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在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具有重要作用。鏡頭設計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需要多個設計師參與到手繪畫面、劇本製作、鏡頭接洽、分鏡頭管理中。鏡頭設計還需要調度好方位,在設計稿中它起到了重要的畫面構圖、觀看視覺的作用。下面來看看!
一、動畫片鏡頭是什麼
有畫面就有鏡頭,這兩者是因果關系密不可分的。從動畫藝術方面分析,是手繪畫面和圖像畫面設計及電影場景設計的結合。這當中的圖片和鏡頭設計不是相對立的,也不是相交的,是因果關系互相影響並且也相互制約。
二、 動畫片畫面設計在鏡頭中怎麼表現
在鏡頭設計中,我們應該想到最終的體現應該是電影院銀幕上所體現的效果,主要載體還是電影院銀幕。製作中我們可以假想銀幕就是一個畫面,設計師就相當於觀看電影的觀眾,畫面鏡頭就是在銀幕上變動而為設計師轉換視角的一個時間貞。動畫鏡頭設計主要分三個部分來體現:
第一排點陣圖形,也就是構圖。動畫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構圖體現出來的,所以說構圖很重要,它也是所有電影畫面設計的重點。構圖有兩種,一種靜態構圖一種動態構圖。手繪圖,也就是靜態構圖,在美術繪畫藝術中是這樣定義它的:在四邊形的繪畫板中,設計師繪畫對於主題圖形進行一個位置分配。在電影中重點表達事物所給觀眾的視覺美感,把前期拍攝的素材結合劇本剪切再組合接洽形成,形成一個畫面形式。但電影和繪畫構圖存在形式的區別。
現代動畫中一般都是運用動態構圖。運用攝像機不同方位不同運動所產生的畫面稱為動態構圖。以《埃及王子》來說,它運用了模仿電影拍攝中運用升降攝像機的上下效果。鏡頭先從摩西的頭部大大的特寫開始,運用升降效果拉動攝像機鏡頭往下拉到摩西全身,一直到動畫中主角在雲霧中消失。這就是設計中的一個典型的動態構圖的效果,一下子就表現了主角的表情、長相、情景、人物、環境等。只需要一個鏡頭就可以把所有的都表現出來,不過這種鏡頭構圖需要設計者對畫面設計以及拍攝都要參與協調,突出畫面的流暢運動性。
三、動畫片中鏡頭應該怎麼設計
我們都知道動畫片是人們思想設計的,它屬於虛構的世界。鏡頭在動畫片設計當中也使用了虛擬設計,是虛擬實拍設計;是模仿攝像機鏡頭拍攝而製作出來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達到了這種效果,在加上其他的分鏡頭設計是手繪出來的,再兩者結合。在實拍電影中這種效果很容易達到,但是在動畫片中要達到這種電影的效果還是比較有難度的!比如,在動畫片製作中,攝像機就沒有辦法拍攝透視的變化。我們從另外的角度分析,對動畫片鏡頭來說,現在所有以前不能實現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可以運用實拍手法加一點運動拍攝,所有需要的鏡頭都可以在慢慢的調度中運用到動畫片的製作當中。結合這些來看動畫片畫面設計,鏡頭設計就包含了攝影自身前後左右移動變化所產生的畫面效果,稱為畫面變幻效果。
四、機位於鏡頭畫面設計
動畫片鏡頭作為攝像機虛擬鏡頭,它所處的`位置也是虛擬的,但是卻十分講究,大家都知道動畫的起源是屬於電影,但是動畫片把他靜止下來就是漫畫,在過去漫畫只出現在簡單的一副一副的畫面中,比較生硬。後面經過發展結合電影的鏡頭加以組合形成了現在的動畫。
五、鏡頭設計中的鏡頭調度
