萬元的驚人紀錄,《集結號》則突破兩億,《功夫之王》也有望在大陸一地突破2億。在已取得的成績面前,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將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為中國電影,電視事業的復興和繁榮盡一份綿薄之力。

2. 投資電影怎麼賺錢啊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3. 華誼兄弟有難,阿里影業7億相助是情義相挺,還是另有所圖

前段時間,華誼兄弟發了這樣一個公告:阿里影業擬向華誼兄弟提供7億元借款,借款期限為五年。

公告稱,華誼兄弟將與阿里影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公司主控影視項目、藝人發展、衍生品開發、營銷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

並且華誼集團保證,在協議生效後的5年內,華誼集團至少完成主控並上映10部院線電影的產能。

講真,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是有點不相信的,華誼兄弟向阿里借款7億元?華誼什麼時候淪落到"借錢"的地步了?

不過後來仔細想想,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曾經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落寞。

2018年對於華誼兄弟來說,絕對是"不平靜"的一年,各種負面消息纏身。

去年,崔永元一番"猛操作",不僅讓范冰冰人設崩塌,也把華誼兄弟推上了風口浪尖,雖然華誼兄弟此前曾表示:所有合同均合法合規,並依法及時繳納了相關稅款。

可范冰冰的"打臉"就在眼前,實在讓公眾很難信服。

當然,華誼如今的境況可不是崔永元一人的"功勞",華誼的危機,其實早就開始了,崔永元頂多算是推波助瀾。

華誼陷入危機最早可以追溯到"王京花出走"。

2005年,在與華誼五年合約期滿後,王京花帶著幾十個藝人一起從華誼跳槽到橙天,這其中還包括陳道明、劉嘉玲、梁家輝、夏雨等大牌藝人。

媒體們都驚呼:華誼被掏空了!

不過當時華誼倒是很剛,王中軍還放出狠話:"換成是我走了還差不多,華誼缺了誰都可以!"

不過這還只是開始,從2010年開始,范冰冰、李冰冰、周迅等明星也相繼出走。

2011年,連"當家藝人"葛優也走了。這一來二去的,雖不至於"挖空"華誼,但要說一點沒影響,我是不信的!

如果說大批藝人出走只是小痛小癢,那麼馮小剛的"衰敗"就是大動筋骨了。

作為國內第一個累計票房過十億的導演,馮小剛對華誼來說,絕對是"搖錢樹"的存在,王中磊那句"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真不是玩笑話。

要知道早年間,華誼連續投資了馮小剛12部電影,每一部都是賺錢的。

不過這個好運氣並沒有延續下去,2012年,馮小剛《1942》上映,可票房卻遠遠不及預期,兩個交易日華誼市值就蒸發了13個億。

這也是第一次,馮小剛的名號失靈。

而這次失利,華誼兄弟也開始意識到:只依賴某個"導演或明星"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他們開始另闢蹊徑。

2013年,王中軍提出了"去電影單一化"的目標,開始發展互聯網、實景 娛樂 等周邊業務,想藉此擺脫對電影行業的依賴。

可最後的結果是:周邊業務沒做起來,主營的電影業務倒是走下坡路了。

2014年到2015年,華誼電影業務遭遇滑鐵盧,出品的好幾部電影接連遇冷,除了2015年的《尋龍訣》還行,其他都沒什麼火花。

兩年嘗試以失敗告終,華誼兄弟只好臨時剎車,接著把目光放到了明星的流量上。

2015年,華誼兄弟先後"高價"收購了浙江東陽浩瀚影視 娛樂 有限公司和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

其中,東陽浩瀚的股東包括藝人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東陽美拉的股東則是老搭檔馮小剛。

這意圖很明顯了,收購公司只是表面,最主要是跟明星們的利益捆綁,而這確實也有些效果。

隨著明星們的"努力",華誼的情況開始好轉。

2017年,華誼全年營收達38.71億元,同比增長10.49%,票房方面憑借《摔跤吧!爸爸》、《芳華》、《前任3》也拿下了不錯的成績。

講真,照這個局勢發展下去,華誼要想恢復曾經的"輝煌"還是有機會的,可誰知半路殺出了崔永元這個"劍客"。

2018年,崔永元曝光了"陰陽合同"內幕,緊接著華誼股價持續下跌,剛剛好轉的業績也就成了一紙空談。

電影方面也沒有好的作品,2018年下半主控的電影中,不是虧本,就是遊走在虧本邊緣。

最後也就演變成了"2018年虧損近10億"的慘狀。

很多人猜測,這次華誼兄弟怕是要涼了,可事實證明,雖然迎來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但餓死的駱駝比馬大,涼是必須的,但還不至於徹底涼涼。

今年1月8日,華誼發布了9條關於申請銀行授信公告,授信金額累計達到25億元。如今,阿里影業也"伸出援手",借款7億幫華誼解了"燃眉之急"。

那麼問題來了,同是電影行業,為什麼阿里影業會出手幫華誼呢?

