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想撞撞南牆試試」這句話什麼意思
我今年已經十歲了,聽過無數句話,有的使我開心,有的使我難過,可是有一句話使我難忘。那是我在幼兒園大班時,我們學校要舉辦一個慶「六。一」的活動。只要我們舞昌睜跳得好,就可以上台表演。我心裡是多麼渴望上台表演啊!但在練習過程中,我聽見一個老師說:「笑笑跳舞和死人一樣」。聽到這句話,我感到吃驚又傷心,心想:「我可能不適合學習跳舞」。於是我就失去了興趣,終斷了學習舞蹈。小學一年級那年,我同姚老師學習彈電子琴。剛開始學時,一遇到困難我就想打退堂鼓。那是個炎熱的夏天,我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根本就沒練琴。到上課檢查作業時,老師一眼就看出來了。我原以為老師會嚴厲孫襲地批評我,可老師卻和藹可親地對我說:「你很聰明,但卻不用功。如果你用功的話,我相信你一定會彈得更好。」剛一走出教師家門,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往下落。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練習。從那以後,每當我遇到困難想退縮時,就想起姚老師的說的那句話,它激勵著我從剛開始學電子琴時一竅不通,到現在則迅兄彈得如行雲流水,並順利地通過了全國九級考試。「如果你用功,我相信你一定會彈得更好」。這句話將一直伴隨著我、激勵著我,在求索的道路上不斷的進步。人的一生總會有許許多多寶貴的回憶,雖然它們免不了時光的沖刷、歲月的輪回而逐漸被遺忘掉了,但有些卻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消逝,它是那麼得令人難忘。那就是爸爸對我說的一句話:「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去年的夏天,大家在家裡閑得無聊,於是,爸爸就提議說:「要不然我們全家一起去爬清源山吧!」「爬清源山,真的?」我激動極了,「那可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啊!」於是,我們一家人就乘車來到了清源山腳下。清源山腳下人山人海,到處停滿了遊客的汽車。我抬頭仰望清源山,只見清源山被綠樹環抱,被鮮花點綴著,真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啊!此刻,清源山屹立著,高聳入雲,我又覺得它像一個威武的巨人。媽媽說:「要不我們來一次登山比賽吧,看看誰先到達山頂,誰就是勝利者。」一聽到「比賽」我就興奮起來,心想:我可是班上的「飛毛腿」,這個冠軍非我莫屬啦!我立刻以火箭般的速度往上爬,不一會兒,就把爸爸媽媽遠遠的甩在後邊了,直到看不見他們。然而這種「度」的運動沒堅持多久,我就覺得很頭昏腦脹,四肢發軟,全身無力,心跳加快,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的從額頭上落下,累得喘不過氣來了。我趕緊找了一塊被山風吹得乾乾凈凈的大石頭坐下了。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都追上來了,問道:「咦,你怎麼了,剛才不是還信心十足嗎?現在怎麼不爬了?」「我…我有點累了,在這休息一會兒,你們先上去吧,我呆會兒就會趕上去的。」我有氣無力的說。爸爸對媽媽說:「你先上去吧,我們一會兒就會趕上去的。」於是,媽媽就趁機領先了。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你不能總是一遇到困難就氣餒,要懂得怎麼去面對困難,現在清源山就是擺在你面前的困難。」「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爸爸停頓了一下,接著說,「爸爸再送你一句話:『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爸爸的話像一縷陽光,照進我的心田,使我頓時充滿了力量。我從石頭上站起來,和爸爸一起奮力得爬到了山頂。站在山頂上,俯視泉州,美景盡收眼底。母親河--晉江環繞著泉州;高速公路橫穿泉州;西湖的水清澈透亮,微波粼粼,不時有幾只白鷺在水面上嬉戲,一座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那句「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一直縈繞在我耳邊。在我失落時,這句話給了我鼓舞;在我想要放棄一件未做完的事的時候,這句話給了我信心;在我跑步累了的時候,這句話給了我接著跑下去的力量…總之,這句話在我有困難的時候幫助我,鼓舞我,使我從新樹立起信心,我將永遠把這句話銘記於心這個冬天裡,沒有下雪,空氣乾燥,許多人得了病。非常不幸,我也染上了支氣管炎,不得不住院治療。在里,每天早上都要排隊扎針輸液。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中,我看見前面的小朋友有的哭、鬧,有的不哭、不鬧這讓我想起了五年前我住院的一次經歷。那次,每天也要輸液,每次的時候我都會大哭大叫,於是,媽媽對我說:「有些事情是必須要面對的,不能躲避,躲避有時會事倍功半。」我還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繼續哭鬧。打完針之後,我們回到病,由於我不停哭鬧,血管一直膨脹,所以把針從血管里頂了出來,所以又重新紮了一針。我心裡想:不哭的話扎一針,哭的話,要扎一針,為什麼哭呢?媽媽又對我說:「有些事情是必須要面對的,不能躲避。」現在我長大了,要面對更多的事情了。比如期末考試的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作文扣得分很多,為什麼作文會扣分呢?因為作文寫得不好。怎麼才能寫好作文呢?哭、發愁、想辦法躲避,都沒有任何用處的,要多練習作文才可以。