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院賣品既然除了爆米花都賣不動,為什麼不降價
每當萬達公布財報的時候,我們總喜歡說「萬達靠賣爆米花又賺了XX億」,而不會說「萬達靠票房賺了多少億」。因為賣品經營是整個行業都非常關注的話題。據我們了解,全國絕大部分影城的賣品收入只能佔到票房的百分之十幾。
記者經常在電影票背面看到這樣的提示:本店謝絕外帶食品。但在詢問工作人員時,都表示實際影院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其中某工作人員表示:想實行拒絕外帶食品,但帶食品進影城的人太多了,管不過來。對於觀眾為何熱衷於外帶食品,很多影院人士心知肚明。「一瓶礦泉水而已,12塊錢的會有更多的功效嗎?觀眾不是傻子,差不多食品,自然哪裡便宜哪裡買。」某影城經理對記者說。
賣品為什麼不能降價?每一家影城都有自己的理由。其中有一位在某二線城市CBD影城的經理這樣明確告訴記者,我們的食品都是走高端化路線的,我們店裡沒有低於12元的款泉水,最高的一瓶水35元。我們也從來不賣幾塊錢的碳酸飲料。
『貳』 為什麼一張電影票9.9可以買到 而電影院的飲料和爆米花從不打折
是的,電影票是有折扣的,再就是也有優惠券的,但是電影院的飲料和爆米花他們一直都是明碼標價的,從來沒有說大折兒這一個系列,因為就是那電影院肯定都會買飲料跟爆米花的。
『叄』 電影放映一段時間票價是不是會降價
這個說法不絕對。
有時候影片會分「輪」上映,第一輪票價就比第二輪票價高,比如現在的功夫之王,通常一輪為兩個星期的時間。
影院的票價政策是相當靈活的,說變就變,想特價就特價,想打折就打折,一天中同一放映廳的同一影片也會有兩三種票價,所以說,成不成正比的說法不絕對。
『肆』 微觀經濟學為什麼電影院空場也放
微觀經濟學里,只有「市場」的概念,沒有「政府」的概念,它研究的僅僅是大量消費者與商家的供求問題。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每一個商家和每一個消費者都沒有能力去影響市場價格,他們都僅僅是市場上的「價格接受者」。當大量消費者湧入市場,導致市場總需求增加的時候,在供給曲線不變的情況下,需求曲線會向右上方移動,這才導致了價格的上升,達到了新的均衡。
『伍』 電影院是否應該降價
你說的50應該是一線城市,或是小城市的節假日吧。
你說到的高價但沒坐滿位置,反推低價未必就能坐得滿,觀影需求跟便宜個3-5塊沒太大關系,拉動不了多少的。試想,如果你想看個電影,真的會受3,5塊的影響有多大?真的決定因素還是這部電影本身的吸引力吧。
關於電影票的票價,50塊實際影院收入也就25差不多,每部電影都有發行價,基本是25或30,低於這個發行價是要自己虧錢的,每張票屬於影院的利潤空間並不大,低3,5塊拉動不了,低10_20還不如高價,少買一張未必賺得比低價多買一張少。
『陸』 為什麼現在電影院消費那麼貴
場地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上升,設備維修和置舊費用,物價上漲,加上平時的觀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時候就會隨著電影的市場需求成倍上漲票價
打開購票APP,你或許會發現,一部電影的票價已經最低30元起步,而繁華地段影院的票價則一般高達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約朋友看一次電影可能比聚一次餐還貴了。
而與我們相鄰的印度,電影票價格普遍約合人民幣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華的電影院看一次電影大概16元人民幣,加上印度高分電影頻出,難怪有網友驚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電影票價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價也曾經令外國影迷羨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票價翻了不止百倍,占人們收入比重也越來越大(據統計,過去一張電影票價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經上升到2%)。
那麼電影票為什麼越來越貴?我們梳理了中國電影票價變化的歷史,期望能找出票價變貴的原因。
二十世紀50年代~80年代:低票價政策
在民國時期,電影並不是一個親民的娛樂活動。當時一流影院的票價大概分為4角、6角、1元等三個級別,普通影院的票價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時候一元錢就能買20斤麵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電影。在這個時期,電影票還是相對昂貴的。
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們各項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蘇聯大哥學習,電影票價的制定機制當然也不例外。當時蘇聯為讓盡可能多的群眾走進影院,接受國家意識形態宣傳,採用低票價政策。所以,當時中國電影也是由政府統一定價,票價甚至低至幾分錢。在這個時期,電影迅速成為真正大眾的娛樂藝術品。
所以,想不降價又能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電影本身的質量是首當其沖的要素。在此基礎上,採取更加靈活的定價機制,制定多層次的票價體系,才能讓每個觀眾都能買得起電影票,才能讓電影真正成為他/她娛樂生活中的一項重要選擇。
公眾號:狸貓電影惠,一隻貓為你推薦最新電影資訊解讀和電影票優惠資訊
『柒』 1, 電影院缺少觀眾而導致虧損,那麼電影院票應漲價還是降價為什麼
想你這樣的問題很多影院遇到過,這個也要從你這邊的地理位置來說
如果你是在繁華區且附近沒有影院競爭的話那問題肯能出現在:
運營管理者經驗不足
服務不夠完善,
價格沒有在當地人能夠接受的區間
如果是在不繁華的地區或者在繁華區有影院競爭的話問題可能在:
1.運營管理者經驗不足
2.活動策劃,過於平凡,
3.沒有特點過於平凡,不足以吸引觀眾。
解決方案
1,聘請有長期管理經驗的運營管理者。
2,多多研究,如何策劃活動才能吸引觀眾。
3,適當的降低價格,或者提高價格,增加附屬贈品。
手打忘採納
『捌』 影視城缺少觀眾而導致虧損,那麼電影票應漲價還是降價為什麼
影視城缺少觀眾導致虧損,你知道是什麼造成了影視城缺少觀眾嗎?記得我們小時候,每次看電影的時候都是很多的人,學校還要放放電影給我們看
現在的電影票那麼貴,確實有一部分人不願意到電影院去看,因為隔一段時間就能在網上能夠找,所以說有些人就為了節約不去看了,這才是造成去電影院的人少的關鍵,但是如果我覺得看電影的成本下降一點,應該就會有更多的人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