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南泥灣電影觀後感

南泥灣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26 11:06:09

① 南泥灣的獲得榮譽

2014年7月5日消息,彭丹日前憑借主旋律電影《南泥灣》在中美國際電視節上摘得「最佳女主角」獎項。彭丹得獎後說,自己從小在美國學習戲劇和舞蹈,多次在林肯中心、百老匯劇院演出,但在她心中一直有個「中國夢」,就是憑借一部中國題材的作品在美國獲獎,今天這個夢想終於在洛杉磯得以實現。
彭丹表示,自己一直對「主旋律」有著特殊的情感,該片在拍攝之初就當成藝術片來拍,裡面運用很多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手法,來表現主旋律題材。彭丹希望藉助此部電影,牽線好萊塢,探尋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發展。

② 《南泥灣》紅色電影影評1000字

彭丹,女,1972年生。導演,主演,本片唯一女演員,可能馬的性別未知。我沒看過這部電影,但這個電影沒看過還是可以評論的吧。這次怎麼沒有專業五毛來給好評,看來有關人員也累了,最近不讓公款大吃大喝都沒勁鬧騰了,也好。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我只想說,彭丹,你現在有幾個表情可以用,整容成那個樣子還要在裡面演一個少女被這么多雄性呼喊圍繞,心裡可能變態了。表情都沒有,只有眼神和肢體語言可以用來演戲了,剛好你也沒有,推薦華表獎,這是一種不傳達不釋放不表現不溝通的內在極為內在完全內在根本你都猜不透的內在表演。神奇的創造新的表演藝術。恭喜你。
南泥灣是個什麼題材,當年宣傳的挺足的,最近倒是知道你們不光在南泥灣種莊稼還有嗨起來的莊稼把,這種片子廣電總局少拍為好吧,主旋律的還是盡量圍繞50年,額,不行,60年,額,不行,70年,額,不行,80年額不行,90年,你還是回去吧..........《喜劇之王》
希望祖國以後有更多更好的片子獻給大家,謝謝彭丹,謝謝任帥謝謝吉他,你們精彩的表演折服了我,我會去看的。

③ 讀南泥灣故事的體會是什麼

電影《南泥灣》的主要內容:紅色電影《南泥灣》,影片主要講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八路軍三五九旅廣大指戰員在缺衣少糧的條件下,懷著對革命事業必勝的堅定信念,為保障供給、保衛延安而發生的真實悲壯的故事。部隊終於進入到了南泥灣,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片沒有人跡的荒山野嶺,霧氣沼沼,空曠荒蕪,蒿草、狼牙刺叢生。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就在部隊駐紮下來的第一夜,就遭到了狼群偷襲,一個戰士失去生命,接著在第二天的獵殺狼群的戰斗中,他們還發現了邊界國民黨軍隊長長的封鎖線。這時,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他們這一百來人,不僅要靠自己在這里生存下去,並且要成為保衛延安南大門的前哨。這就是359旅最早進駐南泥灣的第一支部隊。要活下去必須墾荒種地,可當時,那裡沒有任何畜力,沒有農具,連最基本的钁頭,三個人才平均一把,輪流使用。戰士們放火燒荒,用手翻石頭,用刺刀砍灌木,他們赤手空拳,忍飢挨餓,幾乎用最原始的方式,拉開了大生產的序幕。作為團長的未婚妻,所有的戰士都尊稱苗子為嫂子。為了讓她相信團長會很快回來和她團聚,連長老周帶領大家給「嫂子」挖了一口窯洞,布置成他們的新房。這時,上級的指示也送達到這里,命令他們邊備戰、邊生產、邊學習,為來年整個359旅進駐南泥灣打下基礎。通訊員還帶來了一份邊區的報紙讓他們學習。這個連隊個個能打能沖,可全都斗大的字不識一個,所以上級才指派苗子作為文化教員來指導戰士們讀書識字。報紙介紹了當陝甘寧邊區在敵人封鎖和天災之下的艱難的生存困境。毛主席由此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在任何外援都卡死的情況下,在中國最貧瘠的地區自力更生,讓紅色政權存在下去。

④ 南泥灣電影啥意思

南泥灣精神,是以八路軍第三五九旅為代表的抗日軍民,在著名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創造的,是我軍在困境中奮起、在艱苦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⑤ 觀<<南泥灣>>有感300字作文

