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瓣評分9.0以上的電影有哪些
1、《The Hours》,中文名是時時刻刻。在評價上達到了9.2的高分。
故事以她為開篇,講述了三個女人在不同時空中異常相似的一天。那就是她們都在這一天尋找生活的目的。在迥異的時空和經歷下,三個女人面對著相似的選擇,做出了不同的決定,這也直接導致了她們的一生被改寫。
有人說這是一部女權電影,但是很多人並不這么認為。這部電影深刻的討論了死亡和生活的對立,甚至從哲學上試圖做出解釋。但是這個話題大概是永遠沒有辦法被作出清晰的解釋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我們只能做的只是靜靜觀看,這樣在自己面對人生的道路時,才能有更好的借鑒作用。這也許正是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
2、《控方證人》 1957年 9.6分
著名大師比利·懷爾德最著名的作品,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聰明善良的律師幫人辯護的故事。電影除了緊張的法庭氛圍外,還穿插了大量生活中的「小趣味」,使得電影的節奏張馳有度。
電影最後的反轉也出人意料,相較於這兩年被視為神作的《看不見的客人》,《控方證人》中的反轉沒什麼鋪墊,但卻顯得更自然。
3、《黃金三鏢客》1966年 9.1分
《黃金三鏢客》是賽爾喬·萊翁內「鏢客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導演另一部作品《西部往事》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西部片。
作為西部片的集大成者,賽爾喬·萊翁內在這部《黃金三鏢客》里營造出荒涼又大氣的西部景象。西部片里常見的「牛仔對槍」的情節,在這部電影里也顯得格外地劍拔弩張。
4、《教父》 1972年 9.2分
《教父》是如今黑幫片望塵莫及的存在。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主演馬龍·白蘭度也是憑借這部電影獲得了最佳男主演。
除了拿獎拿到手軟以外,《教父》對後世許多導演有非常深刻的意義,所以我們經常能在許多電影里找到對《教父》的致敬。
5、《美麗人生》 1997年 9.5分
諷刺戰爭的電影有很多部,但唯獨這一部《美麗人生》,是最感動我的。電影沒有直面描繪戰爭的殘酷,而是極深沉地講述一個父親對一個孩子的愛和對家庭的責任。所以直到戰爭結束,兒子都不知道法西斯是什麼,集中營又為何物,他只當這是個游戲。
2. 《我的姐姐》票房一路飄紅,口碑卻急轉直下,張子楓得罪了誰
四月份由於一個清明小長假,不少影片紛繁上線,其中就包括備受大家等待的《我的姐姐》和《第十一回》。不過這一次周迅等人的噱頭都沒可以蓋得過張子楓,《我的姐姐》一路口碑逆襲。
上映5天的時間,票房就打破了4億,更是連續幾天成為票房日冠軍,就連與之同期上映的好萊塢特效大片《哥斯拉大戰金剛》,都沒可以爭的過這部理想題材的電影。
總的來說,《我的姐姐》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一路飄紅的票房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招致這部電影真正口碑相持不下的,或許就是由於張子楓這一角色的人設,得罪了女權觀眾吧!
3. 《送我上青雲》是女性電影卻不是小眾電影,為什麼評分7.4分票房卻慘淡
《送我上青雲》這部電影很不錯,豆瓣評分很高,7.3分。電影《送我上青雲》已經上映三天了,豆瓣分一直不斷的提升,從最初的7.0分,漲到了7.3分。
而姚晨在電影《送我上青雲》中飾演的盛男,似乎和薛寶釵有些類似,個性獨立,追求上進,渴望真愛卻仍孑然一身。但是在不公的命運面前,盛男似乎比薛寶釵更為堅強.
其中還夾雜著黑色幽默,就像《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一樣,表達了當代女性在職業理想與生活尊嚴中,堅強的過著屬於自己的人生。
4. 末路狂花是女權主義電影嗎,為什麼豆瓣上有人說不是,到底女權主義電影的定義是什麼
是女權主義電影
女性主義電影
從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整整十多年間,美國影壇興起一股女性主義電影風,許多優秀的女演員也在這一段時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凡妮莎以及珍芳達合演的《茱莉亞》(描寫反納粹女傑的生平故事)、莎莉菲爾德的《心田深處》(描寫堅強的農村婦女的故事)、傑西卡蘭芝的《弗朗西斯》(描寫性格女星對抗好萊塢的悲劇故事)等。形成這一股風潮的原因主要是70年代開始盛行於美國的女性主義思潮以及女性解放運動,另一方面也多虧了這一批優秀的女演員,她們不願意再以充當銀幕花瓶為滿足,願意向復雜而有深度的女性角色挑戰,當然,也讓我們有幸領教到她們苦心經營的豐碩成果。這一股風潮到90年代便被許多肌肉男星的動作片以及計算機動畫的科技奇觀所取代,讓我們更對那一個時代的美好難以忘懷。
女性電影應該是什麼?很難定義,因為現在也還在發展中,如果用狹義的定義就是:女性觀點來詮釋有關女性的議題的電影。而廣義的定義:女性導演所拍攝,不一定是女性議題的電影,或是男導演拍攝,但是探討女性活動、女性題材的電影。一些導演擅長刻畫女性角色、女性情慾,這跟男性所表達情慾上的差別在:探討的是心靈而不只是動作; 情慾流動的描述而不是攝影機對女性身體的描繪; 身份上的尋找、認同,私密性的家醜、告解、誠實的表露,親人和好朋友或許會受到侵犯,所以還包含事前、事後的溝通。其它包還性別、同性、異裝的議題的作品。當然,女性主義電影還是以女性為其主角,描寫這一些女性在父權以及時代的傾軋下奮力求取生存尊嚴的故事,所描寫的女性角色並不是為了對舊時代的賢妻良母歌功頌德,藉以更加鞏固父權的教化;反之,它更多描寫的是一些桀傲不馴,甚至不見容於當時的「壞女人」,她們特立獨行的行徑除了勇氣可嘉之外,對於性別刻板的顛覆、以及性別壓迫的解放更是引人深思。
5. 之前豆瓣 有一部評分很高的關於女性的是啥電影
《沙漠之花》是雪瑞·霍爾曼執導的劇情片,製片於英國,由莉亞·科貝德、莎莉·霍金斯等主演。
該片根據索馬里黑人模特華莉絲·迪里的自傳暢銷書改編。講述了華莉絲從索馬里沙漠中走出到成為世界頂級名模的故事,於2009年在英國上映。
6. 《末路狂花》為什麼可以被稱為女性主義電影的經典之作
《末路狂花》被稱為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的電影代表作,這部影史留名的經典佳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7分高分,好於94%劇情片,好於97%犯罪片,是什麼原因讓這部片能獲得這樣的評價呢?
