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觀《鐵道游擊隊》有感1500字
我買了本書,名叫《鐵道游擊隊》,是中小學生必讀叢書,是知俠寫的,情節十分動人。隊長的勇敢深深的映在我心中。
一群令敵人聞風喪擔的莊稼硬漢,一支從百姓中走出來的抗日隊伍。這就是這本書的前言,是啊,沒有游擊隊,沒有共產黨,怎麼會有新中國呢?這本書中的主角有兩個人,一個是隊長劉洪,一個是副隊長王強,劉洪機智勇敢,可說的上是智勇雙全,只要他說做的事,即使再艱難,也肯定完成,王強很勇敢,一直是他探察地形。比如有一次,司令部缺乏武器,要劉洪他們去扒車搞武器,王強就去探察哪輛火車上有武器,他探察到在他工作的地方,有一個鐵悶子車里,裝著很多機槍和步槍。於是,他告訴劉洪,劉洪說搞,要知道他說的事沒有一件是做不到的,但這是個多麼艱巨的任務啊,鐵悶子車上可是連一個踏板也沒有的,而且車面是光滑的,只要一放鬆,就會掉下去。但劉洪扒車時,卻不放手,他抓著光滑的車身,忍受著劇烈的疼痛,一般人是完全做不到。他抓住把手,門開了,他趕快進入火車搞武器,就這樣,他搞到了兩挺機槍,二十一隻步槍,就這樣,解決了司令部武器的問題,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啊!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我流淚了,游擊隊的隊長是這么勇敢,是這么為共產黨而付出,可以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國付出,讀了這個故事後,我就要問那些不尊重共產黨的人,沒有共產黨的努力,會有這個和平,公平,公正的世界嗎?沒有共產黨的努力,會有我們的生命嗎?沒有共產黨,會有這個繁榮昌盛的世界嗎?沒有共產黨……
現在的生活都是以前游擊隊用自己的血,頭顱換來得,我們要學習劉洪和王強的機智勇敢,以後把我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的繁榮富強。我對天發誓,我會無私的對中國付出,無私的奉獻我的一分力。
我愛中國,我愛我的家鄉中華人民共和國。
② 鐵道游擊隊觀後感
90 後的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不曾經歷戰爭,只能從書本影 視上了解一點戰爭歷史。最讓我喜歡的戰爭題材是抗擊外來侵略者, 尤其是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機智勇敢,壯烈不屈,盪 氣回腸,可歌可泣。 電影《鐵道游擊隊》,就是抗日戰爭的一個縮影。1956 年拍攝 的《鐵道游擊隊》,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是,50 年代能夠拍攝 出如此佳作,實屬不易。而今觀賞,依然扣人心弦、引人入勝。難 怪父輩們反復觀看,喜愛有加。 電影《鐵道游擊隊》,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小說《鐵道 游擊隊》不是憑空杜撰的故事,而是發生在抗日時期的真實傳奇。 鐵道游擊隊,是從百姓中走來的抗戰特種隊伍,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 在現山東棗庄微山湖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 其傳奇般的英勇事 跡及影響,在全國及世界留下光輝篇章。該游擊隊成立於 1940 年 1 月 25 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鐵道隊」。 人員最多時達 300 餘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 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鐵道隊揮戈於百里鐵道線上,截列 車、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與日偽展開殊死搏鬥。令日偽聞風喪 膽。