「有些事情是必須要面對的,不能躲避,躲避有時會事倍功半」每當我遇到困難我就會想起這句話,它使我終身難忘。每當我遇到困難想應付時,我就會想起這句話,就會認真的解決困難,克服困難,絕不會去應付他。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令我難忘的事;《紅孩子》觀後感;春天的小河;水的話(王雅琦)作文字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我總也忘不了一句話,那是媽媽對我說的:「做事要專心致志、一氣呵成才能有成效。」一句很普通的話,卻讓我印象深刻。媽媽為什麼說這句話呢?還要從前年寒假說起。那個假期,老師留了幾篇周記。我很想玩,就是遲遲不肯動筆。一天早上,媽媽要出門辦事,走之前跟我說好要完成一篇周記。我很不情願的坐在寫字台旁,無精打採的寫了一點,邊寫邊想:「今天的《射鵰英雄傳》正演到精彩處,看不成了。」寫了不到一半,已經完全不在狀態了,心裡癢癢的。反正媽媽中午才回來,時間還來得及,先看會電視再說。於是我心安理得的看上了我最喜歡的電視劇。不久,肚子餓了,又吃起了小點心。當我再回到書桌前時,腦子一片空白,一點思路也沒有。不管了,找點資料湊夠字就算了。最後,終於寫完了,像一塊石頭落了地,心情舒暢,又高高興興的看起了動畫片。時間過得真快,十二點到了。媽媽一進家門,就拿起我的作文。看了幾行,臉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她實在不想往下看了,因為那些錯別字和病句只能讓她越看越火。媽媽知道我沒有用心寫周記,她壓了壓怒氣,擲地有聲的對我說:「做事要一氣呵成、專心致志才能有成效。」下午,媽媽在出門前囑咐我把周記重寫一遍。聽到這個消息,我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這種長篇大論,重寫一篇談何容易!可是胳膊哪能扭得過大腿,是徒勞的,想想滿臉怒氣的媽媽,只能遵命了。我只好再次來到桌旁,開始寫周記。當我想看電視時,想起了媽媽剛才說的話,當我走神分心時,好像媽媽來到我身邊告訴我做事要專心致志。那句話一直迴旋在我耳旁,媽媽語重心長的模樣時常浮現在我腦海里。不一會,我就進入了狀態,心無雜念、一氣呵成的把周記寫完了。一看時間,原來只用了半個小時。媽媽回來時,誇我的文章寫得很經典,也很流暢。我如釋重負,開心的看電視去了。通過寒假裡發生的這件事,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媽媽的教誨一直也讓我難以忘記。這件事發生在三年前的一天,那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我和媽媽去商場我心愛的小玩具。到了商場三樓,當我在精心挑選令我眼花繚亂的玩具時,我聞到了一種奇怪的味道,一股嗆鼻子的煙味。幾乎同時,我聽到喊叫聲:「二樓著火了」,我看到火苗已經竄到了三樓,人們手忙腳亂,亂作一團。我害怕極了,不只所措,驚慌地看著媽媽。媽媽很鎮定,迅速從櫃台上找到一條毛巾和一條毛毯,用包里的礦泉水把它們澆濕。媽媽把大毛毯披在我身上,小毛巾蓋在自己頭上。霎時間,我心中沒有了恐懼,只有溫暖。我們彎腰向下,向樓梯口跑去。我拉著媽媽上電梯,媽媽連忙阻止了我,說:「在發生火災時,千萬不能坐電梯,這樣很危險」。我恍然大悟,正當我們要下樓梯時,媽媽看到我手裡還拿著芭比娃娃,嚴肅地對我說:「把玩具放下」,我很不情願,媽媽又說:「玩具可以再,但是生命是不到的,沒有什麼比我們的生命更重要」。我聽完這話,戀戀不舍的把玩具扔了。到了二樓,火勢兇猛,煙霧彌漫。最終,我們聽從指揮,在消防員的帶領下,撤離到了安全的地帶。事後,我問媽媽:「當時你不害怕嗎?」媽媽微笑著說:「我也很怕,但是有你在身邊,媽媽不能怕」,我的心中湧起了一陣熱流。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至今讓我難以忘懷。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很多火災小知識,還讓我體會到了偉大的母愛,更讓我知道生命的寶貴。水的話人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可我根本不在乎這句話,盡情地使用水,總是想:「反正水是用不完的。」可自從經歷那件事情後,我徹底改變了想法。六歲時,我喜歡淘氣的用水杯向牆上、地上…滿屋子撒,整個子被我弄成了落湯雞。媽媽見了,無奈的搖搖頭,因為她知道我像這樣玩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而我總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周末,媽媽帶我去了一個奇怪的地方,我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大地像碎了的玻璃到處都是裂口,在酷熱的夏日毫無遮攔的曬著。媽媽說那裡原來是一小片美麗的淡水湖,有很多人在這里幸福地生活著。這里曾經樹木成蔭,一片鬱郁蔥蔥的景色。後來人們不計後果地浪費水、砍伐樹木,只知道索取。等人們有所覺悟時已經太晚了。這里的人們只能背井離鄉、落荒而逃。留下了一些河裡的貝殼,一隻小烏龜的屍體躺在媽媽的身邊。這真是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回到家後,我把水槍扔進了垃圾桶,在家裡貼上了節水標語;洗手時不再水龍頭嘩嘩地流。人體一天需要三桶水,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天用的自來水,喝的礦泉水都是經過殺毒、過濾而來,每一口水都來之不易,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 春天的小河小草吐綠了,花兒開放了,小河開始緩緩流動。我聽到了春天清脆的腳步聲。在鄉下的村邊,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好似一條美麗明潔的絲帶映照著湛藍的天空。