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剛和朋友去看了《投名狀》,覺得很壓抑、沉重,看了的朋友有同感嗎
有,龐青雲老大做的太失敗。
『貳』 <<投名狀>>影評作文
文章摘要:投名狀觀後感:浪漫與殘酷並存的男人戲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比起3個多小時的《投名狀》,公映的版本似乎少了一些重要的情節,比如「兄弟結
投名狀觀後感:浪漫與殘酷並存的男人戲
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比起3個多小時的《投名狀》,公映的版本似乎少了一些重要的情節,比如「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這段情節,劉德華的那句「記住我的樣子,下輩子找我報仇。」遺憾在片中都沒能見到。
當然,這並不妨礙《投名狀》成為古裝大片成功的範例,好久沒有這樣一部古裝大片能讓我熱血沸騰了,陳可辛導演極強的控制力,為觀眾講述了一段亂世情仇。
「他說那天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他已經死了。」從這句旁白開始,一部充滿血性的男人電影拉開帷幕,即便是充滿血性,影片畢竟是出自陳可辛導演之手,看過《甜蜜蜜》和《如果愛》,或者更早期的《雙城故事》都可以體會到陳導骨子裡的浪漫主義情懷,本片也是如此,殘酷的浪漫,是我最大的體會。
故事改編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刺馬案,刺馬的意思是刺殺江蘇巡撫馬新貽,也就是片中李連傑飾演的角色龐青雲。原著中的馬新貽是個極富野心的人物,戰爭的勝利遠遠不是他的目的,李連傑對於角色的塑造很到位,符合導演的浪漫主義情懷而非現實主義情懷,希望窮人不再被欺負,向太後請求減免賦稅,浪漫主義的範文網原創範文, 龐青雲命運註定是悲慘的,因為那些官員們比他現實主義的多。
劉德華的角色到死的時候也不會明白,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游戲規則,也是生存法則,最後關頭依然去救兄弟,依然叫著大哥,令人動容。金城武的角色是可愛的,也很可悲,死都不願背棄「投名狀」的他顯得太過單純。
有觀眾說本片拍的虎頭蛇尾,我很不解。金城武與李連傑在片尾的決斗,也是「投名狀」之下兄弟情義遵守與顛覆的決斗,禮炮打響之時突放冷槍很可以代表導演在設置細節方面的功力,在李連傑倒在地上,嘴裡說出「投名狀」三個字的時候,這是人性的回歸,寧因違背「投名狀」死在兄弟之手,不可死的不明不白。
有些事情不需要追問結果,三位主人公在死前誰也沒有獲得真相,但是他們也都得到了自己對於事情的理解,如同故事的原型刺馬案,本身也是千古奇案。
唯一的女性角色徐靜蕾戲份不多,完成的卻很好。心比天高名比紙薄的直觀感受,又飽受摧殘屈從現實,徐靜蕾把握的很好,不多也不少。後段聽戲的情節,基本塑造自小學習琴棋書畫的端莊氣質,也算是本片的一個亮點。
戰壕內的追逐戲,圍棋和京劇的運用,游戲與戰爭的平行剪輯展現出導演更為全面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陳光榮的配樂,陳光榮是劉偉強導演的御用配樂師,《無間道》系列的配樂就是出自其手,全片大提琴和電子樂的運用比較多,電子樂在古裝片里大面積運用是在以往很少見的,個人覺得是一種創新,當然,很多學院派也是為之不屑一顧的,很多東西都是各有各的體會,強求不來。
總之,《投名狀》定會讓很多對古裝大片失去信心的觀眾,重新燃起走進電影院的熱情。
『叄』 集結號的觀後感!500字左右!要對影片內容的感受!急!十萬火急!
