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驅魔念什麼經
為令處所清凈,通常佛教採用灑凈的方式。
儀式中不念經,主要念大悲咒,加上十小咒等。
為了利益存亡,也可以誦經迴向,但不是以「驅魔」為目的。
因緣和合之時,邪魔自除,便獲清凈之果。
『貳』 地獄神探中康斯坦丁用的驅魔禱文
神憐憫你 赦免你所有的罪
你在世上留下來的罪 將在天國得到報應
讓你的子民進入你的國度
以聖父,聖子,聖靈之名
阿門
Nay God have mercy on you and grant you the pardon of all your sins.
Whose soever sins you remit on Earth,they are remitted unto them in heaven.
Grant your child entry into thy kingdom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and the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Amen
這是Constantine殺balthazar,就是constantine手持聖經念的那段文字
『叄』 我想知道羅馬禮典中的驅魔經文
因為回答不可以超過一萬字,只答驅魔禮部分,省略前言與緒論!
第一章驅魔禮
39. 在開始驅魔前,驅魔者適當地收斂心神,可以默念以下經文:
主耶穌基督,天主父的聖言,一切受造物的天主,你曾給予你宗徒們權力,因你的名征服邪魔,並壓制仇敵的一切權勢;
神聖的天主,在你的一切奇事中,你曾命令我們:驅逐邪魔。
強有力的天主,因你的德能,撒旦如閃電般自天跌落;我以恐懼和顫抖的心,懇求你的聖名,使我在你大能的保護下,滿懷信心去攻擊那困擾你這位受造者的邪魔。你是那要以火來審判生者及死者和世代者。阿們。
(也可加念其它經文,如「因主耶穌基督之名…」(附錄二7);「天主聖母,我們投靠你…」(附錄二8);「聖彌額爾總領天使…」(附錄二9);「總領天使聖彌額爾…」(附錄一11)。
開始禮
40. 驅魔司鐸穿著合乎聖職的聖服,到舉行禮節的地點,一般是穿白長衣,或是在長袍上加穿短白衣,披掛紫色領帶。向祭台致敬後,或無祭台時向十字苦像敬禮後,到座位前。司鐸與信友站立劃十字聖號,驅魔者面對參禮者,說: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大家劃十字聖號,
答:阿們。
然後驅魔者伸開雙手,問候在場者,說:
天主,全能的父,他願眾人得救,願他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或
天主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現在可以簡短的話並人性化地,幫助為魔所困的信友及參禮者,收斂心神准備禮節。
41. 假如需要,驅魔者可祝福水,合手念下面經文:
天主,你為拯救人類,用水制定了偉大的聖事,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將你的祝福�8�3傾注在此水上,使你的受造物,在為你的奧跡服務時,能取得聖寵的效力;驅逐邪魔並消除疾病;使在信友的居所,用這水灑到時,能免除危害;使惡神不得在那裡停留,隱匿仇敵的一切陰謀不能得逞。使你的信友們,藉呼求你的聖名,避免各種襲擊而得享平安。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答:阿們。
42. 或:
上主、全能的天主,你是肉身和靈魂生命的泉源和原始,求你祝福�8�3這水,我們懷著信心利用此水,以獲得你恩寵的保護,獲取我們罪過的赦免,抵抗一切疾病和敵人的陷阱。上主,我們求你,廣施仁慈,使你的活水常賦予我們救恩,使我們能以純潔的心接近你,而脫免身心的一切危險。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答:阿們。
43. 在祝福水時,如加入鹽巴,驅魔者祝福鹽,念:
全能的天主,我們懇求你,因你的仁慈降福�8�3這些鹽,你曾令厄里叟先知,將鹽加入水中,使能治癒水的貧瘠。上主,我們祈求你,凡以這攙上鹽的水所灑到的地方,能遠離仇敵的一切襲擊,願你聖神的臨在常保護我們。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答:阿們。
隨即將鹽放入水中,不念什麼經文。
