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十二公民豆瓣電影

十二公民豆瓣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26 10:34:07

『壹』 你認為翻拍最成功的作品是哪部

國產劇翻拍的有很多,不過大多數都是備受吐槽,談及翻拍的話,基本上沒什麼可誇贊的地方。不過也有幾部電影,翻拍的還是比較可以的,比如說翻拍國外的《十二公民》、國內的《新龍門客棧》,其他的基本上就是電視劇了。有幾部翻拍的金庸電視劇,我感覺還是值得一看的。

3、金庸被翻拍的電視劇

其實有很多金庸的電視劇,翻拍的還是比較不錯的,比如說蘇有朋版本的《倚天屠龍記》、胡軍版本的《天龍八部》,這些作品跟原版雖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受到了大多數觀眾的喜歡。只不過近幾年的一些翻拍,讓人感覺有些尷尬,沒有了當年的精彩。

『貳』 十二公民辯論的案件是真實的嗎

不是真實的。

《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十二怒漢》,是由北京聚本傳媒出品,由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錢波、趙龍豪聯袂主演的犯罪懸疑片。該片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殺人案」引發了最為激烈的法庭智斗的故事。

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他們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

(2)十二公民豆瓣電影擴展閱讀:

十二公民的相關內容:

1、從《十二怒漢》變成《十二公民》,裡面的男人們將情緒藏在片名背後,「公民」的身份突出,導演兼編劇之一的徐昂似乎更想在號召「依法治國」的當下,藉由電影來給觀眾上一堂普法課。

2、裡面12個陪審團成員全部由人藝和國話的演員出演,擔任「8號陪審員」這個主角的,則是在《喜劇的憂傷》里,就已經和導演合作無間的何冰。

3、除此之外,電影里還有韓童生、張永強、錢波這些多年在影視劇里頗有建樹的戲骨,再加上本片完全靠對白推進,因此給了演員很大的表演發揮空間,「飈戲」段落比比皆是。

『叄』 電影《十二公民》影評,十二公民好看嗎

看過了國產片《十二公民》,毫不誇張地說,本片絕對可以排進年度華語電影前五甚至前三名!從電影技法上說,還有些不足之處,但戴著枷鎖跳舞能如此出色,已經讓人贊嘆不已。本片台詞極好,自然緊湊,毫無絕大部分華語電影浮泛做作之病。韓童生老師在本片里表演非常棒。

『肆』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影

第10位、《烈日灼心》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9.5

該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觀眾與其說是被悲歡離合的故事本身打動,不如說是被故事背後那段國人集體回憶的歷史所打動。沒有那跌宕起伏的歷史背景,襯托不出人性的真實,也構成不了凄美的故事。

『伍』 有哪些你看過了以後覺得思想深刻,給了你正面影響的電影

推薦你看一個小眾的電影,叫《十二公民》,這個電影雖然小眾,但是豆瓣評分真的很高,我看完以後特別震撼,故事圍繞了一個富二代殺人,這十二個人為此舉證的事情,本來富二代這個詞多少帶著些負面的意思,所以剛開始這十二個是持反對意見的,只有一人思考這個富二代是無辜的, 這里不做太多劇透,這個電影就在一個屋子裡拍攝完成,原以為很枯燥卻並不是,尤其是面對生死問題時,還能有這么多人願意為你辯護,為你認真思考時,你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是很美好的。

『陸』 電影《十二公民》編劇和導演想表達什麼的思想呢

電影《十二公民》是徐陽執導,2015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電影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經典片《十二怒漢》。有人早已給改編電影訂上了爛片的標簽,但是改變的電影中好電影也比比皆是,《十二公民》就是其中的一部。《十二怒漢》的票房失誤了,而《十二公民》的豆瓣評分卻為8.4的高分,可以說是電影中的極品了。

電影講述了十二位陪審員組成模擬西方法庭

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

《十二公民》,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導演和編劇安排了十二個人,十二種相,是不能呈於人面前的故事。每次看都對自己是一種提醒:追逐真理,合理質疑,通過有理有據的質疑推理,找出真相。我們不放過一個壞人,也決不錯判一個好人!這才是一個健康社會應該有的態度!