這是一部用"心"去看的電影,等你回味起來你會覺得,中國軍人的偉大。 正如馮導在影片結束的時候說的一句話,現在的中國兩代人的話題有些隔閡了,希望集結號能夠起到連接兩代人的作用,其實公平來講,它的確做到了這點. 集結號開場是一場巷路攻堅戰,晃動和緊湊的剪輯模擬出了戰場的緊張和粗曠,穀子地率領營戰士以較多的犧牲的代價換取了一場小型戰役的勝利,這點在與我們習慣的美式大片以小數英雄奇跡似的攔截瘋狂撲來的貌似沒有思維的肉彈的套路完全不同,一排排的戰士在炮火無情的嘶吼下無論是慌忙無措還是偶然犯錯都是導致這個傷亡名單上增加的基數因素,戰爭的殘酷被更加野性的鏡頭暴露出來,可以說,開頭的戰爭場面絕對可以說是國際水準的,可以說有一種美式大片所沒有的粗糟質感. 集結號的配音效果絕對也是國內的一次飛躍,低沉的爆破公放似乎故意應和了心臟的跳動,就是一種跳動的咚咚咚的聲音每一聲都絲絲入心,彈片的爆破和子彈呼嘯飛過的感覺也十分的真實,果然是武器原聲採集的結果! 第二場戰斗是一場掩護大部隊撤退的阻擊戰,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這絕對是國內第一次在戰場上表現的士兵和坦克的對戰,描寫的十分慘烈,坦克不在是那種一兩發手榴彈就可以解決的鐵皮盒子,在戰場上的作用絕對是一種難以阻擋而另人絕望的怪物!同樣在後來的朝鮮戰場那段潛入敵後引導炮火攻擊的戲里同樣出現了美軍坦克,這里的美軍絕對顛覆了你傳統印象中的那種美國大兵,特別是沒有識破穀子地他們偽裝的美國大兵洋場而去的時候坦克留下的黑色煙霧.更給人一種不負責任的感覺...這一段比較有意思,就不劇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很多影評上講影片後半段很精彩,但是就個人來講,影片前半段的人物感情描寫並不是十分濃厚,也許和導演整體的把握有關系,這點並不是演員的問題,而是那種能夠打動人的細節描寫一直是國內影片的硬傷,如果前面作足細節的描寫和鋪墊,在影片後半段文藝片的敘事會增加更大的張力,但是與前半段快速度的節奏相比,影片後半段的的十分慢的令人很不習慣,所以很影響影片在最後的感情上的升華,另人覺得不足以感到震撼,倘若影片在大量的敘事後以一長空前戰役的片段回憶作為影片閉幕的話,可以說這部片子一定會超越<太極旗>成為亞洲第一戰爭巨片! 總之,<集結號>帶給我們很多的驚喜,國產戰爭影片終於能夠跳出這個框框,雖然結尾處這些問題由一個團長出來解決的太過容易,這點也與爭部片子的風格很不相符.但是總體來講,看後還是令人少了些許不愉快,做為賀歲片還是基本答調了,所以說,這次馮導的答卷還是合格的,在戰爭的慘烈之餘給人一絲人性的曙光,所以說,如果有機會,還是約上情人或者是家中心臟功能較好的長輩一起來電影院吃爆米花吧,你和你的家人不會失望的
『肆』 投名狀觀後感
小時候最討厭寫觀後感,尤其在難得組織看電影之前老師就布置了這樣的任務,總覺得整場電影都看得有點膽戰心驚。結果人到中年,卻也想寫個什麼觀後感,呀呀呀,先得安慰自己說,這是個影評,是評論家啊。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而今三個男人也是一台戲,而且更轟轟烈烈、催人淚下;誰說這三個男人哪一個不是真正的男人呢?龐青雲的堅毅、隱忍,目標堅定,大義面前百折不饒,卻也有最柔軟的地方、最割捨不下的東西,卻也不是冰冷的機器或者是導演的大旗;趙二虎的豪爽、正直、率性,勇於承擔責任,重情重義,在洶洶亂世里,雖然顯得有些魯莽、沖動,卻也真誠、可愛,值得信賴;秦舞陽的純真、簡單,對世界和未來充滿著信任和嚮往,理想完美,雖然碰得頭破血流,卻也求仁得仁。
