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先看電影還是吃飯
視情況而定,如果餓了就先去吃飯,看電影之前一般都不會希望花很長時間品美食,所以可以跟她說去開封菜,麥當勞少吃點,然後看完電影有時間再去好好吃一頓還可以邊吃邊聊剛剛的劇情.另外一點很重要,最後在開播前給你女朋友買些零食,口味看她平時吃什麼,爆米花和可樂必不可少(天氣熱可樂要冰的),第一次約會,所以一些小細節方面務必做好,給你個建議之前別提買零食,然後把她送進座位後找借口出去(借口真實點,例如去衛生間),這樣你再帶吃的回來她會覺得很意外,會覺得你很體貼但不乏味,不要買花製造浪漫,看電影沒地方放反而累贅,可以事先訂,看完再給她...
希望你們玩的開心
⑵ 誰知道這電影叫什麼名字這個人剛要吃面,旁邊的小孩就敲他的頭,等他轉頭過去然後偷吃他的面
《滑稽時代》(Laughing Times)是由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喜劇片,由吳宇森導演並編劇,石天、午馬主演。該影片於1980年12月24日在香港上映
⑶ 電影生吃好看嗎講了什麼 電影生吃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一名本是素食主義者的獸醫女學生賈斯汀·尤斯蒂娜因在新生派對上被迫吃生肉後而產生了吃人慾望的故事。
一個成長於獸醫世家的女孩賈斯汀·尤斯蒂娜(加朗斯·莫里利爾 飾),在16歲那年進入獸醫學校就讀,但慢慢她發現這所學校根本就是一個殘酷、頹廢和危險的小世界。而身為素食主義者的她,也在學校打破了家族禁忌,有了一次吃生肉的經歷,在這之後她發瘋似得愛上了這一口,在其內心深處真正的嗜血野獸也就此被喚醒。
該片是一部「吃人」電影,有著獨特的女性視角,探索了身體及肌膚,慾望及動物性沖動 。(錢江晚報評)
《生吃》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它不僅有著一般恐怖片無法企及的深刻主題,而且敘事技巧爐火純青,該片中處處充滿了暗示和隱喻。在該片開頭,父母帶著賈斯汀·尤斯蒂娜去大學報到,途中在餐廳吃飯,賈斯汀·尤斯蒂娜誤食了摻在食物中的肉食。這一幕象徵即將離開父母過上獨立生活的賈斯汀·尤斯蒂娜首次遭遇了「夜間」法律的猥褻,也提示了整部影片的情節走向。該片的中間,賈斯汀·尤斯蒂娜由於生吃兔子腎臟而發生過敏,表明了賈斯汀·尤斯蒂娜對「夜間」法律的抗拒。在此處導演插入了一組隱喻鏡頭,一匹馬在跑步機上奔跑,幾股繩子從不同方向拉住這匹馬,一條護帶阻攔著它,不讓它跑得太快。這個鏡頭表明了賈斯汀·尤斯蒂娜的精神正像這匹馬一般同時遭到多股力量的拉扯。而且作為一部恐怖片,茱莉亞·杜可諾也把恐怖效果處理得非常好。她既不像園子溫那樣用屍山血海來填滿畫面,也不像溫子仁那樣用巨大的聲響震懾觀眾的耳膜。她的恐怖是訴諸觸覺的恐怖,特別是賈斯汀·尤斯蒂娜啃手指那一幕,看得叫人渾身肉疼,真正體現了什麼叫做切膚之痛。《生吃》無論是在電影主題上,還是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都是2016年以來最佳的恐怖電影。表面上看起來,賈斯汀·尤斯蒂娜似乎是一個孤獨的案例,實際上她是青少年的集體縮影,導演用她的經歷來反映青少年普遍都會遇到的一個成長的階段,只不過導演將這個階段以一種極端的形態展現出來 。(澎湃新聞評)
⑷ 一個男孩吃一個饅頭剛吃了一半居然懷孕了生了一個男孩那個男孩一直追媽媽這部電影的名字
少林僵屍 少林僵屍(2004)
導演:孔祥德
編劇:向耀宏
主演:劉家輝/樊少皇/釋小虎/伍白龍/姚瑤
類型:喜劇/動作/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 / 粵語 / 粵語
上映日期:2004-03-16
片長:94 分鍾
又名:魔幻界
⑸ Hello!樹先生 這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我怎麼看不懂求高人給解釋一下
該片講述一個叫「樹」的人,他的村莊異常寒冷,積雪難化。「樹」還是單身,在村裡的汽修鋪工作。他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有人還在種地。聚會的時候,如果沒有被人取笑,「樹」就沉默著,像曠野里被人忘記的一棵樹。
村裡有個單身男青年叫做「樹先生」(王寶強),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在村裡閑晃。「樹先生」在汽修鋪受工傷後,在醫院被解僱,心生悲戚,竟無所事事調戲護士(何潔)。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
村子裡的煤礦日夜開采,地面下沉,整個村莊不得不遷往別處。常被取笑被漠視的「樹」乾脆遠走省城在學校打工,孩子們讓他想起自己的童年。父親和哥哥在「樹」小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他常夢到自己的父親,卻從來夢不到哥哥。
