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隨著觀影的人數越來越多,《你好,李煥英》的豆瓣評分為何降低了
我認為《你好,李煥英》的豆瓣評分降低,可能是因為很多人是因為看到網上的口碑非常好的情況下去選擇觀看,而最終可能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大,所以導致評分降低。也有可能是一些同行的惡意差評導致的。
今年的春節檔的影片競爭非常激烈,電影市場也是空前的火爆,在還未上映之初,就光唐人街探案3的預售票房就已經超過了10個億,成為了史上預售票房最高的影片。在一開始被唐探3遠遠甩在後面的《你好,李煥英》的口碑越來越好,排片量越來越多,甚至有一些影院調高了票價,2D的電影賣出了3D的價格。目前票房已經超過了唐探3,成為了今年春節檔票房最高的影片。
隨著觀影的人數越來越多,《你好,李煥英》的豆瓣評分卻下降了。
其實我相信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一開始沒有打算去電影院看《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而隨著周圍的朋友以及朋友圈,網路上各種好評不斷,我們就會好奇到底如此評分之高的影片有多好看,所以很多人就會去電影院一看究竟。在他們的心目當中期望值是非常高的,而很多人抱著非常高的期望值去觀看這部影片,而看完之後的感覺卻是失望的,這就會導致很多人的評分不高,慢慢的豆瓣評分也就降低了。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今年的春節檔的影片競爭太激烈,也有可能是同行的惡意差評導致的。
B. 賈玲《你好,李煥英》:感動的背後,更多的是遺憾
這部電影,我其實期待了很久。
最早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看到了賈玲紀念母親而創作的小品:《你好李煥英》,小品看完,我哭得稀里嘩啦,真的是看一次哭一次,哭一次看一次。
人過30後,忽然發現極其容易被感動。後來聽說要拍攝成電影,更是懸懸而望。
電影上映後,第一時間買了票,前往觀看。朋友微信逗趣說:你得多帶些紙巾,5分鍾的小品你看一次哭一次,這兩個小時的電影估計你得水漫DFC了。
想想也是,於是帶了整整一大包紙巾,買了最後一排的雅座(有隔斷,看不到隔壁的人),這樣即使哭,也不會太失色。
看完整部劇,我似乎一張紙巾都沒用到。
其實看電影的時候還是很感動的,但這股勁隨著電影結束,電影中的笑和淚,似乎並沒有得以延續,很快情緒便恢復平靜。
這部電影讓人觸動的,更多的是關於「母女情」主調,大多數人應該都是為了影片中的母愛而感動,想到了母親曾經為我們的默默付出而感同身受,潸然淚下。
比如,電影中的某些鏡頭,就讓我想到了2020年母親生病,卧病在床,我陪護的場景,也就是這幾個橋段,喚起了共鳴,流下了眼淚。
電影也更是喚起了很多和賈玲有同樣「子欲養而親不待」觀眾的傷痛和懊悔,而通過電影移情到了自己身上。
作為賈玲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我覺得電影的整體完成度非常高了。
特別是在看完小品得知要拍攝成電影後,真的很難想像到,5分鍾的小品的體量、角色、豐富度真的能拍攝成一部影視作品嗎?在我看來,小品已經把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笑點、淚點都很到位。
看完電影後,還是被驚艷到,如果說小品版的《你好李煥英》,是線性的簡單的催淚蛋,那麼電影版的《你好李煥英》則還是做到了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該有的復雜度。
無論是前後的鋪墊、對於角色的改編、以及最後半小時的雙人穿越的架構設計,都能感受到賈玲對劇本還是花了很多功夫來打磨。
截至到目前為止,電影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豆瓣評分已經高達8.3分,也收獲了一票好評。
作為一部商業性質的電影來說賈玲是成功的,在春節這樣一個特別的時期,帶著全家人去看這樣一部笑中帶淚的作品,無疑是很多家庭最好的選擇,不僅能一起樂呵樂呵,也能借著電影的主題設定,加強下家人的關系,何樂而不為。
如果我們單純用很好、笑中有淚這樣的詞來形容一部影視作品,就顯得有些單薄,那麼這部影片到底好在哪裡,又有什麼遺憾呢?
