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畫電影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
製作一部卡通電影是相當費時費力的的,在這里我們可將這個過程分為十七個步驟(傳統電影或電視卡通的製作過程) 。
1. 企劃
2. 文字劇本
故事腳本
造型與美術設定
場景設計
構圖
背景
原畫
動畫
品管
影片描經
定色與著色
總檢
攝影與沖印
剪接與套片
配音、配樂與音效
試映與發行
一制(此部份仍由人工製作)
1、企劃:企劃是做一部卡通前的准備工作,包括舉行企劃會議和製作會議。
企劃會議---就是把出錢要做這部片子的人和卡通公司的人、以及負責將來要把這部片子賣出去的發行公司,甚至玩具製作商等相關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討論要怎麼樣做這部片子,要怎麼樣發行這部片子,有沒有周邊的商品可以開發等,當然最好的狀況就是把片子做得又好看、又賺錢,這就必須要靠不同專長的人結合在一起規劃,才能將片子做成功。
製作會議---在前面的企劃會議當中,其實也要把一些製作的基本內容方向畫出來,然後再由卡通公司召開技術、進度、設計方面的會議。
2、文字劇本:不論是自己發明的故事,或將別人寫過的故事拿來加以改編都可以,一定要具有卡通的特色,就是有一些好笑、有一些誇張、有一些緊張、又有一些感動,那麼這個故事就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當然,不要忘了要把對白和動作、場景寫出來。根據製作會議所得到的資料,作家開始編寫劇本:
人物出場要寫清楚、位置環境、形狀大小都要正確明白
對白要准確的透露角色個性
動作也要明白的寫出來,才能提供文字畫面給腳本畫家
絕對要能使動畫家有所發揮之處
歷史劇要有考據
服裝、道具、建築、自然物…等都要將形狀寫出來
3、故事腳本:文字寫好之後,就要畫成畫面,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動畫圖稿,它只是一連串的小圖,詳細的畫出每一個畫面出現的人物、故事地點、攝影角度、對白內容、畫面的時間、做了什麼動作等。這個腳本可以讓後面的畫家明白整個故事進行的情形,因為從「構圖」之後的步驟,就開始將一部卡通拆開來交由很多位畫家分工繪制,所以這個腳本一定要畫得越詳細越不會出差錯。
將文字劇本詳細讀過,經由動畫家以卡通語言再整理消化後開始繪制分鏡腳本
人物位置,地理環境都要畫出
場景要十分清楚
對白、動作、音效、秒數都要寫好
鏡頭運用、特效(如透過光、高反差…)也須註明
腳本繪制工作最佳人選應當由對電影十分了解的卡通導演擔任
視線、進出場方向、觀點都要畫得很順暢
4、造型與美術設定:造型設計就是根據故事的需要,將人物一個個設計出來,而且還要畫出他們之間的高矮比例、各種角度的樣子、臉部的表情、他們使用的用品等。
美術設定就是一種視覺上的感受,包括色彩、明暗、透視感、線條等,這整個就構成了一部片子的「美術風格」,像「龍貓」的感覺就很溫馨、青翠、舒適,這種風格很適合用來表現親情之間的故事,而「蝙蝠俠」就是一種誇張、壓迫、強烈的感覺,用這種風格來表現正義與邪惡間的對抗非常的適合。
主角、配角與丑角要有很明顯的差異(比例或服裝、顏色、五官…)
應考慮動畫或下游作業是否會有困難(不可太復雜、瑣碎)
造型與美術風格要配合(形狀、色調、考據)