兩岸的桃花散發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迎春花露出了可愛的笑臉。垂柳像一位姑娘,把那飄逸的長發在水中梳洗,微風吹來,長發迎風飄盪,輕撫著河水。小河清澈見底,可以一眼望見河底形態各異的鵝卵石。遠處,鴛鴦正在嬉水、鴨子正在捉魚、燕子斜著身掠過水面。清晨,河底是個動物世界,有到處橫行霸道的河蟹、有吹鬍子瞪眼睛的小蝦、有愛耍酷的貝殼、還有性情溫和的鯉魚,它們成結隊的玩耍。河岸,小朋友們正在嬉戲、打鬧;大人們正在河邊洗衣服、打水。儼然形成了一副天然的水彩畫,如此美麗的風景怎不叫人陶醉呢?這時,一股黑水流進來了,小河的肚子好疼,沒有了剛才的熱鬧。它看到路邊有幾個學生正在植樹,心想:樹可以把我身上的污漬洗掉。於是,它又歡快的流動了起來。春天的小河,用宜人的香氣、濃濃的春意、美好和溫暖撒滿心靈的空間。可是春天的小河又是那麼的稚嫩,需要我們小心的愛護它,讓它永遠美麗。 《紅孩子》觀後感今天,我們觀看了短劇《紅孩子》,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劇中以王鬧鬧為線索引出了四個戰爭時期的孩子:張嘎子、王二小、潘冬子和小蘿卜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希望祖國,有的孩子為了這個信念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獻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他們在困難面前的無畏和樂觀讓我欽佩不已。四個小英雄中,王二小在危急時刻勇敢和機智的表現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放牛娃王二小痛恨日本鬼子,因為是日本人把自己的親人殺害了。在王二小放牛的時候,鬼子讓他帶路去他的村子。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沒有害怕,更不會引狼入室,讓鬼子傷害鄉親和正在療傷的八路軍。他決定把敵人引入八路軍在不遠處設置的陷阱。他一路忐忑不安的在前面引路,害怕鬼子發現破綻還要故作鎮定和輕松。日本鬼子被他的機智蒙騙了,最終被王二小引進了黨的包圍圈,日本鬼子卻殘的殺害了他。此時,我心中有一種難以描述的悲痛,並被他的精神所打動,他不顧自己安危,用生命換來了鄉親們的安全。雖然他沒有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但他用自己的一顆愛國之心和行動證明了對祖國和富強的渴望。今年,我的祖國六十歲了。正是像王二小這些英雄,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祖國六十歲時,我十歲,與王二小年紀相仿,卻與他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經歷。通過觀看短劇中王二小的故事,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不會用自己的生命證明對祖國的熱愛,但是希望祖國強大是我們共同的信念。我有幸在祖國生日那天到為祖祝,當我放飛手中的氣球時,盼望祖親的明天更美好;當晃動手中的花環時,我希望祖國的未來五彩繽紛。參加的經歷更讓我深深體會到這些小英雄們的偉大與可愛。這個短劇深深觸動了我,我們不僅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祖國明天的富強更是我們的責任。 記一次古箏比賽;她;我的爸爸;我的小寵物;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吳悅 )作文字記一次古箏比賽 這是我第五次參加古箏比賽了,我仍然很興奮,同時又有些擔心。我感到壓力很大,因為前四次沒有失過手,都是獲得金獎和一等獎,所以這一次,我更加想要保住頭等獎。比賽那天,我早早地出門,一路上,我提心吊膽,特別害怕,一會兒想著這次會不會遇到更厲害的競爭對手,一會兒又擔心碰到非常嚴厲的評委。到了賽場,我發現,這次比賽的人比上一次多了,心裡非常不安。比賽即將開始,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兒了。比賽終於開始了,我聽著前幾位選手彈奏,慢慢地又自信起來。輪到我了,我在琴邊坐了下來,開始彈奏。彈著彈著,我那雙冷冰冰的手漸漸地熱了起來,我全神貫注地彈完了那首曲子。這時,我抬頭看了看兩位評委,剛好看到一位評委正向另一位評委點了點頭,我心想:這次發揮得不錯。我回到座位上,輕松地聽著後面的選手彈琴,一曲又一曲。每一曲彈完時,我都看看評委們的反應,可他們都沒有和剛才同樣的表情了。比賽結束了,我樂呵呵地走出了賽場,心裡比吃了蜜還甜。我心想:一等獎,我又拿定了。 她 她有一頭黑褐色的頭發,濃濃的眉毛下有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嘴裡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她總是笑眯眯的,看上去很友善。在外面,她總是顯得很文靜。一次,她爸爸的朋友們請他們一家吃飯。爸爸、媽媽和那些朋友聊得熱火朝天,可她卻一言不發,只是低著頭,靜靜地吃飯。爸爸的朋友們都說她很乖。但是,她一回到家裡,就好象變了個人,媽媽說她沒有一點兒女孩兒樣,比男孩子還要調皮。一次外出回家路上,媽媽講了個笑話:「一位精神病的院長想試試有沒有康復的病人,於是在牆上畫了一扇門,對全體病人說,誰能打開這扇門,誰就可以回家了。結果病人們都往牆上擠,想打開門,只有一位病人蹲在一旁看熱鬧,不去跟他們擠,院長以為那人已康復了,很高興,就問他:『你為什麼不跟他們過去把門弄開呢?』那人很神秘地說:『噓!別告訴他們,我有鑰匙。』院長聽了哭笑不得。」媽媽講完笑話,剛好到家門口了,她明知這時家裡沒人,壞笑著假裝伸手要按門鈴。