1
電影中比較好的地方
1、雙人穿越的架構設計
如果說影片讓我最驚喜的地方,無疑就是運用了雙人的穿越架構設計,雖然這種技法在很多穿越劇中都有接觸,但在這種類型的影片中看到還是非常的驚喜。
本來觀眾只是以為女兒賈玲穿越,回到媽媽還沒結婚的時候,為了讓媽媽開心,她不遺餘力地使出渾身解數,可最後媽媽依然還是和鍋爐工結婚,並生下了賈小玲,而且媽媽李煥英說,只要女兒 健康 快樂就好。
一直到了片尾,觀眾才恍然大悟,其實賈小玲穿越過去遇到的媽媽,也是穿越回去的媽媽,她為了成全女兒的愛心一直默默配合著女兒,這時候我們才感受深沉的母愛。
這也是我覺得的電影最最出彩的地方。
2、賈玲和沈騰的個人CP
之前很喜歡看一檔 娛樂 節目,裡面賈玲和沈騰搭檔的真的太精彩了,無論是 娛樂 呈現,還是兩人的包袱對接,真的著實讓人驚嘆。
經過這么多年在喜劇界的摸爬滾打以及春晚的頻繁露臉,兩人已經收獲了極好的觀眾緣,而兩個人的喜劇表演節奏,也真的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而劇中的演員也基本都是喜劇演員,經過多年喜劇舞台的積累,在劇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2
電影中讓我遺憾的地方
1、距離感
想來想去,我用了我故事課中的一個詞:距離,來說下對個我覺得感官上不是很好的點。
正如我前面所說,這部電影設定的核心主線是母女情深,整部影片都能看出來母親對賈玲以及賈玲對母親的愛,但這部電影中的母女情總感覺過於淺薄,缺乏影視作品應該體現的深度。
比如電影中讓人很觸動的一句話:我就希望我的孩子 健康 快樂就行。
我覺得這是眾多母親會說的一句話,但是行動上卻還是會一再指責孩子「不省心」、讓自己覺得沒面子,這就讓這句原本充滿了深情的話,看上去更多是場面話,未必是真心,而充滿欺騙性的父母,在很多孩子眼裡,是缺少說服力的。
所以如果能更多的和現實結合,再轉入情緒,我覺得會好更多。
2、透過電影所傳遞價值觀
電影中賈玲為了讓母親有面子,而不惜欺騙,做假的錄取通知書,而在被揭穿後,目前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面帶笑容的說我相信你一定會有出息的。
媽媽對孩子的愛被演繹成無底線的包容。
另外一個點就是在女兒賈小玲看來,如果當初媽媽嫁給了廠長的兒子沈放林,那麼就一定會比嫁給做鍋爐工的父親更幸福。
首先,不得不說這個價值觀確實有問題,難道說嫁給廠長的兒子一定比嫁給燒鍋爐的幸福嗎?這個對於幸福的定義就太過於物質化,也過於世俗化了。
後面有個鏡頭里,賈玲開著豪車,載著母親,雖然只是幻想,但在她的心目中,滿足母親的虛榮心,讓母親覺得有面子,是回報母親的愛的最好方法。
所以,權力、金錢、耀眼的學歷,是解決母女關系的鑰匙嗎?看上去,賈曉玲的自我犧牲精神也很偉大,但是,這種選擇,置父親於何地?
其次,影片中父親僅僅是出現了一面,其實父親這個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為了突出母親而淡化父親,這個可以理解。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了讓母親更加幸福,寧願讓母親嫁給別人,人生重啟。難道對於父親不是一種傷害嗎?
3、冷特的角色太突兀
可能是因為小品中陳赫的演出,在影視中也找了陳赫出演,其實這個角色我覺得陳赫演繹得非常到位,而且非常有存在感,昨天在和夥伴聊天時還說到,陳赫演的冷特真的就是小時候廠子里惡霸的樣子。
但在電影中陳赫的劇情並沒有做很好的設定,直到影片結束,我都沒有搞明白,冷特這個角色的存在意義?難道只為了和賈玲談一場可有可無的愛情?
