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八白電影觀後感

八白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15 14:42:17

❶ 電影《八佰》影評是什麼

《八佰》影評如下: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

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

相關簡介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❷ 八佰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

看了這部電影,內心會奔湧出一股豪情壯志。就好像是通過顯示屏,我親眼見到這種堅強的戰士,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用血液,用生命喚起了我。


面對日軍沒法用手雷彈爆開的不銹鋼板,一名戰士決然挑選 將火葯綁在自個的身上,面對炮彈,崩開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放棄決不是無畏的掙脫,沒用的演出。每一位大聲報下自己的名義,伴著空襲聲消退在血煙中的戰士,全是無所畏懼的英雄人物。

一開始,老百姓坐山觀虎鬥,戰火紛飛到面前,卻依然沒什麼警示的心;但這在其中有一直擔憂耿耿的群眾,她們一直在做自個能做的事。這讓所有人看到,這一場作戰並不是這僅僅四百人的作戰,是全中華文化的作戰。

❸ 八佰電影觀後感

對於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來說,電影《八佰》演繹出了另一種我們無法體會的人生,因為大多數人的態度如同影片中的端午初到四行倉庫時一樣,抗日救國民族大義是別人的事情,他沒有殺過人,也不想殺人,他想的只是回家,然而事實卻證明了,當戰爭真的來臨時,沒有人能夠真的置身事外,毛之不存皮將焉附的道理在這一刻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

和平時代的我們無法體會到戰爭時代的殘酷。在那樣的艱難歲月里,我們的前輩選擇了戰斗到底,小人物大英雄,在那個一無所有的時代仍為國奮戰為國獻身的烈士,每一個人都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出一份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安居樂業。銘記歷史,致敬先烈!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

❹ 八佰影評

《八佰》是一部擁有超越其電影本身意義的作品,甚至藉由「戲」的意象引出了對電影本質的思考,拓寬到觀眾對電影態度的邊界,觀看和目光所蓄積而突破熒幕內外的潛在價值,熒幕前的觀眾也參與其中,將要繼續完成這場戲最後一個環扣。

《八佰》也許不會在世界影史上留名,但相信在中國的戰爭電影中是可以擁有很大分量的。追根究底,《八佰》從來沒有放棄作為它作為電影的存在,這也是近年來的主旋律電影大多隻能供國人自我高潮的原因。

首先,從過硬的技術上看,《八佰》的攝影師曹郁對兩岸的落差氛圍是有很明確清晰的把控的,南岸的燈紅酒綠人的衣著皆是高飽和度,而北岸卻是灰淡黃綠的末世降臨。作為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片子也達到了其追求的宏大質感。

除了上述「戲」的意象之外,白馬的出現也貢獻了很多神性的瞬間,它幾乎伴隨也代表了那一群守在四行倉庫中的人們。從初始的驚慌失措妄圖逃竄,到順從本性開始奔跑,想要逃脫又不願離去,成全了自己,但最後又重新被拉回既定的路線,判斷不了的未來。

比較令人感動的細節是影片對個人結果的呈現方式。與此相輔的是演員的陣容都是老熟人了,因此當觀眾陷入對主角光環的信任中,而陳樹生的自爆,端午的死亡,老鐵的破相......他們受到的傷害清脆又不可置信。

影片也從不吝於給早走的英雄戲份。包括最後選出來的敢死隊的結局也在被日本兵發現時戛然而止,沖刺過橋的人們下場又如何呢,歷史早已給我們更殘酷的解答。

❺ 八佰觀後感

這部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階段,講述一支僅有四百多人的軍隊固守在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對抗敵軍,由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

它雲集了王千源、張譯、姜武、歐豪、杜淳、魏晨、唐藝昕、李晨、梁靜、俞灝明、劉曉慶、姚晨、鄭愷、黃曉明、阮經天等實力派演員,陣容強大,個個演技精湛,角色代入感極強。

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有的人認為好,也有的人認為不好。從電影上映至今,豆瓣評分也是從8.3分降到了7.8分,這足以說明了一些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是2020年上半年僅有的一部好電影。

❻ 八佰電影觀後感200字

八百點映,我去看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三,這部影片是我從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後,總體感覺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如果拿一個類似的片子對比的話,我感覺,不如金陵十三釵。

四,影片的歷史背景沒有交代清楚,讓不明白歷史的觀眾很迷茫,為什麼守?為什麼沒有增援?

五,看到有些評論說過於煽情,我就不明白,我是個淚點很低的人,但是,這種煽情沒有觸碰到我,譬如說,鄭愷身綁炸葯包跳下樓那一段,略顯倉促。可能跟影院的環境也有關系。

總之,這部影片是絕對值得去看的一部,建議大家去好一點的影院,可能更會體會到管虎導演的神來之筆!

