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

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7-12 10:07:52

㈠ 寫寧都反圍剿觀後感

寫作思路:首先詳細說明一下該影片的主要題材,然後對於影片的情節做一下評價,最後闡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等等。

正文:

該劇屬於抗日戰爭題材影片,不過意外的是,沒有炸的煙塵四起土石亂飛,甚至全片動用的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是一枚日軍投入農舍的手雷;也不多的遠景鏡頭大場景,只是對在這個難以迴避其悲壯的歷史時刻中被影響的一家人,這么一小群人的深刻描寫。

故事本身很簡單,殺人與報仇;中國人和日本人;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看完影片的我卻想起了下午看到的一句話from《認識電影》:「一個故事如何被敘述亦是那個故事的一部分。同樣的故事可以說得好也可以說的壞,也可以說得不錯或極偉大,這全是看誰在說故事。」

這部影片風格化的視覺表現形式,還有聲音、節奏、都很有特點。有質感的音樂和音效統統那麼吸引人,很有個性的一部抗日題材電影。

雖說題材嚴肅,影片的最後一段實在令我爆笑,倆人在山裡上竄下跳,鬥智斗勇。還有這部片可以取個名字叫《一把二胡引發的血案》……二胡在這片里是不可缺少的道具。看完電影後對電影里二胡的那曲子很喜歡,可惜挖不到。

㈡ 《贛南遊擊隊》記述的是哪裡的斗爭情況

江西南部
陳毅元帥題寫的《贛南遊擊詞》和《梅嶺三章》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堅持斗爭、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員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辦事處主任的陳毅,與中共中央分局書記項英等一起,在完成掩護中央紅軍長征的任務後,分別化名為"老劉"和"老周",於1935年3月突圍到贛粵邊游擊區,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至1937年秋的3年期間,是陳毅"在革命斗爭中所經歷的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陳毅在戰斗間隙,寫了不少反映贛南遊擊戰爭的戰地詩詞,真實地展示了當時的艱苦鬥爭生活和他的革命情懷。其中,以《贛南遊擊詞》和《梅嶺三章》最為著名。

1936年夏,國民黨粵軍對贛粵邊游擊區實施大規模"清剿"。他們採取篦梳式搜山方法,脅迫群眾將樹砍光,草燒光,使紅軍游擊隊無處藏身,並實行移民並村、保甲連坐、計口售鹽糧等,企圖割斷紅軍和群眾的聯系,達到困死、餓死、凍死、燒死紅軍游擊隊的目的。紅軍游擊隊面臨極大困難,陳毅在《贛南遊擊詞》中做了真切的描述:紅軍游擊隊沒有飯吃--"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嘆缺糧,三月肉不嘗。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捉蛇二更長";紅軍游擊隊沒房住--"夜難行,淫雨苦兼旬。野營已自無篷帳,大樹遮身待曉明。幾番夢不成";紅軍游擊隊還沒有衣穿,不能大聲講話等等。但困難嚇不倒游擊隊員,陳毅與項英一起領導游擊隊,以高超的游擊戰術--"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乖乖聽安排"與敵戰斗,挫敗了敵人的"清剿"。同年11月,陳毅在梅嶺被敵圍困20多天,難以脫身。自忖九死一生,遂寫下了氣壯山河的《梅嶺三章》: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陳毅詩詞源於革命實踐,抒情寫意,歌頌革命,古為中用,推陳出新,上口易懂,廣為流傳。1959年10月到1960年7月,軍事博物館預展期間,賈若喻館長懇請陳毅元帥為土地革命戰爭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部分書寫《贛南遊擊詞》。陳毅元帥遂於綜合館休息室,親筆書寫了包括《贛南遊擊詞》、《梅嶺三章》在內的詩詞12首。陳毅元帥還深念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中人民的大力支持,將《贛南遊擊詞》中歌頌游擊隊與群眾魚水關系的一首,特書於一張33厘米見方的宣紙上,即:"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

陳毅元帥親筆書寫的《贛南遊擊詞》、《梅嶺三章》成為軍事博物館的珍貴文物,是我們了解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和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內容,它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永遠與日月同輝。

㈢ 《贛南遊擊詞》中哪個場景最感人說說你的感想。(不少於200字)