不管是《冏媽》還是《你好,李煥英》,都在塑造曾經花樣年華、前途無限,卻為了家庭、孩子而做出巨大犧牲,因而偉大的母親形象,母親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化解,要麼是密閉的火車,要麼是突如其來的事件,彼此關愛的形式,主要顯示為物質層面的付出或補償,這種中國式母子關系,即使在影片中獲得了圓滿結局,現實中仍然會感覺到糾結和窒息。
我媽媽也曾經說就希望我 健康 快樂就行,我相信她的話,因為她不只是說說而已,是行動上也這樣表現,不管是上學、工作媽媽也都大多尊重我的想法,不做過多的干預,而唯一牽掛的就是過得開心不開心。
2020年母親生病,更是讓我看到她的堅強,還好,挺了過來。
她從來不是一個注重物質的人,所以我雖然會給她買很多東西,卻也不覺得是補償,就是心意的表達。我想我也可以如她所願,過好自己的日子,並且,也幫助很多人,這是從她身上傳承的。
看完電影以後,我覺得,反而是小品更加感動我,裡面的李煥英,也更加真實和豐滿。
她不是一味為孩子犧牲的母親,她同時也是美麗大方、還帶點調皮的妻子,是好工人、好朋友和好鄰居。
在小品里,賈玲父親的形象憨厚又可愛,幸福家庭躍然其上。
影片里,在賈曉玲印象里,李煥英似乎是過了不幸福的一生,所以會動念替母親選擇有錢的丈夫,但是在小品里,李煥英是幸福的、滿足的,也因此,意外的發生讓這一切終止,更有悲劇性,影片誇大了母親對孩子的失望、孩子對母親的愧疚,反而淡化了原本純粹的愛。
不管怎樣,感謝我最喜歡的賈玲在春節檔帶給我們的歡樂。
過年樂呵樂呵,咋都行!
-END-
C. 《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7.9,你認為這部電影好在哪裡
第一感覺, 李煥英笑起來真好看, 是那種帶有時代烙印的笑容, 兩個小辮, 讓人一看就發自內心的回憶. 最讓人感動和欣慰的事兒, 是我們所看不到的另外一個人的電影, 真好呢. 一場電影, 延伸到回憶中。
電影告訴我們,對明天的事情我們不可能預料,把握的只有今天。
我認為這是賈曉玲以一個思維意識的穿越,回到了20年前,劇中大多90%都是賈曉玲去改變自己母親的命運,比如電視機,結婚對象,卻意外發現自己的母親也是和自己一樣有這這20年的記憶,最後的10%應該是母親留給曉玲最後的安慰。
不如說是賈曉玲為了改變母親做的一個努力,也可以說是母親留給曉玲最後的回憶。
D. 哪部春節檔電影的豆瓣評分最高
因為過春節很多人都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這也讓許多電影扎堆的都在春節期間上映,近幾年我國有不少好的春節檔電影。哪部春節檔電影的口碑最好呢?
上面兩部電影其實是2021年的春節檔電影評分,對於今年今年上映的電影,網友也特別關注,你覺得哪部電影會在今年的春節檔當中評分最高呢?
E. 《你好,李煥英》口碑炸裂的原因有哪些
《你好,李煥英》收獲了許多好評和眼淚,從小品到長片,最感人之處在於作品改編自賈玲的真實經歷。
你好,李煥英
豆瓣評分 8.3
128分鍾 - 劇情 / 喜劇2021年2月12日中國上映
賈玲提起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是希望把自己的媽媽介紹給所有觀眾認識。「媽媽不是一出生就是母親了。在她成為我的媽媽之前,也只是個小姑娘,有過青春期,有過心中小鹿亂撞的時刻。」
現實中的李煥英,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呢?賈玲曾在接受謝楠采訪時說:「如果你想問我媽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就看我就行了。我跟我媽長得很像,她跟我瘦的時候,基本上長得一模一樣。」
母女倆不僅長得很像,連性格都很像。她們都很願意讓周圍的人開心,並把這件事視為己任。賈玲曾這樣形容李煥英:「我媽就愛笑,心大,豪爽,有點兒好面子。」
在賈玲的記憶中,她從小不願意跟姐姐睡一個屋,更願意睡在爸媽中間。而爸媽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就是聽她吹牛。「如果我將來有錢了啊,這個必須得買,那個必須得買。」
賈玲從小伶牙俐齒,愛看《曲苑雜壇》、愛學繞口令,但她從沒想過自己要走上喜劇之路。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李煥英的一句話。賈玲當年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的戲劇表演專業,還有喜劇表演專業——也就是相聲專業。
