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霍去病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霍去病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3-07-16 13:42:10

1. 戰神霍去病導演是誰 戰神霍去病電影好看嗎

《戰神霍去病》是2016年的一部電影,編劇是張穎初。
劇備字[2016]第2803號
梗概:這是一部觀後讓人熱血澎湃的男性電影,霍去病用了四年時間五次征戰,盪平了匈奴,打出了大漢民族的氣勢和威風,讓匈奴人再也不敢蔑視我們大漢民族的能力。網路上只有這些信息。

2. 有沒有關於霍去病的影視作品

關於霍去病的影視作品有《霍去病》。

《霍去病》是由張健執導,張若昀、毛曉彤領銜主演,白宇、於朦朧、李宏毅、鍾雷、徐悅、柴蔚等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根據《史記》、《漢書》改編,講述了「戰神」霍去病的英武戰績以及他赫赫戰名之下的迷之人生的故事。

劇情簡介:

霍去病在機緣巧合下,從一個奴婢的私生子成為皇親國戚。他抓住機遇,苦練騎射本領,成為智勇雙全、膽識過人的少年壯士。由於北方邊境屢遭匈奴的侵擾,邊民苦不堪言,漢武帝決定以攻為守,發起反擊。十七歲的霍去病隨軍作戰,他出奇制勝,一戰成名,被封為冠軍侯。

初露鋒芒的霍去病在大漢朝廷的全力支持下,率領精銳之師,接連深入大漠,他創下六天轉戰五個匈奴王國,斬獲匈奴折蘭王、盧侯王,活捉匈奴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都尉等萬餘人的輝煌戰績。

尤其在接受匈奴渾邪王投降的過程中,霍去病單騎入敵營,力挽狂瀾,勝利完成受降,表現出超乎想像的膽識和勇氣,堪稱一代軍神。最終,霍去病徹底擊潰匈奴統治者伊稚斜的主力,封狼居胥,成就了北疆的世代安寧。

3. 成龍電影裡面有個霍去病在棺材裡面住著 那是什麼電影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西漢時代,漢元帝當政期間,大漢的疆土早已在其曾祖父漢武帝的連年征伐之下拓展到西域縱深處。此時坐鎮西域的大都護霍安(成龍 飾)並不以天朝上國的身份自居,他以友善平等的方式與西域各國交往,平等相待,更以獨特的方式化解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取得了單靠武力所無法達到的和平盛景。誰知霍安遭人陷害,被刺配雁門關修城。恰在此時,他遭遇了從遙遠的羅馬帝國逃命至此的小王子及其護衛盧魁斯(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k 飾),最初的誤解過後,霍安與盧魁斯兩位英雄化敵為友。

4. 電影史上經典之作的《火燒圓明園》,有哪些與歷史不符的地方

提到清代的影視作品,就繞不過李翰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的“清宮三部曲”即:《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和《一代妖後》。由於電影是在故宮、避暑山莊、清東陵等地實地取景,所以比後來的粗製濫造之輩也更有歷史感和代入感。

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從道具、場地、演員、史實上與《末代皇帝》相呼應的清代電影,尤其是《火燒圓明園》一開場同治皇帝登基的畫面更是氣勢恢宏,震撼人心。

但是因為《火燒圓明園》整個電影需要調動的人力物力以及統籌方面過於龐雜,也導致了一些瑕疵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該電影的藝術顧問朱家溍先生就曾經指出過,在同治皇帝登基時太和殿廣場兩側跑馬和皇帝的九龍曲柄傘蓋用的不合禮制。除此之外電影中也還有一些缺憾之處,如果能夠彌補的話,這部電影的藝術性和真實性就更完美了。

上圖_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

當然上述的這些資料並非是為了給英法聯軍洗白,畢竟他們才是禍首。但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也使得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遭受了無盡的劫難,成為如今的殘跡。

毋庸置疑《火燒圓明園》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象徵著我國對於歷史傷痕的反思,也展示了改革開放後整個社會開放的胸懷,正視歷史,銘記歷史是沒有錯的,但彌補其中的缺憾、准確的還原歷史,也是對從銀幕上獲取歷史知識和歷史價值觀的受眾們的正確引導。

文:魏四維

5. 電影《天降雄獅》里,羅馬大王子率領十萬軍抵達雁門關,使漢王朝損失了絲潮之路 且節度使叛變,羅馬屯兵

歷史上羅馬軍團和漢朝軍隊真實的唯一的一次戰爭!

