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幻想曲1940的影評
《幻想曲》是迪斯尼最具藝術性的一部作品,也是迪斯尼到目前為止重映次數最多的一部經典動畫片,它還是電影史上最早的立體聲電影,當年,沃特.迪斯尼對這部影片的宣傳重點就是標榜它是一部可以「聽」動畫、「看」古典音樂的作品。
從對少年兒童甚至成年人的古典音樂普及教育角度上來看,動畫片《幻想曲》所起的作用無疑是積極巨大的,但世界音樂界和歐洲電影評論界卻站在維護古典音樂內涵的神聖與純潔的立場上,批評《幻想曲》圖解音樂、簡化古典音樂的內涵,是「大逆不道」的。
⑵ <幻想曲2000>觀後感.急用。
在這八段故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魔法師的學徒》和《火鳥組曲》。 《魔法師的學徒》以管弦樂詼諧曲的形式,在古典音樂嚴謹的架構下,引入風趣幽默的元素,天真可愛,充滿魔力。伴隨著美妙的音樂,米奇所扮演的小魔法師天真可愛,表情生動,對一切充滿好奇、喜愛冒險。我們不能不驚嘆迪斯尼的藝術家們的才華,是他們第一次使動畫畫面與古典音樂、動畫人物和音符節拍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把我帶入了那個神奇的世界,和米奇一起體驗偷懶的閑適,夢中的理想,被水淹醒後的大驚失色,無法可施的焦急,無路可走之下砍斷掃帚,而掃帚卻越來越多的絕望,最後,米奇的老師終於出現,米奇的惶恐,害怕也傳入我的心中。這樣的米奇就像鄰家的小孩子一樣,也像我們自己,小的時候對一切充滿好奇,闖完禍又忐忑不安。因此,《魔法師的學徒》讓我感到了很深的親切感,讓我彷彿重溫了小時候的事情,充滿了童趣。而本片音樂完全契合動畫,米奇誰雖然沒有語言,可是音樂賦予了他語言,從開始的平靜道失控後的的狂亂,甚至是米奇夢中的情節也被音樂烘托出來,到最後米老鼠的師傅終於出現,沉重的銅管樂器中,魔法大師解除魔咒,樂曲回到與序曲相同的緩慢拍子,水勢嘎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 而《火鳥組曲》給我的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火鳥組曲」的故事十分完整,情節象「火鳥組曲」音樂本身一樣跌宕起伏:冰天雪地中一隻游盪的馴鹿喚醒了春天女神,在她所到之處,到處鳥語花香,但她發現自己的魔力卻在一座火山上失效了,正當春天女神一探究竟的時候,伴隨這一聲驚天的鼓聲,火山爆發了,熾熱的岩漿幻化成火鳥追逐著春天女神,她最終被火焰吞沒。還是馴鹿在火山的灰燼中找到了女神,在哀怨的音樂中,春天女神顯得非常憔悴,失去了改變世界的信心。然而,她的眼淚滴到土地上,土地上立即長出了綠草紅花,她重新煥發了春天的激情。在高潮迭起的雄壯交響樂中,她在天空翱翔著,向大地播撒著綠色的生命,大地重新激起了生命活力,包括那座頑固的火山,。而在這個篇章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光彩,希望的魅力。生命的誕生,一切充滿快樂。但是死亡無可避免。但面對劫難後的余燼,滿目的瘡痍,努力的付之東流眼淚落下。奇跡的綠色出現,這就是希望的力量,讓人感動。只要你抱有希望,並絕不認輸,那麼生命將頑強不息,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住生命的生長.春天的來臨.就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其中火鳥飛舞點燃天空的畫面尤其給了我視覺上的震撼。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音樂和動畫完美結合,比如說「威風凜凜進行曲」中動物前進的步伐與鼓點的配合,「第二鋼琴協奏曲」中芭蕾與鋼琴曲的配合,「藍色狂想曲」中工人的勞動與音樂的配合,在「命運交響曲」中則完全拋棄了傳統的情節,與音樂相對的完全是一些抽象的圖形,將畫面與音樂融合成為一體。 而且在音樂與動畫讓我完全迷醉時,他的主題並沒有被掩蓋過去,就像火鳥組曲中的希望與生命,讓我充滿領悟。 畫面的精緻震撼,音樂的經典優美,共同租場了漫畫史上的經典之作,我希望以後還能看到這樣的音樂,聽到這樣的漫畫,享受到這樣的盛宴!