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領導人以及千餘名抗 日將士過境。 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1945 年 10 月, 在棗庄和臨城的 1000 多日軍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擊武裝投 降。這是有史以來軍事受降中十分罕見的一幕。 電影《鐵道游擊隊》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一支由大 隊長劉洪、政委李正帶領的鐵道游擊隊,活躍於山東臨城、微山 湖一帶的鐵路線上。他們破壞敵人的運輸交通,牽制敵人的兵力, 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屢建奇功,當地百姓稱之為「飛虎隊」。日 本侵略軍小林部隊及其特務隊長岡村視飛虎隊為心腹之患,千方 百計進行圍剿。劉洪在戰斗中負傷,得到寡婦芳林嫂精心照料, 兩人產生愛情。 不久,日軍前來偷襲,劉洪、李正指揮有方,大敗岡村特務 隊。日軍惱羞成怒,四處燒殺,肆意報復。被激怒的劉洪欲在微 山湖上與日軍正面對陣,幸虧李正趕來及時勸阻,飛虎隊實力得 以保存,但李正卻因此負傷。飛虎隊休整後,力量壯大,在與岡 村特務隊的激戰中,全殲敵人。可是芳林嫂在執行偵察任務時卻 遭敵兵逮捕。不久,抗戰勝利,李正傷愈歸隊,率隊赴臨城阻遏 國民黨軍隊。北上,救出了芳林嫂,並迫使小林殘部投降。 電影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充滿了豪情和浪漫,洋溢著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 衰,家喻戶曉。 時至今日仍讓人心動不已,具有著極強的感染力。 欣賞電影《鐵道游擊隊》,使我又一次感受到國家興旺,匹夫有 責;抗日救國,不分老少。由鐵路工人、小攤販、礦工和流浪者組成 的非正規部隊,在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才提高了思想,具有了組織 紀律性,明確了打鬼子救中國的歷史使命。其次電影情節曲折、險象 環生,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機智勇敢,捨生忘 死,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良好品質。這其中,我認為團結就是力量,也 正是因為團結一心的凝聚力,才有了步調一致的號令,才能取得一個 又一個勝利。 看了這部紅色革命電影, 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只有努力學習,掌握本領,才能服務人民,報效祖國。
五一假期里,媽媽讓我在電腦里看了《鐵道游擊隊》電影。
當我看完了《鐵道游擊隊》的電影,我對日本人的所做所為非常的氣惱。日本人打我們中國人的目地就是想侵佔中國的領地。於是,日本人就跟我們中國人開展了激烈的戰爭。
日本人對我們中國人實在是太殘忍了,日本人的技巧:就是把房子全燒光、把人全部殺光、把東西全部都給搶光,日本人實在是太壞了。為了佔領我們的領地把我們中國同胞全部殺光了、把我們的房子全部燒光了,把我們家裡的財產全部都給搶光了。我真是對日本人懷恨在心。雖然日本人那時候武器比我們中國人要厲害,打仗的時候遙遙領先於我們中國。我們中國光靠硬拼是打不過日本人的,不過我們中國人很機智很勇敢。鐵道游擊隊隊員們想了想:一致認為如果遇到日本鬼子的火車,就神不知鬼不覺的趁日本人不注意跳上車,把日本鬼子的火車裡面的食物、彈葯等全部扔出去。然後把這些東西全部運輸回去。並且化裝成農夫的樣子,混進鬼子的火車。使鬼子認不出來這些人是革命黨。我們游擊隊隊員不是讓火車脫軌,就是讓火車與前面車子碰撞,或者直接用炸彈炸毀橋梁,讓日本鬼子的運輸遭到打擊,讓鬼子遭到我們很激烈的反抗,這使得鬼子小隊長很生氣。是啊!我們應該要反抗啊!日本人這么殘忍,殺了我們中國同胞這么多人。燒了我們這么多的房子,搶了我們很多財物。我們是應該要反抗的,我為中國人的聰明感到敬佩,為日本人的殘忍感到生氣。誰叫他們要欺負我們中國啊!如果他們沒有欺負我們中國,那我們也不會去反抗啊戰斗啊!