沒想到兩個專業都考上了,學校打電話來家裡,問選哪一個?那天是母親剛好接的電話,但她的方言口音,卻讓校方誤以為是要選「喜劇表演」。賈玲曾經覺得「天都塌了」,因為「我不幽默啊!我太美了當時!」誤打誤撞中,賈玲開啟了自己喜劇事業的大門。
母親猝然早逝,成了賈玲的一個心結,甚至有很長時間根本不能提此事。當時她媽媽和爸爸一起去通稻草,拖拉機上的稻草堆得很高,而只有5分鍾的路程就到家了。媽媽怕稻草傾倒,就坐在了上面,沒想到出了意外。對於此事,全家人一直都無法釋懷。
而賈玲因為在外地,趕回來匆匆見了母親最後一面。直到今天,她仍然被縈繞在心頭的自責折磨著。「如果現在自己在吃苦,那還好,因為媽媽也不會跟自己一起吃苦。但是現在生活過得還挺好,那種遺憾感就不知道為什麼,會特別特別嚴重。」
《你好,李煥英》不僅是賈玲獻給逝去母親的禮物,也是一封寄託她私密情緒的家書。從某種意義上講,拍攝這部電影,是她在和媽媽鄭重地道別。
F. 《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已經升到了8.3,這部電影為何好評如潮
最近賈玲主演的《你好李煥英》在春節期間熱映了。看完這部電影,內心很多觸動。每位媽媽都曾經是個小女孩。我希望媽媽可以做一個自己想買啥就買啥想吃啥就吃啥無憂無慮的小女孩。自己最喜歡吃黑芝麻的湯圓,就不要為了遷就我而去買花生餡的。自己喜歡穿的衣服就不要因為我隨口的一句“我覺得不好看”而默默放下。我是不敢去電影院看這種類型的電影的,因為感情太濃重了,我總是看完好幾天都緩不過勁來,沉浸在悲傷當中,所以像這種類型的電影,我一般都是提前了解劇情以後就不再去電影院裡面找虐了。
G. 為什麼《你好,李煥英》有穿越情節能過審
《你好,李煥英》是一個故事,講述了在經歷生子卻不等孩子的悲痛之後,觸動年輕父母及其夢想的女演員的故事。坦率地說,這是女主人公年輕時去母親那裡旅行的故事。我們國家不提倡橫越戲劇。過去曾發生過一個事件,當時一個小男孩被互聯網誤導了,以為只要他死了,他就可以回到遠古時代,所以自殺了。從那時起,網路文本已被完全修改,電視劇也無法順便瀏覽。電視連續劇禁止穿越的情節也害怕對觀眾產生不利影響。
電影的故事改編自賈玲的母親的故事。在賈玲剛上大學的那一年,她的母親在從事農場工作時意外摔倒,死於腦損傷。母親去世是賈玲永不放過的事件,而且她拍了一部電影想念母親十多年。母親之死的確是賈玲的皮膚疼痛,這種「痛苦」被人們記住了十多年,並最終在電影中得以表達。《你好,李煥英》沒有起伏。相反,有些父母很矮。如果沒有穿越的環境,那幾乎無聊。電影中的真相甚至是一些雞湯,但這種情感是最微妙的。
H. 歷年春節檔的電影豆瓣評分最高的是哪一部票房第一是
歷年春節檔的電影中評分最高的應該是《你好,李煥英》,網友的評分高達8.1分,這部電影不僅評分最高,甚至憑借54.1億的成績拿下票房第一的榮譽。
一、網友評分最高
電影《你好,李煥英》是賈玲首次執導的電影,同期上映的春節檔電影還有熱度很高的《唐人街探案3》,上映之初網友的關注點都在《唐人街探案》,後期《你好,李煥英》成為黑馬。
主打“親情”的《你好,李煥英》將“搞笑”和“溫情”結合在一起,讓人們紛紛想起自己母親的無私付出,因此很多網友在觀看時都很有代入感,被裡面的細節和畫面感動的痛哭流涕。
I.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42億!復制了30年前催淚神片的成功
2021年春節檔電影大戰,已經接近尾聲。
賈玲導演,並與張小斐主演的《你好,李煥英》,上演了中國商業電影史上最神奇的大逆轉。
在同期對手《唐人街探案3》一路領跑,首日票房10億,次日票房8億,第三日票房7億,壟斷華語影史單日票房前三名,甚至前三日票房25億,創造世界影史記錄的恐怖開局下,
《你好,李煥英》 憑借豆瓣8分+,貓眼9.5分的上佳口碑,第四天就以5.37億:4.36億,力壓對手1億票房拿下單日冠軍,用7天時間連追15億票房,實現反超,在同一天內突破40億票房, 鎖定了今年春節檔冠軍,並極有希望成為繼《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後,第三部躋身50億票房之列的中國電影。
《你好,李煥英》 的成功,首先是賈玲用幾十年人生積累、4年話劇打磨出來的心血之作,沈騰這個當今喜劇天王的友情加盟,讓該片有了上春節檔、並被各路資本加盟支持,僅次於《唐探3》的宣發力度、預售票房,和被出品方保底15億票房的底氣。
准確說,影片的第二出品方,本片女製片人陳祉希的上海儒藝公司, 上映前就用15億保底的價格,從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買斷了本片的相關分成收益。
