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國產電影越來越受歡迎
近些年來,國產電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從票房情況就略知一二。截至2021年5月,中國電影票房榜排名前十的作品當中,有九部都是國產電影。現在國產電影已然進入強勢發展的階段,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歡迎。國產電影正處於最好的時代。那麼,為什麼國產電影會越來越受歡迎呢?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也是近些年來國產電影不斷崛起的重要原因。人們不再以外國電影為馬首是瞻,覺得國產電影其實也有可圈可點之處,相比之前,更加願意為國產電影貢獻自己的力量。
② 你認為目前中國電影的現狀如何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2021年中國票房結構
疫情後電影產量大幅度回彈
2016-2019年,受益於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燃搜陸我國電影生產規模總體呈現波動增長。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國產影片數量大幅下降,僅為301部。2021年,受益於全國疫情的有效管控,行業復甦較快,截至12月底,國產影片數量突破新高,達到740部。
總體來說,2021年我國電影產業在疫情後恢復較好,但在收入結構來看,對於票房收入的依賴程度依舊較高。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③ 對近幾年中國電影有哪些看法
國產電影,還有待提高啊,現在大部分電影的台詞都差強人意。對此只用八個字來評價:矯揉造作,不知所雲。《赤壁》里趙薇同學那句「匹女有責」可謂「語驚四座」。她確實應向年少時的語文老師道歉了。
編劇們的語言功底讓觀眾們對我國的文學事業擔憂啊! 最後,電影人需擺正心態:你們是為了藝術,為了還原生活,展現真善美,而不是淪為票房的工具,糊弄觀眾。
總之,中國電影任重而道遠。希望少和媒體聯合起來進行狂轟爛炸式的宣傳,畢竟質量決定一切。還是好好創作,少講空話。記住一句話,「金杯銀杯不如觀眾的口碑」。
中國電影特徵:
1、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環》 《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
2、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
3、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
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④ 如何看待"國產影片集體崛起"問題
"國產影片集體崛起"問題分析:
1、影片大幅度增長,建是因為電影產業規模持續擴容。中國電影活力被大大激活。電影的生產製作越來越成熟,電影質量顯著提高、電影類型更加豐富。小影片票房也大幅增長。面對不同的觀眾推出不同類型的影片。
2、影院建設也是熱浪滔滔,從一線城市燒到二、三、四線城市,全國影院銀幕數量近兩萬塊余,全國觀眾在同一時間共賞一部電影成為現實。現在中國電影的產業規模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各路資本紛涌而至。
3、國產影片集體崛起也得益於電影人才的層出不窮。但些年,新人導演層出不窮,電影創作量大大增加,他們更加了解新一代觀眾的所思所想,更加契合互聯網時代的精神氣質。他們擁有一致的美學標識,而是各具風格、多元共生。正是這種多元的個體風貌,為中國電影帶來更加豐富的創新可能性。
4、電影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現在電影產業的總體擴容,影片過億只能算作市場上的中等賣座影片。大量的中等成本和中等賣座影片居於市場主體地位,說明企盼多年的紡錘型結構體正在成為現實,產業結構日趨良性健康。
5、國產影片在與進口大片的同台競技中占據勝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習近平總書記也對影片給出指導意見,可見國產影片未來可期。
⑤ 國產動畫電影發展現狀怎麼樣如何評價
國產動畫電影發展現狀我個人不看好,這就是最基本的評價。
你當然可以拿各種高票房的例子,滿座率等等來反駁我。但是,什麼時候要拿商業價值衡量動畫來達到是不是這是一部優秀的動畫的標准?
那是不是我能這么衡量?
畫師畫的畫,賣的畫一分不值,所以他學美術就是毫無意義的?
是不是你掙不到高收入,所以就人生沒有意義?
我不反對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附帶商業價值,因為能平衡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導演,說明他能力確實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這片中國的土壤下,動畫電影僅僅只有商業電影是不是太單一了。
且不論電影這種體量的動畫,就連番劇,也未必有百花齊放。
反觀日本,歐美,動畫製作產業發達的地區。各種各樣的故事,角度,棒球,網球,乒乓球。工作職場,學生校園,家庭,涵蓋了幾乎方方面面。
當然,我們確實丟失了一段時間,差距拉開了一段時間。但是正是因為拉開了,看清楚自己與前面的人的差距,進而奮起直追,這才是應該去做的事。而不是沉醉於表面超過的「美夢」中。
或許是,我這個人很悲觀,我沒有發現那些讓我驚喜的東西。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認真的看動畫吧,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把熱愛變成職業吧,
或許,是我太固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