看了《鐵道游擊隊》電影,我深深得沉思:八年抗戰,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我們現在和平幸福生活是游擊隊員們用自己的生命和機智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得好好珍惜!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知識,把我們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這樣以後再也沒哪個國家敢侵犯我們中國了!我們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升天,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美國,俄羅斯後開始了登月的探索。日本人再也不敢輕視我們中國,再也不敢把我們國家怎樣了。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電影,但有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就是 《鐵道游擊隊》。
這部電影中記敘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上活躍著的一支游擊隊,他們專門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極大的牽制了敵人的兵力,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很好地配合了主力部隊的作戰行動。有時在日寇與國民黨反動派的兩面夾擊下,他們靠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勇於拼搏的精神,多次成功的挫敗了敵人的進攻。最終,他們消滅了魯南地區上的鬼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每當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曲響起來時,代表著鐵道游擊隊又一次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他們用歌聲表達了勝利後的喜悅之情,也表達出他們這種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
我在這部電影中,感受到了人們在危險的處境中,仍有著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毅力。並靠著這精神和毅力,征服了困難與挫折。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這另人敬佩的精神和毅力,爭取能夠努力學習,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們是靠自己的生命保衛了我們的祖國,為我們民族能夠生存並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不能辜負他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富強,也做出自己的貢獻
影片中的一個片斷讓人看了真佩服游擊隊員們的機敏大膽。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身分開,而車廂里的游擊隊員則干凈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後,讓疾駛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地碰撞在一起,給日本鬼子沉重地打擊。當看到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子時,我們禁不住拍手叫好。游擊隊還積極配合大部隊,機智靈活地和敵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圍熟悉的環境,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他們不是讓敵人的火車相撞,就是使火車脫軌,要不就炸毀鐵軌,使火車無法行駛。所有這些讓鬼子們一時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當影片結尾出現了日本鬼子無條件地投降畫面時,大家都禁不住歡呼起來。
看完影片,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國打了八年抗戰,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是不願做奴隸的,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敗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從中我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建設祖國,讓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鐵道游擊隊》觀後感 。 這幾天看了電視劇版的《鐵道游擊隊》 在劇中,前面幾集給我最大的印象是,游擊隊的人比日本人有錢。很多場面中,都是某幾個游擊隊員見到日軍或者偽軍,二話不說就掏出大把的鈔票送上去。還有,游擊隊員很多時候都叼著香煙,帶著酒壺,而日軍和偽軍卻很少有這樣的鏡頭出現。這種設計思路,讓我不得不去想,如果大家豐衣足食,且有那麼多的錢去給日軍或者偽軍送禮,這樣的生活水平完全可以安居樂業,何必要搞什麼抗日? 劇中好象刻意地美化了日軍的形象,首先演日軍的那些演員,各個長的都慈眉善目,不說英俊瀟灑,也至少算長的很順眼。而游擊隊員呢?很多人長的是賊眉鼠眼,鬼鬼祟祟。有一個鏡頭讓我印象很深,日軍去民宅檢查證件,某村婦拿出山東特產煎餅讓日軍軍官吃,日軍軍官婉言拒絕了,真的是做到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另外一個鏡頭,中國的部隊,暫時我還沒搞清楚是哪個部分的,一隊人馬去民宅搜捕時,態度野蠻惡劣,見東西就砸,見到吃的就搶。為什麼啊?為什麼要這樣渲染呢?難怪現在很多日本朋友都說其實中國人乾的壞事比日軍乾的多,據說是看地道戰電影得出的結論。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微山島上的游擊隊英勇抗擊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1939 年,日本鬼子為了盡快佔領中國,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斷地把國內的槍炮運往中國,他們在中國燒、殺、搶,無惡不作,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打擊日本鬼子,中國共產黨便決定在微山湖地區組織了一支游擊隊,任務就是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因為他們來無蹤,去無影,因此也被稱為飛虎隊。