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放映機如何製作

電影放映機如何製作

發布時間:2022-07-17 16:28:16

3d電影的畫面和真的一樣,是如何做到的

3D電影的畫面和真的一樣,是如何做到的?

3D電影界面製作大致分成二種方法,一種是立即利用雙鏡頭攝像機開展拍攝,另一種是早期2D拍攝再加上中後期改制。或是由二種製作方法一同協作而成。

由於假如你沒有3D眼鏡得話,看以往的情況下界面是重合的,因此會模模糊糊,要想見到立體式的危害,那樣非常簡單的辦法便是區別左右眼,讓右眼見到左側圖像,左眼見到右側圖像,進而造成立體式的屏幕實際效果。這也是如今3D電影關鍵的特性。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一起討論。

㈡ 3D電影是如何拍攝和製作出來的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

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

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

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2)電影放映機如何製作擴展閱讀:

3D電影觀看不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有關專家提醒做過激光近視眼手術的患者在恢復期內不可經常觀看3d電影,在3個星期內最好不要看3d電影。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平時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看後感覺會比較高興,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眼睛長時間處在光芒較暗環境中,瞳孔擴大,就會使周邊虹膜堆積,房角變的更窄,影響房水循環,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閉角型青光眼。另外電影畫面場景驚險刺激,可興奮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發作。

㈢ 自製電影放映機

把手機亮度調到最大後 然後把盒子封閉起來 還有就是屋子裡的燈盡量關掉

㈣ 3d電影是怎麼製作的啊

什麼是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UME華星國際影城是北京唯一的五星級高檔次電影院,它引進了先進的放映設備及視聽音響,長期排映美國西蒙公司最新的根據浮士德古典名著改編的「古堡幽靈」及其他多種影片,就是使用當今高科技計算機生成圖像技術而製成的生動逼真、扣人心弦的3D立體電影。該廳是目前北京唯一用電影膠片通過電影放映機(而非使用碟片的投影儀)放映3D電影的影廳。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欲知3D電影視覺感受如何?敬請光臨、親身體驗它的新奇和驚心動魄。

㈤ 放映機的工作原理膠片的製作

早期的放映機是由機內的聚光燈發出經光圈處理過通光量的光線先聚焦在膠片上,透過膠片後帶有影像的光投射在熒幕上,這和幻燈基本一致,但由於電影情節是連續的,膠片又非常怕熱,所以膠片是連續運轉的避免一直聚光在一張底片上造成膠片燒毀。另外膠片在機器上是倒裝,不然在屏幕上看見的全是倒影像。現在已經全數碼化了,過去的電影拷貝很麻煩,一部電影一般要500m長的盤式膠片至少3-5盤,現在太簡單了。

㈥ 早期電影的主要類型包括哪三類,如何放映

時事片、景觀片、故事片。主要用銀幕放映。
從1902年到1905年,波特是許多致力於在工業層面進行故事片製作的電影人之一。與依賴無法預期的新聞事件的時事片不一樣,故事片更需要提前進行詳細規劃。景觀片需要昂的花費到遙遠的地方拍攝,故事片則允許製作者待在攝影棚里或在攝影棚附近拍攝。這兩個因素能讓很多公司按照計劃定地創作影片。此外,觀眾似乎也更意看有故事的影片。雖然有一些影片仍然還是單鏡頭場景,但電影製作者們已經越來越多地使用一系列鏡頭描述滑稽的追逐、奢侈的幻想和誇張的情境。
電影誕生在1895年,法國里昂照相器材廠廠主奧古斯特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運用「視覺暫留」原理,成功地製成電影放映機。同年年底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科技代表大會」上展出,並演示了自己的作品,從而宣告電影的正式誕生。

㈦ 電影放映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放映機鏡頭里發出一束光,把膠片上的影象投射到銀幕上。那束光看著好象是一直在亮著的,其實不然。膠片每秒24張,每張膠片只有運行到鏡頭正前面的時候,鏡頭里的光才亮,然後就滅掉。在光滅掉以後,下一張膠片再下來。膠片看似勻速運動,實際是一動一靜交替運行。

而鏡頭光看似一直亮著,實際是一亮一滅,在閃。只不過每秒24次滅亮交替進行,太快了,我們的眼睛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眼睛「上當」了,我們才能看到「活動影象」。

(7)電影放映機如何製作擴展閱讀

種類

1、膠片電影放映機

從使用拷貝上,可分為8毫米放映機(淘汰)16毫米放映機(淘汰)35毫米放映機和70毫米放映機(IMAX) 從用途上可分為:提包機(流動機)固定機,坐機。 可放映影片類型:寬銀幕,遮幅,等。 膠片放映機正逐步被數字放映機淘汰。 膠片放映機優點:色彩好,成像穩定。 數字放映機優點:無抖動,不易出現放映事故(斷膠片)放映成本低。

2、數字電影放映機

標准和特點

從高到底分為4K,2k,1.3k,0.8k。區別:4K(數字機分辯率為4096×2016 825萬像素)是最高端,大城市都極少。

並且4K可以同步的電影,2K都有。4K的設備只有在20米以上寬的銀幕上才能看出與2K的效果差距。

2K(數字機分辯率為2048×1080 221萬像素)是國際標准機。

1.3K(數字機分辯率為1280×1024 131萬像素)是國家標准機。

0.8K(數字機分辯率為1024×768 78.6萬像素)是農村放映機。

在這里4K和0.8K都不在我們討論范圍。(以上數字設備標准,我國均已頒布了暫行技術規范)

解析度

1.3K標準是國內標准。2K是國際標准。區別:1.3k國產電影基本同步,進口片包括港片(合拍算國產)2K則可以放分帳大片。電影全球同步(只要國家引進)1.3K放進口片,分賬片放不了,買斷片可以放的。放不了分賬片,是由於版權,晶元級的硬體限制。