『柒』 評分高的國產電影推薦

《萬箭穿心》 豆瓣評分8.6
該片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影片沒有大牌,但每個演員都給觀眾展現了最優秀的表演,講述了「女扁擔」李寶莉跌宕起伏的一生,道盡了生活的溫暖、苦痛與無奈。

《鋼的琴》 豆瓣評分8.4
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喜劇電影,但看過電影的人應該知道這根本不是喜劇,一個為了孩子的父親,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電影里也有很朴實很真誠的愛的表達,比如「也就我唄,二了吧唧,你幹啥我跟著你幹啥。」「你二嗎?」「就你看我不二唄~」

《十二公民》
豆瓣評分8.3
電影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十二怒漢》,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殺人案」引發了最為激烈的法庭智斗的故事。真相與懷疑,盲從與堅持,尊重與偏見,等級與平等,冷靜與憤怒,都在小小的休息室裡面的十二人之間碰撞,爆發激烈的矛盾。這是一場無關真相,只做闡釋的討論。

《狗十三》
沉澱了5年才上映的電影,很多觀眾表示看完都哭了。而落淚並不是被影片感動,而是因為深深的難過,從電影里找到自己的身影。原來所謂的懂事、長大,就是一步步妥協、接受。比起劇情狗血的青春片,這是最好的一部屬於我們的青春片。

《無名之輩》豆瓣評分8.1
陳建斌、任素汐,章宇等人主演的喜劇電影,都是實力派的演員。有網友評論這部電影可能是近年來,中國最好的黑色喜劇電影。劇情節奏都很棒,各條支線劇情之間的穿插跟《瘋狂的石頭》有相似之處,濃重的四川、重慶、貴州地方口音,讓這部片子帶著煙熏的味道,品嘗起來格外留戀。

『捌』 你知道的小成本好看電影嗎

《驢得水》《hello!樹先生》《獨自等待》等等。

《瘋狂的石頭》 一部非常經典的黑色幽默喜劇。圍繞著一塊翡翠所誕生的各種荒誕故事,各種啼笑皆非的情節。大笑之餘不禁感嘆,這個人怎麼這么倒霉啊。看似無厘頭的情節,卻又經得起推敲。大家都看過嗎?

『玖』 十二公民影評可以換哪些題目

拙薄的套搬
文/夢里詩書

如若沒有《十二怒漢》的珠玉在前,那麼《十二公民》確是一部值得盛贊的電影,但這種假定是並不存在的,改編不等同於套搬,一味的臨摹與仿效,卻難有任何獨出機杼的已見,比之原版那用言談構築的魅力,電影顯得是如此拙薄。

《十二怒漢》的經典在於無論滄海桑田,他所體現司法需有的嚴謹與生命的尊崇,都能給每一位觀眾以至誠的感動,完美的藍本實則註定了套般與他的《十二公民》不可能碌碌無為,即便是改編後有以那無比牽強模擬法庭的開頭與主旋律回歸乏善的結尾,電影對原版小心翼翼的臨摹,連人物性格背景甚至座次和一個角色帶不帶帽子皆有以高還原度的吻合,對這部作品的稱道絕非源於該片有多麼好,而是驚詫於原版的魅力即便是時隔近六十載,依舊能如此契合我們的時代。

站在巨人之肩應當仰望天空,而不是俯瞰過往,《十二公民》並非《十二怒漢》的首次改編,日本於91年改編的《12個溫柔的日本人》雖難比原版,但營造了真正屬於自已的故事核心,而俄羅斯於07年對原版的改編將戰爭、種族、人性三者皆巧融於原有的劇情架構,鍛造了更為深刻的劇情縱深,回看《十二公民》做了些什麼?除了一再的復刻原版劇情思路,便就是想著怎麼把這個根本難以在中國上演的故事生搬硬套於原有的藍本,而所謂的將此片能接到中國的地氣恰是該片另一大敗筆所在。

消解對嫌疑人身份的歧視,原版用曾生活於貧民窟里的5號陪審員給予了反證,而俄版里猶太陪審員與高加索陪審員以自已的智慧將種族與地域差化於無形,但《十二公民》里對於河南地域性的過度譏嘲則是一個毫無意義的笑料,反證河南人不差的例證,僅是透過幾位陪審員一口河南腔簡單粗暴的回語和提出這一話題陪審員的自我醒悟,實則電影在潛意識里很有可能會影響觀眾更加加深對地域化的成見,另一點地產老闆與學生間真愛營造的笑料,不僅是無關劇情內容的累贅,此雖無錯但更確是不應值得如此炫耀提倡的價值觀念。

一次引經據典的套般,一群中國的實力派演員,卻終拍不出一場真正能屬於中國自已的《十二怒漢》,可無以否認電影至少還是有以原版形貌,經典是《十二怒漢》的,拙薄是《十二公民》的。

『拾』 《十二公民》這部的影評怎麼寫,從未寫過,不會啊,求原創3000字左右。求(╥﹏╥)!

