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陳姓的名人有哪些呢
1、陳數,原名陳澍,1977年3月9日出生於湖北省黃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019年,憑借電影《長安道》獲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Ⅱ 求 陳姓香港男演員 照片大全
陳奕迅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DE%C8%D1%B8&in=17024&cl=2&cm=1&sc=0&lm=-1&pn=0&rn=1&di=329749204&ln=2000&fr=#pn55
陳錦鴻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BD%F5%BA%E8&in=1702&cl=2&cm=1&sc=0&lm=-1&pn=3&rn=1&di=1822356336&ln=2000&fr=#pn6
陳山聰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C9%BD%B4%CF&in=9943&cl=2&cm=1&sc=0&lm=-1&pn=1&rn=1&di=923955441&ln=319&fr=
陳豪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BA%C0&in=7003&cl=2&cm=1&sc=0&lm=-1&pn=0&rn=1&di=265152296&ln=2000&fr=
陳小春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D0%A1%B4%BA&in=10543&cl=2&cm=1&sc=0&lm=-1&pn=0&rn=1&di=406096640&ln=2000&fr=
陳鍵鋒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BC%FC%B7%E6&in=25046&cl=2&cm=1&sc=0&lm=-1&pn=6&rn=1&di=181291805&ln=2000&fr=
陳展鵬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CF%E3%B8%DB%C4%D0%D1%DD%D4%B1&in=24752&cl=2&cm=1&sc=0&lm=-1&pn=42&rn=1&di=394630081&ln=440&fr=
陳國坤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B9%FA%C0%A4&in=10948&cl=2&cm=1&sc=0&lm=-1&pn=0&rn=1&di=268314576&ln=2000&fr=#pn7
陳啟泰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C6%F4%CC%A9&in=21315&cl=2&cm=1&sc=0&lm=-1&pn=0&rn=1&di=264588176&ln=923&fr=
陳浩民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BA%C6%C3%F1&in=12124&cl=2&cm=1&sc=0&lm=-1&pn=9&rn=1&di=2460999976&ln=2000&fr=
陳曉東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C2%CF%FE%B6%AB&in=18945&cl=2&cm=1&sc=0&lm=-1&pn=3&rn=1&di=560111960&ln=2000&fr=#pn12
Ⅲ 姓陳的明星有些哪些
陳浩民(1969)出生於中國香港,畢業於嶺南學院社會科學系。
1994年,拍攝廣告而加入娛樂圈,後成為香港無線電視藝員。
1995年,推出首張唱片《完全自我手冊》。
1997年,在電視劇《天龍八部》中飾演段譽一角而成名。
代表作:《活佛濟公》、《一往情深》、《封神榜》、《薛平貴與王寶釧》等
陳冠希(1980)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
1999年,因拍攝廣告進入演藝圈;2002年,獲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卓越表現大獎銅獎;2003年,獲音樂先鋒榜頒獎典禮人氣歌手獎;2010年,推出單曲《MR.SANDMAN》,復出歌壇 ;其間推出了《CONFUSION》《Super Brothers》等專輯
:《探靈檔案》、《狗咬狗》等
陳奕迅(1974)中國香港,畢業於金斯頓大學。
他因獲得第14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而正式出道,代表作品有《十年》《浮誇》等。曾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第26屆中國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等多個獎項,並入圍「2018最具商業價值明星榜」。
代表作:《富士山下》、《十年》等
陳小春(1967)廣東惠州。
他於1985年加入TVB舞蹈藝員訓練班,曾組成跳舞組合風火海,後首度演出電影《晚九朝五》,並憑此片獲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和最佳男配角獎
代表作:《鹿鼎記》、《古惑仔》、《黑白迷宮》等