與聾啞女孩小梅(譚卓)一見鍾情,相愛過程頗富戲劇性,婚禮前夜,「樹」終於夢到了哥哥一一在寒冷冬天,在「樹」的婚禮上,哥哥帶著女友為他唱了一首詭異的八十年代流行歌《冬天裡的一把火》。從此,「樹」意識到自己能夠通靈。村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驗證了他的預言,「樹」成為受人尊敬的「預言家」,被人尊稱為「樹先生。
(5)吃吃剛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Hello!樹先生》是2011年11月4日上映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博納影業集團、上海電影集團、西河星匯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韓傑執導。由王寶強、譚卓、何潔等人參演。
《樹先生》前日在漢試映後,王寶強的預言兌現了:盡管有觀眾表示難以接受該片的荒誕魔幻范兒,卻能一致認可王寶強確實脫胎換骨了。
看過此片的觀眾幾乎都在說,很難用短短兩三字去定義它的氣質血脈,魔幻,神經質,黑色,幽默,鄉村異人志,這些真的能概括樹先生么?還不如用文藝片里的"重口味"這樣霸道的說法,蓋住它特立獨行的站姿、坐相。
⑹ 電影飢渴中,推薦給我電影啊!一定要經典,有內容的。
本人的 港片影評 這些你如果都看了,加我QQ190836284,再推薦你看別的
一些你不能錯過的港片
《天若有情》
很多年的電影了,奇怪的是經典的電影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讓人厭倦的,反而會歷久彌新。這絕對是黑幫電影最凄婉浪漫的一部,當華弟騎著摩托車,流著鼻血去復仇,JOJO(吳倩蓮)穿著婚紗,赤著腳,奔跑在公路上,羅大佑的《追夢人》響起,我彷彿感覺到了吳的聲嘶力竭,絕望無助,那種浪漫那種凄美,以至於在後來的香港電影里我再也不曾見到。很像初戀的感覺,也許以後你會有更熱烈更美滿的愛情,但再也沒有初戀的那種單純值得懷念,只因愛而單純而沒任何雜念!一生都不會忘記! 自此,黑幫題材的愛情在此被發揮到了極致!劉德華與吳倩蓮的搭檔也便成了眾多影迷眼裡的最佳銀幕情侶。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如今香港中生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陳木勝,當然此片能成為經典的最大因素應該歸功於監制杜琪峰。
《暗花》
還是杜琪峰,自吳宇森遠走好萊鎢,徐克江郎才盡,王晶一味低俗,王家衛故作高深以外,我最喜歡的香港導演,人稱香港影壇中流砥柱,定海神針。這部電影堪稱銀河印象作品中集大成者。主演劉青雲,梁朝偉,香港演技派中最沒人置疑的,我尤其欣賞劉青雲。這部電影里沒有好人與壞人,也沒有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導演主要在向觀眾將著這樣一個故事,徐徐的,殘忍的,各個環境下人的內心的掙扎與恐慌。 銀河映像一貫的冷峻, 陰暗迷離,天大地大,唯命運最大被發揮到極致,每一個人都在試圖逃出宿命的掌握,然而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宿命將主角撕得支離破碎。劉青雲幾乎就是杜琪峰的的御用男主角,梁朝偉的演技再好,也只是在他的電影里出演了這部而已,而事實上這部電影里,兩個演技派巨星均顯示出其超人的演技,劉青雲那酷酷的紋著青龍的光頭,冷漠的眼神,舉手投足無不洋溢著演技的魅力,然而就我個人來說,梁朝偉塑造的角色才是這部電影里最出色的,陰冷著的臉,說話口氣里不帶一絲感情,用手帕擦汗,無一不顯示其過人的演技,已經與這部電影主調絕望,冷漠,緊張熔為一體,堪稱完美。
這就是《暗花》,一部暗無天日的電影。
《東成西就》
香港無厘頭電影登峰造極之作,或許很多人會說這部電影多沒有思想多沒有深度,只是很多影迷不知道的是,拍攝一部喜劇片遠比拍一部悲劇片難得多,這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說起導演劉鎮偉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周星星同學的經典《大話西遊》就是他的作品,暫不多說,以下再說。說起《92黑玫瑰對黑玫瑰》又有幾人知道,當年也是轟動影壇的無厘頭代表作,本片成功發覺了梁家輝的冷麵笑匠風格,憑此片第二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不過扯遠了。繼續回來說《東成西就》,本片拍於1994年,當時王家衛勞民傷財的集合了一大票巨星拍攝《東邪西毒》,關機卻遙遙無期,王家衛好友劉鎮偉也便順帶拉著這幫巨星們拍攝了這部電影,處處惡搞,劇中梁家輝反串誘惑張國榮那段絕對可以讓人笑到噴飯。大量影迷無數次觀摩這部電影,百看不厭!我覺得張學友唱的片頭曲《誰是大英雄》也是超好聽,香港音樂教父黃沾作,可惜斯人已去!