媽媽見她要按門鈴,趕忙說:「我有鑰匙。」她大笑了起來,媽媽這時才反應過來,上她的當了,那不是笑話里那個病人的「台詞」嗎。她就是這樣一位有時乖巧文靜,有時又活潑、頑皮的女孩兒。告訴你一個秘密吧,這個看起來很斯文,可實際上很淘氣的小女孩就是我!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可「牛」啦!但他的「牛」,是用不斷的努力換取來的。我最喜歡聽爸爸給我講他童年的那段經歷。我的爸爸出生在山東農村,因為那兒條件不好,爸爸從小就吃盡了苦,所以,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走出窮山溝。爸爸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得起床,翻過幾座大山,才能到達學校。中午,看著同學吃著香噴噴的飯菜,而自己卻只有鹹菜配涼饅頭,爸爸心裡就更不是滋味。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爸爸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這更加堅定了他好好學習的決心。他每天放學回家,幫父母幹完農活後,都在昏暗的燈光下做作業、復習功課。爸爸就是這樣一年一年地過來的。從小學到中學,爸爸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第一名,終於,在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武漢大學,走出了窮山溝……爸爸上學時,全部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參加工作後,開始有了一些愛好:書法、唱、打籃球……爸爸練出一手好字,誰見誰誇;單位里組織的籃球賽總少不了爸爸,爸爸還是同事們公認的「星」,爸爸在單位里還是出了名的長跑冠軍呢!爸爸經常對我說:「人的一生中,前二十幾年是用來學習的。如果這二十幾年,你都在玩兒,你以後的日子會過得非常艱難;如果這二十幾年,你刻苦努力地學習,那麼你以後的日子就會過得比較輕松。」我覺得,這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是啊!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爸爸就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的小寵物 記得在我五歲多時,家裡曾養過一隻小狗,那是從老家來看望我們的一位親戚送的,我們給它起名叫「豆豆」。豆豆身上有幾塊土黃色的斑點,長著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黑黑的小鼻頭總是到處聞,它的大耳朵耷拉著,十分可愛。它總是圍著我轉來轉去,我們都非常喜歡它。豆豆啃骨頭的樣子很有趣,它是小心翼翼地用舌頭舔一舔,然後聞一聞味道,再舔一舔,接著用骨頭磨牙,最後才大口大口地咬。豆豆性格溫順,從不生氣,更沒有咬過人。豆豆高興時,總是後腿著地,兩只前爪抱著我的褲腿不放,跟我撒嬌。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它的小爪子,它也不過是難受地「嗚嗚」叫喚幾聲,樣子就象被人欺負的小孩,惹人疼愛。豆豆比較膽小,有人路過時,它都害怕地讓開,經常被人們誤解為主動讓路,所以鄰居們都說它懂事。豆豆和我們一家相處得很好,大家都非常喜歡它。原本不主張吃肉的爸爸竟然一周內了兩次排骨,而且專給豆豆吃肉。我喜歡我的小寵物——豆豆。 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 記得那次古箏比賽前,古箏老師說,如果得不了一等獎,就不要再參加比賽了,所以我狠狠地練琴。比賽那天,一路上,我總有些害怕,有些擔心,萬一比賽時我沒彈好,怎麼辦?萬一我因為緊張出了錯怎麼辦?如果這次沒發揮好,拿不到一等獎,老師下次會不會真的不讓我參加比賽了?我緊張得出了一身汗,趕緊拿起書,又看了一遍譜子。到了賽場,我坐在椅子上等著比賽,一路上想的那些問題又浮現在我的腦中,我又陷入了緊張狀態。這時,坐在一旁的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悅悅,不要緊張,老師那麼說,只是想讓你好好練琴。得不得獎並不重要,但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的,你要相信自己。」我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想了想媽媽的話,是啊,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想想自己平時那麼用功練琴,開始自信起來。比賽時,我的腦中沒有一絲雜念,忘掉了緊張,全神貫注地彈著曲子……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媽媽在賽前對我說的那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是啊,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的。我總是想起這句話,它鼓舞著我前進,再前進!西城區實驗二小吳悅 指導教師 劉君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作文字回憶往事,童年的話真是如天上的星星一樣繁多,讓人記不住,不過有一句話如一塊石頭,在我的心裡刻上了痕跡。一天,我接到了通知書,我的臉像冰雹擊打的樹葉,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因為我的數學才考了86分,還有14分才滿分。這時舅舅走過來了說:「垚垚,雖然這次考的不好,但是應該在失敗中找到希望,在壓力中擺脫煩惱,在痛苦中抓住快樂,在絕望中奪得生機。」