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一部葡萄酒電影 《戀戀葡萄園》 Premiers Crus
寫在前面
快到年末,排擋上映的電影一波接一波,大多以「都市愛情」為主。在「油膩的雞湯」刺激下,內心腫脹。有種深深的被「塞滿」之感,只想找個出口去「掏空」。
在自己的小詞典里,「掏空」就是去找個安靜的地方,把吸收的「負能量和垃圾資訊」全部釋放,然後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偷個懶,撒個歡兒,裝點養料,插上鮮花~ 【酒公子·漫生活】主題文章也寫了一段日子了。不知道我們為你可能乏味的周末提供的「精神鮮花」還是否安好?
天氣轉涼的周末其實最適合宅在家,拉上窗簾,找個最舒服的姿勢,倒上一杯紅葡萄酒,看一部電影,聊會兒天,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
在你決定選擇哪部電影之前,如果正好看到了這篇文章,又正好選擇了我的推薦。這應該是我的小確幸!
推薦電影 :《 Premiers Crus》
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為:《戀戀葡萄園》。這是我在巴黎返回北京的飛機上意外發現的法國電影。講述的是法國勃艮第葡萄園的故事。 「Premier Cru」 指的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級中的一級園,這部電影正是圍繞著勃艮第的一座酒庄展開的故事。電影主線故事雖然不難,可背後的文化知識還是需要了解的,不妨讓我帶著你了解完電影中的文化背書,再次回顧這部電影,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PS:因為會提到電影里的很多劇情的文化背書,所以不免有劇透的風險。前方高能,大家請各自按需做好准備。
情節介紹
Domaine Maréchal(這是虛構的酒庄名稱)是一家位於勃艮第伯恩丘(Cote de Beaune)Alxoe-Corton 村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家庭式酒庄。其擁有風土(Terroir)條件非常好的4公頃葡萄園,其中Alxoe-Corton的一級田(Permier Cru)曾是酒庄昔日為之驕傲的酒款。然而,酒庄的經營卻因為固執的莊主François Maréchal與妻子的離異及其兒子Charlie Maréchal 的出走,而變得每況愈下,直至瀕臨破產甚至會面臨被日本大財團或鄰居酒庄收購的危險。
男主人翁Charlie Maréchal自從離家後,靠自己的能力在巴黎一躍成為了葡萄酒行業內知名的酒評家,過著十分風光的日子。最初因不願意繼承酒庄而出走的他,在危難到來時卻為了保住世代相傳的葡萄園,毅然決定放棄酒評家風光的生活,做起了釀酒人,開始接手經營酒庄。然而 Charlie 在如何改革釀酒方式等問題上,與其父發生了很多的矛盾和分歧,塵封的往事也漸漸浮現。
文化背書
劇情片段 :第一次釀酒的 Charlie 大膽採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釀酒。用馬匹翻土,腳踩破皮,混凝土池發酵,陶土罐陳年等方法,力圖展現葡萄園的風土。電影中有一個情節:Charlie為了等到葡萄達到最佳的成熟度再進行採摘,不惜兩次把他父親找來的採收隊趕走,父子倆吵了翻天!但就在這不斷的沖突中,父子之間加深了了解,多年的積怨也逐漸化解。
馬匹翻土
首先解釋一下葡萄園為什麼要翻土。葡萄園翻耕,深度為15~20厘米,既可使土壤疏鬆,增加土壤氧氣含量,又可增加地溫,促進發芽。深翻可提高土壤的空隙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結構、促進微生物生長,有利於根系生長,促進地上部的生長發育和地下根系的生長發育保持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活化土壤,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是獲得高產、優質、高效的葡萄重要栽培技術。而使用馬匹來進行翻土,一方面是回歸傳統的釀酒方式,另一方當然也是減少機械化操作對葡萄的影響啦~其實葡萄酒也是個很玄的東西。