華誼兄弟有難,阿里影業來相助。

對於阿里借款給華誼的舉動,一開始我也挺納悶的,可後來一查發現:阿里和華誼早就分不開了。

據悉,早在2004年以前,在馬雲與張紀中合作推廣雅虎搜索時,就已經跟"華誼兄弟"王中軍王中磊有所接觸了。

2006年6月,馬雲正式入股華誼兄弟,所佔股份還不少,哪怕是後來馬雲成立阿里影業,股份有所削減,但雙方還是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

當然,阿里影業之所以借款給華誼兄弟,可不光是為了"友誼"—— 與其說,阿里幫了華誼兄弟,倒不如說阿里是在幫自己。

這些年來,華誼兄弟並不是阿里唯一參股的,博納影業、光線傳媒、萬達集團、大地影院等行業巨頭,阿里都有入股。

再者,阿里影業還表示,這次與華誼的合作,其實是為自己的"錦橙合制計劃"助力。

這個計劃是阿里影業2018年11月提出的,大概內容就是:阿里影業將以主投、主控或主宣發身份,和一流製作團隊合作,扶持青年導演、編劇等, 在國內四大電影檔期,5年內上映20部電影。

之前憑借"啥是佩奇"刷屏的《小豬佩奇過大年》就是"錦橙計劃"的產物。

有人猜測,這或許是阿里影業在填補在電影內容上的空缺。

雖然阿里影業在歷經連續虧損後,情勢有所好轉,接連押中《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葯神》、《飛馳人生》、《流量地球》等爆款電影。

但大多以投資、聯合出品方的身份,代表性的主控項目幾乎沒有。

不難看出,阿里是在下一盤"大棋"。

但任誰也沒想到,在這盤大棋里,曾經的電影巨頭華誼兄弟,居然成了棋子一般的存在,也是不勝唏噓!

不過,這也很難說,畢竟 娛樂 這個行業一向變化莫測,說不準什麼時候,華誼就突然走出了低谷期。

不到最後一步,誰是誰的棋子還不一定!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華誼兄弟能度過"寒冬期"嗎?#

4. 什麼是電影發行方、院線、投資方

‍‍

投資方就是為一部電影投錢的人,所以一部電影拍完之後,這部電影的版權、相應收益、周邊權益等都歸投資方所有,最主要的是票房分回來的錢,他拿。但是電影光拍出來不行,得去放映,這就需要發行方的工作。發行方去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雖然這一部分很多是中數代簽)。還有體力活,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專業活,一邊製片公司不做(製片公司有發行業務的除外,當然大的製片公司現在都有發行業務)。發行方就做這些工作,賺票房分賬的錢,最後片子賣完了,投資方應得部分裡面,分一部分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院線是個管理公司,旗下有不同的影城主要是加盟形式,院線承擔的是個管理工作。畢竟發行方不可能每一部電影都去面對全國接近4000家影城。大部分調配拷貝、宣傳物料;一部分排片指導、影院廣告位銷售、貼片廣告銷售;乃至一些人員培訓、影城裝修設計、營業系統管理、影院管理的工作,院線也有一些指導。院線大部分不擁有影城物業,也不擁有影城經營權,所以他就是收個管理費,全年票房的2%-5%(這幾年競爭激烈象徵性收一點的也有)就是他們的收入。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是投資方的片子拍完了,委託發行方來代理發行,發行方拿著片子找到院線,安排旗下的影城放映。放映完了,除了交稅費,57%的錢留在影院,影院從裡面拿出2%-5%給院線管理公司,剩下的是自己的。投資方分回來43%,從裡面拿個4%-6%(這個比例差的很大,取決於很多因素不詳細討論)給發行方作為發行代理費。然後一部電影的票房分賬就差不多分完了。

‍‍

5. 投資電影怎麼才能賺錢

投資電影掙錢就要拍出好電影,影響因素有很多,不僅要有好的劇本,好的演員,還要做好宣傳包裝,才有可能一炮打紅,贏得票房。

6. 起底華誼兄弟,是如何從高處陷入困境的

華誼兄弟之所以會從高處陷入困境,就是因為華誼兄弟忽視了自己的電影主業,並且開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投資領域,由於投資失敗,致使華誼兄弟出現了嚴重的財務危機。

相信喜歡看國產電影的朋友,對於華誼兄弟這家電影公司並不會感到陌生,因為華誼兄弟曾是中國電影的一塊金字招牌,然而這些年華誼兄弟在電影市場領域,卻並沒有表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水準,不過華誼兄弟卻因為嚴重的財務危機,受到了媒體以及網友的高度關注。