美術設定乃根據故事朝代、文化、背景,設定出該時代文化的建築裝飾、器物、都市街景…等,或不必考劇歷史時,則可根據故事需要設定出不同風格的內容
服裝和人物個性要配合,並需同時將顏色配合美術設定色系指定好
6、構圖:「構圖」顧名思義就是畫面的構成,也是一部卡通要正式生產的第一關,前面的企劃是屬於設計部分,這些設計好的造型、場景和腳本,要交給構圖師作畫面的設計,根據腳本的指示和說明來畫出詳細的作來圖,包括人物從哪裡移動到哪裡、人物簡明的動作表情和站的位置(背景鉛筆稿)、鏡頭的角度和大小、鏡頭如何移動,也就將來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
有了腳本造型、場景設計,就要請一位有經驗的動畫家,擔任導演統籌運作這部片子的風格與品質管制。首先,他要將腳本上的演出詳細告訴構圖師,並發給上述資料,每一位構圖師約要完成數十景的構圖設計(即將腳本畫面移轉到可供生產製作的動畫紙上):
畫出和腳本上所示同樣的角度或姿態的人物,並依照對白長短增加人物姿勢(POS.)這些姿勢都具代表性,可表達出該一景的表情、動作、位置、角度、進出場方向…等
畫背景圖,讓人物可以自由的在背景中運動,並標出和人物組合的位置,白天或夜晚,有沒有前景(O.L)、傢具、飾物、地板、牆壁、天花板等結構都要清楚畫出
使用多大的畫面(安全框),鏡頭推拉等也要標示出來
7、背景:前面說過的構圖師所畫的那張背景鉛筆稿,就是交給背景部門來完成彩色的繪制工作,背景會根據「美術設定」的風格和要求來畫,他不是隨自己意思畫的。構圖將人物部份交由原畫根據構圖上所示的人物代表性姿勢與表情、位置…等作動感演出,而背景(BG)部份則交由背景師去繪製成彩色稿,並由顏色演出的動畫家來控制色調變化。
8、原畫(含第一次鉛筆稿試拍):畫面由構圖設計好了,就要分兩部份作業,前面的那張「背景鉛筆稿」要交給背景師畫成很漂亮的彩色稿,而人物的那一張就交由原畫師作一連串精彩的動作表演,原畫就是演員,要將卡通人物的七情六慾和性格表現出來,但原畫不需要把每一張圖都畫出來,只需畫出關鍵張就可以,其餘交給動畫師去畫。
構圖完成後須經導演檢查(CHECK),修改到符合故事要求為止,再將完成的構圖、腳本、造型資料,分段(每段約數十景)發給原畫師去演出動作的部分,並指示原畫師該表演的重點:
視線、動作方向、誇張、速度(TIMING)、人物透視、人體力學
運動的距離、推拉鏡頭的速度與距離都要算出
將演出的動作和畫面的處理寫在律表上(EXPOSURE SHEET)
在律表上也須註明淡出(F.O)淡入(F.I)、重疊(X-DISS)的位置與長度、使攝影師能依據律表拍攝
原畫呈現出來的,是將平面的人物賦予生命與個性,並配合背景(BG)使兩者結合在一起
將原畫所完成的草圖交由拍攝人員進行第一次鉛筆稿試拍,再請導演審核。
9、動畫(含鉛筆稿試拍):動畫師就像原畫的助手一樣,要替原畫完成所有動作的連貫(也就是中割或分割),動畫師還要將所有的動作圖稿作「完稿」。
所謂的「中割」就是原畫與原畫之間的插入張作來,因為原畫只把一個動作拆成幾個重點姿勢,所以是跳著畫的,因此中間會有中斷動作需要插入,動畫就是負責把間斷的動作補起來,這個補起來的工作,就叫「中割」。
原畫通過導演檢查後就由「製片進行」。工作人員將原畫分成一景一景交由動畫師去完成原畫所設計的動作,例如,原畫將一個動作只畫了開始和結束這二張,中間的過程就是動畫, 動畫一方面要根據標准造型作畫,另一方面在原畫所示的動作空間中去作演出,畫好後再由動畫檢查去作審核:
是否變型了?中割是否正確?動作是否順暢?
有沒有正確的傳達了原畫的原意?