44. 於是驅魔者,取聖水灑在受困信友及在場參禮者身上,說:
看!這是聖水,願它為我們成為救恩和生命,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答:阿們。
或念:
願這水成為我們領洗的紀念,並追念以苦難及復活救贖我們的主基督。
答:阿們。
諸聖禱文
45. 驅魔者用以下的或類似的話,邀請在場者祈禱:
新愛的兄弟姊妹,我們祈求全能天主的仁慈,使他因諸聖的轉禱,垂聽他的教會為我們的弟兄(××)(姊妹××)的禱聲,使他脫免困境。
46. 如可能,驅魔者及其它參與者一起跪下。由驅魔者或另一人領念禱文,在適當地方,也可加上其它聖人名字(如地方主保,受困者主保等)或加上某些合適的意向。參與者可答:請為我們(他/她)祈禱;求主拯救我們(他/她);求主可憐我們(他/她)。
上主,求你垂憐。
上主,求你垂憐。
基督,求你垂憐。
基督,求你垂憐。
上主,求你垂憐。
上主,求你垂憐。
天主之母聖瑪利亞, 請為我們(他/她)祈禱。
聖彌額爾、聖嘉俾額爾及聖辣法耳,
天主的諸聖天使,
聖厄里亞,
聖若翰洗者,
聖若瑟,
諸位聖祖及先知,
聖伯多祿、聖保祿,
聖安德肋,
聖若望、聖雅各布伯,
諸位聖宗徒及聖史,
聖瑪達肋納,
諸位主的門徒,
聖斯德望,
聖老楞佐,
聖伯爾都亞、聖斐尼絲
諸位殉道聖人,
中華殉道諸聖及真福,
聖額我略,
聖安博,
聖熱羅尼莫,
聖奧思定, 請為我們(他/她)祈禱。
聖瑪爾定,
聖安多尼,
聖本篤,
聖方濟及聖道明,
聖依納爵、聖沙勿略,
聖維雅納,
聖女加大利納,
聖大德蘭,
天主的諸位聖人聖女,
望主垂憐, 求主拯救我們(他/她)。
從一切邪惡中,
從一切罪惡中,
從魔鬼的誘惑中,
從永死中,
因主的聖誕,
因主的齋戒,
因主的苦難與十字架,
因主的聖死與安葬,
因主的聖復活,
因主的奇妙升天,
因聖護慰者聖神的降臨,
基督,生活天主之子, 求主垂憐我們(他/她)。
你為我們受魔鬼之試探,
你解救受困者脫離不潔之神,
你將驅魔的權力賜予宗徒們,
你坐在天父右邊為我們轉求,
你還要降來審判生者與死者,
我們罪人, 求主俯聽我們(他/她)。
求你護佑我們,
求你寬赦我們,
求你堅強並保存我們忠誠為你服務,
求你使我們的思想歸向天鄉,
求你使教會能自由地事奉你,
求你賜給所有民族真正的和諧與平安,
求你垂允我們,
基督,求你俯聽我們。 基督,求你俯聽我們。
基督,求你垂允我們。 基督,求你垂允我們。
47. 念完諸聖禱文,驅魔者起立念以下經文:
天主,你對弱小者常予以憐憫並護佑,請接受我們的祈求,使你的這位為魔力的鎖煉所束縛的僕人(××),因你的仁慈憐憫而得到解脫。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答:阿們。
大家起立。
48. 或念:
天主,你看到我們因軟弱而信心不足,我們為這位弟兄(姊妹)懇求你,從他(她)身上驅逐邪魔,使他(她)恢復你子女的完整自由,好能與你的聖者和被選者,永遠贊美你。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答:阿們。
大家起立。
誦念聖詠
49. 接著,驅魔者可念一首或幾首聖詠,或僅僅念幾句,或所選的詩節。這里提供一首聖詠。也可從第二章選取一些詩節。聖詠前面可加上新約的一句經句,作結束時念一禱詞。凡在場的可以一起參與。
50. 聖詠90首在至高者的保護下
「……」(路10:19)
答:主,你是我的避難所。
……【詠90】
答:主,你是我的避難所。
禱詞
主,我們的辯護者和避難所,請拯救你的僕人(婢女)(××),脫免惡魔的羅網,以及迫害他的陰險語言,把他藏身在你的翼蔭下,以你堅固的盾牌保護他,慈祥地將你的救援顯示給他。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答:阿們。
宣講福音
51. 驅魔者念福音,眾人肅立聆聽。也可選讀第二章內76-80條所提供的福音章節。
52. 「聖言降生成人,居住在我們中間」
�8�3恭讀聖若望福音若1:1-14
……
覆手禮
53. 驅魔者將手按在受困信友頭上,並念:
啟:上主,我們依賴你的寬仁,懇求你對我們廣施慈恩。
答:上主,求你垂憐!
啟:請你遣發聖神,使萬物化生,並使大地煥然一新。
答:上主,求你垂憐!
啟:我的天主,求你拯救仰望你的這位僕人(婢女)。
答:上主,求你垂憐!
啟:上主,求你在仇敵面前,作他的敵樓。
答:上主,求你垂憐!
啟:上主,不要讓敵人利用他,邪惡之子不要陷害他。
答:上主,求你垂憐!
啟:上主,求你自聖山幫助他,自熙雍護佑他。
答:上主,求你垂憐!