一場以洪隊長為首的鐵道游擊隊——飛虎隊與日本鬼子在鐵路線上打響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游擊隊經常活躍在鐵路線上,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只要一發現鬼子的火車,游擊隊員們便飛快地跳上火車,打開車門,把敵人的彈葯、糧食等統統扔下火車,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下火車,而埋伏在鐵路周圍的戰士們迅速地把武器和供應物質運回根據地。這些使得鬼子小隊長暴跳如雷。 影片中的一個片斷讓人看了真佩服游擊隊員們的機敏大膽。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身分開,而車廂里的游擊隊員則干凈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後,讓疾駛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地碰撞在一起,給日本鬼子沉重地打擊。當看到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子時,我們禁不住拍手叫好。游擊隊還積極配合大部隊,機智靈活地和敵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圍熟悉的環境,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他們不是讓敵人的火車相撞,就是使火車脫軌,要不就炸毀鐵軌,使火車無法行駛。所有這些讓鬼子們一時焦頭爛額,無計可施。劇中有幾個情景讓我感到特別震驚,也感觸良多。 情景一:劇中一個游擊隊員和一個三無人員因為一個女人爭風吃醋,兩個人決定比比看誰本領高。於是,鏡頭上擺放了幾十個雞蛋,英勇的游擊隊員,手持雙槍,跳躍著「叭、叭、叭、叭、叭」,一槍一個,把所有的雞蛋都打的粉碎。 感觸:我真的是迷惑了,難道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已經幸福地過上了小康生活了嗎?據以前上學時課本上說,中日戰爭時期,大部分中國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啊。怎麼山東地區經濟實力如此發達,不但吃的飽,穿的暖,連雞蛋都多到可以隨意當玩具的地步了。難道,難道那個時候山東地區就已經改革開放,經濟騰飛了?再者說,記得歌 。。裡面唱到,「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每一顆子彈消滅 。。。」,怎麼現在我的感覺是「每一顆子彈打碎一個雞一個仇敵。。。蛋」啊。說實在的,我多麼希望是我看錯了,我多麼希望憤怒的槍口射出的復仇的子彈,是射向敵人的頭部或者心臟!我多麼希望那一隻 !只雞蛋,煮熟了去給那些飢餓的人們食用。但是,但是!!游擊隊員居然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去爭奪一個女人,難道爭奪這個女人會對戰爭的勝利有什麼影響嗎? 情景二:游擊隊長帶領隊伍沖出重圍,找到了游擊隊長的相好芳林嫂,游擊隊長緊緊握住芳林嫂的手,急切地說:「芳林嫂,快,帶上你娘和孩子走。」 感觸:現在我才知道,我們如今用來武裝和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多麼的重要,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共產黨員,首先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才能去考慮自己或者是自己的相好。由此可見,那個時候的游擊隊根本就沒有重視政治思想工作,沒有認真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當然,我們不能排除該電視劇的導演編劇製片等人有故意醜化游擊隊員的險惡用心。其實很簡單,在我們每個人的思想深處,都不應該有上面的情景出現。而應該是這樣的情景: 游擊隊長帶領隊伍沖出重圍,找到了游擊隊長的相好芳林嫂,游擊隊長緊緊握住芳林嫂的手,急切地說:「芳林嫂,快,帶上鄉親們走。」 多麼簡單朴實的話語,多麼簡單而讓人感到溫暖的關懷。做為一個游擊隊長,做為一個共產黨員,每天口口聲聲地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滿嘴的禮儀廉恥,仁義道德。怎麼可以說出電視劇中那麼沒有水平的話,在關鍵時刻怎麼可以只關心自己相好的親屬?無論是從前還是如今,多少人都在女人問題上犯了錯誤,這太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了。 情景三:游擊隊員越打越勇,為了一時的痛快,端起機關槍,沖 。。。出戰壕,站立著向敵人掃射。。。 感觸:首先是一個紀律問題,作戰有作戰的紀律,一個不遵守紀律的隊伍,是不可能有強大戰鬥力的。在那次戰爭中,日軍僅僅以不足 200 萬的兵力就消滅了國民黨近 350 萬的軍隊,我們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當然戰鬥力的前提是要有紀律,電視劇中的日軍,雖然沒有搞什麼四大紀律九項注意,但是他們的表現非常的優秀,說撤退就撤退,說開路就開路。 然而,游擊隊員呢?政委代表組織上命令撤退的時候,往往有不少游擊隊員不服從命令,盲目地表現自己的個人英雄主義。中國有句俗話:「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一個人如果不服從組織的領導,那他必將是寸步難行,死路一條。 生命是可貴的,即使自己不珍惜生命,也不要去做傻事。明明有修好的戰壕可以做掩護,偏偏要站出去,往往還要喊著什麼口號,昂著頭,端著槍掃射。多少年來,彷彿只有這樣的場面才算悲壯,才叫英雄。 但是,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覺得那樣的場面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可笑。大家不妨去試試,哪怕僅僅端著一個步槍,有幾個人能那麼輕松地開槍?有幾個人開槍時不會退後幾步?更何況是連發的機關槍?難道是和當年的義和團一樣,嘴裡念著什麼口訣,就能夠獲得無窮的力量? 何必呢?好好地在陣地裡面從容地向敵人開槍不行嗎?不站起來,趴在地上不行嗎?為什麼一定要搞個造型呢?如果每個人都搞這么個造型,敵人真的可以是以一當十了,一個敵人完全可以消滅幾十個造型。 當影片結尾出現了日本鬼子無條件地投降畫面時,我心裡特別激動。 看完影片,我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國打了八年抗戰,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是不願做奴隸的,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敗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從中我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建設祖國,讓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游擊戰爭題材永恆經典黑白片。