交由拍攝人員進行鉛筆試拍(PENCIL TEST),再請導演做最後審核。
二制((目前此部份已由電腦取代,即一般所謂的2維動畫)
10、品管:「品管」就是品質管制,其實卡通里的每一個過程都有負責把關的人。例如:
製片:負責片子能如期的完成,並掌握個每個畫家的進度,以及擔任畫家和行政部門之間的連絡協調,使製作部門和行政部門間能順利的運作。
導演:就是負責指導畫家們所畫出來的畫面,能夠符合的要求,因為一部卡通要幾百個畫家來繪制,如果沒有導演來領導的話,就會變成個人畫個人的,每一個人畫的都和別人不一樣,那這部片子就會失敗,所以導演的工作就非常重要,當初,要當到導演,通常都是很有經驗的畫家才有這個能力的,例如構圖導演、原畫導演、美術導演等都是。
指導或組長:例行動畫指導、攝影指導、著色組長、特效組長、剪接組長、總檢等也都是負責不同的范圍的品質管制。
品管員(CHECKER)完成的動畫再經由品管員作非技術性的檢查:
1)原畫所寫律表是否正確無誤,如:拉背景的距離、動畫的層次、有無遺漏了什麼與腳本核對是否都正確等。
2)標示動畫上的一些名稱與不同層次的顏色,以利著色。
11、影印描線:檢查好的動畫一景一景的交給影印部門,將動畫紙下的線條影印在透明的賽璐璐片)上,如有某部份須以色線表現時,則必須用人工手描線描上色線(用沾水筆),印好或描好的賽璐璐片,必須用酒精擦拭乾凈,然後再用很薄的一層透明紙保護好,送到著色部准備塗上顏色。
12、定色與著色:即噴修或刷的特殊處理。描好線的賽璐璐片要按照動畫號碼排好,然後交由著色部先定好顏色(在每個部位寫上顏色代表號碼),再用壓克力顏料不是透明的,如果塗在正面的話,就會把動畫線條蓋過去,為了保留線條,所以必須將顏料塗在背面。
13、總檢:就是將塗好色的賽璐璐片和彩色背景套在一起檢查,看看有沒有瑕疵或錯誤,也就是送往攝影之前的最後把關。 顏色塗好的CEL,再和畫好的背景彩色稿,一起交由總檢人員作最後的檢查,將CEL套在背景上一張一張的檢查:
顏色是否正確?和背景的組合是否正確?
定位孔是否正確?張數缺失了嗎?
畫面都干凈沒有刮傷嗎?
14、攝影與沖印:現在可以將所有的完成品交給攝影師,進行每個畫面的拍攝工作,攝影師完全根據前面的畫家所寫的「拍攝表」(律表)拍攝,只要拍錯其中一格,就要整段戲重拍,所以要非常細心。拍好的底片要送到沖印公司沖洗出來,就可以看到畫家畫的動畫變成影片里一格一格的35mm畫面,這時候沖洗出來的片子因為只有畫面沒有聲音,而且有些畫面的順序還需調整,所以這只是「毛片」。檢查無誤的CEL、背景和律表一起交由攝影人員去拍攝完成,某些特效處理如:FADE IN(淡入)、FADE OUT(淡出)、DISS(疊影)、SS(震動)、WIPE(掃)、透過光、高反差、旋轉畫面、TRUCK IN(推入)、TRUCK OUT(推出)、PAN(拉BG)等效果均由攝影師依據律表指示加以完成。
15、剪接和套片:接著把這幾千呎長的毛片交給剪接師,按照正確的畫面長度接好成為一標準的版本,這就是剪接。一標准版本,再沖印一套不需再剪接的標准版,也就是所謂的「套片」,這次沖出來的膠卷就叫「A拷貝毛片」,是只有畫面沒有聲音。
16、配音配樂與音效:終於到了最後一關的聲音部份,為了讓每一位卡通明星擁有最棒的聲音,往往要重金聘請知名的大明星來配音,像「玩具總動員」的伍迪警長就是由湯姆漢克斯配音。接下來就是配上音樂部份,為了能讓觀眾享受最好的電影配樂,也要聘請音樂家創作能流傳下來的主題音樂,並由交響樂團演奏一流的背景音樂。而「音效」就是各種效果的聲音,像風聲、雨聲、開門聲、走路聲還有揮出拳頭的聲音等。把這些聲音和畫面合成在一起之後,再請沖印公司沖出有畫面也有聲音的「B拷貝正片」或稱「正式拷貝」,就完成了這件大工程。美式作業通常為事前配音,日式作業則為事後配音,事前配音須以對位法准確的將動作配合聲音演出,配樂即片中的音樂部份也有事前事後之別,音效通常都是事後配音。