腳踩破皮
腳踩葡萄來獲取用於發酵的葡萄汁,這是一種最古老的壓榨葡萄汁的方式。在沒有機械化壓榨之前,都採用這種人工方式操作——用腳踩踏以釀造出香醇的葡萄酒。一般踩葡萄都由姑娘們來完成的。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慶祝葡萄豐收的儀式。
葡萄皮是用來萃取單寧和色素的,雖然葡萄籽裡面也有單寧,但是被踩破的話會有苦油。腳踩可以實現輕柔壓榨,不會把葡萄籽壓破,也不會把葡萄皮踩成乾巴巴的渣滓,這樣得到的葡萄汁風味較好,釀造出的葡萄酒不會有苦味,不會破壞葡萄酒的口感。葡萄牙深深的表示:他們在此過程中發現腳踩葡萄釀的酒就是不一樣。
混凝土發酵池
恆溫是混凝土發酵池最主要的功能。它就像一個自然的絕緣體,將外界環境和內部完全隔斷,不管裡面裝的是什麼,都可以保持一個恆溫的狀態。其恆溫特性可以創造一個穩定的發酵環境,使釀酒酵母在沒有溫度波動的情況下自然地工作。
所有的橡木,不管是法國橡木還是美國橡木,多多少少都會給葡萄酒添加一定自己的元素,不關你是想要還是不想要;但是混凝土發酵罐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性」容器,不會額外給葡萄酒增加「香氣」,反而能夠呈現最本質的風土。
陶罐陳年
陶罐陳年的這個方法的靈感,來源於喬治亞將白葡萄酒和葡萄皮一同發酵的先例,陶罐都採取手工製作,這樣是為了確保罐壁足夠薄,從而增加空氣交換,並使用原始的、未經處理的陶土。陶罐是中性的,沒有任何味道,但與木頭相比孔隙率更高。電影中男主人翁這樣做的目的是令葡萄酒更圓潤,但保持葡萄品種和風土的特性。
劇情片段 :有一幕父子倆把酒談心,兒子給老爸喝的是1966年的Romanée Conti (這是父親開始釀酒的第一個年份),勾起了他不少的回憶。雖然,在嘗試新方法的過程中碰了不少釘子,但Charlie在其釀酒師妹夫Marco及隔壁酒庄(同時也是競爭對手)的青梅竹馬戀人Blanche Maubuisson 提供的採摘葡萄最佳時機的秘訣幫助下,終於釀出了十分出色的Alxoe-Corton Premier Cru, 重振了聲譽,挽救了酒庄。
葡萄採摘時機
早摘葡萄所釀葡萄酒酸度較高,晚摘葡萄所釀葡萄酒甜度較高。通常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葡萄是否適宜採摘:
1. 糖成熟。葡萄的含糖量決定了最終所釀葡萄酒的酒精強度和口感。
2. 酸度。檢測葡萄的酸度是否已經降到足夠低,以釀出酸度平衡的酒。
另外,我們也要看葡萄整體的生理成熟度(皮和籽的顏色、葡萄的味道、單寧酸等)。如果單寧酸度不夠,可能導致成品酒有種口感不佳的苦味。
除了可以採摘樣本送到實驗室去做糖、酸及PH值化驗分析這些科技手段以外,要了解葡萄的整體成熟度,最好還是採用我們多年來的老辦法——通過葡萄的香氣和味道來判斷。然而,即使是在葡萄園親手採摘葡萄,也要講究方法,有條不紊地進行。因為即使是同一根葡萄藤上的果實,受陽光照射的程度、是否有葉子覆蓋等,葡萄成熟的程度都不同。
釀酒師會依靠舌頭去嘗,來判斷是否可以採摘。據郭陽老師說,當可以採摘的葡萄是咬下去葡萄籽是酥脆的口感,也就表示葡萄已經全面成熟,收獲季節就可以開始了。
這部影片於2015年上映,導演Jerome Le Maire身兼編劇,關於葡萄酒方面的內容拍得十分專業和到位,然而有關父子之間的沖突,與隔壁酒庄之間的愛恨情仇,都使得影片的情節更加引人入勝,一點也不悶。演員的選角很貼近生活,和我見過的很多法國釀酒人很相似,表演一流。還必須贊一下影片的攝影David Ungaro,把勃艮第葡萄園拍得美輪美奐。
影片雖然是以葡萄酒為線索,但實際上講的還是人,是親情。在勃艮第釀酒哲學里,所謂的風土「TERROIR」正是講究的天、地、人三個要素融合。葡萄種植原本就是靠天吃飯,天氣的好壞造就了年份的差異,這一點人是沒有辦法改變的。而地,是祖上傳下來的,好地有好的風土,才能出好的酒。唯有人這一點,變數最大,能夠一脈相承延續下來,經久不衰的家庭式酒庄,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親情的維系。