中國導演趙明代表作,根據中國作家同名小說改編。 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微山湖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鐵道游擊隊傳奇般的英勇事跡及影響,在全國及世界留下光輝篇章。該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鐵道隊」,人員最多時達300多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鐵道隊揮戈於百里鐵道線上,截列車、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與日偽展開殊死搏鬥,令其聞風喪膽。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領導人以及千餘名抗日將士過境。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電影險象環生,驚心動魄,精彩紛呈,扣人心弦。戰爭氣氛真實、濃厚,人物形象朴實、生動,洋溢著令人鼓舞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曾廣為傳唱,至今仍膾炙人口。小時候對這部影片就已耳熟能詳了,再一次重溫這部佳作時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時代,那時只是對故事和情節感興趣,對於電影所要表達的內涵卻從未思考過。每次看到英勇機智的游擊隊員最終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時,心中總會有一種特別的爽快感,猶如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在近日重新看過這部片子後,雖然也會在敵人被打敗時拍手稱快,但在思想上卻又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雖然這僅僅是在共產黨領導下與反帝、反封建主義斗爭中取得的無數勝利中得一次,這不僅說明了共產主義戰士的英勇無畏、足智多謀,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英明神武。
在當時極其惡劣的條件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團結在黨的周圍,相信黨,相信共產主義,從而為取得最終的偉大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英雄不提當年勇,我們已走進了新時代,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們更應擁護黨的政策方針,信仰共產主義。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這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唯有如此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當我在看了《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以後,心中時時不能平靜,腦中不斷浮現出電影中某些畫面。我被那些戰士的智慧和勇敢所深深吸引住了,運用他們的智慧,運用他們的勇氣不斷完成一個個艱險的任務,不斷顯示出勞動人民無窮的力量,誓死捍衛自己的國家,這就是游擊隊員的精神。
《鐵道游擊隊》里最有型的動作排名第一是劉洪站在車頭上,一手抓住扶手,一手把槍揚起來,這個動作在今天看來耍帥的成分要大於實際作用。而最帥的動作是最後,游擊隊把日本鬼子的火車頭給卸了,只留個不會動的車屁股。這要是在今天怎麼也是車匪路霸,危害社會治安,可是在當時絕對是能想出來的最帥的動作。日本長官低下頭說我承認我們失敗了。這是人民的勝利。 比這更有名的是那首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歌里還有微山湖上靜悄悄。心愛的土琵琶, 他充滿了豪情和浪漫,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衰,家喻戶曉。時至今日仍讓人心動不已,具有著極強的感染力。這些都跟野蠻的扒火車一起成為我們父母親那個時代最光榮也是最通俗的記憶。
此時再回頭想想自己,真是覺得無比的慚愧,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堅強的意志力,勤奮正是我們如今大學生所欠缺、所需要的。國家需要的大學生於是需要具備游擊隊員般的精神,所以通過觀看這部電影後,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觀看這部電影對我的觸動的確十分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讓我知道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不斷的勤奮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就如同游擊隊員他們為了完成黨所交給他們的任務甚至甘願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③ 鐵道游擊隊 觀後感
夜幕籠罩著大地。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一列火車從遠處飛馳而來。突然,路基旁竄出一條黑影,「嗖」地一下就攀上了火車。只見他利用車廂的凹凸部位,手腳並用,艱難地來到車門旁,掏出撬鎖工具,打開車門,閃進車廂。
車廂內,一大批的軍火展現在眼前,黑影雙眼放光,掩住內心的幸喜,連忙將這些軍火一箱箱、一捆捆地丟出車箱外。路基旁,黑影的同伴們迅速地將軍火撿起、運走……
如果是現在,眼前的這一幕肯定讓你聯想到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動。很慶幸,這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一幕,是講述六十年前大名鼎鼎的鐵道游擊隊他們在扒日軍火車、盜日軍軍火的片斷。
電影《鐵道游擊隊》向我們展現了這樣一群英雄:為了反抗日軍的侵略,他們走到一起,拿起武器,奮起反抗;為了配合主力部隊,他們戰斗在鐵路沿線,遲滯敵人運送戰物資;為了民族的解放,他們頂著槍林彈雨,冒著生命危險,扒火車,炸橋梁,狠狠地打擊侵略者,我很佩服他們!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沒日就要來到……」在這樣的英雄面前,我相信任何侵略者都會要完蛋的!