寫作文要自己寫,不能讓別人給你寫。這樣不會給你有一點幫助,反而會讓你的學習成績下降。

⑥ 300字的觀<<南泥灣>>有感作文

觀《雷鋒》有感 砂子塘小學 五(7)班 楊燦奕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雷鋒》這部電影,觀有感作文.這部電影住要講的是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和螺絲釘 精神.其中,雷鋒同志帶病去工廠幫忙,並且不收工廠一分錢,還在雨中給老奶奶送傘.並且小時侯,他上山砍柴,碰上了地主婆,她說雷鋒砍了她家的柴,要還給她家.雷鋒死也不給.地主婆便用刀地在雷鋒的手上狠狠地砍了三刀,雷鋒便暈在了地主家的門口…… 雷鋒同志在艱苦的環境下堅強地成長著,十六歲那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共產黨員,小學二年級作文《觀有感作文》.從那是起,他便緊遵國家的命令,時常做義務勞動,做好事也從不留名,也不受國家的一分一毫的好處好利潤.真不愧是全國人民共同的榜樣和共同的學習的目標啊!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雷鋒的精神吧!爭當一個個再生的「活雷鋒」吧!指導老師:周燦青 觀有感作文300字小學生作文

⑦ 《鄧小平,1928》觀後感

1922-1926年間,中國各地先後開辦的電影公司有175家,單上海一地就有145家。眾多電影公司的出現,造就了中國電影的第一個繁盛時期。

1927年

蘇聯電影導演雅可夫•布里奧赫來上海拍攝新聞紀錄片《上海紀事》。該片紀錄了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上海人民的生活和斗爭。

古裝片熱在中國影壇出現。本年度出現的影片有大中華百合公司拍攝的《美人計》、上海影戲公司拍攝的《盤絲洞》、民新公司拍攝的《西廂記》等。此外,武俠片也初現端倪,大中華百合公司拍攝的《王氏四俠》和友聯公司的《兒女英雄》引人關注。

1928年

明星公司拍攝的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集)上映。影片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上映後創下了國產影片最高賣座紀錄。其後,明星公司接連拍攝了18集。同時,其他公司受此影響,也紛紛拍攝武俠片,掀起了武俠片的熱潮。在1928-1931年生產的近400部影片中,武俠神怪片佔250部左右。

9月,國民政府內政部頒布《電影檢查規劃》,通令於翌年實施。

1929年

上海夏令配克影戲院安裝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放映機,首映有聲影片《飛行將軍》(僅有聲響,並無對白),引起轟動。半年後上海所有的高級電影院均安裝了有聲電影放映設備。

國民政府在滬設立戲曲電影審查會。由上海市政府公安、社會、教育三局聯合組成電影檢查委員會。此後,凡國產影片在滬上映,事前均須經上海租界工部局警務處和市電影檢查委員會審查。

武俠片熱繼續高漲。本年度出現的主要影片有《火燒紅蓮寺》四至九集、《王氏四俠續集》、《乾隆游江南》一至四集、《兒女英雄》二至三集、《紅俠》、《風流劍客》、《飛行大盜》、《白玫瑰》、《關東大俠》等。

1930年

國民政府頒布《電影檢查法》,另由內政部和教育部擬訂《電影檢查法施行規則》和《電影檢查委員會組織章程》,頒布施行。

以「大中華百合」為首的幾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合並組成「聯華影業公司」。「聯華」主張的「復興國片,改造國片」的運動,與電影商業化潮流的熱浪相悖而行,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該公司存在的8年間,共攝制影片近100部,終形成了與「明星」、「天一」三足鼎力的格局。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野草閑花》上映。該片採用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插曲《尋兄詞》配音,這是中國電影的第一首插曲。

華威貿易公司製造成功第一部國產有聲電影放映機,取名「四達通」。

1931年

3月,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問世。該片由明星影片公司和法商百代唱片公司合作攝制,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方法。

5月,友聯影片公司攝制的有聲片《虞美人》在夏令配克影戲院上映,該片與《歌女紅牡丹》系同時投拍。

6月,「大中國」和「暨南」兩家影片公司聯合拍攝的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雨過天青》上映。該片是租用日本的有聲電影設備在日本拍攝,後在抵制日貨的愛國熱潮中受到觀眾的抵制。

九一八事變後,明星影片公司組成明星救國團,聯華影片公司組成聯華國人抗日救國團,開展「抵制日貨」活動。

10月,天一影片公司攝制的《歌場春色》上映,這是第一部在中國本土攝制的片上發聲影片。

1932年

1月28日日軍炮擊上海,一二八戰爭爆發。設在虹口、閘北和江灣地區的電影公司及16家影院皆毀於炮火,上海的30餘家中小電影公司均被迫停業。

3月,國民政府內政部和教育部聯合組成電影檢查委員會,翌年3月更名為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隸屬行政院,由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指導。