然後正是這個最純真的男人,卻殺死了自己的嫂子和大哥。真正令人扼腕的,恰是秦午陽最後那一聲,刺龐者,秦午陽也!那麼執著的要殺死自己的大哥,卻是真的要殺死他嗎?明明知道打不過龐,卻在苦苦支撐;在龐倒下的時候,看到他背後的槍眼,明明知道是別人殺了龐青雲,卻要讓天下知道,是他,是秦午陽殺了龐青雲,為了什麼?只為了義,為了一種信念;只是信念、理想、未來破滅後的無奈。可憐了徐靜蕾的性命,可憐了秦午陽的掙扎,他難道真的簡單到以為大哥是為了嫂子而要殺二哥的嗎?難道真的簡單到以為殺了嫂子就可以救二哥、就可以挽回三兄弟的情義嗎?不是,絕對不是!在大義和小情之間,可憐了人性的掙扎。
龐青雲何嘗不在掙扎?為了能夠讓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他姑息了狄大人從笑臉轉來的咆哮,姑息了與魁字營的新仇舊恨;為了這個江蘇巡撫的職位,這個能夠讓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的職位,已經犧牲了那麼多人的性命,再加上一個趙二虎?可惜龐青雲在紫禁城裡為民請命的那一聲直述心意的吶喊,卻辜負了趙二虎的犧牲,可惜了四千蘇州降足的性命。正是某公(何魁的後台,忘記叫什麼公了)最後所說,龐青雲不會坐官啊!功高震主啊,獨下金陵,力挽狂讕,匡扶社稷啊。已經是飛鳥盡、良弓藏的危機時刻,朝廷不得不賞,卻又聽見「籠絡人心」的聲音,恐怕就在那大殿之上,老佛爺也已是心驚膽戰。准!怎麼敢不準?背靠大樹好乘涼,龐青雲唯一的大樹是陳公,只是陳公經過這么多年,已經是垂暮之年,領著龐青雲進宮的時,多少個顫抖的畫面,告訴了我們他的力不從心,老陳公又何嘗不想借著龐青雲來個獨步「青雲」啊。只可惜導演告訴了我們,他真的是老了,所以,才有妥協和退讓,所以才有三位「老」公公最後的歡聚。這個老字上面的引號是告訴我們其他兩位遠比陳公年輕氣盛啊。恐怕,陳公如果再年輕個五歲,或者多喝點「黃金搭檔」之類的,死的也許就是某公。當然,無論如何,龐也未必不死;是悲劇,更是無奈;我們總是充滿善良地隨著阿Q想,多活一天,或者可以多救一個窮人吧。
趙二虎可以不死嗎?從兄弟之情來說,誰讓他死真對不起這個重情義的生死兄弟;從大義之上來說,從要保住犧牲那麼多人得來的紅頂子來說,趙二虎,你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趙二虎是你的兄弟,捨不得犧牲,難道就捨得五年來死去的小五子、小七子還有其他小子、老子們嗎?趙二虎,煽動嘩變、私分軍餉、違抗軍令,哪條不是死罪?他龐青雲上有天危不測:朝廷上沒有任何根基,只有個陳公不僅老,還一直好象沒啥大權,狄公還惦記著裁汰山字營,而某公抱病在家,恐怕早就恨的咬牙切齒;巡撫的位置給是給了,想拿下,卻也容易的很;下呢,魁字營等隊伍虎視眈眈,不服氣啊,多少人就等著你的把柄,把你打下馬,把你踩在腳下;哪一步沒做好,哪一條彈劾,一切都沒有了。而趙二虎,似乎,還是得死。龐青雲和秦午陽,貌似,也跑不了吧。率性、正直、坦盪、義氣的趙二虎,我們要向你學習,這是男人真正寶貴的個人品德,如果還有勇敢,那麼就勇於面對我們必須的犧牲吧。
投名狀打動了我,所以才有這么多廢話羅嗦。打動我的地方在於真實,不僅是對人性的刻畫,也是對當時歷史背景的描繪。好真實的啊,很多地方,都有和書里似曾相識的地方。亂世出英雄。那個時代,有太多的黑暗,然而在黑暗中,卻總一絲光明在維系著人們的希望,那麼耀眼,那麼溫暖。拋開這三個男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黑暗影子,理解那個時代人性中的復雜與無奈,他們各不相同的品德,卻恰似這黑暗中的光明,給予我們感悟。在亂世里,堅持著自己,絕不沉倫;在亂世里,追逐著理想和心中的完美,從未放棄。勝者為王。他們或者都不是英雄,除了龐青雲外也沒什麼大志向大抱負,但他們都是男人,出亂世而不染的男人。