《警察故事》
其實這應該以一個系列來論,成龍作為香港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把香港功夫電影推向世界影壇絕對功不可沒,雖然此前已有李小龍。陳家駒的警察形象深入人心,堅強,正義,幽默而又不乏平凡人的缺點,警察再也不是流血不流淚的英雄漢,一樣有感情有生活上的困惑,成龍也因這部電影從《醉拳》似的喜劇明星轉變為現代英雄的標志作品,也獲得當年的最佳電影獎。這一系列電影,就藝術成就上來說,第一集更高一些,就一般影迷的觀賞性來說,似乎後幾部更讓人津津樂道,比如《超級警察》《簡單任務》,後面這兩部電影俱為唐季禮導演,正是他為成龍量身定做的《紅番區》使他成功打入好萊塢。
《黃飛鴻》系列
徐克每每能舊瓶裝新酒,但總是能裝出新意,不得不佩服他。香港史上被搬上銀幕最多的形象被他再次搬上去,成功了,一貫凌厲的剪接畫面,磅礴大氣的音樂(又要贊一下黃沾,〈男兒當自強〉是黃沾根據古曲《將軍令》改編,實在鬼斧神工),徐克為我們講述了晚清無能,中華兒女以國難為恥,外抗強敵,內拒騷亂,塑造了黃飛鴻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形象,可惜不能挽狂讕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我等影迷為此熱血沸騰。第一集黃飛鴻最後與嚴震東,第二集黃飛鴻與納蘭元述的武戲,都堪稱動作場面經典中的經典,當然這是袁和平的功勞。但是一部經典的電影,總是由很多精彩的細節組織而成,只有動作沒有劇情的電影無疑是蒼白而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黃飛鴻做到了!只是黃飛鴻拍到後來,由於當時香港電影大環境,眾多電影跟風製作,粗製濫造,拍到最後一部〈西域雄獅〉的時候,已經日暮西山,力不從心,可嘆!
後來徐克又起用了幾乎原班人馬拍了電視劇版本的黃飛鴻,不過最大的遺憾就是十三姨由邵美琪飾演,我看的時候總是拿她和關之琳對比,怎一個慘字了得。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看下,分為〈無頭將軍〉〈八大天王〉〈理想年代〉,水準比起現在的那些電視劇還是好得太多太多。
《阿郎的故事》
杜琪峰總是能在各種題材的電影里游刃有餘,動作、喜劇、黑幫、警匪、愛情等等,無一不信手拈來.我不知道真正用心看了這部電影的影迷們,究竟有多少個流下了淚水,當阿郎騎著摩托車沖過終點,搖搖晃晃的倒下之後,鮮血滿面,羅大佑那沙啞而聲嘶力竭的〈你的樣子〉響起,我已淚流滿面。那一刻,幾乎所有的影迷都在祈禱著這不是真的,只不過是杜琪峰開的一個玩笑罷,只可惜,這個玩笑開大了。發哥塑造的阿郎絕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經典的角色之一,他將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和對往日逝去的愛情的追憶挽回在他演繹來那樣自然不著痕跡,感入肺腑。現在的發哥,早已不復當年的英俊瀟灑,笑起來壞壞的那樣了。歲月如飛刀啊!
《賭神》
沒辦法,發哥就是NB。魅力無人能擋,後面還有,呵呵!把這部電影排在這里,想必很多朋友都有疑問了。麻煩看完再說。這部電影是王胖子顛峰時期鼓搗出來的,開創了香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片----賭片,後來關於賭片的電影如《賭聖》《賭俠》等等跟風之作,無一能超過這部電影,發哥飾演的賭神高進雍容高雅,談笑間王者霸氣盡顯,可以這么說,在香港的演員里,不會再有第二個人更適合演高進,也不會再有人能在賭神的演繹上超過發哥的形象,在這里不得不佩服王晶的商業頭腦和對電影市場敏銳的捕捉能力。雖然如今的王胖子已是江郎才盡,毫無建樹。但也不應抹殺他90年代對港片的巨大商業貢獻!片中劉德華和發哥的演技比起來可算得是超級花瓶,當然得原諒他,那時他還年輕。值得一提的是龍五的扮演者是向華強,也就是現今中國星電影公司的老闆,也是香港黑社會勢力新義安的老大,其父國 民 黨陸軍少將。
《女人四十》
很高興昨天在上網無意中看見蕭芳芳會被授予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我覺得實至名歸,現在因耳朵失聰,專心慈善,祝福她。或許對於眾多影迷而言,更熟悉蕭芳芳可能是她在李連傑的方世玉中出演苗翠花,那個灑脫,善良,開朗,護短而略帶神經質的母親形象,真的是太經典了,這就是演技的魅力。1996年,香港新浪潮導演許鞍華推出這部電影,好評如潮,拿獎拿到手軟,蕭芳芳將一個人到中年,家庭與事業均遭遇危機,卻自強不息的中年女子形象演繹得如此完美,片中照顧身邊的人,應對各種危機,慢慢領會到人生的意義,同樣,看完這部電影的我們,一樣會為此而感動著,激勵著!順便說下,許鞍華於02年執導〈男人四十〉,張學友,林嘉欣主演,可惜啊,我的偶像啊,學友沒能奪得最佳男主角,片中的表演可圈可點,內斂而不張揚。