我熱淚盈眶,而這淚不是痛苦的淚,是喜悅的淚。我抱著舅舅,不過我還在哭,這淚像文字一樣,印在我幼小的心田,使我終生難忘。舅舅把我背起來說:「人面對挫折就像面對惡魔!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惡魔決斗。」「春風化雨潤無聲」,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句輕輕的話語,它滋潤著我的心靈,舅舅的話像霹靂一般,炸開了我的心靈,把熊熊大火輸入了我的心靈,把溫暖送給了我。以後,我合理安排時間,一有時間我就學習,我了很多書籍,比如:奧數書、作文選……每天我都這樣堅持,成績終於提高了,一下到了99分,使我不亦樂乎,可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兩句話,是它們給了我信心、給了我希望。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愛的橋梁,舅舅的話像陽光雨露一樣,銘記在我的心田。河南省義馬外國語小學四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作文字記得那是去年的一個星期天早上,我剛吃完早點,我的同學王柯打來,約我10點到他家玩。我家離他家挺遠得,需要坐20分鍾的公交車才能到他家。媽媽讓我自己搭車去,我從小就沒有一個人搭過車,心裡有些怕了,便讓媽媽陪我去,媽媽說:「你已經長大了,需要鍛煉鍛煉,不能做什麼事都讓媽媽陪著你去,還是你自己去吧」!我想了想還是沒有勇氣。正當我准備給同學回說我不想去的時候,爸爸走過來說:「勇敢一點,凡事都有第一次,你對自己要有信心,你一定能行」。聽了爸爸的話,我有了信心,便拿著媽媽給我准備好的路費出發了。路上很順利,一會兒就到了同學家,我心裡特別興奮,因為是我自己乘車來的。每當我遇到困難時,總會想起爸爸講過的那句話,是它給了我勇氣和信心。陝西省渭南華縣鐵路小學四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作文字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秋風起了,將樹上的葉子,由濃綠吹到緋紅,秋陽下它再有一番的庄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後的怡悅。爸爸的那句話讓我在秋季中一次考試的時候想起——只有認真、仔細,才能獲取成功的果實。記得四年級下半學期的一次語文期中模擬考試時,讓我記憶猶新。當老師把卷子發下來時,我大概掃了一遍,心想:還行,都練習過的呀!隨後我就奮筆疾書,教室里只能聽見筆尖疾速飛奔的沙沙聲,奏出了一首優美、和諧的交響曲。寫了一會兒,只差最後一道閱讀題了,就可以開始寫作文了,我看了看錶,大概用了四十幾分鍾。可這道閱讀題我怎麼也不會,去文中找,找不到;自己想更想不出來。我此時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冒了一身冷汗。我有些不耐煩了,便抬起頭向窗外望去。只見窗外微風刮著,那棵大樹上時不時掉下一片緋紅的葉子,我呆了呆,猛然想起爸爸在考前的那個晚上告訴我的那句話——只有認真、仔細,才能獲取成功的果實。慢慢的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漸漸回盪在耳邊。我又深吸了一口氣,默念了幾遍,又重新回到那道不會的題上了。我用筆尖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題,又讀了一遍,漸漸有點兒頭緒了。我又仔仔細細地讀了一遍。哦!我恍然大悟,那題中明明給了答題范圍在文中第幾段,我還硬是去別的地兒找,當時真的有點兒想笑,我立刻把答案寫了上去,就開始寫作文了。寫完了作文,我可要抓緊時間檢查了,在那道閱讀題上浪費的時間太多了。還好那句話及時地提醒了我。要不是這句話——只有認真、仔細,才能獲取成功的果實。給我敲響了警鍾,給我一個提示的話,恐怕時間就白白浪費掉了。是啊!秋天的葉子都由濃綠變為緋紅了,我的果實也該由青白變為粉紅了。那就是成功的果實,成功的怡悅中讓我難以忘懷的一句話——只有認真、仔細,才能獲取成功的果實。我總也忘不了那句話作文字年暑假的點點滴滴我都還記得,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句改變了我的一生的話。那天,我、媽媽和爸爸去吉林的長白山遊玩,那裡山勢險峻,只有一條盤山小道能到達山頂,這條小路是年建造的,全部由坑坑窪窪的石頭台階和森林小路組成。全程有54個景點。我們准備好了水和食物,向山頂出發。在山下看,長白山是一大片山脈,要翻過三座山,爬上第四座山才能到達。幸好這三座山都不高,關鍵就是第四座山——長白山了。我們出發了,一路上有很多遊人,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吃東西,有的在石階上休息,但是整條小路並不顯得擁擠。剛到達第一個景點,我們就累得不行了。我聽見一個人說:「這是全路程的十分之一。」我對到頂失去了信心,心裡暗想:那接下去的路還怎麼走啊。於是我對媽媽提出了意見——回去。「你難道不想看到神秘的長白山天池了么?」媽媽說,「我們好不容易走到這里,加把勁,接著走吧!」我又勉強走了一會兒,腿沉得像灌了鉛,氣好像都喘不上來了,實在不想再走了。這時,我看到旁邊的大石碑上刻著:「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於是就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是宋朝王安石寫的《游褒禪山記》中的一句話,意思是一般在險遠的地方,就有奇偉、瑰麗的奇觀,只有有志氣的人才能到達。」看完了這席話,我想起書中對天池的描寫。那一定是十分美麗的地方,我要是現在放棄了,就沒有機會再看到了。休息了一會,我們又出發了,一路上說說笑笑,終於到了山頂。一股成就感從我腦子里沖出,我終於征服了長白山!看到了神秘的火山口湖—長白山天池!是呀,這句話時刻在我腦海中翻騰。這句話不僅說的是游山,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夠登到成功的頂點。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啊!