④ 求鐵道游擊隊讀後感
觀看鐵道游擊隊有感
在看完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之後,我有深深的體會。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微山島上的游擊隊英勇抗擊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細細思考這部影片,我深深的被那些隊員的勇敢智慧的精神而感動。
在故事發生之前的1939年,日本鬼子為了盡快佔領中國,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斷地把國內的槍炮運往中國,他們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九四零年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魯南軍區委派劉洪為大隊長,李正為政委,將山東臨城棗庄一帶的自發起來與日寇進行斗爭的鐵路工人,組織成立了一支鐵道游擊隊,與日本鬼子進行英勇抗爭的故事。游擊隊專門在交通線上打擊敵人,鉗制敵人的兵力,為打擊日本鬼子,鐵道游擊隊的任務就是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因為他們來無蹤,去無影,因此也被稱為飛虎隊。
在影片中一場以洪隊長為首的鐵道游擊隊——飛虎隊與日本鬼子在鐵路線上打響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游擊隊經常活躍在鐵路線上,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只要一發現鬼子的火車,游擊隊員們便飛快地跳上火車,打開車門,把敵人的彈葯、糧食等統統扔下火車,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下火車,而埋伏在鐵路周圍的戰士們迅速地把武器和供應物資運回根據地。這些使得鬼子小隊長暴跳如雷,但是他們卻一點好辦法都沒有。
整部影片中有一個片斷讓人看了真佩服游擊隊員們的機敏大膽,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身分開,而車廂里的游擊隊員則干凈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後,讓疾駛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地碰撞在一起,津浦鐵路中的重要橋梁被炸毀了,日本鐵路的戰略物資運輸被切斷,給日本鬼子沉重地打擊。當看到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子時,我們禁不住拍手叫好。游擊隊還積極配合大部隊,機智靈活地和敵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圍熟悉的環境,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他們不是讓敵人的火車相撞,就是使火車脫軌,要不就炸毀鐵軌,使火車無法行駛。所有這些讓鬼子們一時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當影片結尾出現了日本鬼子無條件地投降畫面時,同學們禁不住歡呼起來。
看完影片,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國進行了八年抗戰,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是不願做奴隸的,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敗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
從中我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饒。縱觀歷史,建國60周年以來,我們國家越來越富有,越來越強大這都是從前的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必須繼承先烈們的精神為祖國繼續繁榮而努力奮斗。
作為一名大學生而且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要牢記這些歷史,牢記自己的使命。我要積極行動起來,在學習上要掌握牢固的知識,搞好自己國家的新技術,使國家在科技方面不再受強國鉗制。
⑤ 觀《鐵道游擊隊(電影)》有感
今天,我觀看了《鐵道游擊隊》這部老電影,電影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南部棗庄礦區以劉洪、王強為首的一批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不堪日寇的欺壓和蹂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秘密建立起一支短小精悍的游擊隊,他們「飛車搞機槍」、「血染洋行」、「智打票車」、「夜襲臨城」、「打岡村」、「搞情報」、「奪布車」、「上濟南」、「下徐州」……活躍在日軍侵華戰爭的主要鐵路命脈——津浦線的山東沿線,鼓舞了鐵路沿線人民的抗戰士氣,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隊的對日作戰,最終成為黨的抗日小組。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主人公劉洪、王強等以勇敢頑強的精神毅力與日軍戰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都不屈服,並且一直抱著國家、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信念,他們不讓老百姓受一點傷,誓死護衛老百姓。這種愛國愛民的精神正是我最佩服的!