《沖鋒隊之怒火街頭》
陳木勝標志性作品,全片一氣呵成,絕無半點冷場。陳木勝做為香港新生代導演主力之一,拍攝動作槍戰片一直是拿手好戲,比如〈雙雄〉〈男兒本色〉〈我是誰〉〈特警新人類〉〈保持通話〉等等,但論及人物表演,情節把握,劇情張力,竊以為這部電影最好。雖時隔多年,但現在看來,仍然是上乘水準,絕不比現在同類香港電影差。讓很多影迷贊不絕口的是,本片第一次將三個演技派巨星湊到一起,吳鎮宇、劉青雲、黃秋生,同場飆戲,果然是火花十足,雖然在後來王晶的〈黑白森林〉也有這一套,不過相形之下,差多了。實在有些東施效顰。片中劉青雲飾演的沖鋒隊長火暴正義,可惜啊,當年提名影帝惜敗鄭則仕《三個受傷的警察》,再一次成就他無冕之王,雖然在後來的〈我要成名〉中劉青雲如願以償拿到了最佳男主角,水準卻是猶有不及了。
《大話西遊》
終於說到它了,1995年〈大話西遊〉橫空無世,可惜的是,這部耗費了劉鎮偉(技安)大量心血的電影在當時的市場反應卻不盡如人意,當時甚至被評論為庸俗胡鬧,票房更是殘敗,投資6000W,票房卻只有4500W,所幸,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時間的存在證明了這部電影的價值,在後來的影迷反復觀摩這部電影,慢慢了明白了經典之處。劉鎮偉總是擅長於在荒謬的劇情滑稽的對白里加入對人性對感情對社會的思索,讓你在大笑之後,慢慢的咀嚼,慢慢的流下眼淚。正如劉鎮偉自己說:當初他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從沒有想過把他拍成經典,只是想用一種另類的手法卻解構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可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誰的一生沒有值得後悔的事,誰不想回到過去挽回那些曾經讓自己遺憾的人和事。
曾經有一段真正的愛情......
《東方不敗》
說到香港電影怎麼能不說武俠電影,說到武俠電影怎麼能不說〈東方不敗〉,這部電影誕生於香港電影的黃金時間,拉開了新派武打俠電影的序幕,徐克與程小東這對最佳排擋創作,雖然電影劇情已經完全背離了金庸的小說,但是對於江湖的理解卻是不謀而合,灑我熱血,一往無前,笑傲江湖,快意恩仇,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徐克的天馬行空加上程小東的唯美浪漫,終於在香港影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主題歌〈滄海一聲笑〉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據說黃沾用了一個星期寫出,一直寫了六天半,徐克都不滿意,逼急了黃沾,想到大樂必易,直接以中國最簡單的宮商角徽羽,一氣呵成,終於成就了這首電影音樂,後來關於〈笑傲江湖〉的電影電視多不勝數,但論及主題歌,無以出其右。這首歌寫得慷慨豪邁,意境深遠,很有蘇軾宋詞遺風。
參考,個人以為新武俠電影以《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為最!
《倩女幽魂》
香港的電影怎能沒有徐克和程小東這對黃金搭檔,這部電影在當時紅極一時。故事情節、攝影、音樂和人物造型煥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開創了高科技特效鬼片,對後來的武俠片和鬼片的特效製作影響不能不說深遠。張國榮在本片的表現也堪稱完美,與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發生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而悲劇往往是最容易打動人容易被人記住的,只可惜張國榮斯人已去,不禁唏噓!「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影相送,只羨鴛鴦不羨仙!」徐老怪如今也是江河日下,往日雄姿,不復得焉。然則《倩女幽魂》之後,又續拍了〈人間道〉〈道道道〉,在特效上,更進一步,只是故事情節上,遠沒有第一部那麼引人入勝,讓人驚艷!
