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雙雙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性格同時也體現在人物的語言中。「情理不順我就要管」,雙雙常說的這句話就是李雙雙性格基調的寫照。一個中國的普通農村婦女能說出這樣一句話,包含著多麼深刻,多麼不平凡的內容啊。過去幾十年、幾百年以至上千年來,她們只是做為男子的附屬品而存在,被稱做「俺那個屋裡人」、「俺做飯的」、「孩子他媽」,一輩子的生活就是生兒育女,圍著「三台」轉,其它事情不能多問一句,更不用說「管」了。在新社會,在人民公社化的農村,他們有了新的生活內容,新的社會地位,接受新思想的教育,李雙雙這樣的人物就像初春萌發的綠樹,暢地吸收陽光、空氣、水分那樣吸收著周圍的新鮮事物,她思想、精神面貌迅速地變化著,蘊藏在她身上的優美性格無束的進發出來,她全身心地熱愛新的生活,熱愛黨,熱愛人民公社,從這點出發,凡是對集體有益的事她使勁去做,對集體不利的事,她就要管,這是李雙雙性格中最本質、最核心方面。演員就得透過人物的語言發掘其中內含的豐富內容,向人物的內心深處。
李雙雙的「管」也與別人不同,有她自己的性格特色,這也在她的語言中表露出來。孫有婆偷了生產隊的木板,雙雙街就攔住她,吵了起來。孫有婆又罵又鬧,氣勢洶洶不肯認雙雙可不管這些,毫不留情地說:「嗯!你人緣老好,可就是了公家東西手就長點兒,見了勞動手就短點兒!」說完自己忍不住咯咯笑起來。一句話,一個笑,閃現出了雙雙心直口快潑辣大膽,爽朗風趣的性格火花。
選喜旺當記工員一場戲,雙雙的語言更富於性格化。她喜旺編排些理由推三阻四地不想干,忍不住「通」地站出來,著眾人面「揭發」他:「鄉親們!他會算帳!去年秋季分紅的候,他在家裡算了一夜,加、減、乘、除算得可麻利啦!還有那號碼字,他也會寫,我還是他教的呢!」喜旺急得阻止她:「我么時候教你啦!?」雙雙:「今年春天!你敢說沒有?」把大夥都樂了,雙雙還說:「你呀!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我就見不得你一號!」大家轟然大笑。這段話脫口無心,痛快淋漓,既寫出她見不得丈夫粘粘糊糊,怕這怕那的那個樣,又流露出對丈 能乾的喜愛、誇耀,更主要的是她為了給集體選出個好記員,絲毫不顧忌喜旺是她丈夫這種個人關系,一個勁地推他,連家裡的事都當著眾人兜出來了。細細體會這語言,就能感受到李雙雙一心為公,火辣辣的,有那麼一股「瘋」勁的可愛性格。
在「文革」中,《李雙雙》又被戴上「階級斗爭熄滅論」等帽子,相對來說還不是當時問題最大的影片。清楚地記得1973年11月14日周總理接見中日友協訪日代表團成員,我也在座。那時候氣氛很緊張,我筆記都不敢很詳細地記,周總理氣憤地提到安徽黃梅戲的著名演員嚴鳳英的死,又說道:「《李雙雙》電影有什麼問題?它錯在哪裡?把我都搞糊塗了。」想起來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么多有才華的人走了,像趙丹、石揮、上官雲珠等等,他們一生對電影做出過那麼大貢獻,卻沒有得到過群眾投票的「百花獎」,想起來唯有遺憾。
2. 五六十年代農村題材電影有哪些 什麼是農村題材的電影
1、五六十年代農村題材電影有《五朵金花》、《阿詩瑪》、《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大李老李和小李》、《柳堡的故事》、《李雙雙》、《錦上添花》。
2、農村題材的電影就是作品中取材於農村的材料,內容主要反映了農村的生活風貌、經濟文化、人生百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