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看過<小婦人>,概括一下主人公喬的性格特點
堅強樂觀、自強自立。
喬作為小說的核心主人公,充當著小姐妹的領導者,時時都表現出堅強樂觀、自強自立的個性;她熱愛寫作,一方面因為寫作給她帶來快樂,另一方面,寫作是她保持自立的一種方式,讓她「能不向別人要一分錢而為自己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她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作家並開辦學校,並且在婚後也強烈要求自立,要求「我要承受我那一份,我要忙著賺錢養家」,體現出女性在事業上的自強。
作品創作背景:
小說作者早年在新英格蘭地區的生活經歷,成了以後的寫作題材,由於親身體驗,寫來得心應手,人物靈活生動,情節趣味盎然,且富有教益。
作者1832年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一個貧寒家庭。父親A·布朗生·奧爾科特是一個不得志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立志辦學,但缺乏支持者,以失敗告終。同小說中的馬奇先生一樣,他成天耽在書齋里,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家庭逐漸陷入貧困的境地。
生活的重擔落到能乾的母親身上,小奧爾科特為了分擔家累,很早就出外做工,當過家庭教師、小學教師、醫院護士,以後曾看護一貴婦人,並隨同周遊歐洲。她為了幫助家庭、愛好自由,故終身不嫁,《小婦人》中的主角喬,即以她本人為藍本。
② 為什麼會說《小婦人》中的喬就是一個悲劇
《小婦人》當中的喬雖然是一位有著崇高的理想、愛憎分明、積極進取、不畏懼困難的先進女性形象,但是她出生的時代父權主義還沒有真正的沒落,所以喬的婚姻是否幸福美滿是衡量她這一生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准。
因為喬代表的是美國女權主義,她應該和先進積極的思想結合。而巴爾是美國父權主義的代表,他們兩個人結合就表示女權主義敗給了父權主義,所以就代表喬最終還是順從了父權主意,成為了這個社會大多數的普通人。這對於那個曾經獨立自主、不畏困難的喬來說就好像一顆璀璨星辰的隕落。
③ 《小婦人》中,勞里對喬在最後究竟是何種情感妹妹,兄弟,還是只是個外人,或者年少無知時的愛的人
勞里曾經愛過喬,但喬只把他當弟弟,後來他和喬的妹妹結婚了,但卻是喬伴隨他度過了少年時光,他對喬的感覺應該是復雜的,有親情,愛情,但我認為更多的是友情。
呵呵,回答的不好,你看著樂樂。
④ 小婦人 喬
《小婦人》是 美國 女作家路易莎 梅 奧爾科特的代表作品,書中通過馬齊家四姐妹的日常生活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美國拓荒者們的 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最初看這本書時,給我的感觸是非常大的,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喬,我覺得她是一個作者筆下的靈魂人物。
關於喬的性格,我是這樣看的:1、喬是一個善良的人,書中很多地方都表現了這點,四姐妹平時玩的游戲和對人生的態度是出自於班楊的《天路歷程》,她們 的母親試圖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教導她們對生活充滿信心,並且自律,這體現了當時的美國家庭的「堅忍」的生活觀念。而喬也把「善良、堅韌」作為自己的行為准則,以此來約束自己的不羈性格,叢書中看來,喬做的很好。比如在聖誕節時,雖然馬齊家並不富裕,可她們仍然願意分出自己的事物給窮人。在馬齊先生參軍在外時,喬能承擔起家庭的生活重擔,主動去陪伴馬齊姑媽,減輕家裡負擔,並用自己微薄的薪水為媽媽買禮物,在媽媽需要錢去看望爸爸時賣了自己的頭發換錢,這些都是喬堅忍的表現。
2、喬是一個假小子,她很不喜歡自己的女兒身,因為這樣她就不能上戰場,也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來幫助家裡。所以她總是很難過自己不是男孩子,這不僅體現了喬的「愛家情深」,也表現了了喬其實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有自己的煩惱,雖然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很可笑的小煩惱,可是作者這樣的描寫就把一個道德主義教條下的具備各種美德的喬給平凡化了,使我們感覺到她也是個普通的女孩子。 她也有著作為一個普通人有的缺點,性格急躁,做事沒耐心。
3、喬是一個小婦人,她渴望溫馨的家庭生活,並竭力守護家人,在對待勞里的態度上也顯示出來,所以勞里的爺爺願意讓勞里和馬齊家的人相處,也希望喬能成為他的孫媳婦,正是喬不知不覺中體現出的類似「小婦人」似的關懷使得勞里意識到了喬的難能可貴。