《槍火》
我一直固執的認為,這是繼〈英雄本色〉之後最出色的黑幫電影,當然,個人認為也是杜琪峰的顛峰作品,〈槍火〉算是杜琪峰完全自我風格展現的代表作品了,以獨特的視角詮釋男兒情義,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與以往類型完全不同的槍戰片,讓人眼前一亮,五個不同的男人因為一個目的聚到了一起,整部電影沒用一個鏡頭去表現熱血男兒的萬丈豪情,也沒有驚險刺激的槍林彈雨,杜琪峰依靠著鏡頭的快速轉換,對畫面靜態的處理,以氣氛烘託故事,充分讓觀眾感受到人物內心的劍拔弩張,五個主角之間的肝膽相照。這部電影最終讓吳鎮宇摘取了金馬影帝的桂冠,成為當年最大黑馬,杜琪峰功不可沒,絕對大師級作品,顯示其深厚的導演功底。
《喋血街頭》
這可能是最易被人忽略的一部吳宇森作品,可能也是最被低估的一部,〈英雄本色〉大獲成功後,吳宇森如日中天,野心膨脹,玩起了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掙扎,背景選在了戰爭時期的越南,當時起用了還不算大紅的梁朝偉、張學友、任達華、李子雄主演,不過已經可以發現梁朝偉當時的表演功力了,不過最讓我覺得驚訝的是張學友的表演,絕對的入木三分。張學友扮演的阿輝,失憶後的那種痛苦迷茫到最後死在自己最好的兄弟阿B(梁朝偉)的槍下那種欣慰,給所有觀影者帶以極大的震撼。吳宇森自己曾多次表示過,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就是喋血街頭,而不是英雄本色不是喋血雙雄。可惜的是這部野心之作當時推出之後,反響平淡,自然令得吳大導大失所望。不得不佩服吳宇森掌握故事的能力,張力十足,欲罷不能,兄弟情,朋友義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東邪西毒》
對於王家衛的電影,我大多都是看不懂的,但這是例外,真真正正讓我感動的一部,當我14年前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幾乎睡著了,因為我沒看懂,那時候太年少,根本不懂電影中所要表達的愛恨糾纏,14年後,飽經滄桑的我重新看了這部電影,一剎那我就被征服,看到最後一幕,張曼玉倚在窗前,面無表情,一個人自言自語:「我一直以為自己贏了. 直到有一天看著鏡子,才知道自己輸了. 在我最美好的時間,我最喜歡的人也不在我身邊. 如果能重新開始該多好. 」無盡落寞,無盡哀傷,那一刻,我淚流滿面!是的,我脆弱了。我無意在此評判各大巨星的演技,但我不得不說,張曼玉的表演已出神入化.如今終極版又上映了,但我固執的不會去看,或許我覺得,這已經是我所看到最好的了!
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能夠再擁有的時候. 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無間道》
想必大多影迷對這部電影耳熟能詳,警與匪之間卧底與反卧底的故事,此時的梁朝偉、劉德華已完全成熟,演技也已揮灑自如,分別扮演了兩個渴望過上自己正常生活卻生活在極端猜疑的環境中,層層的包裹著自己扭曲的靈魂,此時的香港電影已經不再靠動作靠情色來吸引觀眾,真正的是靠劇情靠演技來充實電影,我也無意在此評論梁與劉之間孰優孰劣。就電影本身來說,這的確是一部上佳之作,不容錯過!
《甜蜜蜜》
作為香港愛情電影經典中的經典,絕對是不能不提的,陳可辛導演的這部電影至今仍保持著金像獎的最多獲獎記錄,很難想像,在香港這個物質如此繁華,節奏如此繁忙的社會,居然拍出了這樣雋永悠長的愛情電影,那麼真實,那麼動人,以一個很簡單的愛情故事卻把愛情解構得如此清晰,看完這部電影你會相信愛情真的是看緣分的。他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人或者自己身上!當男主角載著女主角坐在單車的後椅上,哼著甜蜜蜜,晃盪著腳,愛,原來如此簡單~!
《英雄本色》
不要跟我說你沒看過這部電影,更不要跟我說你聽都沒聽說過,對於這部電影我想已經不用評論太多
。無論怎樣說起香港的電影,都繞不過這一部的。1987年,吳宇森、周潤發爆發之作〈英雄本色〉橫空出世,震動香江,一時之間,小馬哥風靡整個東南亞,吳宇森也憑此片終於揚眉吐氣,開創了以後的暴力美學,幾執香江牛耳!
『三年,我等了三年,我不是要證明我有多了不起,我是要讓人知道,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我發誓不會再讓人用槍指著我的頭!』
『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就是神,我就是神!』
『不要叫我阿傑,叫我警官!』『警官,我不做大哥已經很久了!』
「小馬,在信上你不是這么說的......」
『你看看,這是你的親哥哥,就算他有什麼過錯,現在也都還給你了。』
『做兄弟的......』槍響,鮮血濺到阿傑惶然的臉上
⑺ 有一部恐怖電影內容是吃剛懷孕5個月大的小孩就可以永葆青春、名字叫什麼呀
《三更2》 劇情介紹 本片依舊由三個獨立的故事組成: 故事一 餃子 為了留住青春,女人不惜代價,拉皮、做臉、抽脂、瘦身,吃盡苦頭。無法面對年華漸逝的過氣女星艾菁菁(楊千嬅 飾),千辛萬苦找到了老妖一般青春永駐的媚姨(白靈 飾),高價向她求來神秘的鮮嫩餃子,為的不止是自己的容貌,而是要挽回一生最大的保障—留住富豪丈夫…… 故事二 割愛 名成利就的電影導演劉吉戶 (李秉憲 飾)有一天回家,驚覺自己被迫參演一出沒有事先綵排的兇殺片,「女主角」是遭挾持的愛妻,她被幾十條細線拉扯著如同傀儡一般;「導演」則是神經兮兮的綁匪,令人毛骨悚然的「劇本」竟是一個問答游戲,答錯問題,「導演」叫「CUT」;妻子立即被割去手指!再錯一題,割下的手指丟進果汁機立刻攪成血肉模糊…… 觀看地址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8%FD%B8%FC2&fr=ala0
⑻ 關於 B 級片,韓國導演朴贊郁有什麼看法和偏愛
「通過 B 級片式的美學,可以實現現代低成本獨立電影的可能。」
《朴贊郁的蒙太奇》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朴贊郁 1997 年到 2005 年間的文章及電影札記,記錄了《共同警備區》《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等電影的誕生過程及創作理念。 18 篇專欄隨筆記錄了朴贊郁日常的所思所想,從文學到音樂再到電影,顯露出其精神世界一角。 12 篇專訪實錄及創作訪談,並收錄 130 張照片,講述「復仇三部曲」等電影誕生過程,記錄拍攝過程中的糗事。13篇影評解析,看既是導演又是影評人的朴贊郁是如何評論《教父》《銀翼殺手》《西北偏北》等經典電影。
作者簡介
朴贊郁,1963 年生於韓國首爾,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以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開創了韓國電影的新類型。 2002 年,執導犯罪片《我要復仇》。 2004 年,《老男孩》震驚世界並奪得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5 年《親切的金子》入圍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復仇三部曲 」蜚聲國際,在全世界掀起了韓國電影熱潮。 2016 年攜電影《小姐》席捲戛納,入圍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書籍摘錄
關於 B 級片
各位讀者,大家好!