17、試片與發行:配好音樂的片子邀請導演、製片、資方、畫家等…觀賞有無需作RETAKE(修改)的地方,一切都完成後則交由電視網或電影院線排檔上映。試片的目的就是要讓媒體記者和影評、文化、娛樂界等人士先看過後,能發表對這部片子有利的評論,可以說是一種正式上映前的暖身,然後就是發行到市場上,例如上院線或發行影帶等,如果不發行出去的話,就不能回收這部影片的成本,所以找到很好的發行商是很重要的。
B. 中國目前的動畫公司該如何盈利呢
1、增加動漫的變現方式
目前很多動漫公司難以僅靠將播放權出售給電視台或網路視頻平台回收成本,而要通過開發下游游戲、衍生品收回成本,甚至盈利,則需要相當一段時間,這個過程是基本是屬於純投入。
如果中途一旦放棄,那麼所付出的成本太高,所以市場應該想辦法盡量的去增加動漫的變現方式,增加動漫的盈利渠道。
2、降低動漫的製作成本
目前中國的動漫市場上,平台方對動漫的製作周期和質量要求都比較高,市場上並沒有形成完善的動漫產業,意味著出一部動漫,涉及的人工費用以及製造費用等等比較高,導致動漫容易出現資金不足、崩壞的場景,再者,國內動漫利潤比較低,導致資本市場對其投資的可能性減少。
3、形成穩定收入來源
本質上講,用戶付費是內容消費最直接和穩定的收入來源,許多漫畫都寄希望於通過做大知名度、用免費做高流量後,通過IP授權影視和游戲來進行商業化。
但實際上,漫改影視,漫改游戲的市場進程遠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事實上,付費閱讀也一直是各大平台近兩年來運營布局的重點,付費閱讀為平台提供了較為穩健的現金流。
短期行業趨勢:資本回歸理性,倒逼行業升級
互聯網時代,企業的估值往往通過用戶數來評估用戶價值進而評估企業價值,在前兩年資本市場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多數動漫企業為了搶占市場,採用「虧本賺吆喝」的經營模式,利用PE/VC的資金來維持企業運轉,用時間換空間。
但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企業融資難得大環境背景下,這樣的經營模式顯然很難持續下去。2018年,《少年錦衣衛》的製作方柏言映畫被曝長期欠薪,就連騰訊動漫也被爆過拖欠作者稿費的事件。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在市場投資資金減少,資金更多流向回收幾率高的企業的情況下,也能倒逼動漫企業進行企業戰略升級, IP價值不高的作品被腰斬,精品提案被保留,淘汰一批品質低下的企業,擠出泡沫,形成更加穩定的市場體系。
長期發展邏輯:中國動漫產業天花板還很高,現在進入仍有較大機會
中國動漫產業在2013年才藉助移動互聯網和資本的力量開始快速發展起來,經過5年多的時間,也許各個細分賽道都已經產生了自己的頭部企業,但尚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占據不可動搖的壟斷地位。
而且,對比日本、美國等動漫產業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中國動漫產業的產值規模相對於自己龐大的受眾規模而言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真正IPO上市了的動漫公司也只有以玩具製造起家的奧飛娛樂。
C. 要到動漫行業創業,該怎麼做還有,要學些什麼
隨著近些年計算機圖像技術的發展,國內一些從事卡通漫畫的藝術人士開始在計算機上製作比單個卡通漫畫圖片更有動感的連續播放的漫畫圖像,從而開始稱之為「動漫」,即「連動的系列漫畫」。