一、不重視電影主業,使得華誼兄弟走向了衰退。

要知道華誼兄弟是一家靠電影起家的公司,然而華誼兄弟在坐穩國產電影第一的位置後,卻出現了對於電影投入越來越少的情況。正是由於對電影行業缺少投入,使得華誼兄弟在國產電影領域的市場份額開始出現了急速萎縮,而這件事情也是華誼兄弟走向衰落的原因。

由於華誼兄弟長時間沒有給觀眾帶來好作品,這使得大家對於華誼兄弟變得越來越反感,所以也希望華誼兄弟能夠早日找回自己的初心。

7. 以市場投資者對華誼影視有什麼觀點

以市場投資者認為華誼影視有市場壟斷的嫌疑。


華誼兄弟的不好要從國家的供給側改革說起,科技的振興是需要由文化創新和思想解放驅動的,在2018年之前,華誼兄弟在文化產業中處於類似壟斷的地位,而文化上的壟斷會造成思維的固化,對於思想的發展特別不利。
從k線圖可以發現,2018年正是行業周期中的拐點,為了讓文娛行業會蓬勃發展,這個行業需要有更多的競爭者。因此陰陽合同的事雖然一直存在,卻在2018年之前遲遲沒有制止措施。在政府看來,最容易的成本最低的就是管住影視行業龐大的幾家公司,讓他們少賺錢,這樣資源才能流向別的地方,范冰冰事件可以視為這個行業的拐點,意義重大,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這個行業競爭者逐漸增多。

8. 電影投資是什麼怎麼投資

電影投資其實指的就是電影版權投資,說白了就是你通過購買一部電影的版權,成為這部電影的投資人,等後期電影上映了再根據票房來計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後再加上其它網路版權收益如(愛奇藝、騰訊等)電視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版權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額給你進行分紅。
認購電影版權的正確流程:電影選擇——了解合同——確認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的對公賬號——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

如何去分辨真假電影版權投資:
1,了解電影項目,選擇題材(查看廣電局備案,有為真,沒有為假)
2,影視公司資質(查看營業執照,拍攝許可證,沒有肯定為假)
3,向影視公司對公賬戶匯款,發起申購(對公賬戶和電影出品方必須一致,任何聯合出品方或合作方無權籌資)
4,影視公司審核投資人資質,通過後向投資者郵寄紙質合同(一式兩份,簽訂完將其中一份郵寄回影視公司)
5,等待電影上映(期間可以通過各渠道或者對接人了解電影進程)
6,電影上映,三個月後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結算完成後打入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打向合同中投資者預留銀行賬戶
7,電視台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為一次性買斷收益,一般為出讓合同簽訂15天內進行結算
8,在合同一年到期後,結算第二筆視頻網站播放總點擊量版權收益分紅。
9,投資完成。

9. 華誼兄弟電影世界是誰投資的

王中軍。王中軍是華誼兄弟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華誼兄弟的電影世界的實景就是該董事長進行決策的投資項目,項目總耗費的金額是35億元。

10. 論文資料。求華誼兄弟的籌資方式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融資模式1994年華誼兄弟傳媒成立,以廣告業務為主,1998年開始涉足影視製作。隨後因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發跡,目前投資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全面介入傳媒產業,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影視集團,追溯歷史華誼兄弟在電影界能夠站穩腳跟,他的崛起與成功離不開資本的運作。華誼兄弟的主要融資方式有私募股權融資、銀行貸款融資、上市融資等方式。

閱讀全文

與怎麼投資華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表妹電影2017ed2k 瀏覽:79
電影使徒行者2歌曲有哪些 瀏覽:940
動畫電影鍾馗 瀏覽:236
南瓜電影怎麼電影少了那麼多 瀏覽:170
關於袁世凱方面有哪些電影 瀏覽:98
牡丹亭2017電影 瀏覽:164
朱偉推薦電影台詞 瀏覽:394
喝大電影院不許吃的東西 瀏覽:583
科幻電影評論大全 瀏覽:802
再愛我一次2016韓國電影 瀏覽:397
taken電影觀後感英文版 瀏覽:424
印度電影較量誤殺瞞天記 瀏覽:594
請看電影怎麼表示感謝 瀏覽:825
獵狗韓國電影 瀏覽:669
周星馳的電影笑點在哪裡 瀏覽:588
老電影春插曲 瀏覽:133
媽閣是座城電影有哪些 瀏覽:263
初戀韓國電影手機在線 瀏覽:343
漫威宇宙大電影蜘蛛俠 瀏覽:784
唐人街3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