⑶ 幻想曲1940的介紹
幻想曲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動畫影片,它是影壇首次嘗試將音樂和美術所作的一次偉大的結合,以美術來詮釋音樂。沃特·迪斯尼於1940年完成了這部曠世巨作,60多年來這部影片成為收藏家及兒童和大人們最喜愛的影片,它的藝術成就至今尚無如何一部音樂片可超越。本片獲第14屆奧斯卡特別成就(音樂和錄音術)2項金像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特別獎。
⑷ 幻想曲1940的劇情簡介
米老鼠被淹過膝蓋的大水驚醒,他發現,掃帚人仍然永無休止地往早已灌滿的水缸里倒著水,整個屋子已經成了水的世界。
水越積越多,米老鼠不知道解咒的咒語,情急之下,抓起斧頭往掃把身上一陣猛砍。在一聲和弦後,全曲頓失力量,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沒多久,所有的小碎屑都漸漸蘇醒過來,掃帚居然分身了,變成了一個個小掃帚,全都更奮力地打起水來。小提琴、低音管、倍低音管、豎笛爭相吹出主題,法國號、短號也來湊熱鬧,音樂達到前所未有的張力。水越積越多,米老鼠知道自己闖了大禍,慌亂極了。
在米老鼠的出色表演下,《魔法師的弟子》成為《幻想曲》中最討人喜愛的篇章,米老鼠那身穿紅袍子的小魔法師的造型更是成為60多年來迪斯尼最著名的代表性標記之一。
1940年,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和製片人迪斯尼由於他們在《幻想曲》音樂創意與製作方面豐富的想像力以及錄音技術方面的突破性成績分別榮獲了奧斯卡特別榮譽獎;1998年,《幻想曲》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20世紀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2000年,迪斯尼推出了全新版本的幻想曲2000,用更加精彩的動畫和音樂使人們快樂地跨入新千年,而延續並珍藏保留下來的,仍然是米老鼠扮演的這個滑稽可愛的小小魔法師。
米老鼠的師傅終於出現,沉重的銅管樂器中,魔法大師解除魔咒,樂曲回到與序曲相同的緩慢拍子,水勢嘎然而止。
與其他的眾多魔法師相比,米老鼠這個小小魔法師的故事不免顯得有些單薄,米老鼠就象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平凡普通不起眼的小孩子,他的全部使命就是令人們開心,使觀眾發笑。然而,正是這個頑皮淘氣、不自量力,粗心急躁、蹩腳惹禍、滿臉稚氣的小小魔法師,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以自己那雖不完美卻純真可愛的獨特性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給人們一種純粹而又簡單的快樂。
⑸ 幻想曲觀後感用英文寫100到200詞
幻想曲觀後感英文版,186單詞,見附件。
如果看不到附件,請用電腦訪問。
⑹ 幻想曲1940的影片簡介
該片由八段不同曲目的音樂配上動畫師根據音樂想像出的故事合成,導演:塞繆爾·阿姆斯特朗
曲目包括一眾音樂大師的傑作,如巴赫的《托卡塔和D小調賦格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蓬基耶利的《時間舞蹈》、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舒伯特的《瑪麗亞大街》等。
迪斯尼公司製作發行的《幻想曲》是大屏幕動畫史上的里程碑,在這個恢宏巨大的電影中,迪斯尼公司首次把焦點聚集在音樂而非故事內容上,將七個風格不同卻相融貫通的音樂片段用不同形式的動畫內容來表現出來,使它成為一場視聽音樂會。初次發行的《幻想曲》在票房上並未成功,但如今,這部動畫作品已經被認為是動畫史上「永遠不會隨時間消逝的瑰寶」。
⑺ 迪斯尼幻想曲聽後感