給留下深刻影響的人物是被日本鬼子嚴刑拷打但卻不落一滴淚的 方林嫂,她雖然是個女流之輩,但性格卻剛烈無比。回過頭看看我們,遇到一點小困難就退縮,絲毫沒有想過要去克服,如果我也生在抗日戰爭年代,說不定早就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因為我不敢反搏,也不敢抗爭,或許有時還會因為遇到難過的坎兒而哭鼻子。但是,看過《鐵道游擊隊》後,我相信自己再也不會是從前那個遇到困難就退縮的沈雨婷了,我一定會變得很堅強,很勇敢,不會再什麼事都依賴爸爸媽媽了。
我要感謝《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感謝電影中的抗日英雄們,是他們,讓我懂得了獨立克服困難的道理,讓我知道了要做一個愛國愛民之人。
⑥ 鐵道游擊隊 讀後感
鐵道游擊隊 讀後感
近段,我看了一本紅色經典系列的書——《鐵道游擊隊》,書中共二十八章,主要是講鐵道游擊隊在棗庄、微山湖一帶扒火車抗日的故事。開始,故事的主人公劉洪和王強,是到棗庄偵查的共產黨,靠吃兩條線(扒車)在棗庄生活。後因他們把車技術高,就和棗庄的幾個想抗日的窮工友組成了鐵道游擊隊,他們漸漸由,幾人發展到了十幾人,有:小坡、王虎、栓柱、政委李正、彭亮、魯漢、林忠······他們扒車扒了一段日子,他們有了足夠的槍支打鬼子啦,後來他們進山到根據地學習知道了扒火車的目的:1、火車是日本鬼子把中國物資運送到侵華戰場上的運輸工具,所以,鐵道游擊隊,要把火車上的物資,搶下來,還給人民,補給抗日。2、如果敵人掃盪我們的根據地,就在鐵路上大幹一場,牽制敵人的兵力。最後經過與敵人的戰斗,他們終於取得了勝利。
這本書寫得非常好,不但細致地描寫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經過,還揭露了當時敵人的殘暴,表現了老百姓們生活的艱苦。
這部小說中劉洪拉隊伍,扒火車、殺鬼子,顯出了他的英雄本色。王強定計打洋行、劫鏢車,看出了他足智多謀的性格。而李正通過進山整訓以及替魯漢解酒等故事體現出了他的沉著、細致和原則性,其他如彭亮會開火車,林忠會打旗,小坡機靈等等,性格不同,個個豐滿,展示出鐵道游擊隊的英雄形象。
書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有英雄氣概和美好心靈,很有藝術感染力。
我摘抄了一段:1941年11月,日軍破壞了被服廠,使前線戰士冬天穿不上棉衣。游擊隊得知一列由青島開出的票車後面掛有兩節布匹車廂。大家高興萬分,當夜十點,列車來到沙溝站拐彎處時,預先埋伏的兩位隊員悄悄上了火車,拔掉風管和插銷,把列車分了家。截獲布匹1200匹,皮箱200件,日軍軍服800餘套,還有毛毯、醫葯等,支援了魯南和濱河部隊。就這樣,這支鐵道游擊隊越戰越勇,隊伍也不斷擴大。他們和八路軍一起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最終迎來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曙光。
讀到這里,我被戰士們那種英勇奮戰,堅強不屈,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看到這里,我全身熱血沸騰了。我在心裡自豪地想:現在,我們的祖國偉大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小看、欺負我們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每天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可我們想過沒有,如果不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和平。革命能勝利嗎?我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嗎?這種堅強的意志深深感動著我,激勵著我們全國人民都要不忘國恥,永遠記住這段歷史。讓我們共同爭做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吧!
⑦ 鐵道游擊隊讀後感100字數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的一個縮影,是八年抗戰勝利的真實寫照。 游擊隊員——這些鐵骨錚錚的男子漢,在險惡的環境下,從不害怕,從不退縮,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重重困難,面對人數遠比我軍強大的敵人。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享受著幸福生活,我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和使命為祖國富強做出貢獻,有必要要用雙手為中華民族撐起一片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