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孔子電影豆瓣

孔子電影豆瓣

發布時間:2022-06-17 06:00:22

⑴ 如何評價電影《孔子》

《孔子》的失敗,不是編劇導演的失敗:不管誰拍聖人,都只能拍成這樣,十全十美,就意味著毫無趣味。

所以,討論這部電影的創作沒有什麼意義:這部電影根本就不該拍。《孔子》的悲劇告訴我們:靠官方宣傳,是無法讓老百姓喜歡上一部電影的。

基本信息

《孔子》是一部2010年的傳記歷史片,由胡玫執導,周潤發、周迅、陳建斌領銜主演,任泉、陸毅、姚櫓等主演,於2010年1月22日全國上映。

電影講述了春秋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⑵ 電影孔子內容簡介

《孔子》內容簡介:公元前六世紀,孔子(周潤發飾)受到魯定公(姚魯飾)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實行自己的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三桓獨霸朝綱,也讓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

他因阻止季桓子(陳建斌飾)家奴免受陪葬,而與之結怨。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馬精武飾)和大夫黎鉏(王繪春飾)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發佞臣謀反,在平叛之後,季桓子假傳聖旨,罷黜了孔子。

從此,孔子率顏回(任泉飾),子路等弟子開始游歷各國。在衛國,孔子得到衛靈公的尊重,獲俸粟6萬石。他見到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周迅飾),並在交談中展現了正氣凜然的君子風范。


(2)孔子電影豆瓣擴展閱讀

《孔子》角色介紹:

1,孔子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全片的核心。也是正反雙方爭斗交戰的焦點。

2,季孫斯

春秋魯國大夫,「三桓」之一。謚號桓子。季孫氏一支為魯桓公子季友後裔。魯定公五年(前505),父季平子死後,繼任為卿。實權一度被家臣陽虎掌控。

3,顏回

孔門十哲之一。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又稱顏淵、顏子。生活簞食瓢飲,貧居陋巷。13 歲拜孔子為師,終身追隨孔子。在三千弟子中,只有他最得孔子「仁」的真傳。

⑶ 《孔子》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弟子們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

我帶著並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影片。兩個多小時,和場內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簡單。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後的弟子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定淡定的眼神,禮義娓娓道來的神韻,彷彿孔子轉世。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復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著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韻,她天生就是一個好演員,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裡。南子這個角色也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覺得可有可無,它一旦不存在,你會覺得缺了很大一塊。孔子其實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截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南子讓世人看到了孔子並非神,孔子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南子雖然簡單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實為一個看點耐人尋味,又怎麼會是可有可無呢。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魯。春秋》

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

但不可否認,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表現起來就不會像看歷史書一樣晦澀難懂和索然無味。這部影片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好的,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都沒有打水漂。

