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2012電影觀後感

2012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26 09:49:49

① 2012的觀後感

對世界末日的態度 影片《2012》中所謂的「世界末日」,我們既不必當真,也不必批判。 世界末日這件事情,純粹站在科學的立場上說,這個可能性總是存在的。因為不可知的災難什麼時候都可能發生——也許下一個小時就是末日,這個可能性也存在,只不過它的概率非常小而已。況且按照我們的唯物主義理論,這個世界有始也有終,地球本身,太陽系本身,也都有生命周期,都有衰老死亡之日,那時候當然就是世界末日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界末日當然是存在的。 但問題是,當我們現在討論對於世界末日之說「相不相信」時,我們是另有暗含問題的。當我們談論「相不相信」時,我們其實暗含著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你信了,你准備怎麼生活下去?如果你不信,你又准備怎麼生活下去? 比方說,如果你確信兩年之後是世界末日了,和你確信兩年之後世界還將是正常的,你此刻的生活態度就會不一樣。在前面一種情形下,也許你覺得反正再過兩年世界就完蛋了,從現在開始很多約束你都不願意接受了,你想吃喝玩樂,你想醉生夢死,你想倒行逆施……。如果你相信世界還是正常的,那你當然不會胡來了。也就是說,你是不是打算按照兩年後世界要毀滅來安排你現在的生活。理智告訴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這樣安排生活,都不可能接受這個假設來安排生活。絕大部分人,只要還有理性,肯定會按照「兩年後世界將是正常的」這一假定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人在這種情形下都會相信世界將是正常的呢。因為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我們可以知道兩年後世界將是正常的,即使太陽系真會發生什麼變化,那也是長周期的變化,幾年的時間尺度之內當然感覺不到。 那麼為什麼我們相信科學,而不相信神秘主義的預言呢?那是因為,科學在以往這幾百年裡所取得的業績,讓我們相信這個理論是管用的,它對於大部分自然現象的解釋是正確的。比方說,它對萬有引力的理解是正確的,以至於我們可以發射一艘飛船飛向火星,居然就真能在火星上著陸,這說明我們計算的軌道是正確的,我們計算這個軌道所依據的整套理論也是正確的,如果它有一點不正確,飛船就飛不到那裡去。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的權威當然是最大的。大部分人面臨這個選擇的時候,還是願意選擇科學。選擇科學,我們當然假定兩年後世界還將是正常的,我們當然也就不信末日預言了。 有人曾預言,影片《2012》上映之後,大家會更加熱衷於談論「世界末日」之類的神秘主義話題,現在看來倒是有點不幸而言中了。當然,作為談資,看完電影後,沿著電影里神秘主義的話題繼續討論討論,這很自然,也常能令人愉快,也不至於有多大害處。可是你不會因為這個而改變你對生活的預期和安排——你明天該上班還是要上班! 「導演找了許多方法讓地球毀滅」 影片也的確展示了這樣的特色。影片中,幾乎集中了電影史上所有災難:洪水、地震、海嘯、颶風、岩漿,大量體現人類文明的標志性建築物像豆腐一樣被自然的巨大力量碾碎,幾乎是能想像到的人類災難的極限。 而整部影片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洛杉磯的消失。整個城市就像泰坦尼克號那樣先斷裂再傾斜,最後下沉到太平洋里。讓中國觀眾印象深刻的是,滔天洪水跨過西藏的雪山,淹沒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 美式套路「單親爸爸救小孩」 《2012》的故事主線很「美國大片」:學者傑克遜坐飛機前往被地震吞陷的洛杉磯拯救前妻和兩個孩子,並冒險驅車去正面臨火山大爆發的懷俄明州黃石公園找一名知曉災難的廣播電台主持人來得到飛船的地圖,當然,災難片發展到今天,當初《世界末日》中布魯斯·威利斯獨力救地球的「英雄本色」已不能再糊弄觀眾,地球還是會遭受重創。但英雄起碼能救自己的家人,而且這個英雄通常都是單親爸爸。之前熱映的《神秘代碼》中,離異男尼古拉斯·凱奇就傾盡全力保全了自己的兒子,而自己卻葬身災難。 這次扮演單親爸爸傑克遜的是約翰·庫薩克,跟他多次合作的36歲女星阿曼達·皮特扮演其前妻。庫薩克被業界評價為「最被低估的男演員」,為人頗有個性,從前只愛拍獨立電影,不知該片是憑什麼打動他第一次出演商業大片。而導演艾默里奇曾經表示,在構思故事時腦海中浮現出的男主角,就是庫薩克。 「故事老套 足夠煽情」 該片主線依然是導演羅蘭·艾默里奇最擅長的父子情。約翰·庫薩克扮演的作家傑克遜婚姻破裂,前妻甚至有了新男朋友。當這場大災難發生的時候,傑克遜剛從前妻家接走自己的一雙兒女,准備前往黃石國家公園度假。在得知洛杉磯的災難之後,傑克遜還是決定本著大無畏的精神返回市區救回前妻以及前妻的男友。