在虛構的故事裡,揣摩著導演的心思,現在的感動,也有自己給自己的一半吧。
『伍』 運用誤會法寫的一篇八百字作文
文章摘要:投名狀觀後感:浪漫與殘酷並存的男人戲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
『陸』 什麼電影好看,能寫觀後感的
最近上映的新片有:《我老婆是賭聖》《熱血高校》《奪帥》《花花型警》《鋼鐵俠》 2008年新的電影有: 《功夫之王》《赤壁》《奇幻精靈事件簿》《決勝21點》《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蝙蝠俠:黑暗騎士》《全民超人》《天災》《奪寶奇兵4:印第安納?瓊斯與水晶頭骨王國》 《第一滴血4》《侏羅紀公園4》《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木乃伊3:龍的詛咒》《蝙蝠俠:黑夜之神》 國內: 《長江7號》《大灌籃》 《集結號》《投名狀》《大電影數百億2》《色戒》 《棒棒老虎雞》 《命運呼叫轉移》《龍過雞年》《赤壁》《寶葫蘆的秘密》《不能說的秘密 》《親親老爸 》 《老年無所依》《權力風暴》《耳朵大有福》《十全九美》《刺馬》《一年到頭》 《蘋果》 《彩票也瘋狂》 《天下第二》《我叫劉躍進》《錯愛》《蝴蝶飛》 國外: 《虎膽龍威4》 《諜影重重3》《 獵狼犬》 《美食總動員》《醜女大翻身》 《美味情緣》 《神槍手與智多星》《電鋸驚魂4》《霍亂時期的愛情》 《怪物史瑞克3》 《小美人魚》 《迪士尼公主》《美女與野獸》《變形金剛》《哈利·波特5 》《靈魂戰車》《蜘蛛俠3》 《龍之戰爭》《國家寶藏2 》《火線保鏢》《我是傳奇 》 《魔法玩具城》 《貝奧伍夫》 《蜜蜂總動員》《美國黑幫》《聖誕老兄》《侏羅紀公園4》《加勒比海盜3》《驚變28周》 《諜影重重3》《虎膽龍威4》《狙擊生死線》《惡靈騎士》《斯巴達300勇士》《黑暗崛起》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鎮魂歌》《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金色羅盤》《貝奧武夫:北海的詛咒》 《尼斯湖水怪 》《電鋸驚魂4》《美國派六》《怪物史萊克3》《查理的戰爭》 現在的電影精品太少,我再推薦一些經典影片: 國外: 《X戰警》系列《蝙蝠俠》系列 《異形》系列 《異種》系列《星際旅行》系列 《終結者》系列 《機械警察》系列 《侏羅紀公園》系列《回到未來》系列 《刀鋒戰士》系列《黑客帝國》系列 《生化危機》系列 《魔戒》系列 《諜中諜》系列 《天繭》系列 《星球大戰斗》系列 《天地大磁撞》《世界末日》《怪獸格斯拉》《X檔案》《星艦戰將》《黑洞表面》《第五元素》 《黑衣人》《12隻猴子》《攔截未來者》《未來水世界》《未來主宰者》《全面回憶》 《深淵》 《機械英雄》 《內層空間》 《霹靂五號》 《蒼蠅》 《E.T.》《銀翼殺手》《勇闖奪命島》 《空中監獄》《星河戰隊》《太陽之淚》《第五元素》《王者之心》《後天》《天地大沖撞》 《完美風暴》《哥斯拉》 《地心末日》 《特洛伊》 《達芬奇密碼》 《角鬥士》《生死時速》 《阿甘正傳》《雙面疑殺》《美國黑幫》《真實的謊言》 國內: 《東成西就》《東邪西毒》《戰虎》《救我》《賭聖》《整蠱專家》《逃學威龍》《新精武門》 《賭俠II之上海灘賭聖》《家有囍事》《鹿鼎記審死官》《武狀元蘇乞兒》 《唐伯虎點秋香》 《新龍門客棧》 《碟血雙雄》《國產凌凌漆》 《大內密探零零發》《97家有喜事》《回魂夜》 《刀劍笑》 《東方三俠》 《重慶森林》 《阿飛正傳》 《少林五祖》 《千王之王2000》 《賭俠》 《大話西遊》系列《五福星系列》 《賭神》系列《英雄本色》系列 《古惑仔》系列 《警察故事》系列 《倩女幽魂》系列 《黃飛鴻》系列 《無間道》系列。