⑷ 《孔子》影評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很不錯,真實展現了孔子後期的人生經歷,周潤發將孔子演得很到位,尤其是他不顧自己的形象仰身倒在泥水中對著馬大聲笑的場景深深的打動了我,他將當時孔子的無奈與內心的酸楚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這部影片中的孔子是一個有理想,並始終不渝的去實現心中的抱負的一個人!雖然他的謀略沒有得到施展還被驅逐出魯國,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心中的信念,由他與老聃的談話中我們不難得知!這部影片都難這些一一展現出來啦!而且在前半部分,幾場戰役也拍得很宏偉,尤其是墮三都戰役場面更是壯觀!而在影片後半部分描述孔子與弟子周遊列國的過程中,很多場面感人至深,雖然有人質疑分食肉湯這場戲,但我個人覺得這正是導演和編劇的精妙之筆,這樣不僅將孔子在外的落魄表現出來了同時也展示了孔子愛弟子的偉大形象,他並沒有光想到自己而是要與弟子同食看到這里我不禁為他的行動而感動落淚!而在描述孔子周遊列國中重點寫了在衛國的經歷,我們在這當中看到了周潤發與周迅那不相上下的傳說中的「子見南子」這一部分,史料中對這一部分記載相當少,而在導演她發揮的豐富想像中,我們看到了一段精彩的「子見南子」,南子的風情與他想挽留孔子的神情都不經意流露出來!周迅不愧為一位優秀的演員,你看她與衛靈公那段,不僅體現出了南子極欲執政的霸心還表現了她豐姿綽約的形態!同時在孔子周遊列國時,有一個鏡頭又讓我為之動容,便是他們到達鄭國有人在旁邊以砍樹驅逐他們,但孔子仍堅持在一旁給他的弟子講學,我被他的堅韌與執著所打動!其後顏回與子路的死又一次讓我落淚,雖有很多所謂的「磚家」說顏回的死是根本沒有歷史根據的,但我認為導演和編劇們這樣寫也有他們的道理,顏回身為孔子最愛的弟子,為了夫子的那些書,他毅然決然的決定犧牲自己,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明有生還的機會,但他為了將夫子的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他不顧一切的一次又一次的救起書簡,我對他的這種大無畏精神感到無限欽佩!而子路作為另一位孔子的喜愛的弟子他的死也是讓我們不禁感嘆,他是多麼遵守著夫子的教誨,死也要衣冠整齊!最後在孔子回到魯國後,導演將鏡頭停在孔子下車時的那隻鞋上,我想是為了與前面描寫的鞋子做對比,更是為了說明孔子在周遊列國的酸苦與艱辛!孔子最後一聲的吟嘆也將他的生命定格在了73歲。電影終究是電影,它還是一種藝術創作,不可能將每個細節都做的那麼完美,請不要那些什麼所謂的「磚家」說三道四,說這里那裡與什麼史實不符,我們看的僅是部電影!個人認為《孔子》這部電影不愧是部大片,值得一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⑸ 求孔子電影的敘述,和對電影中的孔子和顏回的評價

萬世師表,一片仁心

——中國電影影響世界,從《孔子》開始……

鼓瑟蒼涼的《幽蘭操》餘音繞梁,字幕伴隨著王菲的千古悲愴漸漸隱去,有人離去,更多靜靜等待著歷史一點一滴的遠去,所有的感動和溫情、以及那禮義廉恥、聖賢猶在的春秋中國,經典遠逝,斯文不存久矣……

鄙人沒有先入為主的習慣,對於網上已毀片為己任的眾多「不明真相」的影評家或者「憤青」網友的眾多邏輯清晰、文采斐然的文章點評,鄙人還是習慣先行放下,讓自己的眼睛決定自己的心靈,於是,我在昨日觀看了譽滿天下、同時也是謗滿天下的《孔子》……觀影結束後,我給自己兩個結論,第一、2010年最偉大的電影換屆了,只有一部,就是《孔子》;第二、這是迄今以來近35年人生最接近自己歷史學印象和理想境界的影視劇人物,沒有之一……

胡玫導演做的很成功,鄙人以觀影千部的體會來看,孔子也足以進前十,古裝片可以進入三甲,足以和《賓虛》、《埃及艷後》、《斯巴達克斯》等歐美古代經典一決高下,文戲粲然、武戲雄渾、既不失千古絕唱之璀璨風流,又講究細節之美精雕細琢,從每一個陶瓷酒碗到每一尊青銅器物,再到每一款服飾華章、每一乘兵車戰馬,一磚一瓦彰顯用心,一顰一笑張持有道……

周潤發,中國電影百年難遇的演技之神,終於憑藉此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足以與馬龍白蘭度的《教父》一競風流,如果說《英雄本色》和《喋血雙雄》可以說是周氏電影中本色演出的殿堂之作的話,那麼《孔子》就是屬於「忘記周潤發」的涅盤之作,說實在的,這是幾乎唯一一部我完全沉浸其中,忘乎所以的華語歷史大片,我的腦海中始終回盪著「仁者愛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朝聞道,夕死可矣……」