動漫產業,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製品、舞台劇和基於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
動漫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有多種載體或表現平台,綜合起來看,動漫產業鏈大體上有4個環節,漫畫(圖書、報刊 )、動畫(電影、電視、音像製品)以及舞台劇和網路動漫。漫畫創作是產業的基礎,影視動漫是產業的傳播工具,動漫舞台劇是產業的延展和提升,網路動漫是產業在新技術條件下的運用,具有拉動和整合作用。此外,還有游戲、玩具等周邊產品開發。這幾個環節是相互依存、互為拉動的關系。美日等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我國由於發展晚,以及受認識問題和行政分割等影響,動漫產業還未形成完整和良好的產業鏈。從事動漫行業應學會的技能 編輯本段第一、在製作的時候,我們經常為經費發愁,原因很簡單,缺少投資,國內市場對動畫毫不重視,或者說對他的商業價值認識不足。比如最近我一個同行參與的某30話某動畫,原定經費是280萬,結果一砍再砍,到最後不足計劃經費的百分之40,導致很多原本需要專業人氏製作的底層東西,全靠他們劇組在摸索製作,導致周期爆長,整個製作完全圍繞在省錢兩個字上。
第二、很多劇情無法製作,其實這個時代的動畫製作者,自己大多也在看日漫,網路小說。什麼劇情受歡迎,其實大家都清楚。但是知道歸知道,製作歸製作。可以無奈的講,那些受歡迎的劇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因為做了全是浪費掉,根本不能通過審批,如果上面良心大發,寬容一點,就是把內容一砍再砍。
第三、美工問題。完全不缺少動漫美工人才,日本的眾多動漫,有N多都是中國人在製作底層美工,甚至有不少這樣的公司。或者業余的美工愛好者。比如高達SEED,幾乎美工全是在中國製作。因此真給我們足夠的資金,目標是做一部日本風格的動畫,那實在太簡單了。可惜,做的不是日本風格,而中國的風格,老實說,行內乃至所有中國動漫愛好者至今沒摸索到頭緒。我們沒那個錢去請人。嚴格說,經常為兩三千塊的經費把腦子想爆炸。這個可能是行外人不能想像的吧!
第四、劇本重視不足,或者說動畫的靈魂。漫畫,在中國完全沒有發展起來,原創動畫劇本,很遺憾的說,中國沒有專門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而反觀日本,專門有一大票這樣的人在吃行飯。外行創作的劇本,或者說根本是為了趕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沒內容,沒水準,受政策制約,本來先天就不足,再加上被國內審核方式限制了手腳,真的很難。
第五,大家在說藍貓怎麼怎麼垃圾。不過大家曉得不曉得藍貓乃至周邊賺了多少錢,他的投入又是多少。如果我說,藍貓的收益可以比擬中國20年動畫的總和收益總和的兩百倍,不曉得有沒人會相信。這部動畫我不評價,但是在中國,只有做這種類型或者(包括製作流程)才能賺到錢,我不曉得大家信不信。如果中國製作全金屬狂潮(我個人比較喜歡),有人投資就可以做的出來,但是我可以保證,投入多少就賠多少,不會有一家電視台會播放,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內發行商會買。
第六,看到總是說中國動畫工作者技術上比不上國外。或許3D技術上,中國還不成熟,但在2D上,我可以肯定,我們完全不落後旁人。25鍾的動畫,日本、分鏡稿大約有3-7萬張以上。我們呢,以十除吧!日動畫,製作人員有多少,我們以20除吧!經費上,估計快要以百除了。日本一部OVA大約都是4千萬人民幣左右的製作成本。我們呢,給50萬燒高香了