贛南遊擊詞
贛南遊擊詞·一九三六年夏
天將曉,隊員醒來早。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滿身沾野草。
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會議兵機。交通晨出無消息,屈指歸來已誤期。立即就遷居。
夜難行,淫雨苦兼旬。野營已自無篷帳,大樹遮身待天明。幾番夢不成。
天放晴,對月設野營。拂拂清風催睡意,森森萬樹若雲屯。夢中念敵情。
休玩笑,耳語聲放低。林外難免無敵探,前回咳嗽泄軍機。糾偏要心虛。
嘆缺糧,三月肉不嘗。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捉蛇二更長。
滿山抄,草木變枯焦。敵人屠殺空前古,人民反抗氣更高。再請把兵交。
講戰術,穩坐釣魚台。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乖乖聽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
勤學習,落伍實堪悲。此日准備好身手,他年戰場獲錦歸。前進心不灰。
莫怨嗟,穩腳度年華。賊子引狼輸禹鼎,大軍抗日渡金沙。鐵樹要開花。
〔注釋〕
侵:侵蝕、浸潤之意。《北齊書·邢邵傳》:加以風雨稍侵,漸致虧墜。
交通:指當時游擊隊的聯絡員。
淫雨:連錦的陰雨《禮記·月令》:(春)行秋令,則天多沉陰,淫雨早降。漢代鄭玄註:淫,霖也,雨三日以上為霖。兼旬:兩旬,一旬為十天。
兼旬:兩旬,一旬為十天。
若雲屯:如雲之聚集。形容多而盛。《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魚儷漢舳,雲屯冀馬。北周庚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千乘雷動,萬騎雲屯。
二更長:二更多。更,中國傳統的夜間計時單位。每夜分作五更,二更大約相當於夜晚十時至十二時。
穩坐釣魚台:相傳商朝末年姜太公釣魚於溪,常用直鉤釣魚,曰:願者上鉤 。他在八十歲時遇見了周文王,成了周朝的開國元勛,事見《武王伐紂平話》。後因以釣魚台喻事情有把握,靠得住。古代諺語有 任憑風雨起,穩坐釣魚台的話,比喻胸有成竹,不怕風險。
錦歸:衣錦還鄉,即富貴後回到故鄉。《梁書·柳慶遠傳》:四年,出為雍州剌史,高祖(梁武帝)餞於新亭,謂曰:卿衣錦還鄉,聯無西顧之憂矣。本州相授,用答元功。詞中指凱旋而歸。
賊子狼引輸禹鼎:比喻蔣介石賣國賊引狼入室出賣祖國。引狼:即引狼入室,比喻把壞人引進自己內部。《元曲選》張國寶《羅李郎》楔子: 我不是引得狼來屋裡窩。輸,送給、出賣、斷送。禹鼎:相傳夏禹曾鑄九鼎,象徵九洲。為夏、商、周三代的傳國之寶。這里用以代指國家的領土和主權。
禹鼎:又稱九鼎,夏禹所鑄,象徵國家主權。
[史事]
這是陳毅元帥1936年春寫的《贛南遊擊詞》中的詩句。它記下了中國革命史上一段難忘的史實。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主力踏上了漫漫長征路。為了加強蘇區的政治、軍事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蘇區中央分局,由項英、陳毅等領導。到了1935年元月,蘇區地域縮小。面對強大的敵人,蘇區中央分局決定分9路突圍。
3月,項英、陳毅等先後到達以油山為中心的贛粵邊地區。項英向黨中央發出最後一封電報,報告部隊突圍情況,並收到了中央回電。因中央更換了密碼,無法譯出,項英便命令埋藏電台,燒毀密碼。從此蘇區紅軍與中央失去聯系,並在白色恐怖中堅持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敵人動用重兵,採取移民並村和趕群眾出山的手段,長期搜山、圍山、燒山,企圖把游擊隊困死在崇山峻嶺之中。紅軍將士整年整月都在野外露宿,大風大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洞里度過。1936年1月下旬至2月,贛粵邊地區出現罕見的大雪封山。游擊隊的糧食斷絕,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剝竹筍充飢。面對紅軍游擊隊的困境,贛南地下黨的同志組織群眾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開禁進山砍柴的機會,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鹽溶進棉襖里,設法丟在山上,轉交遊擊隊。陳毅在油山秘密據點吃著從山上「撿」來的大米飯,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動人的《贛南遊擊詞》。
正是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掩護,我紅軍將士才堅持了贛南遊擊戰,奪取了反「清剿」斗爭的勝利。正如陳毅同志1942年在一封信中指出的:「南方的3年游擊戰爭,也同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樣,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不可戰勝的偉大革命力量。」