學生時代看《十二怒漢》之前,讀過大篇溢美之詞,看完倒有點不過如此的感覺,好是好,但似乎沒那麼神。這次抱著「翻拍能有多厲害,中國又沒陪審團」的心態,《十二公民》讓我大大吃了一驚。論品質,像看完一部精彩的動作片一樣酷爽,而回味有限,大致是四星,之所以給足滿分,就像片里的諸位「陪審員」一開始那樣,是體驗超出了預期,把感性經歷當做了判定標准。此外還有種新鮮感,英美劇的法庭戲看多了,而一群中國人為了這個唇槍舌戰,的確是首見,算是一種沒有特效的電影奇觀吧。

劇作的本土化並不是簡單的照搬,這也可以理解,國情不同,但主創挑戰而非模擬經典的努力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案件的大量細節和話劇式的故事格局,不少微妙之處都做了改頭換面,連整個故事前提,也成為一群家長的齊聚,賦予他們一個共同的價值觀交集。有影評指出,這樣的身份設定是硬傷,因為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長很難聚到一塊,不如改成學生自行拉來親戚熟人更妥當,說的固然在理,但如此一來就失去了上述共性,很多以情動人的「在座各位的孩子……」(請無視乾爹)就無從發揮。多位陪審員反復強調,他們是為了孩子,才來這么一場假戲真做的討論,若不是家長,這個最強的動機支撐就垮了。

前幾年在天涯看到一個貼,說是不要再自稱老百姓了,我們是國家的公民,要享有公民權利雲雲,但公民到底需要承擔何種責任,帖子里吵成一團也沒說出個所以然。《十二公民》強調了公民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向我們示範公民的重要義務之一,就是積極、客觀地參與公共事務,並且不因個人的情感左右妨礙客觀判斷,這也是西方陪審團制度賴以維系的前提。當然,這場示範最終仍要落足到主旋律上來,由一位最終揭曉是檢察官的成員來挑頭和維持,並且在片尾打出冤案昭雪的字幕,表明偉光正的法律工作者和沒有陪審團的中國法律足夠主持公道,不過這並無損於影片的示範價值,而且主旋律的私貨也夾的毫不拙劣,頗有點正能量效應。

大概看到一半的時候,我有個很強烈的感覺,這片在普及合理懷疑的法理之外,還有一層使命,就是促進社會階層之間的和解。每位陪審員都代表了一個特定的人群,而人人心裡都藏著疙瘩,一開始禮讓三分,一團和氣,故事節奏也較緩,等到討論關鍵證據,頓時觀念碰撞激烈,處處針尖對麥芒。這群人包含了巨富、中產、公務員和底層混混等,社會階層跨度大,價值觀分歧明顯,社交交集小,平日里做酒肉朋友互相傾訴的機會幾乎為零,難得的機會齊聚一堂,開誠布公,交流三觀,抹平偏見,消除心魔。影片採用了一種客觀的立場,個人記憶可能對履行公民責任感有所助益,如曾被打成右派的老人,也可能構成阻撓,例如那父子不合的出租司機。他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個人原因,做出有罪與否的判斷,但最終都回歸了理性。植入大量社會時代話題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對「乾爹」、富二代的仇視,對外地打工者的歧視,最終都被理性壓倒,委婉地對大眾的有色眼鏡做出批判。按照普法路線,故事應該定格在司機舉起的手就結束,而影片又加了一段人人互助互愛的五講四美宣傳片,也是對和解主題的體現。

拋開那些強調法理、揭示社會面貌的部分,這也是一部相當好看引人的商業片,很多特效大片到了文戲就讓人昏昏欲睡,而《十二公民》能從頭至尾使人保持興奮。從這個角度來看,比花大錢看3D大片更值。只要你不是太懶得動腦,這里頭獲得的智力愉悅,一點也不比那些懸疑經典差。只是現如今,大部分觀眾已經習慣了只為巨星和巨額投資買票,該片的商業前景註定無法樂觀。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去看一看,在這個時代,一部翻拍經典又受制諸多的中國電影,能拍成這樣已是殊為不易了。

閱讀全文

與十二公民豆瓣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三個顯示器看電影 瀏覽:762
巴基斯坦有哪些英語電影 瀏覽:619
鋼鐵俠漫畫變3d什麼電影 瀏覽:862
電影眾籌騙局要如何改正 瀏覽:144
七諜電影網 瀏覽:46
韓國紫電影 瀏覽:716
大肚婆的動畫電影 瀏覽:830
家有喜事周星馳電影完整版 瀏覽:721
印度騙子探員電影 瀏覽:75
印度電影名曲大全 瀏覽:429
感人的鬼電影有哪些 瀏覽:642
電影天仙配在哪裡拍的 瀏覽:475
韓國老師和學生的電影 瀏覽:679
柴蔚演過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509
賭系列電影大全 瀏覽:760
陸家電影院最新電影 瀏覽:620
契約結婚日本電影觀看 瀏覽:373
韓國電影兄嫂74分鍾 瀏覽:447
超能力霹靂火在哪個電影上 瀏覽:999
3d聖鬥士電影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