D. 我想開個動漫公司 需要怎麼做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是動漫製作公司嗎?
首先是市場調研,調研哪類動漫較受歡迎,確定自己的動漫面向哪個年齡段。招收員工必須具備相應軟體操作能力,如果開發二維動漫就必須會ANIMO等專業軟體。三維的要求會更高3DMAX,Maya操作知識必不可少。最重要的是要找贊助商,動漫製作時期是沒有盈利的,所以會產生巨大的費用。而贊助商可以提供這一時期的經費,當然劇本統籌,法律顧問有需求的話可以有~國內動漫實行保護主義,所以現在動漫公司泛濫,良莠不齊,沒有點實力是活不下去的,介於目前大都國產動漫是面向幼兒,所以青少年這一塊會有更大地前景~
E. 動畫片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動畫片製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前期製作、中期製作、後期製作。前期製作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中期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中間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後期製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試映等,主要製作流程如下:1、故事板,導演根據文字劇本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草圖,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在繪制鏡頭的同時,動作、台詞、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 2、設計,設計工作包括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和鏡頭畫面設計等,設計應按照嚴格的標准進行,以便下一製作環節的工作人員參考方便;3、原畫分鏡,製作動畫也有專門的分鏡紙,上面有印好的矩形格,在這些格里畫出動畫每個場景的大致布局(背景、人物)並要在一旁用文字註明這個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台詞;4、配音剪輯,動畫片和電影一樣需要剪輯,但剪輯相對較簡單,將逐個鏡頭按順序結合在一起,適當刪減沒用的部分,在各鏡頭結合處編輯結合方法後即可。
F. 我想開一家影視動畫製作公司,請問都需要什麼設備,需要什麼職位的人員 如:角色設計師 .....師之類的。
- -我笑了,
『資金20個億砸進去也只是水漂。
還記得前幾年國家鼓勵發展動畫,結果一堆大老闆都開了動畫公司近幾千家,每個投資都過億。結果僅僅1年,這些老闆都賠的傾家盪產。哈哈。
這行水深不懂不要入。我跟你說啊,首先你要知道你做的是什麼,這個東西是特殊產品,是屬於文化產業藝術類商品,3種框鋸和其他產業明顯的不同。走錯1步就賠本,原因就是製作周期長,質量無法保證,回收效益低。
至於人才要看你合理分工才成,所以你要懂,而且照搬是不可以的。要自我的優化流程,基本上你需要動畫師30-40人,原畫師20人,監督4-5人,導演副導演2人,配音可以找外邊配,特效師音效師要2人。不過這些人做的東西是0收益,你要明白。0收益要變成有收入就要看你的操作了。至於一人多職,就他們單一的工作估計就可以把人累死了。設備方面都要電腦繪圖板,還要工作站等等。
要說的話我還是對這些有點懂得也能優化流程,但就是因為懂了所以我才不做的。
G. 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主要有哪些流程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動畫製作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0&zdhhr-11y17r-334280998299593085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dhaaa/?zdhhr-11y17r-334280998299593085
在「動畫製作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H. 動漫公司的IP運營主要進行什麼工作