天還未曉,游擊隊員們就早早醒來了。為什麼起得這樣早呢?這是因為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五嶺深山晝夜溫差很大,夜風很涼,戰士們席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被子(被子實為一條毯子)又被重濃的露水給打濕了,所以雖值夏時夜裡還是覺得很冷。這里,一個侵字便把寒氣襲人之狀逼真地寫了出來。還不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四周樹間唧唧地聒噪起來,冷凍加吵鬧,又怎麼能讓人睡得著呢?由於衣服都給露水打濕了,所以起身之後,渾身都沾滿了野草
不僅是睡不好,飯也吃不飽。天將午,飢腸響如鼓。還不到開午飯時間肚子早餓得咕咕叫了。但是,由於敵人搞移民並村,把群眾趕往山外,對山上的游擊隊長期實行糧食封鎖,口袋裡剩下的米已少得可以一粒粒數算了,因而只好野菜和水煮了。
睡不寧,吃不飽,還經常面臨著敵人的合兵清剿和突然襲擊。第三節寫游擊隊傍晚時分正在集會議兵機,指揮員扳著指一算,聯絡員從早晨出去後一直沒有傳回消息,已過了約定歸隊的時限,所以立即果斷地決定迅速轉移他處。這一節表現出遊擊隊富於警惕,機動靈活,巧於周旋。集會方機,反映出遊擊隊的軍事民主;交通晨出二句,則含蓄地反映出紅軍處境艱險,敵情瞬息萬變;立即就遷居則表現了指揮員當機立斷,迅敏制變。
接下來四、五兩節進一步寫行軍野營的艱苦和月下野營時的高度警惕性。
連綿的陰雨已下了二十多天,在這樣的天氣里夜行軍自然是又難又苦的。更糟糕的是由於敵人不斷搜山、燒山,房屋皆被敵人燒光,惡風暴雨住無家,野營已自無篷帳,只好在大樹底下遮身等待天明,努力想睡覺都幾番夢不成。直到天氣轉晴,疲乏困頓的戰士們才得以月下安營歇息。悶熱的夏夜,徐徐的清風催動著人的睡意,繁盛茂密的樹木聚集如雲,正是避敵隱身的好所在。但就是在夢中,戰士們仍然念著敵情,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
前五節是按時間順序組織詞章,六至八節則選取了三個不同的場景,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表現游擊健兒堅韌不撥的戰斗精神。
第六節以戰士們林中潛伏時的糾偏,繼續寫游擊隊的高度警惕性和嚴明的紀律性。戰士們相互輕聲提醒,潛伏時不要開玩笑,附耳說話也要把聲音放低,免得被林外的敵探聽到。上回不就是因為有人咳嗽暴露了行動秘密嗎?一定要虛心接受教訓,反映出了游擊隊嚴明的紀律性和戰友們之間生死與共、親如家人的密切關系。
第七節則借描寫戰士們採集野蔬、獵取野物的生活場景,表現了游擊隊為打破敵人的糧食封鎖,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克服困難以堅持斗爭的堅定意志和樂觀精神。遍山忙、二更長六個字熱情洋溢地活現了游擊隊員們生機勃發、不知生活疲倦的生活情態。
第八節寫敵人對五嶺山區的瘋狂清剿和軍民高昂的革命鬥志。滿山抄指敵人對游擊區的清剿,實行凶殘至極的樹砍光、屋燒光、人殺光的三光政策,軍閥余漢謀還曾瘋狂地誇下海口:這一次不把共軍打死,也要燒山把他們燒死,燒不死就把他們餓死、困死!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敵人兇殘的清剿、屠殺,雖然慘絕人寰空前古,而革命軍民矢志反抗、血戰到底的決心卻士氣更高。兵交即交兵、交戰的意思,一句再請把兵交,表達了戰士們同仇敵愾、不屈不撓的英勇氣概和頑強鬥志。
組詞的後半部分,即第九至第十二節,寫我紅軍游擊隊的戰略戰術、遠大理想和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以提示紅軍能在敵人大軍日搜夜剿下堅持斗爭並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
第九節寫游擊隊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鑒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帶來的教訓和主力紅軍長征後蘇區的敵我力量對比更加懸殊,在留守蘇區的紅軍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之前,項英和陳毅就根據中央的批示精神,開始作進行游擊戰爭的准備,中央軍區在寬田開辦了游擊訓練班,陳毅和中央軍區政治部主任賀昌等授課。突圍至贛粵邊區之後,即於1935年4月在大余西部的長嶺召開的軍政幹部會上確立通過了堅持游擊戰爭的方針。正如詞中所寫的,陳毅、項英等軍事領導和指揮人員常常給戰士們講戰術,還把游擊戰術編成歌訣,以便於不認識字的幹部、戰士們記住和掌握。紅軍游擊隊堅持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時而集中,時而分散,時而出擊,時而隱蔽,聲東擊西,神出鬼沒,處處掌握著主動權,使游擊戰術達到了最精彩的階段。(陳毅1943年寫給通緝新四軍戰斗的奧地利國際主義戰士羅生特的信中語)。
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正是這種精彩戰術的一例。正因為戰術正確,所以游擊隊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穩坐釣魚台,而敵人不得不暈頭轉向,防不勝防,乖乖聽安排。從凝聚著紅軍以往戰爭經驗和智慧的戰略戰術思想中吸取力量,是紅軍游擊隊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之一,而更重要的制勝法寶則是人民群眾的支援。
裡面有許多場景,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電影贛南1943觀後感

