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史實改變的《勇敢的心》評價很高,真的那麼好看嗎
謝邀!感謝關注影評人奧斯卡,與你一起分享電影的樂趣。
可以負責任的說,《勇敢的心》的確是非常好看的一部電影。
2. 西伯利亞理發師的客觀影評
你永遠不知道
——記《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初見面,是在開往莫斯科的火車上,年輕的軍官叫托爾斯泰,可是他記不得她的名字,於是他叫她安娜·卡列尼娜。
可是讓他心醉的Jane只是一個騙子,來到俄羅斯是為了幫助老闆贏得沙皇的贊助資金。Jane說自己的人生是被動的,而她唯一一次自願做出的選擇,就是和安德烈·托爾斯泰相愛。
很多年後,當動人的愛情終於和沖動的青春一起消逝,我們難過了。這樣不顧一切地愛,這樣心如磐石地等,最後還是幻化掉了。
《西伯利亞的理發師》對得起「史詩」這兩個字,因為女主角的長像實在太像朱麗葉比諾什,一度讓我幻想它和《新橋戀人》的相似,但《新橋戀人》是不可以和它相比的。冰冷的西伯利亞高原,廣袤無邊的白樺林,只有俄羅斯民族的文化沉澱,才拍得出這樣不朽的電影,它甚至可以讓你忘記這是一個愛情的悲劇。
沙皇的士兵,簡直是世界上最迷人的軍隊。風華正茂,英姿颯爽,唱著瓦格納的歌劇,跳著貴族的舞蹈,單純的時候像個孩子,認真起來又那麼不可一世。他愛上她,為了她放棄前途,頂撞將軍,於是火車開動,他被放逐到西伯利亞,再也不能回到故鄉。
從此不能相見,當愛情如此沉重,還有多少人會堅持自己的誓言?
她等了10年,嫁給了當年讓她來俄羅斯的人,為的只是一張西伯利亞的通行證。千辛萬苦找到他的住所,才發現他已經有了妻室。她說她來晚了,來不及了,回不去了。
策馬離開,回去美國。從此一切記憶,一切青春,灰飛煙滅,萬劫不復。
只是她永遠不知道,當她轉身離去,叢林中是安德烈些許蒼老但依然明亮的雙眼,如此無奈。
只是他永遠不知道,她為了一張見他的通行證等了整整10年,苦苦打聽他的下落,她還要告訴他,他們有一個孩子,一個和他一樣偏執的孩子。
開始的時候,我們笑著看在火車里唱《費加羅的婚禮》的安德烈,油亮亮的青春;最後的時候,我們哭著看那雙同樣的眼睛,多麼殘忍。
這樣的愛情要的不僅是安德烈的激情和Jane的豁達,它還需要犧牲。一切漸漸平淡,才是悲劇最可怕的地方。曾經愛過痛過瘋狂過,為了對方一切都可以不要,最後剩下的,居然是那麼無奈的對望,你永遠都不知道我的等待,永遠都不知道我離開的背影里,藏了多大的荒涼與絕望。
3. 俞飛鴻演技好嗎有哪些代表作
1971年出生的俞飛鴻,早在1979年便「觸電」了,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竹》,1987年便擔任女一號,出演了電影《兇手和懦夫》。
此後,俞飛鴻開始了自己的導演事業,執導了自己的處女作《愛有來生》,獲得了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
俞飛鴻對名利沒有多大熱情,所以一直接拍的影視劇都不是很多,以每年一兩部的速度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2014年,俞飛鴻主攻電視劇,給觀眾帶來了《大丈夫》《小丈夫》《父親的身份》等一系列作品,讓觀眾見識到人到中年依舊氣質如蘭的女神模樣。
4. 求幾篇影評
尋槍是陸川執導的電影。是一部懸疑題材的電影。而我對他的電影手法比較感興趣。
比如說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像馬山在詢問朋友的時候,在兩個人之間出現的紅桌,又比如馬山丟槍之後想像保險櫃里的槍的鏡頭。還有就是李小萌軟軟的叫喊聲,和最後馬山死後爬起來的大笑。這些手法都是非常的超現實,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陸川要用這種手法呢?