首先,一個好的IP擁有著大量的關注度和傳播度。
IP的授權范圍內用的好的可以四兩撥千斤,用的不好反而會變成燙手的山芋。
動畫公司對於IP的運營就是使其動畫化在其原本擁有的關注度上增加更多的關注度,然後憑借動畫帶來的龐大的粉絲群體,販賣周邊、藍光碟、OVA特典、甚至聲優見面會、同人展等一系列銷售渠道,使IP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並不是所有動畫公司都能運營好一個IP。
要理解動漫公司的IP運營是做什麼的,需要先了解什麼是IP:
IP,即知識產權,動漫IP可以指動漫作品,也可以是作品裡的形象。不是所有的動漫作品都可以稱之為IP,一個合格的IP需要具備商業價值和長期生命力兩個要素。
IP產業分析系列之一:什麼是IP?什麼IP才真正有價值? - 動漫人看動漫
傳統的IP運營靠作品帶動形象。因為一部作品火起來,所以其中的形象也跟著有了商業價值,可以開始做授權,開發衍生品,比如迪斯尼的動畫、漫威的電影。
新興的IP運營是將形象作為自媒體,邊聚集粉絲邊做產品。時下的網紅動漫形象,麥拉風、潘潘達、郭斯特就是這樣的。先做出一個自媒體,定時更新形象作品,維持與粉絲互動。當粉絲攢到一定數量之後,就可以開始出版漫畫、製作周邊。有的形象還會自己開網店,販賣周邊,省去很多中間流程。
如果要在一個動漫公司做運營,可以根據公司的研發實力、發行能力綜合考慮採用傳統的IP運營模式還是新興的IP運營模式。
若創作團隊有實力有資本且能耐得下心,打磨出《大聖歸來》那樣的作品,就可以採用傳統的IP運營模式,靠作品帶動形象。
然而,大部分公司是沒有前述條件的。如果不是夢工廠、不是吉卜力,可以考慮投資更小風險更小的新興IP運營模式。這個時候,就更加考驗IP運營人員的能力了。
接下來,我們按項目過程來討論一下動漫形象怎麼運營?
首先,要做出一個受歡迎的形象,先要知道大家喜歡什麼,這就是市場分析。花個十幾萬請咨詢公司來做市場調查,顯然不太現實。可以多去動漫聚集地,看看受歡迎的動漫形象是什麼樣子的,那些形象為什麼會受歡迎,它們都有什麼樣的特徵。市場分析不止要了解形象,還要了解它們怎樣從無名小卒到火遍互聯網,一步步是怎麼走過來的。
做完市場分析,要結合自身情況,確定形象定位。市場上有那麼多受眾,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一個形象不可能滿足所有的消費者。根據自身研發實力,確定受眾范圍。12歲是動漫低幼和承認的分界線。要先確定要研發的動漫產品是要給12歲以下的小朋友看的,還是要給12歲以上的男生/女生看的。為了方便理解,也為了後期產品研發保持一致性,可以描述一下受眾個性特徵。
定位做好就可以開始設計形象,製作表情、漫畫、壁紙海報等產品。運營人員要根據市場調查得出的結論給研發團隊提供合乎市場需求的產品建議,確保做出來的產品能夠獲得市場的認可。
在動漫形象的研發階段,運營需要拓展傳播渠道,讓產品通過這些渠道迅速抵達受眾。這些渠道可以有自媒體、設計平台、AB站、社交軟體、報紙、雜志等,只要是有能夠用得上動漫形象的地方,都可以去拓展。當然,渠道是永遠拓展不完的,要選擇傳播范圍廣價值高的渠道重點發力。
當設計好了第一批產品、積攢好了第一批渠道,就可以開始通過這些渠道發布動漫作品。比如微信、qq平台發布表情,有妖氣發布漫畫,網路圖片發布壁紙海報等,通過渠道傳播作品,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同時,還要跟這些渠道合同,傳播形象的自媒體號,比如微博微信等,把受眾引流到自家平台上。
自己家裡好辦事。
把粉絲圈到自家地盤後,可以有兩個途徑來完成「讓更多粉絲更愛你」任務。
一是動漫作品持續的更新。一個光禿禿的形象是不成成為IP的,一個好的IP是要有故事有作品來豐滿它的。二是粉絲活動保持形象的熱度。常規的粉絲活動網上一搜就有很多,有創意的活動就要多想想多嘗試。活動不在於創意多麼好,而在於投入是否有可觀發產出。
當形象運營到一定階段就可以開始做衍生品做授權,既可以讓粉絲擁有喜愛的周邊產品,也可以讓前期積累的流量變現,產生經濟效益。
動漫IP的運營遵循著設計——發行——活動——授權的流程,這些流程不是線性的,而是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運營人員需要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優化,不斷迭代,讓形象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