5月,《電聲日報》創刊。該報創刊後隨即舉辦「電影皇帝」評選,評選結果,「聯華」主要演員金焰當選為「電影皇帝」。1934年1月,該報改名《電聲周刊》,發行數量不斷增加,成為30年代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之一。

一二八事變後,上海各電影公司紛紛攝制抗日題材影片,主要有明星影片公司的故事片《戰地歷險記》、新聞紀錄片《抗日血戰》、《十九路軍血戰抗日》(第一集)、故事片《上海之戰》、動畫片《民族痛史》;聯華影片公司的故事片《共赴國難》、新聞紀錄片《暴日禍滬記》、《淞滬抗日將士追悼會》、動畫片《血錢》;天一影片公司的有聲新聞片《上海浩劫記》;惠民影片公司的《十九路軍光榮史》;暨南影片公司的《淞滬血》;慧沖影片公司的《上海抗日血戰史》;錫藩影片公司的《中國鐵軍血戰史》;亞細亞影片公司的《上海抗敵血戰史》等。這批影片在內地和南洋上映後,受到輿論的稱贊。

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對上海各電影公司發出禁止拍攝抗日影片的「通告」,宣稱:「以後關於戰爭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攝之列……」

「劇聯」的影評小組成立。這是一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群眾影評組織,它通過茶話會、座談會等形式歡迎影評工作者自由參加。影評小組先後在不少報刊上開辟了電影副刊作為影評陣地。

1933年

明星影片公司設立卡通科,「萬氏兄弟」進入卡通科工作。

2月9日中國電影文化協會在上海成立。會議選出黃子布(夏衍)、陳瑜(田漢)、洪深、鄭正秋、聶耳、蔡楚生、史東山、孫瑜、金焰、沈西苓等31人為執行委員和候補執行委員,由夏衍、聶耳、沈西苓分別擔任文學部、組織部、宣傳部的領導工作。

2月,義大利在米蘭市舉行國際電影賽會,邀請中國選送影片參賽。經過電影檢查會初選及復選,決定選送6部影片參賽,計有:「聯華」的無聲片《都會的早晨》、《城市之夜》、《野玫瑰》、《三個摩登女性》、《北平大觀》,以及「明星」的有聲片《自由之花》。這是中國最早參加的國際電影活動。

同月,《明星日報》發起的「電影皇後」選舉揭曉,胡蝶以21334票當選為「電影皇後」。3月28日上海電影界假座大滬舞廳,舉行「慶賀胡蝶女士當選電影皇後,航空救國游藝茶舞會。」大會向胡蝶頒發了「電影皇後證書」,並發行《電影皇後紀念冊》。

同月,《電聲日報》經過3個月籌備的「明星名片大選舉」揭曉,當選「中國十大明星」之第一名為胡蝶,第二名為阮玲玉,第三名為金焰;當選「外國十大明星」之第一名為珍妮•蓋諾,第二名為葛萊泰•嘉寶,第三名為麥•唐納。

3月,中國共產黨電影小組成立,組長夏衍,組員錢杏邨(阿英)、王塵無、石凌鶴、司徒慧敏。電影小組開展了劇本創作、影片評論、輸送新人、介紹蘇聯電影等活動。

中國教育電影協會舉行第一屆全國國產影片評選大會,聯華影片公司出品的《人道》獲默片一等獎,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自由之花》獲有聲片一等獎。

5月,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的製片機構「中央電影攝影場」(簡稱「中電」)在南京成立。

9月,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在「電影事業指導委員會」下設立「劇本審查委員會」和「電影檢查委員會」,以替代原直屬國民政府內政部和教育部主管的「電影檢查委員會」。

11月12日,在藝華公司攝制《烈焰》、《中國海的怒潮》等以反帝抗日和階級斗爭為內容的影片之際,國民黨特務組織指使暴徒30多人以「中國電影界鏟共同志會」的名義,沖入藝華公司,進行打砸和破壞,此即中國電影史上的「藝華被搗毀事件」。

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狂流》、《春蠶》上映。前者為第一部左翼電影;後者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是中國新文藝作品第一次搬上銀幕。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三個摩登女性》上映,該片是左翼電影運動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的影片之一。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都會的早晨》、《小玩意》和《城市之夜》上映。