鏡頭設計在電影辭典中的定義是:「通過鏡頭的運動(不是指拍攝對象的運動)來進行的調度工作」。其包括一個鏡頭中攝影機的移動(移動攝影)和各個鏡頭之間的組接,即蒙太奇鏡頭轉換。它屬於電影場面調度的一種手段。動畫片由於拍攝方式的限制,攝影機的運動只是平移、推、拉,這和電影實拍有很大的不同。實拍中除推、拉、搖、移外,還有升降鏡頭、跟鏡頭、甩鏡頭等。動畫片中的推拉搖移鏡頭已經做得很到位了,而動畫的本質決定了用二維動畫來表現摹擬升降機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一個虛擬的二維角色在角度變化時透視角度很大,畫起來不易掌握,特別是背景在帶有角度的旋轉鏡頭時,更為困難,雖然動畫片能摹仿一切電影拍攝手法,但有時這些摹仿的手法是費力不討好的。
六、結論
電影鏡頭都是由攝像機加人實拍的,但是在動畫片當中鏡頭的設計就是虛擬的,但是這種虛擬在動畫片中是真實的,動畫片鏡頭設計和電影鏡頭一樣追求畫面流程、情節突出、視覺震撼。這些因素也是每個學習動畫片鏡頭設計製作所要了解的。
;『貳』 電影鏡頭分析
美國恐怖片《閃靈》通過鏡頭的運動、巧妙地剪輯等組成了電影視覺語言系統,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也被後來的一些恐怖片競相模仿。以下就選取一些鏡頭進行分析,試著探究《閃靈》是通過鏡頭語言來渲染恐怖氛圍的。
鏡頭一:在電影開頭,當主人公傑克第一次開車前往酒店時,先是運動的空鏡頭將人們帶入電影,在運動中故意傾斜,造成失衡的危險感。接著疊化俯拍鏡頭,鏡頭中茂密的兩片樹林中有一條極其狹小的小路,路中是傑克行駛的汽車,這種畫面的構圖加上俯拍的角度,給人以壓抑感。鏡頭跟著汽車一步步向飯店靠近,前景是道路和汽車,後景是巨大的雪山,在這個畫面中二者形成強烈的對比,鏡頭拍攝角度都是微微仰拍,使得在深山中的酒店顯得高大和神秘。再配以刺耳的雜訊,可以看出導演在暗示他們正在一步步走向危險之中。
鏡頭二:這一個片段採用的是運動鏡頭拍攝手法,幾乎所有場景都是以貼在丹尼身上的跟拍鏡頭來完成。第一視角的拍攝手法會讓觀眾感覺到視覺變得狹窄,多死角的布局和一直拐彎的情節設計,又給觀眾一種不確定周圍安全與否的體驗,經過層層的氣氛渲染後,在遇到影片中的雙胞胎姐妹後呈現出較好的恐怖效果。
鏡頭三:這里採用了仰拍的視角,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從這個視角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公在「入魔」後幾近瘋狂的表情與猥瑣可怖的氣質,而門後面倒著寫的「murder」謀殺一詞,為後來的傑克用斧子劈門這一經典恐怖畫面奠定了感情基調,提到鋪墊與推動情節的作用。其次,影片經典的「閃前」鏡頭是在門上用口紅反寫的字母「murder」,字母反寫,起初一時間辨識不出字母的意義,覺得紅色的字跡歪歪扭扭有些恐怖,直到影片後半部分出現丹尼用口紅反寫字母的過程,並向母親求救後,藉助母親房間的化妝鏡看到正寫的單詞,瞬間情緒綳緊,後背發涼,這里可以看出通過剪輯對情緒渲染進行調動。
鏡頭四:導演在影片中設置了大量的放射式、對稱式的構圖,選取了一個大景深,由近及遠,一層層向畫面內部縮小,從而製造出一種壓迫、沉重的氣氛,突出了畫面中的人物。
鏡頭五:在不同的房間大面積色塊的使用,也給觀眾的視覺造成了碰撞,過於明艷的色彩與誇張的表現形式,使人產生緊張與恐懼的情緒,這也可以看出電影中色彩的運用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
總結:
電影中會使用大量的視聽語言來渲染氛圍,尤其是恐怖電影中,這部電影中沒有過於血腥恐怖的畫面來作為嚇人的「點」,反而是通過一些巧妙的剪輯、沉悶的音效、跳躍的畫面以及獨特的拍攝視角,來渲染一種緊張的氛圍,在觀影的過程中讓觀眾體驗到刺激恐怖的情緒,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在時隔那麼多年以後依舊被尊為「經典」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