2010-1-25 13:49 回復

發絲一名
1位粉絲
4樓

電影中再現春秋史詩般的九大華章

關於仁愛——「祭壇救生」,這一段極為精彩大氣,關於孔子的「人文主義情懷」曾經有一則流傳甚廣的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關於中英兩國對於生命的看待角度,話說英國女王的馬車撞了人,女王會先問:「咱的馬兒有沒有受傷啊」,而孔子的馬車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老爺子會先問:「傷人乎」這就是境界,高下立判!!!」因此這段大殿廷辯的思想意義就極為深遠,而且切合當前中國的實際,孔子在這出戲中的智慧與反應,足以傲視很多經典法庭辯論橋段,而透視出來的對於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與關愛,更具現實意義……

精彩指數:★★★★★

關於禮儀——「齊魯會盟」,這一段孔門大弟子顏回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從外交禮儀的主客再談到雙方主君的封爵高低,不卑不亢,暖硬兼施,終於迫使驕橫的齊侯下台階迎接魯公,交鋒中閃爍出的智慧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名師出高徒」

精彩指數:★★★

關於韜略——「空城退敵」,這一段上演了一場真實版的「空城計」,但是相對於《三國演義》那一出的險中求勝的小概率事件,這一出可以說更為真實可信,因為司馬懿那次是兩軍交戰、大兵壓境,完全可以派一部分軍隊殺進城去一探虛實,這次是外交為主,軍事為輔,相對更多體現在一種心理上的壓制,在現實中也更為真實可信……

精彩指數:★★★★

關於武功——「百步穿楊」,歷史記載,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等為豪,這段表現某些腦殘觀眾以為是戲說,只能說不讀書讓許多弱智習慣於「無知者無畏」。

精彩指數:★★★★

關於軍事——「火攻平叛」,這一段場面之恢宏、攻防之慘烈,竊以為已經遠超《赤壁》,更加真實驚艷的再現了古代戰爭畫面,在火器尚未發明之前,火油和火箭基本上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這也更好的詮釋了鄙人「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這一修身觀點並非近人才有,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他老人家就很彪悍了,文武雙全其實是古代士人一個重要修身要求,很多漢唐的文人才子都具備「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本事,只有現在,才會產生眾多隻會馬甲罵人,不敢上場打架的「網路腐儒」,呵呵,不展開,要和諧……

精彩指數:★★★★

2010-1-25 13:50 回復

發絲一名
1位粉絲
5樓

關於親情——「柴門炊煙」,好的電影是沒有配角主角之分的,孔子並非不食人間煙火,張凱麗飾演的孔妻為他繫上腰帶和倚門目送先生遠行那幾段極為溫情細膩,夫妻之間的恩愛就通過這一細節不經意間感動了每一個人,此時,他只是一個操持柴米油鹽、事業不順的丈夫……

精彩指數:★★★★

關於出奔——「暴雨車陷」,一個被官場排擠的落魄文人,一個要追尋理想的執拗老人,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傍晚,獨自一人上路了,此時的孔子,有著和我們每一個在功利社會中敗下陣來的讀書人一樣的痛苦,不一樣的是他會從痛苦中領悟出更多的「道」,所以在煎熬糾結之後,他仰天長嘯,終於徹悟了關於「道」的更高境界,指導後世的讀書人至少在絕望中還有《論語》這樣的經典可以讀,考慮到受教育程度的差異,能讀成「心靈雞湯」也未必是壞事……

精彩指數:★★★★★

關於艷遇——「子見南子」,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邂逅一位名滿天下的大師,如果換成弱智惡俗的好萊塢導演,不知道會不會拍成又一部的《莎翁情史》來,但是萬幸的是,胡導並沒有「胡導」,她很虔誠,所以我們就看到了本片最為驚艷的演技對決,「別人都看到了夫子的痛苦,卻無法理解夫子經歷痛苦所領悟的境界」和「吾未見有人好德如好色者也」已然成就新的台詞經典,「坐懷不亂」和「伯牙子期」,便成為鄙人形容這兩位當世奇男子與絕代佳人的千秋幸會,周迅的演技很好,這次成功的扮演了一代美女(遺憾的是,其實鄙人一直都沒有覺得周迅適合扮演南子,因為,她的容貌太現代了,但是遺憾的是那些古典的美女往往又缺乏演技,現在太缺乏當年潘虹和林青霞那樣才貌雙全的影後了,插一句,其實更適合這個角色還有一位美女演技派,那就是陳數,遺憾的是這位美眉的票房號召力遠不如迅姐,所以也就成就了《孔子》最大的美中不足……)