1934年

國民黨特務機構以「中國青年鏟共大同盟」的名義向各報館散發《鏟除電影赤化宣言》,恫嚇各製片公司:「以後絕對不得再攝制宣傳赤化、危害國家、描寫階級斗爭、挑撥民族惡感的影片,對於社會病態黑暗面的描寫,亦應竭力避免,以符合教育社會的旨趣。」《宣言》還警告各公司不得使用田漢、夏衍、茅盾、沈西苓、樓適夷、許幸之等人的作品,「其擔任導演者也應迅速辭退」。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影片《神女》上映。該片是中國無聲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姊妹花》在上海新光大戲院上映,連映60天,創當時最高賣座紀錄。蝴蝶在片中一人飾演姐妹兩個性格不同的角色。該片在營業上的成功挽救了明星公司的經濟危機。

國民政府實業部派遣聯華影業公司總經理羅明佑為電影考察專員,赴日、美、英、法、德、意等國考察電影業。

國民黨中央黨部,國民政府內政部、教育部和中國教育電影協會共同組成國產影片評選委員會,主持第二屆國產影片比賽。評委會從10部參賽片中評選出《人生》為無聲片第一名,《姊妹花》為有聲片第一名。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漁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戲院上映,連映84天,超過了《姊妹花》的賣座紀錄。

迫於反動勢力的壓力,明星影片公司解除夏衍、錢杏邨和鄭伯奇三人的「編劇顧問」職務。夏衍轉移到電通影片公司。

12月,電通影片公司的創業作品《桃李劫》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這是中國第一部以聲音作為藝術手段創作的有聲影片。

1935年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大路》及《新女性》在上海金城大戲院上映。後者為著名影星阮玲玉主演的最後一部影片。

2月21日~3月2日,蘇聯舉行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中國派遣由周劍雲、陶伯遜、余清、黃謙、胡蝶、顏鶴鳴、孫桂籍(翻譯)共7人組成的代表團攜片參展。參展影片為:明星公司的《姊妹花》、《空谷蘭》、《春蠶》、《重婚》,聯華公司的《大路》、《漁光曲》,藝華公司的《女人》,電通公司的《桃李劫》)。

中國影片《漁光曲》(導演蔡楚生)在莫斯學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 這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影片。

3月8日,著名演員阮玲玉因婚姻生活的不幸,社會惡勢力的迫害以及小報記者的誹謗,於三八婦女節前夕,留下「人言可畏」的遺言,服毒自殺。同月14日,舉行出殯送葬儀式,沿途送葬者達30萬人之多。

電通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風雲兒女》上映。影片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於1949年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1978年被確定為國歌。

7月16日中國電影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編導鄭正秋因病逝世,終年47歲。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以「鄭正秋盡瘁影業,功在社會教育,特請中央准請褒獎和撫恤遺族」。

電通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都市風光》上映,這是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

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製作完成,該片由萬氏兄弟繪制,明星影片公司出品。

1936年

1月,由歐陽予倩、蔡楚生、周劍雲、孫瑜、費穆、李萍倩、孫師毅等人發起的上海電影界救國會宣告成立,並發表成立宣言。宣言要求:一、「堅持領土主權完整」、「收復失地」、「保護愛國運動及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和攝制電影自由」,同時提出四項主張:「全國電影界聯合組織救國的統一戰線,參加民族解放運動;二、撤廢現行的電影檢查制度;三、用自己組織的力量,檢查一切反大眾化要求的影片的製作,並制裁一切直接間接有害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外影片的放映;四、動員整個電影界的力量,攝制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上海電影界救國會的成立及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中國電影進入了「國防電影」(抗日)運動的新階段。

2月11日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發表《告國人書》說:「前聞共產黨密議,欲利用文化團體及知識分子,在救國的口號掩護之下,作卷土重來之計。果然不久,上海即有電影救國會之出現,不久又有文化救國會之產生」,又說各救國會的宣言,「不曰反對中央,即曰顛覆政府」。翌日,歐陽予倩代表電影界救國會向報界發表聲明,對《告國人書》中的不實之詞提出了辨正。

國際電影大師卓別林攜同夫人寶蓮•高黛及寶蓮的母親亞爾泰•高黛訪問上海。著名電影演員胡蝶在國際飯店設宴招待,陪客中有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卓別林還會見了電影導演史東山和演員韓蘭根、劉繼群等人。

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主持的國產影片評選委員會,根據「三分娛樂七分教育之原則」,評選出1935年出品的「佳片」7部,各片名次如下:1.《凱歌》(藝華影業公司),2.《天倫》(聯華影業公司),3.《母親》(天一影片公司),4.《小天使》(聯華影業公司),5.《長恨歌》(新華影業公司),6.《翡翠馬》(明星影片公司),7.《船家女》(明星影片公司)。評委會還對當選影片的創作人員進行獎勵,受獎者共65人。