古羅馬失蹤軍團來到甘肅的歷史已查明,為西漢陳湯收降。

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大軍入侵伊朗,遭伊朗軍隊圍殲,6000餘羅馬軍隊突圍,逃至現今的哈薩克,後為西漢陳湯收降,帶回中國,安置在永昌縣。
甘肅省永昌縣城南10公里處的者來寨村,我國西漢元帝時期在這里設置「驪罷」城,用來安置古羅馬帝國降人。
這樁歷史懸案起因於一場慘烈的古代戰爭,即公元前53年,也就是中國西漢甘露元年。當時的羅馬帝國的執政官克拉蘇,糾集7個軍團、約4.5萬人的兵力,發動了對古稱安息,即今伊朗的侵略戰爭。不可一世的羅馬軍隊在一個叫做卡爾萊的地方,出人意料地遭到安息軍隊的圍殲,克拉蘇被俘斬首。其第一軍團首領、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率領6000餘眾拚死突圍。

到了公元前20年,古羅馬帝國和安息簽約言和。這時,羅馬帝國要求安息遣返33年前在卡爾萊戰役中被俘虜的軍人,並尋找普布利烏斯的下落。可是,普布利烏斯及其所率突圍殘部,已在安息消失得無影無蹤。羅馬潰軍到底去了何方?這一疑團一直困惑著羅馬乃至全世界的歷史學家。

後來他們發現40年代一位名叫德效謙的英國著名漢學家,已對這一課題做過大量工作,並找到了德效謙於1947年撰寫的《古代中國之驪罷城》一文。本文開宗明義:中國古代稱羅馬帝國為「驪罷」,後又改稱「大秦」,《後漢書·大秦傳》就是以「大秦國一名犁霸」這句話起首的。文章接著指出中國古代以外國國名命名的城,當時只有新疆的庫車和溫宿,它們都是襲用移民的舊稱。「驪罷」城的出現,自然會與有外國僑民相關。作者進而運用史料說明,驪罷城最早在中國西漢版圖上出現是公元前20年,那正是羅馬帝國向安息要求遣返戰俘的時間。這絕非歷史的巧合!它說明在卡爾萊戰役中突圍的羅馬遠征軍,正當其故國尋覓他們的時候,他們卻早已鬼差神使地到了中國,並在祁連山下落腳了。

根據此文提供的歷史線索,中外學者查閱了大量史書,終於從班固所著《漢書·陳湯傳》中獲得突破。據此書記載,公元前36年,西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帶領4萬多名將士討伐郅支單於,戰於郅支城(今哈薩克江布爾城)時,在這里見到了一支奇特的軍隊。

「土城外有重木城」拱衛,其「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講慣用兵」。而這種構築「重木城」防禦工事和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形狀的防禦陣式,只有古羅馬軍隊採用。史學家們據此推理,這支奇特的軍隊,就是卡爾萊戰役中突圍失蹤17年的羅馬軍隊的殘部。

西漢王朝軍隊在這次郅支戰役中大捷。《漢書》上說,陳湯率領的漢軍攻克「重木城」,以「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而告勝。學者們依據這一重要史料撥開歷史迷霧,理清了那支古羅馬軍隊殘部的蹤跡。即普布利烏斯率領的逃亡大軍,在安息軍隊圍追、封鎖而回國無路的情況下,輾轉安息高原,伺機東進,在防禦鬆懈的安息東部防線,撕開一道口子,流徙中亞,投奔郅支,後被陳湯收降,帶回中國。漢元帝為此下詔將他們安置在番禾縣南的照面山下(今永昌縣),並置縣驪罷。直到公元592年。

鑒於驪罷人已和漢族人融合,隋文帝下詔將驪罷縣並入番禾縣。至此,驪罷建縣共612年。 中國的驪罷人就這樣在歷史的風雨滄桑中悄然消失。

閱讀全文

與霍去病的電影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叫juju的美國電影 瀏覽:484
鄉鎮電影院怎麼開 瀏覽:399
功夫周星馳電影在線播放高清免費 瀏覽:790
i看電影網首頁 瀏覽:700
動畫電影電影院怎麼收費 瀏覽:392
電影院灰色 瀏覽:300
韓國電影在試衣間啪啪 瀏覽:16
陪父母看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317
蘇聯二戰愛情電影觀看 瀏覽:634
韓國關羽電影 瀏覽:517
騰訊微雲能共享電腦上的電影 瀏覽:467
電影追捕2018在線觀看 瀏覽:325
韓國gl電視劇電影大全 瀏覽:648
兒童動畫電影大全國語2015 瀏覽:421
電影插曲原唱大全 瀏覽:803
學電影去英國哪個學校 瀏覽:401
致敬武打動作電影 瀏覽:718
2016收視率最高電影 瀏覽:672
2015年獨立電影大全 瀏覽:230
歐美電影王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