分賬片和買斷片

中國電影市場每年發行50部進口片,20部是分賬大片,除每年引進6部非美國影片,其餘都是好萊塢影片。國家標準的1.3K買斷片可以放,分賬片放不了。另外3D影片作為特種片,不再進口范圍限制內,中國電影市場進口片比重在逐步增加,進口片限制放寬。

3、移動式放映機

移動式放映機上不附有擴音機、揚聲器等。

電影放映機各部分的作用是:

(1)傳動部分。由電動機供給動能,經齒輪、鏈輪、齒皮帶、渦輪渦桿等傳遞給輸片部分。在固定式上多用三相同步電機;在移動式上一般用單相電機;特殊型號的往往需要用聯鎖電機,以保證設備之間同步。

(2)輸片部分。將成卷的影片由供片盤送到片窗照射以映出畫面,並經還音部分使光學聲帶信號轉換為聲頻電流。然後把放映過的影片再收捲起來。它由供、收片盒(或片臂)及供片、間歇、收片等輸片齒輪,間歇運動機構、各種滑輪、片門和畫幅調節裝置等組成。

窄膠片移動式放映機多用間歇抓片機構代替間歇輸片齒輪。電影放映機的核心部分是間歇運動機構,它將連續轉動變為間歇轉動,並和遮光板相配合,使影片在光線通過時穩定地停留在片窗處,清晰成像在銀幕上;光線被遮住時快速拉下,以免露出影片移動時的痕跡。

標准電影移動速度是24格/秒,為了減少閃爍效應,遮光板每格遮光兩次,將閃爍頻率提高到每秒48次。

㈧ 早期電影放映機是如何工作的

都很懷念過去的時光啊。曖←dě鏇葎 !露天電影開始,真是暖暖的旋律呀……
看過電影的人都會被那栩栩如生的畫面和逼真的音響所吸引,也一定想知道,電影是怎樣放映出來的。要放映電影首先要有電影膠片,它是電影工作者用攝影機拍攝、製作出來的有許多幅畫面的透明膠片。而要把電影膠片變成畫面和聲音就需要電影放映機了。
電影放映機的光學原理和幻燈機類似,也是用凸透鏡作鏡頭把畫面放大投射到銀幕上。但電影放映機還有許多其他裝置,保證能放映出連續運動的畫面。電影膠片不像幻燈片那樣是一幅一幅放映的,在電影放映機里人們設計了很復雜的機械,讓膠片連續地經過鏡頭,速度達到每秒24幅畫面。這樣一幅幅的放映出來,利用了人的視覺暫留作用,觀眾就在銀幕上看到了連續的畫面,而且覺得非常自然,沒有閃爍跳躍的感覺。
早期的電影是沒有聲音的,叫無聲電影。有聲電影的出現是在1906年,但那時的電影,畫面和聲音是不同步的。現在觀眾在欣賞電影畫面的同時,也能聽到美妙的音響,這是現代電影放映機的功勞。在製作電影膠片時,電影中的聲音也被轉換成不同的光信號記錄在電影膠片的兩邊,電影放映機在放映畫面時,也把膠片上的光信號還原成聲音,通過音響設備播放出來,觀眾就欣賞到有聲有色的電影了。
一般的電影由一台放映機放映,觀眾看到的畫面立體感不強。現在已經有了叫做「立體電影」的電影,這種電影使觀眾產生三維空間的感覺。這是由兩台電影放映機同時放映,每台放映機放映出的畫面略有不同,恰好與人的兩眼看東西的差別相同(你輪流閉上一隻眼用另一隻眼睛看東西,就會發現左右眼分別看到的景象是有差別的)。觀眾在觀看時要戴上特殊的眼鏡,每隻眼睛只看到一台放映機放映的畫面,兩眼看到的畫面反映到大腦里,就形成很強的立體感,產生身臨其境的效果。
為了達到某些特定的效果,還常常採用一些特殊放映形式,如環幕電影、穹幕電影和巨幕電影等。現在,電影工作者還在研究「全息電影」,是用更先進的技術拍攝,用特殊的電影放映機放映,觀眾不用戴眼鏡就能得到更逼真的感受。

㈨ 電影放映機原理

數學上有一種比例叫做「黃金分割」,即1∶0.618,對於長方形長與寬的比,採用這種比例,視覺效果好,令人感到特別舒服。普通銀幕電影的畫面就是按黃金分割比例確定的尺寸,畫幅的寬和高之比是1.37:2.35,這個標准已經使用了很多年,大家也習慣稱這種銀幕為標准銀幕。

閱讀全文

與電影放映機如何製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短視頻合集電影網 瀏覽:255
動畫電影講機器人的 瀏覽:307
接吻大電影 瀏覽:830
大尺度裸電影 瀏覽:117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幕式 瀏覽:551
電影第一次不是你的演員表 瀏覽:577
韓國電影朝鮮美國人停戰畫三 瀏覽:897
在哪個網站上看到的電影是最全的 瀏覽:328
長幾只腳一個頭的女鬼是什麼電影 瀏覽:166
有什麼推薦的動漫電影2015 瀏覽:220
電影院不可選什麼意思 瀏覽:860
張柏芝2017拍電影嗎 瀏覽:426
美國跨性別電影 瀏覽:315
戰爭片英國2017電影大全 瀏覽:93
致青春電影城堡 瀏覽:408
2016動作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486
陳百祥搶了輛考試車什麼電影 瀏覽:160
2018挪威電影下載 瀏覽:843
紅皇後的動畫電影 瀏覽:703
戰爭系列動作電影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