精彩指數:★★★★★

關於德性——「陳蔡絕糧」,人性首先源自獸性,所以往往在困頓時,就以生存為名做惡,「窮山惡水出刁民」,海地目前的災後騷亂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富裕時「飽暖思淫慾」,目前中國絕對數量驚人、相對數量「不詳」的財富階層,所以說從古至今,大家更願意將聖人貼在牆上、供在廟里,然後自己該幹嘛還幹嘛,「時窮節乃見」斷糧是檢驗一個人道德自律修為最為有效的殘忍方式,因為關於我們這個地少人多的泱泱大國,幾千年來都不斷流傳著「災荒吃人」的優良傳統,看了孔子,我們在理解為什麼他老人家有資格被稱為「聖人」,是因為他真正做到了「克己復禮」、真正做到了「推己及人」真正做到了「大愛無疆」,「無我」才是真正的「大我」,然而,在今日之中國,唉……

精彩指數:★★★★★

關於回家——「孔子歸魯」,樹高千尺,落葉歸根,68歲高齡的孔子,在經歷了十多年的顛沛流離、風餐露宿之後,在弟子冉求等學生的活動下,終於回歸了故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孔子面對祖國滄桑斑駁的古城牆,行大拜叩首之禮、蒼然皓首、淚流滿面……在影片和歷史之中,一生漂泊輾轉、屢屢被逐的孔夫子,終於在近古稀之年,回到了故鄉,為後世子孫,完成了千古不朽的《春秋》,同時用他一生的追尋,探求「仁義治國」、「禮樂興邦」的偉大理想,盡管直到如此「先進」 、「和諧」 和房價暴漲、蟻民遍地的今天,夫子的理想依然還是理想,但是有了理想,就總有實現的一天,期待「仁愛禮儀」回歸中國……有夢,就有光榮……

精彩指數:★★★★★

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顧哥看完《孔子》,心境平靜如斯,說:中國電影如能影響世界,當從《孔子》開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

⑹ 電影 《孔子》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劇情簡介 · · · · · ·
公元前六世紀,孔子(周潤發 飾)受到魯定公(姚魯 飾)賞識,從中督宰晉升為大司寇,這讓他得以實行自己的以禮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三桓獨霸朝綱,也讓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陳建斌 飾)家奴免受陪葬,而與之結怨.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與齊景公(馬精武 飾)和大夫黎鉏(王繪春 飾)鬥智斗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討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國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發佞臣謀反,在平叛之後,季桓子假傳聖旨,罷黜了孔子.從此,孔子率顏回(任泉 飾)、子路等弟子開始游歷各國.在衛國,孔子得到衛靈公的尊重,獲俸粟6萬石.他見到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周迅 飾),並在交談中展現了正氣凜然的君子風范……
本片主題曲《幽蘭操》為歌後王菲息聲多年後復出之作.

⑺ 電影《孔子》拍的怎麼樣,好看嗎

我是和同學在影院看的,對於《孔子》這部電影
手法上是以倒序拍的,對白是白話摻文言,在特技製作方面請到了《第五元素》的製作隊伍,還算不錯。演技方面,周潤發的演技無可挑剔,配角也是內地的實力派演員,總體不錯。
這部電影的藝術性較強,但真實性相對較弱,手法略微粗糙,情節不夠細膩,大致講述了孔子生平的一寫事跡,將孔子藝術化了,但要想全面的了解孔子,電影做的還不夠。

綜合來說,算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⑻ 電影《孔子》觀後感

更與誰人說——電影孔子觀後感
電影孔子上映的第二天2月23日,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現在來寫觀後感,純屬個人意見,不知道該對誰說:

第一,形象和場景刻畫:

關於周潤發和心中孔子的形象:我一直承認周潤發演技比較好來的,這部電影刻畫的孔子,一直微笑著,很端但是不傲的感覺,溫潤有餘而寬厚不足。而歷史上那個面目模糊但妖妖叨叨的南子,周迅演的還不錯。