電影贛南1943高清完整版
我有,網路雲免費的,踩納立馬發你

㈤ 中央6套有哪些節目

中央6套的主要節目有《佳片有約》、《光影星播客》、《中國電影報道》(白天、晚間)、《今日影評》、電影播放以及《首映》等欄目。每日具體播放的節目內容依據央視官方發布的節目單可以查看到,以2021年3月4日為例,其安排播出的節目如下:

1、00:02,播放的節目為《今日影評2021-044》。

2、00:10,播放的節目為《音樂電影欣賞》。

3、00:25,播放的節目為《贛南1934》。

4、01:52,播放的節目為《丈母娘來了》。

5、03:24,播放的節目為《神醫扁鵲》。

6、04:47,播放的節目為《我們永不言棄》。

7、06:33,播放的節目為《撒嬌女人最好命》。

8、08:12,播放的節目為《強渡烏江之對岸》。

9、09:58,播放的節目為《黃飛鴻》。

10、11:48,播放的節目為《音樂電影欣賞》。

11、11:55,播放的節目為《南極之戀》。

12、14:04,播放的節目為《疾風正勁》。

13、15:52,播放的節目為《一村之長之參花怒放》。

14、17:41,播放的節目為《中國電影報道2021-063》。

15、18:13,播放的節目為《解放·終局營救》。

16、20:15,播放的節目為《音樂家》。

17、21:58,播放的節目為《今日影評2021-045》。

18、22:06,播放的節目為《每一個幸運的日子》。

19、23:26,播放的節目為《今日影評2021-045》。

20、23:34,播放的節目為《音樂電影欣賞》。

21、23:49播放的節目為《銘心歲月》。

㈥ 看《德育學堂第三季第四期》觀後感怎麼寫

格式:

1、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

2、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

3、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

4、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範文:

1、XX下午的主題隊會課如期舉行,學校組織全體我們觀看了《中小學德育學堂》小學版的內容。《德育學堂》以視頻的形式直觀、生動的呈現給我們一節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的德育課,瞧!同學們看的多認真啊!個別同學邊看視頻邊做好記錄,還有些同學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2、德育學堂的教育對於我們中小學生來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很多知識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從德育學堂的學習我們也了解到了國家的偉大和艱辛,做好小接班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3、從學堂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澳門回歸祖國,體現了祖國的強大,讓我們也知道了「一國兩制」的含義;觀看了贛南老紅軍,讓我們了解歷史知道了沒有共產黨和老一輩革命者,就沒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以此為動力,為了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發奮學習。

4、愛護國旗,愛護國徽,愛護紅領巾是每個小學生都必須做到的,為中華的偉大繁榮而讀書,為做好共產主義接班人而努力,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是光榮的少先隊員!