藝華影業公司攝制的「軟性影片」代表作《化身姑娘》上映,受到左翼和進步的電影評論工作者的尖銳抨擊。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新片《迷途的羔羊》上映,這是中國第一部以流浪兒童為題材的影片。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國防影片《狼山喋血記》上映。影片以寓言式的故事,暗示人們團結起來,抵抗野獸的入侵。

1937年

新華影業公司攝制的抗日題材影片《壯志凌雲》上映。

1月,電影演員陳波兒率領上海婦孺前線慰問團赴綏遠、察哈爾抗日前線慰勞抗日將士,演出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張家店》、《走私》等。

同月,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聯華交響曲》上映。影片由8個小故事組成,「聯華」大部分編導和演員都參加了這部「集錦片」的拍攝,

2月,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壓歲錢》上映。

2月,新華影業公司攝制的「恐怖片」《夜半歌聲》上映,創當時票房最高紀錄。

4月,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十字街頭》上映。

6月,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馬路天使》上映。

由國民黨中宣部主持的國產影片評選委員會評出1936年出品的「優勝片」6部,各片名次如下:1.《小玲子》(明星影片公司),2.《壯志凌雲》(新華影業公司),3.《女權》(明星影片公司),4.《新婚大血案》(藝華影業公司),5.《母愛》(民新影業公司),6.《狼山喋血記》(聯華影業公司)。

7月,電影界工作人協會在上海成立。歐陽予倩、蔡楚生、沈西苓、史東山、許幸之、司徒慧敏、應雲衛、白楊、柯靈、金山等39人當選為常務委員,並在該協會上成立了中國電影界救亡協會(後改名為中國電影界救亡委員會)。兩個協會一致號召電影工作者以實際行動為抗日戰爭服務。

七七事變後,上海各劇團、各電影公司的主要演員近百人參加了大型話劇《保衛蘆溝橋》的演出。該劇每天演出日夜兩場,一直持續到八一三戰爭爆發才告停止。

8月,日本在被其佔領的長春建立了「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簡稱「滿映」)。「滿映」至1939年全部建成,為其時亞洲最大的電影製作基地,其主要管理和創作人員均為日本人,以後又吸收了一些中國職員。滿映是日本對華文化侵略的重要機構,開始時主要拍攝宣傳日本侵略政策的電影。從1937至1945年,滿映共拍攝了200餘部為侵華戰爭進行宣傳的故事片及大量紀錄片。

9月,上海電影工作者陳白塵、沈浮、孟君謀、白楊、吳茵、周曼華、龔稼農、等34人組成上海影人劇團,先後赴成都、重慶演出救亡話劇,經費由夏雲瑚籌集。

10月17日,上海電影界救亡協會成立。

11月,日軍佔領上海。在其它外國租界里繼續生產的中國電影被稱為「孤島電影」。孤島電影至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租界區而結束。在此期間,「孤島」地區共成立了20多家電影製片廠,拍攝了250餘部影片,形成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之後又一次商業電影的熱潮。

中央電影製片場攝制了科教片《農人之春》。該片於翌年在布魯塞爾科教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科教片獎。

1938年

1月29日,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

滿映在北平成立分支機構「新民映畫協會」,控制華北電影發行,並拍攝了為日軍侵華戰爭進行宣傳的短紀錄片。

中國電影製片廠在武漢漢口建立(簡稱「中制」)。該製片廠的前身為1935年建立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南昌行營政訓處所屬的「漢口攝影場」,重組為中國電影製片廠後改歸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領導,許多抗日救亡演出隊中的進步電影工作者被調入該廠。該廠的建立是基於抗戰需要進行的軍事機構調整,是抗戰時期大後方最大的電影製片機構,並附設中國萬歲劇團、中制合唱團及10個放映隊。

中國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抗日題材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熱血忠魂》和《八百壯士》上映。這是第一批集中出現的抗日題材的故事片。

9月,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在延安成立(習稱「延安電影團」)。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早的電影製作和放映機構。

同月,中國電影製片廠因武漢瀕於淪陷,遷往重慶,並進一步吸收了大量進步電影工作者作為創作力量。

中央電影攝影場遷往重慶,並成為抗戰期間大後方規模僅次於「中制」的電影製作機構。

蔡楚生等導演在香港拍攝了《血濺寶山城》、《正氣歌》等粵語抗日題材影片。

1939年

上海華成影片公司出品《木蘭從軍》,連映85天。這是「孤島」電影借古喻今,鼓舞人民抗日精神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大晚報》刊登14位影評人聯合署名文章,推薦《木蘭從軍》。