陳妍希(1983)中國台灣,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
2006年,被可米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柴智屏相中簽下,並以演員身份出道。
2009年,參演電影《聽說》獲多個獎項提名。
2011年,因出演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走紅,並憑借該片獲得全球華語榜中榜最佳電影女演員、紐約亞洲電影節新人獎、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矚目表現獎。
2013年,發行首張專輯《Me,Myself,And I》,並獲得第11屆CCTV-MTV音樂盛典港澳台地區年度最受歡迎潛力歌手
陳道明(1955)出生於天津,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1985年,憑借電視劇《末代皇帝》被觀眾熟知,獲得第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和第9屆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男主角。
代表作:《唐山大地震》、《慶余年》、《我的1919》、《康熙王朝》等
陳翔(1989)出生於甘肅天水,畢業於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他參加《快樂男聲》以歌手身份出道。
代表作:《落跑甜心》、《裸愛》等
陳志朋(1971)中國台灣,
他早年作為小虎隊成員「小帥虎」出道,並迅速在華語樂壇嶄露頭角。
他還曾出演過多部戲劇作品,其中於1998年在《還珠格格》中飾演爾泰最被大眾所熟知。其單曲《明天》曾獲「年度最佳全球首播歌曲獎」「年度最佳影視歌手」兩項大獎
不過最近一兩年的衣著打扮方面讓人驚愕。
姓陳的女明星有:陳喬恩,陳妍希,陳都靈,陳意涵,陳若儀,陳紫函,陳凱琳,陳寶蓮,陳嘉樺,陳好,陳紅,陳美琪等。(3)電影陳姓名字大全擴展閱讀陳都靈,1993年10月18日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內地女演員、模特。2015年4月,主演青春愛情片《左耳》,從此開始演藝事業[1] ,並憑借該片提名第24屆上海影評人獎年度最佳新人女演員;11月,客串出演青春網路劇《會痛的17歲》。2016年1月 ,主演愛情懸疑片《雙生》 ;8月,主演科幻動作冒險片《破夢游戲之不醒城》。2017年4月,主演青春校園愛情劇《求婚大作戰》;同年,主演懸疑片《推理筆記》。2018年,出演劇版《七月與安生》。參考資料網路-陳都靈
Ⅳ 陳姓男明星有哪些
陳冠希、陳赫、陳曉、陳偉霆、陳翔、陳志朋、陳學冬、陳思誠、陳小春、陳奕迅、陳立農、陳道明、陳坤、陳浩民、陳宥維、陳鍵鋒、陳柏霖、陳建州、陳漢典、陳楚生
Ⅳ 大陸陳姓男演員有幾個
陳赫、陳建斌、陳坤、陳道明、陳思成、陳楚生、陳翔、陳百強、陳羽凡、陳月末、陳佩斯、陳強、陳庭威、陳山聰、陳宇琛、陳果、陳偉棟、陳國星、陳之財、陳嘉上、陳輝虹、陳俊生、陳昊、陳博正、陳創、陳寶轅、陳之輝、陳曦、陳希光、陳繼銘、陳昭榮、陳剛、陳智燊、陳銳、陳山河、陳宇凡、陳英俊、陳大明、陳友旺、陳天星、常波、陳韋辰、陳學希、陳少澤、陳嘉輝、陳強尼、陳錚、陳木易、陳松 、陳作深、陳曉柯、陳子豪、陳建霖、陳述、陳思誠、陳天曉
Ⅵ 陳姓名人有哪些呢
1、陳偉霆(William Chan),1985年11月21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雲浮市,華語影視男演員、歌手、主持人,畢業於香港聖若瑟英文學校。2003年,因參加全球華人新秀香港區選拔賽而進入演藝圈。
Ⅶ 陳氏的資料
陳
「黃帝神兵陣,舜後萬世陳。」
陳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
chén
尋根溯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孫遏父(又稱閼父)投附了周國,擔任陶正一職,他制陶的技藝極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歡心。周武王滅商建周朝後,追封先賢遺民時,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亳州以北),國號陳,榮為侯爵,奉守著帝舜的宗祀,並將大女兒太姬嫁給他為妻。媯滿死後,謚號為陳胡公,所以又被稱為胡公滿。按照胙土命的慣例,他以國為氏,稱陳氏,為陳氏的開山始祖。
公元前672年媯滿的第12代孫陳完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後來他的10世孫田和建立了田氏齊國。戰國末年,齊被秦滅。齊王的長子升次子桓先後改姓王氏,三子田軫逃至潁川(今河南禹州一帶),恢復陳姓。從此陳氏一門在中原瓜瓞連綿,生生不息,發展成為名門望族。 才有後世陳氏潁川世家、潁川衍派的出現與發展。
2、陳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據記載,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於496年將代北鮮卑族三字姓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據《魏書•官氏志》載,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侯莫陳氏居於庫斛真水,世代為渠帥,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改復姓為漢字單姓,稱陳氏。