票房如果低於15億,那就是陳祉希公司要賠大本。當然,相應的,如果票房遠高於15億,那麼陳祉希公司也能獲得票房收益的最大一部分蛋糕。
對這位此前擔任了《泰囧》《唐人街探案》《煎餅俠》《情聖》《縫紉機樂隊》《動物世界》……等眾多商業賣座影片的製片人,積累的票房業績超過50億的金牌女製片人而言,同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豪賭。
和同檔期競爭的其他影片相比,《你好,李煥英》作為賈玲這個喜劇演員執導的處女作與小成本劇情片,沒有任何炫目華麗的特效與工業含量,也沒有任何復雜的機位設計、鏡頭語言、分鏡腳本,卻能在票房與口碑上通殺了同檔期一眾大牌明星主演、投資巨大的特效大片,確實顯得「匪夷所思」,
這樣的事實,在影片上映前肯定會被當做「痴人說夢」與「天方夜譚」,但誰都不得不承認,《你好,李煥英》確實講了一個很好很感人的故事,
最後的雙穿越設定,確實是【神來之筆】,引發的強烈共鳴和頂級煽情鏡頭,直接把一個前110分鍾的7分片,提升到整體9分的口碑風評。
而且,【母愛】與【親子之情】,本就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這首歌相信每個人都聽過,1990年上映的台灣電影 《媽媽再愛我一次》 的主題曲,當時在內地創造了超過2億觀影人次,在當時票價3~5毛錢時,票房破億的奇跡,讓這首歌家喻戶曉,80後人人會唱。
在中國電影史上,唯有1982年上映,票價1毛錢時拿下1.6億票房的李連傑《少林寺》更勝一籌。
目前的國產電影票房前三名,1.6億觀影人次的《戰狼2》,超過1億觀影人次的《哪吒之魔童再世》《流浪地球》,就實際票房而言,均不能與之相比。
然而,該片從電影本身質量而言、就影片技法而言,幾乎可以說一無是處,1988年在台灣首映時,票房慘淡,幾天就匆匆下映了。
至於2年後在內地上映,為何取得如此轟動效果,引起內地觀眾的廣泛共鳴,用評論家的話說,正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洩感情的埠」「提醒了我們要往市場化的方向運作電影就要考慮觀眾,尤其是中國人深層次的文化心理」
《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爆炸同理,幾乎是在2021年春節檔,完美地復刻了30年前的那次類似成功。——從這個角度說,《你好,李煥英》票房突破50億,超過《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再世》,沖擊《戰狼2》記錄,也並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
因為,比起影片本身的拍攝技法,觀影的人們更需要的就是暢快淋漓地宣洩感情。
現在愈發 健康 的華語市場,隨著院線不斷鋪設,規模不斷擴大,觀影人口逐年遞增,同時9.9元票補被取消,對高清盜版的打擊也越來越嚴厲,據影片題材、劇情、質量來決定是否觀影的正常觀眾,變得越來越多。
影片風評和口碑即時反饋到電影票房的速度,實在太迅速了,一部爛片縱然能靠營銷宣發和參演明星,騙到第一天的高排片量和票房,第二天也必然直線跳水甚至崩盤。
甚至影片上映後只需一至兩天,通過單日票房,貓眼、淘淘票和豆瓣評分,排片量,上座率,題材和主創團隊等等,基本就能確定一部影片最終票房成敗。
以《唐人街探案3》前三日橫掃25億票房的恐怖開局,《你好,李煥英》憑著遙遙領先的觀眾口碑,第四天就爭取到與之相當的35%排片,並直接以單日追回1億票房的優異表現,第五天排片39%:31.6%力壓對手,此後一直穩定了40%以上的排片,55%以上票房比的輸出,事實上早在總票房正式趕超的五天之前,就【勝負已定】了,誰都知道,該片加冕春節檔冠軍只是時間問題。
影片的成功,讓賈玲從一個小品演員,一步登天成為50億票房女導演,逼近《神奇女俠》的世界電影史女性導演票房記錄。
讓張小斐成為50億票房女主,十年龍套無人問,一戲成名天下知,影視圈到 時尚 圈,從影視邀約到代言雜志,迅速為她打開大門。
沈騰友情客串成男主,最終也【好人必有好報】,主演票房突破200億,成為當今影壇票房第一人。
陳祉希作為製片人的票房業績突破100億,同樣是當今影壇第一金牌經紀人。
這就是一部用心的作品,給每個主創人員與項目參與者的豐碩回報。
比起電影工業與特效的進步,觀眾們更希望看到的,還就是以真情打動人心的好故事。
J. 你好李煥英講的是什麼故事 火爆原因為什麼
以上就是為啥這部電影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