最後祝大家周末觀影愉快~
輕學術,慢生活;你專一,我專業。Drink GoodWineYou Will be Fine。來了啊,一起喝~
B. 葡萄,墨利,魏國,是哪一部電影人物
《守 望 的 天 空》是由陸江執導,李沁、林雨申領銜主演,以孤 獨 症作 為整 部作品的中心議題的電視劇。該劇已經於2012年2月16日在深 圳 都市 頻道首播。
李沁 飾 葡萄
林雨申 飾 墨理
趙文瑄 飾 袁衛國
C. 求一部電影《葡萄園》
電影名字是翻譯過來的,這個電影比較冷門,應該有很多翻譯。我找了一下名字是《葡萄庄園疑案》,也叫《葡萄庄園殺人疑案》。
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智利一個葡萄庄園里,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游覽到智利某葡萄庄園,園主的女兒便為他們講述了該庄園一段充滿歷史、傳奇、懸疑、而又黑暗的愛情故事……
第一個回答,望採納。
D. 哪裡可以看電影免費
有一些app 很多電影是免費的,葡萄電影,你可以下載試試,基本都不要錢
E. 中國葡萄的主要產地在哪裡
中國葡萄的主要產地:
1、 吐魯番葡萄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年第62號公告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吐魯番在新疆中部的低窪盆地上,被稱為「火洲」。是中國葡萄主要生產基地,總產量佔全疆的52.84%,是全中國的五分之一。
由於這里氣溫高、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葡萄的生長,因而瓜果豐茂,又因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魯番的地下水貯量豐富,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非常高。現有葡萄品種有無核白、紅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種,僅無核白葡萄就有20個品種,它的含糖量可高達22%-24%。堪稱「世界葡萄植物園」。
2、 岳陽新牆是湖南著名的「葡萄之鄉」,具有「湘北吐魯番」的美譽。經過18年的國家、省、市級專家技術指導,葡萄種植基地超過5000 畝,紅寶石、金手指、夏黑、美人指、巨峰等葡萄品種達20多個,其面積之大和品種之多為岳陽市之最。
3、 大澤山葡萄產於山東省平度市大澤山鎮,是山東省著名特產之一,有上百年的栽培史。大澤山葡萄風味獨特,品質優良,穗大粒飽,色澤鮮艷,皮薄肉嫩,口味宜人。廣泛栽培的品種有十幾個,玫瑰香栽培最多。
4、 安徽的蕭縣葡萄果穗完整、松緊適度、穗形美觀、果粒均勻、果肉細膩、糖酸比協調、酸甜適口,具有品種特有風味。蕭縣已形成了以北部黃河故道為主的中晚熟葡萄生產基地、東南山區為主的早熟鮮食葡萄基地和中部釀酒葡萄生產的三大葡萄生產基地。
5、 有「中國葡萄之鄉」美譽的河北懷來縣,與世界著名葡萄產地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一起被並稱為世界葡萄種植北緯四十度三大黃金地帶。「懷來葡萄」栽培以其歷史悠久、生產規模大、品質好而享譽全國,特別是以白牛奶和龍眼葡萄而著稱。
(5)中國葡萄發音電影哪裡找擴展閱讀:
葡萄的功效:
1、殺死癌細胞。葡萄中的化合物能殺死培養皿中及小鼠體內的結腸癌幹細胞;另一項研究發現,吃葡萄的小鼠,腫瘤發生率降低了50%。
2、抑制呼吸道炎症。葡萄中的白藜蘆醇可作為抗氧化劑對抗由呼吸道病原菌引起的炎症。
3、助減肥。葡萄籽油可減緩人體脂肪細胞的形成,有效降低體重,避免肥胖。
4.、減輕化療副作用。葡萄籽能顯著減輕化療引起的小腸炎症和組織損傷。
5、有益視力。中葡萄籽中富含的低聚原花青素,可通過抑制細胞凋亡保護眼睛視力。