3、高姓所改。浙江海寧陳氏原籍渤海,宋太尉高瓊之後。高瓊第十六世孫高諒入贅海寧城東皇岡陳明誼家為婿,其子榮遂承外家之姓為陳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為郡望,故稱渤海陳氏,以別於外家原宗之潁川陳氏。自明代中葉起,始舉科甲;有清一代,海寧陳氏為海內第一望族,有「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之譽。自第十世起,其排字輩份為:永世克孝,敬明其德,宜爾子孫,以匡王國。《海寧渤海陳氏宗譜》所載世系:瓊-繼勛-遵范-永翼(士衛)-光安(公泰)-世英-選-翥(始遷海昌之岩門,成為海寧岩門高氏第一世祖)-道隆-廣孝-文淵-志強-光宗-弓-泗-諒(海寧渤海陳氏第一世祖)。
遷徙
潁川世澤,太丘家聲。天下陳姓源出於潁川(河南禹州)。東漢時,陳實系胡公滿之43世孫,為太丘長,人稱「陳太丘」。唐代中,環公(臨海令)帶著伯琪等六個兒子避難於泉州仙游(福建省),其第五子伯瑄(滿公之70世孫),勤奮好學,文采出眾。當時因南康有一位署官食祿的馬聰與他友善。在造訪馬府時,兩人結伴遊覽了廬山。遂迷戀匡廬氣勢磅礴,蠡澤風景優美,乃偕其子旺徙而居之,晦跡於江州德安縣太平鄉長樂里永清村。伯瑄遂成為潯陽陳氏的開山之祖。德安位居九江之南,兩地相距較近,因而被稱之為江州陳氏。
「義門獨著,百犬同牢」。據明代嘉靖年間《陳氏兆祥族譜》記載:「唐大順元年(890年)……旌表孝悌,標揭門閭,於是陳氏特立義門」。自「義門」陳氏初創,至宋朝開寶年間,陳氏便發展到740餘人口。至宋天聖四年(1028年)已達到3700餘口。族人濟濟一堂,同灶以食,合田而耕,童叟無欺,老幼齊心,強弱安處,不存芥蒂。義門陳氏延續了19代,縱越300多番春秋,這在古今家族繁衍發展史上確為罕見。宋仁宗曾為之贊道:「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無雙。」
宋嘉佑七年(1062年),由於陳氏族人過度集中,形成了地方上的壓力,有礙於其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時經朝中的文彥博、包拯等大臣合議,宋仁宗准奏,決定採取雙分流的辦法。是年七月,由宋仁宗御賜編號,將家族財產列為291份,將陳氏分流至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廣西、江蘇、廣東、福建、山東、上海、天津等16個省125個縣市,入住的田莊達290餘處,致使義門陳氏遍植於華夏四方,這是中國歷史上較早的人口分流和遠距離的動遷行動。這些陳氏徙居新址後,家家門口都掛起「義門」燈籠。
唐初期、中期,中原陳氏有過兩次影響深遠的南遷福建之舉。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陳政(胡公滿的68世孫)任南行軍總管,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動亂。667年四月,陳政卒,由其20歲的兒子陳元光代父領兵,經過九年戰爭,局勢平定後,於686年報請朝廷批准,設置了漳州郡。陳元光致力於發展漳州一帶的農工商各業,使當地得到了繁榮發展。
他被後人尊為"開漳聖王",子孫後代被稱作"開漳聖王派",成為閩、粵、台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台灣現有陳聖王廟53所,這從一個方面表明了台灣同胞對陳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潁川陳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漳州南廂山。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此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尊陳邕為"南院"始祖。
陳氏入粵,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遷,陳後裔陳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寧化、上杭,至其曾孫二郎、三郎再遷至廣東梅州,後散居大埔、興寧、長樂、龍川等縣。陳氏入台,始於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台灣,官至東寧總制使,在台灣建立屯田制度,設立學校,被尊為陳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國建立的300多年間,陳氏遷台人數很多,其中僅武榮詩山霞宅陳氏一支就2000餘口,成為台灣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與林姓共"陳林半天下"之美譽。
在陳氏分流遠遷之時,陳宗俞(系滿公之80世孫)在潤州任職別駕。攜子孫遷居丹陽珥陵越塘,成為丹陽陳氏始祖。《丹陽縣志•城廓》載,「越塘橋,宋祥符八年(1016年),里人陳誠建。」陳誠之4世孫陳震,在越塘生兩子,長子陳東,次子陳南。陳東死於1127年,年42歲。有遺腹子,取名嗣宗。《丹陽縣志•蔭襲》載,陳嗣宗以父陳東之蔭襲,授迪功郎。陳嗣宗生有四子,幼子陳明,由越塘遷往珥陵花家渡。陳明為花家渡陳氏始祖。