② <2012>電影你看完有什麼觀後感想

1.特效真的很好
2.好像很燒錢
3.情節真的是
簡單
4.披著中國元素外衣的典型美國電影

③ 2012電影讀後感(400)字

觀眾對《2012》這個電影的反響都是很不錯的。於是,昨天下了班我帶著期待與好奇去觀看了這場電影,說真的,直到現在,當我回想起電影中的每一處情節時,依然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中的恐慌與不安,因為我有些擔憂,我知道這種擔憂或許會被看成是杞人憂天,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人類真的需要好好的自省一下了。《2012》雖只是一部關於人類毀滅的災難片,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我們人類是如何掙扎求生的。
但對我們每一人來說也敲響了警鍾,影片中講述的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這樣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瑪雅文明預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個文化、種族,全球的科學家、政府,都無法預知這一天到底會發生什麼。
影片中所帶來的視覺沖擊,讓觀眾切身的感受到了彷彿世界末日真的降臨了一樣。影片中強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發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煉獄,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爆發,每一個鏡頭每一處情景都讓我緊緊的抓住康的手,彷彿我們就是那場世界末日里掙扎的人一樣,害怕即將失去的一切美好事物和心愛的人。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傑克遜一家在尋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過程中多次經歷了生死考驗,最終他們終於到達方舟基地。然而已經製造完成的方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從世界各地聞訊涌來的受災人群,於是,誰去誰留已然成為挑戰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面對災難,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這句話也讓那些在生死邊緣的人們看到了生的希望,最後人們終於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繁衍和發展的希望,那一刻,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記得康說,這樣的災難即使來了也無所謂,所有的人類都一起面對然後一起消失。但是我真的不希望會是這樣,即使2012年的12月真的會是世界末日我仍然希望災難離我們遠一些,如果一定要面對那恐怖的巨變,我希望我會和我愛的人在一起,和我的家人們在一起,一起躲過這可怕的惡夢。
珍愛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吧,生活是美好的,為了美好的明天讓我們珍愛生命珍愛地球吧。

④ 2012 觀後感

有3篇,自己選吧

唯有我們能夠拯救自己

走出影院,冬季夜晚的涼風吹在臉上,猛然間感到了臉上的熱度。影院空調的功能良好,而我血液比往日快速的多的流動,更是身體熱量增加的原因。這熱度,就來自剛剛看完的美國大片《2012》。在近三個小時的時間里,我的呼吸幾乎一直在綳緊。但我的心也一直在激動中感動。

對美國,不是很有好感,因為自己的父輩曾經與美國人在朝鮮戰場血肉相拼,無數中國軍人在那場戰爭中流血,犧牲。也因為從自己青春時期起,就見過太多美國對中國的羞辱。

但這不代表自己對美國的一切都拒絕,如果是美國的優秀的一面。

2012》,就是這樣一部可以代表美國優秀一面的電影。

影片是災難片,這是美國人早就拍的爛熟的一種電影,我也看過別的美國災難大片。但這部片子,確實從內心深處打動了我。

這部片子,幾乎集中了災難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級火山,超級海嘯,毀滅整個人類的大洪水,陸地的下沉與崛起,地球磁場的倒轉,城市的毀滅,無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見聞有限,反正能把這么多災難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災難大片,記憶中好像沒有,大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電影《日本沉沒》,災難元素的集中度稍可與《2012》相提並論,但也遠遠不及,場面與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語。看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靜觀看的時候,眼睛裡隨時都是驚天大災難,所有的思維都在隨著影片故事情節和主人公的命運在轉動。