B. 紅孩子觀後感50字。
答:紅孩子觀後感
看了《紅孩子》以後讓我感悟很深,它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被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所感染。兒童團員蘇保、細妹等形象深深的印入了我們的腦海,小小少年革命意志堅強,不怕犧牲,不怕危險,機智勇敢,胸懷革命大業,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C. 《紅孩子》主要容30字。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著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北上抗日。李家坳的赤衛隊也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打游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及其小夥伴虎崽、細妹、水生、金根、冬伢子等,晚上悄悄離家去找紅軍,被蘇保的外公李公公找回。
不久,靖衛團團長黃靜波帶著白軍焚燒了李家坳,殺害了全村的老百姓。為了討還血債, 替親人報仇,孩子們組成了一支少年游擊隊。他們勇敢、機智地奪槍支、 貼標語,消滅了不少敵人。
在一次戰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們在李公公的領導下,混入靖衛團,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並打死了團長黃靜波。
創作背景: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
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蘇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劇作家、作曲家喬羽,他說:「我想為孩子們拍一部戲,你能為我寫一個本子么?」喬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麼內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戰爭年代紅小鬼的故事。」
經過攝制組的努力,1958年,電影《紅孩子》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了。影片上映後受到各方面的好評。影片的主題歌《共產兒童團歌》也隨之廣為傳唱,歷久不衰。
D. 紅色經典電影兒童篇
電影:《紅孩子》
故事片(黑白)。長春電影製片廠1958年攝制。
劇情: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江西革命 根據地,北上抗日。李家坳的赤衛隊 也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 打游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及其小伙 伴虎崽、細妹、水生、金根、冬伢子 等,晚上悄悄離家去找紅軍,被細妹 的外公李公公找回。不久,靖衛團團 長黃靜波帶著白軍焚燒了李家坳,屠 殺了全村的老百姓。為了討還血債, 替親人報仇,孩子們組成了一支少年 游擊隊。他們勇敢、機智地奪槍支、 貼標語,消滅了不少敵人。在一次戰 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們在李 公公的領導下,混入靖衛團,巧妙地 救出了李主席,並打死了團長黃靜波 。嚴酷的斗爭使他們經受了鍛煉和考 驗,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茁壯成長起來 。本片於1979年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 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主創:
編劇: 時佑平、喬羽 導演: 蘇里 攝影: 李光惠 美術:童景文 作曲: 張棣昌 主 演:陳克然 寧和 王和永 陸貞冀 關敬熙
電影《紅孩子》誕生記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 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蘇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劇作家、作曲家喬羽,他說:「我想為孩子們拍一部戲,你能為我寫一個本子么?」喬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麼內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戰爭年代紅小鬼的故事。」在此之前,蘇里曾拍了兒童片《哥哥和妹妹》,這次他想再拍一部關於「紅小鬼」的影片。對於蘇里的提議,喬羽欣然同意。其實,喬羽和蘇里兩人都有著濃濃的孩童情結,他倆也都曾是紅小鬼,對戰爭年代的孩子們有著異乎尋常的懷念與熱情。 喬羽接受任務後,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將劇本內容定格在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紅軍北上後中央蘇區一群紅孩子們身上。