陳氏以「義門」精神代代相傳,名人輩出。就丹陽陳氏而言,宗愈之7世孫名東,字少陽,太學生,為保宋室江山,力主抗金,五進忠言於宋欽宗,三上疏章於宋高宗,並抬棺進諫,愛國憂民之壯舉,名留史冊。陳輔,字輔之,胸負才華,法身高行,深為時人所敬重。王安石曾譽之為:「丹陽陳輔,乃浙西佳士也」。司馬光則贊之曰:「先生德業為士之望,先生才華為國之光」。時隔200多年後,宗愈的15世孫景實,字學漢,原住珥陵花家渡村,頗懷尊祖敬宗之德,築廬於少陽陵墓之側,歲時灑掃,勤加祭祀,以慰先賢在天之靈。景實成為桐村(陳巷)陳氏的始遷之祖。譜載,自宗愈至能平為38世。丹陽陳氏支系遍及丹陽和句容、宜興、六合、南京等鄰縣。其丹陽族人現分布在珥陵的陳巷、陳家、花家渡、越塘,橫塘大陳甲、小陳甲、留墅、陳巷裡、陳家、行宮、全州十里牌以及司徒、河陽、訪仙、麥溪、陵口、珥陵、導墅、蔣墅、竇庄、運河、呂城、界牌、埤城、新橋、後巷等鎮的陳甲、陳家村等。至2000年5月8日,全丹陽市在籍陳姓宗人達41892人。
義門陳氏重視族祠,熱心譜事。明弘治九年(1496年)始修譜,至民國36年共修譜達12次之多。宗譜冠以「眾仙同來慶祝,共唱霓裳之歌」。
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有的成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即陳日),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歷時175年,促進了陳姓人口的發展。至今,陳姓仍被列為越南十大姓之首。陳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後,閩粵等沿海地區的陳氏,有許多人出海到今新馬泰一帶謀生。另有一些人不斷遷至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對當地的繁榮與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陳姓名人
陳勝(?-前208),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涉,陽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早年為人佣耕。秦二世元年七月,與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當義軍進據陳縣(今河南淮陽)時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余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後周文戰敗,秦將章邯以優勢兵力反撲,圍攻陳縣。陳勝應戰失利。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被叛徒庄賈殺害。
陳平(?-前178),西漢王朝開國功臣。陽武(今河南原陽)人。少時家貧,好黃老之術。陳勝起義,他投魏王咎,為太僕。後從項羽入關,任都尉。旋歸劉邦,任護軍都尉,建議用反間計使項羽去謀士范增,並以爵位籠絡大將韓信,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曲逆侯。惠帝、因呂時任丞相,以呂氏專權,不治事。呂後死,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劉恆,是為文帝,為丞相。
陳寔(104-187),東漢潁川許縣人,字仲弓。初為縣吏,曾入太學就讀。後任太丘長。黨錮之禍起,被連,餘人多逃亡,他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自請囚禁。黨禁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招辟,皆辭不就。
陳琳(?-217),漢末文學家。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從袁紹,後歸曹操,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陳琳詩、文、賦兼善。詩歌今存4首,代表作《飲馬長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漢樂府之作。散文以表章書檄最有影響,代表作《為袁紹檄豫州文》,是一篇為袁紹聲討曹操的檄文。辭賦有《武軍賦》、《神武賦》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
陳群(?-236),三國時魏國大臣。字長文。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初任劉備別駕,後投奔曹操,徵召為司空西曹掾屬。魏建國後,遷御史中丞。延康元年(220),文帝曹丕封他為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後為鎮軍大將軍,與曹休、曹真、司馬懿並列為四大將軍。不久又授以司空,錄尚書事。他創立的九品中正制,將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報政府,按等選用,後逐漸演變為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