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下我之所以寫這樣一篇文章的緣由和文章的性質。從電影視角來解釋的話,跟伍迪·艾倫經常使用的手法類似。比如,他在《安妮·霍爾》的開頭說了這樣的話,大概內容如下:
我們就像抱怨某家餐廳既不好吃量又少的客人那樣,會抱怨人生苦短。但如果真的那麼痛苦,又為何渴望它再長點呢?就像那些明知自己很差,卻還不願加入願意接納自己差評俱樂部的人那樣,我也對自己的女人有著扭曲的視角。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將向您解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再舉一個例子,《人人都說我愛你》是一部與普通觀眾的生活相去甚遠的關於富人們的電影,下面這番話是導演的一種辯解:「這部電影與傳統音樂劇式的喜劇有所不同,因為(作為主角的)我們家族非常富有。」
總而言之,我的開頭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辯解。先從結論說起的話,親愛的朴恩實總編給了我一個相當沒有常識的託付。之所以用「沒有常識」來形容,是因為他根本沒留給我寫東西的時間。跟往常一樣,他又給我灌迷魂湯,言不由衷地說只有我才能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內交出文稿。我最討厭這種人。據我所知,這種人不僅稿費給得非常少,還會在截稿前拚命地催稿,《巴頓·芬克》那部電影我可沒白看。
都怪自己在酒席上精神萎靡,既然都答應人家了,那就只有一個辦法——為了避免他重蹈覆轍,給他一個警醒,讓他知道在緊迫的時間里倉促趕出來的文章究竟有多糟糕。就像《巴頓·芬克》電影中詮釋的那樣,如果非逼人家寫東西,說不定就會出現連環殺人案。
說到這里,很想引用電影史上最優秀的箴言家讓-呂克·戈達爾的話:「導演通過電影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說出來。」我最尊敬的韓國導演金綺泳在他最具獨創性的
B 級片代表作《追逐殺人蝶的女孩》中有一句台詞:「意志!只要有意志,絕對不會死!」這句台詞在本片中重復了近百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也以「我相信美國」的台詞作為電影的開頭,還有科恩兄弟的《米勒的十字路口》開頭直言「我說的是友情、性格和倫理」。
而我最想寫的就是直言不諱。除了前面特別要給朴恩實的教訓之外,我還會向廣大讀者保證,我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絕對值得期待。眾所周知, B
級片是低成本電影。為什麼不直接說成是低成本電影,而非要叫 B 級片呢?其中隱含著非常具體的歷史性和美學。在 20 世紀 30 年代到 50
年代間,美國出現了兩類電影,多位明星出演、拍攝規模很大、大投資的 A 級片,以及一個明星都沒有而且沒什麼壯觀鏡頭的 B 級片。
所有現象都有它的物質基礎。當時美國影院放電影之前,都會像韓國影院播放《大韓新聞》那樣先放映新聞或動漫。於是有人建議,與其放一些無聊的片段,不如給觀眾贈送一部完整的電影。在除了電影沒有其他娛樂項目的當時,不管贈送的電影多麼荒唐,掏一份錢看兩部電影始終是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直到如今,到恩平區桃源劇場看電影還是能遇到這種事,以驚人的眼光挑選的兩部電影總是充滿了誘惑。總而言之,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觀眾可以免費看電影,而電影院也可以吸引更多觀眾。
電影《追逐殺人蝶的女孩》海報,來自:豆瓣
那麼,電影公司的立場又是怎樣的呢?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件好事,還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創新經營。
第一, B
級片的票房收入不是在上映結束後以百分比的方式結算,而是先預定,即按照一定的價格提前預售,先收款後交貨。所以從全國各影院收取全部資金後在其額度內(當然是先留下足夠的利潤)進行電影製作,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會賠本。
B 是一種保本式的買賣策略,A則是賭注式的賺錢游戲。
這種做法是能夠彌補電影產業賭注性質的最好方式。況且,當時的好萊塢明星們個個都是一出演就能保證創收的大腕兒,可不像如今的演員,明明不能保證票房成績,還拿走高昂的酬勞。可見當時的大眾電影公司掙錢多容易啊!