還有就是陸川的對白非常的幽默,加上貴州的方言說出來就更具喜劇色彩。為什麼要在一部懸疑片當中加入這種喜劇元素呢?難道是創作的無意識嗎?還是一種諷刺?因為雖然幽默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笑過。就像是一種誇張。在警槍丟失,人人自危的時候,說笑就是一種誇張。那為什麼要這樣誇張呢?
所以我想這是在表現人。超現實的手法是來表現馬山的精神狀態,他非常的神經質。當時的馬山已經擔心的滿腦的幻象。他甚至已經不相信自己,比如他會問他的老婆他是不是有段時間沒在床上。為什麼他精神會如此的緊張?是因為他是一個負責任的警察嗎?不完全是,因為他在尋槍的過程中早就被煩亂的關系把目的都給丟了。他不知到是為自己還是為了身上的責任。他只是為了槍,只有找到槍,他才會開懷大笑。而導演的對白就像一個一個冷笑話。但是這些幽默在忙忙碌碌,不苟言笑的馬山看來都是一絲一絲的線索。從此可以知道馬山內心的負擔非常的重,幾乎是壓得透不過氣來。
陸川就一直在表現一個人,一個普通警察的心裡狀態,和身上的負擔。這種負擔是他自己,是警官的責任和社會的壓力的混合體。而這種壓力往往讓人迷失,而迷失似乎又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這就是作為社會的一員的人在社會的影響下的行為無意識。也就是說社會吞噬了個體。而個體在尋回自我的時候的一種心理的掙扎。所以我覺得陸川是為了表現一個身負社會責任的個人迷失的,和尋回自我的故事。
優美絕倫的戰爭巨片,奧斯卡史上令人矚目的奇跡
經典史詩式的巨著,歷史宮廷片的巔峰之作
極具時代張力,蘊涵著無可比擬的神聖與深沉的神秘力量
奧斯卡歷史上一個突破性的記錄
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整整盛行了10年的古裝史詩巨片,大製作、大規模、大場面,製片商們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商業意圖一覽無余。1959年的電影《賓虛》稱得上是這股巨片熱潮中的巔峰之作,它同時也宣告了這個巨片時代的結束。
從無聲片時代起,《賓虛——基督的故事》這部小說就曾先後數次被搬上銀幕。而由米高梅公司出資拍攝、由威廉·惠勒執導的這部《賓虛》,場面壯麗,氣勢雄偉,其出色的對白、多彩的異國情調和赫斯頓的粗線條的出演相得益彰,被看成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在第3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影片共獲得11項大獎,首創奧斯卡獎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由於獲獎,《賓虛》的身價猛增,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紛紛要求放映。美國製片人協會等組織也貼出了「影片之好,前所未有」的廣告海報,幾百家在「倒閉危機」中苟延殘喘的影院因此有了生機。
《賓虛》空前的放映收入不僅成為米高梅影片公司的驕傲,也使陷入財政困境的公司起死回生,同時它的成功也促使米高梅公司調整了他們的經營理念,他們想方設法在更廣泛的領域中擴大成果。例如在宣傳中,他們還大力抬高在《賓虛》中大顯神通的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查爾頓·赫斯頓和最佳男配角獎獲得者休·格里菲斯的身價。
上一世紀四五十年代,正是電視這一大眾消費品日益崛起的時期,由於電視的沖擊,好萊塢電影曾幾度顯得不甚景氣。1959年美國各公司拍攝的影片只有160部,後來,正是由於《賓虛》的出現才再一次喚起了成千上萬觀眾的注意力,使電影界重新活躍起來。