陳壽(233-297),西晉史學家。又作長壽,字承祚。蜀國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少時好學。仕蜀時為散騎黃門侍郎。入晉後,司空張華愛其才,薦為孝廉,任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後歷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晉滅吳後,他廣泛收集三國時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國志》,分成三書,即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條分縷析,平行敘述,在斷代史中別創一格。後人推重他的史學和文筆,把《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列,稱為四史。他還著有《古國志》、《益部耆舊傳》,編有《蜀相諸葛亮集》等。
陳霸先(503-559),南朝陳創建者。陳高祖。公元557-559年在位。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東)人。出身小吏,喜讀兵書,長於軍事。太清三年(548)在始興(今廣東韶關)起兵,受湘東王蕭繹節制,與王僧辯會師討滅侯景,進位司空,領揚州刺史,鎮京口。承聖三年,西魏陷江陵,殺梁元帝,他與王僧辯迎立蕭方智為梁王。四年,王僧辯又納北齊扶植的蕭淵明為帝。他起兵襲殺王僧辯,擁蕭方智為帝,並擊敗北齊軍,進爵為王,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國號陳,改元永定。
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少任俠。24歲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武後重視,授麟台正字。後遷右拾遺。曾因「逆黨」反對武後而株連下獄。在26歲、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頗有些遠見。38歲辭官還鄉,後被縣令段簡迫害冤死獄中。於詩標舉漢魏風骨,是唐詩革新的前驅者,對唐代詩歌影響巨大。有《陳伯玉集》。
陳摶(?-989),北宋初道士。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州)人。早年熟讀經史百家之言,兼通醫理、佛學,明天文地理。後唐長興年間,舉進士不第,遂不求仕祿,以山水為樂,隱居武當山九室岩,專習胎息服氣,辟穀導引內養靜功。所傳「五龍盤體睡修功」,尤為著稱,後有《睡功圖》傳於世。著述有《無極圖》、《先天圖》、《九室指玄篇》、《易龍圖》、《三峰寓言》、《高陽集》、《釣潭集》、《赤松子八誡錄》、《陰真君還丹歌注》、《人倫風鑒》等。
陳東(1086—1127)字少陽,北宋末年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宋徽宗時入太學。宋欽宗即位,他上書請誅六賦,又率太學生及京城居民於宣德門伏闕上書,要求抗金,反對罷免李綱。宋高宗時因上書請留用李綱,罷斥投降派,親征迎還二帝等,被殺。著有《少陽集》、《建炎兩朝見聞錄》。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出身漁家,曾為縣吏。參加徐壽輝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九年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二十三年八月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青年將領,後期軍事統帥。廣西藤縣人。少孤,14歲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清咸豐三年(1853)隨軍西征。次年攻武昌,因功升殿右三十檢點,轉戰湖北、安徽等地。六年春,鎮江被困,隨燕王秦日綱往援,大敗清軍,與各友軍共破江北、江南大營。石達開出走後,受封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軍主將。八年夏與李秀成先破浦口江北大營,繼而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部。九年晉封英王。十年會同各軍再破江南大營,東征蘇(州)、常(州)。次年回師徑援安慶,多次苦戰失利。同治元年廬州失守,退往壽州,為叛徒苗沛霖誘捕,在河南延津就義。
陳毅(1901-1972),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字仲弘。四川樂至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因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愛國運動被押解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與領導湘南起義,成立工農革命軍第1師,任師黨代表。同年4月與朱德率部到井岡山地區,先後任師長、軍委書記、政治部主任、前委書記等職。1930年後歷任新成立的第六軍政治委員、中共贛西南特區委員會書記、第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等職。紅軍長征後,留下擔任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華中總指揮部代理總指揮、新四軍代軍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1947年1月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8年5月除繼續擔任華東軍政職務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長。