迪士尼【幻想曲2000】(Fantasia/2000)是一部結合古典音樂及動畫的電影,動畫大師透過自己對古典樂曲的體會,用巧妙的畫作將音樂所要表達的情境呈現出來,是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不錯的選擇。 音樂欣賞的教學目標大致如下: 1.養成愛聽音樂的習慣和態度。 (1)愛聽節奏明朗、曲趣快樂的音樂。 (2)愛聽曲調優美的音樂。 2.培養沉思而豐富的想像力。 3.增強對音樂的感覺與反應,從音樂中能感覺到節奏、曲調的反 復與模仿,樂段的對比及和聲的美感。 4.能理解樂器與人聲的特徵。 5.能理解音樂的種類及其表現的方式。 6.具備講述音樂故事的能力。 7.培養選擇優美音樂的能力。 兒童在進行音樂欣賞時未必能達到以上各項目標,但至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要認真的欣賞,但不必過於嚴肅。要養成靜聽的習慣,不可互相交談。要培養發表聽後感想的能力。迪士尼【幻想曲2000】(Fantasia/2000)是一部值得讓學生一看再看的影片。
⑻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
迪士尼電影公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沒有被交易過的好萊塢大公司。迪士尼全稱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創始人華特·迪士尼,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四十年代,涉足真人電影領域。
它先後收購了獨立電影界巨頭米拉麥克斯、3D動畫霸主皮克斯 、動漫巨頭漫威和盧卡斯影業之後,迪士尼更是鞏固了自己作為頂級電影公司的地位。
電影紀錄
世界上第一部全部對白動畫片
是1928年迪士尼繪制的動畫片《蒸汽船威利 》(也譯作《威利汽船》,《威廉號汽艇》)。這部動畫片於1928年11月18日在紐約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觀眾介紹米老鼠這一著名動畫人物。 實際上,迪士尼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聲對白動畫片《飛機迷》,不過它發行於《蒸汽船威利》之後。
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
是迪士尼在1955年製作的《小姐與流氓》(Lady and the Tramp)。
第一部使用動畫攝制機拍攝的動畫片
是1940年迪士尼攝制的影片《幻想曲》(Fantasia)。
美國第一部動畫長片
是1937年迪士尼製作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fts)。
第一部Walt Disney的彩色動畫片
是1932年用三原色工藝製作的《花和樹》(Flowers and Trees),1932年7月在洛杉磯的格勞曼中國大戲院首映,它經常被人誤認為 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片。
花錢最多的動畫片
是迪士尼製片廠拍攝的《狐狸和獵狗》(The Fox and the Hound)(1981),耗資一千萬美元。
著名動畫角色唐老鴨第一次登上銀幕
米老鼠和唐老鴨是美國動畫大師迪士尼繪制的兩個最著名的動畫角色。唐老鴨第一次出現在1934年的動畫片《三隻聰明的小雞》。
最受歡迎的動畫角色
是舉世聞名的米老鼠,它誕生於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聲動畫片《蒸汽船威利》首次公映之日, 而米老鼠則是這部動畫片的主角。實際上,它並不是迪士尼而是另一位叫烏巴·伊威克斯的動畫片家創造的。但米老鼠的聲音則是迪士尼設計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為接到影迷來信最多的好萊塢明星。以米老鼠為主角的動畫片共拍攝了11部,其中20世紀30年代製作87部。最後一部米老鼠動畫片是1953年的《簡單事情》。