❼ 《八佰》影評怎麼寫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❽ 《八佰》讀後感怎麼寫

思路:根據電影的情節展開,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感悟。

《八佰》電影是歷史基礎上面的真實故事,八百壯士世人皆知,95年前,1937年10月,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第72軍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

民族英雄謝晉元是廣東梅州蕉嶺縣人,我們客家人,和我同屬一個專區,可以說是我們的老鄉,我為他感到自豪。謝晉元於1925年,從國立廣東大學(今國立中山大學)畢業,投筆從戎轉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八佰》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戰爭的殘酷,我們中華民族因為日本人的侵略所承受的災難。我作為一個曾經的軍人,看電影的過程中,熱淚橫流,特別是看到我們的戰士視死如歸,身上綁著炸彈往樓下跳的時候,我止不住我的淚水。

抗日戰爭,我們中國人軍隊死了幾百萬。就是因為有這些英勇的勇士,才有我們的今天。一個國家,不能沒有這些視死如歸的勇士。中國有八百壯士的精神,中國才不會亡,我們中華民族才不會亡。

我記得以前有讀過一本《世界戰爭史》, 書中有序,其中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這個世界,平靜安寧的時候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爭。中國現在經歷了一些和平時期,但是戰爭危機始終就是在家門口,特別是現在,如果不居安思危,當戰爭來臨時,可能就會措手不及。95年前,一個小小的日本,就讓我們中國大亂十年。

《八佰》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復雜的情況,河的一邊是我軍和日本人的殊死搏鬥,另外一邊是上海法租界燈火通明,歌舞昇平,和平的生活依舊。我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在和平的法租界,我同胞奮勇支援一河之隔的我孤軍將士。

❾ 八百壯士觀後感300字

思路:《八百壯士》觀後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自己的想法談一談,例如: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革命先烈無數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偌大的一個上海市,十幾萬正規軍撤得無影無蹤,只留下400多戰士留守四行倉庫,其用意竟然是為了幾天後,召開的雅冬塔會議上各國佬們在看上海,中國隊還在堅守。國民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爭取國際援助,看人臉行事。

一個如日中天,一個混亂不堪,在東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曾經的老師和學生已讓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國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起來,還有誰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還有什麼困難是我們不能戰勝的?

哪個人不怕死,可在戰爭面前我們中國戰士們,做的是保家衛國,不顧一切後果的攔截敵人,一場生與死的戰爭。

所以我們要學習中華人民的勇敢堅強,不怕困難保家衛國的精神。

❿ 電影八佰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1937年,是中國風雨飄搖的一年;1937年,是中國山河破碎的一年。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對華全面侵略戰爭。正面戰場上,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正規軍,面對日軍節節敗退,北平天津相繼淪陷;在布魯塞爾會議上的外交失敗更是讓中華民國成了一葉飄盪在洶涌大海上的小船,隨著海浪起起伏伏,毫無反抗之力。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怎樣,也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在哪。

9月1日,新豐熱電公司組織我們這些學員觀看了剛剛上映的電影《八佰》。故事就發生在1937年的中國上海。滬松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在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面對日軍多次狂風暴雨般的進攻,524團在團長謝晉元的指揮下,像是一顆堅韌的小草。無論怎樣的風雨,也無法讓它真正低頭。524團的堅守就像是燈塔穿過海霧里的一點點燈光,為大海上飄搖的小船指出方向,為山河日下的舊中國送來了一絲希望。

顧炎武在三百多年前發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有力的吶喊。今天的《八佰》便是對這句話的再次演繹。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愛我祖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戰爭年代,那些愛國的仁人志士為心中的大義毫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生命;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便是對「國人當如此」最好的踐行。

我從懵懵懂懂的入職,到現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各種培訓學習,在領隊和集控師傅們的帶領下,我們正在慢慢的尋找自己的定位,也正在一點點習慣自己電廠人的身份。生活在當下的我們需要一種堅守——在現在的學習中,堅持每個分分秒秒,用心學習運行相關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守護好每個日日夜夜,堅守在汽輪機旁;堅守在鍋爐邊;堅守在電廠的每一個設備、每一個閥門、每一根管道旁,保證值好每一班崗,就是我們電廠人對「國人當如此」的最好踐行

閱讀全文

與八白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神偷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92
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完整版 瀏覽:181
航班電影2018 瀏覽:581
重啟電影推薦 瀏覽:523
韓國電影手機下載 瀏覽:648
劫機電影2018 瀏覽:770
戰爭電影音響怎麼調 瀏覽:487
國產賽車類動畫電影 瀏覽:979
電影票是買得越晚越便宜嗎 瀏覽:340
你的名字電影畫風怎麼畫 瀏覽:821
日本電影怎麼上映傳播呢 瀏覽:728
老電影女主角叫梨花 瀏覽:661
歐美魔法電影里的咒語 瀏覽:121
2018全球電影市場 瀏覽:1
陳浩南古惑仔電影第一集 瀏覽:72
美國溫馨電影不真實嗎 瀏覽:912
電腦看電影顏色是黑白的 瀏覽:384
苗族電影全部愛情視頻第一集 瀏覽:687
八十代農村電影有哪些 瀏覽:518
韓國絲襪視頻電影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