那是中國革命最為艱苦的時期,也最能反映出那個特殊年代孩子們英勇機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了挖掘創作素材,喬羽生平第一次渡過長江來到了蘇區體驗生活,走家串戶,聽當年「紅小鬼」們講述紅軍北上後他們那艱苦卓絕的斗爭故事。漸漸地,一個關於當年「紅小鬼」的故事在喬羽的筆下誕生了。 1934年,紅軍北上抗日後,江西蘇區的李家坳的赤衛隊在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上山打游擊。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和細妹、冬伢子等一群小夥伴們懇求大人帶他們上山未成後,自行在一個山洞裡組成了一支少年游擊隊,與盤踞在李家坳的白軍和反動勢力展開斗爭。他們勇敢機智地奪槍支、貼標語,並在「李公公」領導下.浞人反動武裝靖衛團,巧妙地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還打死了追捕他們的敵團長黃靜波。在嚴酷的斗爭面前,紅孩子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茁壯成長起來。 劇本寫好後.喬羽又為這部影片寫了日後廣為傳唱的主題歌《共產兒童團歌》。蘇里看了劇本後很滿意,並立即著手小演員的挑選。不久,來自各個學校的小演員們都到劇組來報到了,唯獨片中主人公小蘇保還沒個著落。正當他為此苦惱不已時,多年前在拍攝影片《祖國的花朵》中擔任角色的一位小演員陳克然突然閃現在了他眼前。陳克然長得很可愛,十來歲就進入遼寧人民藝術劇院話劇團,在片中的表演很是出色,何不讓他來試試呢?不過,多少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克然是否能勝任「紅孩子」的角色呢?蘇里心裡沒底,他為此專門趕到哈爾濱一探究竟。盡管好多年過去了,小克然也從當年小孩子長成了大孩子,但他身上的那股機靈活潑勁卻一點也沒變,這使蘇里感到很興奮,並特地請小克然在飯店裡吃了一頓香噴噴的清蒸鱖魚、紅燒豬肉,這在這那個緊缺年代算是頗為奢侈的了。或許是出於謹慎,蘇里並沒有向小克然說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小克然也以為蘇里請客純粹是出於當年拍片的緣故,直到兩個月後,蘇里派《紅孩子》副導演來接他去劇組,他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小蘇保」歸隊後,為了使小演員們充分領略當年「紅孩子們」同白軍斗爭所表現出的英勇精神,蘇里帶領大家隨攝制組一起走訪了井岡山和瑞金等革命根據地,還到過毛主席和朱德會師的茅坪。為了讓孩子親身體會當年革命斗爭的艱苦,他還特地讓孩子們穿上當地兒童的服裝和鞋子,爬上了贛粵交界的嶺背山。盡管這一路行軍孩子吃了不少苦頭,卻也使他們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革命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並因此對自己在戲中的角色有了很好的把握。事實證明,蘇里「這一手」是很有成效的,經過鍛煉的孩子們拍起戲來也很是順手,拍攝過程顯得緊張而又快樂。不過,最令孩子們感到難忘的是在拍戲中他們生平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 1958年2月14日,盡管當時室外是天寒地凍,但攝影棚里卻是秋光一派:棚內的一條羊腸小道,兩旁綠樹成蔭,青草滿地,珠露欲滴,蟲聲唧唧……原來蘇里正帶孩子們拍攝《紅孩子》最後一場戲「黑夜奪槍」。正當大家聚精會神地拍片時,廠里突然派人來通知說:一會兒有重要領導來視察,到時你們復拍一場戲給領導看。由於平時來長影視察的領導人比較多,大家對此也是習以為常了,因而顯得很平靜。中午十一時左右,攝影棚門忽然大開,一位身材高大,身穿灰大衣的人在中共吉林省委第一書記吳德和廠長亞馬陪同下健步走了進來,「這不是偉大領袖毛主席么」!意外的驚喜使整個攝影棚頓時歡騰起來。毛主席邊走邊揮手向大家致意,廠長亞馬在介紹了導演蘇里後,指著小演員們對毛主席說:「這就是我們的紅色兒童團員,請主席看看像不像當年瑞金的紅孩子?」毛主席端詳著化了妝的孩子們,笑笑說:「像,很像當年蘇區的兒童嘛!」又指著扮演白軍的演員說:「白軍也蠻像嘛。」大家聽了禁不住樂了。毛主席隨後又微笑著問小演員們:「你們是長春人嗎?」大家回答道:「我們是北京的。」毛主席又問:「你們都是哪個劇團的?」孩子們回答說:「我們都是學生。」看著孩子們依偎在毛主席身邊這一問一答的動人情景,在場的人們心裡感到暖乎乎的。當毛澤東走到一片樹林前停下腳步詢問扮演細妹的小演員一些問題時,攝影師們紛紛舉起了照相機。毛主席見狀笑著說:「你們把我也當電影拍了。」他那親切幽默的話語又引來一片歡快的笑聲。毛澤東沿著羊腸小道走進景區,指著用油紙做成的樹葉和用麻做成的青草問道:「真的能不能用?」廠長亞馬答道:「能用。」毛澤東又問:「那這場戲怎不到實景中去拍?」蘇里接話說:「因為季節關系,我們只能在攝影棚中搭景拍攝。」毛澤東幽默地說:「拍電影是允許弄虛作假的嘛。」 毛主席的到來給攝制組以巨大的鼓舞,決心一定將這出戲拍好,蘇里也因勢利導地教導孩子們把體驗生活時學到的東西在影片中表現出來。孩子們也很爭氣,一門心思撲在自己的角色中。小克然比其它小演員來得晚,一到劇組就要拍戲,但他虛心好學,下苦功讀劇本,仔細揣摩劇中人物心理、設計人物動作。蘇里對他也是指導有加,耐心給他說戲。好在他已有了幾年舞台表演經驗,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總算挺過了這一關。由於他在劇中出色表演《紅孩子》剛剛拍攝完畢,小克然就被調到了長影,並先後在《畫中人》、《羌笛頌》、《我們是一代人》、《孔雀膽》、《紅旗譜》中飾演了多個角色。 經過攝制組的努力,1958年,電影《紅孩子》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了。影片上映後受到各方面的好評。影片的主題歌《共產兒童團歌》也隨之廣為傳唱,歷久不衰。