延安電影團攝制了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

中央電影攝影場攝制了《孤城喋血》、《中華兒女》等抗戰電影。

中國電影製片廠繼續拍攝了《保家鄉》、《好丈夫》等抗日電影。

日偽在南京成立中華電影公司。該公司由日本東寶映畫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南京汪偽集團共同投資,主要為壟斷華中、華南敵占區的影片發行,並攝制為日寇侵略政策服務的新聞紀錄片。

日偽以「新民映畫協會」為基礎,在北平建立「華北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任務仍為壟斷華北地區的電影發行,並攝制侵華宣傳影片。

上海新華、華新、華成三家電影製片公司合並改組為中國聯合影業公司(簡稱「國聯」),由張善琨擔任總經理,其後攝制了一批重要作品。

1940年

中國電影製片廠攝制了《東亞之光》、《勝利進行曲》、《塞上風雲》等8部抗日題材故事片及大型抗戰紀錄片《民族萬歲》。

上海「孤島」電影中出現的《梁紅玉》、《蘇武牧羊》、《岳飛盡忠報國》、《西施》等一批具有愛國思想的影片受到觀眾的歡迎。

上海民華影片公司在「孤島」攝制的第一部影片《孔夫子》在金城大戲院上映,同時並編輯出版《孔夫子》特刊一本。

汪偽政府頒布《電影檢查法》,並成立電影檢查委員會。

1941年

表現忍辱負重和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巨片《西施》上映。該片由此前成立的中國聯合影業公司攝制。

中國聯合影業公司攝制的影片《家》(上、下集)上映。該片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張善琨、卜萬蒼、王次龍、徐欣夫、方沛霖、楊小仲、岳楓、李萍倩、吳永剛和陳翼青10名導演聯合執導,公司中的著名影星陳雲裳、顧蘭君,陳燕燕、袁美雲、梅熹、劉瓊、王引等全部參加了演出。

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鐵扇公主》(片長80分鍾)問世。該片由中國聯合影業公司攝制,萬氏兄弟主持製作。

12月,日本侵略軍佔領上海租界,「孤島」電影結束。

1942年

4月,在日軍和汪偽政府的操縱下,新華、華成等12家中國電影公司實行合並,成立了中華聯合製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由此前成立的「中華電影公司」投資。公司董事長為汪偽政府宣傳部長林柏生,副董事長川喜多長政(日),經理張善琨。「中聯」至1943年結束,共攝制影片50餘部,大多為愛情倫理片。