但這些,只是讓我激動的理由,而不是讓我感動的理由

我的感動,來自於片中的那種人性的光輝。人性,這個詞用於評論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濫,但我還是要說,這部片子,最讓我感動的,是人性。這種人性,是博大寬廣,是勇於付出,是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狹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類生命和人類文明的脆弱,那麼健美的身軀,那麼精美的建築,那麼溫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無力,幾秒鍾,或者幾分鍾,在地震、火山、海嘯、超級洪災面前,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我也看見,無論是在什麼樣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類,或者說作為人類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還有那些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了人類的尊嚴。美國總統在災難註定來臨的時刻,選擇留在美國與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後時刻,「船長不願丟下正在沉沒的船,這是他高貴的選擇」,影片中那位美國官員對總統的評價,我完全贊成。在超級洪水襲來的最後時刻,那些掌握著方舟外幾萬人命運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們,在瑞得里安博士「我們都是人類的一份子,人類的文明就在與互相幫助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們今天放棄他們,那麼即使我們生存下來,我們怎麼去面對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又怎麼去面對他們的孩子」的激切演說下,一致同意打開方舟大門,無數人歡呼著沖進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麼人,不管是什麼政治立場,我想,都會在心中刻下一絲溫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奮斗和努力,更值得我們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傑克,為了讓自己的一家人得到進入方舟的船票,駕著車瘋狂地跑,從黃石國家公園跑到了拉斯維加斯的機場,在漫天黃石公園火山爆發的巨大煙火中找到沉迷於要和地球共存亡並且快死了都不忘記自己是第一個宣布地球完蛋的那個瘋狂傢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縫後爬出來追上正在起飛的飛機,經過了飛機原本說要在中國南海迫降最後卻在中國西藏降落的戲劇性經歷,終於在那位好心的中國方舟工作人員天慶的幫助下全家進入了方舟。當傑克在影片最後,終於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機械故障使得方舟順利開動,一家人悲喜交集擁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為平凡人的傑克,在這樣的巨大災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同樣巨大的勇氣,應該說不上是為了什麼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這點)。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確實是一個全人類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義人物,而傑克,在尋常時期在一個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險來臨時,他的無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但誰能說,即使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他的這一切舉動就不值得我們感動,並且值得我們向他致敬呢?又有誰能說,他的一切舉動,不是博大寬廣、勇於付出和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光輝人性呢?

我喜歡傑克,理解傑克,因為我是一個和他一樣的父親,一個和他一樣有著自己孩子的父親。當兒子要和他一起去排除方舟尾部故障時,他不準兒子和自己同去;而當兒子悄悄跟來被他發現後,他所做的是更加努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因為他知道,要讓兒子活下來,他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排除故障,否則,他活不成,兒子也活不成。可以讓自己去死,但絕對不能讓孩子去死。因為,他是孩子,而自己是父親。

這一幕,也出現在俄羅斯人尤里的身上。尤里是商人,渾身充滿著銅臭味。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也不乏令人佩服之處。尤其是那種臨危不亂的風度,頗有「帶頭大哥」的氣質。飛機迫降西藏,幾個人為了是否等待飛行員米沙而在豪華車里爭執不休,眼看著再不將車開出飛機大家全得完蛋,尤里一聲大吼「閉嘴」,壓住所有人,隨後大家將車開出迫降中的飛機,結果雖然飛行員薩沙遇難,但絕大多數人的命卻保住。從事態發展的結果看,尤里的做法雖然對薩沙不公,但卻是正確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尤里的當機立斷無可指責。在方舟大門即將關閉,幾萬人將被拋棄的一剎那,看著兩個哭泣的孩子,尤里大吼一聲「跟我來」,帶頭沖擊方舟。當方舟大門打開後,尤里不是自己先進方舟,而是拚命的先把兩個孩子送了進去,最關鍵的時刻,眼看大門即將關上,而自己還有一個孩子卻爬不上門,尤里做出了最後的選擇:他用盡全力,舉著孩子的腳奮力往前跳躍,孩子的手終於抓住了方舟的門板,而尤里的的跳躍之後,腳下就是無邊的懸崖。。。。

還有那位飛行員薩沙,一個英俊硬朗的俄羅斯男人。在飛機迫降的最後時刻,他拒絕了別人要他一起撤離的勸告:「我必須等飛機上所有的人都下了飛機再走」!「那你呢」?「我沒事」!他幾乎是吼著說出了這句話,他也果真做到了。當所有人都撤離飛機後,他駕駛著的飛機,沒能停住,滑下了懸崖。。。。飛機上,有將他的愛人奪去的尤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救了飛機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情敵。薩沙,一個俄羅斯男人,真正的男人!當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後時刻,他的嘴角,應該是帶著一絲微笑吧----自己的愛人吧,還活著。。。。。。