記得採納啊
『柒』 投名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一個人為了自己的野心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投名狀似乎是個悲劇,這個講訴兄弟情誼的故事卻在兄弟相殘中,夾雜著幾個女人的影子,完成了落幕。蘇州和南京城外的野地里,全是無盡的荒涼與破敗。
《投名狀》是由陳可辛執導,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動作片,於2007年12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講述了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這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
2008年,該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等獎項,李連傑憑此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7)投名狀電影的觀後感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870年秋,大哥龐青雲(李連傑 飾演)一身官服,在城牆頂俯瞰自己的就職典禮舞台;充滿理想、胸懷壯志的他,如果沒有走上這條不歸路,極可能是推翻腐敗清庭的新中國革命者之一,創大事業名留青史,可惜兩個強盜和一個女人改變了他的一生,造就了他的成功,亦導致他最後的毀滅。
這兩個強盜是曾跟他矢誓生死與共的結拜兄弟:二哥趙二虎(劉德華 飾演)和三弟姜午陽(金城武 飾演),而那個女人正是二哥的妻子蓮生(徐靜蕾 飾演)。
趙二虎在亂世中淪為強盜,帶著幾百人到處劫掠,他為人盜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留一條活路給被劫的村民,而劫掠所得就拿來分給和他同住一條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眾心。趙二虎一生人最愛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妻子蓮生,一個就是十三歲便跟了他做強盜的三弟姜午陽。
自從在打劫太平軍糧車的一役中,大哥龐青雲這個陌生人為替姜午陽擋箭而受了傷,令姜午陽深感救命的恩情,因此姜午陽對龐青雲的崇拜竟超過他對趙二虎的崇拜。
『捌』 集結號觀後感(中學生)300—500字
集結號觀後感
--犧牲小我,保全大我對么?
影片分兩部分。前部分,主要是戰爭慘烈的場面。穀子地連長帶著全連弟兄向陣地進發的時候,他回頭看向身後,鏡頭拉近,他眼神凝重,但心存希望。可是他不知道,他正帶著全連所有的弟兄走向絕望和死亡,因為,集結號永遠不會響起。
影片後部分,穀子地無法從失去弟兄的悲慟和陰霾中解脫,他耗其畢生去尋找,盡力彌補失去戰友的遺恨。他悲憤地在團長的墓前哭喊,你們怕被敵軍咬死?我們全連弟兄都被咬死了!他執著的挖著汶河邊的煤礦,試圖挖到戰友的屍骨;他終老在汶河畔,終生守候著他的戰友。
2小時零3分鍾,影片結束了,我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想問,犧牲小我,保全大我,到底是不是對的?到底是不是該歌頌的?