「生命不是別的,它只是一種存在,一種靜態,一種似有似無的具像。而拿生命來載乘什麼,詮釋什麼,這才賦予了生命新的意義。」看過金琛執導的電影《菊花茶》之後,一縷淡淡的生命之香始終還在心中留有餘味,但這餘味絕不是生命中浮華於世的淺薄,也不是人與人之間經歷過爾虞我詐後的滄桑,更不是隨遇而安一切隨緣後的碌碌平庸,它是在經過無數艱難險阻後始終存在於人間的一種真情,一種對生命的珍視和熱愛。
影片《菊花茶》是導演金琛繼獲國內外七項大獎的處女作《網路時代的愛情》後的又一力作,盡管兩片的風格之迥異對一個不足30歲的導演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但金琛還是又一次戰勝了自己,同時也俘獲了觀眾的心。
《菊花茶》敘述的是一名曾經歷感情挫折而冰封自己的鐵路工人馬建新與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青年女教師李衛華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相戀繼而結為夫妻的真實感人的故事。影片在西部冬季的嚴寒和人心的溫暖相交融的背景下再次探討了生與死、愛與性的深層含義,在更深層次上詮釋了生命的可貴。
影片主人公---27歲的李衛華是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女青年,但她清純、美麗,她與常人一樣對生活充滿渴望。她一次次從死亡線上被人救起,而她對生命的渴望,一次次讓觀眾心痛和惋惜,這也正是影片中扣人心弦的命運主線。馬建新,一個憨憨傻傻,卻有著男性特有的溫柔和執著的鐵路工人,在一次次與女主角心靈的撞擊和他無私的奉獻中讓人體味到人間的溫暖,更升華了觀眾對一個小人物的敬佩之情。如果說李衛華是影片的一個核心人物的話,那麼馬建新則是讓整部影片出彩的人物,他的言談舉止,他的所作做為都帶有一定的幽默成分,為一部本來是探討生死重大課題的影片增添了一種新的情趣,活躍了影片的氣氛。
影片在結構和節奏的安排上獨具匠心。片頭,用男女主人公新婚之夜卻老老實實、客客氣氣地各自就寢的情節形成懸念,採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手法。女主人公李衛華愛好「節氣」,影片以天文學來解釋各農歷節氣並配以水墨動畫來將故事分段,突出環境和人物命運的各個進行時態中的狀態,與人物的命運和發展緊緊相連,更通過「節氣」這一古老的文化將全片的藝術氣息提升。同時影片的音樂和冷暖相融的攝像風格也更體現了影片的獨到和新意。分別代表著男女主人公的鋼琴和弦樂以及青藏高原上的嚴寒與人物內心尋求溫暖的對比給了觀眾極其強烈的聽覺和視覺沖擊,但這種對比並不顯得唐突。
《菊花茶》一如其名,清新雋永。請您靜待於影院「品茶」時刻的到來
曳的燈光,跳動的音符,欲說還休的情緒,構成了花樣年華的畫面
<花樣年華>帶給王家衛諸多榮譽,揚威當年戛納電影節,開啟了一個王氏作品新的高潮
仍是與杜可風張叔平的合作,經過前幾部的磨合更駕輕就熟,儼然一個整體
曾有人批評王的作品由於沒有劇本限制,因此過多的發揮使劇情略顯零碎
<花樣年華>避免了這個缺陷,出場人物不多,主要人物就是周慕雲和蘇麗珍
張曼玉演繹的蘇麗珍帶有別樣風情,總是一襲華美的旗袍,合著音樂節拍不緊不慢的走著
說句題外話,同樣這種形象,<長恨歌>的鄭秀文看了讓人很寒,做好每一行都不是容易的
看似漫不經心,蘇麗珍卻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其中有一個細節