⑼ 迪士尼1940幻想曲的賞析
今天有幸上了動畫片賞析這門課,看了迪斯尼的動畫片,我感到心裡像是被洗滌過一樣,是如此的澄凈明澈,說不出的愉快,覺得周圍的一切景物都是那麼的有生機,忽然很想大聲的感嘆:」生活真是美好啊!」
美國的迪斯尼動畫片給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它們總是在傳遞著一種精神,一種開拓創新,永不放棄的精神,一種對幸福生活不懈追求的精神。主人公,無論是微小的螞蟻還是龐大的恐龍,總是用他的精神去感染團隊里的每一份子,他們的勇氣與追求讓整個團隊為之感動,於是,一種神奇的力量被激發出來了,團結合作,對生命尊嚴的維護,讓他們最終取得了對抗侵略者抑或是大自然的勝利。我無法不對這些生命表示深深的敬意,他們不僅讓生命在災難面前變得更偉大,讓生活的目標變得更有意義,更是給人心靈深深的震盪,原來每一個生命都是如此地有尊嚴,生活原來是那麼的美好,那些艱難困苦最終成為過去,惟有奮斗的精神還在世上傳遞,生生不息。
我相信迪斯尼的精神是存在於每一個生命中的,我相信無論是災民還是世人都能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我相信不久就可以看到風雨之後的彩虹! 雖然《幻想曲》一映當年反應好壞參半,但時至六十年後的今日,《幻想曲》已成為迪斯尼動畫庫中最有歷史和紀念價值的資產。為慶祝千禧年的來臨,迪斯尼便決定將「沃爾特叔叔」親生的《幻想曲》修繕,再重新配樂,替這個親生子洗干凈衣裳,漂漂亮亮的迎接新世紀,同時亦加插新片段,證明與時代並進。不過,洗衣服的主意原來不及新衣好,《幻想曲》原本配合七段樂章的動畫變成只剩一段,改頭換面的《幻想曲2000》仍源用沃爾特叔叔將動畫與古典音樂結合的思想,但破天荒以IMAX膠片制式製作,即以比傳統35毫米大十倍的膠片製作,亦表現了動畫科技進步。各個段落的故事可看見動畫創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內容包羅萬象,有飛天的鯨魚,有調皮的火鶴,為愛犧牲的玩具小士兵,現代紐約的日常生活以及帶來滿山春意的春神等等,各成一格,風格迥異。是喜愛古典樂的成人視覺上的一頓饗宴。同時也是兒童的精神大餐。
⑽ 幻想曲1940的經典片段
本片是為精彩的一段名叫《魔法師的學徒》。2000年的版本中唯一保留的就是這部分。在動漫世界日益壯大的魔法師隊伍中,恐怕還沒有哪一位魔法師的知名度能高過今天出場的這位。
1940年11月13日,在迪斯尼隆重推出的音樂動畫電影《幻想曲》里,美國著名指揮大師斯托科夫斯基在費城交響樂團前伏下身來與米老鼠握手致意,讓全世界認識了頑皮可愛的米老鼠,也讓觀眾領略到了法國作曲家杜卡斯的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的迷人魅力。
《魔法師的弟子》的音樂靈感來自歌德的童話詩篇,它以管弦樂詼諧曲的形式,在古典音樂嚴謹的架構下,引入風趣幽默的元素,天真可愛,充滿魔力。伴隨著美妙的音樂,米老鼠,這位動畫世界首屈一指的大明星,有板有眼地表演著,把人們帶入了一個奇異的魔法世界。
米老鼠扮演的是一個剛學了點兒三腳貓功夫的小小魔法師,他仍然是一付智商不高卻天真爛漫的可愛面孔,仍然對一切充滿好奇、喜愛冒險。
米老鼠的師傅是一位法術高明的魔法大師,他有一把神奇的掃帚,在師傅的魔咒下,掃帚會變成人形,幫忙做許多家務。米老鼠趁師傅不在,偷了師傅的魔法帽,學著師傅的樣子施起魔咒,命令掃把替他去把水缸灌滿水。
掃帚真地變成了人形,在米老鼠的誘導下打起水來,而且越干越起勁。米老鼠得意極了。他讓自己舒舒服服地倚在師傅的大椅子里指揮著掃帚人一桶一桶不停地打水,不知不覺竟打起盹來。
在睡夢中,米老鼠繼續施展著魔咒,他夢見自己已經修煉成了一個偉大的魔法師,正對著星辰雲朵不斷發號施令。
我們不能不驚嘆迪斯尼的藝術家們的才華,是他們第一次使動畫畫面與古典音樂、動畫人物和音符節拍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