對於指揮戰略上看,犧牲小部分,保全大局是沒有錯的。兵書有雲,丟卒保車。這樣能夠保存大部分實力,以贏得最後的勝利。可是,在人性面前,這難道是對的么?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生的權利,都有死亡的恐懼。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人是多麼的渺小。整個電影,似乎都在對這個進行反思。反思戰爭的殘酷,反思犧牲的價值,反思生命的脆弱,反思人性的執著。
穀子地是執著的。他的人生故事在電影前半部分已經基本結束了,從那場戰役後,正如他所說,他的耳朵什麼都聽不見,那集結號的號聲在他耳邊響個不停。他的後半生是他前面慘痛人生的註解。他沒有家庭,沒有妻兒,他只是固執的尋找和回憶,即使是那樣慘痛和悲壯的記憶。
再慘烈的犧牲,只能用烈士稱號和榮譽獎章來衡量,再痛苦的別離,也只能用大米的斤數來計算。逝去的就是逝去了,活著比什麼都好。戰爭是殘酷的,也許這正是影片試圖告訴我們的。
《集結號》體現了導演和編劇的水準,是國產大片里能把故事講好的一部。要想知道編劇劉恆有多牛逼,可以看看電影的原型小說,楊金遠的《官司》。這部一萬字的短篇小說慘不忍睹,連基本的短篇小說敘述手法都成問題,只能勉強稱之為一篇語句流暢的記敘文。而劉恆從這篇記敘文里提煉出來的故事,和改編出來的劇本,比原著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細心的觀眾可以看一下電影中的對白和細節,「大聲吼你就不怕了」,「炸碎了,就捏不起來了」,還有拿到烈士追認文件時,穀子地木然的臉和唯一的一句話:「等等,我得把臉先洗干凈。」從中能看到點東西,一些國產大片里不尋常得見的東西。
要說到深度,《集結號》算不上有深度,《太極旗飄揚》里那種錐心刺骨的傷痛和悲情是沒有的,甚至《伯恩的身份》里那種對喪失身份的焦慮和壓迫感也沒有多少。穀子地這個人,被塑造成一個完全喪失自我,一心只為兄弟們存活的軀殼,以極為簡單的邏輯和堅持活在這個世界上。而與此同時,他的情感爆發在後半場太多,反而削弱了影片的力度。但是,這是可以原諒的,完全可以原諒的。誰都能想到,如果把戰爭渲染得再殘酷一些;把穀子地的身份轉變再加強一點,從戰斗英雄變成叛徒俘虜甚至因此下獄;把結尾去掉,改為穀子地在紙錢堆里燒掉追認烈士通知書,最後去汶河邊自殺,可能更為震撼。不過,那就不是大片了,而是一部最昂貴的國產地下電影。
雖然是一部商業電影,但是馮小剛至少拍了半部很MAN的電影。至少戰爭場面里的中國軍人行動如風,出槍迅捷,可以說得上是很「颯」。要說真有什麼缺陷,那就是太他媽像美軍了,太像《兄弟連》之《巴斯通》戰役,那些戰士過於現代,而沒有真正解放戰爭時農村子弟的質朴。可他們都是很鮮活的人,會恐懼,會悲傷,會貪生求活。軍人形象不再是傳統手法里那種大無畏加點小毛病的模式:英雄在光榮中死去,生前他偷過甘蔗。穀子地槍殺戰俘,單憑這個情節就強於一打國產戰爭片。
在三大導演里,我還是最欣賞馮小剛。張藝謀在扮演明星,陳凱歌在扮演藝術家,只有馮小剛還是個拍片子的,至少他很聰明,知道往哪裡捅群眾會笑,往哪裡捅人民會哭。《夜宴》是他嘗試大片的開始,雖然非常不成功,但是在《集結號》上他迅速找到了正確的感覺。他懂得如何說好一個故事,能夠找到投錢的大頭,能整合手裡的資源,拍出一部80分以上的電影。馮小剛極少做90分以上的電影,但是他的幾乎每部片子都在80分以上,不服不行。先前,我擔心他的電影被《投名狀》擊敗。但是現在看下來,陳可辛怕是要擦一把冷汗。