信經或聖洗誓願
54. 然後驅魔者邀請在場參禮者發信德,如念信經則說:
戰勝世界的是我們的信德。
或如宣發聖洗誓願,則說:
我們再次宣發聖洗誓願,藉此我們從前棄絕了魔鬼和他的一切行為,並許下在天主聖教會內事奉天主。
55. 第一式
眾人一齊念信經:
我信全能的天主父,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我信父的唯一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我信他因聖神降孕,由童貞瑪利亞誕生。我信他在比拉多執政時蒙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而安葬。我信他下降陰府,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我信他升了天,坐在全能天主父的右邊。我信他要從天降來,審判生者死者。我信聖神。我信聖而公教會,諸聖的相通。我信罪過的赦免。我信肉身的復活。我信永恆的生命。阿們。
或:
我信唯一的天主,全能的聖父,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都是他所創造的。
我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他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他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他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萬物是借著他而造成的。他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鞠躬)「他因聖神由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他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而被埋葬。他正如聖經所載,第三日復活了。他升了天,坐在聖父的右邊。他還要光榮地降來,審判生者死者,他的神國萬世無疆。
我信聖神,他是主及賦予生命者,由聖父聖子所共發。他和聖父聖子,同受欽崇,同享光榮,他曾藉先知們發言。
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我承認赦罪的聖洗,只有一個。我期待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阿們。
56. 第二式
驅魔者:你們棄絕魔鬼嗎?
眾人:棄絕。
驅魔者:棄絕他的一切行為嗎?
眾人:棄絕。
驅魔者:棄絕他的一切誘惑嗎?
眾人:棄絕。
或:
驅魔者:為了度天主子女自由的生活,你們棄絕罪惡嗎?
眾人:棄絕。
驅魔者:為了使罪惡不控制你們,你們棄絕邪惡的誘惑嗎?
眾人:棄絕。
驅魔者:你們棄絕罪魁禍首的撒旦嗎?
眾人:棄絕。
然後驅魔司鐸繼續問:
驅魔者:你們信全能的天主聖父創造了天地嗎?
眾人:我信。
驅魔者:你們信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由童貞瑪利亞誕生,受難而被埋葬,自死者中復活,現在坐在聖父的右邊嗎?
眾人:我信。
驅魔者:你們信聖神,聖而公教會,諸聖的相通,罪過的赦免,肉身的復活及永生嗎?
眾人:我信。
天主經
57. 驅魔者領念天主經,合手說:
我們與這位弟兄(姊妹)一起,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教給我們的禱詞,向天主祈禱,求他救我們免於凶惡。
或:
我們不知道該求什麼,可是聖神幫助我們的軟弱,他親自代我們祈求天主。因此我們在聖神內一起說。
伸開雙手,與參禮者一起念:
我們的天父,願你的名受顯揚;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合手。眾人一起大聲說:
天下萬國,普世權威,一切榮耀,永歸於你。
十字聖號
58. 於是驅魔者舉起十字架,並以十字架祝福受困信友,說:
看!主的十字架;惡黨,逃避罷。
或:
願我們的天主因十字聖號,自敵人手中拯救你。
或:
願十字聖架成為你的光明和生命。
噓氣
59. 如果覺得適合,驅魔者向受困信友臉上吹氣,說:
上主,請以你口中的神驅逐惡魔:求你命他們離開,因為你的國近了。
驅魔式
60. 然後驅魔者念大驅魔禮的懇禱式經文(如下列61條,「依情況,也可加念62條所提供之命令式經文」)。
81至84條的第二章內,列有懇禱式及命令式經文。
61. 懇禱式經文
天主,人類的創造者和保護者,請垂顧你的這個僕人(婢女)(××),你曾照你的肖像形成了他,並召叫他分享你的光榮:可是古蛇以詛咒折磨他,以尖銳的暴力壓迫他,以兇猛的恐懼騷擾他。請遣發聖神給他,在搏鬥中堅定他,在困擾中教導他祈禱,並獲得聖神有力的庇蔭。
聖父,請俯聽教會的禱聲:不要讓你的孩子為謊言之父所佔有;基督以其寶血所救贖的這個僕人(婢女),勿為邪魔所俘虜;你聖神的殿堂,勿被不潔之神所居住。
仁慈的天主,請垂聽真福童貞瑪利亞的懇求,聖子在死於十字架上時,曾踏碎古蛇的頭,並將人類託付給聖母作為子女:請將真理之光,照耀在你的這個僕人(婢女)身上,讓平安與喜樂,進入他的心中,使他擁有聖德之神,因聖神的居住,使他獲享安寧和潔凈。