(6)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擴展閱讀:

寫作技巧

1、選擇一個人物

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

2、截取一個片斷

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

3、描寫一個鏡頭

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㈦ 湘南起義觀後感

在觀看《湘南起義》我們可以看到「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風展赤幟百萬之眾斗敵頑」「波瀾壯闊創建蘇維埃政權」「戰略轉移湘南義軍赴井岡」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義歷史過程。 
在電影中,我看到了硝煙彌漫的戰場,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看到了他們怎樣遭受反動派的迫害,如何被敵人嚴刑酷打:李文香被敵人割耳挖眼而死,還有一些革命烈士被人一刀一刀折磨至死,還有的被剁成肉醬.......這是何等的殘酷而變態的酷刑。   
湘南起義發展了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輸送了生力軍,使井岡山的革命由此進入全盛時期,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斗爭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湘南起義掩護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初創工作;
二、湘南起義為井岡山根據地的鞏固、發展積蓄了雄厚的革命力量。 湘南起義還為井岡山根據地輸送了大批幹部。湘南起義集中鍛煉、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才。他們跟隨朱德、陳毅奔赴井岡山,成為建設井岡山根據地的重要骨幹,其中許多人分別擔任了黨、政、軍的領導職務。當時紅四軍中黨的建設急需幹部,「湘南來的工作人員.幾乎盡數在軍中做黨的工作。」再次,湘南起義為井岡山的工農武裝割據貢獻了寶貴經驗。正如肖克所說:「歷史已經證明,有了湘南起義,才有井岡山會師,才有鞏固的井岡山根據地,甚至可以說,才有光輝的井岡山時代。」井岡山斗爭申援了湘南起義,而且提供了落腳點。從湘南起義的整個過程來考察,從它把武裝斗爭與農民運動相結合、在農村實行工農割據來看,從它對鞏固、發展井岡山根據地的重大作用來看,它的歷史功績是巨大的,它的歷史光輝是永不熄滅的。
觀看《湘南起義》之後,我發現我是多麼的幸運來到湘南這片熱土並在這里學習,湘南是個出人才的地方,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革命前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珍惜學習的時光,不浪費光陰,充分利用時間學習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質,做一個真正無愧於心的中學生。

㈧ 陳毅《贛南遊記詞》,我要完整的

贛南遊擊詞

贛南遊擊詞·一九三六年夏
天將曉,隊員醒來早。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滿身沾野草。
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會議兵機。交通晨出無消息,屈指歸來已誤期。立即就遷居。
夜難行,淫雨苦兼旬。野營已自無篷帳,大樹遮身待曉明。幾番夢不成。
天放晴,對月設野營。拂拂清風催睡意,森森萬樹若雲屯。夢中念敵情。
休玩笑,耳語聲放低。林外難免無敵探,前回咳嗽泄軍機。糾偏要心虛。
嘆缺糧,三月肉不嘗。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捉蛇二更長。
滿山抄,草木變枯焦。敵人屠殺空前古,人民反抗氣更高。再請把兵交。
講戰術,穩坐釣魚台。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乖乖聽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
勤學習,落伍實堪悲。此日准備好身手,他年戰場獲錦歸。前進心不灰。
莫怨嗟,穩腳度年華。賊子引狼輸禹鼎,大軍抗日渡金沙。鐵樹要開花。