八路軍延安電影團拍攝了《南泥灣》等紀錄片。

《小老虎》、《故鄉烽火》、《民族的吼聲》等一批粵語抗日題材影片在香港問世。此後,隨著香港淪陷,香港影壇也陷於沉寂。

⑧ 《延安時代》觀後感

遠去的傳說,永恆的經典 ——觀電視紀錄片《延安時代》觀後感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胡銀銀
這次張靜老師安排我們觀看的《延安時代》 ,使我受益匪淺,可是在提筆寫 觀後感時,我卻無法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因為任何華麗的辭藻在這 部電影要彰顯的"延安精神"面前都會顯得黯然失色!走進那個紅色的傳說,看 著那奔流而下的黃河,重溫那段如訴如歌的歲月,我的心靈受到了一種莫名的震 撼,因為走進人心的感動太多太多…… 第一集 時代之聲 曾經滄海,盛世與亂世,交織成歷史的夢影,籠罩著蔥蔥鬱郁的山川,回首 中國的抗日戰爭史,令人感到無盡的蒼涼和悲壯.一幕幕的屠殺,飢餓與死亡, 讓我感到心靈深處的某一點在隱隱作痛, 卻不著痕跡……這一集時代的聲音在告 訴我們革命的真理在哪裡! 毛澤東以其深邃的眼光毅然選擇在條件艱苦的延安建 立根據地,開始了漫長的革命征程.開始的時候,有許多人迷惑不解,可是後來 他們終於明白了毛澤東的用意和苦心, 並稱贊他的睿智, 正如斯諾說的那樣: "毛 澤東使人信服,是因為他目光遠大! "在國家危難之際,國民黨卻發動皖南事變, 暗地裡破壞統一戰線,使得舉國上下氣憤不已.陳毅將軍奮筆疾書一首詩,發出 "百年積弱嘆華夏"的感慨.然而有著博大包容心的中國共產黨仍在西安事變以 後,釋放了蔣介石,維持國共合作統一戰線,這是民願所歸,人心所向,同時也 贏得了人民的支持和贊許.毛澤東帶領中國紅軍去了延安,找到了革命的方向, 為中國革命征程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有一位去延安學習的學員叫何理良,知道她姓名的毛澤東問道: "什麼道理 是好的 "她答道: "馬克思主義真理是好的,許多人都是沖著這條真理來延安 的! "一個風趣的問答道出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有志之士為什麼都選擇去延 安;白求恩,柯棣華為什麼去延安!時代的聲音在召喚,人民的祈願在召喚,延 安的精神在召喚,真理在召喚! 第二集 思想之魂 也許,現在的我們可以出言不遜,可以不可一世,可以狂妄不羈,可以傲視 一切, 然而這些都只能表明我們軟弱背後的無知與年少輕狂. 可是毛澤東不一樣, 卓立於橘子洲頭,他出口成章《沁園春.長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 , 大氣磅礴的詩詞道出了一代偉人的豪情壯志!1927 年大革命失敗以後,毛澤東 沒有因此而沮喪黯然,他在井岡山說: "站得高,看得遠,不僅要看到長沙,福
1
建,更要看到全中國,全世界! "他讓賀子珍給他縫了個文具袋,說用文房四寶 打天下,他就是以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懈鬥志指導中國革命不斷前進的. 貴州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黨中央的統治, 確立了毛澤東在黨的領 導地位,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毛澤東夜以繼日地工作,1937 年他在 延安李家窯寫了《實踐論》和《矛盾論》 ,他提出的人民群眾觀,理論聯系實際, 實事求是,民主思想和矛盾觀點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卡里.紀伯倫說 過: "靈魂綻放它自己,像一朵有無數花瓣的蓮花. "由眾荷喧嘩而只剩一隻將謝 未謝冷寂無聲的紅蓮,由赧然陰郁而驚喜地手足無措,靈魂在思索和頓悟中悄然 綻放, 宛如一朵午荷……中國革命時代的思想之魂在哪裡, 看看延安的革命先輩, 看看毛澤東思想的論著,我們將會得到答案! 第三集 奮斗之路 本集帶我們回到了大生產運動中的延安:黨的領導人和延安人們一起紡紗, 種菜,開墾荒田,南泥灣也由一片荒涼之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切都如奇跡 般撼動人心. 要知道在這之前, 延安人民過著怎樣的生活, 紅軍過著怎樣的生活: 劉伯承元帥只穿一件薄的棉衣過冬,紅軍和延安人民與飢餓和寒冷作斗爭,缺衣 少食的艱苦對於我們這些 80,90 後的人來說恐怕是難以想像的了.素日里那樣 和善溫和的周總理對扔了半截鉛筆的戰士發了脾氣,要知道在那樣艱難的歲月 里,哪怕一點點物資都是很來之不易的啊!想想現在的我們,有些人在食堂打來 饅頭,在端飯過程中饅頭不小心滑落了,沒有人會彎腰撿起來繼續吃掉,而是去 打飯窗口再打一個!衣食無憂的我們會想著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光彩照人,今 天買了衣服, 明天就想著去買雙怎樣的鞋子來與之搭配……物質日益豐富的我們 缺少的正是思想,物質和素質! 縱觀紅軍的奮斗之路,作為新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我們更應明白自己肩負 的責任,更應明白奮斗的重要性,時代變了,任務也變了,但努力的方向是一致 的,那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安娜.路易.斯特朗曾在參 觀延安後說,在沒有衣服穿沒有事物吃的條件下卻生活著具有世界眼光的人!那 么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奮斗,不去努力呢 第四集 力量之源 內戰的槍聲打響了,一位國民黨人說: "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國民黨 的舉動打碎了人民和平的願望,抗日結束內戰又隨之而來,人民又一次陷入內戰 的水深火熱之中. 毛澤東的名言: "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一邊! "它道出了中國紅軍,中國共 產黨人的立場,道出了黨和人民的血肉關系.美國將軍蒙哥馬利在參觀延安後臨
2
走時只帶走了一把鋤頭和一袋小米, 因為只有久經戰爭考驗的人們才知道什麼是 最重要的.國民黨軍隊由美國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和軍隊支援,物質豐富,雖然 表面上占盡優勢,可其內部實行獨裁專制,極其腐敗,不堪一擊!就如毛澤東說 的那樣: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當紅軍攻打總統府時,隨著一聲炮響,龐大的 建築在瞬間坍塌,就連蔣介石也對此感到十分震驚! 這就是命運,以一種不可知的方式送人們到自己的運行軌道,誰能與 之抗衡 誰掌握了人民的力量,誰就掌握了勝利!在中國,是歷經二萬五 千里長征的紅軍掌握了人民,掌握了革命勝利的方向! 第五集 聖地之歌 這一集終於道出了延安精神的內涵: (1)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2)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3)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4)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看完了影片,心裡想法頗多,在人生中,許多細節,很多事物都已被 時光的篩子過濾地沒了蹤跡,可是我們還是應該銘記那些永恆的經典!在 反思中沉默,延安時代——這是一個紅色的傳說! 從這個傳說,我想到,一個人,無論身陷怎樣的絕境都要堅信:這個 世界,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總有生生不滅的希望,所以一定要堅持不懈 地追求自己的價值目標,並為之奮斗! 一部 2003 年的老影片,看似平淡,卻最親切;有一個時代看似遠去, 卻最經典……