在傑克排除故障,和兒子緊緊擁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奮力一躍,將兒子送上方舟的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想到了在自己雙腳骨折的那一天,女兒把自己最喜歡吃的零食帶到醫院,還給我帶來了《讀者》,說,爸爸最喜歡看這本雜志;想到了在自己卧床不起的那幾個月,女兒每天早上起來給自己煮好面條端到床頭;想到了因為受傷後腳冷,女兒端著對她來說太重的一盆熱水給我燙腳的一幕幕。。。。。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切,我們也才能夠拯救自己,我們也才能夠拯救人類和文明。
-------------------------------------------------------------------------------
2012年離我們太近了,未必災難馬上就要來臨?給人一種迫在眉睫的緊張感。
電影開頭還有些沉悶,不過是為後面做好鋪墊,地球內核完全液化,地殼正在漂浮位移,老百姓都不知情。後來的發展太令人吃驚了,美國完全消失,地球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消失,地震、海嘯在短短幾天內接二連三,卷席了整個地球,海平面瘋狂上升,影片中美國的黑人總統親眼看著約翰肯尼迪號航空母艦被巨浪打翻,壓在他所在的華盛頓市,美國的英雄紀念碑攔腰折斷,砸在驚慌的人群中(這種鏡頭在中國的電影中絕對不會出現,比如人民英雄紀念碑攔腰折斷,我相信沒有任何導演敢於嘗試拍攝這樣的鏡頭,即使拍了也會被審查掉),加州在州長的謊言中陷入一片火山爆發中(讓我懷疑是否在影射現任州長施瓦辛格經常說謊?他還是我的偶像哦!)。飛機飛過那一片地獄般的城市,垮塌的摩天大樓,斷裂的高架橋,沉陷的高速公路……讓我們目瞪口呆!

最讓人意外的是,拯救人類的還是中國人民,就在我們四川的北部山谷,我當時還說我們四川硬是多災多難,咋個一下子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四川哦!結果到電影的後面才曉得,那裡修建了一個巨大的港口,12個諾亞方舟等待著避難的人類和各種物種,就像電影中所說的:「這樣的工程也只有中國人能夠完成!」確實太巨大了,每個方舟都比航空母艦還要大很多倍(這樣的電影很難讓人相信中國造不出航空母艦來)。電影集中描述了幾個小人物和大人物,很有點意思,尤里這個俄羅斯富商不算個好人,但是他畢竟提供了安26這樣的巨無霸飛機給主角避難,也帶領一群平民爭取自己的生命,在最後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展現了人性美的一面。印度科學家有天真的性格,不知道政治為何物,但正是他的天真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而指揮者也有獨裁的性格,但是獨裁也能夠拯救很多人的性命,獨裁代表紀律,沒有紀律所有的人都會暴亂,二者在電影里很巧合地融合在一起。

而且影片還不乏幽默感,當安26飛機無法降落時而必須用賓利車沖出來時,男主角不能發動汽車,居然還是尤里添上一句「發動引擎!哈哈,語音控制,高科技。」當巨無霸飛機僥幸停穩後幾秒鍾,飛行員正舒口氣要擦汗,冰山崩塌了,掉了下去,很有點像《真實的謊言》中的橋段。
影片中有好幾個橋段都是模仿《海神號》,巨浪打翻艦艇的鏡頭很震撼,但我們似曾相識,方舟的艙門關不上,男主角和兒子潛入水底排除故障的情節也明顯模仿,我還以為他們會犧牲呢,不過導演非要安排完美結局。
在災難片中間,導演也不忘記穿插愛情戲,科學家和總統女兒擦出了火花,而更有意思的是女主角本來和前夫都離婚了,電影安排她的現任丈夫送他們上了方舟,然後死在方舟上,接著前夫又英勇表現一番,贏回了前妻,這種安排我覺得太牽強了。
如果電影描述的是真的,那我們可真得抓狂了,地球確實承載不了太多的人類,就這樣繁衍下去,終有一天自然界會報復,人類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是多麼渺小和微不足道,前幾年的印度洋海嘯,造成難以形容的破壞,2008年四川的地震,破壞力難以想像。我們要怎麼對待自己生活的地球,它就會怎麼回報我們。

----------------------------------------------------------------------------------

2012電影觀後感:假如世界毀滅

例如什麼大家要關心自己的地球等等我就不再這里多說了,但不等於這不重要。我們要節約水、節約能源、不要製造很多垃圾、為了綠色地球貢獻自己的能力!有能力者要給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把環保制定成法律,必須給予足夠的權力去懲治違法者等等。

假如你知道世界即將毀滅,你會做什麼呢?是否還會加班加點的賺錢?是否還會繼續在乎別人的眼光?如果你發現在世界毀滅之時,卻沒有與自己牽掛很深的人在一起等待世界毀滅,你會有怎樣的感覺?覺得此生無憾嗎?

