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齋志異怪哉什麼意思
怪哉改編自《聊齋志異——白蓮教》。它是可愛的中國式怪誕動畫片。怪哉也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昆蟲名。這一傳說見梁殷芸《小說》卷二。據說漢武帝在路上遇見這種蟲,不認識是什麼,就問東方朔。東方朔說,這種蟲是秦朝冤死在牢獄里的老百姓的化身,是憂愁化成的,放在酒里就會溶解,東方朔想藉此告誡漢武帝要善待百姓,如此才方能長久(酒)。《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以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2. 怪哉的原創動畫
中文名: 怪哉
英文名: oddly
發行時間: 2009年
導演:seen studio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前期加後期製作總共一年,製作歷時4個月,結合二三維的優點詮釋新概念的中國傳統動畫。這是一次各個方面的革新之旅,這是屬於中國的怪誕。
找劇本之時,看到《聊齋志異——白蓮教》這篇,大家產生了共鳴,畫面再現感很強烈,蠢蠢欲動的感覺出現了,這無疑很讓人興奮。每一個環節都是我們三個人協力完成,在製作期間也會發生很多沖突,在團隊的協調配合下,我們終於完成了您現在所看到的怪哉。
怪哉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轉折點,怪哉還有下半部,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帶來繼續的「黑暗」。 seen studio 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中國動畫,成員三人畢業於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動畫系。
自述:我們是看著中國老動畫長大的80後,也深愛著這些老動畫。我們也希望可以做出新的中國式的好動畫。我們三個人在對方身上找到了互相可以吸收並發展的東西,這是我們創造的契機,很開心的是很多人通過我們的片子得到了鼓勵。
謝謝一直以來幫助,支持我們的人,我們是seen studio。 入圍2009 大學生動畫節《白楊獎》
3. 有沒有一些好看的古代動畫片
推薦《十二國記》,五十多集,架空玄幻。雖然不是國產,但是很有中國風的味道,內容藉由一個日本女高中生捲入異世界的經過,帶出龐大的十二個國家的興衰史。內容真的很有意義,透過女主的角度,所看到的人性,戰爭,文明,國家的興衰……女主最後蛻變成長,還成了一個國家的王呢~
4. 《聊齋志異》的《怪哉》小女孩為什麼不見了
因為小女孩就是虛假的。
肉下落的痕跡很像人的食道痕跡,而且最後小女孩和婦人都不見了,兩人都只是老道的障眼法,就是用來哄騙弟子,最後吃他們的肉增長修為。
老道將肉扔在地上,這是暗指徒弟豬狗不如,就算變成豬,也不如豬肉。總而言之,這部動畫的結局每個人的解讀都不盡相同,看到的故事也不一定完全一樣。這也側面證明這部動畫的優秀之處,好的作品總是值得人細細品味。
這部動畫短片不長,只有三分多鍾,是seen studio2009年推出的作品。動畫取材自《聊齋志異——白蓮教》,故事雖然短小,卻耐人尋味,有許多細節可以不斷深究思索。
比如徒弟明知道紙船的重要性,他怎麼會輕易讓孩子去接觸到。這件事,到底是徒弟玩忽職守,還是故意為之。
還有,婦人明知道老道已經回來,卻還是和徒弟顛鸞倒鳳,出來時,當著老道的面整理散亂的鬢發,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自己是否被發現不忠。
創作理念:
前期加後期製作總共一年,製作歷時4個月,結合二三維的優點詮釋新概念的中國傳統動畫。這是一次各個方面的革新之旅,這是屬於中國的怪誕。
找劇本之時,看到《聊齋志異——白蓮教》這篇,大家產生了共鳴,畫面再現感很強烈,蠢蠢欲動的感覺出現了,這無疑很讓人興奮。每一個環節都是我們三個人協力完成,在製作期間也會發生很多沖突,在團隊的協調配合下,我們終於完成了您所看到的怪哉。
怪哉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轉折點,怪哉還有下半部,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帶來繼續的「黑暗」。
5. 暴風影音怪哉
影片的問題,一般高清的電影都是1到兩個G大小的,要是照你說的那樣,看個電影就把電腦資源全部佔用了。。。。只能說是影片或者電腦配置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你查看任務管理器的時候其他什麼軟體自動運行了
6. 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全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
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長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和他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
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卧。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
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隻,裝在叉袋裡叫著撞著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
不知從哪裡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