⑨ 求電影南泥灣簡介

影《南泥灣》講述的就是1941年春,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長兼政委王震的率領下,連長老周(任帥飾)奉命開進南泥灣,披荊斬棘,開荒種地,風餐露宿,戰勝重重困難,廣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將荒無人煙的南泥灣彎成了「平川稻穀香,肥鴨遍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⑩ 南泥灣電影

你說的沒錯,侵華日軍沒有到過陝北。電影《南泥灣》359旅和日軍交火的場面應該說的是359旅挺近山西和日軍激戰的戰斗。
359旅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的主力勁旅之一。
359旅的前身是在1937年8月,由紅二方面軍第6軍團和紅軍第32軍、紅軍總部特務團一部,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下轄第717團、第718團,共5000餘人。旅長陳伯鈞,副旅長王震。(王震1937年10月改任旅長兼政委。)
這就是359旅的戰斗序列。
1937年9月,王震率三五九旅七一七團跟隨賀龍師長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入晉後,在王震指揮下,三五九旅立即參與了著名的忻口會戰。根據戰區指揮部命令,三五九旅在陽明堡以南王董堡附近設伏,截斷日軍的補給線。這是三五九旅首次對日作戰。首次作戰便大獲全勝,炸毀汽車7輛,斃敵數十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隨後又多次在此伏擊,殲敵近千人,徹底切斷了日軍的交通補給線,有效配合了中國軍隊在忻口正面戰場的作戰。在王震旅長的率領下,359旅以更加勇猛頑強的姿態展開對日作戰。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戰果,使三五九旅的名聲在晉北戰場上大振。圍攻收復岢嵐城,夜襲三井鎮,連克晉西北7城池。
1939年,全國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相持階段。國民黨政府乘機又掀反共高潮,調集數十萬大軍,對我陝甘寧邊區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為了確保黨中央和邊區的安全,8月12日中央軍委命令,王震率三五九旅回師陝北。接到命令後,王震率旅直和七一七團,通過雁門關、突破同蒲路封鎖線,邊戰邊走,急行軍兩千餘里,於1939年10月4日,到達妥德。隨後,旅參謀長郭鵬又率七一八團返回邊區。從此,三五九旅開始擔負起了保衛黨中央、保衛邊區、保衛毛主席的光榮使命。面對敵人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毛澤東提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只有克服經濟困難,才能堅持抗戰,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三五九旅回到陝北,立即接受了邊區的防務任務,同時積極開展生產運動,自力更生,克服困難。1940年11月,朱總司令提出了軍墾屯田設想,號召部隊邊戰斗、邊訓練、邊生產。同年底,根據軍委命令和朱總司令指示,三五九旅在王震率領下,開赴南泥灣,守衛延安南大門,同時,屯田開荒,發展生產。從此,一首「三五九旅是模範」的歌傳唱了半個多世紀,傳遍了大江南北。
以上不知講清楚了沒有。呵呵

閱讀全文

與南泥灣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三個顯示器看電影 瀏覽:762
巴基斯坦有哪些英語電影 瀏覽:619
鋼鐵俠漫畫變3d什麼電影 瀏覽:862
電影眾籌騙局要如何改正 瀏覽:144
七諜電影網 瀏覽:46
韓國紫電影 瀏覽:716
大肚婆的動畫電影 瀏覽:830
家有喜事周星馳電影完整版 瀏覽:721
印度騙子探員電影 瀏覽:75
印度電影名曲大全 瀏覽:429
感人的鬼電影有哪些 瀏覽:642
電影天仙配在哪裡拍的 瀏覽:475
韓國老師和學生的電影 瀏覽:679
柴蔚演過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509
賭系列電影大全 瀏覽:760
陸家電影院最新電影 瀏覽:620
契約結婚日本電影觀看 瀏覽:373
韓國電影兄嫂74分鍾 瀏覽:447
超能力霹靂火在哪個電影上 瀏覽:999
3d聖鬥士電影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