有時覺得我們這代的人有些悲涼,生來就按照他人的要求而生活,為什麼結了婚、有了房子車子、事業繼續奮斗,還是覺得少了什麼?難道是因為我們還不夠成功嗎?所以我們再接再厲的奮斗?不管我們得到再多的東西,我們的心還是有個空洞,怎麼都填不滿。

為什麼?因為我們丟了「自我」。

我媽說一個女人在外面很辛苦很累,很難成功。她們總是會把她們的「成功」思維慣性加強給我們下一代,我反問「什麼是成功?」「我為什麼要成功?」「成功能給我幸福嗎?」

我要的不是成功。成功無法給我力量,成功不會讓我逃離崩潰,成功不會讓我得到內心的安寧,成功更不會讓我覺得幸福。「成功」永遠是別人眼裡的「成功」,與「我」無關。

失去了牽掛最深的人,我整個人都空了,我所有的努力都顯得那麼沒有價值,在那一刻彷佛都可以完全抹去。我曾以為我可以獨行走遍天下,我曾以為我堅強無比,太多的「曾以為」更讓自己顯得脆弱。7個月過去了,每當想起我爺爺,我還是止不住我的淚水。

這就跟世界毀滅一樣,當那一天的來臨時,你會發現你之前很多的追求都是那麼的沒有意義,而最需要珍惜的東西卻忽略了。是否還有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卻因諸多借口而沒去做?

其實很多事情不是生活無奈,而是我們自己給了自己太多的借口,讓自己免去追求一些東西的麻煩。我們害怕未知的未來,我們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我們害怕自己孤立於社會之外,我們害怕自己被傷害,太多的恐懼和不安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和心,讓我們無法看到最本質的東西。

我們不敢否定過去的自己,因為否定了過去的自己,那麼自己到底是什麼,追求著什麼,我們不知道。

我們的「自我」到底是什麼?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過著五光十色的生活,但其實是死氣沉沉的靈魂。我們的靈魂乾枯著,所以我們疲憊不堪,我們的靈性全部都流失了,即使化了很精緻的妝,穿著精緻無比的衣服,依然無法遮蓋那個失去靈魂的眼神。

很多人無法理解這一年多我頻繁的變動。那是一場賭局,賭上自己的所有,押注自己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無法忍受自己無所作為,既然看到了這些生活的假象,我就要有勇氣去尋找我自己的生活。如果明天我就因為某種原因死去,我可以甘願此生嗎?我做了某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了嗎?沒有。我都在為了別人而活。

我只是想和MJ一樣,耗盡自己全部的生命力來譜寫自己有力的樂章。假如世界毀滅,我只想此生無悔,珍惜自己應該珍惜的人(即使很麻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會失去很多).

閉上眼睛觀照自己的內心吧,不要再向外尋找救贖的方式了,最終那些方式都將會證明那都是徒勞的,因為能點亮自己內心之光的只有你自己。

⑤ 2012電影觀後感

不久前我看了電影《2012》。現在想起,我的心中還是會涌動著很多感想,還是會覺得很震撼,還是會想起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這部電影主要是根據瑪雅歷中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會毀滅的傳說,描繪出了世界末日來臨時地震、海嘯等特大災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和人們面對災難的表現。其中,發現世界末日要到來的人是印度的科學家;而最後,製造好「方舟」,拯救人類的是中國,我為中國和亞洲感到驕傲。
在電影《2012》中,主角叫傑克遜,他在發現災難來臨時,立刻帶上自己的家人,開汽車,開飛機,歷盡艱難萬險來到中國,在一個造「方舟」的工人的幫助下進入了方舟。可是卻因此給「方舟」造成了損壞,差點害死了全船人。於是傑克遜冒著生命危險與兒子一起齊心協力解決了故障,讓大家都得救了。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犯的錯需要我們去承擔!」我很佩服他在這種危急時刻選擇了知錯就改,勇於承擔。
影片中最讓我敬佩的還是美國總統。災難來臨時,這位美國總統選擇了留在地球上,和人民共存亡。他把科學家們發現世界末日的消息告訴全世界的人們,而不是隱瞞真相,讓人們有時間與自己的家人告別。美國總統說過「我們是一家人,我會留下來和你們一起度過難關!」這位美國總統是最有權力上「方舟」,逃過這次劫難的人,但他卻認為驚慌的人們需要有人指揮;恐懼到了極點的人們更需要有人去安撫。美國總統最後選擇了留下,被海嘯淹沒。他做了一個普通人難以做到得偉大的選擇!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不會有這么大的災難,但也會有面臨選擇的時候。有一個黑人在白人一統天下的西方世界,選擇了努力與奮斗,最後成為美國總統,他就是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今年的感恩節,奧巴馬與兩個女兒一起出現在白宮,接收國家火雞協會按傳統向總統贈送的火雞。奧巴馬曾計劃把這只伙火雞吃掉,但女兒上前阻止,他就沒有吃,並且假裝嚴肅地把手放在火雞的頭上,說:「你被赦免了。」在威嚴的總統和慈愛的父親之間,奧巴馬選擇了做一個慈愛、幽默和會讓女兒快樂的父親。相信這樣的總統,這樣的父親,在碰上《2012》這樣的災難時,也會做出像電影中的總統一樣的選擇!
我很佩服《2012》里那些捨生取義的人,但我更希望我們在現在選擇健康,選擇環保,讓《2012》的悲劇永不出現!一起加油~