上主,請俯聽聖彌格總領天使和所有事奉你的天使們的祈求:諸德能的天主,請驅逐魔鬼的權勢;真理及慈愛的天主,請除去惡魔的虛偽的陷阱;自由及恩寵的天主,求你解開邪惡的鎖鏈。
天主,你喜愛人類得救,請傾聽你的宗徒伯多祿及保祿和諸聖的祈禱,他們因你的聖寵,曾克服了惡神:求你拯救你的這個僕人(婢女),脫離一切背叛勢力,保護他屹立不搖,使他能恢復平靜熱誠,真心愛你,為你工作,並以生命贊美你、光榮你、歌頌你。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答:阿們。
62. 命令式經文
撒旦,人類得救的敵人,我鄭重驅逐你,你要承認天主父的正義與仁慈,他以公正判決,懲罰你的驕傲和嫉妒:命你離開這個天主的僕人(婢女)(××),他是天主依自己的肖像所造的,曾賦予他恩寵,並收納他為子女。
撒旦,你這世界的首領,我鄭重驅逐你,你要承認耶穌基督的德能,他在曠野里克服了你,在山園里勝過了你,在十字架上奪取了你的戰利品,並因從填墓中復活,把戰利品帶到了光明的王國:命你離開這個受造的(××),耶穌以誕生使他成為他的兄弟(姊妹),以其死亡和寶血爭取到他。
撒旦,人類的騙子,我鄭重驅逐你,你要承認真理及恩寵的聖神,他祛除你的陰謀,戳穿你的謊言:命你離開這個天主所造的(××),天主親自曾以神印標示他;命你離開這個人,他是天主以屬靈的傅油,使他成為聖殿。
為此,我因父�8�3及子�8�3及聖神�8�3之名,命你離開;因教會的信德和祈禱,命你離開;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聖號,命你離開,他是天主永生永王。
答:阿們。
也可加念其它懇禱式及命令式經文,或代替此處所指定的,請參考第二章81-83條。
謝恩
63. 在受困信友解脫後,驅魔者及在場的人,誦念以下詩歌:
路1:46-55
……
或:
路1:68-79
……
64. 隨後驅魔者念以下經文:
天主,普世人類的造主和救主,你仁慈地接受了你所鍾愛的這位僕人(婢女)(××),以你的上智照顧他(她),守護他(她)在你聖子所賞給他(她)的自由中:上主,我們懇求你,使邪魔不再控制他(她);請你使聖神的良善及平安進入他(她)內,因而不再懼怕邪惡,因為主耶穌基督與我們同在。他和你及聖神永生永王。
答:阿們。
結束禮
65. 接著舉行遣散禮。驅魔司鐸面對眾人,伸開雙手說:
願天主與你們同在。
眾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驅魔者降福在場者,說:
願天主降福你們並保護你們。
眾答:阿們。
願天主垂視你們並憐憫你們。
眾答:阿們。
願他垂顧你們並賜給你們平安。
眾答:阿們。
願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8�3聖神降福你們。
眾答:阿們。
或:
願天主那超越一切感覺的平安,使你們的心靈和智慧,常保有天主和他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知識和愛德。
眾答:阿們。
願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8�3聖神降福你們。
眾答:阿們。
66. 假如必須再重復舉行驅魔禮,驅魔者依65條的降福禮做結束。
『肆』 求《地獄神探》里最後加百列出來前,在水池邊上主角兩人為安琪拉驅魔時念的是什麼出處
在施展法術的時候,他口中的咒語是「into the light I command thee.」——吾令汝現身光明。
『伍』 懷疑最近撞到臟東西了!佛經一般念哪句來驅邪順便介紹點避邪用品 感激不盡!
背這個:心經: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
在下當初就是用這個,防身足夠了,不過還是建議去找人看看,打聽個懂行的這種事大意不得,最好找道士
『陸』 驅魔咒語有哪些啊!怎麼念的啊~ 拜求~
佛教的:南么三滿多羅日報和 陰陽術的: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 西方的聖經類的很多都可以的,我給你推薦一段:祝福於人的神靈啊!請降臨於此!驅逐一切褻瀆之力!(西方的咒語按傳統是不適合別國人用的,特別是語言不通,但是神靈對人都是通過心靈的溝通的。為了你好解讀幫你翻譯了過來)
『柒』 驅魔時念什麼佛經要截取最貼切的一段,想用此寫一部小說
金剛經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凈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第十品 庄嚴凈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庄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嚴佛土者,則非庄嚴,是名庄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第十六品 能凈業障分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庄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二十三品 凈心行善分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凈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