〔注釋〕

侵:侵蝕、浸潤之意。《北齊書·邢邵傳》:加以風雨稍侵,漸致虧墜。
交通:指當時游擊隊的聯絡員。
淫雨:連錦的陰雨《禮記·月令》:(春)行秋令,則天多沉陰,淫雨早降。漢代鄭玄註:淫,霖也,雨三日以上為霖。兼旬:兩旬,一旬為十天。
若雲屯:如雲之聚集。形容多而盛。《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魚儷漢舳,雲屯冀馬。北周庚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千乘雷動,萬騎雲屯。
二更長:二更多。更,中國傳統的夜間計時單位。每夜分作五更,二更大約相當於夜晚十時至十二時。
穩坐釣魚台:相傳商朝末年姜太公釣魚於溪,常用直鉤釣魚,曰:願者上鉤 。他在八十歲時遇見了周文王,成了周朝的開國元勛,事見《武王伐紂平話》。後因以釣魚台喻事情有把握,靠得住。古代諺語有 任憑風雨起,穩坐釣魚台的話,比喻胸有成竹,不怕風險。
錦歸:衣錦還鄉,即富貴後回到故鄉。《梁書·柳慶遠傳》:四年,出為雍州剌史,高祖(梁武帝)餞於新亭,謂曰:卿衣錦還鄉,聯無西顧之憂矣。本州相授,用答元功。詞中指凱旋而歸。
賊子狼引輸禹鼎:比喻蔣介石賣國賊引狼入室出賣祖國。引狼:即引狼入室,比喻把壞人引進自己內部。《元曲選》張國寶《羅李郎》楔子: 我不是引得狼來屋裡窩。輸,送給、出賣、斷送。禹鼎:相傳夏禹曾鑄九鼎,象徵九洲。為夏、商、周三代的傳國之寶。這里用以代指國家的領土和主權。

[史事]

1934年10月,由於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路線的領導,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由於陳毅在8 月28日的興國老營盤戰斗中右胯骨中彈負重傷行動不便,再加上他知軍善戰,且對蘇區根據地比較熟悉,故被留在中央蘇區領導游擊戰爭。……
http://ke..com/view/1269993.htm

電視劇紅色搖籃觀後感

紅色搖籃觀後感如下:

作為80後的我,更加比較喜歡觀看紅色革命題材的電視劇。基本我每年都會反復觀看幾部經典的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之所以成為喜歡,就是反反復復觀看也不感覺膩,反而每看一遍都要一個新的感受。

一個新的認識,對了裡面的人物又有一個新的認知,彷彿也感覺無論看多少遍,都也無法對人物的認知到底,這也正應了每年都要反復去觀看紅色電視劇的原因;比如說我前面有篇《長征》電視劇介紹和點評。今天咱就再說說另外一部也是比較經典的紅色電視劇---《紅色搖籃》。

《紅色搖籃》是由金韜執導,王霙、王伍福、劉勁、黃俊鵬、張秋歌、鄭浩等人主演的革命題材劇。這部紅色電視劇是首映在2010年1月6號首映,它的播放時晚於咱前面介紹《長征》的,但是我覺它的拍攝錄制也正是《長征》的前奏,進一步對為什麼紅軍當時也走著長征的原因進行了補充。

紅色搖籃劇情講述了1929年至1934年這5年多時間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以瑞金為中心的贛南、閩西蘇區率領幾萬紅軍縱橫馳騁,抗擊國民黨的多次圍剿,進行了共和國建設偉大預演的歷史故事。

在這部電視劇中更加說出「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一切的行動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要對一切事物剛看見點曙光就感覺要勝利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析實際情況在做發言,正如毛主席常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建議更多青少年在閑暇之餘也去觀看觀看這些紅色革命電視劇,了解了解以前革命前輩的在戰爭時期的一些讓人難忘的事跡,而不是只是在現在課本上看看、讀讀這么簡單就過了。了解更多紅色革命電視劇,就更能激發自己為啥需要努力拚搏的理由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電影鞋觀後感 瀏覽:492
推薦好的盜墓電影有哪些 瀏覽:491
電影馬什麼名字 瀏覽:29
最新電影最新電視劇霸氣村 瀏覽:877
圓舞曲女郎法國電影 瀏覽:864
美女主播回答九個問題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97
哪些渠道可以特價買電影票 瀏覽:838
新港城電影院今日放映 瀏覽:393
秋天電影網在線 瀏覽:822
黑襯衫歐美帥哥電影 瀏覽:98
2017年電影市場藝恩 瀏覽:459
最新的韓國電影r級2016 瀏覽:681
電影院提成 瀏覽:551
剩女幫是什麼電影 瀏覽:476
劉德華拍的古裝電影 瀏覽:290
2018最新電影經典三級 瀏覽:905
彎刀法國電影 瀏覽:51
天貓魔盒哪個app看電影免費2020 瀏覽:88
3d電影女媧 瀏覽:86
劉德華年輕拍的電影名稱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