那時的辦公室小姐不多,能進這一行的必定跟現在的"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不相上下
工作和家庭兩不誤,領導器重,家裡也沒什麼耽擱,只是丈夫同樣忙於工作
一個人的時候,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面,熱氣繚繞,驅散心頭的寂寞
行走中,遇到了周慕雲,梁朝偉不顯老,現在還跟幾年前一個樣子,只是多了成熟的滄桑
60年代的香港,帶了幾分舊上海灘的迷醉,摻雜了各種色彩,灰暗是主色調
背景音樂也是帶有這種特色的藍調旋律,幾分柔和幾分渲染,休止符給人遐想空間
配合人物出場時響起的華爾茲樂聲,不僅視覺上是享受,也聆聽了一場音樂盛宴
讓我狠狠想你,讓我笑你無情,連一場慾望都捨不得迴避
梁朝偉很適合這種形象,油光鋥亮的頭發,筆挺的西裝,還一定要有領帶
眼神有點玩世不恭,卻能洞穿一切,男人就該這樣才好
一次次告誡自己,不能像他們那樣,把持住的慾望澆碎心中的夢幻
他問,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跟我走嗎
她答,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帶我走嗎
可惜,他們卻聽不到彼此的回答,這場花樣年華里,有刺激,有美麗
有不能忘卻的回憶,故事籠罩在曖昧的氛圍中,卻沒有任何出軌的鏡頭
最後,在那個陌生的國度,周慕雲訴說著他的心事,卻沒人與之和
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了,沒有任何傷害,成人對待感情的態度總有保留
只要有一丁點年少時的輕狂,結局也許就會改變,一起浪跡天涯
無奈周遭環境,要在相同的交際圈躲避閑言碎語,隔離就在這時產生
離開2046的房間,回歸生活軌跡,沿著命定的路走下去,只是沒有了勇氣
走過這么場花樣年華,有回味,有淺淺的傷感,彷彿空氣中迷漫著曖昧
想著傾盡一切去彌補,卻牢不出命運的牢,只能困在原地,撫摩甜蜜刻下的傷口
回答者:Danny_SP - 經理 四級 7-2 01:37
5. 網上評分高達8.9分的《勇敢的心》,真的有這么好看嗎
眾所周知,《勇敢的心》是有歷史事實改編而來的。它的評價有多高我也不再多說了,但是我想從自己的看法出發來講講它有多好看。
拋去演員,單純從電影出發來說,在看它的時候,我渾身的每個細胞都感覺被刺激到了,影片里有很多暴力和戰爭的情節,但也不失溫情,最後男主臨死前的吶喊「Freedom」將我心裡的激情推到了頂峰,一種愛國情懷,油然而生。
男主華萊士繼承了父親英雄的氣魄和勇敢,在英國國王愛德華不平等的對待下,為了蘇格蘭人民的自由揭竿而起,英勇的戰斗。小時候,父親在與英國的戰爭中犧牲,長大成家後,本打算安分守己的他卻一次次被激怒,當他的第一任妻子梅倫被殺害後,他領兵起義,取得初步的勝利。可是他也忽視了蘇格蘭貴族自私的本性,他們從來不會考慮人民,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最後聯合英國國王殺害了這位英雄。影片最後,臨死前的華萊士為自由高呼,而此前曾陷害他的蘇格蘭貴族羅伯也傾佩華萊士的英雄行為,承他遺志,最後取得勝利。
心中的英雄以悲劇收尾,但是對自由和和平的追求,由後人來完成。只要有一顆勇敢的心,我們也可以站在自己的巔峰,我覺得這就是它最精彩的地方了。
6. 急求幾篇經典的電影影評!!
《財迷心竅》、《省城裡的風流韻事》《茶馬古道》《梧桐相思雨》《風流戲王》《天下太平》《情斷上海灘》《皇太子秘史》《十八羅漢》《都市東游記》《燒餅皇後》 《鳳在江湖》 《策馬嘯西風》《談婚論嫁》 《花季雨季》以及影片 《情天大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