對古代的房屋啊,祭祀啊等了解很少所以看不出門道,我想的就是兩點:一本片中齊魯衛等各國的都城、村落明顯不同,反映出了經濟實力和民風民俗的差異,比那種看不出發生在那個城市的現代劇好很多。二孔子周遊列國不是周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春秋時代似乎最北邊的小國燕也是在現在北京這個位置,也就是說,他周遊列國應該都在黃河附近或者以南,為啥後半段那個雪花飄飄的,象東北的冬天啊?

衣服:孔子的衣服和徒弟們的、國君們的很正常,一看就是麻的。南子的衣服,雷到我了,沒見過把一大堆藍色珊瑚珠紛紛揚揚掛一腦袋象一新疆小美女似的古代夫人,更雷的是她還從一排藍色珠簾中走出來。

第二、電影與歷史和著作的契合:

因為這個階段在讀論語,所以還是有些感想的。

開篇處加封大司寇之前,孔子和魯國國君說的那些話,差不多都是論語或者相關原文,不過改換了環境,比如該和冉有說的,對魯國國君說了,這個也算是在尊重史實基礎上的藝術加工吧,可以接受。

那個漆思弓開始可是難壞了我,印象中完全沒有這個人啊,回家一網路原來就是漆雕開,吾斯之未能信的那位。這個,古代人有姓名字型大小。所以有點亂,其實著名學者知道漆思弓=漆雕開,看樂和的人既不知道漆思弓也不知道漆雕開,編劇就應該照顧一下我們這種剛開始學的人,直接叫他漆雕開就好了么?

傳說此電影首次還原子見南子,這個,歷史上算一個迷案,反正肯定是有點曖昧了,要麼為什麼孔子的學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悅,孔子諾諾的予所否者天厭之。這個地方南子說大家都能看見你的痛苦,可是沒有人能體會你痛苦中的境界,(沒記錯應該是這個話吧?),實際有畫蛇添足之嫌,討論完了詩經和仁者愛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聲,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這個要麼大容易拔高成假大空,要麼容易讓編劇留下南子對這個境界作何理解的大漏洞。

孔子的諸位弟子,傳說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劇中露臉的有那麼幾個。已經說過了的漆雕開,正冠後亡的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的子路。文質彬彬的孔子最喜歡的顏回、有管家感覺的冉求、著名孝子曾參、被夫子稱贊總有辦法的子貢,被孔子打擊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還有孔子的妻子兒女,其實這里要說導演也很不容易,光是找到年齡形態氣質都符合的演員估計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啊。

關於顏回之死,我印象中論語中沒有顏回是怎麼死的的論述,只是說顏淵死,子哭之慟。回來網路一下,也是沒有史料記載,導演安排他為了在冰河中救起竹簡被凍死,於情還是不錯的,但是細一想,還是發現了bug:論語中有一段,顏淵死了師兄弟們要求孔子用自己的車給顏淵改成棺槨,孔子回答,孔鯉(孔子的兒子,這里又有一個問題,影片字幕是鋰字,而書上一向都是鯉魚的鯉。)死的時候,有棺而無槨,按親疏遠近我應該給兒子而不應該給弟子,而我誰都不給的原因是,我和公卿們共同出行的時候,按禮數我的車不能比他們差,我只有一個車了,要保留。按這段的意思,顏淵死應該在回魯國以後。(因為流亡的時候,孔鯉生死孔子是不知道的,而且流亡當中也不會有公卿並列。)(