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並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長。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九屆中央委員。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賡(1903-1961),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原名陳庶康。湖南湘鄉人。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一期,1926年秋赴蘇聯學習,1927年初回國。同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途中在賀龍部任營長。從1928年起,在上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報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蘇區,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的團長、師長。長征中任幹部團團長。到達陝北後任第一軍團第1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旅長、太岳軍區司令員、太岳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中,先後任太岳縱隊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1950年2月進駐昆明,歷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雲南軍區司令員。1950年7月赴越參加抗法戰爭。1951年抗美援朝時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1952年6月回國後,歷任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
其他陳姓名人有三國名士陳登;南朝陳皇帝陳叔寶,梁將領陳慶之;唐代譯經家陳禕(即玄奘),北宋詩人陳師道;南宋思想家陳亮,詩人陳與義;明散曲家陳鐸,戲曲作家陳與郊,音韻學家陳第,史學家陳邦瞻,外科學家陳實功,畫家陳洪綬;明末清初小說家陳忱,散文家陳貞慧;清經學家陳奐、陳立,文學家陳沆、陳澧,詩人陳文述,金石學家陳介祺,篆刻家陳豫鍾,醫學家陳修園,水利學家陳潢,抗英將領陳化成,維新派陳寶箴等。近當代名人有民主革命者陳天華、陳少白,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其美,中國共產黨創建人之一陳獨秀,革命家陳潭秋,國家領導人陳雲,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著名學者陳望道,國學大師陳寅恪,史學家陳垣,生物學家陳楨,林學家陳嶸,醫學史家陳邦賢,寄生蟲學家陳心陶,數學家陳建功、陳景潤,造紙專家陳彭年,詩人陳去病,兒童文學作家陳伯吹,文藝評論家陳荒煤,京劇作家陳墨香,劇作家陳白塵,畫家陳半丁,舞蹈演員陳愛蓮,電影演員陳波兒,解放軍高級將領陳士榘、陳再道、陳錫聯,以及國民黨CC系首領陳果夫、陳立夫,高級將領陳誠,蔣介石侍從室主任陳佈雷,廣東軍閥陳炯明,漢奸陳公博等。
Ⅷ 誰知道北京姓陳的導演名單
姓名:陳可辛
性別:男
籍貫:香港
出生年:1962年
作為威尼斯影展閉幕影片,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的《如果·愛》給觀眾獻上了一部聲色俱全的大型華語歌舞片,並獲得觀眾一致好評,許多媒體甚至形容《如果·愛》是本屆電影節最後的「超級厚禮」。
陳可辛出生於1962 年的陳可辛,十九歲便執導其首部電影作品《雙城故事》。1990 年初期,陳可辛與曾志偉連手創立 UFO 電影公司 , 製作了一連串賣座作品 同時贏得好評如潮 , 包括《風塵三俠》《金枝玉葉》、《甜蜜蜜》等。其中《甜蜜蜜》更史前無例地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贏得九項大獎,同時被《時代雜志》選為 1997 全年十大電影。 1998 年,陳可辛為史提芬斯匹爾伯格的夢工廠開拍他的首部好萊塢電影《情書》。 2000 年,陳可辛成立 Applause Pictures , 以製作高質素的亞洲電影為目標 , 作品包括:《晚娘》 (Jan Dara ,香港、泰國合作 ) 、《春逝》 (One Fine Spring Day ,香港、日本及韓國合作 ) 、《見鬼》 (The Eye ,香港、泰國及新加坡合作 ) 。 2002 年至 2004 年他曾先後監制《金雞 1 》《金雞 2 》、《見鬼 2 》、《見鬼 10 》、《三更 2 之餃子》,及親自執導《三更 1 之回家》,該片被挑選為 2003 年柏林電影節參展部份的開幕電影。 由於本片是陳可辛進軍內地的首部作品,片中不僅有 「 戲中戲 」 ,還有大量歌舞表演,陳可辛坦言壓力巨大。他說之所以選擇拍歌舞片是因為想拍出 「 大電影 」 的感覺, 「 我發現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都是一些耗資巨大、充斥動作和特效的影片。但我不善於拍動作片,所以選擇了歌舞,它是包裝影片的華麗外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