第二, B
級片是可以積極利用閑置人力的媒介。當時的情況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的演員和製作團隊都跟專業的攝影棚簽訂勞務合同拿薪資,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拍A
級片。在這種情況下,一年拍數十次、數百次的 B
級片就成了香餑餑。當時的好萊塢周圍有的是電影領域的失業者,單從創造就業機會這一角度來看,這是對社會非常有益的事情,它能夠讓游手好閑但照樣領工資的員工們發揮自身價值,能夠訓練那些沒有什麼行業經驗的新人,同時也是傲慢無禮的人們被流放的地方,更是那些壽終正寢的巨頭頤養天年的養老院。
第三, B 級片是攻略夾縫市場的前哨基地。 A
級片的目標是製作所有人都喜歡的電影,但是這種普遍性卻隱藏著巨大的陷阱。就像不是所有的咖啡愛好者都喜歡星巴克一樣,無論在哪裡都存在著不喜歡普遍性的少數人群,這是任何一個市場都會存在的事實。即使如此,如果您以為好萊塢頂級電影公司的老闆們想的都是——那些早已對一成不變的明星系統,千篇一律的故事情節,五官立體的人物形象,一模一樣的圓滿結局,始終安於現狀、擁護現有體制、心存男性優越主義與種族歧視等非批判性保守主義厭煩的人也有權利看電影,那麼我只能說您太不了解生意人的心思了。實際上,如果將擁有各種取向的少數觀眾匯集在一起,其人數也是相當可觀的,錯過了未免太可惜。因讓-呂克·戈達爾執導的《筋疲力盡》出名的
Monogram 是傳說中的 B
級片製片廠,這家製片廠的老闆史蒂夫·布羅迪給出了非常明快的說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蛋糕,有的人就喜歡吃麵包,甚至有些人相比剛烤出來的麵包,更喜歡吃干癟的麵包。」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 B 級片都非常精彩,恰恰相反,大部分都是垃圾。從企劃到上映僅一個月時間,在短短半個月內做出來的電影能好到哪裡去呢? B
級片數量非常可觀,但極少出現傑作,而那些傑作跟投入龐大資金的大片相比,往往散發出出乎意料的品質之美。雅克·特納在拍完奧遜·威爾斯的《偉大的安巴遜》後,利用既有的拍攝場地隨手拍了另一部片子《豹族》,它的收入相當於製作費的三十倍。當然,從作品的價值來看也是絕不遜色的傑作。正因為是傑作,後來還啟用了當時最著名的明星娜塔莎·金斯基重新翻拍。其實最近好萊塢翻拍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當年的
B 級片作為母本的。
譬如雅克·
特納導演的《豹族》,以及《變蠅人》《死亡漩渦》《天外魔花》《異型基地》《諜海軍魂》《魔童村》《火星人玩轉地球》《長騎者》《恐怖角》《怪物》《郵差總按兩次鈴》《科學怪人》《德古拉》《變種DNA》《異形奇花》《賭命狂花》……這些作品具有即使過了數十年也毫不褪色的生命力,只是技術上有所欠缺而已,所以好萊塢可能認為只要重新包裝就能再次商品化。可見傳承至今的好萊塢名作很多都是
B 級片,這一點說明什麼?決定成功與否的是才能,而不是金錢。這是在藝術與商業領域共通、唯一且永恆的真理。
這是當時好萊塢用最少的錢與最多的才能完美結合的一種方式。因為隨便怎麼做也不會有任何損失,所以製片公司老闆和企劃者們並沒有給 B
級片製作團隊施加太多壓力。換句話說,就是變相放任了。只要不需要更多的錢並按時交片,就萬事大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所有的 B
級片都是類型片,西部片、恐怖片、黑幫片、色情片、科幻片……既然追求拍攝速度,這些電影也只能走類型片的路子。因為得用既有的拍攝場景、已做好的服飾、不知用了多少次的道具來拍片,關於這些情,境蒂姆·波頓導演已通過電影《艾德·伍德》做了精彩演繹。
一些心存貓膩的導演也許還能從中感受到自由。說得誇張一點,這是一個發泄通道。在生意人的死角地帶陸續長出美麗的毒蘑菇。非凡的人們抱怨連天的時候,懂得感恩且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條件的少數天才陸續創造出了
B 級片傑作。這些作品雖然拍攝資金捉襟見肘,但正因為貧窮才顯得更加美麗,正所謂好的壞電影。
不是說美學源自經濟學嗎?意思是說,如果物質條件不同,那麼就會產生不同的美學。換句話說,低預算電影自然會產生其特有的美學。不要單純從經濟學角度去理解低預算電影,而應該用獨特的美學視角去理解。
B