也許,《集結號》所有值得批評的地方,都蘊藏了一種可能性---馮小剛知道應該怎樣,但是他也知道只能怎樣。一個烈士等於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剛敢在賀歲大片里那麼拍。在這個意義上,在中國拍大片,張導和陳導我們都已經領教過了,真正值得期待的,還只有小剛。
『玖』 《投名狀》觀後感
投名狀」,語出《水滸》。兄弟結義,一命見證,誅一人,取首級,立誓言,共富貴。
很久沒有看到華語古裝片拍出這么史詩般的場面和氣質了,陳導不錯,劉德華、李連傑、徐靜蕾、金城武演繹的也都很到位,所以影片很耐看。但我不想隊影片本身評論過多,只想說說這4位主人公的命運和他們各自的價值觀。
龐青雲,一個權欲熏心的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多情的人,一個讓人恨不起來的悲劇人物。他出身軍營官場,自打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便決心與「魁」字營一絕高下,為死去的整營兄弟報仇,為自己雪恥,所以,他的不擇手段在他的字典里沒有錯。他唯一的錯誤就是他不該遇到蓮生,不該視投名狀如無物,那樣的話,他還是會尋找到成功的機會,但錯誤就在於他了解官場,但不了解江湖,只知軍令如山,不懂義薄雲天。他雖然死了,但他視快樂的,他成功的復仇了,他追逐到了真愛,他死的明明白白。
趙二虎,一個草莽英雄,一個視兄弟如手足的人,一個把憐憫轉變成愛情的人,一個單純而快樂的山匪。年輕時自以為是的「救」了蓮生,對孤兒姜午陽如親生兄弟,對後來結拜的大哥龐青雲深信不疑。「當匪,我們要當最大的!」
趙二虎為了兄弟不挨餓可以去劫軍糧,也可以為大哥那種賭博式的戰爭去做炮灰,但攻克蘇州之後他曾經疑惑過,但在大哥的一跪之下他又繼續攻下了南京。他單純的沒有痛苦,至死不知被大哥所出賣,也不知妻子的不忠,可以說趙二虎是他們中最最幸福的一個。
姜午陽,悲劇中悲劇人物,他聰明而堅毅,為報養育之恩跟隨二哥做匪,為報擋箭之情隨大哥賣命,又為救二哥性命手刃二嫂,再為替二哥報仇殺死大哥,最終為投名狀而自殺。「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可以說姜午陽是為誓言而活,為投名狀而活,他的聰明讓他知道了很多,所以他痛苦;他按照自己的邏輯想拯救兄弟間的情誼,但一次次的都失敗了,最終他只能不知所以的為投名狀而死去,悲!
蓮生,一個揚州瘦馬出身的多情女子,卻被二虎「救」出做了匪妻,她不愛這個目不識丁的男人,卻愛上了文人書卷般的浪漫的龐青雲。為了真愛而大膽追求幸福,最終卻死在了三弟的手上,這個看似悲劇的結果中,她也是幸福的,畢竟她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和激情,她的錯誤就是在多次的逃跑中不夠堅定,哪怕只要堅定那麼一次也就夠了,也就沒有了被三弟所手刃時的留戀,畢竟她還沒有掛上心儀的紅色的紗簾。
「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
『拾』 《投名狀》觀後感50字
不就是演戲嘛~人生本是一場戲,看完投名狀之後,就是要告知大家:以後要學會演戲。不就是一個字狠!!!
其實讓我想到了 華萊士。人家也是戰斗,可,那是為自由而戰,為信念而戰,是信念!!!人,一定要堅持信念,這才是我們要學 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