⑥ 2012觀後感400字

看大家對電影2012討論的這么熱鬧,那我也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今天,特意在網上觀看了這部大片,原本現在就想睡覺,但是一閉上眼睛就是2012電影里的場景!於是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沒了睡意。

對2012地球覆滅說的認識,我最早是從公公婆婆的嘴裡所知。他們是虔誠的教徒,說什麼聖經里有預言,告訴他們世界要在那時滅亡。但是我是堅決的不信的,其一我不是什麼信徒,什麼也不信,另外,我相信,世界創造人類,人類掌控世界。但是,看了這部片子,我感動也沉默了……

我的感動,來自於片中的那種人性。這種人性,是博大寬廣,是勇於付出,而不是狹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片中誰去誰留已成為挑戰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面對災難,只有在面臨生與死的決擇之前,無法抗拒的大災難之前,才能看出人類的渺小、自然的強大,人性中的自私和高尚。片中,那個男主角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取,終於說服了政府要員,使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

我的沉默來自於影片里那些災難的場景。影片把災難里發生的景象發揮的淋漓盡致!片中激動人心的鏡頭太多,火山爆發、地震、海嘯、洪水、隕石雨等等,看的自己都像是融入了這個悲觀的場面當中。靜坐下來細思,覺得這些並不是無來由的:2004年12月26日南亞大海嘯,09年剛過去的海地大地震,10年智利8.8級強烈地震,而我們中國,08年的雪災,08年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近年來,一幕幕土地龜裂、江河斷流的旱象,在我們眼前不斷變幻。現在北方黃沙漫天,南方乾旱缺水,吉林省東南部暴雪連連,新疆北部融雪性洪水頻發……我國環境狀況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這么多災害同時肆虐,難道這不是在告訴我們中國環境提前進入「2012」?這是它們給中國的環境狀況的警示,給世界環境狀況的警示,警示人類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宇宙雖然浩瀚但自有法則,自然雖然無常但自有規律。看來我們人類只有學會謙卑,學會去敬畏自然,遵循法則,才不至於給自己自掘墳墓!

-----------

⑦ 求電影《2012》觀後感,2500字,急需

請注意,這是觀後感,不是影評。

--10億美金不是個小數目啊。
--很抱歉我親愛的陛下,是歐元,10億歐元。

我不打算劇透,所以決定就寫寫感受,不描述情節了。上面那段話來自於美國政客給阿拉伯一位國王推銷諾亞方舟的船票的場景,石油大亨本著生意人的本能,想拿拿架子講講價,所以略有傲慢的,裝作不在意的樣子說:十億美金不是個小數目啊。(你這條褲子要100塊太貴了),政客說:很抱歉陛下我說的是十億歐元(我說的是一百塊美元不是人民幣)。

當然這不是一部藝術片,咱們走進電影院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感官刺激,同行的數個男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猛批這是個爛片,我只好問:你沖著什麼來這兒的啊,我是沖著場面跟特技啊,人又不是藝術片,要我說就是個所有以前我們看過的災難片的大雜燴,火山爆發,山洪海嘯,地震地裂,人性的探討我膩了,講一百年也講不完,不講了。