整片幾乎全部的劇情都發生在那輛高速賓士的1966年綠色雷鳥敞篷跑車上,它飛馳著越來越遠也帶著我們主人公姐妹的心飛的越來越遠越來越自由狂野。
綜上所述,《末路狂花》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女性主義經典之作。
7.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如何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如何?《摔跤吧爸爸》在豆瓣評分高達九分,是一部口碑人氣劇情都在頂端的經典大作,作為印度神作這部電影由阿米爾汗主演,講述了一個冠軍摔跤爸爸對於女兒的刻苦要求,想讓他們繼承父親的意志走上摔跤的道路,作為一個嚴厲的父親,阿米爾汗飾演的辛格因為生活的原因而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摔跤事業,但他把自己的這份想要獲得冠軍的心繼承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想要一個兒子,但是一直生的都是女兒,偶然一天他發現培養女兒又何嘗不一樣呢?因此展開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將頭發剪短,訓練量加大,終於站到了國際賽場上,因為父親往日教育的歷歷在目讓他絕地反擊最終奪得了金牌,讓無數女性都看到了女性不比男性差。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值得一看。
8. 夢想合夥人影評
《夢想合夥人》:夢想的童話
文/夢里詩書
夢想的價值在《夢想合夥人》中顯得如此廉價,自詡女權主義的女版「合夥人」實則有的只是浮誇造作的情感,電影只是淺薄的去揉合愛情,創業,友誼等多番元素,卻難以談何夢想的感動,猶如一場過家家游戲的創業更令人尷尬。
女性創業的命題,本是一個中肯的女權題材,但《夢想合夥人》借三位女性的合夥創業夢,卻並沒有契合這一命題做出為人感動甚哪怕僅只是令人信服的劇情,時代背景淪為了可有可無的噱頭,轉折節點全然沒有任何邏輯,創業過程的艱辛更只是一筆帶過,一家剛開沒多久的網站就能謀求上市等等虛假橋段的堆砌,更使電影猶如一場荒誕的閉門造車,根本不懂得如何去詮釋創業者的夢想,卻東拼西湊的硬要用嬌柔而出的熱血去粉飾一個假以女權的創業故事,如此夢想又怎會不為人空洞。
其實《夢想合夥人》想去表達的元素很多,但電影卻只懂得用最淺顯的手法去描繪,創業為主的核心故事已然是一個不近真實的游戲,關乎合夥人的概念最終弄得仿若一場《小時代》里的撕逼,至於愛情的輔線更只是老梗的套路,而只能用巧合串聯起來的架構和刻意搞笑的包袱,更使女權主義的核心價值變得暗淡無光,電影所令人感慨夢想的廉價並不是因為主人公們追求的夢想,而在於這一故事既了無內涵,亦無地氣。
一個能為人動容的故事,最為重要的莫過於地氣,但韓國導演張太維的執導,只能說他雖能營造一場外星人的偶像劇《來自星星的你》,卻講不好一個屬於中國創業者艱辛的成長故事,沒有緣於生活的體驗又何來真摯的情感,這正是諸多中韓合拍片最終只是過眼雲煙的症結,而沒有任何電影執導經驗的他,更不單只是水土不服,亦只是將此部電影作為了自已的試水,這或許也能解釋了電影為何前段如雞肋般冗長情感戲碼的填充和節奏把控失衡的根源。
這不是一個真正屬於創業者的故事,而只是一場閨蜜間夢想的童話,它有著甜蜜的羈絆與唯美精緻的風格,卻沒有一個屬於創業者真正面臨艱辛的苦難,就像都教授那樣的男人只屬於外星,這樣的夢想只能是一個童話。
9. 美劇《致命女人》開播至今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豆瓣評分9.4。這個成績實至名歸。
作為一部女性題材的電視劇,劇情聚焦在三名婚姻遭遇背叛的女性,成功地點亮了三個女人一台戲,最終決定磨刀霍霍向渣男的故事。
無論從劇情還是表現手法上來看,這都是值得觀看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