級片製片人應以人情味戰勝大片,要以一路走到黑的倔強戰勝完美的技術。無論如何也要創造出不同,只有如此才能凸顯出有別於高投資電影的價值。第一是個性,第二也是個性,唯有個性才是貧窮藝術家的武器。(現在明白我為什麼在搖滾音樂雜志采訪時談及B級片了吧。)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威廉·卡斯爾有一個代表作,叫《奪命第六感》,這部作品引發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觀影丑聞。影片中的怪物殺害電影放映員的一剎那,電影一度中斷,讓人以為正在播放的《奪命第六感》突然中斷了放映,然後銀幕上走過長得很像蚯蚓的可怕怪物,觀眾們完全被蒙蔽,以為這是真實情況。還有一個就是從水龍頭湧出來的血水填滿了浴缸,那一刻黑白電影突然變成了彩色,劇場頓時一片混亂。是不是很驚人啊?這些還都是
50 年代發生的事情。
可見,通過 B
級片式的美學,可以實現現代低成本獨立電影的可能。掀起超低預算電影熱潮的《殺手悲歌》中出現了這樣的場景:電影開頭主人公馬里亞奇走進了村莊,他在村口地攤旁邊吃著杧果。劇本里原本寫的是花錢買的杧果,但時間緊迫的羅德里格茲導演來不及拍掏錢買杧果的鏡頭,所以用旁白「白吃的杧果……真是個宅心仁厚的村子,有種會走運的預感」代替了這個片段。但在那之後,他遭遇了一場噩夢般的現實。如果拍攝《落水狗》的塔倫蒂諾有足夠的錢和時間,那麼搶劫寶石店時應該可以拍出炫目的槍戰以及追車的場面吧?如果這樣的話,也許這部電影根本無法獲得「世紀末電影的真正出發點」的美譽。策劃犯罪的場面之後,犯罪過程被省略,直接出現被警察通緝的場面,這種非常大膽的故事情節恰恰就是讓所有評論家和影迷為之瘋狂的地方吧?對於低預算導演來說,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能夠將惡劣的條件轉變為獨創性表達方式的轉禍為福的技術。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我當然也需要這樣的才能。
如上所述,我大致說明了一下之所以寫這篇稿子的背景和文章的性質。現在我們正式切入這篇文章的正題吧,就是關於前面我說過的那個教訓。哎呀!怎麼辦?約稿字數已經滿了……沒辦法,各位,我只能道別了。
電影《東京流浪漢》海報,來自:豆瓣
我愛的 B 級片
《男人的爭斗》
因為麥卡錫主義盛行而被迫離開美國的朱爾斯·達辛,在巴黎綻放了黑色之花。沒有一句台詞,只是不斷出現寶石店的搶劫片段,觀眾在搶劫過程全部結束之後才得以喘口氣,整個過程長達 30 分鍾。
《死吻》
描寫的是卑鄙冷酷、厚顏無恥的偵探,是最具「邁克·哈默」風格的邁克·哈默。用極端的反差表現出來的黑白畫面如實地展現了冷戰時期獨有的風景線。
《追逐殺人蝶的女孩》
金綺泳,如果非要出生在那個時代的話,何不選擇法國或者西班牙呢?如果非要選擇韓國的話,晚生 40 年也可以啊。
《澤麗絲與伊莎貝爾》
本片講述的是跟佛蘭德斯繪畫所蘊含的「慵懶與寂靜」這一傳統風格形成極大反差的顛覆性故事。如果阿侖·雷乃是對同性戀情感興趣的人,抑或大衛·漢密爾頓是個天才,那麼也定會拍出這樣一部電影的。這部片子又有點兒 B 級日本少女課外班動漫的影子。
《電鑽殺手》
主角是由導演親自扮演的年輕藝術家。在紐約夜空中響起電鑽的金屬聲。直到30年後的今天再看,劇本、拍攝、音樂都毫無違和感。
《東京流浪漢》
最純粹的鈴木的世界應該就是這樣的吧。在藝術家的自我意識尚未超越作為匠人的責任感時才會有的活動照片之快感。
《暗淡的星》
看過這部短篇電影的好萊塢發行商對此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再多拍幾分鍾就能在影院上映了。」那是約翰·卡朋特和丹·歐班農正式出道的瞬間。
《解決者》
李斗鏞應該盡快被重新發現。藝術電影《皮膜》,大作《最後的證人》固然是傑作,但這部影片的冷酷無情才是李斗鏞的精髓。足以讓人聯想到沃爾特·希爾年輕時候的破壞力。
《黑色星期日》
這是芭芭拉·斯蒂爾的代表作,她也憑此片登上了邪教女神的寶座,這部影片傳統哥德式的恐怖陰森場景令人難忘,是義大利式表現主義影片的傑作。
《入侵者》
羅傑·科曼有幾個不同時期的傑作,但最令他自己驕傲的就是這一部。威廉·夏特納在此片中的表演,也許是在羅傑·科曼所有作品中水平最高的。
⑼ 剛開始開派對,然後吃了葯丸就變僵屍的叫什麼電影
《屍城》(2014)
導演: 錢人豪
主演: 安志傑 / 伍允龍 / 尹子維 / 傑西卡·C / 王敏德 / 高捷 / 吳志雄 / 姚中仁
類型: 動作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上映日期: 2014-10-23(香港)
片長: 95分鍾
又名: 活屍競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