什麼用xz喇嘛諷刺中國人這一說,相信的人,你們覺得一個關注的是天下蒼生,人類命運的人(導演),會那麼狹隘嗎?至少說站在全人類的高度這件事,導演做到了,或者說做的很盡力,而以我敏感多疑的個性,並沒有看到導演刻意打壓或者吹捧哪個國家跟民族,反而很糾枉過正的講所有救世主跟偉大的角色都留給了美國人以外的人,就算是美國人,也選擇了有色人種。這是最近的流行趨勢好像。

也有傳聞說這個是宣揚靠中國人拯救了世界,誇張了,絕對誇張,其實是美國政客賣票,中國負責造船,俄羅斯負責用他們的大飛機接人登船,大家都有任務,看吧,很全人類。

當然美國人還是擔任了拯救英雄,但是他們救的是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家人。

要說硬傷很多的,就我這種不懂科學的人也知道,一旦地球南北極互換了,所有的電子產品都得消磁,用不了啦,結果最後六條方舟居然恢復了通信聯系。

八國會議討論,世界末日前大家需要做的唯一的事,是延續物種,而不是拯救人類,不惜殺人,到了最後在這殘酷的命題下,方舟終於打開門,接納了岸上離生存希望一步之遙的人們。所有的人也包括觀眾,自動迴避了留在火山,海嘯,地裂之處的人的出境,無一例外的是毀滅。

方舟上留下很大的空間,放了長頸鹿,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些東西而不是盡可能多的人類,但稍有諷刺的是,為了支付高昂的造船費用,10億歐元一張的賣船票。

美國黑人總統留下沒有登船,第二波海嘯之前他從火山灰裡面爬起來,面對漸漸而至的海嘯喃喃念著亡妻的名字說我來了,與此同時義大利總理與民眾在西斯廷大教堂在教皇的帶領下祈禱,一道裂縫從上帝與亞當連接的手指間裂開,這比剛開始巴西上帝的雕像倒下更令人心碎,雖然我不是天主教徒。

老實說看完災難片很長一段時間里心情都會很平靜,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應作如是觀。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微笑著沉睡於方舟的密封箱內,米開朗基羅的亞當與西斯廷,與祈禱的人同歸塵土與洪水。有人盡力的選擇求生,有人逆來順受的面對死亡。有愛(黑人總統對亡妻的愛)、有信仰(西斯廷教堂前祈禱的天主教眾生)的人,恐怕不一定沒有方舟上的人幸福。

上個星期天,我看了電影《2012》。現在想起,我的心中還是會涌動著很多感想,還是會覺得很震撼,還是會想起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這部電影主要是根據瑪雅歷中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會毀滅的傳說,描繪出了世界末日來臨時地震、海嘯等特大災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和人們面對災難的表現。其中,發現世界末日要到來的人是印度的科學家;而最後,製造好「方舟」,拯救人類的是中國,我為中國和亞洲感到驕傲。

在電影《2012》中,主角叫傑克遜,他在發現災難來臨時,立刻帶上自己的家人,開汽車,開飛機,歷盡艱難萬險來到中國,在一個造「方舟」的工人的幫助下進入了方舟。可是卻因此給「方舟」造成了損壞,差點害死了全船人。於是傑克遜冒著生命危險與兒子一起齊心協力解決了故障,讓大家都得救了。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犯的錯需要我們去承擔!」我很佩服他在這種危急時刻選擇了知錯就改,勇於承擔。

影片中最讓我敬佩的還是美國總統。災難來臨時,這位美國總統選擇了留在地球上,和人民共存亡。他把科學家們發現世界末日的消息告訴全世界的人們,而不是隱瞞真相,讓人們有時間與自己的家人告別。美國總統說過「我們是一家人,我會留下來和你們一起度過難關!」這位美國總統是最有權力上「方舟」,逃過這次劫難的人,但他卻認為驚慌的人們需要有人指揮;恐懼到了極點的人們更需要有人去安撫。美國總統最後選擇了留下,被海嘯淹沒。他做了一個普通人難以做到得偉大的選擇!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不會有這么大的災難,但也會有面臨選擇的時候。有一個黑人在白人一統天下的西方世界,選擇了努力與奮斗,最後成為美國總統,他就是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今年的感恩節,奧巴馬與兩個女兒一起出現在白宮,接收國家火雞協會按傳統向總統贈送的火雞。奧巴馬曾計劃把這只伙火雞吃掉,但女兒上前阻止,他就沒有吃,並且假裝嚴肅地把手放在火雞的頭上,說:「你被赦免了。」在威嚴的總統和慈愛的父親之間,奧巴馬選擇了做一個慈愛、幽默和會讓女兒快樂的父親。相信這樣的總統,這樣的父親,在碰上《2012》這樣的災難時,也會做出像電影中的總統一樣的選擇!