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了。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哪裡去了!」
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綉像上一個個描下來, 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
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盪寇志》和《西遊記》的綉像,都有一大本。後來,為要錢用,賣給了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
九月十八日。
此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六年十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九期。
(6)怪哉動畫電影擴展閱讀:
全文賞析:
這是一篇譜寫幼年往事的優美回憶性散文。在這一膾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詩的筆觸舒捲自如地描繪了一個妙趣橫生的童心世界。
這個世界是由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組成的。先是百草園,顧名思義,是個荒涼的地方,如作品所說,「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時卻是我的樂園」。「草園」變成「樂園」,其間就充滿了童趣,作品即以這為中心進行構圖。
兒童最大的心理特徵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態,自然的情調,自然的聲音,必然萌發起他們的興趣,勾起無窮的聯想,那蟬的「長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都是孩子們對昆蟲語言的好奇想像。魯迅在百草園里描繪的就是兒童在自然環境里的極樂世界。
在作者筆下,百草園是一個充滿了顏色和聲音的生命世界,連那青青的野草叢里,也氤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這故事極有聲色,但見金光閃閃,風聲颯颯,鬼影幢幢,妖氣重重,恐怖極了,又生動極了。
有人認為這像是閑筆,其實這看似信筆插話,卻是極具匠心,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民間的古老傳說,魯迅藉助它饒有興趣地從另一側面豐富了作品的內容。從結構角度看,這個故事是從園里草叢中相傳「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引發出來的,文氣貫通,毫無游離之感。
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挖掘了潛存於他們心靈深處的奧秘。可以想像得出,孩子們對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歡又害怕的。在技巧上看,這一插話是轉敘事為描寫,別開生面地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園一滲入人情,就更其魅人了,這實是一記妙著。
百草園的另一景觀是冬天,作者集中筆力只寫雪天捕鳥,怎樣張設機關,鳥雀如何入彀,閏土父親如何傳授方法,自己又是如何不行,雖然著墨不多,但卻相當傳神,是一幅充滿了兒童樂趣的動畫,從這里頭看到了孩子們歡蹦亂跳的情景,聽到了快樂的歡語笑聲
。寫夏天,用濃墨重彩,寫冬天則輕描淡寫,這一筆路的轉換,也很巧妙。把這兩大斷片連綴起來,構成了百草園的大全景,它所表現的就是「無限的趣味」,那是一個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可以無拘無束地盡情歡笑的兒童樂園。
三味書屋的況味就完全不同了。由於對它理解不同,因此對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創作意圖也有多種猜測。有的認為魯迅所勾勒的三味書屋是一個封建的囚牢,禁錮兒童身心的場所,因此論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這篇文章首先採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先夏後冬的描寫順序,對百草園的景物作了有層次的描述。先寫遠遠望見的、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皂莢樹,再寫身邊、腳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烏根、覆盆子果實。
先寫靜止的,如石井欄,再寫動態的,如叫天子;先寫生機勃勃的夏季,再寫別有情趣的冬季。其次,運用對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次,用詞准確、鮮明、生動,突出了景物的特點。
如作者用「掃開、支起、撒些、系、牽、看、走、拉」等一連串的動詞,清晰、准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兒童好動的性格,以及對捕鳥的喜好。文章描寫中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狀物、敘事、寫人都真實具體,放得開,收得攏。
這篇散文條理清晰,語言生動流暢,清新活潑。作者以時空為線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美好生活的回憶,表現了兒童熱愛自然,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的心理,探求各種知識的廣泛的生活興趣,以及作者當時的童真童趣。全文最後一句,所表達的思想也有深層含義,實是指作者的童真童趣的一去不復返。