主題歌資料與介紹
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共產主義兒童團的團歌,在革命戰爭年代激勵了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歌曲的曲調源於前蘇聯少年先鋒隊隊歌《燃燒吧,營火》,具有奧地利梯羅耳族民歌的風格,詞作者佚名。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根據共產兒童團的故事拍攝了影片《紅孩子》,再現了江西革命根據地的少年兒童與白匪作斗爭的光榮歲月,《共產兒童團歌》作為影片主題歌傳遍了中國大地。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誓言:「准備好了,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時刻准備著!」就來源於這首歌。 准備好了么?時刻准備著, 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 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小兄弟們呀,小姊妹們呀! 我們的將來是無限好呀, 牽著手前進,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起來,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紅色的兒童,我們向前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美麗的世界,在遠處召喚。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E. 紅孩子觀後感350字
《紅孩子》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老電影《紅孩子》,是解放前革命戰爭時期蘇區兒童團的孩子們與白匪英勇斗爭的故事。電影中的故事非常感人讓我心情起伏跌宕,影片結尾:一隊兒童團員們唱著這首歌「准備好了嗎?時刻准備著,我們是共產主義兒童團。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嘀嘀嗒嘀嗒嘀……」,在田野中愈走愈遠。電影結束時,同學們還沉浸在劇情之中,意猶未盡。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今天平和舒暢的生活原來是革命先輩們用艱苦的斗爭,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作為一名小學生---國家將來的主人,我們都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勤奮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革命先烈。
我們不要忘記過去,讓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要想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我們不能等待,要像電影中的孩子們一樣去奮斗,長大後用我們的知識和汗水建設中國。
同學們,讓我們把握現在,刻苦學習,不斷奮斗吧!
F. 紅孩電影觀後感三百字
今天兒童藝術劇院的老師們到我校演出,演員們的精彩演出獲得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節目的名字叫《紅孩子》,講述了四年級的小學生王鬧鬧到外星球參觀,認識了張嘎子,潘冬子,王二小和小蘿卜頭,在多來米的幫助下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在觀看的過程中,孩子們時常被劇中的情節所打動,但是也暴露出孩子們的一些問題。有些孩子在觀影時大聲的叫好,有些孩子會對劇中的人物指指點點等等,甚至有一些孩子喜歡和同學竊竊私語,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放學之前我搞了一個小調查:「今天看的節目的名字是什麼?認識了那幾位新朋友?有很多孩子不能正確的回答出來,孩子在觀影的過程中被故事情節所吸引,但是記住的東西卻很少,所以家長們在帶孩子們觀看節目或旅遊時可以多問孩子一些問題,引導孩子去記住一些東西,慢慢的積累總會有一些收獲。
作為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個方面都表現的特別優秀,尤其是學習,但是往往忽略對孩子行為的關注,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G. 紅色革命電影有哪些兒童可以看
一、《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五、《地下少先隊》
1949年,上海某中學學生江大成被反動的朱校長借口出售《新少年報》開除。在黨的地下工作者楊明老師誘導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呂小可、陳玉珍等在江大成影響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報》改為牆報在學校出版,並秘密散發傳單,喚起人們的鬥志,終於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壯的少先隊隊歌中,少年兒童們舉行了庄嚴的入隊儀式,江大成為新隊員繫上了紅領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