6、防曬。葡萄中的黃酮類物質可以阻止破壞皮膚的酶產生,使皮膚細胞免受傷害,甚至能預防皮膚癌。
7、助記憶。吃葡萄有助減緩甚至防止記憶衰退。常喝葡萄汁的志願者,記憶水平呈上升趨勢。葡萄汁富含的抗氧化物質是橙汁的4倍,有助保持血管彈性、降血壓。
F. 找一個大陸片 。女主角叫葡萄 ,她媽媽沈秀儀身患重病,爸爸袁衛國在離婚後成立一家公司,很有錢。
守望的天空
電視劇《守望的天空》巧妙地選取一個家庭為故事背景,女主人公葡萄的母親沈秀怡帶患有孤獨症的兒子袁望進城看病時,收養了一個患有同樣病症的女孩並取名為袁心。多年後,沈秀怡離開人間,23歲的葡萄堅強地承擔起撫養、照顧哥哥和妹妹的責任。家庭成員間的情感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中逐漸萌芽、升溫,劇情也從催淚、哀傷中逐漸走向冷靜、溫暖,也讓觀眾內心生發出溫馨與喜悅之感。
無論是早出晚歸地打兩份工,還是後來被迫辭職,專心顧家,葡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哥哥妹妹營造一個溫馨的生活環境。正是通過家庭成員葡萄的視角,《守望的天空》完成了對袁望、袁心這兩個孤獨症患者的成長歷程的觀照。讓人高興的是,編劇沒有把「關愛」這一情懷僅僅局限在這一個家庭個體上,而是以更廣泛、更全面的視野表現外部社會對孤獨症患者的關愛,從家庭、家屬到街道、學校、慈善機構、企業家,讓袁心與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課,讓袁望在街道圖書室服務,舉辦「孤獨症兒童才藝表演會」……社會的關愛帶來的是自尊心的滿足和生活的快樂體驗,這對於孤獨症患者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電視劇中,女主人公葡萄這一藝術形象具有鮮明的審美價值。她從母親手中義無反顧地接過了袁望和袁心,走上了一條艱難的生活道路。她承受著與盧大志離婚和失業的巨大壓力,以極大的毅力、耐心和愛心照顧兄妹,尊重袁心所說的「星期三我吃西紅柿炒雞蛋,袁望哥哥吃火腿炒飯」的生活選擇。無論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天,葡萄選擇以快樂和微笑來面對,畢竟,生活本身才是醫治痛苦的良葯。
愛與恨,這是人世間常見的兩種情感,也是戲劇沖突和人物命運敘事的關鍵環節。《守望的天空》有沈秀怡與袁衛國的離婚沖突,並帶出了葡萄和袁望對父親的怨恨,以及葡萄對母親17年以來沒有關心過自己的怨氣。但劇中人物在愛與恨之間的選擇,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價值取向和精神指向的。 葡萄和父親關系逐漸和解之後,袁衛國以父親的身份走近袁望和袁心。袁衛國以生命體驗反思過去逃避生活的錯誤,也以生命的真情接近袁望。從袁望過去見到袁衛國發出可怕的叫喊聲發展到可以和他一起掃地,到喊出「爸爸」到最後「救爸爸」的情感增進,感人至深。袁衛國寧可選擇死亡,也不接受兒子捐腎的舐犢之情,更是帶給觀眾強烈的心靈震撼。
愛是一種生命的體驗。電視劇《守望的天空》既頌揚了有血緣關系的親情的愛,也謳歌了非血緣關系的不似親情勝親情的無私大愛。它以文化批判的視野,批判了社會生活中種種無視生命、無視人的道德和社會公德的思想和行為,維護了生命和道德的尊嚴,將關愛生命、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的人性之美盡情表達出來。
G. 手機上葡萄影視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在Putaoys的文件夾裡面啊,你自己去手機存儲空間里找一下就可以找到了,這個文件夾並不隱秘,只要你的中文拼音使用得好就可以輕松的找到了,真的不是吹牛逼,你現在去看一下吧, 在Putaoys的文件夾裡面啊,你自己去手機存儲空間里找一下就可以找到了,這個文件夾並不隱秘,只要你的中文拼音使用得好就可以輕松的找到了,真的不是吹牛逼,你現在去看一下吧,小弟在這里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