我很佩服《2012》里那些捨生取義的人,但我更希望我們在現在選擇健康,選擇環保,讓《2012》的悲劇永不出現!

成都師范銀都小學五年級十班 高勝寒

本文系本站用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今天,是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我是肥泰,一個自由社稷者!說不好聽的,我是一個不成功的寫手!現在在做網管,沒時間可以繼續寫我的原創小說《精英警察》。

今天沒事做,看過電影《2012》完美中字版,之後,我聯想起,三年後的今天,我們的世界,是否會和電影《2012》一樣,和古文明時代的瑪雅,他們的預言一樣。

現在很多網上的人傳言,說是2012年的12月21日的那一天,是我們的世界末日!但是,後來我查過很多資料,和我那群兄弟們,一起研究這個所謂的『世界末日』。還有對比瑪雅的預言!

「根據瑪雅文明的記載,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當這一天黑暗降臨後,第二天的黎明永不到來。」其實,2012年12月21日,只是我們現在,地元第五代子孫,一個即將結束的日期!並不能算是世界末日!我相信,那幾天的災難過去之後,會迎來新的,另一個人類文明,也就是我們的子孫--地元第六代子孫。

我在等待著2012年12月21日,瑪雅的預言的實現!同時,我希望瑪雅的預言,對於我們這個地元第五代子孫,只是一個玩笑而已!

我想,若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瑪雅預言的那個2012,世界末日時。我想你們一定會很不爽,因為你們還年輕,你們的前途還很長,你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呵呵,其實我現在也不過就19周歲而已!

還有,本人我肥泰,對於科學,那是半信半疑。現在的科學家呢,把解釋不了的東西,就如人死後留下的靈魂,又或許是某些地方,連續出現的怪異現象等等,就用「不存在」或是「迷信」等字眼,排除這些早已存在於這個地球上。或是說,早在我們第五代人類文明存在時,它們早就已經存在。或許是上一代的留下來的,也或許,是上上一代的...。只是現在的科學還沒到那麼『尖類』拔萃。

現在,我覺得今天的陽光,比以前的,更加的燦爛,亮麗!

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啟示。還是,希望我在有生之年,好好的再看看一個人類總是自以為地球是屬於人類家園的世界。現在的我,只能說,人類是地球的產物,總有一天,我們會搬離這個家,去新的家園,建立新的人類文明。

電影《2012》裡面,一個鏡頭,我現在覺得那句話,說得很對,很好!

後悔吧,我們還有時間...

什麼?你說什麼?該讓我們後悔的事是什麼?那好,我問你,你們小時候讀書用的紙、橡皮擦等等文具是從哪裡來的!所有人生活中的桌子、椅子、房子的建成、食品。我們現在身上的衣服!煤氣,汽車用的汽油。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是從哪裡來的!

這些都是從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上,那些樹,那些生長了近百年或是幾百年的樹,砍伐。種一片森林那麼簡單嗎?哪怕是一棵樹!下山容易上山難,同理可鑒。還有,地球如今的面目,我想應該是千瘡百孔。那些都是挖掘地下礦物質所形成的!

大自然的報復,很簡單,狠狠的一個海嘯,足以死上上萬人!假設,如果龍卷風、海嘯、地震、火山爆發、風暴、冰雹等,把整個地球掃盪一遍的話,我們人類能生存下來的幾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呢?

作者:肥泰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下午14:07

閱讀全文

與2012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眾籌騙局要如何改正 瀏覽:144
七諜電影網 瀏覽:46
韓國紫電影 瀏覽:716
大肚婆的動畫電影 瀏覽:830
家有喜事周星馳電影完整版 瀏覽:721
印度騙子探員電影 瀏覽:75
印度電影名曲大全 瀏覽:429
感人的鬼電影有哪些 瀏覽:642
電影天仙配在哪裡拍的 瀏覽:475
韓國老師和學生的電影 瀏覽:679
柴蔚演過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509
賭系列電影大全 瀏覽:760
陸家電影院最新電影 瀏覽:620
契約結婚日本電影觀看 瀏覽:373
韓國電影兄嫂74分鍾 瀏覽:447
超能力霹靂火在哪個電影上 瀏覽:999
3d聖鬥士電影 瀏覽:983
2020年香港動作電影怒火 瀏覽:88
愛情田園電影是什麼意思 瀏覽:808
美國美劇大全電影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