⑼ 孔子的影片評價

發哥的表演不是不好,應該說以一個香港演員演孔子,未引發頻繁笑場已很不易。但是孔子的人物魅力究竟在哪,這是電影整體未能解決好的問題,演技再好也無計可施。國產片追求史詩化、有內涵,這是好的。不過史詩是要花錢的,不是孔子說了幾句流傳千年的話就「史詩」了,《孔子》的戰爭場面一律近景特寫加特效,一看就很糊弄,倒不如把錢花在重現當時人生活的場景這方面。國產電影之長路漫漫,不可掉以輕心,《阿凡達》已經來了,好萊塢能拍出我們拍不出的畫面,本土電影能提供給觀眾什麼好萊塢拍不出的東西呢?(《南方都市報》評)
《孔子》的失敗,不是編劇導演的失敗:不管誰拍聖人,都只能拍成這樣,十全十美,就意味著毫無趣味,所以,討論這部電影的創作沒有什麼意義:這部電影根本就不該拍。《孔子》的悲劇告訴我們:靠官方宣傳和行政命令,是無法讓老百姓喜歡上一部電影的。(《信息時報》評)
說到電影本身,雖然《孔子》在單個畫面上非常誇張和奢華,但實際上這還是一部缺乏視覺感的電影,以至於這部電影整體感覺比較沉悶。說白了,就是看起來不像是一部電影。而這一點我覺得是因為鏡頭語言和故事結構都有問題,有佳句無佳章,雖然單獨的場景都很好看,但湊到一起以後,電影的故事結構角度就只能用「散亂」來形容。(《新京報》評)
對於華語電影來說,《孔子》的意義其實不遜於《七武士》於日本,《太極旗飄揚》於韓國,甚至是《指環王》於好萊塢,從某種程度來說,《孔子》為華語影壇真正開啟了人物傳記和戰爭史詩的大門。和眾多古裝大片不同,《孔子》的整體美術風格是給人做「新」而不是做「舊」的感覺。藍綠兩種主色調,將這種清新自然的格調發揮到了極致。而影片美術部門在道具處理方面的精細程度也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程度。(騰訊娛樂評)
電影《孔子》的事件相對獨立,人物面貌相對概念化,節奏相對拖沓,視聽語言相對混亂。不過作為導演,胡玫顯然比她的那些步入更年期的男同學們來得清醒。這部宏大敘事的電影,至少完整地表達了中心思想,還擁有許多教育意義。影片前半部分充滿著「戲劇性」,從文到武,孔子被塑造成面面俱到的英雄,這樣包含藝術誇張的設計倒是不難接受。但是在影片後半部分,故事情節平緩,人物光彩盡失,觀眾提不起精神。(《京華時報》評)

⑽ 如何評價電影《孔子》

確實,電影中有許多不合事實之處。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1.漆思弓這個人物貌似沒有; 2.孔子在夾谷會盟中,過程不如電影里簡單,先是破四方之樂,再是揭穿小丑把戲的陰謀,最後與齊國爭辯,奪回齊國侵犯魯國的土地,並沒有電影中雙方對壘之戲。魯國國君也帶了大司馬,准備了軍事力量。 3.顏回不是掉進水中為救書而死,而是在回到魯國後死於營養不良。 4.子路死於孔子逝世前一年,那時孔子已經回到魯國。 5.孔子並不是回到魯國就退居家中修書,還是參加過政事,只是與季氏思想不符,被冷落後才修書。 6.孔子死於病榻之上。 …… 其實影片中多處不合事實, 是因為這是電影的一種表達手法, 更改一定的劇情, 更利於作者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閱讀全文

與孔子電影豆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萊塢第一個電影明星 瀏覽:33
印度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98
邵逸夫電影里主角劉永 瀏覽:809
電腦能刷看電影的系統嗎 瀏覽:921
范冰冰演的電影大全 瀏覽:356
美國隊長三電影院看 瀏覽:365
鬼片解說泰國恐怖電影 瀏覽:85
2021上映的驚悚電影有哪些 瀏覽:629
小花仙大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15
邵氏電影尺度大 瀏覽:654
電影鎮魂街第一季真人版 瀏覽:22
印度電影男的是蛇人 瀏覽:897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電影漢化版 瀏覽:661
電影3d敢問路在何方 瀏覽:290
給我找一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18
明天看電影去怎麼回復 瀏覽:587
變形金剛大電影mp4 瀏覽:822
國內沒有引進的好看的動漫電影 瀏覽:621
內地電影在國際會上榜嗎 瀏覽:343
國際市場電影內容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