4、喬是一個很純真的人,她真心愛著家裡的每一個人,她為爸爸祈禱,為媽媽減輕負擔,為梅格嫁給約翰先生後可能會離開自己而難過,在貝思生病時全心全意照顧她,甚至對於自私的艾美,也能一次次的原諒她並真心祝福她和勞里,對於勞里的純真的友情,這些在我看來是多麼純真的親情和愛情。她使書中的每一個人都相形見絀。我一直覺得喬對勞里心中是有愛情的,而不是書中單純的友情,當勞里問她:「噢,喬,親愛的,難道你不能?」,喬回答說:「我真希望我能。」勞里說:「好的,別在意。」可是他心裡確實在意,當勞里轉身遠走時,喬知道:她的男孩子勞里再也不會回來了。
我最初看到這段,心裡非常難受,這是一個多麼純真的女孩子啊,可惜她錯過了勞里,在面對感情時,她選擇了逃避。
喬的性格是我非常喜歡的,她善良、堅韌、正直、愛家、純真,同時她也有很多性格缺點,叛逆,言談不羈,脾氣急躁。
在我看來,她還有最本質的性格就是「超脫世俗的不羈」。她就像一團火,她有才華,有一顆渴望飛翔的心,如果把她拘束在一塊窄窄的地方,總是做著同樣的事,那就抑制了她本身的性格,馬齊夫人正是看到了這點,而一直從不同方面加以引導,在她厭倦工作時提出大家休息,以此使她們發現自律遠比各自為政更能使家庭和睦;對於她的假小子想法沒有駁斥反對,而是從正面加以肯定,使她能積極成長;在貝思死後,喬意志消沉,失去人生信心時,馬齊夫人鼓勵她投入寫作。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馬齊夫人的正確引導,喬的很多正確的觀念都無法形成,所以「不羈」也算是喬的一個很顯著的性格。
其實關於喬,還有很多話說,當初第一次看《小婦人》時,就喜歡上了這本書,喜歡上了喬 這個鮮活的人物,喜歡四姐妹之間和勞里一家之間真摯的親情、友情、愛情。從小到大讀了很多遍這本書,卻仍然不會覺得厭倦,正如四姐妹演繹《天路歷程》一樣,我也用這本書的很多觀點演繹著自己的人生,這是一本適合教育的書,我看的這個版本的譯者的序上寫道:「幾十年過去了,這本書一直保持著穩定的銷量,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成長起來,但大家都喜愛著這本書,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們讀這本書,一起回憶那書中的美好時光。」這也正是我覺得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雖然時代變遷,可是書中的真摯情感卻永遠留在讀者的心中,我們在看書回憶書的同時,也記住了書中閃閃發光的女性「喬」,她是我們心目中熠熠生輝的「小婦人」。
對不起,看到樓主的這個題目,忍不住說了很多,因為實在太愛這本書,也太愛喬這個人物。
⑤ 小婦人中的喬最後怎麼沒和勞里在一起怎麼和教授一起了
勞里大學畢業後向喬坦誠心跡而喬拒絕了他,因為她對勞里從來就沒有愛情的感覺;兩人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但兩人的性格太過於相似,都是易沖動,勇於奮斗與冒險,如果真的在一起,會避免不了許多沖突與矛盾;而且勞里從小缺乏母親的關愛,他實際上需要一個性格更柔順更善解人意的伴侶;而喬醉心於寫作,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勞里對她來說其實還有些幼稚,她需要一個心靈和導師、靈魂的伴侶。而教授不僅擁有淵博的學識,還能感受到她的喜怒哀樂,那種成熟穩重正是喬所渴望的。所以她才會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教授,當在她最脆弱的時候出現在了她的家中,兩人也漸漸明晰了在彼此心中的地位。
⑥ 小婦人喬和勞里為什麼不能在一起
在大結局中,喬沒有結婚,而是保持單身,自己管理學校。很多人看到這個結局都說喬是一個悲劇角色,其實喬選擇不結婚對她來說也是最好的結局。一開始不少人都希望喬和勞里在一起,感覺兩人在一起很般配,勞里英俊瀟灑又深愛著喬,甘願為了喬浪子回頭。
其實這都是表面罷了,喬和勞里並不合適,因為兩人太相似了,在一起生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讓步,而喬和勞里都不是那個肯讓步的人,所以他們不適合結婚。勞里最終沒有等到喬,選擇和艾米在一起了。
不過在原著小說中,本以為不會再嫁人的喬迎來了春天,費雷德里希出現了。在姐妹的鼓勵下喬終於向費雷德里希敞開心扉,兩人幸福的走到了一起,並結婚生子。後來喬把自己的家庭瑣事寫成了小說,並取名叫《小婦人》,獲得了廣大女性的好評。
電影版結局和小說結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兩種結局都代表了喬對感情和婚姻獨立的想法和立場。此前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接受采訪時表示,之所以把喬的結局發生改變,是因為她看看喬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會怎樣?不少人都感覺這個結局改編的很成功,因為對喬來說結婚並不是她唯一的歸宿,她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